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普通中小学校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成都市普通中小学校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成都市普通中小学校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成都市普通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第一章前言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省、市政府关于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使我市普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促进素质教育对校园和校舍条件与环境的要求,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加强中小学建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学校校舍建设的规划设计质量,提高建设水平,进一步改善本市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特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编制本建设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建设指导意见依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标准》(建标[2002]102 号)、《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参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并结合本市教育发展现状和《成都市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2012 年3 月),以及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编制。

第三条本建设指导意见是我市新建中小学校建设中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是各级相关政府规划、批准设置、新建、改造、管理中小学校的基本依据,是中小学规范化学校创建的参照依据。在达到本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应逐步提高相关办学条件标准,以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改建和扩建学校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小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应服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服从成都

市各区(市)县政府教育改革和发展总体规划。

第五条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保证校舍建筑设计具有防御各种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应确保师生的安全;在防御地震、台风、暴雪、洪水等各种重大意外灾害时,应具有相应的能力和应对措施,应成为临时紧急避难场所。

第六条中小学校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学校的总体规划在满足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应执行“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基本规定,注重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校园建设用地和校舍建筑既要保证教学与生活的基本需要,又要符合集约利用土地和合理使用校舍的原则。本建设指导意见中校园用地面积指标,各相关区县在执行时,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视需要和可能制订学校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新建实验性、示范性、标志性,以及有特殊要求的中小学校,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调整部分用房面积,其用地及建筑标准可适当提高。校园规划设计要符合学校的特点、城市规划的要求、周边环境情况和学校的现状等条件,因地制宜进行。校园规划设计要便于建设单位根据需要和可能分期实施。

第七条根据成都市“统筹城乡,均衡教育” ,全面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则,本指导意见对城乡学校建设实行统一标准,不作城市及农村学校的区分。经济条件、办学能力较好的地区,可结合当地教育中长期规划和布局,作适当调整。

第八条中小学校的校舍建设,应以人为本,必须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新建学校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与可能,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区县政府要加强本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注重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第九条本建设指导意见不包括学生宿舍和相应的生活用房,其用房面积

和用地应另行申请报批。

第十条中小学校规划设计和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指导外,还应执行国家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十一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办普通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另行规定。

第二章学校规模及设置

第十二条学校布局设置

一、中小学校布局布点,要立足本地实际,应根据城市、乡(镇)总体规划要求,结合人口密度与分布、尤其是学龄人口数量及增减的发展趋势,以及地形地貌、能源、交通、环境等综合条件确定。

二、农村学校服务半径,应以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为原则,可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城市学校的服务半径要根据学校规模、交通及学生住宿条件、方便学生就学等原则确定。学校布点必须与城市扩建和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时应充分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三、新建学校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带。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及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山丘地区的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河湾及泥石流地区、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

四、学校设置应避开公共娱乐场所、集贸市场、医院传染病房和太平间、气源调压站、高压变配电所、垃圾场所及公安看守所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或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场所。应与铁路、公路干道、机场及飞机起降航线有足够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

五、校园用地应完整,不应有校外道路穿越校区。

六、对于处于旧城区的学校,当地政府应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改造成有良好的环境,功能分区明确的校园。

第十三条学校规模

一、中小学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推进程度和人口发展规划等合理确定。

二、中小学规模和班级定员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1、小学学校:6 班、12 班、24 班、36 班,每班≤45 人;

2、初级中学校:12 班、24 班、36 班、48 班,每班≤50 人;

3、九年制学校:9 班、18 班、36 班,小学每班≤45 人、初中每班≤50 人;

4、高级中学校:12 班、24 班、36 班、48 班,每班≤50 人。

第三章学校总体规划

第十四条校园规划与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新建、改扩建学校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并履行报批手续。

第十五条校园总体规划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将人工设施、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适应和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学习、工作、交往,确保师生安全为宗旨,体现学校办学传统和时代特色,提供较为宽裕的活动空间和意外灾害时的应急避难空间。并根据需要,适当预留发展用地。校园总规划宜按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力求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便于管理、提高效率。

第十六条教学用房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并保证有良好的建筑朝向。体育运动场地应与教学用房保持合适的距离,其间宜以道路或绿化带分隔。室外田径场和球类场地的长轴宜为南北向,应进行排水设计,保证排水畅通。

第十七条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相邻的校外建筑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中的规划、消防、日照等有关规定。建筑风格要力求体现学校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需要。校园绿化、美化要结合建筑景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统一规划设计,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第十八条校园内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学校人流、车流、消防要求布置。室内外水、电、气、弱电系统等管线应根据校园总体规划合理设置,并按照防火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

第十九条学校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应便于学生就学,有利于人流迅速疏散,不宜紧靠交通干道。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并设置警示标志。

第二十条校园应有围墙(或安全隔离设施)、校门。旗杆、旗台应设置在校园中心广场或主要运动场区等显要位置。

第二十一条学校各类设施应兼顾残疾学生的使用和安全,符合《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的规定,实现无障碍的要求。

第四章建设用地

第二十二条学校建设用地组成

中小学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建筑用地、体育运动场地、绿化用地等三部分组成。依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成都市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2012年3月),并参考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义务教育

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我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应不低于表4.1 的标准。

一、建筑用地。建筑用地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道路、房前屋后零星绿地及建筑群组之间的小片活动场地。建筑用地应满足相应学校规模所建教学及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所需用地。中小学校建筑容积率(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之比)计算,非完全小学的建筑容积率原则上不大于0.3,完全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原则上不大于0.7,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原则上不大于0.8。

二、体育运动场用地。体育运动用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活动所需要的场地,应满足相应学校所需田径、蓝(排)球、体育器械等运动场地。体育场地配备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 号)执行。因受地理环境

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一般情况下,小学应确保有60 米直道的运动场地,初中及九年制学校应确保有100 米直道的运动场地。

依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并参考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我市普通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的设置与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表4.2 的标准。

三、绿化用地。中小学校绿化用地宜包括集中绿地、零星绿地、水面和供教学实践的种植园地及小动物饲养园。中小学校应设置成片集中绿地。集中绿地的宽度不应小于8m。

四、中小学校用地标准中未含寄宿学生宿舍占地面积,需要建设学生宿舍的寄宿制学校应按生均宿舍面积及建筑容积率,另行申报批准,增加用地及建筑面积。

第五章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第二十三条学校校舍用房构成普通中小学校校舍用房主要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及其辅助用房,生活服务及其辅助用房三部分组成。根据我市教育发展现状,依据《成都市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2012 年3 月),以及中小学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的需要,我市普通中小学校各类校舍用房应作如下设置。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应包括普通教室,科学实验室,理、化、生实验室及其仪器准备室、实验员室,音、体、美教室及其器材室,劳技教室及其器材室,计算机网络教室,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藏书室,卫生保健室,心理辅导室,校园网管理中心机房,多媒体学术报告厅,专用多媒体教室,电教维护室,校园广播系统控制室,校园安全监控室,学生视听阅览室,校园闭路电视播控控制室,校园电视台演播室等。

二、办公及其辅助用房应包括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会议接待室,广播社团办公室,德育展览室,档案室,总务仓库,维修管理室,传达值班室等。

三、生活服务及其辅助用房应包括学生食堂,开水房,配电房,厕所等。

第二十四条普通中小学校各类校舍用房建设面积标准,参照国家建设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标准》(建标【2002】102 号)、《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 —2011),并依据《成都市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2012年3月),我市中小学校各类校舍用房应符合以下标准。

一、小学1、教学及其辅助用房应不低于表5.1 的标准。

注1:学校规模小于6 个教学班的非完全小学,应根据办学规模和班额实际,参照“不足2 个平行班(完全小学)”标准执行,最低要求:应设置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各1 间。

注2:学校规模大于48 个教学班的,每增加12 个教学班(2 个平行班)时,在上限基础上科学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 间,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各增加1 间、计算机网络教室增加1 间。

2、办公及其辅助用房应不低于表5.2 的标准。

注1:学生食堂按学校规模学生人数的60%计算就餐人数,按每人1.5m 计算食堂使用面积。使用面积包括操作间、售卖间、备餐间及就餐区等基本面积。寄宿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就餐学生比例。

注2:厕所按学校学生人数,每16 人设一厕位(包括小便池及大便槽),

每厕位按3m 计算使用面积2

二、初级中学

1、教学及其辅助用房应不低于表5.4 的标准。

注:同表5.3 上述标准的制订还参考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 年颁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建设委员会和成都市规划管理局2003 年试行的《成都市城区配套中小学建设标准》、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中小学灾后重建规划指导意见》等文献。

第六章学校建筑标准

第二十五条中小学校校舍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小学校建筑设

计规范》GB50099 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学校设计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的有关规定及国家有关材料、产品、部品的标准规定。体育场地采用的地面材料应满足环境卫生健康的要求。

第二十七条建筑层数。普通中小学校教学用房、办公用房、学生宿舍宜设计成多层建筑。普通教室、实验室应安排在五层及以下,化学实验室应安排在底层。其他用房宜根据使用要求设计。

第二十八条建筑层高:

一、中小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最小净高应符合表6.1 的规定。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学用房最小净高按初中标准执行。

二、行政办公用房不宜低于3.00m。

三、学生宿舍不应低于3.40m。

四、图书阅览室、风雨操场、食堂等用房的净高,应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和有关设计规范确定。

第二十九中小学校建筑物临空窗台的高度不应低于0.90m。

第三十条中小学校建筑物上人屋面、外廊、楼梯、平台、阳台等临空部位

必须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必须牢固、安全,高度不应低于1.10m。防护栏杆最薄弱处承受的最小水平推力应不小于1.5kN/m。

第三十一条建筑结构:

一、中小学校的建筑结构应按防御各类重大意外灾害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二、学校校舍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建筑结构应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体系。

三、在抗震设防烈度6 度及以上区域,严禁使用预制砼空心板及预制砼楼梯构件。不宜采用管道燃气作为实验用的热源。

四、建筑材料的强度等级、型号、规格、质量等材料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十条耐火等级。中小学校建筑防火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多层不应低于二级,单层不应低于三级。

第三十一条楼地面。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实验室、食堂、门厅、走道、楼梯间宜采用防尘防滑易清洁的楼地面。化学实验室宜做耐酸碱腐蚀的楼地面。食堂、厕所、盥洗等用房宜采用防滑易清洁的楼地面,应有可靠的防水和排水措施。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专用教室地面应作防静电处理。需要对埋设在楼地面内的管线进行检修的房间,楼地面的做法应有利于管线维修。

第三十二条门厅、走廊:

一、中小学校教学楼的门厅宜适度宽敞,有利于人流集散通行和短暂停留。

二、学校教学楼宜采用外廊或单内廊,单侧走到及外廊净宽不应小于

1.80m;内廊、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

2.40m。办公用房的廊宽不应小于1.50m。

三、门厅和走廊的楼地面不宜设台阶。走廊楼地面、走廊与房间楼地面略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口:2.72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10.94% 15~64人,占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9.71% 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67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54人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8人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 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2人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 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7人成华区: 常住人口:938785人 户籍人口:641275人 常住人口家庭:322754户 家庭户人口:854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5人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1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

成都市龙马湖设计浅析

成都市龙马湖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8-06-08T15:29:56.8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作者:廖世春申青松王政克 [导读] 摘要:本文在充分分析四川简州新城龙马湖补水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无自然汇流的湖区水量平衡计算进行总结,同时在引退水工程方案中应根据周边规划建设进度提出可行的近远期方案,并引入智慧水利系统进行后期管理,以期指导类似湖区的设计。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610081 摘要:本文在充分分析四川简州新城龙马湖补水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无自然汇流的湖区水量平衡计算进行总结,同时在引退水工程方案中应根据周边规划建设进度提出可行的近远期方案,并引入智慧水利系统进行后期管理,以期指导类似湖区的设计。 关键词:景观湖;补水;蒸发;渗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迈入一个新台阶,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更上一层楼,其中作为提升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载体景观湖被重视起来,与传统水库的自然集雨面积汇水不同,景观湖多新建于城市平坦局域,完善的市政管网使湖区不具备通过自然地形汇水能力,因此湖区需要人工定期补水,同时做好湖区防渗等措施减少水量损失。 1. 工程概况 成都市龙马湖位于成都市简州新城核心区龙马湖中央公园,本次设计在保证最佳观湖效果基础上,尽量保留和梳理现状地形,将水塘、洼地等连成一片,通过高程分析,最终确定湖面正常水位高程431m,湖区水面面积70.1万m2,总库容98.2万m3,库容规模属小(二)型水库。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相应的主要建筑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设计洪水采用20年一遇,校核采用200年一遇。湖区建成后,在简州新城核心区形成看山、望水、亲城”的空间格局。 2 区域周边水系 龙马湖位于成都市简州新城核心区,周围为商务、市民生活和科创中心,因此对湖区水景观维持和水质均有较高要求,本次设计湖区水面变幅以低于正常水位0.2m为限,水质要求达到IV类水标准。 龙马湖周边主要水系为:沱江干流、赤水河支流、瓦子河支流、龙泉湖养马河干渠等。 如上表所示,沱江河龙泉湖水量均较充足,但由于沱江水质较差,同时引水难度较大,经比较本工程推荐采用龙泉湖水源,通过养马河干渠将水引至湖区。 3 水量平衡分析 龙马湖湖面面积70.1万m2,湖区库容98.2万m3,为维持湖区水景观,湖区水面下降大于20cm即进行补水。本次设计采用相邻地区气象局提供的近30年气象资料,湖区土壤渗透系数1×10-6cm/s,由于本湖区无天然来水汇入,湖区需水量可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湖区需水量Q=降雨量Q1-蒸发量Q2-渗漏量Q3 根据计算10月~次年6月均需要补水,最大月补水量为4月份,需补水7.3万m3。选择12月、3月、5月进行三次集中补水,分别补水12.8万m3、13.4万m3、16.4万m3,其中3、5月正好利用春灌期龙泉湖放水期补水,12月需单独协调龙泉湖放水补充,当养马河未对龙马湖补水期间,龙马湖下游景观河道通过设堰进行梯级蓄水,保证下游景观河道形成稳定的景观水面。 4 引退水方案 由于规划引水渠道周边均为浅丘山体,地块尚未进行土地平整和开发,近期修建引水河道代价较大,因此需考虑湖区近期引水方案,同时在规划退水河道未修建前,需考虑湖区近期退水通道。 根据现场实际踏勘,项目区现已有一条朝阳斗渠,该斗渠亦从龙泉湖养马河干渠取水,可作为近期引水通道,斗渠为0.8m*0.8mU型渠道,过流能力0.38m3/s,首次蓄水时需21天蓄满。由于朝阳斗渠未来由于周边地块开发及整理无法作为长期引水渠道,远期仍考虑从龙

成都市地方标准写字楼物业服务规范

成都市地方标准写字楼物业服务规范前??? 言 本标准由成都市房产管理局、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华昌物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都诚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富力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学明、蔡任重、姜礼、巫庆敏、庞琳、 曾光德、杨波、董伟、何昌伟。 ? 写字楼物业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写字楼物业服务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客户服务、房屋共用部位、共同设施设备的运行及维护、秩序维护、环境卫生的维护、绿化的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写字楼物业服务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则 DB51/190? 四川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建设部令第156号《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卫监督发【2006】53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四川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成都市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管理办法》 《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3.1 ? 写字楼 为商务、办公活动提供空间的建筑及附属设施、设备和场地。 3.2 ? 物业管理

城市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条文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城市正在加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且在具备条件的城市开始普及高级中学阶段的教育。随着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校园、校舍的条件与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与育人环境,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校建设标准,使学校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这是制定本建设标准的基本目的。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普通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改建、扩建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要视学校已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网、绿化等现状和具体情况,参照本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第三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是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制订的,在校舍各类用房的配置和面积指标上,首先要保证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基本需要,配备必要的办公和生活用房,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场地。同时,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对校园校舍的条件与环境的更高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创造与完善。 第四条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都必须先规划设计,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校园规划设计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城市规划的要求、周边环境情况和学校现状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校园规划设计要便于建设单位根据需要和可能分期实施。 第五条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要认真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同时还应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与相关建筑法规的规定。 第二章学校建设规模与校舍用房的组成 第六条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中小学学制和班额人数的规定、生源、实行最佳规模办学的程度、办学的社会效益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 市数据统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口: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 15~64岁人口约:人,占%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 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人 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人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兰州-成都原油管线工程甘肃康县段铜钱河穿越防洪评价报告

兰州—成都原油管道工程 穿越甘肃段康县铜钱河防洪评价报告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九年六月

课题名称:委托单位:承担单位:院长:院总工:初审:复审:审定:课题负责人:报告执笔人:主要完成人:

目录 37} 附:1、黄委会2001年3月对渭蒲高速公路连接线上涨渡大桥建设项目审查同意书(黄水政字[2001]1号); 2、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渭河上涨渡新桥建成后拆除旧桥的函(渭政函[2004]30号); 3、渭南市交通局关于渭蒲公路渭河大桥设计变更及建设情况的说明; 4、渭南市交通局提供的渭蒲公路渭河大桥纵断面图。

1 概述 1.1项目背景 兰州—成都原油管道工程是将西部原油管道输送到兰州的部分原油管输到四川省彭州,起点为西部原油管道的兰州末站,途经甘肃、陕西省,到达四川省的彭州。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四川省、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所需石油化工原料的供应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促进西南地区石油化工生产发展和我国西北、西南两大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管道全长880 km,线路管径为φ610mm,采用X65(L450)钢管,设计压力为8MPa~13.4Mpa。管道设计输量1000×104t/a,启输量为550×104t/a。沿线经过的主要河流有渭河、白龙江、潼江、涪江、石亭江、小石河等共11条。河流大型穿(跨)越共12处,中型穿越共24处。其中在甘肃省境内穿越河流主要有东峪沟、渭河、莲峰河、西汉水、燕子河、阳坝河等,共14处;在陕西省境内穿越的河流有八海河和广坪河,共2处;在四川境内的河流主要有白龙江、潼江、涪江、石亭江、小石河、清江河等,共19处。 西油东送和原油进川的干线管道工程是《国家石油管网布局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已列入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于2005年7月~2006年9月完成预可研并通过审批,2006年9月~2008年2月底,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并计划于2009年7月底完成初步设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等法律法规,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2009年6月10日,受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管道穿越甘肃

[建筑地方标准] 成都电力隧道工程建设设计技术导则(成建委〔2014〕421号).doc

成都电力电缆隧道工程建设设计 技术导则 2014-12-12 发布2015-01-01 实施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联合发布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前言 本导则根据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市供电公司和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要求,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 导则编制组在参阅了相关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地方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电力电缆隧道工程规划、设计及建设的实际情况,完成本导则的编制工作。 本导则涵盖成都市电力电缆隧道工程建设、设计等方面,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电力隧道总体设计;4 电力隧道土建建设工程;5 电力隧道附属工程。 本导则由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管理组”(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200092)。 本导则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导则参编单位: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市供电公司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李初元张锁梅森林张敏 何东潘翀马骏逸陈俊材 帅颖姬永红聂俊英陶风德

目录 1.总则 (1) 2.术语 (2) 3.电力隧道总体设计 (4) 3.1一般规定 (4) 3.2电力隧道总体设计 (4) 4.电力隧道土建建设工程 (7) 4.1一般规定 (7) 4.2工程基础条件调查 (8) 4.3结构上的作用 (8) 4.4材料 (9) 4.5电力隧道结构型式 (12) 4.6构造要求 (13) 5.电力隧道附属工程 (15) 5.1电力隧道消防系统 (15) 5.2隧道内电气与照明系统 (16) 5.3通风系统 (18) 5.4排水系统 (18) 本导则用词说明 (20) 引用标准目录 (21) 条文说明 (23)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口:2.72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10.94% 15~64人,占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9.71% 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67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54人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8人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 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2人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 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7人成华区: 常住人口:938785人 户籍人口:641275人 常住人口家庭:322754户 家庭户人口:854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5人

成都市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标准

成都市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标准(试行) 1.说明 成都市绿化养护管理标准,依据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50016—1998《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操作规程》结合成都市绿化实际情况制定。 本标准养护管理工作的内容:浇水排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松土除草、补栽、扶正支柱、绿地容貌、设施维护等。 本标准养护管理适用范围: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等。 本标准适用成都市绿化养护施工及其工程管理和监理。 本标准特殊术语说明 1.5.1绿化养护管理是指在绿化工程竣工验收之后,为使园林绿地达到整洁美观,园林植物正常生长而采取的一切养护管理措施。 色块灌木指绿地中成片种植的彩叶植物或开花灌木。 造型灌木指用修剪、捆扎等方法整修成特定形状的灌木。 花卉指木本观花植物及草本观花植物的总称。 盆草花指盆栽草花及地栽草花(含宿根花卉)的总称。 花灌木指观花类灌木及小乔木。 2.养护的直观标准 长势树木长势旺盛。 叶片叶色正常、叶大而肥厚、不黄叶、不焦叶、不卷叶、不落叶、无明显虫屎、虫网、被虫咬食叶片数量、每株在10%以下。 枝干树干挺直、倾斜度不超过10度,树干基部无蘖芽滋生、枝干粗壮、无明显枯枝、死桩、基本无蛀干害虫的活卵、活虫,介壳虫在主,侧枝上基本无活虫。树冠树冠完整美观、分枝点合适、侧枝分布均匀、枝条疏密适当,内膛不乱,通光透光。 行道树分枝点高低、树高、冠幅基本一致,无连续两株缺株、相邻5株的高差<10%。 花灌木着花率高、开花繁茂、无落花落蕾现象。色块灌木无缺株断行、覆盖度达100%,色块分明,线条清晰流畅。 绿篱、造型灌木形状轮廓清晰,表面平整,园滑、不露空缺、不露枝干、不露捆扎物。 藤本长藤分布合理、枝叶覆盖均匀、附着牢固、覆盖度达85%以上。 盆草花生长健壮、花繁叶茂、无残花败叶。花坛整洁美观、四季有花、层次分明、图案清晰、色彩搭配适宜。 草坪生长茂盛、叶色正常、基本无秃斑、无枯草层、无杂草、无病虫害、覆盖度达98%以上,留茬高度经常保持在6-8 cm。

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

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 第一章总则 (1) 1.1目的 (1) 1.2作用 (1) 1.3适用范围 (1) 1.4修改 (1) 第二章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控制 (3) 2.1总体目标 (3) 2.2控制原则 (3) 2.3重点控制地区 (3) 2.4专项控制要求 (9) 2.4.1 城市景观照明 (9) 2.4.2 建筑色彩 (11) 2.4.3 城市风貌 (14) 第三章城市重点地区设计导则 (15) 3.1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 (15) 3.1.1 控制对象 (15) 3.1.2 总体要求 (15) 3.1.3 设计导则 (18) 3.2主要公园周边地区设计导则 (22) 3.2.1 控制对象 (22) 3.2.2 总体要求 (22)

3.2.3 设计导则 (25) 3.3主要临路地区设计导则 (27) 3.3.1 控制对象 (27) 3.3.2 总体要求 (28) 3.3.3 设计导则 (30) 3.4城市核心区设计导则 (34) 3.4.1 控制对象 (34) 3.4.2 总体要求 (34) 3.4.3 设计导则 (39) 3.5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设计导则 (41) 3.5.1 控制对象 (41) 3.5.2 总体要求 (42) 3.5.3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控制要求 (43) 3.5.4 近现代历史文化街区控制要求 (47) 3.5.5 文物保护单位控制要求 (49) 3.5.6 历史文化风景区控制要求 (49) 3.5.7 优秀近现代建筑控制要求 (51) 3.6“198”地区设计导则 (52) 3.6.1 控制对象 (52) 3.6.2 总体要求 (52) 3.6.3 设计导则 (55)

第一章 工程综合说明

第一章工程综合说明

第一章工程综合说明 1.1工程概况 大岗山水电站位于大渡河中游上段的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挖角乡境内,是大渡河干流于近期开发的大型水电工程之一,电站正常蓄水位为1130m,电站装机容量2600MW。根据大岗山水电站可研阶段设计进度安排,2013年11月两条导流洞同时下闸,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相应上游水位1016.85m,2014年6月至10月度汛水位1083.19m;2014年10月下旬导流孔下闸蓄水,11月底蓄水至死水位1120m高程有水调试。 大岗山水电站建设征地涉及石棉县和泸定县,得妥集镇为大岗山电站规划的泸定县境内的移民安置点之一,位于大岗山水电站水库淹没区库尾,工程距上游泸定县城52km,距下游石棉县城约60km。工程区对外交通运输线路有国道(G108线、G318线),东西省道(S306线、S305线),南北省道(S103线、S211线)、雅安~西昌高速公路与东面的成昆铁路一起构成交通运输网,全线公路均为三级及以上公路,对外交通条件较好。库区复建S211道路跨过得妥防洪垫高工程上游段,两项目同时施工。 得妥集镇移民安置工程主要包括位于大渡河左岸的得妥安置点和右岸的繁荣安置点,工程项目包括安置区垫高防护工程、居民小区工程、工地整理工程、引水工程及道路工程等,其中: 左岸:得妥垫高防护工程、烂田湾土地整理工程、生产道路工程、得妥垫集镇市政工程、房建工程、引水工程等。 右岸:繁荣垫高防护工程、繁荣土地整理工程、引水工程、生产道路工程、繁荣房建工程、红花岗村对外连接道路工程等。 安置区垫高防护工程由混凝土挡墙、砂卵石填筑、护岸防护、坡脚抗冲防护等组成。 土地整理工程由土地平整、农田水利、排水、水工建筑物、田间道路等组成。 引水工程分为居民区生活用水引水工程、繁荣生产安置区引水工程、

(完整版)成都市2030人口预测

成都市2030年人口预测 一.成都市基本情况: 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中部。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现辖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双流县、郫县、温江区、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等9区6县,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4市。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成都常住人口1404.76万人,流动人口241万人。 二.数据采用与分析 人口预测是根据基期的人口数据,根据一定的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增长率),利用选定的人口增长模型计算未来一定时期内人口规模的计算预测。本文采用综合分析法和一元回归线性分析法来成都市2030年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一)综合增长分析法 2000年以来,成都市的人口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00年的1124.4272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404.76万人,流动人口从213.47万增长到241万人

成都市2000到2010年的人口总人口以及人口增长率统计表; 人口增长率平均值:α=∑αi/n =(1.58+0.23……-0.1)/1000=0.74/1000 根据综合分析法的公式: Pt=P0*(1+α+β)t+P 取2000年为基期,2010年为为报告期,t为10年,P0为1013.3475万人,Pt为1404.6万人,P为241万人,α为0.74/1000. 得到β=1.023/1000 同样取2000年基期的流动人口数据为P0,2010年的数据为报告期数据,由公式P=P0(1+Y),得到:y=0.012

成都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

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编(市政工程)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确保城乡规划有效实施,推进城乡统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 1.0.2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域内的各类与市政工程有关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活动。 温江、双流、龙泉驿、青白江、郫县、新都、金堂、新津、蒲江、邛崃、大邑、都江堰、崇州、彭州等区(市、县)的相应地区应参照本规定,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 第1.0.3条本规定所称市政工程是指城市交通设施工程、河湖水系工程及雨水、污水、再生水、给水、燃气、输油、热力、通信、广播电视、电力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工程。 第1.0.4条本市中心城区域内的市政工程,应根据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计划,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第1.0.5条除大型跨省域、市域的市政工程外,本市域内的市政工程建设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经国家批准的成都市2004地方坐标系,高程系统暂采用现行高程系统(待全市域高程系统统一后采用国家高程系统)。 第1.0.6条一般市政建设工程按基本地震烈度Ⅶ度设防。

第二章城市交通 2.1 城市道路 第2.1.1条城市道路分类 1. 城市道路按照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划分为四类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2.快速路是为车速要求高、行程长的汽车交通连续通行设置的重要交通干路,快速路交通组织应采用全部或部分封闭式。 3.城市主干路是城市各区或组团间的交通性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分道行驶,并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立分隔带或分隔栏。 4.城市次干路承担组团或乡镇内短距离出行并与城市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5.城市支路主要为解决局部地区交通和承担小区内部及大型建筑出入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6.各类城市道路的红线宽度及计算行车速度按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确定。 第2.1.2条城市道路用地指标及道路路网密度 1.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宜为15%~20%,规划城市人口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宜为6.0~13.5㎡。 2.道路网密度:(分区列表) 快速路为0.4~0.6(km/km2),主干路为0.8~1.2(km/km2),次干路为1.2~2.0(km/km2),支路为3~4(km/km2)。三个分区道路网密度分别宜为:第一分区12~16 km/km2;第二分区7~10 km/km2;第三分区6~9 km/km2。 3.工业区(点)内的道路网的密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其主要道

四川省地方标准-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桥式起重机安全评估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四年十月

《桥式起重机安全评估规程》是2014年成都市地方标准制定计划项目之一,由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和成都市标准化院联合起草。起草组在起草过程中,充分结合了成都市实际情况,并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协调、论证、修改,同时还广泛地征求了起重机械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单位以及检验机构和监察部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现在的《桥式起重机安全评估规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现将《标准》编制中的主要情况说明如下。 一、工作简况 1.必要性 起重机械作为八大类特种设备之一,广泛使用于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已成为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设施。截止2014年1月,成都市在用起重机械2万多台,其中桥式起重机高达1万4千多台。数量众多的桥式起重机特别是一些使用年限已较长的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1、使用管理水平低下;2、维护保养未及时跟进,不能落实到位;3、设备服役时间长,工作等级高,结构及机构损耗大。多方面因素导致了该类特种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的带病运行。 目前,我市大部分桥式起重机的使用单位严重依赖特检机构每2年一次的定期检验。而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是国家法定的强制性检查工作,该项工作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手段都是检验技术规程所规定,只能反映起重机械静态的安全状况,即设备检验当时的状况。由于使用工况的繁重,加之维护保养水平、使用管理水平、工作环境和相关设备参数的不同,该类特种设备的综合安全状况不能通过定期检验工作体现出来。显然,要彻底解决起重机械的安全问题,仅仅依靠每次的定期检验是无法满足的。因此,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对一些使用年限已较长的桥式起重机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评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该类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全面掌握桥式起重机该类特种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加强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宏观控制,变该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事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完整版

1. 引言 为了适应跨世纪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18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成都市政府,1995年1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决定”(成府发[1995]198号)、经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国家建设部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特修编1995-2020年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 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规划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实现“两个转变”(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方针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出分阶段发展规划。 规划原则 ①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②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大力保护耕地; ③ 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 3.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确定都市区的发展格局;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优化中心城的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 规划期限:修编的总体规划期限为1995年-202年,其中:近期至2000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4. 规划区范围及规划层次划分: 规划区范围:市域行政区范围均为本次规划范围,共12390平方公里。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14047625人 户籍人口:11426985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12354454人 平均每户人口:2.72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10.94% 15~64岁人口约:11146427人,占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9.71% 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67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 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54人 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8人 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 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2人 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 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7人 成华区: 常住人口:938785人 户籍人口:641275人 常住人口家庭:322754户 家庭户人口:854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5人

成都市防洪标准

成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1993年3月18日成都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1993年6月21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 2006年6月8日成都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2006年9月28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河道,包括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和滞洪区。 第三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河道主管机关,负责河道统一管理。 各区(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主管机关,负责河道统一管理。 第四条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五条河道的整治与建设,应当服从流域的综合规划,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通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航运通畅。 河道防洪的标准: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区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河道,2030年前应防70年一遇的洪水,2030年后应防200年一遇的洪水;五城区以外的区(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及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防洪重点镇的河道,应防20年至50年一遇的洪水;其他地区的河道,应防10年至20年一遇的洪水。 第六条修建开发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类水利工程和跨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等建筑物及设施,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建设项目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安排告知河道主管机关。工程竣工验收,应有河道主管机关参加。不符合设计标准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已建成的各类建筑物及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由河道主管机关依法责令原建设单位限期改建或拆除。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成都市社区用房建设规范》(征求 意见稿)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工作组 二〇一四年九月

一、工作简况 1.编制背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居民的生活观念、方式和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城乡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步增强,对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构建和谐城区迫切需要通过社区建设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建立服务平台,强化服务功能,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保障。而社区服务保障是建立在具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之上的,社区用房(或称社区公共用房)是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市社区用房存在建设不均衡,面积差异较大,功能布局不科学,服务不完善,标识标牌不统一等问题。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在规范社区建设方面先后出台了文件,并做出了具体要求。如(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要求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并与社区卫生、警务、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率达到90%,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社区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基本建成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2)四川省委办公厅于2013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创新管理服务的意见》(川委办〔2013〕22号), 明确提出到2015年,每百户居民拥

有的社区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社区服务站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面积不低于800平方米。(3)成都市委办公厅于2013年出台了《2013—2017年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成委发〔2013〕3号),明确要求城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不低于300平方米,涉农社区及村的办公和服务用房不低于400平方米。为推动社区用房的规范化建设,成都市民政局在综合成都市社区用房现状和政府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成都市社区用房建设规范》研制工作,并委托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起草标准。 2.编制目的和意义 为了保障社区服务功能的建立和完善,使社区居民在寻求社区公共服务和休闲娱乐等方面得到应有的服务,对社区公共服务用房进行标准规范是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的基础。 本标准对成都市各类社区用房的总建筑面积做出了明确要求,并针对社区应具备的服务功能,按照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的原则提出了社区用房分类及其相应面积要求;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和保障社区用房的稳定,本标准对社区用房的标识标牌、管理和维护也做出了相应规定。 目前国外的管理体制和对社区所赋予的服务功能不同,在社区公共用房方面没有相应规定;国内部分省市虽然在社区用房上出台了相应的规定,但基本都是从宏观层面对社区用房总面积提出了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本标准则是从具体层面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要求,

成都市中心最大“鬼楼” 下

成都市中心最大“鬼楼”(下) “ 人病了,会去找医生,那房子病了呢?堪舆师就是房子的医生,本质上都应该有一种医者仁心。”「球叔风水案例浅析—富力天汇」富力天汇(前言)自从上周更新富力天汇的稿子以后,球叔团队也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VIP待遇:球叔客服自从上次貔貅发光之后,在家里躺了三天;球叔一号助理的车莫名其妙被撞,还连做了好几天怪梦;球叔二号助理手滑把手机摔得卡都没找着,失联一天;球叔二号助理的媳妇一觉醒来,发现空调和水龙头被莫名打开了;连球叔另外一个合作伙伴也在国外被鬼压床!一一这些都发生在同一天..... 你以为球叔就没事么,是的,球叔没事,做了几天不开心的梦(感觉身体被掏空……)。是不是有阿飘大哥下了命令:(别说我们在编故事,认识球叔小伙伴和有点玄学常识甚至灵性强点的人都能明白是怎么回事)咱们2万多字只放出来四分之一都这般待遇,要是全发出来……富力天汇水太深,球叔要弃坑啊! 然而球叔从四万多的阅读量里仿佛看到了粉丝们眼巴巴的好奇和渴望,所以球叔决定坚持拆解,邪不压正,为了粉丝们,球叔拼了!但部分不可说的核心内容就让它随风去吧。

「温馨小提示」先送上大家最关心的逛富力天汇的正确路线,宝宝们请牢记:建议大家从西北入口进入富力天汇,然后从正东门出去,这个路线,是绝对不会招鬼的,但是如果是走东北门进入,从正西门出来,那么一定会招晦气、招霉运的。 言归正传 要弄清楚富力天汇这档子事,先要说说大环境的风水,蜀地自古鬼多,相传当年张天师在蜀地灭鬼百万!好在成都的西北有道家青城山镇守,西南有佛家普贤菩萨峨眉山镇守,还有进入川藏的入口,悲剧的是成都的东北方向几乎一马平川。自立城以来,成都整个格局就是龟城!虽然城墙 没有了,但大家可以看看成都的一环路和二环路,形如八卦。叔去了那么多城市,只有成都指路是:你往前走,第一个路口左拐,然后再右拐,在前面那个巷巷穿过切就是咯! 风水学把西北为天门(乾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巽为地户),西南为人门(坤位人门),东北为鬼门(艮为鬼门)。八卦中讲东北方称为艮位,是为阴阳之气的交替方位,象征着隐秘离奇、动荡不安和捉摸不定,与“鬼”的概念相吻合,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又将此命名为“鬼门”。 东北艮位的鬼气是最重的,据成都本地的通灵人士 说皇城东北角是杀人最多的地方之一!所以文殊院自隋朝修成开始就承载了镇守住东北方向鬼魂的责任,在成都旧皇城

国家课程设置

国家课程(2013、9) 1.高一学年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高一学习领 域 科目 (周课时) 上学期下学期学分第1学段 第2学 段 第3学段第4学段 语言与文学语文(5)必修1必修2必修3 必修4、选 修* 8+2*英语(5)必修1必修2必修3 必修4、选 修 8+2* 数学数学(5)必修1必修4 必修5必修2 8+1*初高中衔接教 材/1 人文与社会政治(2)必修1 必修2、民族团结理 论 4历史(2)必修1必修24地理(2)必修1必修24 科学物理(3)必修1、必修2必修2、选修3-16化学(3)必修1、必修2必修2、选修16 生物(2)必修1必修22 技术信息技术(2)必修1选修34通用技术(1)必修1必修12 艺术音乐(1)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开设模块(鉴赏 模块在第一学期完成) 2美术(1)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开设模块(鉴赏 模块在第一学期完成) 2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 (2) 健康教育专题、田径、9个选修模 块中选两个(自定) 4 心理健康必修、团体讲座、辅导(两周一课 时) 1 综合实践活 动研究性学习 1个课题研究 (不包括在周课时总 数中) 5社会实践军训 (一周)2社区服务参加5个工作日以上(寒暑假)1 学生活动 (班会、自习等) 1(不包括在周课时总数中)周课时总数36363636

学分合计78学分=73学分(必修)+5学分(选修) 说明:1、高一第二学期学考科目:信息技术、民族团结理论、物理、化学。 2、语文、英语学科可根据课时安排,进行选修5模块学习,也可 选择文科、理科学生必选的一个选修模块。 3、“学分”栏中无星号数字为必修学分,带*数字为选修学分。 4、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使用《中华民族大团结》(新疆教育出版 社),保证每学年不少于10—12课时,具体课时从《思想政 治》课时中调剂。 5、每周三七、八节课为研究性学习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