三种歌星与教师的三种境界

三种歌星与教师的三种境界
三种歌星与教师的三种境界

三种歌星与教师的三种境界

刘铁芳

(转自:刘铁芳教育人文博客)

我一直想写点文字,对我听过的有意思的歌星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前天在岳阳第一线教育论坛的报告中讲到对窦桂梅老师课堂的评论,正好窦老师在场。中午吃饭时一起聊天,正是与她的对话,逐步让我把对几位歌星的理解与对教师境界的理解清晰起来。顺便记下,随意之中表达我对窦桂梅老师的敬意。

歌星中与我的心性比较契合的是张国荣,他的歌我听的并不多,稍熟悉一点的是《风继续吹》、《无心睡眠》、《深情相拥》,但我对他的感悟最深,他是那种用生命在唱歌的人,他把他玻璃般晶莹透明而易碎的命运揉进歌里,听他的歌就是他的人的展现。忧郁、深情款款,心中充满无限美好的期待,却又在命运之前踌躇止步,终究只能把梦想留在飘逝的时间长河之中。对他的音乐且不多说。这是第一种优秀的歌星,即把歌与生命合一的类型,听者听他的歌就是在倾听他的生命。

歌星中另一种风格突出的代表是刘欢,这位中国第一男高音,唱起歌来大气磅礴,精神抖擞,人们在听他的歌的同时,首先就被他张扬的气质牢牢吸引。我们一听到他的歌,自然就会想到他那雄狮般的激情状态。如果说张国荣是把自己的生命揉碎,融进歌唱之中,刘欢则是用他整个的个性自我在唱歌,他的人在他的歌面前是如此的张扬与突出,听者在听他的歌时首先听到的实际上就是他这个人。如果说张国荣是人揉在歌中,过于张扬的刘欢则有点象是整个的人站在歌前,或者说其人与其歌并立于听者的面前。

我对王菲原本没有太多的认识,她的歌我一首也不熟悉,我只知道她的目前歌坛不可动摇的大姐大地位。有次无意中听到王菲的歌,在绵绵无力的声音之中,我突然有种震撼的感觉。王菲真绝!王菲是跟张国荣、刘欢完全不同类型的另一种歌星。她不是在用她这个人唱歌,她就是在用她的声音唱歌,让她的声音随着那歌曲所应有的方向漂散开来。如果把她比做花,她的歌就是芳香,我们只听见花的芳香,但却几乎看不见花的痕迹。王菲唱歌,给我的感觉,不是她在唱歌,而是歌在唱她,她的个性都悄然隐在歌的后面。正因为如此,王菲唱歌是让歌飘进听者的生命之中,而不是她这个人。这就是王菲唱歌的高妙之处。王菲唱歌,歌在前面走,人远远地,隐匿在后面。

应该说,这三位歌星都把自己所体现的类型发挥到了极致,都可以说是杰出的歌星。在艺术的角度上也许难分高下,但如果站在听者听歌的角度而言,则王菲当更胜一筹,张第二,刘第三。为什么?因为听者是听歌,对于听者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听你的歌,接受你歌曲的感染,而不是,或者说首先不是听你这个人,接受你这个人,当你这个人过多地占据了听者的心,听者就无法更多地、更纯粹地接纳你的歌,感受你的歌,你的人已经先入为主。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来谈三种教师。一种教师显然就是在教学中自己的光芒盖过了学生,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天堂,学生是在教师的超强表演力的吸引下跟着动起来;另一种是和学生一起动,把自己的生命激情与学生生命世界的敞开融为一体;还有一种,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却看不见教师过多自我的痕迹,课堂行云流水都是学生的云与水,而不是教师自身的流水。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让小说对象自身的命运说话,而不是作者在支配着主人公,主人公自己就是一个世界。同样,课堂、学生本身就是世界,这个世界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这个世界本身说话,而不是按照教师个人的意志来说话,准确地说是,教师的安排设计只是为了显现这个世界,而不是人为地支配、改造这个世界。课堂处处有教师,但看不见教师人为的痕迹,看到的只有教师的教育对象——学生生命的飞跃。这是教学的另一种境界。如果说教育是成人的艺术,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成人,教师就是成全学生的艺术,就是让学生的生命成为一个“全”,他自己的“全”,而不单是教师设计出来的“全”。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发展,又看不出教师人为的痕迹,或许这就是教育的艺术之灵魂所在,如圣经上所说,你要做世上的盐,不做世上的光。

当然,教育教学永远没有完美,没有最好。如果说,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则艺术没有止境。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句话说的好:我们所能找到的只是好而已,没有完美。王菲也不是歌唱艺术的终点,何况世界原本需要丰富多彩,需要个性多样。

(新师德与教师教育)简答题

(新师德与教师教育)简答题 我是1978年参加教育工作的,即教过初中也教过小学,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摸索与探索中走过了三十多年。 经过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上的重要性,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个人意愿去要求每一个学生跟着自己的想法或期望方向走,而是应该学会去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去尊重和引导他们走向更为合理的人生路线,引导他们去认识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要因为学生的犯错而走变向体罚或动手来教育他们。让他们做一个自己所期望的“好”学生。 记得有一次我很认知度准备了一堂课,在我讲完了新知识后就准备了几个练习题,由于学生的基础不算太好,他们很难完成,我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正在这时候,我发现有个学生却向外张望,心不在焉,我很生气。我很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发”字,然后用手盖住。突然问他,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什么,他茫然不知所措,其他同学都在看着他,有议论纷纷。我又批评了他一顿,罚他站着,又让他课后写检讨。我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晚上有收到了那位同学的检讨书。最让我感触的是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还罚我站着,真让我受不了。我不想读书了。就是这样一封简单的检讨书,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深处。当老师的在对待学生错误的时候,不能简单粗暴的批评和体罚,我们首先要尊重他们,站着他

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告诉他们怎样克服困难,指导他们怎样走这一条路会平坦一些,。后来,我找他谈心了解到,那几天,父母总是吵架,闹离婚,不知怎么办才好,我好好安慰他,并建议他怎样做。 通过这件事,我告诉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日子里,我要更加注意对学生的教育方式,首先要尊重他们,只有尊重他们他们才会愿意和你共心声,愿意和你分享快乐。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才能启动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的几个层次与境界

教师的几个层次与境界 1.教师的含义 关于教师的含义,在古代,以韩愈在《师说》中的表述为代表,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近现代,教师特指专门学科的讲授者,而前苏联的加里宁认为,教师就是有威望的、明智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 针对教师的这些刻画和描述,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职业内涵。 2.教师的专业特点 一般地,教师的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教师的工作完全是为了学生,教师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专业经验、专业判断,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培训、严格的资格考核,教师的工作需要有充裕的专业自主空间,教师的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监察与纪律,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于教师的不断学习。 3.教师劳动的特点 首先是复杂性,即教师劳动的目的和任务,与教师劳动的对象-学生,是复杂的,劳动方式和影响因素也是复杂的。 其次是创造性,具体先在:需要对不同对象的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遵循与运用。 第三是示范性,即身教胜于严教。 最后是长期性,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教师劳动成果显效时间长,劳动成果的效用十分长久。 4.教师的知识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是关于理论方面的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二是关于实践的知识,即,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包括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与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除此之外,条件性知识与底部宽厚的文化知识,也构成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将外在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反思转化为自己自觉的教学行为。就教师知识的积累和发展来说,需要细于留心,善于积累,乐于交流,勤于反思。 5.现代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现代中小学教师,其专业能力应该包含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如上图所示)。 6.教师人格的三境界 (1)经师——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师是指教师就像传道士一样,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一位不误人子弟的合格教师。(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 (2)能师——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教师,有深厚的专业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出色的教学效果,对教育教学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3)人师——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人师以自身独特、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该境界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7.教师的几个层次 有学者认为,教师分为若干个层次:大教师,好教师,教书匠,以教谋生者,与因教

学习教师的境界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的境界与教育》心得体会 铜仁市第七小学教师:何华 2018年7月8日我阅读了陶志琼教授的《教师的境界与教育》一书,体会到了“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在人们的心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李云玲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生的转变。而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教师也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播,新生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面对千差万别的人,教师必须有着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以德服人。现行我们国家对教师提出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之后,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教师作为一个平凡又特殊的职业,教师的道德水准高低将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教师的社会劳动,没有教师道德的高素质,便没有新一代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师魂,要铸师魂先立德。因此,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坚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教师从一选择教师职业,就应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决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这就完全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确立。

第二、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爱学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着力点。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此,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伍为基础。只有这样的爱,才是以德立教。只有以德立教的爱,才能爱出师生间的师生谊。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爱生”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得到升华。爱的双向功能是现代教育中的媒介,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学生决不会欢迎他。因此,“爱生”是现代教育衡量每一位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 第三、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因之必须有真才实学。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自律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三个层次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三个层次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历史性的教育变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教师生命的崇高意义和价值在于不断走在超越自我的生命里程之中,不断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如何实现自我蜕变,奠定专业内涵,设计自我专业发展的行为策略,承担自我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拟从教师自我专业的行为跟进到行为改进的行为策略方面探讨一种发展的方向。 一、行为跟进:从行为模仿到观念转变 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涉及到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行为跟进阶段,二是行为改进阶段,三是行为品质阶段。在行为跟进阶段,首先要澄清对行为模仿的片面认识,不要以为模仿就是不思进取,就会僵化教条。事实上,一个年轻的教师如果缺少学习模仿的对象,就有可能失却前进的方向与目标,无所适从于教学改革的思潮,结果造成思想上的模糊和行为上的迟滞,要想进行行为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1. 踩着别人的足迹磨砺自己的功底。 当一名新教师从师范院校走出来踏上教学岗位的时候,他所面对的第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原先的师范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想在严峻而残酷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可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面对复杂多变难以适应的教学实践,一些印象式的现成的教育学知识几乎是不堪一击。于是,我们不得不让这些新教师寻找距离最近、时间最短的行为模仿对象。 教学行为模仿的第一种对象是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当你还是学生的时候,他们是怎样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有效教学的,可以采用回忆记录的方式进行筛选,从中选择优秀的教学者予以模仿,从而迅速改变自己教学的陌生感;行为模仿的第二种对象是所在学校教师中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教师,以跟班听课、合作备课等形式先模后教,先学后练,不求神似,但求形象,逐步接近他们的教学特点;行为模仿的第三种对象是一些名师的教学录像资料,认真揣摩他们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经验,挖掘他们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不是被动吸收,而是找寻规律,合理有序地积累学习心得,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些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的一般认识,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把握不准,因此出现了贪多求快,一讲到底,重点不突出,条理不清晰等教学问题,他们无法把握和控制教学内容,机械地灌输书本知识,抹杀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的时间与权利,教学效果当然很不理想。因此,为了迅速提高专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首先要充分认识教学经验的获得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入,认知水平和运作能力将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其次要合理安排教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精品)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一书从师德、教师职业、敬业、师爱、为人师表、教育创新、团结合作、乐业、理想与现实和走向卓越十个方面的论述来促进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理解,此书以敬业、悟业、乐业为基本线索,抓住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几个问题,从当代教师职业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精辟的论述和具体的事例结合起来,最终落实在教师职业人生的幸福与卓越。 读完此书后,我进一步理解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并坚定了从细节入手,教育学生的这种观点。 一、教师的职业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 1、通过找寻到日常教育工作的内在趣味来感悟教师职业的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我曾经身心疲倦,曾经想到过放弃。 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的量化考核,往往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作为班主任,我还要面对家长的不理解、不支持。 面对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压力,我一度感受不到自己的职业价值。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一书在第三章〈〈敬业〉〉中讲到,要通过找寻到日常教育工作的内在趣味来感悟教师职业的价值。 细想一下,确实如此。 1 / 7

我们可以把工作看成是创造力的表现。 当我在公开课上用真实的材料给外地老师展示了 banana milk shake 制作的全过程,并让学生和教师当堂品尝时,看到他们满意的表情,我感受到了快乐。 当一名学生在毕业几年后打来电话感谢我时,我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因为我的工作如同艺术创造,这位当年让我头疼的学生经过我富有创造性的努力之后,几年之后以我希望的样子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有一句话是: 工作并快乐着。 2、把教师这种职业看成自我的一种满足。 《士兵突击》中有一句话: 人不能过的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 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工作,整天无所事事,相信日子久了,他不会有满足感,不会有归属感,他可能会崩溃。 所以我们可以把教师这种职业看成自我的一种满足。 此外,教师在工作中得到了发展、感受了成功、也就感受到了自己职业的价值,那么也就找到了幸福感。 我大学毕业后,就当了一名教师。 当时电脑并不普及,但潜意识告诉我必须学会使用它,现在我能快速打字备课,能上网搜集资料,能自己制作课件,我感到我

教师的五种教学境界

教师的五种教学境界 具有不同学识、能力、阅历和不同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热情的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驾驭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将课堂教学理解为现成知识的传授;有的将其看成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的认为它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有的将教学看成是教育的一部分;还有的将自己炽热的爱融人课堂,并将其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自觉与不自觉地处于某种教学境界。下面,笔者就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将教学划分为五种境界,并依次加以讨论。 一、境界——授之以鱼 课堂教学起码应传授知识,因此,教师需拥有足够的知识,并能分辨知识的好坏优劣,还要有传授知识的必要技能。若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仅达到这一步,且其教学又是以单纯的传授现成知识为主,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不顾学习欲望的激发,几乎没有对学生的教育和热爱,那么他只进人了教学的第一境界——授之以鱼。 这里的“鱼”指的是知识。鱼有死、活、鲜、腐、大、小之分,知识也有优、劣、好、坏、有用、无用之别。《墨辨》将知识分为亲知、闻知、说知(其中亲知是亲身经历的知识,闻知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知识,说知是推演出来的知识)。现代课程论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因此授之以鱼中的“鱼”,主要是指闻知中的陈述性知识和部分策略性知识。另外,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知识载体的发展,传授知识的方式也不一样。口语时代,口耳相传,口语就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抄书和印书的书面语时代,教师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辅之以解释讲解。多媒体时代,传授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更是多样化。 处于“授之以鱼”这一教学境界的教师只能算是拙师。因为比较而言,这种教师更多的是用事倍功半的笨拙手法进行教学的。拙师,只是把教书当成其求生的饭碗。当前的教师中,拙师是极其少见的。 二、境界二——授之以渔 如前所述,只注重单纯传授现成书本知识的是拙师。那么有没有更巧妙的传授法宝呢?有,那就是“授之以渔”。此处的“渔”是指获取知识的方法,即学习方法。如果将学习方法当做鱼,则获得学习方法的方法就是更高层次的“渔”。实际上,“渔”仍然只是一种知识,它主要是策略性知识和部分元认知知识。授之以渔,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位教师只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能力的被动改者,把传授现成知识、方法,以及能力的培养当成教学的全部,而没有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重要性,也没有将教学提高到教育的高度,更没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那么他就处于教学的第二种境界——授之以渔。 处于第二境界的教师深信,授人以鱼,仅得一餐食;授人以渔,可终生享用。因此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顶礼膜拜的施教信条,从而过分夸大了“授渔”的功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是授之以渔,是以必要的“鱼”为基础的,即没有必要的“鱼”为基础和前提,“渔”也是无法传授的;二是“渔”与“鱼”一样,也有好坏优劣之分。如,有死记硬背之“渔”、应付考试之“渔”、探索创造之“渔”、获取知识之“渔”、反思领悟之“渔”,等等。难道授之以探索和创造之“鱼”还不如授之以应试之“渔”或死记硬背之“渔”吗?三是并非每一种方法都具有普适性。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不能不分对象地将教师自以为好的方法倾囊相授,即对于“渔”也要因材而授。更何况,“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教师一样,都是“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这一传统教学观的持有者。“鱼”和“渔”授得再好,他也只是个教书匠。因此,达到第二境界的只能算是匠师。 匠师对教学的认识只达到方法的教学论层面。匠师的突出特点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应对考试,不管对学生发展是否有益,也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只要是自己为有用的、好的知识和方法,他就强行灌输,强迫学习,使学生普遍产生厌学情绪。匠师只是把教书当成一份

2014年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在线考试答案-新师德与教师教育

2014年巴中市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在线考试答案 注:1、答题时如果序号和文字都能选,就选序号,不要选文字。 2、本答案是本个人所作,不保证全部正确,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3、2014年1月12日实际考试中遇到的试题标记为黑体字。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师德底线是师德的:最低要求 2、仁慈是一种比公正要求得更多的伦理原则,在道德修养上必然要求境界:更高。 3、教师同他的领导人之间在人格上也是:对等的 4、教师热爱教育首先就表现在:爱孩子 5、自己对自己的公正就是:“我-----=我”公正 6、当习惯于教师角色,能较深入地探讨一些教育问题,这个阶段的教师就进入:成熟阶段 7、优秀教师应该努力朝哪个方向发展?教育艺术家 8、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 9、在学校,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 10、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福年新运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 规范的总和是(正确答案是“道德”,可是备选答案中没有,哈哈,看着选吧) 11、下面没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是:不用我多说了吧 12、在师生关系中,各种关系的基础是:工作关系 13、教师职业伦理的最高要求和最理想的境界是:师德高标。 14、张丽莉的事迹告诉我们,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首先要:爱学生 15、教师在整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师生人格上是:平等的 16、教师仁慈的核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仁慈施教上 17、教师公正也必须面向:落后学生 18、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从习惯居高临下地说和教,变为:平等中的首席 19、教师教育好学生的首要条件是:爱学生 20、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关键是:自主反思的主流 21、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但学生群体发展有个别差异,因此,教师还必须因材施教。 22、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正确答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是备选答案中没有,哈哈,看着 选吧) 23、在传统教学中,处于“绝对权威”地位的是:教师 24、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 25、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真爱

做教师的四种境界

做教师的四种境界——有感于朱永新的《教育使命》 做教师的四种境界——有感于朱永新的《教育使命》 第一、要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占有一定的位置,这个位置的轻重是靠教师的威信来维系的。而教师的威信又是从哪来呢?是靠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度,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或者说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首先,他的思想、言行要让学生瞧得起。让学生瞧得起,就是教师说话要注意慎重,不要口无遮拦、出言不逊。其次,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公平公正,不能搞偏向或者是特权;第三,就是教师要做到自尊、自爱、自重。 第二,要做一个让自己心安的老师;当教师就要当一个好教师、一个称职的教师。何为好和称职呢?即对学生要教书育人,对同事要真诚坦率,对上级要理解尊重,对事业要兢兢业业。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曾说过:“山坡上开满了美丽的野花,但在牛羊的眼中只是饲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如果大家都用看饲料的心态去接近它们,就看不到野花的美丽了。”这种“饲料的心态”提示着今天的教育倡导怎样的标准。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看待每一个成长中的生命,都要怀着悲悯的心态,帮助所有孩子把翅膀缝起来,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自由翱翔,这样作为老师才能放心,才能安心。 第三,要做一个让学校荣耀的老师;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优劣,每一位教师应该本着对学校的发展负责,对学生的成长负责的态度,善于学习,踏实工作,追求卓越,开拓创新。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他所做的是别人不能做的,是带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是世界的唯一,即不可复制、不可替代性。 第四,要做一个让历史铭记的老师;教师其德之高,其品之正,其学之深,其业之精,其人之善,在让人深受感染之时,也令人倍感振奋。作为一名人民的教师,他们所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学识,还有让学生终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他们所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心智的提升,还有人格的完善。因此,人们称念老师是红烛,点燃着自己,照亮了别人;人们称道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一个个无暇的心灵雕刻美丽的花朵。人们还由衷地把教师作为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确,一个职称的人民教师、一个高尚的人民教师、一个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他对学生成材、成长的影响,他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既无法用数字量化,也无法用金钱衡量。 三尺讲坛,只因为我们具有足以让一代代人传承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精神,只因我们具有勤学、乐施、向善的品德,只因我们对学生始终抱有极大的热情,实实在在地走近他们,真真挚挚地关注他们,热热忱忱地服务他们,学生就将我们作为恩师,不管我们是否清贫,不管我们是否平凡,学生都会把我们铭刻于心,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精神丰碑,也是我们成为历史所铭记的、无上光荣的人。

做一名有境界的教师

我的教育梦 ——做一名有境界的教师 人们常把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比作是“祖国的花朵”,而老师自然是“园丁”。我心目中理想的小学教师,就是那辛勤忙碌与于“花丛”的园丁。何谓理想的小学教师?那就是有境界的教师。怎样才算是一名有境界的教师?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充满温情和爱心是教师的第一素质要求。教育需要以爱作支撑,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爱心的老师就不可能爱岗位,爱学生。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以一种宽容、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从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学生,以心换心。 教师的爱润物无声,教师的爱感天动地,教师的爱纯洁无暇。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有了希望。 爱是具体的,教师的爱是多方面的。我想,要在以下方面体现出具有职业特色的深深师爱: 一要俯下身子,做学生倾诉心声的听众。 二要放下架子,当学生快乐学习的朋友。 三要摘下镜子,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导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应该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教师一定要摘下有色镜子,用发展的眼光,倾注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对待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并非“朽木不可雕”。“ 做一个有深度的教师 我认为,教师的深度着重要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素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更加需要静下心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学好一点,争做一名有素养的教师。 如何做一个有深度的教师?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 二是要不断地研究教育艺术和教学规律。教育是艺术,面对新生代,如果我们还是老办法,有时候可能真的“没办法”了。新的一代,思想更活跃,视野更宽阔,不研究教育艺术,不学会从他们的角度去想事情、看问题,我们就难以走进他们的心灵,就难以开展有效的教育。

教师的三种境界

教师的三种境界 浙江临安市教育局潘军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几句话,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但是,对我来说更是意义深远。 我想,不管我能不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有所追求的人来讲,我完全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自己的人生境界。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谈点粗浅的体会,想与大家共勉。我认为,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要具备以下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大学无涯,教师要有学养 第二种境界:大爱无声,教师要有爱心 第三种境界:大道无形,教师要有思想 第一种境界:大“学”无涯,教师要有学养 学习是一个老话题了,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人来讲,可以说是“此生有涯,此学无涯”。我觉得,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倍加需要静下心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学好一点,争做一名有学养的教师。 一要有书香气。古时读书人家,一般都家藏万卷图书。我们的古人为防止书籍霉变、虫蛀,用樟木制成书箱来存放书籍;或用樟木片放在书籍间隙;或放一种叫芸香草的中药。随时间的积累,当书之主人打开书箱,翻阅书籍时,就会有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此之谓“书香”的渊源。有道是“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自然应该身上常留书香气,读好“有字之书”,求得“有我之境”;读好“无字之书”,求得“无我之境”。用书香滋养心灵,以书香成就人生。 二要有书生气。人们说得好“越单纯越幸福”。坐在一个小小的书房里,手捧书籍,在淡淡的灯光下,与古今中外的名家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是一份难以言喻的喜悦与享受。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 当我的论文《写在教育的天平上》发表后不久,湖北省黄岗中学教务主任发来电子邮件向我告知,他们学校曾专门召开行政会进行学习与研讨。当我收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刘霞光博士从美国发来的电子邮件:“潘老师:您好!阅读了你的博客上的文章,感动又感慨!我现在是在大洋彼岸写这封短信,只是想表达诚挚的问候和对你的敬意!”当我收到一个名叫小凡的网友的来信说:“潘老师,当我看了您写的《我是农民的孩子》后我流泪了,人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感动,从而在感动之余去思索着关于自己的事情。”……我感动了,我为他们而感动,我为自己而感动,我为文字而感动,我为友情而感动。

师德与教师修养

师德与教师修养 坨里镇完全学校小学部郑楠楠师德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修养道德。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意就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道德教育和传授知识,从这也可以说明,我们的教育历来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新世纪的教育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修养,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培养人、教育人的本领,不断提高育人的艺术,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效。因此,加强教师的素质修养,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业务素养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的师资队伍,成为当前极为重要的任务,它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修养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修养呢?下面就这点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教师应加强自向修养。 “打铁先要自身硬”。新世纪,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师就得不断的深入学习,过去对教师的要求是“给学生一杯水,自已先要装好一桶水”,我认为,现代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装好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现代教师应有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这是学生渴望,也是家长和社会所期望的。在今天这个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里,即使今天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如果不注意“充电”,终究会因为知识,意识等的陈旧或匮乏而落后于时代。做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树立以人为本,创新为重的教育价值观。因为“学然后而知不足,教然后而知困”,只有困而后学,才能学得更扎实、更灵活和更实际。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书摘记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书摘记 我将自己这些年从教的经历回顾了一遍,根据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将其划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教知识。 我初上讲台时,教初中数学。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教材教法,想着怎么样把每节课的知识点落实。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引入?如何设计变式训练?单元测试结果出来后,学生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我就欢欣鼓舞,平均分不佳就急火攻心,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讲解。那时候,年级里教我班的平行班的是另一位老教师,也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带教教师。我使出浑身解数,所教班级的平均分居然与她的班级不相上下,算是初步站稳脚跟。 第二个阶段:教方法。 教了几年之后,我逐渐把关注点从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听课,每个学生的学习结果却迥异。于是我开始尝试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想象他们在学习时会遇到什么问题。我领悟到数学与数学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那些数学知识并不能保证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在这个阶段,我逐渐减少自己讲课的比重,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预习、探究、试错乃至请学生上台讲题。总之,一切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我都愿意去尝试。这一阶段的成果是,我教得不累,基本上不需要再占用数学课之外的时间,学生成绩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教状态。 再后来,我注意到一个现象,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哪怕数学学习能力并不突出,但通常都态度端正、学习认真;而那些看起来很聪明的学生,如果学习马虎,成绩就很可能不理想。有时候,你准备了一节课,设计很精彩,课上得也很顺利,为学生铺设的路径很巧妙,可有些学生根本就没听,对他来说效果等于零。于是,我开始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哪些学生是真心喜爱学习,哪些是在被动应付,哪些学生悟性强,哪些学生虽然勤奋却学得吃力。在课上,我发现学生听课状态不理想时甚至会停下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课后也更加频繁地与学生谈心、沟通,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在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与其学习状态成正比后,我便更执着于发掘学生的内驱力,而慢慢放弃外在的推、拉乃至拖、拽,也变得更加有耐心。 第四个阶段:教人生。 在前面三个阶段奋斗了十多年后,我的教育视野有一天突然打开。回顾自己以往的努力,总还是离不开分数二字。无论是关注知识、方法还是状态,最终的目标还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完成这样一种顿悟并不容易,我经历了漫长的渐悟过程。我带过的第一届学生在工作之后回学校看望我,聊到他们当年的学习点滴,还聊到现在工作了才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哪些东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在那一刻我豁然开朗。我作为老师,看到那些曾经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长大之后很平庸而调皮的孩子却大有作为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反思教

教师的四种境界

教师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教师:以谋生为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教师视他们的工作为支撑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手段。虽然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这种工作动力不一定会带来很好的教学结果。其实,与其他的一些工作压力小、轻松、不很重要的职业相比,教师的收入要少得可怜。一个一般的橄榄球运动员一年所赚的钱相当于20个很成功的教师的工资总和。 当然,也有些为生存而教学的教师干得很不错。他们知道如果干得不好,他们会失掉谋生的职业。但由于是被迫的,总会有某种心灵的缺陷。因为这种“以谋生为目的”的教师,有的只是外在的压力,缺少了内在的动力。 第二种教师:以自傲为动力 自傲是一些教师工作的原动力。这种教师往往知识渊博、功底深厚,只要能满足“自傲”心,就很愿意与他人分享他们的知识。他们可能并不在意他们的付出,他们追求的是发现自我、证明自我,从中感到满足。 这类教师工作会很努力,可能会很出色。他们自傲的原因是因为害怕失去面子。由于太重结果,他们会很在意丢脸和失意,或者被他人拒绝和反对。面对“不听话”的学生,这种教师很容易失去耐心。也可以说,自傲的另一面同样可能会

使教师走上不成功之路。 第三种教师:以教育为己任 有的教师具有改造人的责任感,或者是把教书看成是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种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很注意用个人的人格力量去改造人。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试图告诉学生怎样做人,他们往往以能影响、改变学生的生活轨道为乐趣。 这种类型的教师很容易辨认。他或她很可能会把正常的课停一停,给你们讲一些世界名人的社会生活之类的东西。如果有一天,你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时候,你觉得刚刚学到了一点东西,而它对你的一生将很有价值,或是它总让你不断地去思考,去寻求结果。祝贺你,你得到了一个好教师。 第四种教师:以爱为根本 “Laboroflove”——爱的奴役,是英文中一个常用短语。它是指一个人在重压之下还是不断地去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他们很努力地工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受到磨难,却可能得不到任何利益。 这样的老师往往以一种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学生,你可以像信任父母那样去信赖他们,而他们也会让你一生难忘。这种教师在现实中不容易碰到,是最难能可贵的。

最新师德师风题库(有答案)

师德师风题库 济宁市师德师风法律法规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30) 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A)。 A为人师表 B 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 2.针对在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的现象,教师应该(C)。 A 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3.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C)。 A 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 B 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 C 教师和学生 D 教育领导和教师 4.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 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这一涵义是由(B)。 A 社会舆论决定的 B 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 C 法律法规决定的 D 传统习俗决定的 5.教师公正的核心是(A)。

A对学生的公正B对自己公正C对同事公正D对上级公正 6.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与了解学生的第一步是(C)。 A 善用表扬B换位思考C积极倾听D采用书面形式 7.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D)。 A 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 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D 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8.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可以理解为(D)。 A 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 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 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 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9.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 A 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 C 教育法规的影响 D 教育原则的影响 10.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的现象,违背了(D)。

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

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教学的道德尺度》简介 内容简介 《教师教育力译丛·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教学的道德尺度》是一本富有思想的著作。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与教育改革的引领者约翰I.古德莱德携手美国众多资深教育专家,就学校教学中的道德这个看似老套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试图完善学校教育与教学中的道德基础和道德举措。全书从道德与伦理的角度,对学校教学中的专业主义进行了重新定义,论述了美国公立教育的作用与功能、教师在民主社会中承担的道德角色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内在的道德伦理关系。书中提出的教师专业化、自由诚信原则、公立学校的道德责任、专业问责、行业道德准则等理念,对当代学校教育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在思考学生到底要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之时,学校教师及教育管理者们研读一下本书,从道德角度来进行探索,或许会豁然开朗! 《教师教育力译丛·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教学的道德尺度》被美国教育研究协会评论家甄选小组评为教育研究领域的杰出著作。 编辑推荐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与教育改革的引领者约翰I.古德莱德(John I.Goodlad)就关注到了学校教育的道德问题。他携手美国众多资深教育专家,基于对美国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状况及其在教育中遇到的道德问题进行反思与研究,编撰了本书——《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教学的道德尺度》(作者约翰I.古德莱德、罗杰·索德、肯尼思A.斯罗特尼克)。书中反复提到“教学是一种道德活动”,“教师是道德教育者”,“教师要成为具有反思能力的道德行为者”,“学校是道德学习共同体”。这些理念也许算不上新颖,但足够让当下许多教育工作者感到震撼。 目录 序言 第1部分教学作为专业化职业的属性与责任 第1章学校中的教学职业 第2章论教师职业专业化 第3章教师专业化的限度 第4章关于教学作为专业化职业的道德思考 第2部分教育的道德使命及其对教学行业的影响 第5章公立学校的道德责任 第6章教师的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 第7章责任、信任与行业道德准则 第8章教师与学生:课堂中的道德交流 第9章学校——符合道德规范的学习共同体 第10章社会、学校教育、教学以及教师职前教育 书摘

新师德与教师教育

课程简介 本课程充分结合新师德的内容和本质,围绕“师德”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研究,同时对师德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从根源上解决教师在师德方面的困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从师德问题的讨论到新修订的师德规范 很高兴有机会和老师们讨论有关师德的话题。师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当我们把师德与老师们的职业生活,与老师们面临的困惑紧密联系时,它却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当我们把师德放在人格的层面上来探讨,(也就是说把教师的道德、智慧和意志等人格因素整体结合起来讨论时),我们也发现师德还有许多有待涉足的新领域。 我们在给老师们上师德课时,经常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如“为什么对老师的要求如此苛刻?”“为什么有的师德标兵让我们感到辛酸?”“学生自杀老师有什么过错?”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开辟思路,同时帮助我们加深了对新修订的师德规范的理解。 以下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一、“为什么对老师的要求如此苛刻?”——解读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师德课上的讨论是从一个案例开始的:教师节前夕,老师进教室准备上课时,一个学生兴冲冲地捧着一束鲜花送给老师,…… 讨论的话题是:老师应不应该接学生的礼物?大家观点不一,有的说应该接,有的说不应该,有的提出接不接礼物的标准,有的提出处理鲜花的具体办法,…… 这时,一个老师说,学生送礼有什么了不起的,接了又怎么样?为什么对老师要求就这么苛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看了一段清华附小窦桂梅老师的一段录像,原来这是发生在窦桂梅老师身上的一则案例。“ 窦老师见学生送鲜花很高兴地接了过来,闻了闻,学生说是妈妈化50 元从超市买来的。窦老师没想太多,可是,后来他发现孩子们上课溜号,心神不定,…… 下课后,几个孩子围上来说,“我也要送老师……” “ 我爸还要请老师吃一顿大餐呢!” “老师您想要什么,家里给买什么!” …… 窦老师听了感到汗颜。 看了录像,大家很震撼。经过进一步讨论大家意识到,其实接不接礼物本身并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它所产生的心理暗示,它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作为教师,你可以忽略自己所说的或所作的,但是你不能忽略学生因此知觉到了什么!你一定要在意学生的心理感受。作为育人者,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教师每一个举动最为优先的价值取向。 从这一点看,对老师的要求是苛刻了一些,可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教育是事关儿童心灵的行业,是一个“ 为人师表” 的职业,也是一个道德的、服务性的行业。它提供的服务是国家买断的公共服务,要求教师提供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师提供的服务

三种境界的反思

三种境界的反思! 发表时间:2012-6-13 17:48:00 日志内容: 最近很少看电视,早早的就知道有“心术”这部电视剧,却不知道里面的故事情节,无意中在广播中听到了,做医生的三种境界。觉得很深刻就在网上认真的把这三种境界从新的看了一遍! 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种叫治病救人,就是看好病人的疾病。第二种叫人文关怀,不仅看好病人的病,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第三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那么,教师是否也可以达到这三种境界呢! 教师有三种境界。第一种:传道授业,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第二种:亦师亦友,不仅教他们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习惯,做他们知心朋友。第三种,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爱上你,信任你,听从你的教诲,跟从你的行为。 第一种,传道授业。虽然很好做,但不一定大家都能做到,现在有很多教师不再把这个行业看成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只是把他当成一种职业。有的甚至觉得只为了一点点的微薄的收入,不值得全心的付出,开始玩世不恭,甚至放弃起来,他们不能称为教师,因为他们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也就不能称作教师。而真正能做到传道授业,教会学生学习的,已经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了,而且我们大部分教师都只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些。他们传授学生知识,解答学生疑问,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成为了教师境界中的第一种。 第二种,亦师亦友。这一种教师,道德比较高尚,能真正去了解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不仅仅教学生知识,我们还叫他们做人,我们教师真正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书是直观的,育人是内涵的,但是要我说,育人比起教书,才是更重要的,要想教好学生,就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娱乐,他们的心情和想法。让他们有话和你说,有话敢和你说,有话想和你说。做学生信任的教师,更是学生信任的朋友。 第三种,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树立威信,不是强硬的让学生听你的话,而是让学生从心底里信任你,听从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都要是学生的榜样,做到在学生眼中,你没有错误,你处处都闪耀着金光,这个就要求你,不仅要做好第二种,更要在第二种的基础上,知道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细节。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里,解决他们生活上,学习上和其他一些特殊方面的难题。让他们完全的信任你,放心的跟随你,因为你没有错误,因此也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使学生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让自己真正成为光辉事业中的一缕耀眼的金光。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能做到第几种呢?

新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新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核心。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学习了《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我对师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师德将原来的“依法执教”改为“爱国守法”,蕴含着更宽泛的含义。它不仅要求我们要依法执教,还要求我们要有爱国主义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对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就是教师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大教育家孔子抱着“天下有道,丘

与不易也”的爱国情怀,无论是在阕里传道的悠悠岁月,还是在游历教学的仆仆风尘里,抑或在杏坛授业的侃侃而谈中,都始终以教育为职志,通过率先垂范,履行爱国守法的职责,通过培育人才,践行爱国守法的义务。于漪老师在《奉献---教师的天职》中写到:“教师的职业与祖国宏伟事业紧密相连,与提高民族素质紧密相连,和家家户户紧密相连,和孩子的现在和将来紧密相连。。。。。。”我深深的理解到,教师只有把整个身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让学生健康成长,才能不辜负人民的嘱咐,祖国的期望。我们应时刻将祖国的命运与自己的岗位紧密的联系起来,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诲人不倦,以教育为己任,这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一个连教育都不爱的人,怎么会去关爱学生?怎么会去培育人才?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