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

(1)怎样理解统计的含义?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统计有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数据,统计学。统计活动是对统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活动。通常划分为调查,整理,分析,统计数据是通过统计活动获得的。统计学是指导统计活动的理论和方法,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三种含义以统计数据为核心紧密联系:统计数据与统计活动是统计成果和统计过程的关系,统计活动与统计学则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的本质: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2)统计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一般来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特点:数量性,具体性,社会性,总体性。

(3)统计研究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一)设计整理方案

整理方案与调查方案应紧密衔接。整理方案中的指标体系与调查项目要一致,或者是其中的一部分,绝不能矛盾、脱节或超越调查项目的范围。整理方案是否科学,对于统计整理乃至统计分析的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订正

在汇总前,要对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它们是否准确、及时、完整,发现问题,加以纠正。统计资料的审核也包括对整理后次级资料的审核。

(三)进行科学的统计分组

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前提和基础。

(四)统计汇总

对分组后的资料,进行汇总和必要的计算,就使得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资料。

(五)编制统计表

统计表是统计资料整理的结果,也是表达统计资料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研究的目的可编制各种统计表。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

(1)大量观察法;(2)统计分组法;(3)综合指标法;(4)时间数列分析法;(5)指数分析法;(6)相关分析法;(7)抽样推断法。

(5)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试举实际例子说明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或基本单位称为总体单位。原始资料最初就是从各个总体单位取得的,所以总体单位是各项统计数字最原始的承担者。例如,研究某个工业部门的生产情况时,该工业部门的所有工业企业可以作为一个总体,每个工业企业则是总体单位,将每个工业企业的某些数量特征加以登记汇总,就取得该工业部门的统计资料。

(6)什么是指标?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也可以说统计指标是指反映实际存在的一定社会总体现象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表现为: 标志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有能用数量表示的数量标志,还有不能用数量表示的品质标志,而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都能够用数量来表示。指标是通过标志的综合得到的,因此标志是总体指标的来源和基础,指标则是标志的综合。但不能因此而把指标看成仅仅是标志值的量的积累,总体指标能反映出现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获得个体标志难以显现的信息。

(7)什么是变异和变量?试举实际例子说明。

变异就是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例如: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这个总体来说,其不变标志是“某个地区”,“工业”,这两个标志对总体各单位包括的范围进行了具体的界定,构成企业的同质性;而每个企业的职工人数、产量、产值等都可能不同,是变异标志。就是可变的。再有,例如:以每个职工为总体单位时,性别就是品质变异标志,因为性别分男、女。年龄、工资等是数量变异标志。

变量是将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它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就是变量值。例如:某公司有人数650人,那人就是变量,650就是变量值。

(8)什么是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指的是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体。

(9)什么是统计设计?它有哪几种类型?

是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通盘考虑和安排,制定各种设计方案的过程。

按研究对象的范围分为: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2)工作阶段分为:全过程设计和单阶段设计3)按时期长短分:长期短期中期设计。

(10)统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统计全阶段设计的内容主要有:①明确规定统计工作的目的;②确定统计对象的范围;③规定统计的空间标准和时间标准;④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制订出调查登记的项目,分类和分组的方法以及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⑤制定保证统计资料准确性的方

法;⑥规定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度,时间安排,各个工作阶段的联系和各阶段的基本方法;⑦安排好统计工作全过程的组织工作。(11)指标的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分类?

指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a,数量性。指标是用数值表示客观现象两的特征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b,综合性。指标是表示总体特征的数量表现,总体是有许多具有相同性质的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总体的数量是其所包括的每个单位的标志值进行汇总和综合之后计算的,其有综合性。 c,具体性。指标不是抽象的,而是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想想两的反映,不存在脱离质的内容的指标,指标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量的反应。

分类: a,按指标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按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按指标反映事物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 d,按指标在管理工作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

(12)设计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整体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定应该是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并且合理构造层次数量和指标数量。这样,才能科学地反映评价的对象,才能正确地表达评价的目的。如何划分层次和指标没有一个绝对的客观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选择评价指标,既要考虑正面收益,也要考虑负面风险,只有全方位的指标才能保证评价内容的完整性。

2.重点性原则:在选择评价指标时,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如果将反映信息化绩效的多项指标一并罗列,既无法突出综合指标的高度概括功能和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也夸大了一些具体指标对评价工作的影响程度,造成评价判断逻辑不清,主次不明,难以实现全面准确反映信息化绩效的基本目标。要尽可能筛选与目标关联最紧密的重要指标,指标设置数量要尽可能精简和概括,对于次要指标可以进行适当粗略化。

3.层次性原则:对于反映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多重指标应该进行分析归类,一方面将主要的、概括性强的指标作为评价的主导指标,放在评价的第一层次,形成绩效评价的内在核心,将概括性稍差、从属性的指标放在第二层次,以此类推。这样有助于明确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利于简化评价过程。

4.准确性原则: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必须对评价指标所反映的内容进行明确,确保指标的含义清楚,如果评价指标模棱两可,就会影响评价结果,甚至使评价无法进行。

5.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的建立要能够保证不同企业之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指标体系内部及外部的同类指标之间要能够比较,同一指标要具有历史可比性。

6.可度量原则:在选择关键绩效指标时,需要遵循可度量的原则。可度量是指绩效指标针对对企业目标起到增值作用的系统输出而设定,指标本身或者是定量的,或者是行为化的,验证这些指标的数据与信息可以获得,容易度量与界定。此外,数据资料应收集方便,计算简单。

7.动态性原则:在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要根据工作重点对指标进行调整和改变。

8.独立性原则:同一层次的评价指标之间应该尽可能独立,指标的关联性应该尽可能小。

(13)设计统计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为了使统计表的设计合理、科学、实用、简明、美观,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设计表之前,要对列入表中的统计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对如何分组,如何设置指标,哪些指标放在主栏,哪些指标放在宾栏,等等。要有一个全面的考虑与安排,务必使表的设计主次分明,简明醒目,科学合理。第二,统计表的形式应长宽比例适中,一般为长方形,既不要太长,也不能太粗短,也不能为正方形。第三,统计表的左右两端习惯上均不画线,采用开口式。第四,表中的横行“合计”一般列在最后一行(或最前一行),表的纵栏的“合计”一般列在最前一栏。第五,表的纵栏较多时,为便于阅读与核对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按栏的顺序编号。第六,表中的总标题要简明扼要,并能确切说明表中的内容。标题内或在标题下面说明统计资料所属时间、空间。第七,表中的指标数字应有计算单位。第八,表内上下各栏数字的位数要对整齐,同类数字要保持有效的统一位数。第九,表内各主词之间、各宾词之间的排列顺序,应按时间先后、数量的大小、空间的位置等自然顺序合理编排。一般是按从小到大、从过去到现在、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第十,对某些资料必须进行说明时,应在表的下面注明。

(14)什么是统计调查?它在统计工作中的地位如何?

答:统计调查就是搜集统计资料,即根据一定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工作过程。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研究过程中,是基础环节,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所有的统计计算和统计研究,都是在原始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若统计调查工作做不好,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就无从做起,也就不能发挥认识社会的作用。因此,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

(15)什么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三者的关系如何?

答:调查对象就是需要进行研究的总体范围,即调查总体。调查单位就是要研究的总体单位,即是所要研究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调查对象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组成。例如,为了收集某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资料,则调查对象就是该地区的所有国有工业企业,每一国有工业企业就是调查单位。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在于: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而填报单位则是负责上报调查资料的单位。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例如,上例,当收集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资料时,每一国有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若为了收集某地区国有工业企业中高精尖设备的使用情况的资料,国有工业企业中每一台高精尖设备是调查对象,而填报单位则是每一国有工业企业

(16)统计调查有哪几种类型?

统计调查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出不同的分类。如根据调查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根据调查对象法定义务的不同,可分为义务性调查和自愿性凋查;根据调查组织实施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等。本节主要介绍关于政府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的分类。

(17)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各自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普查: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规定普查的项目和指标;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因此它可以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基本依据;普查的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

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指在全体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取得统计数据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重点调查的主要特点是: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认识同类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本质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定性调查;是根据调查者的主观判断,选择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面对面的直接调查;方便、灵活,可以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调查样本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代表性强;是以抽取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一个“代表团”,用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的个别单位代表总体;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调查误差的要求,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抽样调查的误差,是在调查前就可以根据调查样本数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

(18)什么是统计报表?它的作用是什么?

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志,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上而下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是贯彻执行统计报表制度的重要条件,还是企业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依据。

(19)什么是数据整理?数据整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数据整理是对调查、观察、实验等研究活动中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检验、归类编码和数字编码的过程。它是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内容是统计分组,汇总,编表和绘图等。

(20)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有哪些分类?

答: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对象的内在特点,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就称为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统计分组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a、穷尽原则;b、互斥原则。

(21)什么是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为什么不宜用过多标志进行复合分组?

简单分组及平等分组体系。简单分组是只用一个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只能反映现象在某一标志特征方面的差异情况,而不能反映现象在其他标志特征方面的差异。对于同一总体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简单分组后平等排列形成的体系即平行分组体系。

复合分组及复合分组体系。复合分组是对同一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进行的分组。进行复合分组时,要注意先按主要标志分组,再按次要标志分组。由复合分组形成的体系称不复合分组体系。

如果分组标志过多,那么形成的组数就会成倍增加,反而不易显示总体的特征。

(22)什么是变量数列?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如果将总体按数量标志分组就形成变量分组数列,简称变量数列。一是总体按某标志分的组;另一个是次数。

(23)编制组距数列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基本步骤为:(1)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2)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方法【单项式分组或者组距式分组】(3)确定组数和组距。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组距=全距÷组数全距=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4)确定组限【第一组的下限要小于或等于最小变值,最后一组的上限要大于最多打变值】(5)汇总出各组的单位数【注意:不同方法确定的组限在汇总单位数时的区别】计算频率,并编制统计表

(24)常用的统计图有哪些?

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5)什么是总量指标?它在经济统计中有何作用?

总量指标: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和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综合指标,由于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绝对数,因此,总量指标又叫统计绝对数。

总量指标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总量指标是实行社会经济管理的依据之一;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26)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体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

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27)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结果。【如:一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

比较相对指标: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下进行对比。【如:甲公司的职工平均收入是乙公司职工平均收入的2.2倍】

(28)如何评价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简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百分比”,是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期内实际完成数值与计划任务数值对比的结果,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对指标。它以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对比,来观察计划完成程度。

(29)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统计相对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指标数值,是对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要使这种对比分析准确地、深刻地反映出现象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统计相对数的作用,在计算应用统计相对数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注意指标的可比性;相对数与绝对数结合起来运用;要正确地选择作为比较标准的基期;为了从各方面分析和研究问题,需要把各种相对数结合起来使用。(30)什么是平均指标?它在社会经济统计中有何作用?

平均指标是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数值表现为平均数。其主要作用有:第一,可以反映总体现象的一般水平;第二,可以用来对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第三,可以研究总体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31)平均指标与强度相对指标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不同。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体对比而形成相对数指标。算术平均数是反映同质总体单位标志值一般水平的指标(2)反映的问题不同。强度相对数反映两不同总体现象形成的密度、强度。算术平均数反映同一现象在同一总体中的一般水平(3)计算公式及内容同。算术平均数分子、分母分别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数,分子、分母的元素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分母每一个总体单位都在分子可找到与之对应的标志值,反之,分子每一个标志值都可以在分母中找到与之对应的总体单位。而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总体现象之比,分子分母没有一一对应关系4)有的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可倒置;平均数则不可(5)作用不同。平均指标的作用有:.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和一般水平;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或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作为评价事物和作为决策的数量标准或参考;可进行数量估算。强度相对指标的作用有:以说明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经济实力或社会服务能力;借助强度相对指标可以进行国家、地区之间的比较,确定发展不平衡和发展的差距。

(32)在对相对数和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如何应用加权算数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一般用在未知分子的情况下,即总体标志总量未知。

调和算术平均数一般用在未知分母的情况下,即总体单位数未知

(33)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标志变异指标即标志变动度,它是反映总休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范围或差异程度的指标。标志变异指标是用来刻画总体分布的离散程度或变异状况,标志变异指标值越大,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反之,则小。作用:(1)用于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2)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均衡性;3)研究总体标志值分布偏离正态的情况;(4)用于衡量统计推断效果。

(34)为什么要计算标准差、计算标准差系数?

标准差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它是标准差与其平均数对比得到的。当不同总体平均数不相等、计量单位不一致时,则须采用标准差系数来比较平均数代表性大小。

(35)平均差和标准差的主要异同是什么?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也称均方差,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它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标准差未必相同。

平均差是总体所有单位的平均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

平均差是一种平均离差。离差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之差。因离差和为零,离差的平均数不能将离差和除以离差的个数求得,而必须讲离差取绝对数来消除正负号。

(36)什么是动态数列?动态数列分为几种?各种动态数列有何特点?

定义:将某种现象在时间上变化发展的一系列同类的统计指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了一个动态数列,也称时间数列,时间序列。

种类:动态数列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三种。

绝对数动态数列:把一系列同类的总量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动态数列,称之为绝对数动态数列。按照绝对数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性质,绝对数动态数列又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两种。

相对数动态数列:把一系列同类的相对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动态数列,称之为相对数动态数列。它可以用来说明社会现象间相互联系的发展变化情况。

平均数动态数列:把一系列同类的平均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动态数列,称之为平均数动态数列。它可以用来说明社会现象在不同时期的一般水平的发展变化情况。

(37)编制动态数列有何意义?编制动态数列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

时间数列将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可以从动态上了解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便于对现象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通过对时间数列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了解现象的发展速度、变化规律和未来趋势,便于对现象做出短期或长期预测,为生产、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时间数列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了解对现象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从而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时间数列编制时应注意数列中各时期的一致性、指标所包含的经济内容、总体范围、计算方法等的一致性,使资料有充分的可比性。

(38)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两者的关系如何?

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发展水平之比。

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前期发展水平之比。

这两种速度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而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由各期环比增长速度求第N期的定基增长速度,先将各期环比增长速度加1,还原成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然后将其连乘后得出第N期定基发展速度,再用所得结果加减去1,就可得到定基增长速度了!

(39)动态分析采用的分析指标有哪些?

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40)为什么要注意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的结合运用?如何结合?

答:现象发展的水平分析是现象发展速度分析的基础,速度分析是水平分析的深入和继续,把它们结合起来运用,就能够对现象发展变化规律作出更加深刻的分析。首先,要把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同隐藏在其后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在进行动态分析时,既要看速度,又要看水平,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指标,即增长1%的绝对值。增长1%的绝对值=基期水平×1%。其次,要把平均速度指标与动态数列水平指标结合起来。平均速度是一个较长时期总速度的平均,它是那些上升、下降的环比速度是一个较长时期总速度的平均,它是那些上升、下降的环比速度代表值。如果动态数列中间时间时期指标值出现了特殊的高低变化,或者最初、最末水平受特殊因素的影响,使指标值偏离常太,不管用几何平均法或用方程式法来计算平均速度,都将降低或失去说明问题的意义。所以,仅仅计算一个平均速度指标是不够的,应该联系各期水平,计算各期的环比速度结合起来分析。在分析较长历史时期的动态资料时,这种结合可依据各个局部时期的发展水平,计算分段平均速度来补充说明总平均速度。(41)什么是抽样推断?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推断(Sample Inference)是在根据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总体某一现象的数量性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判断。

特点:1、按随机的原则抽取样本。2、在数量上,以样本推断总体。3、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

(42)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几种?各适合于什么情况?

抽样组织方式是指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和整群抽样等基本抽样方式和不同抽样方式的组合方式。

(43)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与一般的统计误差有什么不同?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周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对总体各单位结构的代表性差别,而引起的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主要有:(1)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愈大则抽样误差愈大,反之则愈小。2)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愈小。3)抽样方法。抽样方法不同,抽样误差也不相同。一般说,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误差要大些。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其抽样误差也不相同,而且同一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也会影响抽样误差。

(44)哪些因素决定了抽样的数量?

(1)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它与概率度t有关。若要求抽样的可靠程度较高,那么t值也较大。这样抽样的数目就要多些;若可靠程度要求不高,那么t值也较小,这样抽样的数目就要少些。

(2)总体方差的大小。即被研究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σ2和p(1-p)若变异程度大,则需多抽取一些样本单位;若变异程度小,则可少抽取一些。可以想象,如果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相等,只抽一个样本单位即可。

(3)抽样极限误差Δx 或Δp,的大小。即抽样推断的精确程度。抽样极限误差是指估计值的误差范围。如极限误差小,即允许误差小,则需多抽取样本单位。如果不允许有抽样误差,就只能进行全面调查,才能保证有较高的准确度。

(4)抽样方法与组织形式。一般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抽样需要多抽取样本,此外,抽样单位数目的多少还取决于不同的组织方式.一般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可以比纯随机抽样需要的样本单位数少,整群抽样比纯随机抽样需要的单位数多。

(45)抽样估计有哪些特点?其优良标准是什么?

估计的优良标准是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即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波动。

(46)什么是概率度?什么是置信度?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置信度,也叫置信水平。它是指特定个体对待特定命题真实性相信的程度.也就是概率是对个人信念合理性的量度.概率的置信度

解释表明,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概率,事件之所以指派有概率只是指派概率的人头脑中所具有的信念证据。置信水平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内的概率;而置信区间是指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间误差范围。置信区间越大,置信水平越高。

(47)假设检验与参数的区间估计有何区别与联系?

参数估计:指的是用样本中的数据估计总体分布的某个或某几个参数,比如给定一定样本容量的样本,要求估计总体的均值、方差等。

假设检验:通过样本分布,检验某个参数的属于某个区间范围的概率。

参数估计分两种,一种是点估计,另一种是区间估计。其中,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可以看作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述方式。(48)何为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一类错误:原假设H0符合实际情况,检验结果将它否定了,称为弃真错误。

第二类错误:原假设H0不符合实际情况,检验结果无法否定它。称为取伪错误。

(49)假设检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它的基本思想可以用小概率原理来解释。所谓小概率原理,就是认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50)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一)根据所研究问题的要求,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二)找出检验的统计量及其分布。三)规定显著性水平,就是选择发生第一类错误的最大允许概率四)确定决策规则五)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作出统计决策。

(51)如何理解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水平α?确定显著性水平的原则是什么?

假设检验运用了小概率原理,事先确定的作为判断的界限,即允许的小概率的标准,称为显著性水平。如果根据命题的原假设所计算出来的概率小于这个标准,就拒绝原假设;大于这个标准则不拒绝原假设。这样显著性水平把概率分布分为两个区间:拒绝区间,不拒绝区间。

显著性水平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其越大,则原假设被拒绝的可能性愈大,原假设为真而被否定的风险也愈大。显著性水平应根据所研究的的性质和我们对结论准确性所持的要求而定。

(52)什么是方差分析?它所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答:方差分析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它所研究的是非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

(53)方差分析包括哪些类型?它们有何区别?

答:方差分析可分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区别: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的是一个分类型自变量对一个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而双因素涉及两个分类型自变量。

(54)方差分析有哪些基本假定?

1. 可加性

2. 正态性

3. 方差同质性(齐性)。

(55)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设计类型,将总变异中的离均差平方和SS

及其自由度分别分解成相应的若干部分,然后求各相应部分的变异;再用各部分的变异与组内(或误差)变异进行比较,得出统计量F值;最后根据F值的大小确定P值,作出统计推断。

(56)什么是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是一因子对另一因子的不同水准有不同的效果。是指一个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当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一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不一样时,我们就说存在着自变量的交互作用。当存在交互作用时,单纯研究某个因素的作用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分另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研究该因素的作用大小。

(57)解释相关系数的含义,并举出三个例子。

相关关系是一种不完全确定的随机关系,在相关关系的情况下,因素标志的每个数值都可能有若干个结果标志的数值与之对应。因此,相关关系是一种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58)简述相关关系的函数关系有何区别与联系。

相关关系是两个现象数值变化不完全确定的随机关系,是一种不完全确定的依存关系。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不同之处表现在:(1)函数关系指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而相关关系的两变量的关系则是不确定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动;(2)函数关系变量之间的依存可以用一定的方程y=f(x)表现出来,可以给定自变量来推算因变量,而相关关系则不能用一定的方程表示。函数关系是相关关系的特例,即函数关系是完全的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不完全的相关关系。

(59)简述相关关系的种类。

2)相关关系的种类:①按照相关关系涉及的因素(变量)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②按照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线性相关与非线性相关。对于一元相关,即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③对于单相关,按照现象数量变化的方向不同。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④按照相关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无相关。

(60)简述相关系数的取值及其意义。

答:(1)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是在-1和+1之间,即-1≤r≤1,r>0为正相关,r<0为负相关。(2)判断标准:为微弱

相 关,0.3<r <0.5为低度相关; 0.5< r <0.8为显著相关, 0.8< r <1 为高度相关; r =0时,不相关, r =1时完 全相关。

(61)简述回归分析和相关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就一般意义而言,相关分析包括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两方面的内容,因为他们都是研究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方法。但就具体方法而言,二者又有明显区别:(1)相关分析的具体形式,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回归分析则是用数学方程来反映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可以从一个已知量的变化爱推测另一未知量,为估计预测提供一个重要的方法。

(2)相关分析既可以研究因果关系的现象也可以研究共变关系的现象,不区别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回归分析则是研究变量间因果关系的,必须明确自变量的因变量。(3)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相关系数只有一个;而在回归分析中,只能由自变量来估计因变量,不允许由因变量来推测自变量4)相关分析中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都是随机的,自变量是给定的。对于无明显因果关系的相关变量,可以先将某个因素确定为自变量的数值,需要时再将另一变量确定为自变量,估计因变量的数值,但绝不能用一个回归方程进行逆变。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关系是:相关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表明变量间的数量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应建立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依靠相关分析表明现在的数量变化

具有密切的相关,进行回归分析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

(62)在直线回归方程yc=a+bx 中,参数a 和b 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求出a 和b 的值?

参数a 代表直线的起点值,在数学上称为直线纵轴截距,b 代表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值,数学上称为斜率,也称回归系数。

(63)什么是统计指数?所有的相对数都可称作指数吗? 有广狭二义:狭义指综合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总动态的相对数。通称总指数。广义指说明同类现象对比的相对数,既包括总指数,也包括个体指数;既包括时间上的对比,也包括空间上的对比。

(64)什么是综合指数?什么是平均指数?二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区别:1综合指数是通过引进同度量因素,先计算出总体的总量,然后再进行对比,即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即先对比,后综合。

2、综合指数需要研究总体的全面资料,对于综合作用的同度量因素的资料要求也比较严格,一般应采用与指数化指标有明确经济联系的指标,且应有一一对应的全面实施资料!二平均指数则既适用与全面的资料,也适用与非全面的资料,对资料的要求也比较灵活。

(65)同度量因素有何作用?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应如何选择使用同度量因素?其时期怎样固定?

答: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原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66)什么是指数体系?因素分析与指数体系的关系如何?举例说明指数因素分析如何进行。

指数体系是指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而且数量上具有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利用指数体系从数量方面分析现象总动态中各个因素变动影响的方法称为因素分析。

(67)两因素分析应如何进行?对多因素分析,在方法上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一个总指标,如果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则对这个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称为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两因素分析所依据的指数体系通常是由价格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所构成的,因素指数一般用综合指数形式编制。 总量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的关系式如下:

11111

0000100q p

p q q p q p p q q p =?∑∑∑∑∑∑绝对数变动分析:1100p q q p -∑∑

(68)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应编制哪几种指数?如何进行分析?

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变动指数。

(69)什么是统计预测?它有哪些种类?

统计预测是在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经济、环境统计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趋势和方向的预测方法。 主要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按时间可分为:近期预测、短期预测、中期预测、长期预测按预测是否重复:一次性预测、反复预测

(70)统计预测时必须遵循哪些原则?进行统计预测的步骤是什么?

统计预测的程序为:①确定统计预测目标;②搜集与整理有关历史资料;③确定统计预测方法;④建立预测模式;⑤进行预测;⑥分析预测误差;⑦确定预测值。在环境预测中,常常采用统计预测的方法,即通过对大量实验或试验资料的统计处理(常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反映开发活动与环境后果之间的关系式,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预测。运用统计预测,必须注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要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统计数据的获得较易,统计数据的数量、精度应满足一定要求。

(71)什么是统计综合分析?

统计综合分析简称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statistical analysis),是指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依据统计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条件,对事物总体的规模、水平、速度、质量等方面做出的综合分析评价。综合分析和评价是对事物的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是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对研究现象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72)统计综合分析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一) 确定评价的目标二) 确立评价的指标体系三)选择合适的综合评价方法四)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五)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六)提出改进意见

(73)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一)定性法定性方法主要有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Synthesis method)是采取征集专家意见的方法来确定评价指标。一般采取研讨会或征询意见的方式来征集专家的意见。这种方法是借助于专家们的智力优势或经验来选择统计评价指标。由于专家可能比较集中、也可能比较分散,针对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一次或者多次的形式选择确定。当专家们对选择指标的意见分散时,要进行客观的原因分析,是由于专家们对被评价现象的了解程度不同、还是对现象的认识不同,在准确分析的基础上,以获得客观的选择指标。

分析法(Analysis Method)是将被评价对象划分为若干部分、不同的组、或不同的侧面,明确各个部分评价的问题的内涵和外延,然后对每个部分分别选择一个或几个指标来反映评价对象的特征。这种方法的应用更能充分利用人们的工作经验,反映客观实际的工作态度。

二) 定量法常用的定量法有试算法和系统聚类法。试算法(Test Algorithm)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试算来判断指标的有效性。例如,要评价2007年全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实施效果,可以以2006年的数据进行试算,通过试算结果判断所选指标是否合适,然后对相关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分析,把代表性强的指标确定下来,不断筛选,直到满意为止。

2.系统聚类法

系统聚类法(System clustering method)是通过判断指标之间的相似程度来筛选指标的方法。例如,假设有个指标,将每个指标作为一类,根据指标之间的相似程度,通过各类之间距离的比较,把距离最小的两类进行合并;然后在类中,再选择各类之间距离最小的进行合并;如此连续的进行,逐步选择出所需要的评价指标。被研究总体中所有指标的亲疏关系和并类选择的情况可以绘制成一张系统聚类图,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化程度较高 4)应用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厦门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单选题 1、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 A ) A .经常性抽样调查 B.必要的统计报表 2、考虑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 .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劳动生产率 3、某地区抽取3个大型钢铁企业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4、下列这组数列15,17,17,18,22,24,50,62的中位数是(C )。 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贝刑关系数越( 接近+1 B 接近-1 接近0 8、假定其他变量不改变,研究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是( 9、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 8元,12元,则两个企业职 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A ) 10、( C 。是标志的承担者。 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 D.周期性普查 D.所有制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A.17 B.18 C.20 5、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平均差 &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A. C. D.22 C. B. D. 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 组数多少不同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7、 A.偏相关 B.正相关 C.完全相关 D.复相关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 一样的 D.无法判断

11、 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 A.年龄 B.学历 C.民族 D.性别 12、 某商品价格上涨了 5%,销售额增加了 10%,则销售量增加了( C ) A. 15% B. 5.2 % C. 4.8 % D. 2 % 13、某变量数列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 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是 480,则该组 的组 中值应为(D )0 B.时间和指标数值 C.时间和次数 20、现象总体中最普遍出现的标志值是( A ) A.变量 B.总体 C.总体单位 D.指标 A. 490 B. 500 C. 510 D. 520 14、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所配合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使( B )0 无 (Y -Y?)2 为最小 送(Y -Y?) = 0 A S (Y -Y ) = 0 C 送(Y -Y )为最小 15、 以下不是统计量特点的是( A.不确定 B.已知 16、 不属于专门调查的有(A A.统计年报 B.抽样调查 C.未知 C 普查 17、 今有N 辆汽车在同一距离的公路上行驶的速度资料, Z xf B. ----- Z f C 旦 C 7 x D.不唯一 D.典型调查 m 表示路程,x 表示速度, ) D. 18、 抽样推断的特点有(B )0 A.事先人为确定好样本 C.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9、 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D.事先无法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A.变量和次数 D.主词和宾词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频数 2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C A.之和 B.之差 C.之积 D.之商 22、平均指标不包括(A ) 0 A.标准差 B.调和平均数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 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 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 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 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的高中生 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A 24 B 25 C 26 D 27 4.两组数据相比较()。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 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C 生产工时指数 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 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1.8% B 2.5% C 20% D 18% 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1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函数关系 B 相关关系 C 没有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1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自变量x和误差项 的方程称为()。 A 回归方程 B 回归模型 C 估计的回归方程 D 理论回归方程 12.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的指标。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资料讲解

1、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特点?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学科。 特点:客观性~~相关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 2、何谓标志,按能否用数量表示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描述。Ex:性别,名族,工种,籍贯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标志值。 Ex: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 3、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性变量?举例说明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离散型变量:指变量的数值只能以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只能取整数); 连续型变量:指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变量值能取小数)。 4、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区别:数量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品质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属性特征。 5、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例如:某地区2009年完成利税总额(指标名称)为1500(指标数值)亿元。 数量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其数值大小随总体的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的劳动效果或工作质量等事物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与总体的研究范围大小无直接联系。 6、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有和联系与区别? 区别: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反映总体特征。 2、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只有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 3、标志是一个理论概念,实际应用中只有指标。 联系:1、标志与指标可以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的转化而改变; 2、指标值一般是标志值汇总来的; 3、标志的名称常常就是指标名称。 7、制定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带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或问卷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方式方法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8、举例说明重点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部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的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少、适用于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的场合、重点调查的调查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另一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有点在于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就可以获得总体的基本情况资料。 9、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联系与区别P31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测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作用: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2.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反映了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是一种由位置决定的平均数。可以没有众数也可有两个。

统计学简答题完整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判断以下随机变量是定性变量还是定量变量,如果是定量变量,确定是离散变量还是 连续变量。 (1)网络供应商的姓名:定性变量。分) (2)每月的网络服务费:定量变量,连续变量。分〉 (3)每月上网时间:定量变量,连续变量。分〉 (4)上网的主要目的:定性变量。分) (5)上周收到的电子邮件数量:定量变量,离散变量(1分) (6)每月用于网上购物的金额:定量变量,连续变量(1分) (7)上月网上购物的次数:定量变量,离散变量。分) (8)使用的电脑的品牌:定性变量(1分) (9)上网是否玩游戏:定性变量。分) (10)电脑是否带有光盘刻录机:定性变量。分) 17.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要说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1)问卷法 问卷法:是调查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一种方法。问卷法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人口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领域中。(1分) 问卷调查的主要优点是:获得的资料便于进行定量分析;节约时间、人力和经费;应用范围广;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不足之处:(1)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方面相对较弱;对事物的理解和解释的深入性及效度相对较差;所得资料比较表面化、简单化。(1分) (2)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由调查员直接对被调查员进行访问和交谈,并记录调查结果的方法。访谈法是以口头语言为中介、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谈和互动的过程。(1分) 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调查的回答率较高;调查资料的质量较高;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较高。缺点主要有:访 谈员的语言、表情等可能会影响被调查者的回答;对访谈员的要求比较高;匿名性较差;调查的时间比较长、费用比较高。(1分) (3)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深入到所要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 的过程中直接记录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的方法。(1分)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能获得更真实的结果;调查结果不受研究对象的意愿和回答能力的影响;可以更快更准确的收集到想要的数据。观察法的缺点主要有:观察到的只是行为,而对于心理、态度、观点等没法公开的只能是通过观察到的行为推测,而不能直接得到;观察所得到的资料往往无法重复;对观察者的要求较高,观察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敏感性、领悟能力。(2分) (4)典型组讨论 典型组讨论是由8-12个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经历的人,在一个经过专门培训的主持人 的引导下、围绕着某一专门话题进行互动小组讨论的一种定性调查方式。(1分) 典型组讨论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从一组人口中比较快得获得丰富的信息;所得的信息更加 丰富和深入,分析和报告更加生动;鼓励参与者互相回应和交流,为了解差异和不同视角、确认答案提供了渠道;典型组讨论的方式弹性比较大、灵活性比较强,适用面广o缺点主要有:参与者具有一定的偏差性;实施比较复杂,参与者的募集比较麻烦;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讨论内容和答案偏重于发现,元暇确认信息;得到的信息在汇总、分析、

大学统计学简答题复习及答案

习题一总论 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 ?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 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习题二统计调查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是有 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②侧重点不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调查深入细致,同时也注重定性调查; 而重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总体的数量状况,着眼于普遍情况,注重量的调查。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和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使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均值数据提取的信息最充分,但受极端数据的影响。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 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1)“统计”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数据、统计学 统计活动是对各种统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做出相应的推断、分析的活动,通常被划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数据是通过统计活动获得的,用以表现研究现象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数据; 统计学则是指导统计活动的理论和方法,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 (2)统计的本质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1、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2、统计学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性、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 3、统计学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总体、样本、个体三者关系如何?试举例说明。 总体:就是统计研究的客观对象的全体,是由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有时也称为母体;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区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集合,也称为子样;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就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1)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可变性) 总体容量随着个体数的增减可变大或变小;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发生变化; 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与个体的角色可以转换 (2)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样本是所要研究的对,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总体和样体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4、理解标志、指标、变量三者的含义?标志与指标的联系与区别? 标志是用以描述或体现个性特征的名称;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从狭义上看,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从广义上来看,变量不仅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品质标志,因此,可变标志就是变量。 (1)标志与指标的区别:指标和标志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则说明个体的特征;指标与标志的表现形式不同,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现的,而标志则既能用文字来表现品质标志,也能用数字来表现数量标志。 (2)标志与指标的联系:标志是计算统计指标的依据,即统计指标数值是根据个体的标志综合表现而来的;由于总体与个体的确定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因而指标与标志的确定也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指标与标志同属于变量的范畴。 5、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 同一总体多个反面数量特征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体系称为统计指标体系表现形式: 数学等式关系:若干统计指标之间可以构成一个等式关系 相互补充关系:各个指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从不同方面开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 相关关系:各个指标之间的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原因、条件和结果关系:若干指标中有的是原因,有的是条件有的则为结果

统计学简答题完整版

一、统计的含义和本质是什么P2 含义:“统计”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数据和统计学。统计活动是对各种统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并做出相应的推断、分析的活动,通常被划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统计数据是通过统计活动获得的、用以表现研究现象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数据;统计学则是指导统计活动的理论和方法,是关于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本质: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二、统计数据有哪些分类不同类型数据有什么不同特点P7 1.统计数据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定性数据是指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具体又分为定类数据与定序数据两种。定量数据是指用数值来表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具体又分为定距数据与定比数据两种。 2.统计数据按照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绝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绝对数量特征的数据,有明确的计量单位。相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相对数量特征的数据,它通过另外两个相关统计数据的对比来体现联系关系。平均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平均数量特征的数据,体现现象某一方面的一般数量水平。 3.统计数据按照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与实验数据两类。观测数据是通过统计调查或观测的方式而获取的反映研究现象客观存在的数量特征的数据。实验数据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实验的方式而获得的关于实验对象的数据。 4.统计数据按照其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原始数据与次级数据两类。原始数据是指直接向调查对象搜集的、尚待加工整理、只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次级数据也称为加工数据或二手数据,是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各种非原始数据。 5.统计数据按照其时间或空间状态不同,可以分为时序数据与截面数据。时序数据是对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搜集到的数据(即空间状态相同,时间状态不同)。截面数据是对一些同类现象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上搜集到的数据(即空间状态不同,时间状态相同)。 三、总体和样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14 概念:总体,就是统计研究的客观对象的全体,是由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 关系:1.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2.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对样本进行观测的目的是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做出估计或判断,即通常所说的以样本推断总体。 3.总体和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随着考察角度的改变,一定的研究总体也可成为另一意义上总体的一个样本,这说明总体与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四、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何P17 区别:1.指标和标志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则说明个体的特征。 2.指标和标志的表现形式不同,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现的,而标志则既有只能用文字来表现的品质标志,又有用数值来表现的数量标志。 联系:1.标志是计算统计指标的依据,即统计指标数值是根据个体的标志表现综合而来的。 2.由于总体与个体的确定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因而指标与标志的确定也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 五、统计数据收集方案包括哪些内容P25 数据收集目的(why)、数据及其类型(what type)、数据收集对象与观测单位(whom)、观测标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精编版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统计学简答题

1、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有何区别和联 系?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联系: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描述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和前提,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关键。 2、统计数据的类型有哪些?(P5-6) 按照计量尺度不同,可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3、简述数据误差来源?(P33-38) 统计数据的误差来源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相对抽样误差而言的,是指除抽样误差之外的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观察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4、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哪些 (P96-104) 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1.异众比率,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离散程度,衡量众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2.四分位差,用于测量顺序数据的离散程度,衡量中位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3.方差和标准差,用于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常用测度值,衡量均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 5、为什么说正态分布是客观现象中最主 要的分布?(P142) 正态分布有极其广泛的实际背景,生产与科学实验中很多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都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来描述。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从理论上看,正态分布具有很多良好的性质,许多概率分布可以用它来近似;还有一些常用的概率分布是由它直接导出的,例如对数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等。 6、有人说,标准化与中心化的两个变量的 协方差就是它们的相关系数,你认为正 确吗?请说明理由? 7、请你说明小概率原理的含义?(P213, 最后一段) 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它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几乎是必然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8、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哪些?并解释它 们的含义(P179-180) 一般地说,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三个标准: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无偏性是指估计量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有效性是指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于被估总体的参数。 9、假设检验的理论基础和推理方法是什 么?(P210-213) 进行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就是小概率原理。小概率原理是说概率很小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根据小概率原理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就是概率意义下的反证法,其思想是:为了检验原假设 H是否正确,我们首先假定“0H 正确”,然后来看在 H是正确的假定下能导出什么结果。如果导出一个与小概率原理相矛盾的结果,则说明“ H正确”的假定是错误的,即原假设 H不正确,于是我们应作出否定原假设 H的决策;如果没有导出与小概率原理相矛盾的结果,则说明“ H正确”的假定没有错误,即不能认为原假设 H是不正确的,于是我们应作出不否定原假设 H的决策。 10.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P212-213)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所研究问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 二、简答题 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E 二、计算与分析 2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修订

统计学简答答案 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数据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 (1)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 (2)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 (3)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2.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简述这些因素与样本量的关系。 (1)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有:所要求的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和估计时所希望的估计误差。 (2)关系: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样本量的大小与置信水平成正比。置信水平越大,所需样本量也就越大; 2)样本量与总体方差成正比。总体的差异越大,所要求的样本量也越大; 3)样本量与估计误差的平方成反比,即允许的估计误差的平方越大,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小。 3.简述统计数据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1)按计量尺度: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2)按收集方法: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3)按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特点:(1)按计量尺度分时:分类数据中各类别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间的顺序是可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2)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3)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4.在假设检验中,当不拒绝原假设时,为什么不采取“接受原假设”的表示方式? (1)在假设检验时,当拒绝原假设时,表明样本提供的证据证明它是错误的;当没有拒绝原假设时,也没法证明它是正确的。 (2)采用“接受”原假设的说法,意味着样本提供的证据证明了原假设是正确的。但由于原假设的真实值是什么并不知道,没有足够的证据拒绝原假设并不等于能够证明原假设是真的,它仅仅意味着目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拒绝原假设,只表示手头上这个样本提供的证据还不足以拒绝原假设。5.什么是判定系数?它在回归分析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判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记为R2,公式为:R2,=SSR/SST. (2)在回归分析中,R2,主要是用于测度回归直线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取值范围是[0,1]。R2,越接近于1,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好;R2,越接近于0,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差。若所有观测点都落在直线上,R2,=1,拟合是完全的;如果R2,=0,回归直线对数据完全没有拟合。 6.解释95%的置信区间 如果用某种方法构造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5%的区间不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那么,用该方法构造的区间称为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7.说明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 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估计区间,该区间通常是由样本统计量加减估计误差得到的。与点估计不同,进行区间估计时,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可以对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接近程度给出一个概率度量。 8.测度两个分类变量相关性的统计量有哪些?他们有什么不同? 测度两个分类变量相关性的统计量有以下几个: Φ相关系数、列联相关系数(c系数)、v相关系数 (1)Φ相关系数:描述2×2列联表数据相关程度最常用的一种相关系数且Φ系数没有上限。 (2)列联相关系数(c系数):主要用于大于2×2列联表的情况且c系数小于1.

统计学简答题(完全)

简答题 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 (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 (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示。 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能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 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 数量标志值可直接汇总综合出数量指标。 3.时期指标有什么特点 (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表示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 (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直接相关,时期越长,时期指标数值就越大。 4.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1)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动程度(总体内部差异程度); (2)抽样单位数的多少; (3)抽样组织方式; (4)取样方法(重复抽样或不重复抽样)。 5.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 区别: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只有名称,没有数值;而质量指标是统计指标中的一种,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综合性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部分组成。 联系: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之间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可以利用按某一品质标志分组的资料,计算各组某种质量指标,研究这种质量指标在各组之间的变动规律,这时两者之间便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6、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区别 (1)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数量 时点指标表示现象处在某一时刻上的状态 (2)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 时点指标则不能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