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朱子文化_推进养成教育

弘扬朱子文化_推进养成教育
弘扬朱子文化_推进养成教育

庄严,《新教师》编辑,负责宣传报道及综合学科报道。

《传承朱子文化营造和谐校园———我校主题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肖铭

朱熹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以他为代表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及东亚诸多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世界华人社会都有着相当的影响及作用。800多年来,朱熹的学术著作备受推崇,经久不衰,素有“春秋出孔丘,南宋有朱熹”的美誉。他的许多优秀思想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尤溪是朱熹的诞生地,尤溪人素有崇尚朱熹、崇文重教的习俗。为深挖文化内涵,彰显办学特色,我校以朱子文化为核心进行校园文建设。

一、彰显个性,打造主题文化育人环境

朱熹学识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他博大精深的儒家理学思想是营造育人的肥沃土壤。为此,学校首先从个性化的主题出发,把朱子文化摆在了育人的显要位置,让全校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这一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

1. 校园布置,展现特色。2011年,学校新筹建的教学大楼,从整体布局上确立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架构了以朱子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格局:在教学楼一层架空层墙上,木刻朱熹画像、朱子生平简介、朱子劝学语录等;二至六层教学楼走廊、楼梯、教室墙壁等多处挂着装帧醒目而典雅的朱熹诗词名句;外墙大字书以取自朱熹治学思想精华的“立德、长智、健体、尚美”为校训。这些精心的布置,不仅是一种文装饰,更是从直观上让全校师生感受浓浓的朱子文化气息,激发师生学习朱子文化的热情。

2. 主题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对自身的管理理念持以共商共议的态度。“以朱子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管理主题向广大师生宣传,在得到认可和共识的基础上,才予以确立。在宣传过程中,虽然只是校长在全体教师会议上提出一些想法和措施,向教师征询一些意见和建议,似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为,但也就是在这一看似无为的过程中,朱子文化的气息已悄然漫开,遍布校园。

二、传承经典,挖掘主题文化育人素材

朱熹虽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重要的文化大师,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但毋庸讳言,他的思想理论也不全然是金子。因此,在传承过程中,我校注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学校所用,为师生所用。

1. 汲取育人精华,丰富德育阵地。朱熹一生不断地进行德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留下了丰硕的成果。如:关于“立志、克己、省察、涵养、主敬、穷理、笃行”的自我教育内容;“洒扫应对”的蒙童教育思想;“禁于未发”的教育原则;“各因其材”的教育方法;“制定规范”的教育实践等。这些德育思想对于育人来说有着极其深远的借鉴意义。于是,学校组织精干教师尽可能地将这些丰硕成果加以提炼供全体师生学习,丰富学校德育阵地。

2. 学习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朱熹的教学思想是在继承儒家先贤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广泛考察了历史和当时教育的各种情况,考察了教学的各个方面,并结合自己长期的治学经验和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他的教学思想充满了睿智和辩证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其思想内容丰富,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在鼓励教师博览采收的基础上,把“朱子读书六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推介给全校师生,这六法对师生的学习产生了最直接、快捷的影响和帮助。

三、开展活动,渗透朱熹优秀思想

在主题文化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从“全面传承朱子文化,营造和谐校园”的宗旨出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效地宣传了朱子文化,传承了朱子文化,让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从心灵深处去深深地体会,去真挚地感悟朱子文化。

1. 开展读书活动,走近朱熹。学校开展了以“读朱熹”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让每位

教师每年至少读一本有关朱熹的书,写5000字的读书笔记和一篇学习心得,学生按低中高年段分别要求,读有关朱熹的故事、了解朱熹的生平事迹、懂得朱熹与尤溪的密切关系、背诵朱熹的名言诗词等。通过活动,让师生了解朱熹,朱进朱熹。

2.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亲近朱熹。学校结合我县是朱熹诞生地这一人文优势,开展了多项与朱子文化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游览紫阳(朱熹)公园、参观南溪书院、观看半亩方塘、瞻仰朱熹塑像;高年级开展“寻找朱熹足迹”活动;组织师生观看有关朱子文化的视频……这些活动,拨开了历史与时空的垂蔓,让师生们近距离地接触了朱熹,亲近了朱熹,更深切地感受理学大师酽酽的文化气息。

3. 开展研讨活动,贴进朱熹。为了进一步了解朱熹,更深入地领会朱子文化的精髓,学校还专门组织开展了以“朱子文化”为主题的多种研讨活动。有针对朱熹理学思想的“谈‘我眼中的朱熹’”活动;有针对教育教学思想的“谈‘学朱熹’的收获”活动;甚至还专门设置一些主题聘请县朱子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到校开讲座。这些举措,从不同程度上进一步把朱子文化的传承引向深入,让师生们真正地踏进朱子文化的精彩世界。

4. 开展活学活用活动,活化朱熹。任何管理都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如此。我们宣传朱子文化,传承朱子文化,真正的目的不是让师生们读读朱子诗书、说说朱熹故事等,而是要让他们从朱子文化中汲取养料,丰盈自身,让古人的思想精髓在师生们的身上重现光彩,获得新的生命力。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在开展学习朱子文化的过程中,始终把“学”和“用”结合在一起,并且把“用”摆在了突出位置。全体师生如何运用朱熹的思想修身育德?教师如何运用朱熹的教书育人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学生如何运用朱熹的读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学校通过开展“学朱熹,用朱熹”活动,引导师生从这些问题出发深入学习和实践,努力把从朱熹思想中领悟到的精髓贯穿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四、延伸经典,塑造“儒雅书香校园”

朱子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还应该具有向外延伸和辐射的意义。它是一个点,它所辐射的外在区域才是无限广袤的文化世界,也是我们努力触摸的愿景。所以,学校在开展学习朱子文化的同时,大力鼓动师生广读群书,丰富学识,让书香飘满校园,让校园成为真正的文化圣地。总之,朱子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源头活水。它的清澈,它的甘甜,它的深远,它的广博无不成为师生们饮之不尽的生命源泉。作为学校的引领者

,我们的努力和探索还在继续,我们校园的朱子文化还会更具生命力,校园的书香还会飘得更沁人心脾,校园的一切一定会更和谐、更美好!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梅仙中心小学

《弘扬朱子文化推进养成教育》李玮

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重要的文化大师。他一生著作极多,内容广泛,有的是解释儒家经典的,有的是关于哲学的,有的是关于文学的,有的是关于历史的,他的许多优秀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小公民道德建设、《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社会主义品德教育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生平故事、诗词语论及千古传诵的《朱子家训》、《童蒙须知》等涌现出来的许多优秀思想都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好教材。

西门小学一直以来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结合朱子理学思想及为人处理、教育教学等多方面,加强学生行为、学习及道德品行等方面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历史名人,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公元1130年朱熹诞生于福建省尤溪县,七岁随父亲迁往福建建阳,1148年考中进士,1151年任福建省同安主簿,1156年辞官回家,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1178年在江西任知南

康军,1195年任侍讲给皇帝讲学,但都因当时朝廷腐败,不到数月即辞官回家从事讲学和著述。孔子和朱子代表着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两座里程碑。中国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美称,中国之所以文明,正因为国人有着优秀的传统美德,而这些传统美德也正是由孔子创立朱熹发扬起来的儒家优秀思想而建立的,朱熹和孔子一样是受世人所敬仰的。朱熹一生有很多时间是生活工作在建阳,建阳人民更是崇拜朱熹。2008年朱熹还被评为福建十大名片之一。可以说朱熹是中国的历史名人更是福建历史名人,朱熹是国人的榜样更是福建后人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生平传说,是品德教育的好素材。

《中小学生守则》第三条要求学生要“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而朱熹小时候有许多传说故事都是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的好教材。如:朱熹四岁那年的中秋节晚上,一家人在赏月,他母亲给他讲嫦娥的故事,父亲指着天对他说:“那是天,那是月亮,那是星星,白天天上有太阳。”朱熹就问父亲:“为什么太阳那么热?月亮那么凉?天上面还有什么?”这就是著名的《朱子问天》的故事。朱熹生活在8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那时科学还相当落后,朱熹四岁就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能不说是当今学生“热爱科学,勤学好问,乐于探究”的典范。又如朱熹《半亩方塘二度桃》的故事,也是学生勤奋学习的典范。相传尤溪县城水南有个地方叫“半亩方塘”,那里桃红柳绿,景色十分宜人。一天朱熹正对着桃花看得出神,父亲叫他写两句唐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朱熹把桃字写成了“挑”字。朱熹父亲发现了,说:“心正字正,心不正字则不正啊!”朱熹心里暗自责备自己不该分心,父亲出门后,朱熹把窗子关好。这时窗外风雨交加,朱熹不理窗外的风雨,也不去看杨柳桃花,专心致志地写了许多个“桃”字,当写完最后一个“桃”字,太阳又出来了,原先被雨水打落的桃花又开满了桃树。从此,《半亩方塘二度桃》的故事就在民间传开了。这个故事虽然带有神奇色彩,但朱熹刻苦学习的精神仍是今天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三、为人处事,是学生学习的楷模。

朱熹一生无论是从政还是讲学,他的为人处事,深受后人敬仰,被尊称为“朱子”。他生平的许多事迹都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朱熹从政期间,高度的爱国、爱民、重教精神是《中小学生守则》第一条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教育的好材料。1162年,宋孝宗要求朝廷内外陈述政见,朱熹就向朝廷提出激烈的抗金主张和三点政见:一是皇帝要学习圣人之道,真心诚意;二是国家要加强战备,抵抗金兵;三是朝廷要整顿纪律,强化对官吏的监督,广开言路。这就充分体现了朱熹的爱国主义精神。1178年,朱熹任之南康军,仅一年他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抗旱救灾,使当地百姓免于流离失所,二是恢复白鹿洞书院,把它办成当时全国最大的高等学府。这又充分体现了朱熹从政爱民和重学思想。

四、一生著作,是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好教材。

朱熹一生70年,从政大约9年,其余40多年大多从事讲学和著书。他是宋代著作最多的学者、弟子最多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诗词、著作至今仍然是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好教材。如:《朱子家训》中的“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见老着敬之,见幼者爱之。”“慎乎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忌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学,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僮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所列之训皆是《中小学生守则》中“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自尊自爱,文明健康,互相帮助,关心他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等养成教育的好教材。同样,朱熹的《童蒙须知》、《训子从学贴》等也是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不可或缺的。

在朱熹诸多的诗词中,如《劝学》、《春日》、《观书有感》、《苦雨》、《九思》、《庚申立春前一日》等也都是对学生进行珍惜学习时光、热爱大自然、博学多识、一心为民、勤思好问、坚强不屈等教育的好材料。

纵观世界各地,人们正在积极创办孔子学院,国内许多学校也在积极尝试国学经典作品诵读。作为朱子故里——建阳,我们有理由积极发掘朱子优秀文化,充分运用朱子优秀文化,促进学生行为养成教育。那么,应该如何运用朱子优秀文化,促进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呢?结合我校的养成教育,我们从几个方面加强了朱子理学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把道德理想与朱子生平相结合。如: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可初步了解朱熹,知道朱熹是历史名人,是福建的名片,激发学生崇敬朱熹的思想感情。中年级学生初步了解朱熹的生平,会讲有关朱熹的故事,懂得朱熹与福建的密切关系,会背朱熹一些诗词。高年级学生知道朱熹的生平事迹,会讲有关朱熹励志方面的故事,继续颂读朱熹写的诗词,能读懂朱熹名句,初步感受朱子文化,把朱子优秀文化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朱熹事迹、名言规范自己言行。在中学,能进一步学习朱子优秀文化,把朱子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小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把学习氛围与朱子办学理念相结合。校园环境是一门隐性课程,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系极大。我们要力求把朱子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校园环境布署的着力点,努力营造朱子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环境,做到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让学生身处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如,在学校显著位置树立来自《朱子家训》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和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标语。让这些名言如无数位不说话的老师一样,时时提醒学生为人处事、求学问道等要唯善不唯恶,打造自己的源头活水。又如,在教学楼走廊的墙上张挂有关朱熹各方面知识介绍。这其中可以有朱熹生平简介的,有朱熹小故事的,有朱熹诗词的,有朱熹名言警句的,有学生书写的朱熹诗词、名言为内容的书法作品,有朱熹故事为内容的宣传画等等。

3、把朱子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无须讳言,朱熹的思想理论中有不少消极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今天我们并不是照搬朱熹的那一套,而是吸其精华,为时代所用,为学校所用,为学生所用。如,我们可以收集勤学好问的《朱子问天》,孝敬父母的《为母守墓》,学术求真的《鹅湖之会》等有关朱熹的传说故事和生平事迹材料,还可以收集以强调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朱子家训》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童蒙须知》以及《劝学》、《春日》、《观书有感》、《苦雨》等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优秀著作、诗词作为校本教材,开设朱子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崇尚朱熹优秀文化,“亲其师,信其道,仿其行”,潜移默化,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4、提升朱子文化与多种学科交流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学习朱子优秀文化,可以把朱子优秀文化学习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如课前两分钟,选择诵读朱熹诗词、《朱子家训》等,在写字课里还可以组织学生书写朱熹的优秀诗词、语句,在美术课中,组织学生绘画传说中朱熹生活的各种画面,在音乐课中组织学生自编自唱用朱熹诗词编写的歌曲,自编自演朱熹有关舞蹈等。把对朱熹优秀思想的学习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朱子优秀文化的教育。

5、把朱子文化教育与学生行为习惯相结合。如可让学生讲述“朱子问天”等故事,激发学生的勤学好问、热爱科学情感;讲述“为母守墓”等故事,对学生进行孝亲敬长教育;讲述“朱熹生活、求学、处世各方面的‘勤谨’故事”,以及对《朱子家训》、《朱子训子从学贴》及有关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待每件事勤做勤整理的习惯;还可以通过讲述有关“朱熹励志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把自己的荣辱与学校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从

小树立远大志向,胸怀祖国,放眼天下;同时,还可以选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过则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等一两句名言作为班级学生的座右铭等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

6、把朱子学术成果与各项活动相结合。朱子文化教育,和其他各项教育一样,要形式多样。尤其要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教育。如,可以开展朱熹诗词朗诵会,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朱熹诗词;可以开展“朱熹故事竞赛”,让更多的人知道朱熹的生平事迹,还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朱子文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朱子文化。

7、把朱子家训与家校同步联系相结合。朱子优秀文化深入千家万户,广大家庭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无所不知,对《朱子家训》、《四书集注》等朱熹的名文名著也知之甚多,许多家长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拿朱熹的优秀思想对子女进行养成教育。这为学校开展“运用朱子文化,促进学生养成教育”谋求家庭教育的配合提供了一种可能。任何一种教育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养成教育更是这样。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朱子文化学习的阶段性内容、要求和目标,定期与不定期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同时让每个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使学生不仅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也会得到同样的教育。家与校同步,我们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要确实运用好朱子优秀文化,我们教师首先必须学好朱子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运用朱子优秀文化,全面推进我校学生养成教育。

《传承朱子文化营造书香校园——晋江“松熹”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日期:2011-4-15 来源:泉州市教育督导室作者:Admin 阅读:731 次]

晋江松熹中学创办于1996年,是一所年轻学校,地处文化古镇——安海,素有“朱文郑武”、“二朱过化”、“海滨邹鲁”之称,文化传统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如何传承百年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古镇文明;营造特色文化校园,彰显学校文化蕴含;形成学校独有的办学思想、管理特色。这是年轻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经历任校长地策划、推动和传承,以“松”、“熹”为主线的校园文化硬件建设已初见雏形,主题文化初见成效。

一、彰显个性,打造主题文化育人环境

松熹溯源:松熹中学创建于1996年,学校的命名由名誉校长许自前先生(时任安海镇党委书记)率先提议,借用朱松、朱熹父子在安海为官和讲学的故典:朱松于南宋建炎四年为首任镇监,为改变安海“竞利相戕”的景况,使“狷商驯”。他以富商黄护所建的鳌头精舍作为他的讲学之所,短短二十多年后,因为朱松于鳌头精舍“进民之秀者,教以义理之学”,一个“竞利相戕”的“狷商”之地,转而出现了“老幼义理详悉”的可喜气象,可见韦斋教化之功甚巨。二十年后,朱熹任同安主簿,常来安海寻访旧踪及其父遗迹,“见其老幼义理详悉,遂与论说,士因益勤于学。”为此,安海人自豪地说:“地灵人杰,贤才辈出,后之接踵而起者,凤羽威仪,龙鳞栗翰。红杏留香,尽是探花之使;樱桃开宴,皆为夺锦之英,不诚泉南一人物之薮也哉!”取二人的名字“松”、“熹”组合为学校的名字,以突出安海系“二朱过化”和“海滨邹鲁”这一深厚文化积淀的特点。

“松熹”两字体现了安海历史源远流长和文化积淀的深厚,她为学校建设“儒雅校园”、“书香校园”提供了一笔财富。

主题景观:“松熹”建校以来,几任校长对朱子文化的传承上都一脉相传,紧紧围绕校名“松熹”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为主题:2003年,新筹建的学校首届董事会集资捐建了校中桥和桥边供师生休息的亭榭。镇侨联主席欣然为其题名为“敬松桥”、“崇熹亭”,并在亭上撰一对联:“仰观劲松千年翠,眺望晨曦万里红”,意在倡导后辈敬仰朱松、朱熹父子崇文尚理风范,传承古镇百年文明。

主题标志:近期,学校又着手筹建“朱子文化广场”,广场拟设:朱松、朱熹父子雕像,

朱松、朱熹父子生平简介,朱熹治学理念名句书法石刻,朱熹治学故事,朱熹经典名篇等。力求把学校每一处景点都布置得有教育意义,做到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学生身处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传承经典,提炼主题文化育人素材

朱熹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重要的文化大师,是儒学的集大成者。无须讳言,朱熹的思想理论中有一些消极的东西,学校并不是照搬朱熹的那一套,而是吸其精华,为时代所用,为学校所用,为学生所用。

主题文化:

1、校歌《熹韵》:学校于1999年向社会各届征集校歌,后由本校教师作词作曲的《熹韵》入选。校歌以“灵源叠翠,鸿江汤汤,龙山晨钟扬。港湾波涌依旧,长桥安卧,白塔叙沧桑。”为开篇,突出安海文化名胜、商贸特色。以“朱松首镇,勤政为民垂千古,朱熹弘理,兴学重教永留芳。”彰显古镇百年文化积淀。以“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学海千帆,击楫中流,师生驭风浪??”来体现松熹师生挥汗织锦绣,铸就明日辉煌的孺子风范。

2、校刊《松风》:2002年,学校编创校刊,在向全校教师征集刊名时,刊名“松风”以其涵义凸显学校文化内涵而中选。

3、校训:2009年,学校为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大形势,更换使用十几年的校训,实现校训大变脸。新校训取自朱熹治学思想精华:“居敬、存养、省察、力行”。重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凸显德育首位思想,教会学生学做真人。

4、校本教材《松熹》:2009年,为提炼朱熹治学精华,突显校园文化主脉,重解经伦,鉴古创新,打造朱子文化校园。学校以语文组、历史组为核心,编写了校本教材《松熹》——朱子文化读本。《松熹》读本,现代写意为主要表现手法,让深奥变得通俗,让繁杂变得明晰。以松熹溯源,三朱简介,朱熹与安海,朱熹传说故事,朱熹传世经典,朱熹思想精粹,朱子文学,安海民俗、古迹,朱子书法鉴赏为架构,展现理学大师传奇人生,解读一代鸿儒思想精髓,诠释朱子思想对安海文化的影响。让更多人了解朱熹,了解朱子文化的内涵,为“打造朱子文化校园,构建和谐松熹”作出应有的努力。

三、延伸文化,塑造“儒雅书香”松熹人

北京师范大学沈立博士曾经说过:“中国经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教育的原本。”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正是*着这些经典文化规范者自己的言行,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如果能把朱子优秀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小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中小学生守则》等社会主义品德、规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定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达成此目的,学校从今年起做好传承推广朱子文化的长期规划:

1、开设朱子校本课程。学校并没有照搬朱熹的那一套,而是吸其精华,为时代所用,为学校所用,为学生所用。如,收集勤学好问的《朱子问天》,孝敬父母的《为母守墓》,学术求真的《鹅湖之会》等有关朱熹的传说故事和生平事迹材料,收集以强调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朱子家训》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童蒙须知》以及《劝学》、《春日》、《观书有感》、《苦雨》等适合初中生学习的优秀著作、诗词作为校本教材,开设朱子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崇尚朱熹优秀文化,“亲其师,信其道,仿其行”,潜移默化,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2、寓朱子优秀文化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学习朱子优秀文化,把朱子优秀文化学习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如课前两分钟,选择诵读朱熹诗词、《朱子家训》等,在写字课里组织学生书写朱熹的优秀诗词、语句,在美术课中,组织学生绘画传说中朱熹生活的各种画面,在音乐课中组织学生自编自唱用朱熹诗词编写的歌曲,自编自演朱熹有关舞蹈等。把对朱熹优秀思想的学习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朱子优秀文化的教育。

3、寓朱子优秀文化教育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育中。如可让学生讲述“朱子问天”等

故事,激发学生的勤学好问、热爱科学情感;讲述“为母守墓”等故事,对学生进行孝亲敬长教育;讲述“朱熹生活、求学、处世各方面的‘勤谨’故事”,以及对《朱子家训》、《朱子训子从学贴》及有关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待每件事勤做勤整理的习惯;还可以通过讲述有关“朱熹励志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把自己的荣辱与学校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胸怀祖国,放眼天下;同时,还可以选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过则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等一两句名言作为班级学生的座右铭等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

4、寓朱子优秀文化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朱子文化教育,和其他各项教育一样,要形式多样。尤其要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教育。如,开展朱熹诗词朗诵会,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朱熹诗词;开展“朱熹故事竞赛”,让更多的人知道朱熹的生平事迹,还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朱子文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朱子文化。

5、家校同步,密切配合。朱子优秀文化深入千家万户,广大家庭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无所不知,对《朱子家训》、《四书集注》等朱熹的名文名著也知之甚多,许多家长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拿朱熹的优秀思想对子女进行养成教育。这为学校开展“运用朱子文化,促进学生养成教育”谋求家庭教育的配合提供了一种可能。任何一种教育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养成教育更是这样。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朱子文化学习的阶段性内容、要求和目标,定期与不定期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同时让每个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使学生不仅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也会得到同样的教育。

朱子学说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所提倡的格物穷理说、开源节流说、宇宙结构说、慎思博学说,都是值得我们返顾和揣摩的,这些思想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都有着相近相通之处,重温这些学说和思想,找到有益的借鉴。相信不久的将来,松熹中学——朱子文化品牌将在晋江教育界独树一帜,成为松熹中学的一张名片。走出校门的松熹人,将以儒雅、书香、进取、自律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传承朱子文化营造书香校园——我院海帆文学社举行学期成果展》

发布时间:2013/3/20 10:05:04 浏览量:459 【字体:大中小】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整合朱子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题记

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放眼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构成世纪文化圈,文化浸润至世界每一个角落,穿过一个个世纪,影响着一代代人。社会有社会文化,企业有企业文化,校园有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和社会主导文化一样,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我们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来定位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

3月19日海峡职业技术学院海帆文学社学期成果展上,专门为朱子文化开展了专摊,摊位上摆满了关于朱子文化的书籍,不时有同学停下来翻阅书籍,也有不少同学驻足向文学社的干事询问关于朱子的生平事迹。方彦寿所长与文学社指导老师王飞燕也亲临现场指导,希望可以通过文学社来不断的向海院的同学们传播朱子文化,使朱子文化不断的强大起来。

传承朱子文化营造书香校园;朱子文化不仅仅是在阐述道德观,它也在教导后人如何在社会中生活。

《“朱熹的敬业观与吕榕麟同志的敬业奉献精神”讲座在学院举行(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3/3/28 8:30:52 浏览量:571 【字体:大中小】

为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建设进程,3月27日下午,朱子文化研究所所长方彦寿教授把吕榕麟同志的先进事迹,与朱熹的敬业观紧密结合起来,以“朱熹的敬业观与吕榕麟同志的敬业奉献精神”为题,为学院基层党务干部作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

方彦寿所长首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福州市群众路小学校长吕榕麟同志的生平事迹,通过吕榕麟同志的爱人、同事以及主治医师对其不同角度的评价,赞扬了吕榕麟同志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及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他指出,作为党员,作为老师,作为党的教育事业工作者,我们要向吕榕麟同志学习,学习他的“一种品格、三种精神”,即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尽忠职守、勤勉工作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无私忘我、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方彦寿所长还将吕榕麟同志的敬业奉献精神与朱熹的敬业观紧密结合起来,引用朱熹“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的观点告诫与会者务必坚持“敬业、进取、奉献”的精神。在敬业精神的深度解析中,方彦寿所长强调基层党务干部及辅导员在面对学生的思想工作中,应该传递好敬业精神及其引申含义。本义是一种教育思想,是“敬师、敬道”和“孝敬”,做到“敬业乐群”。引申义为职业精神、职业操守。三是道德涵养,朱熹的敬业观,是他的道德涵养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他“主敬涵养”道德工夫论的具体运用。敬业,对学生来说,是专心于自己的学业,把书读好;对老师来说,就是把书教好;对所有走向工作岗位的人来说,是敬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职业,专心致志于事业,千方百计地把事情办好。所以,敬业精神,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我们要以吕榕麟同志为榜样,把他的敬业、奉献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带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树立创先争优的思想,并为之奋斗和拼搏。

听完讲座,学院院长助理、学工处处长官毓钊也畅谈了自身的感受。他认为方彦寿所长的讲座对于弘扬朱子文化、提升基层党务干部和辅导员队伍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抓住学习吕榕麟同志先进事迹的契机,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学院的跨越发展作贡献。

《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朱子文化”书法大赛》

发布时间:2013/4/17 10:46:25 浏览量:538 【字体:大中小】

4月17日下午,由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读者管理委员会发起的名为“继朱子之学,浴墨林之风,传承书法风采,共创魅力校园”的书法决赛在学院教学楼举行,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和国脉信息学院的学生参加了比赛。

本次决赛是在4月10日下午参加初赛的52名选手中,择优选取的13位选手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赛书写的内容主题围绕“朱子家训”和“朱子语录”进行,最终软笔组评出特等奖一名,由林小清同学获得;优秀奖一名,由詹守平同学获得;硬笔组评出特等奖一名,由黄诗妹同学获得,优秀奖三名,分别由上官云朋、林秀芬和张蓉菲同学获得。

此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对书法文化、书法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朱子文化”知识,成为开启2013年校园文化节的良好开端。

《“书香校园”传承朱子文化》

导报讯(记者廖珍妹通讯员黄喜祖孙楚平)为把学校创办成一个“文化磁场”,一个传承、弘扬优秀文化的场所,今年以来东山县教育局多措并举在各中小学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据了解,“书香校园”的活动是为了传承朱子文化,该县建设了儒雅书香的校园,并逐步形成朱子文化与环境课程相融合、朱子文化与各学科课程相得益彰、朱子文化与养成教育活动课程相融合等特色,打造出朱子文化主题环境。东山县还通过举行各种亲子阅读、拓展阅读等项目,促进“书香校园”的建设。

(完整版)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和借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求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的特色。下面是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朱子文化的征文

朱子文化的征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朱子文化的征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加强朱子文化特色馆藏建设,构筑多层次、有水平的文化交流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关于弘扬作文,希望大家喜欢!弘扬朱子文化的作文篇1在那战事纷扰,国家... 加强朱子文化特色馆藏建设,构筑多层次、有水平的文化交流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关于弘扬作文,希望大家喜欢!弘扬朱子文化的作文篇1 在那战事纷扰,国家动荡不安的时代,诞生了影响整个封建社会后半期的思想家--朱熹。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他的理学,一时独尊受宠奉若神明,一时受批遭弃人神共愤。今天,我们以审视的态度来看,不可否认,其精华部分造就了一个道德的民族,一个礼仪的邦国,成为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凝聚力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维系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在朱子的理学中我们看到了和谐的光芒。 宇宙里有和谐。"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朱熹语)。清晨,初升的太阳带给人们以温暖,以光明,它默默的,毫无保留的向地球展示着它的温情。然后直到黄昏,它的光热一点点的衰退,衰退,最后消逝。这时,一轮明月已在我们未曾觉察

的时候悄悄探出了脑袋,延续着太阳遗留下的一丝光亮。月的周围,围绕着无数的,闪烁着的星星。它们似乎手牵着手,绕着月跳着一支回旋舞。然后在累了的时候静静的,相互依偎着听月亮讲故事。讲它和太阳交替工作时各尽其职,虽不曾谋面,却心有灵犀。这样才维系了宇宙间的平静,和谐。 自然界里有和谐。"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春有春景,秋有秋光,四时不同,风景各异。俯视神州,一幅和谐画卷:有碧波荡漾,有黄沙漫漫,有郁郁森林,有巍巍高山,有茫茫草原,蜿蜒盘旋的江河犹如把座座城市串联起的黄金纽带。四季更迭,风花雪月有序地循环着自己装点大地的任务:春天,云卷云舒,花团锦簇,放眼望去,野芳发而幽香,每个角落都是花的海洋。花与春对语,倾吐出了春之温暖。夏天,佳木秀而繁阴,翩跹而至的蝴蝶,成群地飞舞在翠色欲滴的草丛中。在蓝天的映衬下,生机盎然。蝶与夏互舞,舞出夏之生机。秋天,山高月小,因为有了秋月,夜晚更加温柔妩媚,曾经的沧海桑田,迷离怅惘,也应和着月共奏良辰美景。月与秋相奏,奏出秋之诗意。冬天,雪听到了她的呼唤,身披鹅羽长袍来到了这世界,这时--大地披上了他的绸缎袍,孤零零的树儿,有了他的银白色礼服,世界显得如此单纯洁净。雪与冬相拥,显出冬之素雅。 人与人之间,更该有和谐。"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朱熹语)。许多往事不堪回首,暴虐的统治者,贪婪的污吏,冷漠的人情,森严的等级,禁锢的思想,侵略者的铁蹄......那时候,人们是最渴望平等最渴望和谐的吧。人与人和谐相处,曾多少次出现在人们的睡梦中?

(完整版)“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计划

黄台岗中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

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二)实践意义 1、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只要求孩子“成才”,而对孩子做人的教育却越来越淡漠。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影视、网吧演绎着“武侠加爱情”、“黄色加暴力”;成人思想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的侵害。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 2、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人们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甚至走向西方中心主义。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没能占据应有的位

传承朱子文化精选征文2500字

传承朱子文化精选征文2500字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发翁。"自然界是公平的,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正如草一般,只能生长一个年头。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传承朱子文化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朱子家训》虽只有寥寥数百字,却以通俗易懂的文体表达了深刻的治家之道,使儒家的经典之作,几百年来,为世人所重。 在今天看来,《朱子家训》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接受传统文化的读本。在书中,你可以品味到"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的礼节与信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的睿智。"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的宽阔心胸...... 自古的经典名言都是以理服人,用得教人。这里有名

言警句,也有做人待事,也有人的心境。古人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做人要有分寸,懂得隐藏与收敛,并且不能轻易相信他人。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人,身旁的种种诱-惑很容易让我们在对与错、是与非中迷失方向。所以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用刻意去与他人成为朋友,因为许多朋友是无意中找到的,那都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发翁。"自然界是公平的,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正如草一般,只能生长一个年头。时间在不经意间溜走,而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我们又该如何把握时间呢?在我看来,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是该用知识来充实自我的。学海无边而韶华易逝,或许不少人会认为时间还有很多,而把事情留给明天,下一个明天,再下一个明天......但时间过去了无论怎样都不会回来了。所以,现在就用功学习吧,别等老了再来后悔。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得意不宜再往",不可否认,欲望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它就像一

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建议

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建议 我校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缺乏对当今传统文化的关注。有些教师简单地把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讲历史,将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了“历史课”。教师偏向于用过多的时间来介绍古代的杰出人物,忽略了诸如传统节日、民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渗透。讲历史固然重要,但如果脱离了小学生生活实际,片面宣讲历史知识,只能造成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背离。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具有现实性,他们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事物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历史事件的兴趣。让小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多接触传统文化,而没有必要泥古非今。 其次,偏重知识,不注重精神内涵的把握也是小学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有些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实际上是传统文化中知识的灌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让孩子掌握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学习某些民间工艺方面,却不注意让孩子把握这些传统文化的特色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民族 精神。其实,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和民间工艺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的内核。还有的教师对本土传统文化过分推崇,没有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臵于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中综合考虑、客观评价,回避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缺陷,对小学生的教育以“教化”为出发点,注重知识,不理

解、不承认、不尊重儿童的心理特征、精神个性和独立人格。也有些家长盲目用传统文化来作为“家教”、“家规”的内容,其实全都是封建伦理那一套三纲五常和“诗书礼易”等儒家经典,这样做是不恰当的,容易对孩子产生误导,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与当前的社会生活脱节。甚至有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只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模仿和简单继承,忽视创新。在组织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机械地利用历史材料而不加以改造,依教材讲,按惯例教,或者模仿其他学校、其他教师的做法,根本不考虑本地的文化资源和本校的实际条件,生搬硬套。再就是要求小学生被动学习多,而让小学生主动创新少。现在有些地方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让孩子们穿上古时候的衣服,让老师穿上长衫。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难道穿着西装革履,就不能讲传统文化了吗?有些地方让小学生读经,摇头晃脑的,这也没有必要。比如,告诉孩子,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教育我们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小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假如让学生死记硬背“吾道一贯之,忠恕而已”。小学生能懂吗?让学生受生涩的古文的折磨,他们能有兴趣继续学习传统文化吗?所以,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追求形式。过分让小学生遵循文化传统而不注意创新的做法,扼杀小学生的创造潜能,影响小学生文化创新意识的萌发。 上述这些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误解以及由此导致的错误做法 不但不能让孩子受益,还在不同程度上会误导孩子,因此,教师和孩子家长应该以此为鉴,引起足够的重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开展“弘扬中华优级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重庆市中小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有序的顺利进行。收到预期效果,在活动开展前成立了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确领导和督导工作。 组长:德育处负责人副组长:年级组长组员:各班班主任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按照教育现代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改进和拓宽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典立德,修身育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 近期目标:本学期,全面铺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初步形成学习氛围,师生掌握一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

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下学期,使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常态轨道。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中长期目标: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体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人格,提高文明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四、学习内容和途径 1、学习内容: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体会中华文字的线条美和空白 美;诵读古代诗词文章,体会中华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文化血液;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2、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 践活动。确保教育效果。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和书法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通过积极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展,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艺术节,课前歌,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研究-张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研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和丰厚滋养。依托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遵循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结合、强化与内化相结合的原则,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融入于师范生的相关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及社会实践中,既有利于促进师德养成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又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师范院校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社会对师德提出了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近年来,教育歧视、虐童案、性侵案等师德失范问题屡见报端,对教师群体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师范生是人民教师的预备者;师范院校是人民教师的摇篮,是进行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基地,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是师范院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师德教育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过程,而是在外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内化的养成过程[1]。很多师范院校积极探索师德养成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仍有很多不足,如师德养成意识不足;重灌输轻养成;课程设置不完善;师德养成环境薄弱等。《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加强师范生师德和文化素质教育,注重通过文化熏陶培养教师气质。”[2]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蕴含着丰富的师德养成资源。结合时代特征,遵循教育规律,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既有利于师范生的成长成才,又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一、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精华,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教育意义。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了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即“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3]师范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德养成教育,以博大精深的文化熏陶和塑造师范生的健全人格和职业道德,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必要性。 (一)可行性分析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师德养成教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的师德养成资源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朱子文化

关于朱子文化与鳌峰书院有关内容 一、朱子文化介绍 朱熹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成就卓著的文学家及诗人,为北宋以来理学之集大成者,被尊为古代理学正宗,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后人将他视为儒学宗师。由于朱熹一生绝大部分学术活动都在福建进行,朱子学形成于福建、成熟于福建,因此“朱子学”也称为“闽学”,福建也因此被誉为“海宾邹鲁”、“理学名邦”。在福建灿若星河的文化史上,朱熹无疑是最光彩夺目的一颗星星。作为福建文化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朱熹及其创立的“朱子学”是我省最具原创性和比较优势的历史文化,是福建文化的标志,对朱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积极保护、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对于加快我省文化事业及我省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推进海西区建设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鼓楼区朱子文化遗址 (一)乌山题刻 朱熹一生多次来到福州地区,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遗墨。在福州乌山天王岭“第一山”西南侧,朱熹用楷书题“清隐”两字,落款“晦翁”,字高36厘米、宽28厘米。宋淳熙年间,朱熹避伪学禁时,再上乌山,在先贤石室池畔题刻有“石室清隐”四字,字径约30厘米。与此同时,在乌山“道山祠”石壁

题草书“光风霁月”四字,字径约24厘米。在观音岩上题刻了字径3米多的楷书“福”字。一山四处留题刻,乌山可算是朱熹题刻最多的地方之一。 (二)鳌峰书院的历史地位 第一,福州历史文化特定高峰的标志物。由于朱子理学的崇高地位,加上康熙皇帝赐额赐帑赐书的殊荣,鳌峰书院甚至是全国享有最高地位的书院。对于福州城市而言,鳌峰书院更是其历史上占据特定文化高峰的标志物。人们通常只注意到船政文化对近代福州人才群体崛起的影响,殊不知,在这之前,由于鳌峰书院的存在,福州的教育和人才基础,已经堪称全国楚翘。 第二,台湾文化寻根不可或缺的门径。鳌峰书院对于台湾的影响,不仅仅是书院制度的影响。由于台湾当时是福建属下的一个府,鳌峰书院还直接接收台湾学生。所以,这所东南第一学府,还是当时台湾读书人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求学圣地。 第三,影响近代福建文化走向的重要环节。鳌峰书院在办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弘扬朱子理学“明体达用”、“躬践力行”的学术传统,因此,鳌峰书院所标榜的文化价值观,作为福建文化从旧形态向近代化转换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环节,在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尤其值得深入研究。而作为这种过渡性文化形态的一种标识,鳌峰书院的历史遗迹尤应值得福州人珍惜。鳌峰书院故址,理应成为观照福州城市文化性格特征的重要遗迹,加以修葺和保护。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 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 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二)实践意义

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政协提案)

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政协提案) 近年来,许多年轻人对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的跟风吹捧,对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无视冷淡,着实让人倍感揪心;同时,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毒奶粉”、“地沟油”、“问题胶囊”等丑恶现象的相继出现,不仅拷问着社会的良知,也在警示着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已如弦上之箭,不得不发了。为了使人们的行为回归理性,应该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公民道德精华,自身的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依然十分有益。 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1、传承儒家的文化精髓。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强调“仁者爱人”,主张人 。 利场中无法自拔、身心疲惫时,佛家的思想确有让人醍醐灌顶、降伏其心的独特效果。佛家重轮回,讲因果;教人行善积德、知足常乐;教人质朴平淡、自然归真;教人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面对顺境和逆境,为迷途之人指出了一条“净心”之路。 4、传承其他家的文化精髓。 除了儒家、道家、佛家,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许多精髓值得我们去传承。比如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就是号召人们无差别地彼此敬爱,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比如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既强调了自然界有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理,又指出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遵循规律,掌握规律,让自然为人服务;比如韩非的“尚法不尚贤”的法治思想,重法治而轻人治,对今天社会秩序的构建、法律规则的制定、修订、执行,仍然有着非常实用的指导作用。除了先秦诸子,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还有诸多名人、名著,如董仲舒、惠能、张载、朱熹等的思想精髓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传承的。 因此建议: (一)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民间社团大力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一定要把传承传统文化摆在战略突出位置,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合适的财政保障,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立足本国国情,借鉴他国经验,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全面调动民间力量,逐步地、系统地推进传统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承,为发展中的中国提供更强的发展动力。在温州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举办了瑞安市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平阳县第二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乐清市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龙湾区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 我们瓯海可以借鉴周边地区的一些做法,举办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宣扬仁爱和平、礼仪廉耻、孝悌忠信,使成千上万的人受益。 1、建立传统文化教育中心,负责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领导、教材编审和师资培训等工作。 2、在公务员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3、利用党员活动中心、社区等平台,与政府的其他工作结合开展仁爱和平、礼仪廉耻、孝悌忠信等内容的公益文化教育活动,比如:禁毒、反邪教、法制、计生、共青、妇女等活动内容都可以融合其中,形成一种中华名族文化传统的道德教育氛围。 (二)发挥媒体在恢复弘扬文化中的作用。 现今,《百家讲坛》节目的高收视率,“四书五经”等典籍的重返课堂,传统节日、民俗的浓墨宣传,戏曲、中医的活跃走红,不能不归功与媒体的引领和推进。媒体应该乘势而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便捷特征和自身独有的传播优势,敢于掀起传承传统文化的浪潮,将“传统文化之热”进行到底。

关于朱子文化心得体会的作文

关于朱子文化心得体会的作文篇一: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 篇一: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论语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读中师出来的她们基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

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我教毕业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例如,到中学学习压力大,厌学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要求她们必须死记硬背文化知识。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面去发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答记者问 【浏览字体:大中小】2014-04-01 来源:教育部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问:请简单介绍一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出台的背景和起草过程。 答: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和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十八大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做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自去年六月以来,教育部成立了文件起草组,就如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调研,先后有100余位专家、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参与了文件研制或提出建议意见。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修改完善,起草小组认真研究、充分吸收了中宣部、文化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门的意见,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2.问: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 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弘扬,中央和各级政府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作文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作文学习朱子文化,对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作文 在东海之宾的八闽大地上有一座山城,就是被誉为“闽中尼山”、“海滨诌鲁”的朱熹的诞生地闽中明珠尤溪。当你进入尤溪城关来到交通枢纽地的三岔路口时,你就会看到一尊高大的朱熹塑像正手握书卷、用身遂的目光在注视你。 是的,每当我走近塑像,我仿怫就能听到他的叮咛和嘱咐,我庆幸自己从小就在这中叮咛和嘱咐声中长大。我为我生在这座山城而感到骄傲 朱熹爷爷,您知道吗?在一次公交车上我就看到这样一番情景:那是一个早上,一位同学正坐在一个座位上。这时,上来了提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因四周无座位,他只好站着。小同学见到了这个情景,就连忙上前扶住老爷爷,让他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人说:“还是你自己坐吧,我站一站没有什么关系。”小同学诚恳地说:“不,你年纪大,站着不方便,还是您坐着吧!“您坐吧!”……老爷爷和小同学一直互相让座,旁边的人的人看了就称赞这位小男孩是个懂事的孩子,

这时有人站了起来:“小弟弟,你坐下,还是让他坐我的座位吧!”只听小同学恳切地说:“朱熹爷爷教育我们要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我要听朱熹爷爷的教导啊!”车厢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朱熹爷爷,您的敬老爱幼的精神,正在默默地感染着我们后一辈人。 朱熹爷爷,您知道吗?您小时候刻苦攻读的故事已在我们脑海里深深生根,您小的“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劝学》的话语,我们已牢记在心中。现在我们成千上万的学子正在以您为榜样,刻苦攻读着。我家正同尤溪县的最高学府一中比邻,我每天都能见到这样的情景。 凌晨,天微微亮时,一中的教室里就亮起了无数盏灯,亮得如同白昼,住校的学生们都来到班级晨读;深夜,他们还在翻阅着各种资料,在学海横渡,在书山攀登。正因为这样,仅只一中这所学校,每年就有一千多名学生考上本科。今年,一中学子罗宏晟取得了661分的高分,成为了省文科状元,顺利的考取了人所向往的名牌大学北京大学。 朱熹爷爷,您的勤奋好学的品质深深的影响了我们尤溪的学子,真是“尤溪风月无今古,学海扬帆有后人”! 朱熹爷爷,您知道吗?您四岁时的一句话:“天之上是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青州市中小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有序的顺利进行。收到预期效果,在活动开展前成立了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确领导和督导工作。 组长:李永 副组长:杨吉武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按照教育现代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改进和拓宽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典立德,修身育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

近期目标:本学期,全面铺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初步形成学习氛围,师生掌握一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下学期,使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常态轨道。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中长期目标: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体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人格,提高文明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四、学习内容和途径 1、学习内容: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体会中华文字的线条美和空白 美;诵读古代诗词文章,体会中华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文化血液;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2、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 践活动。确保教育效果。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和书法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通过积极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展,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艺术节,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800字范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800字范文 中华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是值得每一个人弘扬的中华传统文化。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800字范文,欢迎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从现代追溯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古人,我们的失人,从他们身上演变而来的。比如,屈原是清明节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现在,绝对会是一位伟大烈士,供在中国最大的烈士陵园。 由于屈老的坚贞不屈,为国为民,不畏强权,誓死不做卖国的,宁可跳入江中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会为了一点小利益,而出卖国家出卖自己的人格,不会践踏自己的尊严。 屈原死后,他的后人们为了纪念他,虽然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但是现实中还是需要表示一下的,他们在屈原自杀的江中划着小船,撒着用叶子包着的米团,人们觉得这样鱼虾就会吃这些米团,而不会吃屈原的躯体了。由此在江中划船变成了赛龙舟,撒米团演变成了现在家家吃的粽子,而在那一天人们把那一天定位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之士的纪念日,每年的4月4日就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们叫它“清明节”。 例如这样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人肯定都不明白,在除夕春节为什

么要放鞭炮,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相传每年有一天,有个叫“年兽”来扰乱居民的安全,出居民粮食,毁他们的房子,弄的他们人心惶惶。可是看年兽那么凶恶高大,他们却又不敢与之抗衡,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年兽怕响声,于是家家户户都在年兽来的那天放起了鞭炮。年兽听见这些鞭炮响声,吓得落荒而逃,人们终于又回到了平静的生活。那天就成了除夕春节,就是这么来的,家家户户都要过年,给红包,这样才吉利,说这一年都会富富贵贵,平安无事。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午的传统文化节,所以源远流长,就说明我例举的仅仅是个皮毛,还有好多好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才会多姿多彩,这传统文化代表了我国古代到今天,人民的智慧结晶。就是靠的这些传统文化,而就是这些传统文化是别的国家,甚至别的星球所没有的,它们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是智慧,是结晶,是成果,所以它们会源远流长。 中华传统文化又是博大精深的,你想模仿想复制那是远远不可能的。如果是简简单单的,有何是堪称“传统”这两个字,就算再给你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它只会越来越神秘,你永远知道的不是它的皮毛,其精髓不是精深,而是很精深,非常的精深。所以我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 是博大精深,是独一无二的。 弘扬传统文化800字范文篇二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

谈传统文化与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邓金容)

谈传统文化与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四会市东城街道清塘小学邓金容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推崇“百行以德为首”,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礼仪教育,爱国主义精神,人本精神等都体现出与传统文化有密切关联。 【关键词】小学礼仪教育国学经典爱国主义精神人本精神 【正文】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推崇“百行以德为首”,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实行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礼貌,讲理解,做文明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生存、交往的基础。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落实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积极作用。以下谈谈传统文化与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关联。 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教育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教育素材,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大的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二: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 学校结合德育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弟子规》、《三字经》为切入点,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使学生终生受益。 《弟子规》内容分别以“孝敬长辈”、“诚信”、“团结友爱”、“励志”为主题,结合经典内容,在明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行为,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三年五班的张晓宇同学患小儿麻痹症,班里的三名同学经常耐心地扶他走路,陪他学习和游戏。学校评选了礼仪标兵,值日生每天以规范的礼仪形式迎接师生入校,成为了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都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时刻以《弟子规》导航,从生

朱子文化调研论文

尤溪县朱子文化调研论文 尤溪是我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这里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文化改革发展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尤溪县牢牢把握这一重大发展机遇,提出建设“新型工业县,朱子文化城,幸福新尤溪”的发展战略,突出朱子文化研究开发,强化朱子遗迹保护,把朱子文化融入品德教育、城乡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等层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朱子文化资源丰富 尤溪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朱熹在尤溪度过童年并接受最初的儒家思想教育,走向闽北后又多次回尤省亲、讲学,朱熹在尤溪留下许多文化资源。一是文物古迹多。朱熹在尤溪留下了许多墨宝,其中朱子手迹板联有“四个之本”板联、“行仁义事,存忠孝心”板联、“立修齐志,读圣贤书”板联、“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板联和“静我神”横匾;手迹对联有“忍是传家宝,善是积德门”对联;手迹壁题有“春香雪月”壁题和“鸢飞鱼跃”壁题;手迹石刻有“韦斋旧治”碑刻、卓拔岩摩崖题刻和龙溪石刻。朱熹自幼喜好诗文,给后世留下大量的诗文,其中与尤溪的相关有《春报》、《立春大雪游天湖》、《九日登天湖》、《观书有感二首》、《玉溪桥》、《尤溪县学观大阁》、《次

韵答谢尤令石子重兄》、《题尤溪宗室所藏二妃图》、《明伦堂》、《崇德斋》、《广业斋》、《居仁斋》、《由义斋》、《传心阁》、《重修庙学记》和《与林择之书》等。还留下大量与朱熹有关的古迹,比如出生地南溪书院、出生时起火的公山文山、朱熹祭祀地文公祠、《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朱熹手植的沈郎樟、幼时读书的地方观书第、朱熹胎衣埋葬处毓秀亭、朱熹讲学地开山书院等等。二是传说故事多。朱熹从小就聪明过人,幼年时期在尤溪生活的七年里就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有些故事记载在明刻本《紫阳朱氏建安谱》中,有些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尤溪县分卷》里有着详细的叙述,有些事件在正史《宋史〃朱熹传》中也有刊载。其中,“喜火兆毓七星儿”说的就是在朱熹出生的前一天傍晚,“文”“公”二山突然同时起火,火势呈现“文”“公”二字。“四岁灵童问天物”说的是朱熹四岁时,就指着天,问其父:“天之上何物?”。“半亩方塘二度桃”说的是朱熹专心受罚,感动上苍,满园的桃花又重新盛开的故事。“三龟聚首送圣贤”说的是朱熹为大家讲学,引来青印溪里三只神龟的故事。“朱熹智审铁箍树”讲述了朱熹观察细微,断事如神,惩恶扬善的故事。同时,还有“手植香樟荫百世”、“献贡品尤溪免山税”、“朱熹怒斩黑鲤精”、“六龄孩童胜棋王”、“飞凤衔书肇基地”、“避党祸七里注经”、“求食慈母启孝心”、“韦斋旧治谈治学”、“巧语设法阻皇帝”、“逃难隐居龙门洞”等等。三是文化精髓多。在八百多年的历史中,尤溪潜移默化地传承着朱子学的传统,影响着人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