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考博-2015年人大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考博分析历年数据统计学长经验报考难度-育明考博.doc

中国哲学考博-2015年人大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考博分析历年数据统计学长经验报考难度-育明考博.doc
中国哲学考博-2015年人大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考博分析历年数据统计学长经验报考难度-育明考博.doc

育明考博,中国考博辅导第一品牌。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于2009年创办,并有诸多高校博士加盟。专业致力于考博课程辅导,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3年稳居第一。针对人民大学开设的考博辅导课程包括:人大考博英语辅导课程、人大哲学院考博专业课辅导课程、人大考博申请保过课程。

2015年人大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考博分析历年数据统计真题获取一、人大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考博招生流程考试内容

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复试人数考试环节(流程)综合考试科目

010102中国哲学约10人2013年:11人

2014年:18人

1、申请制考试科目:①②③“申请

-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制;

2、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

目:①②③;④哲学理论基础;⑤哲

学专业基础;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

目:①②③;④哲学理论基础;⑤哲

学专业基础;⑥政治理论。

1、笔试:

①专业课笔试(100分)

②外语笔试(阅读、翻

译、写作)(50分)

2、面试:

①综合素质(100分)

②听力水平和口语水

平测试(50分)

1、哲学院博士招生考试不指定参考书(可参照育明考博推荐参考书)

2、专业课笔试考试范围:中国哲学史(不含现代)

3、跨学科及同等学力加试范围

哲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不含近现代)、西方哲学史(不含现代);哲学专业基础:为报考专业基础知识

二、人大哲学院考博招生人数及名额分布及报考统计

年份人大内地招生总数

(计划数/实际数)

哲学院博士

招生人数

哲学院博士招生方式

及人数分布

公开招考

报名人数

复试人数

2012年900人/873人641、普通招考(53人)

2、硕博连读(11人)

约357人90人

2013年850人/891人661、普通招考(54人)

2、硕博连读(12人)

343人91人

2014年900人/893人681、硕博连读(10人)

2、申请—审核-复试

(综合考试)(57)

3、骨干计划(1人)

约389人117人

(育明考博辅导课程咨询电话133.0111.9426(陈)或400-668-6978;扣扣:547063862;考博群105619820)

三、人大哲学院考博专业课部分参考书-育明考博推荐(经验总结,非院校指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霍福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新编》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逻辑演算》刘壮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伦理学》罗国杰人民出版社

《美学原理》张法、王旭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宗教学通论新编》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刘大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哲学导论》彭新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哲学导论》托马斯著、顾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大考博英语复习参考书:

2015年育明考博编辑整理的“人大考博英语复习资料系列”包括:人大考博英语历年真题、人大考博英语专项训练模拟题集、人大考博英语优秀作文模板、人大英语命题参

考资料、出题人重点著作和相关教材。

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考博词汇》,河北

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最为权威的考博英语备考资料。同时也得到了育

明考博学员的肯定和证明,并且每年都会再版更新。可以联系育明考

博购买邮寄,或在全国各大书店及卓越亚马逊及当当网下单。

《2015年人大考博英语复习资料》由育明考博的英语辅导专家组共同编写。该套资料针对人民大学历年考博英语的真题、考察重点、出题形式、出题范围,并结合了人大考博英语试题命题组老师的著作、上课课件以及人大外国语学院考试试题,从而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提升广大考生的英语应试能力。(资料可以邮寄,资料购买课程咨询联系QQ:547063862或764918690育明考博免费咨询电话:400-668-6978)全套资料包括:

(一)、人大考博英语历年真题及解析(共12套)

(二)、人大考博英语命题参照院校的考博真题及解析

1.北京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2.清华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3.复旦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4.中科院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5.厦门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6.同济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7.武汉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三)、2015年人大考博英语模拟押题及解析(共3套)

(四)、人大考博英语各专项复习资料

1.词汇备考资料:

(1)人大考博英语词汇讲义及真题举例

(2)博士研究生英语考试大纲重点词汇

(3)考博英语高频词汇、短语汇总

(4)全国重点院校博士英语词汇真题精选

(5)人大外国语学院教授讲座稿件(考博英语词汇)

2.完形填空备考资料:

(1)考博英语完形填空讲义及指导练习

(2)人大考博英语完形填空基础夯实练习

3.阅读理解备考资料:

(1)人大考博英语阅读理解讲义及指导练习

(2)人大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精选精练精讲(中级)

(3)人大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精选精练精讲(高级)

4.翻译备考资料:

(1)人大考博英语翻译讲义及指导练习

(2)考博英语翻译重要方法分析

(3)人大考博英语翻译常见单词和词组的正确处理方式

(4)人大考博英语翻译精讲与强化

(5)人大考博英语翻译致胜押题20篇

5、写作备考资料:

(1)人大考博英语写作讲义及指导练习

(2)育明老师考博英语作文评分等级点评参考

(3)考博英语写作各部分优秀参考公式

(4)考博英语优秀范文精选

(5)育明优秀学员作文笔记精选及写作模板

(6)2015人大考博英语作文押题35篇

(五)、附赠《考博英语真题解析》

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最为权威的考博英语备考资料。

资料购买联系QQ:547063862或764918690育明考博免费咨询电话:400-668-6978

四、人大哲学院考博报考程序及提交材料

1、网上报名

报考我哲学院的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考生均须在人大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中提交报名信息、网上支付报名费、进行现场确认信息。报考哲学院的考生报名工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照人大博士生报名时间安排进行报名,此阶段的报名只填报报考专业;第二阶段,参加复试(综合考试)的考生,按照哲学院安排,在复试(综合考试)期间填报报考导师。

2、提交申请材料

A基础材料类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证明外语能力的外语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成绩:

英语:大学英语六级(CET6)、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五级(PETS5)、托福(TOEFL)、

GRE、GMAT、雅思(IELTS)。

德语:DSH、TestDaF

法语、日语、俄语等语种成绩单应为国内外权威考试机构颁发的成绩单

(3)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4)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专家推荐书空白模板请于网上报名并网上交费后,从网报系统中下载);

(6)报考在职定向的考生须提交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脱产学习一年的证明。

B学术材料类(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7)学术简历与博士生学习期间研究构想(按照附件一中标准格式填写);

(8)科研情况一览表(按照附件二中标准格式填写);

(9)个人学术成果代表作1-2篇/部原件;

(10)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可提交论文初稿,硕博连读生可不提交);

(11)其他表明考生综合能力的学习证书或获奖证书复印件。

3、资格审查

4、复试考核

(1)复试比例:参照报名申请情况,哲学院拟录取人数与复试人数之比约为1:1.5至1:2.5

(2)考试内容(满分300分)

1、笔试:专业课笔试(100分)和外语笔试(阅读、翻译、写作)(50分)

2、面试:综合素质(100分)及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50分)

5、哲学院考博成绩折算方式

1、复试合格成绩要求:

外语笔试成绩外语听力水平和口

语水平成绩

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素质面试成绩

30分以上30分以上60以上60分以上

2、最终成绩折算:

外语笔试、口语听力成绩占20%

专业课笔试成绩占40%

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占40%

五、人民大学哲学院考博复习策略-育明考博总结

人民大学考博整体的竞争还是比较大的,2014年哲学院开始实行“申请-审核-复试”的招生方式。这种招生方式下并不代表不考试,也不代表考试不重要,而是在给考生提供考试机会之前就通过材料审核进行一次遴选。考生所提交的审核材料中,自身硬实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关于语言组织、研究规划等也应仔细斟酌词句。对于想要报考人大哲学院的考生来讲,复习备考同样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因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考生的自身

理论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

人大考博英语复习备考:

大部分年份学校考博英语的难度适中,不会特别地难,但是每年都有大批的考生英语受限。还是说明考生在读研期间或者工作之后对应于的学习还是有所放松,而想要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重新的把英语水平回复并且取得一个理想的分数就需要运用到一些高效率的方式方法。考生在英语复习备考中:一方面要加强英语基础的巩固学习,词汇语法的记忆积累,另外阅读量、阅读速度等也都需要加强;另一方面还需要针对学校的考博英语命题特点展开复习备考,提升复习的效率。历年考博英语真题应当作为第一手的复习资料,通过研究真题可以得到学校出题的题型、分值、难度、考察重点、题目来源等有价值的信息,结合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复习才会事半功倍有的放矢。学校在出题时经常会参照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课程内容以及外院导师所著的英语辅导资料。此外也会借鉴其他重点院校的一些考博英语试题。欢迎广大考生加入育明考博针对人大考博英语开设的辅导课程,进行重点针对性复习备考,快速提高英语应试能力并在人大考博英语中取得理想成绩。

人大哲学院考博专业课复习备考:

关于人大哲学院考博专业课方面的复习备考,“信息”最重要。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二,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大部分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会有16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三,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1—2道题是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第四,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最后,关于参考书的使用。学校的大部分学院是不指定参考书的,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大部分推荐的参考书都是本专业的一些经典书籍或者是学院导师的著作。参考书必须有,也必须好好的研读。相同的专业相同的参考书,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更加偏重对重要知识点的考察,所以会有一个总结出来的所谓的“重点范围”。但博士研究生的考试则注重考生对理论知识的宏观掌握,对知识脉络的清晰梳理以及各知识专题的综合交叉运用。所以要就考生的复习要点线面兼顾。

人大哲学院考博中的综合复试,英语必须过线,专业课必须高分。只有这两个方面同时满足才能够在录取环节取得优势,专业课的复习备考、考点设置是有浓厚的学校特色和导师偏向的,欢迎考生加入育明考博针对人大哲学院考博的专业课辅导课程当中。

第三部分:人大考博英语复习解析

1、词汇备考:

人大考博英语词汇以六级和考研词汇为主,有少量六级以上词汇出现。有时也会加入一些考察语法的题目主要包括动词非谓语形式、虚拟语气、倒装语序、强调句式和复合句中的连接词。对考博英语词汇量在7000—8000左右。在词汇的备考中虽然不推荐盲目的扩大词汇量,但是足够的单词储备还是会对应试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考生应当根据自身的复习时间和实际需要,可以选择考研词汇、六级词汇、托福词汇等进行备考,推荐育明教育考博教研室主编的《考博词汇》进行有针对性的词汇备考。

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于是就产生了记忆的牢固度问题。所以我们一直在向强调反复记忆单词,但是如何反复记忆却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普遍的记忆规律是:3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2小时后,1天后,3天后,7天后,15天后重复记忆,就会记得很牢。

针对词汇的记忆我们育明考博的英语专业课老师提出了三大关键词“快速、多次、重复”,并且这三大关键词也得到了历届学员的肯定与证明。

2、阅读备考:阅读中各种题目的对策

说明:阅读理解部分有4篇文章,总阅读量在2200-2600字左右,内容涵盖科技、教育、经济、金融、哲学、生活以及社会热点话题。每篇文章后有5道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对细节的判断推理、对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识别等。

在平时的积累方面,建议经常看看英文网站,看看英文杂志,比如Nature、Science 就很不错,当然这只是英文泛读,用于增加英文阅读的兴趣及增加话题的广度。另外,还需要精读一些文章学习其语言风格、语法结构、行文结构、主题思想等具体内容。这类文章可以选择考博真题中的阅读理解,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英文美文,但是建议难度要与考博试题难度相当。

除了知识的积累和真题练习,我们还应当掌握阅读理解中每一种出题类型的答题技巧和经验。

A.细节事实题----回到原文,找准出处。选项中符合一般常识,意义深刻富有哲理,属于普遍现象的往往是答案。

B.判断词汇和短语的意义题

内容全面、概括性强的一般为答案;与文章主题相近的一般是答案;与被考单词在含义上肤浅相近的一般不是答案。

C.推理判断题

合乎常理的选项一般是答案;选项措辞过于绝对化、找茬原文和对文中做字面解释的的一般不是答案。

D.主旨大意题

答案常在首尾段,出现频率高的词可能是蕴含中心思想的关键词;局部信息概括、概括范围过宽的都为错误选项。

E.观点态度题---看清楚态度的对象以及态度的主体。

作者的态度一般会在行文中体现,要关注形容词、副词;引语和实例也会映射作者的态度。

人大考博英语越理解练习(来源于育明考博“人大考博英语复习系列资料”)

Moreover,insofar as any interpretation of its author can be made from the five or six plays attributed to him,the Wake field Master is uniformly considered

to be a man of sharp contemporary observation.He was,formally,perhaps clerically educated,as his Latin and music,his Biblical and patristic lore indicate.He is,still,celebrated mainly for his quick sympathy for the oppressed and forgotten man,his sharp eye for character,a ready ear for colloquial vernacular turns of speech and a humor alternately rude and boisterous,coarse and happy.Hence despite his conscious artistry as manifest in his feeling for intricate metrical and stanza forms,he is looked upon as a kind of medieval Steinbeck,indignantly angry at, uncompromisingly and even brutally realistic in presenting the plight of the

agricultural poor.

Thus taking the play and the author

together,it is mow fairly conventional to

regard the former as a kind of ultimate point

in the secularization of the medieval drama.

Hence much emphasis on it as depicting

realistically humble manners and pastoral life

in the bleak hills of the West Riding of Yorkshire on a typically cold bight of December24th.After what are often regarded as almost“documentaries”given in the three successive monologues of the three shepherds,critics go on to affirm that the realism is then intensified into a burlesque mock-treatment of the Nativity.Finally as a sort of epilogue or after-thought in deference to the Biblical origins of the materials,the play slides back into an atavistic mood of early innocent reverence.Actually,as we shall see,the final scene is not only the culminating scene but perhaps the raisond’etre of introductory “realism.”

There is much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esent play to support the conventional view of its mood of secular realism.All the same,the“realism”of the Wakefield Master is of a paradoxical turn.His wide knowledge of people,as well as books indicates no cloistered contemplative but one in close relation to his times.Still, that life was after all a predominantly religious one,a time which never neglected the belief that man was a rebellious and sinful creature in need of redemption, So deeply(one can hardly say“naively”of so sophisticated a writer)and implicitly religious is the Master that he is less able(or less willing)to present actual history realistically than is the author of the Brome“Abraham and Isaac”.

His historical sense is even less realistic than that of Chaucer who just a few years before had done for his own time costume romances,such as The Knight’s Tale,Troilus and Cressida,etc.Moreover Chaucer had the excuse of highly romantic materials for taking liberties with history.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Wakefield Master is NOT True?

[A].He was Chaucer’s contemporary.

[B].He is remembered as the author of five or six realistic plays.

[C].He write like John Steinbeck.

[D].HE was an accomplished artist.

2.By“patristic”,the author means

[A].realistic.[B].patriotic

[C].superstitious.[C].pertaining to the Christian Fathers.

3.The statement about the“secularization of the medieval drama”refers to the

[A].introduction of mundane matters in religious plays.

[B].presentation of erudite material.

[C].use of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of religious themes in the early days.

4.In subsequent paragraphs,we may expect the writer of this passage to

[A].justify his comparison with Steinbeck.

[B].present a point of view which attack the thought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C].point out the anachronisms in the play.

[D].discuss the works of Chaucer.

重难点词汇:

1.clerically educated受过教会教育的

2.lore口头传说,口头文字

3.patristic有关早期基督教领袖的

4.vernacular方言

5.boisterous喧闹的

6.metrical韵律的

7. stanza诗节

8.medieval中世纪的

9.plight悲惨的命运10.secularization世俗化,脱离教会11.pastoral乡村的12.bleak荒凉的13.documentary记录文献的14. monologue独白15.burlesque诙谐或游戏诗文的,讽刺或滑稽的16.Nativity基督的诞生17.epilogue收场白18.deference敬意,尊重19.atavistic返祖的,隔代遗传的20.slide back to滑回,这里指返回21.raisond’etre存在的理由22.all the same即便如此23.paradoxical turn自相矛盾的说法24.cloistered隐居的25. contemplative好冥想的人(如僧侣)26.the contemplative life宗教上冥想的生涯27.redemption赎罪28.mundane世俗的,现世的29.erudite博学的,饱学之士30. anachronism时代错误,与时代不合的事物

难句译注

1.Moreover,insofar as any interpretation of its author can be made from the five or six plays attributed to him,the Wake field Master is uniformly considered to be a man of sharp contemporary observation.

[结构简析]insofar只能,在……范围,常和as连用。Attributed过去分词,这里指属于韦克菲尔德大师写的剧本。

答案祥解

1.C.他象斯坦贝克一样写。第一段作者说他是一位公认的对当时代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作家。现在仍然享有盛名。主要在于“他对被压迫和被遗忘的人民的同情,有着对人物性格了解的犀利眼光,对日常方言的曲折转意的“耳朵”。他的幽默粗放而又喧闹,粗鲁而又愉快。因此,尽管他有意识的艺术效果(性),明显表现在他对复杂韵律和诗节的感受力上,人们仍然尊他为中世纪的斯坦贝克,对贫苦农民悲惨命运的疾首愤怒,给以毫不妥协地甚至野性地真实描述”。这段话说明,文内两位作家之共同点是在内容观点上。而不是指一样的艺术形式上。韦克菲尔德写的是诗歌形式——韵文,而斯坦贝克是小说和散文剧。

所以说他像斯坦贝克那样写就错了。故选C.A.他是乔叟同时代人,见最后一句“他的

历史观点的现实主义稍逊于乔叟。乔叟在几年前就为其时代写了一本传奇。”B.他是作为五或六本现实之剧本的作者而为人纪念。本文第一句话“只能从他写的五个或六个剧本来说明这位作者。”D.他是一位有成就的艺术家。

2.D.Patristic义:为关于早期基督教领袖的。第一段中his Biblical and Patristic lore indicate的意思是“他那有关圣经和早期基督教领袖们的歌谣。”

A.现实主义的。

B.爱国的。

C.迷信的。

3.A.在宗教剧中介绍世俗之事。见第二段中的secularization义:世俗化,脱离教会。这一整段都讲了韦剧中对世俗之事的描述:“拿剧本和作者两者一起讲的话,现在习惯于把他的剧本看作中世纪戏剧世俗化的一个顶点。因此,对他世俗化强调常以一个例子来说

明,即他现实主义的描述12月24日一

个寒冷的夜晚,在约克郡西区荒凉的山

里的那种粗陋的习俗和乡村的生活;在

常被人认为几乎是‘记录文献’的三个

牧人三段连续的独白之后,批评家们继

续认为他的现实主义在此时被强化到以

讽刺嘲弄的口吻处理了基督的诞生。最

后,作者收场白或事后的补充,对材料

的来源圣经表示敬意。剧本又滑回到早

期纯洁无邪(天真)的崇敬,一种返祖

基调中去。事实上最后一幕不仅是全剧的高潮,也许还是“现实主义”引言存在的理由。”这一段清楚表明。批评者认为宗教只是作者的收场白,计划外的添加剂而已。B.表现渊博知识材料。 C.应用当代材料。太笼统。当代也有宗教之事。 D.介绍早期宗教题材。

4.B.表达抨击第二段思想的观点。这个问题最难回答,其所以选择B,是因为本人作者并不同意流行的观点。他在讲完“常规看法”有,用引导来谈“纪实文献”和“现实主义”。这说明作者之含义并不是这两个词的本义。这段最后一句话“事实上,最后一幕……”表明:最后一幕有宗教内容,而“现实主义”不过处于introductory阶段。第三段点明作者的观点“现在的戏剧表面上有许多支持世俗现实主义模式的观点。韦之‘现实主义’有一个自相矛盾的特点。他对人和书本的广泛的了解表明:“他不是与世隔绝,而是和时代紧密相连的。再说,那时的生活毕竟是全方位的宗教。那时代绝不会忽视这种信仰——人是叛逆和有罪的生灵,需要赎罪。大师是那么深沉含蓄的信奉宗教,因而他比布罗姆作者更不可能(更不愿)现实主义地表现真正的历史。他的历史感现实性甚至比乔叟更不现实主义。乔叟早在前几年为他的时代写了‘类似’骑士的故事”。“特罗依拉斯和克莱西德”等传奇。再说,乔叟以高度浪漫的材料为借口对历史事实任意处理。”所以说,我们可以期望作者在下面一步发挥自己的观点,抨击第二段的看法。A.他和斯坦贝克的比较是公平的。 C.指出剧中时代错误。 D.讨论乔叟作品。

3、翻译备考:翻译答题要求

翻译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用正确的词汇及语法结构,运用基本的英汉、汉英翻译理论与技巧,按照英汉习惯表达思想的能力。翻译考核内容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

英译汉为一篇150词左右的短文或若干段落,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汉语流畅。

汉译英为一篇100词左右的汉语段落。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表达基本正确,无重大语言错误。

A.英式思维拆分语法结构

在考博翻译中的大部分句子都是结构复杂的长难句,所以理清句子结构层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翻译句子之前,先通读全句,注意一边读一边拆分句子的语法结构。例如:例1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the same reasoned,orderly,systematic,and dispassioned manner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

拆分句子:

1.句子的主干是: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2.定语从句:which后面是一个定语从句,其先行词是social science;

3.方式状语:in the same reasoned,orderly,systematic,and dispassioned manner是方式状语。其中的reasoned,orderly,systematic,and dispassioned是并列定语,修饰manner;

4.定语从句: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 是定语从句,其先行词是manner;

5.拆分后句子的总结构是:

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主干)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定语从句)in the same reasoned,orderly,systematic,and dispassioned manner(方式状语)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定语从句)

B.直译和意译

在考博英语翻译中,由于题材基本上是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文章,所以我们遵循的方法是:能直译就直译,既能直译又能意译的以直译为主,不能直译的采用意译,一般情况下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1.能直译就直译

例:In dealing with a challenge on such a scale,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United we stand,divided we fall"

译文:在应付一个如此规模的挑战过程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团结,我们就会站起来;分裂,我们就会倒下去”。

2.不宜直译就意译

例:The talk about raising taxes was a red flag to many voters。

译文:关于增税的谈论激怒了许多选民。

分析:原文表层信息--关于增税的谈论对选民来说是一面红旗(红旗对中文读者来说象征着革命)。

原文深层信息--a red flag是令人生气的事物,源于西班牙的斗牛民俗。斗牛场上,人们用红布来激怒牛。

3.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例:The purpose of a test is to show what you have learned about a subject. The world won't end if you don't pass a test.So don't worry excessively about

a single test。

译文:考试的目的在于显示你对某一

科目的掌握程度。一次考试不及格天是不

会塌下来的。因此不必为一次考试过分担

心。

另外,我们不能忽视词语词组的翻译

应以适应上下文为主要标准。例如

“work”,在考博翻译中往往不能翻译成“工作”,而要翻译成“研究工作”;作为名词,也不能翻译成“作品”,而应当翻译成“研究成果”。这是考博翻译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得分点之所在。

C.英语简单句拉长变多长句

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参考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学问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

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修饰动词arisen。在中文翻译中,“产生兴趣”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两个不同的原因则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产生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还不如说是因为…”

人大考博英语翻译真题练习(来源于育明考博“人大考博英语复习系列资料”)

4、写作部分介绍

(1)题量和分值

人大考博英语的写作部分题量大(400词),分值高(30%),考试时间为50分钟。目前,大部分院校写作一般占总分的15%或20%,字数在200词至250词之间,时间为半小时或40分钟。通过比较可知,人大考博英语的写作部分分值比重最大,而在50分钟内完成400词左右的两篇写作题量是比较大的。

(2)题型与出题形式

题型:根据2006年人大考博英语新大纲,人大考博英语的写作部分包含两种题型,第1题是应用文写作,第2题是文学文写作,考查范围较广,很少有院校写作部分会涉及应用文写作。

出题形式:对于文学文写作,1998年人大考博英语出题形式为图表作文,1999年至今人大考博英语出题形式都为无提纲标题作文,值得说明的是,1999年至2001年人大考

博英语要求写出提纲,然后为正文内容,2002年之后人大考博英语则没有对提纲作出要求。无提纲标题作文可以使考生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对于应用文写作,出题形式为试题一般会规定相应的情景,给出写作需要包含的要点,对格式、语体的限制性较大。

(3)写作文体

在2006年以前,人大考博英语只考文学文写作,一直为议论文。根据人大考博英语新大纲,2006年增加了应用文写作,为工作应用文或生活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便笺、备忘录、摘要、报告等。

(4)写作题材

综观人大历年考博英语写作试题,文学文写作的写作题材多为社会热点、教育、道德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类;应用文写作内容关于生活或工作方面。如下表:

考试年份考试话题写作题材

1998年捕鼠能手社会问题

1999年医生道德素质

2000年教育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教育

2001年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道德素质

2002年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社会现象

教育

2003年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在21世纪

的重要作用

2004年谈对全球化的了解社会现象

2004年(样题)2008北京奥运的展望社会热点

2006年(样题)会议安排工作方面

扩大眼界道德素质

6、人大考博英语写作复习答题

(1)应用文写作(15届考生可不做重点复习)

①掌握私人和公务信函、便笺、备忘录、摘要、报告等应用文的结构、格式,比如称呼、落款、结束语等,建议考生背诵一些这方面的范例。

②抓住试题给出的要点。写作时不能游离要点,废话太多,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而应在全面的基础上有的放矢、一语破的。

③注意选词炼句。充分认识到基础写作与应用写作的区别,不能用基础写作的思维和

表达方法来写应用写作,要注意选词造句的不同,语言必须精炼、简洁。

④要能换位思考,能让自己站到试题所要求的特定身份的位置上去,以特定身份去思维。

(2)文学文写作

①掌握议论文的组织结构

由于人大考博英语文学文写作一直为议论文文体,掌握议论文的组织结构则尤为必要。议论文的展开方式一般为三段式:首段确认所讨论的问题,并解释讨论该问题的重要性;正文常提出证据加以论证;结论常常就开头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确认、证实、加强,以概括性的语言结束全文。考生可以把这种结构作为写作摸板。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三段式指的是文章内容包含三部分,在具体成文时不一定严格按三自然段来写,尤其是在第二部分展开时可以分多个段落,如“First…Secondly…Finally”、“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In addition”等结构。

②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人大考博英语文学文写作采用无提纲标题作文的出题形式,这就给考生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考生可以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如2004年人大考博英语写作部分标题为My Understanding of Globalization,考生可以从经济市场角度分析,也可以从文化的全球化来入手。

③关注常考的写作题材

人大考博英语文学文写作题材多为社会热点、教育、道德素质类,所以考生应该留心国际和国内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时事,如当今伊朗的核问题,中国规范房地产改革交易秩序等问题,关于教育、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新闻事件要格外留意,这方面所涉及的词汇要注意积累。人大考博英语作文范文举例:

Shopping on the Net

Nowadays Internet is revolutionizing our globe and greatly facilitating(使方便)our modern life.As a matter of fact,we can do almost everything on the Net.To illustrate,we can conduct E-business,advertise our products,book an air ticket,buy and sell stocks,even hunt a job on the Web.Recently,shopping on the Net is gradually becoming popular in modern cities.However, people tak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e new way of shopping.

Some people who prefer shopping on the virtual shopping centers or the

e-commerce portals,hold that the new way of shopping has many advantages.First,the web-stores can keep customers updated

about(使现代化)the best selling products.Besides,they can provide customers with a wider range of choices.Most important of all,it is very convenient and time-saving.People can stay at home shopping whatever they want online.

However,others who stick to shopping in the real-life stores have their reasons.First,they argue that though time-saving,it’s a little bit complicated to pay on the Web.Besides,they think that customers can never rest assured of (使仍然相信)the quality of the commodities unless they see them with their own eyes.Finally,they believe the best way to be on guard(警惕)against the fake (假货)and poor quality commodities is to shop in the traditional way.Therefore, they don’t show any interest in shopping online.However,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prefer shopping on the Web.And it’s believe that it will eventually be an irresistible trend of shopping in the21st century.

第四部分:育明考博辅导课程介绍

第四部分:育明考博辅导课程介绍

1、考博英语课程

课程简介:育明考博的英语面授课程,由北外、北大、人大和北语的资深命题教授领衔设计,根据各高校考博英语命题标准及命题变化,认真分析各院校考博英语真题的侧重点和异同点,采用模块化教学和小单位整合的方式,“走三步退一步”“走五步退两步”,循序渐进,打牢基础,快速拔高,加上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因材施教,充分发挥考生的优势,最终如愿以偿的考入理想的院校。英语课程共有白三种班次:考博英语全程班(小班课程)、考博英语六人行精品班、考博英语一对一课程班。

考博英语全程班:

阶段课程开课时间课时

价格

(元)

备注

一、基础夯实A班:8月21日-25日

B班:9月12日-17日

C班:10月1日-5

40课时授课+12

课时练习

2500

1、全程班:4980元

2、一二阶段连报:4000元

3、一三阶段连报:4200元

4、二三阶段连报:4500元

二、强化提升A班:10月3日-7日

B班:11月7日-11日

C班:12月12日-16日

40课时授课+12

课时练习

3000

三、考前押题A班:2月20日-22日

B班:3月6日-8日

24课时授课+8课

时模考

3500秉承“高能高分,实力至上”的原则

主要授课内容有:1、导学规划;2、听力技巧和方法。

3、考博单词精讲精练,特别是形近词、意近词和固定搭配的重点突破。

4、常考语法讲解;

5、完形填空精讲讲练;

6、阅读理解360透析法以及其它技巧和方法;

7、翻译“631”法以及其它技巧和方法;8、作文“厚重、灵动、美观”法以及其它注意事项;

9、模拟考试、10、预测押题。

考博英语六人行精品班:课程名称阶段课程

开课时间价格(元)

备注

六人行一、基础夯实每周开课一到两次,上课时间灵

活决定

9800

1、送所有面授小班

2、不过第二年免费

重修小班

二、强化提升三、考前押题

四、复试指导人大考博英语一对一课程:

课程代码课时单词语法阅

完型翻译作文规划经验分享真题解析重难点分析答题技巧模拟评阅押题复试指导

保分专业课指导联系

导师

保录

E138√√√√√√√√√一年√√1次E252√√√√√√√√√二年√√1次√E368√√√√√√√√√三年√√2次√E482√√√√√√√√√四年√√2次√E596√√√√√√√√√五年√√3次√E6110√√√√√√√√√六年√√3次√E7140√√√√√√√√√七年√√4次√√√√E8200√

八年√

5次√

E9特别保录

无限制

√√√√√√√√√八年

√√无限制

√√√√√√

备注:1、一对一均送全程小班。2、E3以上班次送6人行课程。3、不过均可第二年免费重修小班

2、考博专业课课程

课程介绍:育明考博一对一课程是育明考博整合优秀师资推出的一种个性化课程,由本专业知识能力、教授能力突出的博士生授课。课程自推出以来,英语通过率100%,最终录取率93.75%,辅导效果卓著。课程采用老师学员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在测评学员现有水平的前提下,为每一位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和讲义,使每个学员都能在充分认识自身学习问题的基础上,发挥优势,补齐劣势,快速提高成绩。育明考博还为每一位一对一学员配备了专门的咨询规划师和心理辅导师,定期与学员和家长沟通,传达最新的升学资讯、报考指导与心理咨询,为每一位学员成功保驾护航。人大考博专业课一对一课程班:

一对一课程课时开课时间复习规划历年真题讲解重难点分析答题方法传授

最新资讯报名

指导

英语模考评阅(次)

模考考

官评阅

(次)

押题保分复试辅导联系导师英语

辅导

保录

□ZY1专业课28课时随报

随学

√√√√√√1√□ZY2专业课36课时√√√√√√2√□ZY3专业课44课时√√√√√√23√

□ZY4专业课52课时√√√√√√44√√√□ZY5专业课保______分

60课时√√√√√√66√√√√□BG1全科保过80课时√√√√√√88√√√√√□BG2定向保录没有限制

8

8

√√

3、考博申请推免班:

课程介绍:申请推免制还是个比较新的招生方式,但童颜也是一个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大趋势。这一方式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申请=权+贵”的现象。事实证明,育明考博通过一系列的辅导,成功的战胜了各种乱象,让广大学员凭借自己的实力,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院校。育明申请推免班包括申请材料的撰写、联系导师、协助发表论文、初试笔试辅导、复试礼仪辅导、口语辅导等内容。自2012年申请推免班开设以来,通过申请进入考核阶段的成功率一直在95%以上。

申请推免课程

课时开课时间申请

规划

申请注

意事项

讲解

最新资讯外语等级指导协助发表论论个人陈述撰写指导笔试

辅导

外语口语指导专家

推荐

押题

复试

联系

导师

保录□ST1

52课时随报随学

□ST260课时

√√√√√√√√√√√

□ST380课时√√√√√√√√√√√√√

□ST480课时√√√√√√√√√√√√√√

4、人大考博复试指导班

包括复试导师资料、复试重点分析、复试考点整合、复试经验分享、复试实战模拟

四、育明考博优秀学员及成绩介绍

育明考博坚持“小班夯实基础”与“一对一重点攻克”相结合的教学思路,认真对每一位学员负责。针对每一位学员自身实际与报考院校的不同,在教学规划与授课方式上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推动每一位学员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理论知识与应试技巧的最大提升。近几年育明考博的辅导课程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每年都有近百人进入北京各院校的重点学科,以下是关于几位优秀学员的介绍:

一、李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

简介:育明考博14届优秀学员,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2013年7月进入育明考博辅导课程学习,所选课程为北大英语全程班与申请推免班一对一。经过六个月左右的辅导学习,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二、高犇: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博士

简介:育明考博14届优秀学员,2013年12月份进入育明考博辅导课程,所选课程为考博英语特别保录班与专业课定向保录班。经过近三个月高强度的辅

导学习,顺利考入中科院数学院就所。

三、赵文娟: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博士

简介:育明考博14届优秀学员,硕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2013年7月报名进入育明考博辅导课程进行学习,所选课程为人大英语集训营与专业课一对一教学。

四、张立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在职)

简介:育明考博优秀学员,硕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所选课程为北大考博英语一对一班与专业课定向保录班。经过六个月辅导学习以当年度北大考博英语全校第一的成绩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教育院教育学原理专业。

本文由“育明考博”整理编辑

中国哲学诠释方法探讨的多向展开专题研究_李承贵

主持人语:近20年来,深受西方诠释学影响的中国哲学诠释学研究,在模仿中前行,其中也不无令人兴奋的成果。然而,如何发掘、整理、升华、定位中国哲学本有的诠释观念与方法,仍然是摆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者面前的任务之一。本专题即是此问题探讨之尝试。李承贵教授别出心裁地提出“逆转理解”法,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某些范畴、概念或命题的意涵,需要通过“逆转理解”才能准确把握;周可真教授则对“同情之理解”的历史渊源进行了追踪,肯定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种特殊的诠释方法;包佳道博士通过对杨时诠释“中”的探讨,揭示出“经典文本的相互发明”、“阐洛扬洛的道统坚守”、“体用道事的整体诠释”三大特点。总之,本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哲学诠释方法展开了深入探讨,论述精当,问题彰明,主张独特,希望通过本组专题研究拓宽人们对中国哲学诠释学思考与研究的空间。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 (2013)04-0001-12 特约主持人:李承贵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题嘉宾:李承贵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可真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包佳道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逆转理解” ——通向中国哲学范畴真实意涵的特殊路径 李承贵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46) 收稿日期:2013-01-04 基金项目: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10JDXM008) 作者简介:李承贵(1963—),男,江西万年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在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中,对哲学范畴陈述的方 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较为常见的陈述方式是:先 是一个“主词”,接着是一个“谓词”,“谓词”可能是一 个名词,一个动词,一个词组,或是一个句式,不管形 式如何,它们都是对“主词”的陈述。不过,由于“谓 词”是随在“主词”之后的,因而如果“谓词”是对“主 词”意涵的陈述和说明,那么,这种解释在方向上就 有“逆向”的性质,即是由后面的“谓词”的意涵“逆 转”推出前面“主词”的意涵,这就是所谓“逆转理解”法。根据我们的观察,这种理解法相当普遍。如下选择数个案例展开讨论。一、“逆转理解”案例分析本文所说的“逆转理解”,案例遍布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中。这里从儒家、道家、易学等文献中择取部分案例加以展示,以作为说明此种理解法的根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检讨。案例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是孔子在《论语》中说的话。 ··1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华东师大中国哲学历年考博试题

2011年 一、名词解释(30 分): 道法自然 老子对道的性质的概括。《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意谓道对外无所法,以自己自然而然的存在为法。王弼则注曰:“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谓道以自然为法则。 兼爱 墨子看来:“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一旦做到了“兼爱”,就会出现一个“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谋愚”的合理的、公正的理想社会。(见《兼爱中》)墨子提倡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因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人人相爱相利,社会上相互残杀争夺的现象就自然消灭,也就达到了天下太平的大治局面。 墨家兼爱无差等,儒家仁爱有差等。 一念三千 天台宗之佛学思想。一念即一念心,三千即三千世界,总括一切法之谓。三千世界即一切现象皆存在于一念心之中,皆为同一真如本心之显现,所以说“一念三千”。 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一心三观,北齐慧文禅师于中论发之。一念三千,天台大师于法华经发之。三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十如之义,则相乘而为千如,此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于是一切之法尽矣。止观五上曰:“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己,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止观五曰:“问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答:诸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微尘,具十方分。” 理一分殊 这个命题起源于对张载《西铭》篇的理解。 张载在《西铭》中根据人和万物都是气的聚合,从而认为,民众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程颐的弟子杨时因此认为,这里有墨子“兼爱”思想的嫌疑。程颐回

《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一、目的与任务 1、目的 中国哲学史是关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一门理论和历史相结合的 人文基础课。学习中国哲学史,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在今天,大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史,才能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全面认识中国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2、任务 针对我院经济类、管理类等本科层次实际,本课程以专题形式,主 要介绍和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流派,包括先秦儒、道哲学、魏晋玄学与佛教哲学、宋明理学与心学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天、气、道、理等基本概念,以及形神论、人性论等观点,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加深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学会怎样做人的道理,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人文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简要介绍中国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和对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迫切需要。通过本章学习,要初步了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方法,明确学习中国哲学史的目的、要求。 教学建议:

讲授导论时,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热点及关心的问题,进行有的放 矢的教学,不要将历史与现实人为地隔裂。 教学目的与要求: 天论和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四大范畴之中的重点理论。通过本章学 习,可了解古代中国人对天、气的看法,系统地掌握天论和气论中的唯物主义及无神论的思想观点。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在天论部分,可以从当今时代要求提出问题,从生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高度加以分析;在气论部分,要着重讲清唯物主义的思想方向。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人学和人性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 如何做人,如何当好人,如何搞好人事工作,管理好社会的荀子的人学;要看懂中国古代人性的善恶问题。 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既要讲清中国古代哲学家做人的基本立场、观点,又 要联系现实生活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问题;既要讲清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又要针对现实,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无神论和有神论的对立以及两种根本不同的历史观。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中国哲学史上无神论和有神论的斗争史;要看懂历史是前进的还是后退的、历史是由天命决定的,还是有圣人决定的,或者由人民群众决定的。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要分清中国古代哲学家中那些人、那些思想观点是合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主要是中国古代哲学】 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包括具有东方特色的内容十分丰富的中国哲学。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中国哲学约3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 先秦时期出现了很多学者,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最盛。有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墨翟为代表的墨家理论,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惠子、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鬼谷子为代表的纵横家,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当时涉及的问题很多,主要以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为研究讨论的重点。先秦哲学中提出了天人、气、太极、阴阳、道器、动静、有无、常变、心物、名实等重要哲学范畴,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 秦汉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崇尚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哲学思想几无发展。汉初记取秦亡教训,缓和矛盾,休养生息,黄老之学盛极一时。随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其后谶纬之学兴起,同时出现了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思想。东汉后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社会危机频仍,哲学思想呈现复杂的新局面。汉代哲学主要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以及古今、人性等问题展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一直动荡不安,儒学的统治地位被打破,新的富于思辨性的玄学应运而生;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道教体系逐步建立;上述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哲学思想极为活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如“有无”、名教与自然、言意、形神等。 隋唐隋唐两代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儒、释、道兼宗的政策,提供了三教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的条件。佛教哲学关于心性、理事问题的讨论;韩愈的道统说;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中心问题。 宋元明清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科学、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哲学思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以理学为特征,理学以儒家哲学为基础,吸收道家和佛教思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围绕理气、道器、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承上启下,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的时期。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维传统,许多哲学家运用不同的术语表达了他们的辩证思想,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一物两体”、“分一为二,合二以一”等。他们把宇宙的演化视为一系列生成、转化的过程,把天地、万物、动、静、形、神视为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它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它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概念范畴。中国哲学这些独特的概念范畴如:道、气、理、神、虚、诚、明、体、用、太极、阴阳等。凝结着中国思想家的智慧。在中国哲学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范畴被不断地充实、丰富,赋予新的内

中国哲学中有关先验论的研究综述

中国哲学中有关先验论的研究综述 赵严严 对于认识论来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占据特殊的地位。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9页)按照通常的理解,“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何者具有“第一性”,这是第一方面即“本体论”方面,“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思维”如何把握“存在”,这是第二方面即“认识论”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哲学教科书,还是在不少学术论著中,这种“一分为二”的理解都被当成理所当然的观念而被接受下来。 然而问题是:这样把“本体论”与“认识论”截然分开,当成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的做法是否合理?在近代哲学那里,存在着离开“认识论”的“本体论”和离开“本体论”的“认识论”吗?这种“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理解方式,是否具有哲学史和学理上的充足根据? 如果深入中国哲学的内在逻辑,就可发现,“思维与存在”关系之所以构成中国哲学最为重大的基本问题,恰恰体现在近代哲学这样一种深刻的努力,即它试图把“认识论”与“本体论”这两个方面内在地统一起来,把“本体论”建立在“思维原则”的基础上,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角度来重新解决和展开本体论问题;换言之:在“思维与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域里,“存在”是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思维”则被视为通达“本体论”、解决“本体论”问题的根本途径。“思维”与“存在”、“本体论”与“认识论”这两个方面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是相互缠绕和内在联结的。 既然如此,笔者认为,在研究中国哲学时,若加以对认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也可以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大获裨益。 话虽如此,然而杨泽波先生却提出质疑:人心向善是否还有更为演示原始的原因。在此前,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中国哲学中,“人心向善”也是各家有关天赋先验的还是后天经验的争论的焦点话题。作为中国哲学中第一个系统的提出较为朴素的天赋先验理念“仁”的孔子,他认为先知先觉的人的观念是圣人本身固有的一种品质,而孟子则提出更为系统的天赋先验的“四端”说,认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杨泽波先生在他的《》中论述道,依据伦理心境来解说,良知良能,良心本心之所以是向善的动因,是因为伦理心境在形成过程中,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内容带进本心,使人养成一种好善恶恶的心理。受到这种力量的驱使,人便可以不受到利欲的干扰,人们便可以成德成善了。 这样一贯的解释在伦理学的视阈中是正确的,然而转入至实际的生活情况来看时却并非如此。中国哲学中,儒家在论述人性善恶时时常以“人兽之别”来评述。孟子在论述“四端”说时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人跟禽兽的差别极其微小,仅仅在于人是否有这些“心”和“仁义”等道德观念。这些,各位大儒更加看重的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也越来越发现动物界也会有诸如人类的“爱亲”“互助”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原先都是不为人知的行为。人虽然较其他生物高级,但是,倘若仅仅以人兽之别仅仅以单纯的“心”和“仁义”等道德观念体现人类的道德性和尊严与价值,恐怕这是极不容易的。毕竟,动物界存在的“善”将如何解释。 再次,杨泽波认识到,在伦理心境形成过程中,社会生活的道德内容对人心肯定会有所影响,故人们才有向善恶恶的心理,所以向善而趋。我们也应当承认,与此同时,社会生活中一些不道德的内容却对人的内心有所偏小,因为大多数人都向往着善和美,而作恶的只占极小一部分。但是,既然道德内容与不道德内容都对人有影响,人们应该平均地面对这两种情况。然而事实却并不如此。综合上述论证,杨泽波先生认为,人性中有天生的向善的自然倾向,从而承认了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潜能或倾向,而此种潜能或倾向,则便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天赋的先验的。A3对于中国古代持有天赋先验论学说的哲学家来说,人心中的那一种灵明,或仁,或善,都是与生俱来的,

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胡适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1版2003年12月2次印刷。躺在书架上装逼多年了,一直未通读。是日取之读之,仍感困窘,原因在于,如果说胡适“书虽然读得不多(傅斯年语)”,那么自己就是文盲一个。于是先全力搜索相关评论资料。 《大纲》上卷自1919年2月出版后便不胫而走,不到两个月即再版发行,到1922年8月已出至第8版,两年内总计印刷7次,累计发行量达一万六千册。1932年13年的出版周期内,就再版达15次。仅民国时期对此书发表评论的大师级学者就有章太炎、王国维、陈垣、梁启超、陈寅恪、汤用彤、金岳霖、柳诒徵、蔡元培、冯友兰、李季、贺麟、顾颉刚、刘文典、容庚、吴虞、余家菊等30余位,可见其在学术界的影响。 蔡元培的“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梁启超欣赏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致密的组织力,大胆的创造力”。他认为,此书“讲墨子、荀子最好,讲孔子、庄子最不好。总说一句,凡关于知识论方面,到处发现石破天惊的伟论,凡关于宇宙观、人生观方面,什有九很浅薄或谬误”。北大教授刘文典称赞之为“近代一部epoch making的书,就是西洋人著哲学史也只有德国的Windelband和美国的Thilly二位名家的书,著得同样的好”。冯友兰的“胡适的这部书,把自己的话作为正文,用大字顶格写下来,而把引用古人的话,用小字低一格写下来。这表明,封建时代的著作,是以古人为主。而五四时期的著作是以自己为主。”“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对当时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扫除障碍,开辟道路的作用”。 心中疑惑,有那么好么。再联系他“自吹”的“但我自信,中国治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问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这本书虽然有不少缺点,究竟还有它自身的特别立场,特别方法”,“这本《哲学史》在这个基本立场上,在当时颇有开山的作用。”以及搜出的一些八卦例如其活动能力,名望地位,半部先生

浅谈中国哲学

浅谈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大纲》读后感何谓哲学?还记得第一次正式接触是在高二的政治课上,只感觉一谈到哲学就很高大上,很深奥的感觉,虽说到现在还不是特别懂,但看了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后,算还是有一些理解吧。 这本书,在我看来,算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不像印象中哲学那般高高在上。正如先生所说:“不免被讥为朴素,然而,如是真理,朴素何害?如非真理,纵讲的精微,亦不过善于诡辩而已。”虽朴素,但更易看懂。适合像我这种第一次接触这方面书籍的读者。 本书它先介绍了中国从先秦到清朝时期,中国哲学的特点与发展和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接着介绍分析了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的主要内容。读完正本书后,收获不算太深刻,但我国古代主要的哲学发展了解了许多。 我国古代思想最开放的时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层出不穷。而在“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思想就不像那时那般百花齐放,很多思想只能默默的发展,有些甚至是昙花一现。我觉得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思想要服务于当时的政治。像封建时期的主流思想--儒家学说,更多是因为里面很多思想,例如:三纲五常等,符合统治者的统治要求,而像道家的“无为而治”一些的佛系思想显然不符合封建社会的统治需求,于是统治者就大力发展儒家思想。这也是道家、墨家等不能发展为主流思想的其中原因。 但此看法相对来说还是存在很大局限性及片面的,我国的哲学思想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正如书中所说,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合知行、一天人、同真善、众人生而不重知论、重了悟而不重论证、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赖宗教。我国哲学包含了道德、天、地、人、自然、思维等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的哲学,可以说中国哲学在世界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我看来,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并无好坏之分。还记得高中时,我曾吐槽我国的封建迷信现象,对他们烧香拜佛等行为不是特别理解。但现在看来,这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行为表现,虽说其做法不科学,但这又何尝不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呢! 中国哲学,简简单单四个字,但里面包含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或许尽一生都无法将它读透。虽然哲学是一个人文学科,但无论是学什么专业的,它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尽自己所能去学习,并且在生活中去践行与应用。 曾经的我觉得哲学遥不可及,但现在看来,我们平时都说要看待事情都要两面看待,而这不正是哲学重所讲的辩证法吗?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我们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我们每个人对世界、对人生都有自己的思考与看法,我觉得这就是哲学吧。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而读哲学又何尝不是呢?虽然看完张岱年先生的书,没有太深刻的见解,但我会更多的去思考问题,思想变得更加的开阔,对一些东西的认识相对会更加的深刻。我相信接下来我会看更多此方面的书籍,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出现,可以追溯到1919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公开出版。它标志着中国学者开始以现代哲学的眼光来整理和诠释中国古代的思想内容及其发展过程。自此之后,人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和多种视角,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了多个层面的清理和挖掘,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每一种方法都包含着研究者自己的研究理念以及对古人思想的独特见解。经过近百年的艰辛探索,逐渐形成了四套集方法和理念为一体的比较成熟的系统框架。我借用库恩的术语,将它们称为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这四个范式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并理所当然地享有崇高的权威。人们只要一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便自觉不自觉地落入这四大范式,既受到它们的激励,也受到它们的 制约。 因此,对这四个范式进行理性的反思,将有助于我们清理思路,扬长避短,更好地领会古人的智慧。 一、冯友兰范式 冯友兰是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最早创立者之一。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突然进入近现代,人们置身其中的整个语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古代的一些自明的东西,现在变得晦暗不明了。比如,在古人看来,成圣成贤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无需证明;需要证明的只是成圣成贤如何可能,以及怎样做才能成圣成贤的问题。周敦颐的《通书》前九章都在阐释诚、神、几,曰圣人之意(即何为圣人的问题),第十章揭出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旨(即人当以圣人为标准的结论),至于人何以要成圣成贤的问题没有明确提及;此后讨论的重心转向了成圣成贤如何可能以及如何用力的问题,核心的问题乃是第二十章提出的圣可学乎与有要乎的问题。程颐的《颜子所好何学论》也只问圣人可学而至欤和学之道如何,不及何以要学圣人的问题。但是,现代语境从根本上颠覆了使古代人认之为自明的东西得以成立的整个世界图式、历史叙事和价值体系,也即打碎了整个古代语境,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现代语境。这种全新的现代语境,要求一切都要用理性来重新衡量。过去自明的东西面对理性的拷问,突然变得不可理解了,如:为什么要成圣成贤?为什么成圣成贤是人生第一要义?自明的东西一旦失去了其自明性,建立在其上的全部理论学说,顿时也都变成荒唐而难以理喻的东西。这就需要用新的概念系统,对古人的思想学说重新加以解释。不同的概念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解释框架,那些被证明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现代解释框架就成为范式而迅速被人接受。冯友兰第一次成功地建立了这种范式。 冯友兰范式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普遍哲学模式,二是民族哲学模式。另外,冯友兰后来还接受过阶级分析模式,但毕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同于他自己原创的前两个模式。所以,严格说来,冯友兰范式主要指前两部分。 对普遍哲学模式的探讨,胡适做得更早,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就是想用考据的方法和实用主义的理念来重新解读中国古代思想。但他做得不成功,也没有最后完成。所以,普遍哲学模式的创立还得算在冯友兰头上,其标志就是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的出版。(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于1933年由神州国光社出版,全书上下两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多次再版。) 当时,金岳霖的审查报告非常敏锐地揭示了它的意义。他认为,所谓中国哲学,可以指中国的独特哲学,也可以指在中国的普遍哲学;而冯友兰选择了后者,即在中国的哲学,或者说普遍哲学在中国的表现。(注: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金岳霖学术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282页。)冯友兰据以理解普遍哲学的基础是新实存论,其核心是共相理论。他认为,普遍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般与特殊或共相与殊相的关系问题。他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这个模式的强大解释力。后来他把自己的这个模式加以自觉总结,就形成了《贞元六书》中的《新理学》。这个解释模式的生命力是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以下内容是摘自书中,个人理解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更改。 一、翻译题(英译汉)共计十题 题目组成是关于仁和道的古文,题目为英语,答题用汉语。五句关于仁,五句关于道。 1.“The child cannot leave the arms of its parents until it is three years old. This is why the three years' mourning is univers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 答:“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Let the ruler be ruler, the minister minister, the father father, and the son son”. 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The superior man comprehends yi; the small man comprehends li.” 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答:“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壬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 7.“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 o behave to you...” 答:“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8.“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9.“The reason why the superior man tries to go into politics, is because he holds this to be right, even though he is well aware that his principle cannot prevail.” 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0.“Is jen indeed far off? I crave for jen,and lo! jen is at hand.” 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1.“The wise are free from doubts; the virtuous from anxiety; the brave from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院系(招生人数) 专业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 302哲学系(12)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1) 01科学哲学 与STS 肖显静 ①1001英语 ②2047科学哲学 ③3084科学技术与社会 二、导师介绍 肖显静,男,1964年5月生于江苏南京,现任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与环境哲学,生态政治与哲学;科学传播。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分配到中科院研究生院。1999年至2002年在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三、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

有关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学习方法

关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学习方法 篇一: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心思想 摘要: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提出、确立、深化、拓展和综合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由他所提出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所形成的方法论系统,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近现代转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试图从方法论上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主义方法、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辩证法打通,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融会贯通,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开启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冯友兰把历史学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和其他学科的方法相结合,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他一生孜孜以求,所著的“贞元六书”和“三史”成为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名篇佳作,所创立的新理学形成了与熊十力、梁漱溟所建构的新心学相对峙的哲学体系,为中国哲学的创新发展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提出的“正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与“负的方法”(直觉主义方法)、“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方法、“释古”方法、“抽象继承法”等在探索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进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近代化、现代化。这里仅

从三个方面简要说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特点及贡献。 一、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始终都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 在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冯友兰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20世纪20年代初,他初涉哲坛,就明确把比较方法、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作为治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例如,1920年底作的《与印度泰谷尔谈话》一文,其中谈到要把中国的旧东西(当然包括中国哲学)当事实来研究,所用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他所作的《柏格森的哲学方法》一文,主张分析方法与直觉方法的统一;《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之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一文运用的是以西释中、以今释古的比较方法;1923年写成的博士论文——《天人损益论》,于1924年由上海印书馆出版时改名为《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已初步提出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1925年以后,他在研究、讲授、撰写中国哲学史的过程中,扬弃了中国传统的“汉学”方法和“宋学”方法,采纳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逻辑分析方法,于30年代初出版了具有中国哲学史典范意义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1937年与人合著的《怎样研究中国哲史?》一文,提出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六种方法,即钻研西洋哲学、搜集哲学史料、详密规划迹团、探索时代背景、审查哲人身世和评述哲人哲学,构筑了较为系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他于30年代中期对“释古”方法的阐释,30年代末关于“照着讲”和“接着讲”的提出,40年代对“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的系统论述,丰富、深化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并创立了融贯中西的新理学哲学体系。五六十年代,他在自觉接

中国哲学精神浅谈

中国哲学精神浅谈 要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问题,首先要明白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说到哲学,就必须谈到宗教,这样也就要明白什么是宗教?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可以有不同解释。这里讲的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宗教也和人生有关,每种宗教大多有一种哲学思想,而宗教则是以某种思想外加教条、组织等构成的。哲学是以人生为研究对象的,它以反思也就是思想自己的思想作为基础从而产生了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我们自然应当把自己当作宇宙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开始思想我们的思想,就有了思考宇宙的思想,得到了思想思想后的思想,也就是哲学家所说的“一切存在之全”,也相当于惠施所云的“大一”。只有反思自己思想后得到的思想才是知识,才是认知世界的能力。 关于中国哲学的地位问题,还要牵扯到“超道德价值”这个概念。所谓超道德价值,是高于道德价值的。比如说爱人是道德价值,而爱宇宙则是属于超道德价值范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超道德价值就是对超乎现实的追求,中国人对于超乎现实的追求的欲望也是存在的。因此,中国古代哲学注重的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不是注重增加一个人的知识。道家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区分了为学和为道两个概念,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中国哲学是属于为道范畴的。

二是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哲学家们力图要解决一些问题。其一:如果一个人要获得个人与宇宙的统一,那么是否要远离社会或是要否定“生”?这个问题,道家和佛家的观念是差不多的。佛家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所以必须要脱离尘网,脱离人生这个痛苦的根源。道家认为“以生为附赘悬疣”,也就是说,要成为圣人,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必要时可以放弃生。显然这种哲学思想在当时无论如何都是有消极意义的。如果人人都想成为圣人,即完成个人与社会的完美统一,那么他们都会远离社会,这样和道家“小国寡民”的思想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他们的思想显得过于片面。还有一种哲学与这种所谓的“出世思想”相悖,即普通的入世哲学。这种哲学,不是超道德价值论,而是普通的道德价值。然而,孔子无疑是持这种入世思想的,这也成为出世哲学者的批评理由,即太过于现实主义,太过于肤浅。其实,无论哪一派,中国的中哲学都是出世和入世的统一体,他们都会提到政治、道德。当然,中国哲学的关注点在于人伦日用,注重实际社会,而不是空泛的指天、宇宙。即使是宋代新儒学和明清之际,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也都是关注人的,如格物致知等,他都是为人服务的。总的说,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如此的,实际上,中国哲学很实用,但又并不肤浅。 说到入世与出世,就可以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相联系。这两者是对立的,而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要完成这两个对立

从方法视角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

从方法视角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 ” 近期,中国传统政治哲学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这既可以从发表的为数不少的研究文献上得到证明,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获得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上佐证。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在方法上的确当性还是一个需要认真清理的问题,这类研究还必须经受方法论上的检验,否则研究的有效性就难以保证。 一、方法的孱弱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自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构成面。但是,从梁启超出版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先秦政治思想史》到萧公权发表《中国政治思想史》,关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思想内容,就一直被糅合进一般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加以处理。到1949年前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这一提法的正当性还不为学界所承认。后来的泛政治化思维,就更是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纳入封建主义的范畴了事,将之进行简单的否定,缺乏起码的理论分析逻辑和历史清理的严谨理性。 近20年,三重机缘推动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其一,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热潮中,中国传统政治思想顺带地成为这一研究热潮中的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生活的相关反思中,中国传统政治体系再一次成为”现代”政治体系的对照物,相应成为被批判和抛弃的对象。”走出中世纪”的呼号大体上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中国传统政治诸方面的历史积淀之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为后来理性的思考提供了条件。其二,在同一时期流行的现代新儒家思潮及其研究活动,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理性分析奠立了基础。相对于以往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而言,对于新儒家思潮的关注,驱使人们重新检讨过去那种面对传统文化仅只是批判的不确当姿态。并在此基础上带着”同情”与”敬意”进行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现代解释。无疑,这推动人们去慎重检讨传统政治文化遗产及其现代价值问题。其三,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在上个世纪90年后期已经走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口。这驱动了政治理论的研究活动。也使得政治理论走到了理论活动的前沿舞台。其间,先起的西方现代政治哲学著作的出版热,以及后起的西方古典政治哲学著作出版热,对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资源。现实的推动与理论的筹备,对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发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并不因为这些机缘本身就具备了自己研究的正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 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 (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 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 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 (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

◎夏朝----“有夏服(受)天命” 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 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 (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 (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 —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 墨子—提出“兼爱”“非命” 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 (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 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 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 (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