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

1概述

1.1项目基本情况

1.1.1项目名称

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

1.1.2项目地点

市及所辖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市

1.1.3建设单位

市环境保护局

1.1.4编制单位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4)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5)参考国家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

(6)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

(7)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8)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9). 各县(市、区)、建制镇城乡给排水专业规划;

(10).《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

1.3 有关规范和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 2001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0-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GB50140-200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2006年版) GB50009-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5057-199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 GB50046-9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89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4-95

《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J63-90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83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用文字代号和图形符号》HG20505-92

《控制室设计规定》 HG20508-92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20509-92

《信号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定》 HG20511-92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 HG20512-92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20573-95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12348-90

1.4编制原则

(1)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及环境治理的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2)污水治理工程必须符合保护湘江水系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总体目标。加强对小城镇饮用水源、流域源头地区的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提高乡镇人居环境质量。

(3)结合国家《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及省政府环境污染整治行动部

署,立足当前需要,兼顾长远发展,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环境状况,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工程规模。

服从区域总体规划的原则和要求,并与城镇道路、给水、防洪、环保、电力、电信、移民迁建,近期建设等工程规划相直辖市。

(4)根据统一规划,分期、分阶段建设的原则,统筹兼顾近、远期工程内容,以近期为主,考虑远期的发展。

(5)因地制宜的根据客观实际,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工程投资,节省用地、节省能源,并降低运行成本。

(6)新建污水处理厂要结合建制镇污水流量、水质变化特点积极稳妥地引进和采用管理简单、运行稳定、维护方便及高效、低运行费用的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先进设备、新材料,提高运转的可靠性,适当提高自动化程度,尽可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

(7)尽可能减少污染物在收集、输送、处理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防止二次污染。

(8)污水处理厂建设必须与污水管网的建设相配合,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提高处理设施利用率。

1.5 规划建设范围

根据市环境保护局委托和《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项目名单及具体责任分解表,规划编制范围为:

(1)岳麓区:含浦镇、莲花镇、雨敞坪镇、坪塘镇

(2)县:毛塘镇(工业小区)、黄花镇(黄花工业园) 、江背镇(工业园)、安沙镇(工业园)、金井镇(工业园)、双江镇、高桥镇

(3)望城县:丁字镇(工业园)、靖港镇、桥驿镇、星城镇、黄金乡

(4)浏阳市:洞阳镇(生物医药园)、镇头镇(纺织工业园)、沿溪镇、北盛镇、沙市镇、古港镇、张坊镇、官渡镇、永和镇、七宝山乡、文家市镇、澄潭江镇

(5)宁乡县白马桥乡(经济开发区食品工业小区)、夏铎铺镇(机械工业小区)、花明楼镇、灰汤镇、双凫铺镇、黄材镇、道林镇、双江口镇、龙田镇、金州乡

(6)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雷锋镇

本规划范围为以上镇所在地和污水设施可以覆盖的村庄。

1.6 编制内容

(1)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及工艺设计;

(2)排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方案;

(3)工程建设进度安排

(4)工程投资估算

2、项目区域基本情况

2.1市概况

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0?范围内。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全市辖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五区和浏阳市、县、望城县及宁乡县。

市土地总面积:11819km2

市区的土地面积:556.33km2

2007年市年末人口统计数据如下:

市年末总户数:187.70万户

市年末总人口:637.36万人

市城镇人口:383.69万人

市市区人口:273.72万人

市近年来的人口发展情况见图2-1。

约在公元前5000年,就有先民定居。春秋战国,已成为楚国南部重镇和农业发达地区。公元前221年,秦代设置郡,汉时设置国,此后为历代州、郡、府、藩治所在地。公元664年设湖广布政使司驻节,成为湖南地区的首府。1904年成为通商口岸,1933年设市,1949年8月5日市和平解放。 205.83212.57218.07235.68

273.720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图2-1 市近几年来市区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湘江由南而北纵贯市区,分城市为东、西两部分。十里长岛如一叶绿洲纵卧江心。岳麓山屏峙于西,金盆岭耸立于南,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自市区东、北、西三面汇注湘江。京广铁路绕行于城东南,107和319国道纵横交汇于东北部。东有黄花国际机场,南有大托飞机场。

市是湖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优越,地质条件良好,雨量充沛,山川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交通方便,适宜于城市发展建设,具有好的投资环境。

2.2 地区自然条件

市区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地段,地面高程在黄海高程35~80m 之间,部分地区在90m 以上。大部分地区地质条件属河漫滩阶地,为一、二、三级阶地与零星的四、五级阶地的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其上部为亚粘土及粘土,含水量一般为20~30%,压缩系数为0.005~0.015。其下部为砂砾石层,以中粗砂为主,细砂次之,砂石粒径一般为1~4cm ,允许承载力在210~220kPa 之间,属中等均匀压缩性良好的天然地基,没有明显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据史料记载,未发生过四级以上地震,根据1990年6月国家地震局出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所示,市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划分为六度。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春雨、夏热、秋燥、冬寒,四季分明。有关资料数据如下:

极端最高气温 43℃

极端最低气温 -12℃(1972年2月9日)

年平均气温 16.9℃

年平均相对湿度 81%

年平均降水量 1422.4mm

最大日降水量 224.5mm

年平均风速 2.7m/s

最大风速 20.7m/s

全年日照时数 1600~1700小时

年平均大风日数 5.2天

年平均雾日数 21.2天

年平均雷暴日数 43.8天

年平均降雪日数 13天

年平均积雪日数 7.1天

年平均霜日数 20.9天

最大冻土深度 5cm

主导风向西北风(冬季)南风(夏季)

最大风力七级

2.3 项目区规划基本情况

项目区为市岳麓区、浏阳市、县、望城县、宁乡县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雷锋镇。

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逐渐落后于沿海城市。经过90年代中期开始的迅速发展,GDP总量由1998年的542.85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108.85亿元,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18296元;农业生产总值172.07亿元,工业总产值1006.06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9.06元,在中西部城市中最高。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调整后的计算方式,2005年GDP达到151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43亿元,首次超过郑州列中部第二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434元,同比增长12.8%。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1.44亿元,同比增长31.93%。经济体制继续保持较快、平稳增长的势头。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90亿元,地

方财政收入达26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100亿元,年均增长23.3%;产业集群和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新引进12家世界500强企业,与国内外6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实现引进外资银行零的突破。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36亿元,占全市GDP 的18%,在华东和中部地区名列第一。 811.26922.771077.221296.661519.91790.662190.250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图2-2 市近几年GDP 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44.7842.1655.0046.0779.3359.8937.6080.66139.38108.06205.2132.46262.52174.580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 图2-3 市近几年来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第一产业占比

6.3%

第二产业占比

48.7%

第三产业占比

45.0%

图2-4 市2007年三次产业占比情况

随着“十一五”的来临,市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2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将达24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到6700亿元。对于未来的5年,市工业的整体素质和辐射带动能力将不断增强,城市建设更加优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传统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各项改革顺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确立,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更大;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不断缩小,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项目主要城镇基本情况

望城县:

(1)丁字镇,丁字镇总面积91.2平方公里,地处湘江东岸,东与桥驿相邻,西与县城隔河相望,南接市开福区新港镇,北壤铜官、茶亭,全镇辖8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7万人。

镇域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距市区10公里,距绕城高速6公里,距黄花机场38公里,是新编规划都市区、卫星城。2007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32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8.6亿元;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0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00元以上。

(2)黄金乡,于望城中部,南与市岳麓区接壤,北与县城紧邻,距市政府八公里,交通十分便捷,雷锋大道、雷高公路、许龙线贯穿南北,长常高速、黄金大道、三环线连接东西。全乡辖6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32750人,总面积71.43平方公里。

2007年底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13亿元,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达2520万元,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44元。

深入实施融城建城战略和城乡协调工农全面统筹发展的方针,以调整产业结构和项目带动为重点,着力打造“一心三带五区”(一心即桐林坳中心集镇,三带为东部融城产业带——中部产业承接带——西部农业产业带,五区为宗教旅游风景区、龙湖生态产业区、经开产业承接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加工区),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县委确定的“率先全面小康,进军全国百强”的新目标作出新贡献。

(3)桥驿镇,位于湖南省省会市近郊,区域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3.8万,距市区伍家岭18公里,是的北大门,

建设中的桥驿新镇,是一个集旅游、商贸、交通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城镇。新镇区根据“依托老镇,发展新区”的指导思想,以新长湘线和专用大道为经济纽带,以镇政府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发展,逐渐形成“二区、七片、一中心”的规划格局。

(4)靖港镇,位于市望城县西北,东濒湘江,与铜官镇隔江相望,南临老沩水,西与格塘接壤,北面毗邻乔口镇。

全镇总面积45.38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 个社区居委会,296个村民小组,11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57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10人。耕地面积1914公顷,水面226.6公顷。

县:

(1)双江镇,双江镇位于县北部边寨,地处、平江、浏阳三县(市)交界的龙华山脉。全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69个村民组、2.3万人口、1.97万亩耕地,镇域方圆66.4平方公里。距省会63公里,距县城星沙51公里。

双江是县老区镇,唯一最具原生态山水环境特色镇,海拔604米的龙华山为县第一高峰,座落于双江镇,神秘的龙华山瑞云峰鸡鸣三县,

双江镇盛产粮、猪、茶、果、林、竹,现已形成了万亩优质稻、万亩良种茶、年饲养量十万头良种猪、万亩杉木林、万亩油茶和五千亩楠竹等六大农业产业。

(2)黄花镇,素有省门第一镇美誉的黄花镇,紧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69平方公里,人口近8万,为全县大镇。黄花国际机场座落于镇腹地,开

元东路、长永高速、机场高速、319国道等多条要道贯穿境内。

黄花工业区2001年由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高标准规划设计,02年开始筹备运作,03年正式按规划启动建设,并对外招商,目前已开发土地近4000亩。2006年已修编规划,详规9.2平方公里,全镇总体发展规划30平方公里。到目前为止,园区共有各类企业88家(工业企业73家),其中引进企业77家(今年引进6家),投产企业54家(工业投产企业46家)。通过几年的打拼,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印刷包装为主导产业和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精细化工、塑胶模具、新型建材及农产品加工的规模产业格局。

(3)江背镇,县江背镇地处、株洲、浏阳金三角地带,东邻浏阳河,西靠长永高速公路,319国道横贯东西,距省会市和铁路枢纽株洲市各30公里,离黄花国际机场仅10公里。

全镇辖16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万人。当地政府坚持走“工业共镇、强企富民”的道路,GDP以15%的年增长率递增,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是县的经济强镇,被列入湖南省首批小城镇示范镇,2000年被批准确定为省级工业小区,纳入县重点园区建设范围,是县两个乡镇工业园之一,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4)安沙镇,位于县北部,总面积160平方公里,辖21个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49903人,有耕地3495公顷,山林7500公顷。驻镇企(事)业单位38家,外来常住人口15000多人。

安沙镇是省会和县城的近郊,南与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河相望,西与开福区一衣带水,是湖南省核心经济圈——长株潭地区的北大门,是省会扩容和县城北延的重要战略区域。目前安沙镇已进入市总体长远规划范围内的周边9个乡镇之一,进入县200平方公里经济核心圈的规划范围,是县“1+6+3”规划的工业六组团之一。地处毛塘的安沙物流中心进入省级物流中心规划。

(5)金井镇位于县东北部,与浏阳、平江接壤。是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湖南省重点镇。

金井镇距省城40公里,距黄花机场3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15公里,省道S207线穿镇而过,交通便捷,是湘、鄂两省的黄金通道。总规划面积为3.5平方公里。镇工业小区居委会负责外商投资企业项目设立,审批直至投产,并负责处理生产过

程中的有关问题,实行全方位服务。

金井镇面积144平方公里,4.5万人,城镇人口1.5万人。辖35个村,2个居委会。为湖南省首批小城镇示范镇、县现代化农业示范镇。

(6)双江镇位于县北部,东接马岭,南与荔城、大塘相连,西界花箦、蒲芦,北与阳朔毗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谷交叉分布。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4公里。

全镇辖11个村委会,116个自然村,6350户,29100多人,其中壮族占12.9%。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耕面积25305亩,其中水田20041亩,旱地5264亩。种植以水稻为主,兼种其他经济作物。有林面积7.76万亩,其中松林 3.85万亩,杉林1547亩,油茶林5980亩,竹林和杂木林 3.08万亩。

(7)高桥镇,县辖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48公里,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3.1万。镇政府驻高桥。22个村委会和河塘、茜草塘2个居委会。

乡镇企业有印刷、皮革、电机、农机等。农业主产水稻、生猪、楠竹、茶叶。

宁乡市:

(1)花明楼镇,位于宁东南端,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故乡。镇域总面积112.4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51200人。镇区现有人口18000多人,城镇化率达36%。近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湖南省最具发展潜力乡镇”、“市首届魅力乡镇”和县“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等十多项国家、省、市、县荣誉。

(2)白马桥乡,下设3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18470人,其中非农人口22952人;总面积22.8平方公里。乡党委、政府围绕“经济进三强、全面奔小康”总体目标,坚持“两个惟一”不动摇,以发展为中心、稳定为重心、管理为核心,打造商贸城、生态城、休闲城,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2.69亿元;财政税收1396万元,同比增长51.1%;农民人平纯收入4672元,同比增长34%。

(3)灰汤镇,灰汤镇位于宁乡县西南,总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温泉区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19亩。全镇下辖14个行政村,19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2124人。有镇直部门7个,驻镇单位17家,中小学校11所,学生2140人。域内有温泉,水温达89摄氏度,为全国四大高温复合泉之一,泉水富含钾、钙、钠、碳酸盐等27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祛病疗伤之神奇功效,誉为“神水”。

2003年,镇党委、政府坚持走“兴工强镇,兴牧富民,旅游活镇”发展道路,全力实施“两个惟一”发展战略,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同比增长45%,农业总产值3凹瞻万元,同比增长13%。完成财政税收450万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4元,增长300元,增长率14%。

(4)双凫铺镇,位于宁乡县中部,距省会66公里、洛湛铁路横市火车站7公里。省道S209线、宁横高等级公路、县道双煤线、双偕线纵横贯穿全镇,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是国家、省、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现辖11个村、2个居委会,362个村民小组,11432户,总人口38315人。镇域面积89.5平方公里,其中集镇面积6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39720亩。2004年双凫铺镇围绕“突出主攻五大产业,引进扶持新生产业,奋力建设三湘名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全年共完成财政总收入1292万元,成功引进项目12个,招商引资总额767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73.4%,完成项目工程投入1.68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80%,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50元,比上年增加500元。

(5)黄材镇,地处宁乡西部山区,距宁乡县城50公里,位于“黄祖沩”旅游公路南大门的入口处,是“四羊方尊”等青铜器的出土地,与桃江、安化相邻。境内拥有全国第三大土坝工程,风景秀丽的黄材水库,经勘探,拥有储藏量相当丰富的锰、锑、铀、金刚石等稀有资源。2004年村级区划调整后,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12个村民小组,15474户,54296人。其中非农人口1291人,党员2041名。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53公顷,山林面积9866.7公顷。

(6)道林镇位于湖南宁乡县东南端,省会西南部,湘江一级支流靳江流经全镇。1993年建镇,1995年由原道林镇、善山岭乡、金华乡合并成新道林镇。现全镇辖14个村、1个社区,总面积135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人。

(7)双江口镇位于县境东北,沩江下游西岸。北与望城县格塘乡、新康乡、本县朱良桥乡毗邻:西南与本县城郊乡、赫山区的白石塘乡接壤: 东与望城县乌山乡、本县全民乡、历经铺乡隔江(沩江)相望。总面积87.7km2,耕地4020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148亩,其中早稻47986亩,晚稻52675商:旱士3300亩,可养水面3500亩。地形为平原及丘陵区、平原占70%,东北低、西南高、平原区属洞庭湖区的新民垸。

(8)龙田镇是市西部边陲小镇,素有“西藏”之称,总面积72.5平方公里, 人口20323人,全镇8个村、一个居委会,水田13331亩,旱地2688亩,山地57300亩,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山区乡镇。平均海拔571米,年降水量丰富,平均超过1340

毫米,森林覆盖率82.6%。龙田历史悠久,地形地貌特殊,商业发达,有宁乡“小香港”之称。是全省有名的“药材之乡”,天麻、百合、黄姜等药材已驰名省内外;同时又是名负其实的“矿产之乡”,矿产资源丰富,已开发利用的有锰、钨、钒、石英、萤石、花岗石等,尚待开发的石煤、云母、钾长石等十余种,特别是锰、钒、石煤、云母和钾长石含量丰富,品位高,开发前景无限。

岳麓区:

(1)含浦镇位于市西南,望城县南端,东抵坪塘镇,西接莲花镇,南毗湘潭县,总面积91.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个(社区)委会,3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700人。全镇共有各类企业926家,其中规模企业10家;2006年新增各类企业72家,其中新增规模企业2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22家,完成企业总产值169329万元,同比增长15.3%,工业总产值108827万元,同比增长19.2%,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282万元,同比增长37%,增加值3874万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25642万元,产销率均达98%以上,完成技改投资2580万元;完成财税总收入3406.7万元,其中国税569.6万元、地税2827.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6元。

(2)莲花镇地处望城县西南边缘,东临含浦镇,南界宁乡道林镇,西毗雨厂坪镇,北接白箬铺镇、雷锋镇。全镇总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5.1万,农田30910亩,山林115394亩,水面5912亩。村级区划调整后,全镇辖16个村,1个居民社区,258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小组,3所中学,14所小学,1家县级医院,2家卫生院,原属望城县面积最大的乡镇,现已划入市岳麓区。

(3)雨敞坪镇,地处望城县西南边陲,总面积83.7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人,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62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868公顷。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128万元,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65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21元, ,2008年已划入市岳麓区。

(4)坪塘镇,坪塘镇地处望城县南端,紧临省会,是以建材行业为主的工业重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镇辖15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总面积11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6153户,总人口58120人。全镇2005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4.87亿

元,工业总产值20.82亿元,农业总产值2.8亿元,镇级总收入6390万元,其中工商税收完成513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8元。

浏阳市:

(1)洞阳镇,位于浏阳市西北部、捞刀河中下游两岸,素有“洞天福地”之美称,东与蕉溪乡搭界,西与永安镇接壤,南与太平桥镇、葛家乡、县江背镇相连,北与北盛镇毗邻。全镇总面积103平方公里,有耕地1527.8公顷,其中水田1480.8公顷、旱土47公顷,山林面积6271公顷,现辖龙洞、九溪、观前、砰山、长东、西园6个村和东园、南园、北园、洞阳4个社区,总户数11201户,总人口36693人。

(2)镇头镇,是浏阳市四个中心镇之一,是西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13个社区和行政村,总面积158平方公里,人口5.6万。处于长株潭融城经济圈的交叉地带,镇中心距省会45km、株洲市区31km、浏阳市区34km、黄花国际机场30km,车程均在30分钟以内,国道319线、省道211线、浏阳河花木产业带公路、即将建成的上瑞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区位十分优越,是承接长株潭经济辐射的“第一站”。

镇头工业形成了纺织、化工、食品加工、造船、建筑、印刷、造纸、皮革制造等多元化产业格局。

(3)北盛镇,自古有“北盛仓”之美称,是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的家乡。北盛镇地居浏阳市西部偏北,省会正东方,总面积77.9平方公里,距浏阳市区30公里,省会38公里,黄花机场15公里,毗邻浏阳市医药工业园。319国道及至平江省道穿境而过,全镇范围内硬化村级道路68公里,硬化路面35万平方米,交通十分便捷。

全镇辖13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5.2万人口,耕地面积4万亩,林地3.3亩,水域面积1.3万亩。2004年度,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3.31亿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51亿元,财政税收1018.4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93元。

(4)古港镇,位于浏阳市东部,总面积15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3282亩,其中水田21302亩,辖3个居委会和10个行政村,有491个村(居)民小组,10655户,36681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2339人。

2006年,该镇完成生产总值5.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农业总产值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完成工业增加值3.08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5%,规模工业产销率达99.5%。新办非花炮类规模工业企业2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总收入3083万元,占年度任务100.7%,其中地方收入680万元,占年度任务101.1%,全年地方收入任务按8.33均衡入库。完成消赤减债任务206.5万元,其中消化教育债务2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20元,比上年增长11.6%。

古港是一个农业大镇。依托浏阳市农业园落户古港的优势,古港农业己形成蔬菜、水稻、竹木(含花卉)、小水果四大支柱产业。古港是市重要蔬菜生产基地,现己达到年复种面积10000亩,产品在和周边省市享有盛誉。水稻单、双季种植面积2.1亩,年产优质杂交稻谷10500吨。林业面积112.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2%,森林覆盖率68.7%,年生产木材4000立方米,年生产楠竹30万根。小水果面积3500亩,年产优质水果400吨。

(5)官渡镇,位于美丽富饶、风光旖旎的浏阳河上游,湘赣交界之南侧,东连张坊,西接沿溪,南倚永和、七宝山、北邻达浒。距浏阳市区38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素有“浏东重镇”之称。2000年12月正式被浏阳市委、市政府确立为浏阳东区中心镇。全镇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366个村(居)民小组,7745户,27719人,其中农业人口25732人,耕地27525亩,其中水田26190亩,旱土1335亩。2005年全镇实现GDP2.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8亿元,农业总产值1.1亿元,财政收入2746万元,同比增长2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760元,增长810元,人口出生率11.47?,计生率97.1%。

(6)永和镇位于浏阳市东部,距城区38公里,市100公里,黄花国际机场80公里,浏东高等级公路开通后,交通更为便利。全镇约有人口25000人,

其中农业人口约15000人。

永和镇物产丰富,有全国十大磷矿之一的浏阳磷矿,有享誉全球的菊花石,有被誉为“植物熊猫”的红桎木。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红桎木,全镇红桎木种植面积已由1998年不足20亩发展到现在的8000亩,存量4.9亿元。菊花石传统产业也得到了提升,现在已开发出8大类数百个品种,成为湖南省三大旅游产品之一。1999年10月被中国特色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红桎木之乡”的称号。2003年3月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改革开放以来,永和发挥资源优势,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注重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软环境的优化,成为浏阳的经济重镇。

(7)文家市镇,东与江西省万载县黄茅镇接壤,南与江西宜春市、萍乡市交界。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文市煤著名,其次还有次生褐铁矿、石灰岩等多种矿藏资源。全镇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6795人。总面积148平方公里,是浏阳的边陲重镇、经济大镇和文明新镇。耕地面积1.31千公顷,其中水田1.18千公顷,旱土132.73公顷。2004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2.8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998元。

文家市人民勤劳智慧,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7亿元,财政税收5000万元,集镇面积达3.5平方公里,是湘赣边界一个综合实力强,发展环境优,基础设施全的地域性中心城镇。2001年,文家市镇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8)澄潭江镇东邻中和、文家市,北靠荷花、高坪乡,西与大瑶镇接壤,南与江西省萍乡市交界。镇域面积157.8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9万余亩,山林18.8万亩,辖14个村(社区),有人口5.9万人。境内,南川河全长35华里,横贯全镇。相传因南川河上至沿潭湾,下至大瑶伍家洲潭,共有大小深浅不等的28座水潭相串成珠,得名澄潭江。

(9)张坊镇,位于湘赣边境,浏阳市东陲,东北与铜鼓县排埠镇毗邻,东南与万载县仙源、赤兴、白水乡接壤,南靠小河乡,西连七宝山乡、官渡镇、达浒镇、北接大围山镇、白沙乡,距市区130公里、浏阳市区60公里,总面积319.7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积最大的乡镇。境内土壤肥沃,板页岩、花岗

岩风化物面积各占土地总面积的62%和34%。辖20个村,2个居委会,355个村(居)民小组,3.1万人口,有山林40万亩,耕地2.9万亩。

(10)七宝山乡位于浏阳市东部,辖9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3422户,13080人。耕地面积1.2万亩,山林面积22万余亩,因历史上盛产铅、铁、硼砂、青矾、胆矾、土磺、碱石等“七宝”而得名。

境内土地肥沃,主要以种植水稻、中药材、花卉为主,资源丰富,拥有森林面积11976.9公顷,是我市松、杉、杂木、楠竹的重点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地下矿藏,盛产铅、锌、铜、硫、金、银等矿,锗、镓、锑等稀有金属和优质高岭土亦有相当储量。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 小城镇的重要战略意义

小城镇一般是指制建镇政府所在地,具有一定的人口、工业、商业和聚集规模,是当地农村、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由于小城镇与周围村庄关系密切,所以也常简称“村镇”。

城镇化是指农村向城镇逐步转换的过程。由于产业活动的转移,小城镇交通条件的改善,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等原因,使大城市中心区吸引力不断下降,导致经济活动和人口不断由大城市及城镇迁移和扩散。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看,集中趋势向分散趋势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加速小城镇建设已成为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1978~2000年建制镇由2178个增至20312个,目前各种规模和性质的小城镇已近48000个。随着“新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小城镇建设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党的十三届

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的一个大战略……”国家早在“九五”、“十五”期间就将发展小城镇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实施。小城镇已由原来的“大问题”,逐步发展成为“大战略”、“大前途”,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2小城镇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1)小城镇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小城镇从1978年的2178个增加到迄今为止的近48000个,村镇人口不断集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镇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小城镇的水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国绝大多数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系统设计,由于过去“重建设、轻环境”的旧观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无序乱流,不仅直接污染了小城镇自身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河湖水体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同时由于小城镇紧临农村,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药及化肥等面源污染也极为严重,均对小城镇饮用水安全和居民生存环境构成严惩威胁,制约了经济发展及城镇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尽可能避免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尽早做好小城镇污水治理工作,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小城镇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明智之举。

(2)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的加强,设施运行效率和运营效益稳步提高。但相对城市而言,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落后,运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设施投资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断加快其建设步伐,并实现其正常、可持续运行,对于进一步促进小城镇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保护湘江流域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市水系以湘江为干流,湘江居湖南省四大河流之首,是水系中的主要支流。

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彝良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管网工程二期 道 路 保 通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云南成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彝良项目部 2016年3月15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编制目得及保通原则 (2)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3) 第四章、施工期保通措施 (4)

第五章、保通安全措施 (7) 第六章、紧急情况处治 (9)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彝良县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管网工程二期,工程地点起始于彝良县新场镇。本工程施工得路段属于次干路,过往车辆较多,由于工程开工后,未得到全封闭道路施工得许可,只有在施工得同时,采取道路保通措施。 为了做好管网施工期间边施工、边通行得工作目标,管网施工项目部专门成立了保通组,明确了工作职责。由于既要处理好施工,又要处理好道路通行。若施工单位只强调施工工期、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而不重视道路因施工外部因素对通行安全造成得影响,那么对施工时产生得危险也就是必然得。所以,就必须对施工方案中所涉及到影响交通安全得部分要做细、做完善。各类交通标志标牌得设置、施工对道路通行得影响程度、安全区域得设置长度、应急抢险以及保通岗等都很重要。最后,由保通组按论证后得保通方案进行实施。在具体得实施过程中,保通办公室应日常对各标段进行例检,凡发现问题,由保通办立即对其整改。从实施得整体过程来瞧,通过各方通力协作、明确职责,使其多方建立了良好得协调沟通机制,不但施工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还确保了新场段道路得安全畅通,更没有因施工导致发生严重堵车、重特大交通事故。 第二章、编制目得及保通原则 1、为确保在本施工路段得道路畅通,同时预防及应对各类突发

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及范文

管道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 该管道项目计划总投资9198.3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90.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26%;流动资金1907.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74%。 达产年营业收入13173.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535.68万元,税金及附加152.24万元,利润总额2637.32万元,利税总额3153.33万元,税后净利润1977.9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175.3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67%,投资利税率34.28%,投资回报率21.50%,全部投资回收期6.15年,提供就业职位199个。 项目报告所承载的文本、数据、资料及相关图片等,均出自于为潜在投资者或审批部门披露可信的项目建设信息之目的,报告客观公正地展现建设项目的现状市场及发展趋势,不含任何明示性或暗示性的条件,也不构成决策时的主导和倾向性意见。经项目承办单位法定代表人审查并提供给报告编制人员的项目基本情况、初步设计规划及基础数据等技术资料和财务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经郑重承诺: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并愿意承担由此引致的全部法律责任。 基本情况、建设背景分析、项目市场空间分析、建设规划分析、项目选址研究、项目工程设计、工艺技术说明、环境保护说明、安全卫生、项

目风险性分析、节能方案分析、项目实施进度计划、项目投资分析、项目经济效益、综合结论等。

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二章建设背景分析 第三章项目市场空间分析 第四章建设规划分析 第五章项目选址研究 第六章项目工程设计 第七章工艺技术说明 第八章环境保护说明 第九章安全卫生 第十章项目风险性分析 第十一章节能方案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三章项目投资分析 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效益 第十五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十六章综合结论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3) 2.1、项目概况 (3) 2.2、本项目的主要施工内容 (3) 2.3、工程造价及合同工期 (3) 2.4、本工程的主要设计情况 (3) 三、工程施工特点和技术要求 (4) 3.1、工程特点 (4) 3.2、本工程的技术要求 (5) 四、管理目标 (6) 4.1 质量目标 (6) 4.2 工期目标 (7) 4.3 安全生产目标 (7) 五、总体施工部署 (7) 5.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7) 5.2管线探测 (8) 5.3建筑物的保护 (8) 5.4施工总体部署 (9) 5.5、项目实施的思路 (10) 六、项目组织机构 (11) 七、施工进度安排 (14) 八、施工准备 (16) 8.1临时工程建设 (16) 8.1.1施工平面布置 (16) 8.1.2临时设施计划 (17) 8.1.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8) 8.2、工程试验 (18) 8.3、工程测量 (18) 8.4、技术准备 (18) 九、资源配置 (19) 9.1劳动力安排计划 (19) 9.2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19) 9.3施工机械投入 (20) 十、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22) 10.1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 (22) 10.2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施工 (27) 10.3管沟回填 (33) 10.4塑料及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沉泥井)施工 (34) 10.5闭水试验 (40) 十一、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界定 (42) 十二、危险源及重要环境因素识别 (43) 十三、应急预案 (45)

十四、沟槽边坡稳定监测及雨季施工措施 (47) 十五、技术保证措施 (49) 15.1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违约承诺 (49) 15.1.1质量责任制 (50) 15.1.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51) 15.1.3质量保证措施 (52) 15.1.4工程质量违约承诺 (53) 15.1.5成品保护措施 (54) 15.1.6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既有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54) 15.2工期的保证措施 (58) 15.3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0) 15.3.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60) 15.3.2安全保证措施 (60) 15.4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 (63) 15.4.1施工过程的文明施工管理 (63) 15.4.2现场垃圾、废料处理 (64) 15.4.3现场公用照明及施工照明管理 (64) 15.4.4现场夜间施工管理 (64) 15.4.5防止水污染措施 (65) 15.4.6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65) 15.4.7周边环境保护措施 (65) 十五、工程保修及回访安排 (67) 十六、附表 附表一拟投入的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68) 附件二拟投入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69) 附件三劳动力计划表 (70) 附件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71) 附件五施工总平面图 (71)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72)

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系统连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系统连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桂林洋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系统连接工程 H路污水管道工程 施 工 方

案 施工单位: 中外建华诚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编制: 林君杰审核: 日期: 二00 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H路污水管道工程概况: 三、施工方案部署: (一)、组织机构 (二)、施工步骤和工序的程序安排 1、第一步骤工程安排 2、第二步骤工程安排(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2、机械设备准备 3、材料准备 四、主要施工工艺及流程(一)、工程测量 1、污水工程系统控制测量 2、管道中线定位

3、管道施工中的高程控制测量(二)、污水工程 1、污水工程施工艺流程 2、施工前准备工作 3、污管道测量放样工艺流程 4、沟槽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5、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6、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7、检查井施工工艺流程 8、闭立试验工艺流程 9、沟槽回填工艺流程10、施工技措施

11、沿途污水预留支管的施工程序和措施 (1) 、它的施工程序 (2) 、施工措施 五、土方调运 六、质量保证计划和质量措施 ( 一) 、质量保证 ( 二) 、质量保证控制流程图 ( 三) 、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 四) 、质量管理制度 ( 五) 、质量保证总体措施 1、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六) 、具体质量保证措施 (1) 、沟槽开挖 (2) 、管道铺设 (3) 、管道接口 (4) 、检查井施工 (5) 、沟槽回填土 七、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1、组织措施 2、技术措施 3、机械设备措施

八、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建立安全 九、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建立安全管理目标 2、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图) 3、坚持管生产必管安全的原则 4、落实以企业安全产责任为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5、加强现场管理 6、安全资料管理 十、文明施工目标 1、建立文明施工管理机械 2、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3、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十一、成本控制体系及措施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附: 图表1、沟槽开挖断面图图表2、进度计划表 桂林洋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系统连接工程—— H路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是根据海口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的设计的桂

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一期工程的一子项工程。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现场勘察情况,结合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说明和工程正式预算书,可以确定工程的施工要求比较高、时间紧、任务重。 为了使工程建设有条不紊的实施,确保质量好、速度快、造价低,我公司从本工程的性质、规模、施工地段的条件、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劳动力调配、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地质、气候条件、夏(冬)雨季施工、文明安全施工、控制成本等各方面全局出发,统筹考虑,拟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来指导施工,确保济川路东延段污水管道工程全过程的施工的各个方面都能处于最佳受控状态,克服施工中的盲目现象,有效地组织好济川路东延段污水管道工程的施工,从而取得优质高效、低成本、文明施工的全面效益。 我们编制的依据是: 1、业主的提供的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答疑及工程预算书。 2、现场全线踏勘、了解的第一手资料。 3、地质地貌、水文、气候降雨量等资料。 4、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程》(D G J08-234-2001)及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 B50268-97)。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 T J076-95)。 6、本公司多年来的公路和城市道路、排水、污水工程的施工经验。 本施工组织设计将主要就工程设计内容且业主招标范围工程的施工,并集中从组织机构、施工程序、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方法、机具、进度计

划、质量控制以及与业主、监理等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济川路东延段污水管道工程位于**市新区,工程建设单位是**市地产开发公司,由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设计。 济川路东延段污水管道工程始于W29号井,待接入污水厂,全长366米。本期工程的建设,对完善新区污水网络,促进区域内排水网络的形成,加快**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设计概况 根据该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含批复意见)及业主提供的含道路规划红线的道路图纸和地形测量图进行设计。 1、平面线型设计 设计桩号为K0+016~K0+366(排入污水厂段未注明长度) 2、纵断面线型设计 纵坡为0.7‰。 3、排水系统 (1)、污水主管管径为d1100,管道采用玻璃钢夹砂管管S N1100。 (2)基础:基础采用砂垫层。 (3)排水检查井:采用圆形污水检查井。

桂林洋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系统连接工程

桂林洋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系统连接工程—— H路污水管道工程 施 工 方 案 施工单位:中外建华诚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林君杰 审核: 日期:二00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H路污水管道工程概况: 三、施工方案部署: (一)、组织机构 (二)、施工步骤和工序的程序安排 1、第一步骤工程安排 2、第二步骤工程安排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2、机械设备准备 3、材料准备 四、主要施工工艺及流程 (一)、工程测量 1、污水工程系统控制测量 2、管道中线定位 3、管道施工中的高程控制测量(二)、污水工程 1、污水工程施工艺流程 2、施工前准备工作 3、污管道测量放样工艺流程 4、沟槽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5、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6、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7、检查井施工工艺流程 8、闭立试验工艺流程 9、沟槽回填工艺流程 10、施工技措施 11、沿途污水预留支管的施工程序和措施(1)、它的施工程序 (2)、施工措施 五、土方调运 六、质量保证计划和质量措施 (一)、质量保证 (二)、质量保证控制流程图 (三)、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四)、质量管理制度 (五)、质量保证总体措施 1、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六)、具体质量保证措施 (1)、沟槽开挖 (2)、管道铺设 (3)、管道接口

(4)、检查井施工 (5)、沟槽回填土 七、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1、组织措施 2、技术措施 3、机械设备措施 八、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建立安全 九、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建立安全管理目标 2、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图) 3、坚持管生产必管安全的原则 4、落实以企业安全产责任为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5、加强现场管理 6、安全资料管理 十、文明施工目标 1、建立文明施工管理机械 2、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3、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十一、成本控制体系及措施 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附:图表1、沟槽开挖断面图图表2、进度计划表

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 (1) 第一节编制说明和依据 (1) 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 (1) 第一节编制说明和依据 (1) 一、编制说明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工程概况 (1) 四、设计要求 (1) 五、工程特点 (3) 六、环境及作业条件 (3) 第二节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4) 一、施工难点分析 (4) 二、施工对策 (4) 三、施工技术方面重点、难点分析和对策 (5) 第三节施工目标 (7) 一、质量目标 (7) 二、工期目标 (7) 三、安全目标 (7) 四、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标 (7) 第四节施工总体设想及施工段划分 (7) 一、总体安排设想 (7) 二、施工段划分 (8) 三、总体施工程序总体 (8) 第五节施工组织机构 (8) 一、施工组织机构图 (9) 二、项目管理机构主要人员一览表 (9) 三、项目管理机构主要人员简历、职称、上岗证资料复印件 (10) 第六节作业准备计划 (10) 一、现场准备 (10) 二、技术准备 (10) 三、施工机具准备 (11) 四、劳动力准备 (11) 五、物资准备 (11) 六、对埋地管线摸查 (11)

第七节施工协调配合管理 (12) 一、与建设单位协调配合措施 (12) 二、与监理协调配合措施 (12) 三、与设计方协调配合措施 (13) 四、与质监站协调配合措施 (13) 第八节交通维护疏导措施 (13) 一、交通疏导重点及指导思想 (13) 二、交通保证和协调措施 (13) 第二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及违约责任 (15) 第一节工程进度总计划 (15) 一、编制依据 (15) 二、编制原则 (15) 三、工程进度计划网络图、横道图 (15) 第二节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 (15) 一、做好施工准备,确保工期 (15) 二、具体落实措施,确保工期 (16) 三、优化施工部署、缩短施工工期 (17) 四、采取合理技术措施,确保工期 (17) 五、严密组织管理、保证计划实现 (18) 第三章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19) 一、劳动力计划表 (19) 二、劳动力使用计划图 (19) 三、主要材料投入计划表 (20) 四、投入人力及材料保证措施 (20) 第四章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22) 第五章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工程 (23) 第一节临时设施布置 (23) 一、施工便道、场内运输道路布置 (23) 二、生活、办公用房等临设的布置 (23) 第二节施工供水、供电总体方案 (23) 一、供电方案 (23) 二、供水方案 (23) 第三节文明施工围蔽、场地硬化 (23) 第四节施工平面布置图 (24) 第六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24第一节施工测量放线 (24) 一、概述 (24)

污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XX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一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6) 一、编制原则 (6) 二、编制依据 (6) 第二章工程概况 (8) 一、建设地点、工程规模 (8) 二、工程概要 (8) 三、招标要求 (8) 第三章施工主要工序及施工大纲 (9) 一、主要施工工序 (9) (一)总体施工工序 (9) (二)基础施工工序 (9) (三)主体施工工序 (9) (四)钢筋施工工序 (10) (五)模板施工工序 (10) (六)砼施工工序 (10) (七)砖砌体施工工序 (11) 二、施工大纲 (11) (一)施工测量 (11) (二)垫层施工 (11) (三)土方工程 (11) (四)模板工程 (11) (五)钢筋工程 (12) (六)混凝土工程 (12) (七)架子工程 (12)

(九)安装工程 (12) (十)装修工程 (13) 第四章施工组织及部署 (14) 一、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14) 二、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14) (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14) 三、施工用水、用电计算及布置 (15) (一)施工用水计算及布置 (15) (二)施工用电计算及布置 (16) 四、施工总平面布置 (17) (一)临时设施布置 (17) (二)场地平面布置 (17) (三)施工机械布置 (17) 第五章施工技术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18) 一、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 (18) (一)房屋定位放线 (18) (二)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的设置 (18) (三)高程控制点的设置 (19) (四)轴线控制 (19) (五)楼层水平、竖向误差控制 (19) (六)高程误差控制 (20) (七)沉降观测 (20) 二、基础施工方案 (22) (一)土方工程 (22) (二)垫层施工 (23) (三)基础模板 (23) (四)基础钢筋绑扎 (23) 三、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25)

城区污水处理厂与配套污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书

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依据及设计任务 1.1设计题目 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1.2设计任务 1.城区污水管网设计 (1)城区污水管网总平面布置(进行方案比选)。 (2)完成污水主干管的纵剖面图。 2. 污水厂设计 (1)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方案比选)。 (2)设计计算单体处理构筑物 (包括污水和污泥部分) 。 (3)进行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以及高程设计。 (4)编制主要设备材料表。 3.完成工程投资估算。 4.完成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一份。 1.3设计容和要求 1.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一份,不少于2万字。

包括中英、文摘要,目录、绪论或概要、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确定、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计算、附属建筑物的确定及水厂人员编制、投资估算、必要的附录、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文字语句通顺,书写字迹工整。设备材料表附于设计说明书后面。 2. 设计图纸一套。图纸数量要求折合1#8以上(手绘1),容包括: (1)污水管网:要求完成污水管网总平面布置,管网计算成果图,以及一条主干管一段剖面图。 (2)污水厂平面图:要求以计算或选定尺寸按一定比例绘出全部处理构筑物,并绘出污水、污泥、上清液等各种管渠,厂区道路、绿化、厂界。标注构筑物定位尺寸,在图纸右上角绘出风向玫瑰图及指北针。绘制管线等图例,列表说明图中构筑物的名称、数量、尺寸。 (3)污水厂高程图:要求沿污水、污泥在处理厂中流动的最长路程中各处理构筑物、连接管渠的剖面展开图,画出设计地面线及标高。根据计算结果标注各构筑物顶部、底部及水面线标高,标注构筑物名称、连接管管径。 (4)污水厂单体构筑物工艺图:构筑物工艺图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应将构筑物及其附属设备及部件按计算尺寸以一定比例详细绘出,并注明构筑物的详细尺寸,编制材料表。 3.工程投资估算 对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分别进行工程投资估算。 1.4设计原始资料 1.地形资料 安平县城区规划图纸(含地形标高)一,比例见图纸。 2.设计进出水水质 设计进水水质:COD cr ≤550mg/l;BOD 5 ≤280mg/l;SS≤220mg/l;TN≤45mg/l;NH 3 -N ≤35mg/l;TP≤5.0mg/l。

污水处理厂管网项目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厂管网项目 设计方案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XXXX镇工业污水处理工程 建设单位:XX新桥国际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2)管网工程设计规模 结合已批复的《XX新桥产业园排水工程专业规划》容,对XX镇工业污水处理厂近期新建管网工程进行设计,配套管网工程总长为72.75km。 (3)管网工程设计容 处理能力为2×104m3/d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厂外配套管网工程相关容。 (4)规划年限 根据批复的规划容,本工程规划的近期年限为2015年,远期为2030年。(5)排水体制 服务围排水体制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 (6)服务围 XX镇工业污水处理工程收水围为老城区、XX电灌渠北区和XX电灌渠南区,收水围25.38平方公里。 1.2 设计依据、设计资料及标准、设计原则 1.2.1 设计依据及设计资料 (1)中标通知书(2012年1月) (2)《XX新桥产业园排水工程专业规划》 (3)《XXXX镇总体规划(2008~2030)》

(4)《XX新桥产业园发展总体规划》 (5)《XXXX镇工业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XX省建设工程勘察,2011年9月); (6)其他说明文件及基础资料。 1.2.2 设计原则 1)从现状出发,以《XXXX镇总体规划(2008~2030)》、《XX新桥产业园发展总体规划》和《XX新桥产业园排水工程专业规划(2009~2030)》为依据,遵照《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和XXXX镇、新桥产业园等有关部门的意见,采用合适的排水体制,分期建设,真正起到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作用。 2)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城市水利防洪专项规划设置污水干管的位置,要求平面布置顺直,水流顺畅,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区域的污水自流排出; 3)管网设计考虑近远期工程建设相结合。 4)根据排水现状和地形,合理划分污水排水服务区。 5)要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和地形特点,顺坡就势,节省能量,尽可能减小管道埋深。采用重力流输送污水,尽可能不设或少设中途提升泵站; 6)污水主干管布置尽量结合道路建设,同时尽可能减少管网建设对城市交通带来影响。污水主干管敷设在主干道上且应按照道路竖向由高到低布置,支干管也要尽量满足道路竖向由高到低接入的要求,部分区域可以采用适当的反坡敷设。 7)污水主干管尽量敷设在主干道上且应按照道路竖向由高到低布置,支干管也要尽量满足道路竖向由高到低接入的要求,部分区域可以采用适当的反坡敷设。 8)管网布置与污水处理厂厂址相结合,管网布置既能满足城市污水收集、输送的要求,又要考虑经济的合理性。 9)管道覆土深度应首先考虑满足服务围的收水要求以及与污水管道系统的衔接,并考虑为其它市政管线预留适当的竖向空间。 10)为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性,以及考虑到污水管线的清扫,可结合地形特点适当的位置设置事故排放口。 11)管线穿越城区河道时,应在河床冲刷线一下敷设,并结合实际采取必要

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规划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城市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城市供水排水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地区水体水质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2.项目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污水处理进水水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排水出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污水处理出水水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污泥出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臭气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3.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论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污水处理方案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污泥处理方案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臭气处理方案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4.污水厂进水总管工艺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监理大纲改

XXXXXXX溪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 监理大纲

目录 J 2 (37) 十五、合理化建议 ................................................................................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略 [二]工程主要工程量: 该标段的主要工程是污水截流管道、污水压力管道的施工安装,箱涵、泵站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根据中南市政院的有关图纸统计,主要工程量如下: 1、重力流污水截流管道。采用D400~d1650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橡胶圈承插接口。其中两段使用顶管钢管(D630×10、D2020×16)。重力流污水管道总长10142m。 2、泵站污水压力出水管:采用d120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式橡胶圈接口,转角采用钢制弯头,钢管和预应力管连接用钢制承插口连接。管道转弯处设固定支墩。部分出水压力管用D1220×10、D1620×12的钢制管,接头采用焊接。出水压力管总长7311M。 3、截污箱涵:断面为2000×1500mm~2800×1500mm不等,总长5327M,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4、三个中途泵站:大公桥泵站、万寿桥泵站、洋坝泵站。其中:大公桥泵站设计流量Q远期雨季=18×104m3/d,建筑面积395m2;万寿桥泵站设计流量Q远期雨季=22×104m3/d,建筑面积370m2;洋坝泵站设计流量Q 远期雨季=50×104m3/d,建筑面积958m2。泵站地下筒体为现浇混凝土结构,上部为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屋面,建筑总高度约为20M,其中地下约10M。 5、管网附属构筑物:截流井28座,箱涵检查井76座,其它检查井187座,闸门井3座,四通井1座,八字出水口4座 本工程总投资概算为500万元。工程施工质量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达到合格标准。 [三]工程的特点、难点分析 本工程是排水管道的安装、排水大型箱涵的制作安装、钢筋混凝土泵站结构和设备安装工程。分析施工图设计本工程有如下特点和难点: 1、总体工程量大、施工战线长,管线总长有xxx公里,地形复杂地质

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

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精编版] 一、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泰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一期工程的一子项工程。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现场勘察情况,结合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说明和工程正式预算书,可以确定工程的施工要

求比较高、时间紧、任务重。

为了使工程建设有条不紊的实施,确保质量好、速度快、造价低,我公司从本工程的性质、规模、施工地段的条件、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劳动力调配、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地质、气候条件、夏(冬)雨季施工、文明安全施工、控制成本等各方面全局出发,统筹考虑,拟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来指导施工,确保济川路东延段污水管道工程全过程的施工的各个方面都能处于最佳受控状态,克服施工中的盲目现象,有效地组织好济川路东延段污水管道工程的施工,从而取得优质高效、低成本、文明施工的全面效益。 我们编制的依据是: 、业主的提供的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答疑及工程预算书。 、现场全线踏勘、了解的第一手资料。 、地质地貌、水文、气候降雨量等资料。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程》()及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本公司多年来的公路和城市道路、排水、污水工程的施工经验。 本施工组织设计将主要就工程设计内容且业主招标范围工程的施工,并集中从组织机构、施工程序、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方法、机具、进度计划、质量控制以及与业主、监理等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工程概况

工程概述 济川路东延段污水管道工程位于泰州市新区,工程建设单位是泰州市地产开发公司,由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设计。 济川路东延段污水管道工程始于号井,待接入污水厂,全长米。本期工程的建设,对完善新区污水网络,促进区域内排水网络的形成,加快泰州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概况 根据该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含批复意见)及业主提供的含道路规划红线的道路图纸和地形测量图进行设计。 、平面线型设计 设计桩号为~(排入污水厂段未注明长度) 、纵断面线型设计 纵坡为‰。 、排水系统 ()、污水主管管径为,管道采用玻璃钢夹砂管管。 ()基础:基础采用砂垫层。 ()排水检查井:采用圆形污水检查井。 主要工程(本次实施项目) 施工内容:污水管道铺设;主要工作量为沟槽挖土、井点降水、钢支撑、砂垫层、玻璃钢夹砂管道铺设、检查井砌筑、沟槽回填土。

污水管网

污水管网 污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关键,是污水处理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环境的必要手段。由于受城市建设、经济条件和管理方式的制约,我国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一般相对滞后,其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污水管网与污水厂不配套、设计过于保守、污水厂进水浓度过低、排污来源不清、雨污不分流不彻底、养护不到位等方面,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也是我们当前必修面对和思考的。 一、科学严谨的排水专业规划对污水管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当前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已成为共识,一般也都有排水专业规划,但是正向一句调侃语“计划没有变化快,变化没有规划快”所表达的,有些规划还是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其一是存在着换个领导换个思路,已完成的规划也要重来,规划没有连续性;其二是规划大而虚,规划深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其三,同一城市或区域规划不统一,专业规划与总体规划不协调,缺少一盘棋意识;其四,规划不严谨,存在规划中和设计中已经明确污水管道随路建设,但个别部门因为工程投资等问题随意取消污水管道或污水支管的实施,道路或周边建筑建成后给后期污水管道的实施带来较大难度,甚至可能改变区域污水管道布局。对此,应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尽可能有一个责任主体负责修订专业规划,扩大规划的范围和深度,突出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严谨性,深入研究新城区的建设、老成区的改造、城区内化工企业废水排污管理规划、医药行业废水管理规划、城郊乡镇的排污管理规划、区域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应用等课题,根据水质污染状况、城区污水排放状况和治理情况、城乡经济发展状况的要求,制定出年度实施规划。统筹规划区域污水治理的全局,特别是城郊之间、城区之间、城区与开发区的统筹规划,尽量避免出现空白区域或死角。进一步研究老城区污水截流、工业污水治理的途径,不断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效率。规划一经通过,应确立其强势的指导地位,由规划、建设部门通过行政手段确保其顺利实施。 二、进一步加强对污水管网工作的统一领导,实现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污水管网的配套建设 四、重视老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合理实施污水的截流改造与分流改造 五、全面调查管网现状,明确产权管理,落实责任与目标,有效发挥现有管网的效能 污水管网属于地下设施,管理维护存在一定难度,一般都存在污水管网的现状不清的情况,这主要是多头建设和管理造成的,使一些已建设管网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甚至出现一些建设单位也无法说清管线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技术标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名称) 投标文件

目录 第一部分承包人建议书 (1) 一、图纸部分 (1) 二、设计方案及工程详细说明 (2) 2.1 工程概况 (2) 2.2 工程总体设计 (2) 2.3污水处理厂设计 (9) 2.4.主要构筑物及设备配置 (25) 2.5 电气设计 (33) 2.6.仪表、自控设计 (35) 2.7.给排水及消防设施设计 (38) 2.8.电气设计方案 (40) 2.9.结构设计 (41) 2.10运行费用分析 (44) 2.11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方案 (45) 2.12节能篇 (48) 2.13污水管网设计 (52) 三、主要设备表 (59) 第二部分承包人实施计划 (59) 一、介绍与目的 (66) 1.1投标文件内容概要和目的 (66) 1.2 承诺 (66) 二、现场调查 (66) 三、EPC项目总体管理方案 (67) 3.1方案总述 (67) 3.2组织机构 (68) 3.3 项目进度管理与控制 (73) 3.4 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 (77)

3.5 项目HSE管理与控制 (84) 3.6 项目投资管理与控制 (86) 3.7 项目信息、文档管理与控制 (90) 四、设计管理 (91) 4.1 各阶段设计文件的总体安排 (91) 4.2 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控制 (94) 4.3施工图的审查主要内容和程序 (96) 五、采购管理 (103) 5.1 EPC采购工作的总体安排与资源配置 (103) 5.2 采购进度计划控制措施 (106) 5.3 物资采购管理 (114) 5.4 采购过程的质量监督与控制 (115) 5.5 EPC采购管理资料管理 (118) 5.6项目投资管理与控制 (121) 六、工程施工管理 (122) 6.1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23) 6.2 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 (126) 6.3 工程施工HSE监督与控制 (147) 6.4 施工总平面布置 (212) 6.5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14) 6.6 重点部位施工措施方法 (229) 七、试运行投产保驾方案 (250) 7.1 试运行实施方案 (250) 7.2 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方案 (262) 7.3 排水管网运营维护方案 (314) 八、结算和工程验收管理 (331) 8.1 结算管理方案 (331) 8.2 工程验收管理 (333)

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项目概述

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项目概述 1.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 1.1.1 项目名称 1县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 承办单位:1县城乡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北京中金万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工咨甲10420060059 1.1.4项目建设地点 1县城区,其中城西污水处理厂建设地点位于城关镇凯迪城小区西侧100米处;锁营污水处理厂建设地点位于北城区香鹿山镇锁营村东南侧1000米处;提升泵站位于香鹿山镇段村东1000米处。 1.1.5工程建设规模 1县城西、锁营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均为1.0万m3/d;段村污水提升泵站日提升5000吨;城区9条污水管道总长23736米。 1.2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 北京中金万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接受1县城乡建设发展

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 1.3 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1.3.1 研究依据 ⑴. 《1县总体规划》(2010-2020)。 ⑵. 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及环保部门的审批意见。 ⑶.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⑷.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3.2设计规范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 3、《河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41/T385-2009 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版)GB50014-2006 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8、《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 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工业用水水质》GBT

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项 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言 根据广东省XX县XX镇镇区总体规划,XX镇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第一发展方向是以工业为主,主要包含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能源和矿产导向型工业;第二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农业,并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农业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和农户,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等一体化的生产经营农业体系,第三发展方向是以当地人文景观和山地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 XX镇作为粤北重要的中心镇,随着镇区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镇区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导致区域内河涌水质不断恶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随着当地工业企业的建设速度日益加快,其工业的生活污水水量也逐步迅速增加。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区的生活污水若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会对受纳水体造成较大的污染。 在城镇高速发展的同时,并注重镇区水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XX镇建设的方向。为了保护XX镇内自然水体不受污

染,加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力度,改善投资环境,保护旅游环境和镇区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并完善、建设县城区污水管网显得非常必要。本项目上马后,对完善XX镇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改善XX镇地表水环境和城市投资环境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受XX县XX镇镇政府的委托,XX公司承担了XX县XX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在对途经XX镇内的锦江河两岸排污口进行现场调研、踏勘及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和论证,对XX县XX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形成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工程施工方案共

二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工 程施工方案共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三章施工组织部署 第四章施工准备 第五章施工工期 第六章施工平面布置 第七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九章安全保护措施 第十章:已有设施、管线保护等施工措施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措施 灌阳县污水处理工程管网项目(第三期)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人:李良英 审核人:黄龙飞 编制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编制时间:2012年2月3日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桂林市工业设计院设计的《灌阳县西山坪工业园至学洲区雨水、污水施工工设计图》等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 2、现行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规则、检验评定标准。 (1)、《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灌阳县污水处理管网项目(第三期)招标文件,招标编号[2012]0001。灌阳县污水处理工程管网项目(第三期)工程量清单。 4、该项目业主为灌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资金来自上级专项拨款,项目出资比例为100%。 5、建设污水管网,我公司现有技术力量、队伍素质、机械装备、财务实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及多年来在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所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合同条款以及各项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合理、科学,在计划工期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2、坚持实事求是,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3、合理安排施工的程序和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合理组织、科学施工,均衡生产。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4、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分项工程间的协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 5、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尽量利用当地合格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