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XX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规范(要求)

(最新)XX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规范(要求)
(最新)XX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规范(要求)

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准备

第1条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英语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明确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内容(一、二级)。

第2条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开展新旧教材对比研究,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结构和知识体系,明确语音、听说、读写技能在小学各学段的基本要求。单元各版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语言认知的规律。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

第3条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以单元为单位,理清话题—功能—结构这条主线,分析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学生学的活动和教师教的活动。

第4条教学设计应包括目标要求、重难点分析、辅助手段、教学过程(包括对教学各环节实施的预设和应急措施)、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和活动作业。教学目标包括语言目标和非语言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教学过程设计应有效运用听做、说唱、玩演、视听、读写等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

第5条在书面备课的基础上,对要呈现的说唱、表演、视听、读写等内容提前进行聆听和实战演练,教师尤其应多听读、模仿教学录音,尽可能呈现给学生标准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输入材料。

二、教学组织管理

第6条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

第7条课堂教学坚持“Englishif possible, Chinese when necessary.”的原则。组织教学语言,如指令语、反馈语、结束语等尽可能使用目标语;传授信息语言可以用汉语。要做到简洁明了,发音正确,口齿清楚。

第8条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呈现阶段,让学生静心听(示范发音)、专心看(口型)、认真仿(示范发音),养成正确发音的习惯;在语言操练、巩固阶段,培养学生乐于开口、不怕犯错的品质。

第9条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效利用实物、图卡、简笔画、录音、录像等多种媒体手段,以及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手势语科学创设语言情景,使教学内容、形式与过程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以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

第10条教学要做到“step by step, little by little”,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为学生搭建好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实践的“脚手架”。

第11条活动要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服务于学生思维和语言发展;活动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活动设计要有逻辑,活动之间形成链条,共同指向目标的达成;活动前教师的指令和示范要到位,让学生明白干什么、怎么干;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奠定基础;活动成果应有具体展示,对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表现应进行及时反馈。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面和质。

第12条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回答,适时适度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要重复学生的语音或语法错误,选择恰当的语气和方法进行纠正,坚持“Never say ‘NO’ to the learners”,采用激励的方式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13条善于观察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对于学生个性化和创新的答案,老师要给予及时积极反馈。

三、作业与评价

第14条精心选、编作业,题量适当。同时要帮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第15条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应采用口头与书面、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三、四年级课外作业以视、听、说为主,小学五、六年级作业,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同时鼓励高年级学生初步使用简单英语字典查阅词汇,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第16条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教师可采用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同伴评价、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

第17条提倡行为表现评价,可以采用对话改编、串编和创编、课本剧表演、故事创编、情感朗读、歌曲演唱和书面成果展示等形式,教师根据观察学生的表现做出适当评价。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与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并应主动争取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