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事业与公共事业

事业:所谓事业是我国特有的与全体人民利益有关的以科、教、文、卫、体等为基本内容的行业或部门,及其相应的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兴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兴办,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qizhong) 民办非企业: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它的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公共物品:是完全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

准公共物品:是指部分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qizhong)

私人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

事务:是生产物品的活动。

公共事务:是生产公共物品的活动,即公共事务是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

准公共事务: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即准公共事务是指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

准公共事务具有如下特征:公益中介性,盈利中介性。

公共事业的内涵:所谓公共事业就是社会的一些组织和部门为满足社会群体需要,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众生活创造有利条件而从事准公共事务、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活动。(qizhong)

公共事业有如下特征:准公共性(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满足社会群体需要”非营利性。

第二节公共事业组织

公共事业组织内涵: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原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

公共事业组织在中国应当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教、文、卫、体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志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qizhong)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公共事业组织的特征:1、非政府性2、服务性3、沟通性4、非营利性5、自主性6、专业性。(qizhong)

行业协会的四大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服务职能。

第三部门及特点:

我国的公共事业组织和国际上的第三部门最为接近。

凡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的组织可以被视为“第三部门”的一部分。

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本质上是公共事业组织上的内部的一种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活动进行管理,提高活动效率,并进而保证社会公众利益实现的过程。

公共事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区别:(qizhong)

1,从管理的目的看:公共事业管理主要目的是社会公益性,而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达到盈利的目的。

2、从管理的运行轨道看:公共事业管理整个过程都受到法律限制,而企业管理中法律在其活动中仅仅只是一种外部的制约。

3、从物质资源来源看:公共事业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部分来自于收入,有时候也部分来自政府补助。企业管理中,主要来自于投资回报。

4、从绩效评估看:公共事业管理的绩效评估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的绩效评估则强调经济效益。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

管理主体不同;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机关,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

管理方式不同;行政管理内部实行等级制,公共事业管理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通过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为社会服务。

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就是依法行政,是一种间接性管理。而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直接性管理。

管理的独特性和非独立性不同;公共事业组织具有独立性。

阶级性不同:行政管理首先应该满足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公共事业管理则是反映社会结果长期历史发展后对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内涵: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对于公共事业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控制。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第三节公共事业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

一、公共事业体制的职能优势

非营利性;沟通性;低成本;创新性;开放性。

二、公共事业体制的局限性

志愿失灵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筹款不足;志愿活动的狭隘性;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志愿组织的业余性;志愿活动产出的质量难以测定和度量。

三公共事业体制局限性的克服(结合案例)P32

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一、第三部门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观点

第三部门的兴起一方面它传导政府政策,另一方面又反映民众的诉求。

二、公共事业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观点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体系中最为基本的组织,也是整个管理主体系统的核心。

三、公共事业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的观点

公共事业组织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从而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公共事业组织能有效的承担社会化服务,从而充当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承担政府部门的具体执行性、事务性的职能,从而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公共事业组织可以有效地和政府合作,从而充当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沟通、激励、控制与效率(创新)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

一、公共事业管理领导权力

1、合法权,亦称为法定权、制度权;

2、惩罚权;

3、奖励权;

4、模范权;

5、专长权。前三中属于职务权力范畴,后两者是个人权力的基础。

在公共事业组织中,人们最崇敬的是个人的品德魅力、知识能力和成功经历。

二、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

1、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特征: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

2、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的基本内容: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

3、公共事业领导行为和领导体制:专制独裁式;开明专制式;协商式;参与式;对于公共事业管理来说,只有第四种体制即参与型领导方式才是效率最高的领导方式,它注重人际关系,领导者以人为中心,本质上是民主主义,是适应公共事业管理的一种领导方式。

四、公共事业管理领导者与工商企业领导者的区别(管理维持秩序,领导带来变革)P46

素质不同:公共事业领导者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准,工商管理领导者更看重的是经营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工作方式不同:公共事业管理领导者,其自身及其工作方式应该是开放的,以便于公众知晓和检查、监督。而工商企业领导者及其工作更多则是隐私的。

人事权限不同:工商企业领导者作为独立法人,有相当大的人事自主权。而公共事业领导者人事权限受到很大限制。

与大众传媒关系不同:公共事业领导者及其工作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教育;工商管理领导者与大众传媒的关系主要是宣传和广告。

绩效评估不同:公共事业管理注重的是社会效益,而企业领导则是以利润作为衡量。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

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含义: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是不同公共事业管理主体进行信息交流,互通情报,从而对彼此行为产生作用和影响的过程。

三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基本方式(理解)

正式沟通:一般指在公共事业管理系统内,依据明文规定的原则、途径、手段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正式沟通按信息流向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向下沟通、向上沟通、横向沟通。非正式沟通: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非正式沟通一般指在公共事业组织中,通过正式组织结构以外的途径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非正式沟通的作用:弥补了正式沟通的某些不足,此种信息传递方式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非正式沟通的特点:不拘形式,难以控制,直接明了,传递迅速,信息不确,容易失真。

非正式沟通的主要模式:单线式,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

对待非正式沟通,公共事业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公共事业领导平时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掌握非正式沟通方面的有关知识,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处理各类问题的能力和技巧。第二、阻止以产生的谣言,可采用提出相反的正面事实。

第三、闲散和单调乃是造谣的温床。第四,非正式沟通的产生和蔓延,主要是人们得不到他们所关心的消息。

四、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原则

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非正式组织策略性运用原则。

五、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沟通效果的方法

进行信息沟通网络检查;尽可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组织层次;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提高沟通的心理水平;讲究沟通的技巧;运用例外原则和须知原则。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

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基本原则:

目标认同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随机制宜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的激励方式:(内容型激励、过程型激励、行为改造型激励)

内容型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权力需要;友谊需要;成就需要。

过程型激励:期望激励;公平激励。

行为改造型激励方法:采取宽容态度;教育当事人端正认识;改变环境,注意转化;精神宣泄。

四、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方法

一、思想政治工作;二、参与管理;三、工作丰富化;四、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第五节公共事业管理效率

一、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含义:所谓公共事业管理效率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成果与所消耗的公共事业管理资源之间的比率。

二、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特点

1、不存在利润指标(难于决策,难于量化分析,难于在不同的单位之间进行比较);

2、对目标与战略有更大的制约;

3、顾客不是主要额资金来源;

4、缺乏竞争;

5、大多数员工是专业人员。

四、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措施

牢固树立效率观念;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公共事业组织承担责任的机制;分权;委员会的合理使用;电子化建设;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考核(德,能,勤,绩)。

第四章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

第三节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

一、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社会腐败对公益机构的侵蚀;2公共事业组织面临道德危机;3、社会监督薄弱;4、监督“组织缺位”5、监督主体“角色冲突”;6、监督主体和客体的“双重俘获”;7、市场监督软化。

2、公共事业组织监督原则

合法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广泛性原则;有效监督原则。

3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的种类

一般监督和专业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党的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公民监督;积极性监督和消极性监督;有组织的监督和无组织的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经常监督与定期监督。

4、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的措施;;;;

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减少公共事业事业组织登记限制,简化登记程序;加强公共事业组织的日常监督;明确界定政府监督主体,加强监督力度;建立

公共事业组织行业监督,完善自律机制;建立非营利部门公共事业组织的评估体系;加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

第五章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制度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的特点

一,归口登记和双重管理体制(先经过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核同意,在归口民政部门登记把关。

二、分级管理体制: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由所在地方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级人民政府的登记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三、限制竞争原则:在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允许成立相同或相似的公益性公共事业单位。

四、年度检查制度

五、财务监督:非营利性的约束;受赠财产支出比例约束;财务公开。

六、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政优惠:我国对公共事业组织实施一定程度的税收和财政方面的优惠。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事业组织单行法的缺失。

二、立法权威性的缺失。

三、实体法的缺失。

四、立法内容的缺失。

五、在管理登记上的双重管理。

事业单位的概念: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教文卫体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的成立条件:

1、经审批机关批准成立。

2、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活动机构和场所。

3、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经费来源。

5、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事业单位成立的程序:

1、审批机关批准成立;

2、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事业单位的财产关系:三种拨款方式: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

社会团体的法律制度

社会团体:是指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的登记条件:

1、社会团体成立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

2、社会团体要有相当的代表性。

3、全国性的社会团体要有一定数量的成员并具备足够的广泛性,其组织成员来自全国范围。

4、社会团体必须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社会团体的登记程序:

1、负责人签署的登记申请书,登记申请书要说明社会团体成立的理由。

2、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查文件。

3、章程必须写明社会团体名称、宗旨、任务、会员资格、组织机构、负责人等社团章程。

4、办事机构的地址或者联络地址,并且附有该地址产权单位出具的房屋使用证明。

5、负责人的姓名、年龄、住址、职业和简历。

6、成员数量和经费情况。

社会团体内部管理的法律制度

管理模式(第一种是在那些挂靠于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在民政部门进行登记的大型社会团体中比较常见。第二种主要出现在由个人发起的、有时是以社区为单位的小型社会团体组织中,其内部管理主要依赖组织者个人能力和荣誉以及他们与国内外有关机构的联系。)

社团内部的组织机构:1、会员大会;2、理事会;3、常务理事会;4、理事长;5秘书长。

社会团体的负责人的选任:关于党政领导的兼职;关于社会团体负责人的选人程序。

五、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

含义: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条件:

1、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2、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

3、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4、有与其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

5、有必要的场所。

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的程序:

1、向业务主管单位申请;

2、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

申请文件:登记申请书;场所使用权证明;验资报告;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章程草案。

六、基金会的法律制度

基金会的概念: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基金会设立的条件:

1、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设立;

2、全国性公募基金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得低于200万元,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资金。

3、有规范的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以及与其开展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4、有固定的场所。

5、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六章公共事业伦理和公共事业道德

公共事业伦理的含义: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角色伦理,是以公共事业组织为主体对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规范。

公共事业伦理内容:高尚的敬业精神;勇于承担公共责任;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

公共事业伦理的特点:公共事业伦理规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公共事业伦理规

范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公共事业伦理是公共事业组织的职业道德。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价值:导向作用;选择作用;规范作用。

加强公共事业伦理建设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服务原则;效率原则;民主原则;开拓创新原则;人道主义。

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从道德驱动的自律到制度化自律

自律分析;到的驱动的自律与制度化自律;制度化自律的实现。

公共事业道德的内容: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真诚服务;团结协作;尊重人才,诚实守信。

公共事业道德的途径:整体性;稳定性;转换性。

公共事业道德的养成机制:公共事业教育培养机制;公共事业习惯形成机制;公共事业良心调控机制。

第七章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管理

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内容:公共事业单位组织预算主要是指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以及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非国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等单位预算。

收入预算:1、财政补助收入2、上级补助收入3、事业收入4、经营收入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6、其他收入7、拨入专款收入。支出预算: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

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支出管理:

事业支出管理;经营支出管理;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上缴上级支出管理。

财务监督: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监督是指通过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活动及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评价,以促进公共事业组织纪律加强和改进财务管理活动,规范公共事业组织活动的财务活动,严格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预防财务腐败,不断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的过程。

财务监督的种类:按监督的主体分类: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按监督对象分类:财政财务监督;财经法纪监督;经济效益监督。

财务监督的模式:集中型财务监督机制;自律型财务监督机制;中间型财务监督机制;财务检查。

第九章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和创新

第一节中国公共事业改革历程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共事业活动非经济化;我国公共事业机构的行政化;我国公共事业资源配置非社会化;我国公共事业运行机制非效率化;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非法制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放权”和“搞活”;“让利”和“免税”;“开放”和“联合”;鼓励和提倡全社会办事业。

第二节现代事业管理设计——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模式选择

现代事业制度的基本概念: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的组织管理制度,它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事业管理制度,也不完全照搬外国的事业管理模式,而是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事业管理制度。

现代事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与主要特征:

健全的事业法人制度;

多样化的事业组织模式;多元化的事业组织模式;

多元化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制度

科学民主的事业领导制度

新型的事业人事管理制度

第十章部门公共事业管理

科技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模式;公共事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

第十一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问卷法;观察法;文献调查法;访谈法。

第十二章

社区的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维系功能;服务功能。

社区管理的内容:社区组织管理;社区党建功能;社区服务管理;社会文化、教育管理;社区环境管理;社会治安管理。

社会管理与街道管理区别:社区管理是指街道范围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区别:管理主体不同;管理目标设定方式不同;管理对象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管理机制不同;管理内容不同。

我国的社区管理模式:

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市场主导型;社区主导型。

社区服务的含义: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倡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全体成员为对象,通过社区成员间的互助性服务,解决本社区的社会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