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饲料配方设计思路

断奶仔猪饲料配方设计思路
断奶仔猪饲料配方设计思路

断奶仔猪配合饲料设计思路

研究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动物试验表现状况,为配方设计提供思路。

1 能量

关于断奶仔猪代谢能需求(9-20或9-30kg 下同),除中国为3250kcal/kg外,所有国家的DE的水平都要求在3400kcal/kg。

查阅核心期刊30余篇断奶仔猪的饲喂试验,DE代谢能水平设计在3144-3459kcal/kg之间(测定油脂利用率的一篇为4038kcal/kg),差异很大。但饲粮的能量水平与断奶仔猪的生长表现没有显示相关关系。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通过净能与使用合成氨基酸配合理想蛋白,设计配方能够降低饲料成本,净能是唯一能使动物的能量需要与日粮的能量值在同一基础上表达并与饲料的组成成分无关。目前相关营养标准中的本阶段净能水平在2410-2486之间。

2 蛋白与氨基酸

本阶段断奶仔猪对粗蛋白在标准上要求不一,美国多设计要求在20%(NRC2012版对粗蛋白未作要求),中国、丹麦、德国、日本对粗蛋白的要求多在18%-19%。

营养标准对本阶段总赖氨酸的要求在1.16-1.4之间,标准回肠赖氨酸在1.18-1.24之间,在营养标准中氨基酸的水平有提高的趋势。

相关饲喂试验,粗蛋白设计水平在16.8%-22.5%之间,赖氨酸的

水平设计在0.9-1.41之间。整体来看粗蛋白水平设计超过19.5%,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由于各试验环境和饲喂条件不同,赖氨酸水平与仔猪的生长性能未看到相关趋势。

3 矿物元素水平

相关标准钙的水平要求在0.65-0.99之间,相关饲喂试验钙水平设计在0.52-1.3之间;

相关标准有效磷的水平要求在0.33-0.40之间,相关饲喂试验有效磷水平设计在0.28-0.52之间;

相关饲喂试验,钙磷比在1.02-1.86之间。众数在1.2左右,钙磷比在1.5以上,有可能使用高铜或高铁、高锌。

标准中铁的添加水平为80-175mg/kg(应考虑到饲料原料中的含量),饲喂试验中额外添加水平在40-240,众数是100、120mg/kg;铁添加水平过高未见到给仔猪生长带来正效果。

标准中铜的添加水平为5-7mg/kg(应考虑到饲料原料中的含量),饲喂试验中额外添加水平在6-200,众数是15、100,、200mg/kg;高铜添加未见到给仔猪生长带来正效果。

标准中锌的添加水平为80-110mg/kg(应考虑到饲料原料中的含量),饲喂试验中额外添加水平在80-1625,众数是100,、150mg/kg。

标准中锰的添加水平为3-46mg/kg(应考虑到饲料原料中的含量),饲喂试验中额外添加水平在4-80,众数是15,、40mg/kg。

使用高铜、高锌的效果不明显可能是由于饲喂周期过长、钙磷铁

锰矿物元素的拮抗等因素造成。

饲料配方设计示例

饲料配方设计示例 1.用玉米、麸皮、豆饼、棉籽饼、菜籽饼、石粉、磷酸氢钙、食盐、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预混料,配合20~30kg生长肥育猪的日粮。(试差法) 第一步:查饲养标准,查得20~35kg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标准见下表: 表1 20~35kg生长猪的饲养标准 ME(MJ/kg) CP (%) Ca (%) TP (%) Lys (%) Met+Cys(%)15 第二步:据饲料成分表查出所用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见下表: 表2 所用各种原料的营养成分 ME(MJ/kg) CP (%) Ca (%) TP (%) Lys (%) Met+Cys(%) 玉米 麸皮 豆饼44 棉籽 饼 菜籽 饼 38 石粉--38--- 磷酸 --2618-- 第三步:按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量初拟配方,根据饲料配方实践经验和营养原理,初步拟出日粮中各种饲料的比例: 生长猪配合饲料中各种饲料的比例一般为:能量饲料65~75%,蛋白质饲料15~25%,矿物质饲料和预混料一般为3%,其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料一般为1%。 据此,先初步拟定蛋白质饲料的用量,按占饲料的17%估计,棉籽饼和菜籽饼的适口性差并含有有毒物质,占日粮一般不超过8%,暂定为棉籽饼3%,菜籽饼4%,则豆饼可拟为10%,矿物质饲料和预混料拟按3%,则能量饲料为80%,拟麸皮为10%,则玉米为70%,见下表:

表3 初步拟定的配方(%) 原料配比 玉米70 麸皮10 豆饼10 棉籽饼3 菜籽饼4 石粉 磷酸氢钙 食盐 预混料1 配方中的比例乘以相应的营养成分含量得总营养成分含量,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配比(%) ME(MJ /kg) CP (%) Ca (%) TP(% ) Lys( %) Met+Cys (%) 玉米70 麸皮10 豆饼10 44棉籽 饼 3 菜籽饼4 38 石粉--38 --- 磷酸氢钙-- 2618 -- 食盐 预混 料 1 总量100 标准15

(完整版)任务二饲料配方设计之浓缩饲料配方设计.

四、浓缩饲料的配方设计 (一)浓缩饲料的优越性及意义 1.充分利用当地能量饲料由于能量饲料在全价配合饲料中占60%~80%o,配成浓缩饲料时不需加入能量饲料,可以明显减少能量饲料原料的往返运输,降低运输成本,还能充分利用自有的或当地的能量饲料。 2.利用方便使用浓缩饲料再配制成全价配合饲料,技术简单,设备要求不高,使用方便,只要按一定比例添加能量饲料即可保证畜禽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营养需要,在小型饲料厂、养殖场及农户养殖业发展中具有推广价值。 3.促进饲料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地区性典型饲料配方的深入研究,促进地区性能量饲料和青、粗饲料的科学利用及饲料资源的合理开发。 4.完善了饲料工业体系经过浓缩饲料厂对当地典型饲料配方的全面研究,配制与生产出浓缩饲料销售到乡镇和农村,既方便养殖户的使用,促进了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又完善了整个饲料工业体系。 5.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能充分发挥大型饲料厂先进加工设备的生产能力及在推广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成果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养殖户的饲养效果及饲料转化率,是减少饲料量浪费的一种重要途径,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 (二)浓缩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 1.满足或接近饲养标准的原则即按设计比例加入能量饲料乃至蛋白质饲料或粗饲料等之后,总的营养水平应达到或接近动物的营养需要量,或是主要营养指标达到饲养标准的要求。一般应考虑的指标有能量、粗蛋白质、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钙、磷、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食盐等。 2.依据动物特点的原则根据动物的种类、品种、生长阶段、消化生理特点及生产性能、生产目的和生产水平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种类的浓缩饲料,以充分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3.比例适宜的原则猪与禽类的浓缩饲料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所占的比例以20%~40%为宜,为方便使用,最好使用整数的比例。当比例太低时,需要用户配合的原料种类增加,浓缩饲料生产厂家对终产品的质量控制范围减小,浓缩料吨成本显得过高。而比例过高时,如50%以上,又失去了浓缩的意义。因此,

饲料配方设计心得

饲料配方设计心得 饲料配方的设计工作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逻辑性的工作,还包含了许多辨证 法的东西。一个配方并不是简单的把几种原料混在一起,不但需要对动物生理、生物化学、有机化学要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对饲养标准、饲料原料的种类和使 用特性、营养成分熟记于胸,同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饲养标准。下面 就是本人在饲料厂做配方时候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各位同行参考。 1 必须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和原料的质量 有些配方师在做饲料配方时,只是机械的把各种饲料原料输入到配方软件中,然后点击“线性规划”,只要出来的配方营养成分达到了,就把配方一打 印然后交到生产上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样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虽然配方的 营养达到了,但是饲料的“顾客”动物喜不喜欢才是最主要的。因为饲料的适 口性很差,动物就会采食很少或者干脆拒食。所以选择原料的时候一定要选择 适口性好,新鲜无变质的原料。配方师不应该每天只是做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做 配方,每次要做一批饲料前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原料的品质,必要的时候要亲口 品尝原料的适口性。还有就是当饲料做出来后要检验一下饲料的色泽、气味是 否达到标准。有些饲料厂经常喜欢做一些抗应激的,增加瘦肉率,促进动物生 长的特殊的小包料,因为相对来说这种小包料效果比明显,利润比较高。比如 有一次本人做一个控制养殖场蚊虫的小包料,这种小料的主要成分叫环丙胺嗪,主要作用是用来杀死蚊蝇的虫卵。做这种小料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环丙胺嗪的气 味相当难闻,就只是在配方中加了些载体和抗生素。结果客户反映猪拒食加了 这种小料的饲料,后来在调整配方的时候加了香味剂和甜味剂,后来这种小料 市场反映一直都很好。还有一次类似的事情就是有些客户抱怨我们公司的一种 小料(主要成分是黄胺和黄胺增效剂)促生长效果不很好,后来就加大了磺胺 和磺胺增效剂用量两倍,结果跟上个例子一样,动物还是拒食这种小料,原因 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药物添加剂本来味道和适口性就不好,当用量增大的时 候必然会加大难闻的味道,于是把磺胺和磺胺增效剂用量改为原来用量的1.5倍,又添加了一些香味剂,这样一来配方的效果就好多了。 强调一点的必须注意饲料原料的质量,比如米糠、麦麸等原料。新鲜的米 糠闻起来会有一种清香味道,含在嘴里边很甜,里边有绿色的糠壳一般来说都 是新鲜的米糠,这种米糠在鸭料中可以用到50%。但是米糠由于脂肪含量很高,尤其在南方的夏天很容易酸败(5天左右),所以在猪料中使用的时候一定要 注意,因为猪的嗅觉很灵敏,能不用尽量不用,可以用木薯来代替。麦麸和次

妊娠母猪的价料及成分分比配方表

妊娠母猪价料配方 胃单动物全价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载体或稀释剂)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产物需要 1、维持需要 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式:NRC(1998) MEm(kJ/d)=443.5BW0.75 DMm(kJ/d)=460BW0.75 2、增重需要 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NRC(1998)的计算成本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kJ和44.4kJME,则: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90%×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的ME=母体瘦肉组织增重×23%×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母体增重×90%×52.3+母体瘦肉组织增重量×23%×44.4 =(母体增重×0.638-9.08)×90%×52.3+[母体增重-(母体增重×0.638-9.08)]×23%×44.4 =母体增重×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增重×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妊娠产物包括胎儿、母猪子宫及其内液、乳腺组织等几部分。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稳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 Kg,脂肪0.46 Kg,沉积能量约83.68MJNE,及每天沉积727.7KJNE(836.8/115)。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的利用率为48.6%,故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1497.3KJ。假定窝产子数为10头,则每天妊娠产物的增重为每头胎儿2.28Kg,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每头胎儿149.7KJ。 总需要:妊娠母猪每日ME的总需要量为上述三项之和。在计算维系需要时,母猪体重应为配种体重与1/2妊娠增重之和(母体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之和)。根据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母猪在任何配种体重,达到预期增重和预期产子数的能量需要量。

一个配方人的配方设计心得

一个配方人的配方设计心得 饲料配方的设计工作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逻辑性的工作,还包含了许多辨证法的东西。一个配方并不是简单的把几种原料混在一起,不但需要对动物生理、生物化学、有机化学要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对饲养标准、饲料原料的种类和使用特性、营养成分熟记于胸,同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饲养标准。下面就是本人在饲料厂做配方时候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各位同行参考。 1 必须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和原料的质量 有些配方师在做饲料配方时,只是机械的把各种饲料原料输入到配方软件中,然后点击"线性规划",只要出来的配方营养成分达到了,就把配方一打印然后交到生产上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样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虽然配方的营养达到了,但是饲料的"顾客"动物喜不喜欢才是最主要的。因为饲料的适口性很差,动物就会采食很少或者干脆拒食。所以选择原料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口性好,新鲜无变质的原料。配方师不应该每天只是做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做配方,每次要做一批饲料前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原料的品质,必要的时候要亲口品尝原料的适口性。还有就是当饲料做出来后要检验一下饲料的色泽、气味是否达到标准。有些饲料厂经常喜欢做一些抗应激的,增加瘦肉率,促进动物生长的特殊的小包料,因为相对来说这种小包料效果比明显,利润比较高。比如有一次本人做一个控制养殖场蚊虫的小包料,这种小料的主要成分叫环丙胺嗪,主要作用是用来杀死蚊蝇的虫卵。做这种小料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环丙胺嗪的气味相当难闻,就只是在配方中加了些载体和抗生素。结果客户反映猪拒食加了这种小料的饲料,后来在调整配方的时候加了香味剂和甜味剂,后来这种小料市场反映一直都很好。还有一次类似的事情就是有些客户抱怨我们公司的一种小料(主要成分是黄胺和黄胺增效剂)促生长效果不很好,后来就加大了磺胺和磺胺增效剂用量两倍,结果跟上个例子一样,动物还是拒食这种小料,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药物添加剂本来味道和适口性就不好,当用量增大的时候必然会加大难闻的味道,于是把磺胺和磺胺增效剂用量改为原来用量的1.5倍,又添加了一些香味剂,这样一来配方的效果就好多了。 强调一点的必须注意饲料原料的质量,比如米糠、麦麸等原料。新鲜的米糠闻起来会有一种清香味道,含在嘴里边很甜,里边有绿色的糠壳一般来说都是新鲜的米糠,这种米糠在鸭料中可以用到50%。但是米糠由于脂肪含量很高,尤其在南方的夏天很容易酸败(5天左右),所以在猪料中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猪的嗅觉很灵敏,能不用尽量不用,可以用木薯来代替。麦麸和次粉这两种原料其实也是一类很容易酸败的原料,但是好多配方师却忽略这一点,所以用麦麸的时候也要注意麦麸的新鲜度,要不动物会出现拒食的现象。鱼粉是一种很好的原料,但鱼粉搀假(尿素、蛋白精)现象是最严重的。有次我公司的乳猪料拉稀很厉害,通过降低蛋白、添加氧化锌、柠檬酸的方法但是总解决不了,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步骤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步骤 一、饲料配方设计的步骤 (一)明确目标 饲料配方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不同的目标对配方要求有所差别。目标可以包括整个产业的目标、整个产业中养殖场的目标和养殖场中某批动物的目标等不同层次。主要目标含一下方面:(1)单位面积收益最大;(2)每头上市动物收益最大;(3)使动物达到最佳生产性能;(4)使整个集团收益最大;(5)对环境的影响最小;(6)生产含某种特定品质的畜产品。随养殖目标的不同,配方设计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种层次的需要。(二)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量 国内外的猪、鸡、牛的饲养标准可以作为营养需要量的基本参考。但由于养殖场的情况千差万别,动物的生成性能各异,加上环境条件的不同,在选择饲养标准时不应照搬营养需要量,而是在参考标准的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稳妥的方法是先进行试验,在有了一定的把握的情况下再大面积推广。动物采食量是决定营养供给量的重要因素。虽然对采食量的预测及控制难度较大,但季节的变化及饲料中能量水平、粗纤维含量、饲料适口性等是影响采食量的主要因素,供给量的确定一般不能忽略这方面的影响。(三)选择饲料原料 这是饲料配制的第三步,即选择可利用的原料并确定其养分含量和动物对其的利用率。原料的选择应是适合动物的习性并考虑其生物学效价(或有效率)。在选择原料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原料营养成分的特性主要把握住各种原料哪些动物可用,哪些不可用,能用的最大限量等。如棉饼或棉粕中含有棉酚对产蛋鸡容易造成畸形蛋,蛋清变色等,因此饲料标准中限定蛋鸡配合饲料中棉酚的含量不超过20毫克/千克,即棉粕的含量限定在3%左右。如果通过各种方法把棉酚的含量降低(如生物、化学脱毒等),棉粕的用量可以加大,棉粕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豆粕是一种很好的蛋白质原料,但豆粕的生熟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因为大豆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尿素酶、胰蛋白剂抑制剂等毒素,这些毒素在大豆的加工过程中通过加热可以去除,但加热的程度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加热不够豆粕偏生,其中的毒素破坏不了,豆粕中的粗蛋白就难以消化吸收,及吃过拉稀,影响生长和生产。如果加热过度虽破坏的毒素,但也影响豆粕质量,因此饲料厂一定要检测豆粕生熟。 2.选择质优价廉的原料 每个饲料厂都想使自己的产品质量最好,价格最低,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为达到目的,设计配方前要先对原料进行评价,凭经验挑选物美价廉的原料,然后进行设计。 3.适当控制所用原料的种类 可以用作配合饲料的原料很多,一般来说使用的原料种类越多,越能弥补饲料营养上的缺陷,价格应变能力也强,但生产上成本升高,饲料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控制原料的种类。 4.了解和利用原料的物性 原材料有各种物性,如容易粉碎、难以粉碎的,粉尘多的、粉尘少的,易溶的、难溶的,适口性好的、差的等,配方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物性。如多用玉米-豆粕饲料的颜色,使用少量的油脂和液体原料可抑制生产中的粉尘,还有专用的调整适口性的调味剂,如香料、糖精、味精等,这类原料的合理使用,也能提高饲料的质量。 5.选择饲料添加剂 配合饲料中使用添加剂,首先要符合有关饲料的卫生、安全、法则,其中抗生素类要根据配合饲料的种类按规定选用。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性添加剂,只要符合规格要求

母猪、妊娠期母猪、哺乳期母猪饲料

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什么饲料最好? 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什么饲料最好?卖全价料说全价料最好,卖预混料的说预混料最省钱。究竟哪种最好?我养了9年猪,这里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讲全价料。全价料最大的好处是省事,如果是能直接跟厂家合作,卖散装饲料,价格不高,省掉包装、运费,比预混料价格高一点,也可以接受,关键是不要高的离谱。全价料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来回运输带来的成本和销售员的销售费用带来的成本。这是最大的两个成本。全价料另外一个缺点是加药不方便,如果是粉料会好一些,但粉料的保质期短。 另外一个是浓缩料。浓缩料是个过渡产品,很多地方的用量在大大的降低。浓缩料为啥曾经在中国盛行一段时间?那时候饲料的配方用鱼粉多,养殖户买不到好的鱼粉和豆粕,所以,买浓缩料直接加玉米就可以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鱼粉用量很少了,主要是玉米豆粕型,小的榨油厂都倒闭的差不多了,现在都是大厂,豆粕质量普遍不错,所以,浓缩料的销量就大大的下降了,要么是用预混料,要么是全价料,两极分化。 在一个就是预混料。预混料这个东西好不好?看你想要什么?我觉得用预混料的唯一原因就是省钱,所以,如果不能省钱就不要用。按道理来说,预混料是应该省钱的,我们自己买豆粕和玉米,省了来回运输的费用,省了销售员的费用。但事实上不一定省,因为很多预混料公司卖的价格太贵,饲料厂加1000多,经销商再加1000多,本来的优势就没有了。这些预混料为主的公司,如果不把价格降下来,肯定是没有未来的。如果预混料公司赚的少一些,当地有玉米、豆粕,预混料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预混料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尤其是中大猪料,只要有品牌理念、坚持质量第一的公司,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教槽、保育料建议用全价料 当然,我觉得在教槽、保育这些阶段全价料还是有很多的优势,因为主要是原料的预处理方面,小设备和大设备比有很大的差别,对工艺、设备、管理的要求比较大。而中大猪料和母猪料,预混料就有很大的优势。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是母猪料用预混料,玉米的品质就很重要,像东北三省、甘肃、山西、内蒙这些地方的玉米不错。而河南、河北、安徽的玉米差一些,就要注意,至少要添加比较好的脱霉剂。所以,无论是全价料、浓缩料、还是预混料,还是要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还有猪价。比如现在,每头猪亏300-400块钱,省钱才是第一位的,这个时候,有条件的猪场,使用预混料就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好选择。

哺乳母猪全价料配方

哺乳母猪全价料配方 胃单动物全价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1、维持需要;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式:NRC(1998)MEm(kJ/d)=443;DMm(kJ/d)=460BW0.75;2、增重需要;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 胃单动物全价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载体或稀释剂)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产物需要 1、维持需要 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 式:NRC(1998) MEm(kJ/d)=443.5BW0.75 DMm(kJ/d)=460BW0.75 2、增重需要 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NRC(1998)的计算成本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kJ和44.4kJME,则: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90%×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的ME=母体瘦肉组织增重×23%×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母体增重×90%×52.3+母体瘦肉组织增重量×23%×44.4 =(母体增重×0.638-9.08)×90%×52.3+[母体增重-(母体增重×0.638-9.08)]×23%×44.4 =母体增重×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ME=(母体增重×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妊娠产物包括胎儿、母猪子宫及其内液、乳腺组织等几部分。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稳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 Kg,脂肪0.46 Kg,沉积能量约83.68MJNE,及每天沉积 727.7KJNE(836.8/115)。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

母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培训课件

第三讲母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 赵克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一.母猪饲养的指导原则 1.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母猪的饲养是一个猪场的基础。母猪饲养环节一旦出现大的问题,整个猪场的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所以,每一个规模化猪场必须重视母猪的饲养和营养。 每头能繁母猪每年消耗配合饲料1吨以上,加上饲料以外的费用(猪舍,人工,水电,疫苗,药费等),每年的饲养成本在2000元以上。也就是说,饲养一头母猪,不论一年能断奶多少头仔猪,都要耗费2000多元。因此,降低母猪饲养成本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如果每头母猪没能断每年奶20头以上仔猪,每头断奶仔猪分摊的母猪成本就只有100元,如果每头母猪每年仅仅断奶仔猪15头,每头断奶仔猪就得分摊母猪成本133元。所以,要降低母猪饲养的成本,增加母猪的利润,最关键是增加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 增加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需要科学的技术和管理。包括合理的饲料和营养水平,科学的饲养技术,保持母猪高的健康水平,科学合理的管理。任何环节的重大失误均可造成:产仔数降低,断奶前成活率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这3个指标基本决定了母猪年断奶仔猪数。增加产仔数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保证母猪高健康水平,科学、合理、认真的发情检查和配种技术;提高仔猪断奶前的成活率,要求母猪的营养科学合理,保证母猪高的健康水平,提供仔猪适宜的环境和营养,科学合理的产房管理等;第3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非生产天数。降低母猪的非生产天数能大幅提高母猪的年断奶仔猪头数。非生产天数是指:母猪既没有怀孕,又没有哺乳的天数。假设仔猪平均30天断奶,非生产天数与每头母猪年产窝数关系如下: 非生产天数:34 48 63 77 91 106 母猪年产窝数:2.3 2.2 2.1 2.0 1.9 1.8 中国的母猪实际非生产天数相当高,超过70天的猪场很多。要降低非生产天数,非得在饲养管理上下功夫。非生产天数的增加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断奶后再发情间隔天数延长;情期受胎率降低(返情,屡配不孕),分娩率降低(流产,返情后没有及时发现,怀孕期母猪死亡、淘汰)。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非生产天数对降低母猪成本,提高养猪效益非常重要。

饲料配方设计

饲料配方设计 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虽然有高有低,但没有一种饲料的养分含量能完全符合动物的需要。对动物来说,单一饲料中各种养分的合量,总是有的过高,有的过低。只有把几种饲料合理搭配,才能获得与动物需要基本相似的(配合)饲料。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饲料配方。有了好的动物品种和饲料原料,如果没有好的饲料配方,还是养不好动物或者虽然能把动物养好,生产能力也较高,但饲料成本很高,没有效益。饲料配方的好坏,对生产产品多少、效益高低有很大的影响,是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饲料配方,应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1.营养全面、充足、平衡。目前已知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有50多种,其中绝大部分需由饲料供给,少部分可在动物体内自行合成,但合成这类物质的原料还需由饲料供给。饲料配方中应含有动物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饲料配方中每一种养分的(可利用)量,应能满足动物高效生产的需要。另外,饲料配方除了要有全面、充足的养分外,还应保证各养分间比例适当,也就是保持各种养分的平衡。一般情况下,饲料配方如能达到饲养标准的要求,在营养上往往就是比较全面、充足而平衡的。但由于动物品种、环境条件、饲养水平不同,动物对营养的需要也有差异。设计饲料配方时应加以考虑。 2.符合动物的生理特点。各种动物由于生理特点不同,对饲料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以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为例,鸡由于消化道短,对粗纤维消化能力差,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一般不宜超过5%,否则往往使养分利用率降低;兔的饲料中粗纤维如果低于6%,往往引起消化障碍,兔饲料粗纤维含量宜在10%~16%;

而牛是复胃动物,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在15%以上,才不易发生消化代谢疾病。其他如鱼类一般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差,很大一部分能量需要由饲料中的蛋白质提供;肉用种禽采食量较高,配合饲料的能量水平常需加以控制,以免吃得过多,长得太肥;高温季节畜禽采食量普遍下降,需要提高饲料配方中大部分养分的浓度等。这些都是设计饲料配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3.适口性好,无毒害。动物实际摄入的养分,不仅决定于配合饲料的养分浓度,而且决定于采食量。养分全面、充足、平衡的配合饲料如果适口性很差,动物吃得很少,仍会造成营养不良。适口性较差的饲料,如菜子饼、棉籽饼、血粉等不宜多用,或者要加一些增味剂改善配合饲料的适口性。乳猪开食料中常要加一些诱食剂,以促进多吃料。在确定饲料原料的用量时,还应注意不会造成毒害,不少饲料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抗营养因子,例如,菜子饼粕中含有可以造成甲状腺肿大和其他代谢障碍的物质一恶唑烷硫酮和硫氰酸盐;棉籽饼粕中含有能引起代谢障碍的棉酚和使鸡蛋变质的环丙烯类似物;大豆饼粕中含有能引发仔猪腹泻的过敏原;鱼粉中常含有使肉仔鸡肌胃糜烂的肌胃糜烂素;高粱中含有较多能影响养分消化的单宁酸;大麦、小麦等含有能增加小肠内容物黏度而妨碍养分消化吸收的非淀粉多糖等。这些抗营养因子在配合饲料中含最多时就会造成不良后果,设计配方时必须注意。至于霉坏变质的饲料当然危害更大,但这已不属于配方设计的范畴,而是厂(场) 方保证原料质量的问题了。 4.成本相对较低。饲料成本约占养殖业总成本的70%以上饲科成本的高低对养殖业的效益影响很大。饲料厂能否生产出质量好而价格又较低的饲料,是产

妊娠母猪全价料配方

妊娠母猪全价料配方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产物需要 1、维持需要 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 式:NRC(1998) MEm(kJ/d)=443.5BW0.75 DMm(kJ/d)=460BW0.75 2、增重需要 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NRC(1998)的计算成本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kJ 和44.4kJME,则: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90%×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的ME=母体瘦肉组织增重×23%×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母体增重×90%×52.3+母体瘦肉组织增重量×23%×44.4 =(母体增重×0.638-9.08)×90%×52.3+[母体增重-(母体增重×0.638-9.08)]×23%×44.4 =母体增重×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增重×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妊娠产物包括胎儿、母猪子宫及其内液、乳腺组织等几部分。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稳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 Kg,脂肪0.46 Kg,沉积能量约83.68MJNE,及每天沉积 727.7KJNE(836.8/115)。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的利用率为48.6%,故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1497.3KJ。假定窝产子数为10头,则每天妊娠产物的增重为每头胎儿2.28Kg,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每头胎儿149.7KJ。 总需要:妊娠母猪每日ME的总需要量为上述三项之和。在计算维系需要时,母猪体重应为配种体重与1/2妊娠增重之和(母体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之和)。根据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母猪在任何配种体重,达到预期增重和预期产子数的能量需要量。 (二)蛋白质需要 首先估计回肠真消化赖氨酸(Lys)的需要量,然后按维持和蛋白质沉积的理想氨基酸模式推算其他氨基酸需要量。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1.0%~12.0%。饲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推荐量分别为:0.35%~0.36%;0.19%;0.28%;0.31% (三)矿物质的需要 1、钙和磷:比例在1~1.5:1时,繁殖效果较好 2、钠和氯:NRC(1998)推荐妊娠母猪氯化钠需要量为0.32%。 3、锰:10~20mg/kg 4、碘:0.14mg/kg 5、锌:42~45mg/kg 6、硒:0.13~0.15mg/kg 7、铜:5mg/kg 表1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养分含量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时间:2009-09-10 17:47来源:Admin 作者:Admin 点击:146次 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动物在一定条件(生长阶段、生理状况、生产水平等)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其表达方式或以每日每头动物所需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表示,或以各种营养物质在单位重量(常为kg)中的浓度表示 一、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在饲料成分表中所列出的是不同种类饲用原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为了保证动物所采食的饲料含有饲养标准中所规定的全部营养物质量,就必须对饲用原料进行相应的选择和搭配,即配合日粮或饲粮。 饲料配方的设计涉及到许多制约因素,为了对各种资源进行最佳分配,配方设计应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饲养标准是对动物实行科学饲养的依据,因此,经济合理的饲料配方必须根据饲养标准所规定的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指标进行设计。在选用的饲养标准基础上,可根据饲养实践中动物的生长或生产性能等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一般按动物的膘情或季节等条件的变化,对饲养标准可作适当的调整。 设计饲料配方应熟悉所在地区的饲料资源现状,根据当地饲料资源的品种、数量以及各种饲料的理化特性和饲用价值,尽量做到全年比较均衡地使用各种饲料原料。在这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是: 1.饲料品质应选用新鲜无毒、无霉变、质地良好的饲料。黄曲霉和重金属砷、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超过规定含量。含毒素的饲料应在脱毒后使用,或控制一定的喂量。 2.饲料体积应注意饲料的体积尽量和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相适应。 3.饲料的适口性饲料的适口性直接影响采食量。应选择适口性好、无异味的饲料。若采用营养价值虽高,但适口性却差的饲料须限制其用量。特别是为幼龄动物和妊娠动物设计饲料配方时更应注意。对味差的饲料也可采用适当搭配适口性好的饲料或加入调味剂以提高其适口性,促使动物增加采食量。 (二)经济性和市场性原则经济性即考虑经济效益。饲料原料的成本在饲料企业中及畜牧业生产中均占很大比重,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往往会付出成本上的代价。营养参数的确定要结合实际,饲料原料的选用应注意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要合理安排饲料工艺流程和节省劳动力消耗,降低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成本是配方设计人员的责任,长期的目标自然是为企业追求最大收益。 产品的目标是市场。设计配方时必须明确产品的定位,例如,应明确产品的档次、客户范围、现在与未来市场对本产品可能的认可与接受前景等。另外,还应特别注意同类竞争产品的特点。农区与牧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南方与北方、动物的集中饲养区与农家散养区,产品的特性应有所差别。 (三)可行性原则即生产上的可行性。配方在原材料选用的种类、质量稳定程度、价格及数量上都应与市场情况及企业条件相配套。产品的种类与阶段划分应符合养殖业的生产要求,还应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 (四)安全性与合法性原则按配方设计出的产品应严格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条例,如营养指标、感观指标、卫生指标、包装等。尤其违禁药物及对动物和

母猪各个阶段的喂养

母猪的各个阶段的饲养你知道多少? 要保持母猪有良好的体况及繁殖性能,母猪各阶段饲料的选择和控制是饲养中的关键措施之一。母猪繁殖可分为后备期、断奶空怀期、怀孕期、哺乳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饲料的选择和控制应根据母猪的状况各有不同。 一、后备期。后备母猪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优质、营养全面的饲料对母猪的体形发育、生殖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从75公斤更换为后备母猪料后,最好能半月评估一下所饲喂后备母猪的体况,不可太肥也不可太瘦,太肥或太瘦要及时调整饲料的配方,而不采用减少或增加饲喂量。 后备母猪在105公斤后就需要接种疫苗并用公猪诱情,接种疫苗的种类包括猪瘟,蓝耳,细小病毒,伪狂犬,乙脑,链球菌等,猪瘟和蓝耳的接种时间最好间隔15天以上,其他疫苗的接种间隔时间为5-7天。 二、断奶空怀期。空怀期指正常断奶到配种前这段时期。 空怀母猪往往在断奶后1―3天出现断奶应激,极易引起乳房炎、高烧等病症。此时,结合断奶母猪的肥瘦控制日喂饲料量相当重要,饲料仍采用哺乳期饲料,促使母猪多排卵

子。对那些断奶时过渡消瘦的母猪,断奶前后应加大饲喂量,使其尽快恢复体况,以便及时发情配种。 母猪断奶后每天用公猪诱情,刺激发情,缩短断奶至配种的天数,提高年产仔窝数。 三、怀孕期。 1、怀孕前期是指从配上种到怀孕85天。 同空怀母猪一样,要加强饲养,让断奶的母猪尽快恢复体况,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减少胚胎早期死亡。饲料品质必需要好,不能喂犮霉变质料,适当增加青饲料,否则易引起胚胎死亡或停止犮育。饲料的选择应是市面上销售的妊娠母猪配合料。 2、怀孕后期。是指怀孕85天后到胎儿分娩阶段。 此阶段胎儿发育迅速,钙质、营养需要迅速增加。免疫器官也是在这个时期发育成熟。饲料选择不好极易引起母猪瘫痪、仔猪弱小多病。要加强营养,有利于提高仔猪初生重,但临产前1~2天,要根据母猪膘情肥瘦,乳房表现,决定增减饲料。如膘情肥胖,乳房红肿异常,要减料减草;母猪出现分娩动作当天,宜停止喂食。 四、哺乳期。指母猪分娩至断奶这一阶段。 哺乳期是母猪关键之关键时期,母猪分娩后,消化机能下降,母猪采食量低、食糜流通速度慢,从而导致母猪肠道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动物在一定条件(生长阶段、生理状况、生产水平等)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其表达方式或每日每头动物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表示,或以各种营养物质在单位质量(常为千克)中的浓度表示。它是配制畜禽平衡日粮和科学饲养畜禽的重要技术参数。为了保证动物所采食的饲料含有饲料标准中所规定的全部营养物质量,就必须对饲用原料进行相应的选择和搭配,即配合日粮或饲料。 饲料配方的设计涉及许多制约因素,为了对各种资源进行最佳分配,配方设计应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一、营养性原则 必须按相应的营养需要,首先保证能量、蛋白质及限制氨基酸、钙、有效磷、地区性缺乏的微量元素与重要维生素的供给量,并根据当地饲养水平的高低、家禽品种的优劣和季节等条件变化,对选用的饲料标准作10%左右的增减调整,最后确定实用的营养需要。 在设计配合饲料时,一般把营养成分作为优先考虑,同时还须考虑适口性和消化性等方面。例如,观赏动物首先考虑的是适口性;鳗鱼饲料和幼龄鱼饲料,则以消化性优先考虑;幼雏人工乳的适口性与消化性都是优先考虑的。 饲料配方的营养性,表现在平衡各种营养物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调整各种饲料之间的配比关系,配合饲料的实际利用效率及发挥动物最大生产潜力等方面。配方的营养受制作目的(种类和用途)、成本和销售等条件制约。 1.设计饲料配方的营养水平,必须以饲养标准为基础 世界各国有很多饲养标准,我国也有自己的饲养标准。在应用饲养标准时,需考虑畜禽生产性能、饲养环境条件、畜禽产品市场变换等因素,对饲养标准进行研究。如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绝对标准是错误的,应根据畜禽生产性能、饲养技术水平与设备、饲养环境条件、产品效益等及时调整。 (1)能量优先满足原则在营养需要中最重要的指标是能量需要量,只有在优先满足能量需要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养分的需要。 (2)多养分平衡原则能量与其他养分之间和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应符合营养需要,如果饲料中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失调,营养不平衡,必然导致不良后果。日粮中能量低时,蛋白质的含量须相应降低。日粮能量高时,蛋白质的含量也相应提高。此外,还应考虑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养分之间的比例平衡。 (3)控制粗纤维的含量不同家禽(如鸡和鹅)具有不同的消化生理特点,家禽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很弱,饲料配方中不宜采用含粗纤维较高的饲料,而且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也直接影响其能量浓度。因此,设计家禽的饲料配方时应注意控制粗纤维的含量,应为4%以下。 2.饲料配方类型 一是地区的典型饲料配方,以利用当地饲料资源为主,发挥其饲养效率,不盲目追求高营养指标;二是优质高效专用饲料配方,主要是面对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以及适应饲养水平不断提高的市场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以特定的质量单位,如100千克、1000千克或10吨为基础来设计饲料配方,也可用百分比来表示饲料的用量配比和养分含量。 设计饲料配方时,对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含量及营养价值必须做出正确评估和决定。饲料配方营养平衡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时所采用的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值。原料成分值尽量选用有代表性的,避免极端数字。原料成分并非恒定,因收获年度、季节、成熟期、加工、产地、品种等不同而异。要注意原料的规格、等级和品质特性。在设计饲料配方时,最好对重要原料的重要指标进行实际测定,以便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3、考虑采食量影响因素 所配的饲料必须保证畜禽确能采食进去,因此要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容积和畜禽的随意采食量。 二、科学性原则

母猪饲料配方设计讲解

后备母猪饲料配方设计 动科 一、划分生长阶段 后备母猪:后备母猪指满6月龄,经选育合格进入配种群且未参加配种的小母猪。后备母猪配种前在配种妊娠舍适应饲养30~45天,至7月龄以上体重达到110~125KG以上时转入配种区参加配种。 后备期母猪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优质、营养全面的饲料对母猪的形体发育、生殖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小于6月龄的母猪,选择大猪料(市面上销售的全价颗粒膨化料)1∶1配合青饲料,任其自由采食。6月龄至配种前的母猪,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全价颗粒空怀料1∶1配合青饲料。此阶段严禁使用对生殖系统有危害的棉籽饼、菜籽饼及霉变饲料。适当限料饲喂,以防止母猪过肥,影响发情、排卵。一般都是用哺乳料来代替,一般后备母猪料里需要添加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生物素等等,来提高后备的发情配种率,和预防母猪蹄裂。 二、选择合适饲养标准: 20-30kg后备母猪营养需求量(每千克饲粮中营养物质的含量) 消化能含量(Mcal/kg)3赖氨酸(%)0.88 粗纤维(%)精氨酸(%)0.2 粗蛋白(%)16组氨酸(%)0.22 粗脂肪(%)异亮氨酸(%)0.49 钙(%)0.62亮氨酸(%)0.84 总磷(%)0.53蛋氨酸+胱氨酸(%)0.44 盐分(%)0.58苏氨酸(%)0.53 水分(%) 13色氨酸(%) 0.13 缬氨酸(%) 0.59 选择来源:《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动物营养参数与饲养标准》(张宏福,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05) 选择依据: 1.饲养标准中对后备母猪的粗纤维、粗脂肪、水分、精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含量没有规定。顾查阅文献,依据其为标准。 三、选择原料限量标准及其依据 依据: (一)1. 注意原料的种类和数量 原料种类应多样化,以利发挥各种原料之间的营养互补作用。常用猪饲料的比例为谷物类占50%-70%,糠麸类占10%-20%,豆饼豆粕占15%-20%,有毒性的饼(粕)及菜籽饼应小于10%,种猪不宜使用,由于这里是后备母猪因此不采用,动物蛋白饲料占3%-7%,叶粉、草粉应小于5%,骨粉占2%-2.5%,食盐要小于0.5%,啤酒糟粗纤维含量较多,最多只能用15%左右。石粉贝壳粉应小于4|%

双胞胎集团配方师在饲料配方设计心得

双胞胎集团配方师在饲料配方设计心得 1必须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和原料的质量 有些配方师在做饲料配方时,只是机械的把各种饲料原料输入到配方软件中,然后点击"线性规划",只要出来的配方营养成分达到了,就把配方一打印然后交到生产上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样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虽然配方的营养达到了,但是饲料的"顾客"动物喜不喜欢才是最主要的。因为饲料的适口性很差,动物就会采食很少或者干脆拒食。所以选择原料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口性好,新鲜无变质的原料。配方师不应该每天只是做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做配方,每次要做一批饲料前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原料的品质,必要的时候要亲口品尝原料的适口性。还有就是当饲料做出来后要检验一下饲料的色泽、气味是否达到标准。有些饲料厂经常喜欢做一些抗应激的,增加瘦肉率,促进动物生长的特殊的小包料,因为相对来说这种小包料效果比明显,利润比较高。比如有一次本人做一个控制养殖场蚊虫的小包料,这种小料的主要成分叫环丙胺嗪,主要作用是用来杀死蚊蝇的虫卵。做这种小料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环丙胺嗪的气味相当难闻,就只是在配方中加了些载体和抗生素。结果客户反映猪拒食加了这种小料的饲料,后来在调整配方的时候加了香味剂和甜味剂,后来这种小料市场反映一直都很好。还有一次类似的事情就是有些客户抱怨我们公司的一种小料(主要成分是黄胺和黄胺增效剂)促生长效果不很好,后来就加大了磺胺和磺胺增效剂用量两倍,结果跟上个例子一样,动物还是拒食这种小料,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药物添加剂本来味道和适口性就不

好,当用量增大的时候必然会加大难闻的味道,于是把磺胺和磺胺增效剂用量改为原来用量的1.5倍,又添加了一些香味剂,这样一来配 方的效果就好多了。 强调一点的必须注意饲料原料的质量,比如米糠、麦麸等原料。新鲜的米糠闻起来会有一种清香味道,含在嘴里边很甜,里边有绿色的糠壳一般来说都是新鲜的米糠,这种米糠在鸭料中可以用到50%。但是米糠由于脂肪含量很高,尤其在南方的夏天很容易酸败(5天左右),所以在猪料中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猪的嗅觉很灵敏,能不用尽量不用,可以用木薯来代替。麦麸和次粉这两种原料其实也是一类很容易酸败的原料,但是好多配方师却忽略这一点,所以用麦麸的时候也要注意麦麸的新鲜度,要不动物会出现拒食的现象。鱼粉是一种很好的原料,但鱼粉搀假(尿素、蛋白精)现象是最严重的。有次我公司的乳猪料拉稀很厉害,通过降低蛋白、添加氧化锌、柠檬酸的方法但是总解决不了,后来只好把各种原料拿去送检,其他原料都很正常,只有鱼粉经过检测发现里边掺的有铵盐。当时就把配方中的鱼粉去掉,拉稀的问题马上就解决了。因为鱼粉的质量不好控制,所以有些公司可以自己购买鱼干,然后再加工成鱼粉。鱼干价格为3400元/吨,加工成本50元/吨,比豆粕还便宜。这样的鱼粉不但降低了成本,还保证了质量。 2注意配方的失真 一个好的成品饲料由好多因素决定,其中包括:好的饲料配方、好的原料和好的加工工艺等等。一个优秀的配方并不难做,但是由于

如何正确设计饲料配方

如何正确设计饲料配方 饲料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饲料配方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养殖或饲料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正确设计饲料配方,对畜牧业生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遵循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1.1 科学性与先进性原则 饲料配方容纳与包含了现代动物营养、饲料、原料特性与分析、质量控制等的先进知识。各项营养指标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标准基础上,能够满足动物在不同阶段对各种成分的需要,指标之间具备合理的比例关系,对相应生产出的饲料又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利用效率。科学性是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 1.2 生理性原则 饲料的适口性和饲料的体积必须与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相适应。饲料的适口性直接影响动物的采食量。如菜籽饼适口性较差,在日粮中单独使用,配比不能过高,否则采食量降低,若与豆饼、棉籽饼合用,不但可以提高适口性,还可以做到多种饲料合理搭配,有利于发挥各种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提高日粮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与能量浓度有关,也与饲料的体积有关。饲料中除了应满足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外,还需注意日粮中的干物质含量,使之有一定的体积,既可吃得下,又可吃得饱,并能满足营养需要。 1.3 经济性和市场性原则 在畜牧业生产开支中,饲料的费用约占整个成本的70%~80%。所以在配合日粮时,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开发当地的饲料资源,精打细算,巧用饲料,降低成本。 饲料配方应从经济的、实用的原则出发。生产中是否采用高投入高产出或低投入低产出的饲养策略,主要取决于市场。对地方品种畜禽和散养户可设计较低档配方,对外来良种、改良品种和规模养殖场则应设计高中档配方。当市场饲料原料价格低廉而畜产品售价较高时,则应设计高档次的饲料产品,追求较好的饲养效果和较优的饲料转化率;当市场饲料价格坚挺而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走低时,则可设计较低档次的饲料产品,实现低成本饲养,保持一般生产成绩。 1.4 安全性和合法性原则 配方设计必须遵守国家有关饲料生产的法律法规,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饲料标签》、《饲料卫生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安全要求》等。严禁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