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编号:PE121044_01

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

学时: 96

学分: 6

适用专业: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

)

课程性质: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必修课

开发人员: 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教学团队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在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分四大类:第一类为电路分析基础,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阻电路分析和正弦电路分析。第二类为三相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电动机及其控制。第三类为模拟电子技术,内容包括放大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分析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介绍。第四类为数字电子技术,内容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集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该课程将“电路基础”、“电动机控制”“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电工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工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融会贯通、学会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

(一)课程设计理念

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充分体会有关电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有机结合时代的新产品;

创造团结协作的氛围,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知能力;

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主要分模块以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各模块内容的特点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本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一个电系统的整体角度下手分析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能够解决应用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各项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我们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纬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这三个纬度的目标是一个整体,在教学中,要以“专业能力”为重点教学目标,同时关注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以及伴随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社会能力”。三个部分相互呼应,融为一体。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目标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1、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学会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

3、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简单计算方法

4、掌握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5、掌握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基本性能和主要工作原理

6、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7、掌握典型三相电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连接技能。

7、能识别常用的半导体元件的名称与作用

8、能理解整流电路与基本稳压电路的原理

:

9、能说明放大电路的作用

10、能复述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并能利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能分析简单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1、具有正确使

用常用电工电

子仪器仪表(电

流表、电压表、

万用表、示波器

等)的能力;

2、具有正确测

量基本电学量

(电阻、电流、

电压、电功率、

电能)的能力;

3、具有正确识

读和分析常用

电工电子电路

图,并完成有关

电路参数计算

的能力;

4.掌握基本概

念,了解基本原

理。

5.具备主动学

习能力,能主动

1.培养职业道

德,培养职业

素质修养。

'

2.培养能吃

苦、愿吃亏的

奉献精神。

3.学习与人相

处、沟通的能

力。

4.在上课讨

论、合作过程

中培养团结互

助精神;

5.在创作过程

中培养创新精

神。

五、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

(一)课程内容(总计96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践教学项目48学时)

(二)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遵循“以必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育理念和人的学习认知规律。教学内容以后续课程“必须”、“够用”出发,同时兼顾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知识讲授应力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阐述,应切实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多地列举从事电工电子技术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会常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常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或现象,让学生做到真正学有所用。

2、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本课程教学应尽可能多地携带实物进入课堂进行演示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动画演示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多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前后贯通,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条件

1、理论教学条件

电化教学设备,因为考虑到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图形多,课堂多引用实例,多画图。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的内容;尚未开发但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相关教学资源,同行共同学习,开发相应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资源。发挥我院联合优势,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2、实践教学条件及场地要求

3、任课教师条件

任课教师应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有一定的电工电子实践经验,具备中级电子仪表检定修理工资格的教师为最佳。亦可邀请企业、行业上的一线工作人员、技术主管作为兼职教师。

七、考核方式

1、设计理念

从职业活动和岗位要求分析入手,根岗位用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围绕岗位职业能力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各课程从岗位能力要求出发设计学习单元(项目),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

2、考核形式

理论教学部分主要通过课堂问答以及期末考核的方式实行,实验部分主要通过日常实验项目考核。本课程设有附加分成绩,在课程学习期间,学生自己动手成功制作电类作品实物,能实现基本功能,则在期评成绩中可获得而外加5到10分(是技术难度和使用意义而

定);学生在完成学期问答任务后,每6次正确回答问题可获得附加分1分。随堂考核与实验项目考核成绩以及加分成绩相结合的综合成绩即为该课程期评成绩。期评成绩总分不能超过100分。

作业(教材习题和课外练习)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问答可根据时间和课程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自己掌握;课堂提问、答疑和质疑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的一个较好方法。

4、具体设计方案

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闭卷方式,时间为120分钟。

理论教学过程成绩=出勤率成绩×40%+课堂问答×20%+作业成绩×40%。

实践教学成绩=实践教学出勤×25%+项目考核报告成绩×50%+动手能力成绩×25%;

平时成绩=理论教学过程成绩×20%+实验成绩×80%

附加分成绩为课外小制作,分值为5到10分;

期评成绩=平时成绩×70% + 期考成绩×30%+ 附加分。

期评成绩总分不得超过100分,超过100分按100分记录。

5、评分标准

八、其他说明

(一)本课程考核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作为主要参考,任课教师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基础上可以

根据授课进度适当增加辅助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执笔人:审核人:

编写日期:审核日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