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

安溪县第十小学黄全春

教学评价语言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思维水平、道德行为、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定、启发、激励,引导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贯穿于教学中的即时的、情景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推动学习进程的重要作用。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学语言艺术,他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由此可见,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而且关系学生的终身发展。那么如何提高教学中的课堂评价的实效性,作出准确,合理,鼓舞人心的评价呢?一、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现状分析当前,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人,教学评价语言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提倡和运用。在11月份,我随机抽取了本人所在的年段的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教师使用课堂评价语言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如下表: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调查中,从教师不同的评价语言和学生所表现出的不同感受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评价语言的重要性。在调查中,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比较平淡,含糊不清,“很好”、“非常好”、“棒极了”、“大家表扬他”等成了教师课堂评价的流行语,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感受不深。其实,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对学生给予肯定和真挚的赞扬,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全身心投入学习,尽情发挥,获得发展。二、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使用策略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评价语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评价语言要具有趣味性,体现课堂评价的激励性。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在实践中,我认为教师教学评 价语言应

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要求出发,根据目的的不同,或严肃、或温和、 或激昂,但无论什么样的语态,都应具有激励性。只有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激

情,产生莫大的兴趣和动力。孩子们喜欢老师的激励性评价, 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教师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 堂的生命,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 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如我观看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录像课《相遇问题》一课时,学生 得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吴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时,一学生发现这两种方法 之间有联系,吴老师说:高人在这呢 ! 我都没看出来,像这样的学习多聪明呀 给他。”老师热情昂扬的评价语言使这位学生激动得涨红了脸,也引得所有学生羡 慕不已,大家又纷纷发言,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

2.评价语言要准确到位,体现课堂教学的差异性。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 不同的方

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 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 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因此,教师 要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以自然、真 诚、恰当、温馨的语言,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评价语言要做 到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语言。

3.评价语言要注重引导,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 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

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 要求。”“教师的评价,不只停留于表层的简单肯定,而是指出错在哪里,好在何

处。评价语要同教学意图结合得相当紧密。”可见,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

有偏差时,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 获得正确八

S ―I

的价值取向。如有的学生表达时,由于紧张或一时语塞或说错时,老师说:“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你的回答较完整,只要在这个地方再改一改,那不是更好吗?”用委婉的语句指出学生答题中的不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注意,其他学生也能从中受益。

4.评价语言要关注情感体验,体现人文性。美国学者卡耐基也曾指出: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与鼓励。在课堂中,学生除了有渴望被认同、被赞赏的内心需要以外,他们还需要从教师那儿得到尊重,宽容和教诲。教师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观去理解孩子,要把话说到孩子的心灵中去,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除了具有激励性以外,还应该饱含评价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关注,以富有真情的评价来促进被评价者知识、能力,情感的建构。

下面是一则教学叙事:

别怕,请你勇敢试一试

在教学中,我总担心由于自己的批评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每当课堂上有些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喜欢以平和的心态鼓励他们,然后慢慢地用问题一步一步地提示,直至能答到点上为止。

班上学生A 是一个有点特别的孩子,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只会在一边流泪,怎样办?在平时的课堂中,为了保护他的积极性,一般都是让他回答他已经做好的,然后鼓励他一番。今天课上的情况和以往也差不多,在进行全班校对的时候,他还只是完成了一半。在提问一道基础题“ 300公顷=(???) 平方千米”时,虽然没有看见他举手,但我还是叫起了他。磨蹭了半天,他才站起来,嘴里嘀咕着:“我还没有做好啊。”他原以为我会叫他坐下,“没事,那你现在想想也来得及。”我反将他一军。“可是我真的没有做好啊”,他反复重复着这句话,说着说着,眼泪又出来了。而此时,旁边也有些同学在催促着:“快点说呀,别浪费时间了,等会儿还要做作业呢! ”在老师和同学的双重压力下,他抽搐得越来越厉害,似乎受了很大的委屈。换了平时,可能我会就此打住,让他坐下,但是这道题只要稍微

转个弯就能得出结果,何不鼓励他大胆回答,“你为什么不好好想想呢,其实你会的呀。”也许是因为没有把握,他始终还是不愿意开口。

“别怕,勇敢一点,说错没关系的啊,如果你不说,你就永远都不可能战胜自己,就不可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试试看,你行的。”我在一边鼓励,希望他能拿出点勇气。“ 300…公顷二…=3…平方千米”,他一边哭泣一边回答问题,虽然声音断断续续,但我已经完全能听清楚他的回答,“真了不起,你真的做到了。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 ”教室里顿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他的心情在慢慢平复,在讲解下一道题的时候,当我转身想擦去黑板上的板书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他忽然开口说话:“老师,这个能不能慢点擦,我想记在书上。”我太意外了,原本还在担心他会不会因此讨厌我,担心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心就这样在我的坚持下被无情地毁灭,现在这种担忧不但完全没有必要,反而让他变得更上进,我暗自庆幸着。

有一句话这样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新理念下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正在发生着显着的变化,要真正发挥老师评价语言的导向、激励等作用,还需要在体现评价指标的操作性和构建更科学的评价体系方面进一步努力。

总而言之,课堂评价应本着“省时高效”的目的,“评价”只是手段,目的是促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