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丑小鸭

28丑小鸭
28丑小鸭

28丑小鸭

这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写的一篇童话。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丑小鸭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出世以后,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鸡啄,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可怜的丑小鸭,只能离家出走,但仍然摆脱不了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尽管遭遇如此凄凉,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谁能想到,原来他不是丑小鸭,竟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本文图文并茂,分别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编绘了三幅图画,使“丑小鸭”丑陋、遭人欺负到忽然发现自己并不丑而且十分漂亮等原因形象直观化,既弥补了文字抽象的缺点,又起到了激情引趣的作用。细细读读课文,你会发现,本文在用词上也十分见功底,“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提示了得名缘由;又如三至六自然段,“孤单”、“啄、咬”“除了……都”=只好”、“才敢”、“悄悄地”、“趴”等词,体现了它离家出走后的种种遭遇;而“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则是“丑”变“美”的真实写照。精练的用词、清晰的文章结构,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熏陶的好材料。

除了以上两个特点,我还发现这是一篇打开学生想象之门的好文

章,文中有好几处可以进行“涂鸦”式地进行想象、延伸,正有了“恰到妙处”的拓展,使得人物形象会更丰满,学生的思维会更宽更广,把课文读更厚、更深!

1.学会生字及由这些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思维。

教案一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在故事里有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兔……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中的朋友(出示丑小鸭的投影),大家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今天丑小鸭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故事,下边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故事吧。(听录音机读课文)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26丑小鸭)齐读。

一、初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初读课文,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并予以评价。重点指导下列字的读音:

“伸、闷”的韵母都是前鼻音。“钻”的声母是平舌音,“伸”是翘舌音。

(1)读准字音。

(2)理解词义。除了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还可以通过让学生

找近义词、反义词来理解。

近义词:嘲笑——( )伤心——( )欺侮——( )美丽——( ) 反义词:丑——( )讨厌——( )仔细——( )

瘦——( )幸福——( )耐心——( )

4.老师范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读全文,请学生说说你能读懂什么?没读懂的用“?”标出,先小组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一起解决问题。

过渡语:通过刚才大家所读的,所说的,看得出你们都能够掌握很多知识、大致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有一些问题,大家没读懂,提出来了,说明大家都有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细致地学习这篇课文。

二、讲读1~2自然段。

指名读1~2自然段。

1.思考: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从哪里读懂的?

2.找出丑小鸭,让学生看看丑小鸭和其他鸭子的不同之处。

3.从课文中画出描述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鸭”的原因。

三、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丑小鸭

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的命运怎样?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丑小鸭为什么会挨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

2.读读课文,说说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它为什么离开了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3.品析词句,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

4.丑小鸭被迫离开了家,你们有什么感想?

小结:丑小鸭很可怜,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帮助它,说明你们都很富有爱心。

5.指导朗读,用同情、关心、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第3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离开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4自然段问:丑小鸭离开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在外面是怎样过日子的呢?

2.体会词语。

3.用悲凉、同情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过渡语:可怜的丑小鸭又会又怎样的遭遇呢?

四、学习第5、6自然段。

1.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丑小鸭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

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着重体会“惊奇”、“羡慕”。丑小鸭惊奇的是发现世界上竟有这么美丽的鸟;它羡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鹅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2.伴随着天气的变化,丑小鸭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是怎样过冬的?丑小鸭遇到困难以后都是怎样做的?

体会“冻僵”、“幸亏”说明丑小鸭冬天无处藏身,处境悲惨,险些冻死。

3.有感情地读5、6自然段,要读出丑小鸭命运的悲惨。

五、学习第7自然段。(熟读)

1.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它看见了什么?

2.丑小鸭怎么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3.通过多读来理解内容,理清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弄懂句意。

4.训练朗读:从“忽然”开始,要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表达出丑

小鸭为自己命运的改变,愿望能够实现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有关天气、环境描写的句子画下来,并说随着天气、环境的变化,它的命运如何变化。

七、总结、扩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八、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丑小鸭

又大又丑

毛灰灰的丑难受出走漂亮的天鹅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第三课时

一、借助拼音,分析字形,培养自学能力。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灰、讨厌、冰、蛋壳、鸭、欺负、鹅、翅膀

二、出示练习。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孤独。

讥笑:讥讽和嘲笑。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幸亏:多亏。

2.词语接龙。

灰—(灰色)(发灰)(灰尘)(灰溜溜)

讨( )( )( ) 厌( )( )( )

冰( )( )( ) 蛋( )( )( )

壳( )( )( ) 鸭( )( )( )

欺( )( )( ) 负( )( )( )

鹅( )( )( ) 翅( )( )( )

膀( )( )( )

三、布置作业。

1.认真写生字。

2.课后练习2。

教案二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童话故事,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学习童话故事的,挑一篇自己最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跟家里的人或同学讲一讲。

二、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都完成了吗?谁能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这篇故事是根据安徒生爷爷写的同名童话改编的,叫《丑小鸭》。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读准字音,并用“——”线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来,多读几遍生字的字音。

2.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

3.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按已往老师教给的朗读长句子的方法和要求读通文中的长句子,并给自然段标序号。学生读时,教师可相机提醒学生,读长句子时,在句中可以稍微停顿一下,停顿时,不要读破词语,“的”字前面一般不要停顿……。

4.分段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是否读通了文中的句子。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地跟着读,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6.边读课文边看图,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7.讨论上述问题。(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出生以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一只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四、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带的词,读一读。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交代阅读方法。

1.指名学生朗读。

2.启发谈话:看图读课文,看图片分别对应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在图中的发现,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一段一段地把课文读懂。

二、阅读1—2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读课文,想一想“丑小鸭”这个名字的来历。

2.分段阅读。

(1)阅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

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②“暖烘烘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太阳暖烘烘的”这样的感觉吗?“太阳暖烘烘的”这种感觉一般产生在什么时候?从这句话

中可以看出这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

③“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孩子出世。”用我们平常的话说,这句话应该怎么说?

④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春天,鸭妈妈在孵小鸭。)

(2)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

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②“特别”是什么意思?(不同一般)

③边读边看图,找一找从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鸭很特别。(讨论后归纳)

a.蛋大。(特别大……)

b.出世时间长。(都……就剩下……过了好几天……才……慢慢……)

c.又大又丑。(毛……嘴巴……身子……)

④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抓住“特别”来说)。

3.连段阅读,说一说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如下几个要点来回答:

(1)什么时间;(2)发生了什么事(鸭妈妈孵小鸭);(3)有什么“特别”(丑小鸭显得很特别)。

三、阅读3—4自然段。

1.看第二幅图,阅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然后讨论。

(1)第3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欺负”是什么意思?联系自己平时的观察,同小鸭在一起的可能有谁?他们谁欺负丑小鸭?是怎么欺负的?(咬、啄、讨厌)还可能怎么欺负?“欺负”的反义词是什么?(疼爱)有谁会疼爱丑小鸭?从哪里看出来?(“除了鸭妈妈,谁都……”)试着用“除了……都……”说一句话。

(3)“孤单”是什么意思?丑小鸭为什么感到孤单?

(4)试着用“因为…所以……”说话。

①把“因为……所以……”加入“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一句中说话。

②把“因为……所以……”加入“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两个句子中说话。

(5)丑小鸭离开家后又是怎样生活的?(讥笑、追赶、只好……才……)

(5)体会丑小鸭心里的感受(孤单、无奈、无助、伤心、害怕等)提问同学们心里有什么感受?(对丑小鸭的可怜、同情,对其他小鸭子、公鸡、小鸟、猎狗等的气愤)

(6)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如鸭妈妈为什么不保护丑小鸭等。

(7)朗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谁读得最好。

3.分段阅读5—6自然段。

(1)回顾学法——怎样围绕问题来分段阅读课文: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读,弄清各自然段的基本意思,再把几个自然段连起来读,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试着运用这一方法阅读5—6自然段,边读边写下自己的思考,展开讨论。

A丑小鸭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

B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C把有关天气、环境描写的句子画下来。

D伴随着天气的变化,丑小鸭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是怎样过冬的?

E想一想,丑小鸭遇到困难以后都是怎样做的?

(3)检查自学、讨论情况,重点检查学生对第五自然段第三句话的理解情况:(着重体会“惊奇”“羡慕”。丑小鸭惊奇的是发现世界上竟有这么美丽的鸟;它羡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鹅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4)连段阅读,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第三课时

一、阅读第七自然段。

1.看第3幅图,阅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然后讨论。

(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采用引读的方法分句理解课文。老师问学生答:什么时间?(春天)什么地方?(湖面上)湖水怎样?(镜子似的)丑小鸭发现了什么?(一个漂亮的影子)怎样漂亮?(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个漂亮的影子原来是谁的影子?(丑小鸭)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丑小鸭此时的心情。

二、全文教学总结。

1.读全文,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主要就课文的思想内容说,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要无限拔高。)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讨论:应带着什么语气读?

2.试读,指名读,读读评评,直到读出感情为止。

四、综合练习。

1.课后练习题“读读写写”。

2.练讲这一童话故事。

出生——丑——受欺负——出走——漂亮的天鹅

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我执教了二年级下学期语文《丑小鸭》一课,有成功之美,也有不足之处,总结整理如下: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生语感和在朗读中感悟的能力。

“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途径,是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学习第三自然段中,我抓住“除了、都、欺负、讨厌、孤单”等词语重点理解,他们能更深刻感受丑小鸭的悲惨命运,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读。教学中采用自由朗读、范读、指读、齐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情景中朗读,在读中思,在读中悟,领悟课文的主旨内容。

二、教学模式缺乏多样化,缺乏必有得自信

教学中我设计了动画朗读,让学生对故事有个全面初步的了解。但是其他老师建议我应该自己范读。备课时我也考虑过想要自己读,但对自己的朗读水平还不是很自信,所以就放弃了这种想法。我想这也是今后我应该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提高朗读水平,加强范读教

学。听完动画范读,我让学生说说故事讲了件什么事,培养其初步概括总结能力。显然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些难度,程度好的学生能把故事全部复述下来,绝大部分学生对此问题保持沉默,由此可见学生概括能力还需要慢慢训练养成。

三、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注重学生个人情感与课文情感的统一。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提出问题“大家在欺负他的时候会怎么说?怎么做?”让学生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从而融入课文情境;“丑小鸭在树林里还会受到谁的欺负?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孩子们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当时的情景,去想象丑小鸭的心情,去想象丑小鸭当时那种孤独的境遇之后,他们的心与丑小鸭贴得更近了;在读完第五自然段时,老师动情地说:“面对昏倒在冰湖上的丑小鸭,如果你就在他身边,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孩子们的心显然被深深打动了,有的说丑小鸭太可怜了,如果我看见了,我一定收留他,有的大声鼓励丑小鸭坚强。学生们纯真的心灵与“丑小鸭”的美好心灵产生了共鸣,他们体会到了文章的情感,初步体验到了人生的真谛。

在教学快结束的时候,我这样引导:“面对种种困难,丑小鸭坚持不放弃,艰难地活了下来,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学完这一课,你一定有许多话对课文中的人物说,你想对课文中的谁说些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再一次拨动了孩子们心灵的琴弦。有的孩子对欺负过丑小鸭的人说:“你们不应该看不起别人,说不定,以后别

人比你更出色呢!”有的对农夫说:“谢谢你救了丑小鸭,我以后也会像你一样帮助别人的。”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再一次与教学目标相吻合。.

四、教学知识缺乏横向联系

在第二自然段,我让学生找出描写丑小鸭丑的词语“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在第七自然段,我也让学生画出描写天鹅的词语“湖面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但我没有做到前后照应,把丑小鸭变化前后相对比,应该让学生把丑小鸭变化前后的词句放在一起对比后多读两遍。在读中更好的理解,加深印象。

通过执教这篇课文,并在其他老师的讲评中,我意识到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需要提高阅读指导水平,加强自身语文素养。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不断钻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希望能带给学生每一节好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