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节水之路

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节水之路
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节水之路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梅方权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到了8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只是处于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在全球学术活动的舞台上,人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发展似乎失去了过去的那种高度热衷。这不仅因为受到发达国家转向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而且更由于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的农业将走向何处,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对过去2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国将在21世纪40年代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特征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基本内涵。建国以来的近50年间,有三次发展。 第一次是在50年代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处在学习苏联模式的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指农业实现“四化”:即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4类技术指标。 第二次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实现三化: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内涵扩大了,延伸到了经营管理,指标也有所增加。 第三次是在90年代中后期,是在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的发展发验,在大量调查研究和指标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明显的新发展,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其基本内涵已经扩大到农民生活消费和农业资源环境,注意了吸收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经过大量指标分析,提出7类22项评价指标,可以比较全面科学地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为跟踪、判断、评价农业现代化的状态,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中国将在21世纪前半期实现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可以认为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这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很不相同。其中,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环境特征,是处在全球走向信息化时代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迅速崛起,全球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 过去,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所处的环境,是在探索寻找现代化技术的工业化时期,是在探索寻找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工业装备农业的时期,是在以工业化大机器替代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手工农具的时期,是在没有成熟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可以借鉴的时期,也是在基本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现代石油工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遭受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现在,中国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相当成熟的时代,是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走向产业化的时代,是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是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现代化而正在走向信息化时代的过程中和正在建设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是在全球日益重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技术,不必完全重走发达国家走过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什么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中国有七八亿农民,人均耕地1.41亩,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依靠科技来提升农业,依靠农业机械化来进行规模经营,依靠农业龙头企业来组织高效农业。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可以概括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这是在总结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概括许多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人力资本积累少,这是我们的国情,因此,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实现途径如下: (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基础建设既包括深化农业基础地位认识,保障农产品供给,又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还包括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第一,完善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第二,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三,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第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五,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二)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要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进步。要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建立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 (四)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竞争力。政府应制定支农、惠农、强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五)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现代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固然必须提高农业的设备和武装水平,但归根结底,还必须依靠现代农民。针对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必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储备人力资本。政府部门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构筑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大

当前我国节水农业面临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当前我国节水农业面临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自然降水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干旱缺水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普及农田节水技术,全面提升水分生产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发展节水农业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节水农业,形势,建议 节水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措施,综合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利用率及其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以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仅占世界的6%,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用水缺口超过300亿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突出,南方水资源占总量的81%,但耕地面积仅占40%,全国旱地面积近10亿亩[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自然降水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国旱灾频繁发生,受灾面积不断扩大,华北、东北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南方季节性、区域性干旱日趋严重,干旱缺水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就开始研究节水灌溉技术,70年代初重点对自流灌区土质渠道进行防渗衬砌;7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80年代对机电井灌区推行节水节能技术改造;80

节水农业意义

节水农业意义 (一)发展节水农业是一种必然选择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低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与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相当,但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65%,而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目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m3,其中农业缺水约300亿m3。不但水量缺,水污染状况也日趋严重,2005年初监测显示,七大江河遭受污染的河段已达53.3%,其中劣Ⅴ类水占到28.4%,特别是北方黄、淮、海三大流域既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由于农业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在西北地区则占到90%,其中90%用于种植业灌溉。因此,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缺水形势,建立节水型社会,特别是发展节水农业是一种必然选择。 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我国北方供水危机的首要途径,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本身的需要,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紧密结合是可持续农业所追求的一个目标,而根据水资源状况和农业需水规律所实施的节水灌溉便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农业用水观念,建立起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供水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说,节水农业就是现代农业,节水灌溉属于科学灌溉。 (二)大量节约灌溉用水是实施节水农业的主要目标 节水农业适宜于在所有从事农业的地区推行,但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高效利用灌溉水的农业。节水农业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在保持农业生产以正常速度增长的同时如何做到充分利用当地降水和大幅度地减少灌溉用水,从而维持整个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平衡。 (三)节水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农业节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水资源时空调节,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以及提高植物自身水分利用效率多个方面,其科学技术目标可以概括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 为此,必须采取包括工程、农艺、生物以及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各类节水技术的结合,以及旱作农业与灌溉农业的互通,对于成功地实施农业节水、实现大量节约灌溉用水的目标是必须的。

资本农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向光明前景(一)

资本农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向光明前景(一) 摘要: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大农场排挤小农场是不可逆转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所谓“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和发展资本农业,归结起来就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 关键词:小农制;小农经济;现代农业;劳动集约型;资本集约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基本内涵是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生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在中国,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农民群众方面,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1](p934)。时至今日,在我国13多亿人口中仍有9.49亿农民和2.6亿多个小农户分散居住在380多万个自然村,其中包括63%的农业人口、60%的劳动年龄人口、66%的老年人口和70%的少儿人口。下一步,我国如何实现小农制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做一番回顾性阐释,无论是从思想史还是从现实需要的角度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科学论断的回顾性阐释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后,无论是在斯密的自由经济论中,还是在李嘉图的国民分配论中,都是没有自耕小农和小农制的历史地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高利贷和税收制度必然会到处促使这种所有制没落。资本在土地价格上的支出,势必夺去用于耕种的资本。生产资料无止境地分散,生产者本身无止境地分离。人力发生巨大的浪费。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必然规律。对这种生产方式来说,好年成也是一种不幸”2](p910)。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将把他们那无力的过时的小生产压碎,正如火车把独轮车压碎一样是毫无问题的”3](p485)。所以,恩格斯晚年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反复强调指出:“我们永远也不能向小农许诺,给他们保全个体经济和个人财产去反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优势力量。我们只能向他们许诺,我们不会违反他们的意志而强行干预他们的财产关系。……假如我们不得不等到资本主义生产到处发展以后,等到最后一个小手工业者和最后一个小农都变成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牺牲品以后,再来实现这个改造,那对我们可就太糟了。我们在这个意义上为了农民的利益而必须牺牲的一些社会资金,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看来好像只是白花钱,然而这却是一项极好的投资,因为这种物质牺牲可能使花在整个社会改造上的费用节省9/10。在这个意义上说来,我们可以很慷慨地对待农民”3](p500-501)。总的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尤其是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国家政权后如何对待农民的态度以及如何改造小农生产方式的方针政策和策略,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然而在19世纪末,一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却提出:“用不着有丝毫怀疑,农业的每一部门在中小生产内就如同在大生产内一样可以同样合理地经营,而且甚至和工业的发展相反,农业中集约耕作就使小经营较大经营有极大的优越性。因此,在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并没有走向大生产的倾向,恰恰相反,在农业发展的范围以内,大生产并不常是较高的

发展节水农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发展节水农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发展节水农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农业以土而立、以肥而兴、以水而旺。土、肥、水是农业生产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中水是最短缺的农业资源,也是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破解水资源瓶颈,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四结合”理念引领节水农业发展方向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水农业快速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各地积极探索,增加投入,研发和推广了高效节水农业9大技术模式,带动了节水农业领域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尤其是全膜覆盖和膜下滴灌技术率先在西北地区突破,带动“三北”地区大面积推广,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农业的新路子。各地初步形成了分区分作物发展新格局,例如,“三北”旱作区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生产为主的全膜覆盖双垄集雨保墒主推技术格局;黄淮海冬小麦主产区形成了测墒高效节水主推技术格局;西南季节性干旱地区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生产为主的半膜覆盖和集雨补

灌主推技术格局;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形成了以经济作物生产为主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主推技术格局等。节水农业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新进展。尤其是旱作区,节水农业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10年,甘肃省全膜覆盖玉米技术推广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4,生产出的粮食却占了全省的近一半。 在近些年各地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节水农业的工作理念越来越清晰,逐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客观实际的“四结合”的之路。 农田节水与发展优势产业相结合。必须树立“节水增产、节水增效”的理念,紧紧围绕发展大宗粮食作物和优势特色产业,紧扣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把节水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实现节水型农业的突破性发展,才能赋予节水农业更强大的生命力。 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发展节水农业,不管是蓄水、保水、集水、用水,还是滴灌、喷灌、渗灌、微灌,都必须依托一定的工程设施,这是基础保障。但节水农业首先是农业,必须把工程

节水农业增效安排方案

节水农业增效安排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我县是典型的资源性贫水地区,又是农业大县,切实抓好农业节水事关我县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持续增收和社会发展稳定,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策。为确保农业高效节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建设步伐,根据《中共张北县委、张北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立足县情资源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转变“农民用水观念、农业节水模式和农业生产方式”为重点,以膜下滴灌为主要模式,以中东部富水区为主要区域,以蔬菜种植为节水重点,按照“分

区发展、分类实施、多措并施、综合增效”的建设思路,综合集成应用“工程节水、农艺节水、机制节水、技术节水”等各项节水措施,加快改造低效落后灌溉方式,全力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积极培育节水型、高效型发展模式,力争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双赢的目标。2、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政策激励、整体平衡”的原则。——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用加价、节约奖励”的原则。——坚持“工程建设、机制创新、结构调整、技术支撑”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强化管理、优化配置、统筹兼顾、高效节约”的原则。二、目标任务通过综合采取工程建设、机制创新、技术推广、结构调整等节水措施,到2013年底,全县重点用水区域大面积推行高效节水模式,初步建立起与我县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灌溉节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1、加快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到2013年底,全县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万亩,其

最新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①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显示: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从传统农业发展和过渡到现代农业,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面临哪些困难,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迫切且现实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接近十四亿的大国,而耕地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小于0.1公顷。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地方有只搞经济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现象,农业中土地、人力、农业资源等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有的地方过剩而有的地方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当前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持续低,因此,农民要增加收入很困难。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生产方式上回到了中国以前传统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停滞不前。其次,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界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传统,使得农业经济很难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再次,集约型的劳动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活动。而且,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对科技知识缺少认识也是制约农业增产的因素。最后,农业生产规模小,加上资源的不足,投入过多但收益甚少,缺少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农业节水的问题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8159503.html, 农业节水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张鲁婧崔引娣张立华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6年第09期 摘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发展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农业节水的现状,指出了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所面临的问题,并对节水农业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如何做好农业节水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农业节水;问题;建议 中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干旱缺水问题影响着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用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较少,灌溉节水、管理水平较低,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发展农业节水是很有必要的。发展农业节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农业节水的基本情况 中国灌溉方式以地面灌溉为主,输水工程以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灌溉为主。全国耕地灌溉面积64540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3.8% ,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9019千公顷,其中喷灌、微灌面积7843千公顷,低压管灌面积8271千公顷。中国先后实施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农业节水工程,按照区域性、规模化推进的模式,开展了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已建立基层水利服务机构2.9万个,成立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8.34万家,当前农业节水工程的主要管理主体有村委会、农民用水合作 组织、专业合作社、公司、种植大户等形式。由于农田水利设施面广量大,历史欠账较多,农业用水粗放、用水效率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硬伤。 二、农业节水存在的问题 1、节水工程总体上标准较低 中国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质量较低,加上长期的使用和运行,许多设施处于老化失修的状态,渗漏跑水,农业用水损失较大。农业节水工程设施覆盖率还不高,由于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干渠、支渠等骨干工程较完善、配套率较高,支渠以下输水工程不配套,测水量水设施较少,管道灌溉、微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较少。农业节水工程中先进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较少,自动化控制灌溉技术仅在少数地区使用。 2、农业节水的管理水平不高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论文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刻。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提出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在建过初就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农业。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O年代初至5O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产权的明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和目标。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构想。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现这一构想的“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由此初步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改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出发,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第二阶段:2O世纪6O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调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指出,经过2O年到25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被中断。 第三阶段:20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扩充,增加了农业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以及小城镇建设等。8O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农业现代化实验区和示范点,更加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实践。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刻。跨人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唧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学界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

节水农业技术

节水农业技术 一、工程节水 与农艺节水相比,工程节水虽效益明显,但需要一定的投资。在目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形势下,应讲求经济效益,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水制定、量力而行,发展适合本地的节水工程措施。目前我国采用的工程节水措施,包括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等。 1.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低压管道是一种输水节水潜力较大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投资少、易管理、节水、节电、节地和省工等优点。其输水效率为9 2.1%,适合在广大农村大力推行。“小白龙”技术费用低,输水效率高,能大大提高单井的灌溉面积,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2.渠道防渗技术。这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节水工程技术措施通过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渗漏损失,加快输水速度和提高灌溉效率。与土渠相比,浆砌石块防渗减少渗漏损失60%-80%,混并行土护面可减少渗漏损失80%-90%,塑料薄膜防渗可关副省长渗漏损失90%以上。 3.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节水灌溉技术,既可灌溉农作物又可用于喷洒肥料、农药和防霜冻、防干热风。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的喷灌有固定式、半固定式和机组移动式。试验结果表明,喷灌的输水效率为93%(其中水分漂移为 4.5%,道路喷水等损失2.5%),比地面灌溉输水效率提高20.8%。但喷灌投资耗能较大,应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高效作物和适宜土壤上优先推行。 二、生物节水 生物节水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使作物适应干旱环境,以生物机能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据预测,随着节水工程和农艺节水措施的全面实施,生物节水将成为节水农业的核心和潜力所在。 1.适水适作。大量研究表明,不同作物之间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很大差异,C4植物的水分利用率比C3植物高2-3倍。因此,在节水农业中,要适水适作,按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地下水资源、水利工程现状合理调整作物布局,选用需水和降水耦合性好、耐旱、水分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以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根据总降水量及其季节分布确定种植制度也十分必要。南皮实验站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港地区的复种指数与灌溉率呈负相关,水热条件不能满足一年两熟,干旱年份尤为严重,而三年两熟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这样,因水制宜,适当调整复种指数,注意用地和养地结合,可达节水降本增产的目的。 2.抗旱品种。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能差距明显,优质小麦“高优503”的总根长可达18/km平方米,其它试验品种总根长一般在10km/平方米左右,并且在灌水量减少时深层根量明显增加,有利于根系吸收土壤深层储水渡过干旱期。但由于作物的抗旱性与丰产性和高水分利用率不易结合,抗旱育种工作者应利用常规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以高水分利用率为主,抗旱和增产相结合为育种目标,力争有所突破。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一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化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 理方法和理念来管理农业。 农业现代化包括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经济结构、经营管理、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现代化。其追求目标是: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加工增值率,实现农区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包括培育优良品种,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

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从2000年9月起,总局党委组成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专题组,分成7组到9个分局和部分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垦区各方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别在北京与哈尔滨两地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顾委专家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权 威性。 2000年11月6日,《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这次论证会得到了省政府和农业部、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的关怀和支持。出席论证会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卢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评议委员李里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于新华,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规划研究室主任李金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杨志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外经贸部WTO农业谈判组组长程国强,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 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乃诠等专家和学者。

中国16省市重度缺水-华维呼吁布灌溉道提高农业水利用率

中国16省市重度缺水-华维呼吁布灌溉道提高农业水利用率 我们知道,中国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约为21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目前中国有16个省(区、市)重度缺水,有6个省、区极度缺水。尽管缺水,但是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依然十分低下。除了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浪费外,上海华维认为,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是加重水资源短缺状况的主要因素。2014年4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分论坛“博鳌夜话生态?新型城镇化”上表示,“我国农业用水量高达全国用水总量的62%,水的利用率、转化效率为51%,但美国为62%左右,以色列为80%,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用水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农业用水利用率之所以如此低下,是因为我国农业灌溉大多仍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浇地”)方式,田间的放任自流导致50%以上的水流失浪费。2004年,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指出,“我国农业用水约占70%,但有效利用率仅为40%左右,发展节水灌溉,是提高用水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需要。”从上述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经过十年间节水灌溉(“浇作物”)技术的推广,农业用水量有所下降,但利用率显著提升。因此,华维坚定地认为,发展节水灌溉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最直接的方式,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的有效途径。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这就是我们这些灌溉企业所要肩负的责任。 但这仅靠哪一家灌溉企业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根本在于彻底改变我国农业粗放的灌溉方式,需要灌溉企业共同推广普及灌溉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诚如华维董事长吕名礼先生的座右铭“灌溉人、吃灌溉饭、做灌溉事、交灌溉友、立灌溉业、布灌溉道”一样,华维在提供高质的产品、专业的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完善的售后保障等服务的同时,更不遗余力地向用户、灌溉关联行业、政府部门及全社会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知识、提升行业知名度,以一己之力影响农业灌溉方式的转变,积极地做一名灌溉行业的布道者。 然而发展节水灌溉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节水,更主要的是为了同步施肥打药等,提高单位水资源的综合产出效率。只灌水不同步施肥便大大浪费了灌溉系统的功能,用户无法强烈感受到投入与多重经济效益回报的巨大差异。因此从创建伊始,华维就坚持把大家叫惯了的“节水灌溉”,称为“高效灌溉”,即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大量减少,“遍地撒肥”的传统施肥方式导致肥料大量浪费且利用率低下、诸如“太湖蓝藻”等水体面源污染问题频发,这势必需要更为高效智能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水文气象条件,自动化地“按需供给”水和肥,真正实现省工、省肥、省水、省电、省地、省心、增产、增收、低碳环保,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中国远远不是一个农业强国。虽然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中国的农村却没有相应地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而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解决当今中国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试论述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三农问题;现代化;实现途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基础牢固的农业,就不可能有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农民的小康生活,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解决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全党乃至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迅速。但中国的农村却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

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一种从旧的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因而现代农业应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①很显然,中国农业离现代农业的距离是很大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农业随着经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面貌,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农民的收入情况和经济条件也很迥异。例如东三省的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状况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就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良好的适合农业发展的环境,再加上东北地区工业发达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了现代化设备,因此东三省地区农业发展先天条件优越后天设备先进,很快地很好地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但是,中国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现代化机械设备少,那里的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一户人、一头牛、一把锄头的传统耕作方式,导致人力投入大反而农业产量少,农民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仍旧保持着贫穷的面貌。因此,中国的农业需要实现现代化迫在眉睫。

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发展和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发展和市场调研分析报 告 研究报告 Economic And Market Analysis China Industy Research Report 2018 zhongbangshuju

前言 行业分析报告主要涵盖范围 “重磅数据”研究报告主要涵盖行业发展环境,行业竞争格局和企业竞争分析,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产品的生命周期,行业技术总体情况,主要领先企业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重磅数据“企业数据收集解决方案 ”重磅数据“平台解决方案自身数据库包含上中下游产业链数据资料。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纬度,不同部门的情报收集和整理。依据客户需求,搭建属于企业自身的知识关系图谱,打通上、中、下游的数据信息服务,一站式采集到所需要的全部数据服务。可以满足不论是企业、个人还是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在不同层面需求。 关于我们 ”重磅数据”是基于知识关系挖掘的大数据工具,拥有关于企业、行业与专业研究机构的最完整的全球商业信息解决方案,帮助您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最全面的商业资讯。提供全球超过500个行业的分析报告,用户均可获取相关企业、行业与企业决策者的重要信息。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目录 第一节农业用水危机显现 (5) 一、我国濒临水危机边缘 (5) 二、农业水资源浪费与短缺并存 (7) 三、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可实现水资源保护和农业增收的双赢 (9) 第二节政策聚焦农业节水,水价改革“多点开花” (12) 一、政策聚焦农业节水,提升至方向性、战略性新高度 (12) 二、发挥价格杠杆节水作用,农业水价改革稳步推进 (14) 三、建立合理水价分担机制,实现精准补贴节水奖励 (16) 第三节节水市场扩容提速,区域龙头开始发力 (19) 一、节水灌溉行业处于成长期,竞争同质化市场集中度低 (19) 二、节水推广方兴未艾,千亿市场大有可为 (20) 三、土地流转助推规模化节水,水肥一体化PPP模式为发展新方向 (22) 四、区域拓展模式创新正当时,区域龙头厚积薄发开始发力 (24) 第五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26) 一、大禹节水 (26) 二、京蓝科技 (26)

农业节水的重要性与措施

农业节水的重要性与措施 摘要阐述农业节水的重要性,提出农业节水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转变水资源供需观念、合理规划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经济灌溉定额、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采用先进的输水节水技术及以肥调水技术、加强污染源防治力度等内容。 关键词农业节水;重要性;措施 1农业节水的重要性 1.1农业用水量大,节水潜力巨大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 160m3,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72%左右,可是在许多地区可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有限。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只有25%~40%,比发达国家低25~30个百分点,节水灌溉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覆盖率不足10%。水资源浪费严重,节水潜力大。 1.2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的需要 1949年我国农业用水量约为1 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97.1%,到1999年,该比例下降到74.5%。同时,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比例由2.9%上升到25.5%。如果仍以1949年的比例为基数进行估算,那么1997年约有1 216亿立方米水被转移到工业和城市生活,其中工业用水接受了993亿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接受了223亿立方米。因此,农业用水对保障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十分必要。 1.3解决人口粮食安全的需要 从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现状来看,大量的农业水资源供给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节水来实现。据估算,如果科学的发展节水农业,到2030年我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可以达到60%~70%,水分利用率可达到1.5kg/m2,即在不到30年的时间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0%左右,按现有水4 000亿立方米计算,则可提高用水1 200亿立方米,按1.5kg/m2计,可增加1.6亿吨粮食,这对于保证未来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1.4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第一节全产业链布局,快速成长 (5) 一、股权结构 (5) 二、产品齐全,链条完整,注重研发 (6) 三、利润增长迅速,资产流动性强 (7) 第二节惠及万民,节水灌溉正当时 (9) 一、我国多地缺水,农业用水效率亟待提高 (9) 1.1 我国多地严重缺水 (9) 1.2 农业用水量大、效率低 (9) 二、高效节水灌溉可以有效节约灌溉用水 (10) 三、政策推动行业高速发展 (14) 3.1 国家政策支持 (14) 3.2 土地流转为节水改造创造条件 (15) 3.3 水权改革提高农户节水意识 (16) 四、PPP 模式解决行业痼疾 (18) 第三节资本助力成长,专注成就卓越 (19) 一、资金实力强助企业在竞争中胜出 (20) 二、踏实的管理团队助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22) 三、公司资质齐全,技术领先 (23) 四、立足华北,辐射东北,进军西北 (24) 五、盈利预测及估值 (26)

图表目录 图表1:公司收入、净利润增长迅速 (7) 图表2: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8) 图表3:全国21 个地区处于缺水状态 (9) 图表4:农业用水占比一直在60%以上 (9) 图表5:我国灌溉水利用效率较低 (10) 图表6:土地流转面积迅速增加 (16) 图表7:我国多地农业用水价格不到0.1 元/立方米 (16) 图表8:水权改革历程 (17) 图表9: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直很低 (20) 图表10: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很低 (20) 图表11:公司销售毛利率一直较高 (21) 图表12:公司近年来收入增长迅速 (21) 图表13:润农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 (23) 图表14:2015 年,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收入占比增加 (25) 表格目录 表格1:润农节水股权结构 (5) 表格2:子公司情况 (5) 表格3:润农节水主要产品介绍 (6) 表格4:节水灌溉可以有效节约灌溉用水 (11) 表格5:农业节水灌溉政策一览 (14) 表格6:农业水价改革使得农户节水意识提高 (17) 表格7:财政部入库节水灌溉PPP 项目(按实施阶段和发起时间排序) (19) 表格8:管理团队合作时间长 (22) 表格9:主要节水灌溉企业等级 (23) 表格10:四项节水重大工程规划 (24) 表格11:盈利预测表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