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宁德畲族巫舞《奶娘催罡》与兴国客家山歌《跳觋》

浅析:宁德畲族巫舞《奶娘催罡》与兴国客家山歌《跳觋》
浅析:宁德畲族巫舞《奶娘催罡》与兴国客家山歌《跳觋》

浅析:宁德畲族巫舞《奶娘催罡》与兴国客家山歌《跳觋》

------赖雄风

闽东宁德是中华畲族的大本营,奶娘催罡是畲族原始社会的产物,闽东畲族巫舞距今已有一定的历史。相传这一古老的仪式原本为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相传为太上老君所创随着中原汉民的南迁客家先民们把这一风俗带到闽东地区融入畲族原始舞蹈和临水夫人信仰思想。奶娘催罡巫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主角福建省古田临水宫女神陈靖姑,又名陈十四娘,有顺懿夫人、慈济夫人、临水夫人、大奶夫人、陈太后、顺天圣母、通天圣母、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注生娘娘等尊,闽东民间亲昵地称为“奶娘”。

据史料记载,陈靖姑生于公元905年,卒于公元928年。她与李三娘、林纱娘二人结拜,同修闾山道术,斩妖助人,最后功德圆满,受封元君,三姐妹合称:李奶夫人、陈奶夫人、林奶夫人)

陈奶娘这一形象在闽东民间有两种寓意:一是护赤佑童;一是驱魔赶鬼,保乡保土。相传,有一年,闽东民间大旱,奶娘便扔了一块草席到海中,站在席上为民求雨。那时,奶娘正好有孕在身,为不影响“求雨”,她便利用法术把胎儿托化在金盅内,放于家中。可是,这件事被“长命鬼”知道了,它趁奶娘求雨之机,溜到奶娘家偷吃掉了胎儿。

胎儿被吃掉时,正在海上求雨的奶娘肚子一阵剧痛,法术也随之失灵,海水呼呼地漫上来,草席打着转儿地下沉……危机时刻,成千上万的黄瓜鱼和水鸭纷纷游到席下,用嘴和身体拖住了下沉的草席。最终,奶娘求下雨来,解了旱情,救了当地百姓。而她自己却因堕胎求雨,感染风寒,不治身亡。后来,福安民间就有了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凡是祭祀陈奶娘,绝不能用黄瓜鱼和水鸭。奶娘失子,异常伤心。归阴后,灵魂复归闾山(传说位于福州南台),专学扶胎救产之法,决心终生为民救胎佑童、驱魔除鬼。

奶娘的一生,为民除害,排忧解难,深受人民爱戴。于是,后人便把她塑造成典型文学艺术形象,加以赞颂。《奶娘催罡》巫舞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从舞蹈的角度歌颂了陈奶娘。畲族巫师的“法门”来自闾山和茅山,“法力”无比,因此畲巫都藏有两颗法印,一为闾山印,另一为茅山印。畲巫在清醮法事中有一段经文表达了对所持法术的自信:“承请闾茅众师公,头戴花冠身着红;行符咒水游天下,杜灾降福纳凡民;请上师公为教主,证明清醮保安康。天苍苍地茫茫,奶娘脚踏锁链罡,锁链罡头行罡法,锁链罡尾避邪魔”。踏着巫歌的节奏,巫师亢然起舞。舞者头戴神额,身穿神裙,左手执铃刀,右手执羚号,边唱边跳,后有众人和唱。这里是对巫师做法事的简单概述。

在闽东畲族地区婴儿出生后,其胎衣(胞衣、胎盘)的处臵,民间也有讲究。认为胎衣与婴儿的命运相连,如果被人拿去配药吃掉,婴儿就会遭遇不测;如果随便丢弃,其血污将冲犯天地鬼神,也会给婴儿带来灾祸。因此,家人通常是把胎衣装入小坛子里,待夜深人静时悄悄地埋在不易为人撞见的地方或床底下。要埋得深,否则可能使婴儿噎乳和夜间不安。若婴儿发生此等情况,就到埋胎衣处,用手拍一拍,或用脚踏一踏,以为化解。婴儿一出世,家人一般都要请阴阳先生或算命师为其“定时”,“查八字”,看“五行”、“财星”、“文星”、“官星”、忌犯等等,以便为日后各项重大活动提供参考。畲族人于婴儿降世后,要请“先生”根据出生时辰算命,命中若有犯“关”带“煞”的,则必延请巫师或道士为孩子

禳解,以便过“关”除“煞”。孩子从初生到16岁以前,不论哪一年犯了“关”都要请道士或巫师过关。

唐、宋时期《奶娘催罡》在闽东有了一定影响的发展。在元、明之交,改朝换代的战争,兴国遭到严重的兵祸,土旷人稀,闽、粤迁来大量移民,清康熙年间由福建长汀一名姓赖的觋师传至兴国。传入兴国后,迅速与兴国山歌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客家跳觋”。

兴国山歌是劳动人民在砍柴挑担过程中,唱起山歌来与人交流,兴国山歌的发端语(起兴词)“哎呀嘞……”就是伐木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伸腰舒气的感叹声。伐木歌起,山鸣谷应。引起上山的樵夫,放排的工人,耕耘的农民感情上的共鸣,于是互相唱和,成为劳动群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随着传来了“跳觋”的风俗,兴国山歌又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兴国特色。由于觋公师傅除掌握一整套跳觋活动的程式外,更重要的是专门拜师学习演唱兴国山歌和民间小调,把一些历史故事、科学知识、生活哲理编成山歌,利用兴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山歌,伴以小锣、画角等器具,通宵达旦地载歌载舞,让观众如醉如痴同时把一些篇幅短小的山歌进行扩展、充实,形成具有歌头、歌腹和歌尾等完整的结构形式的山歌,使其跟其他文艺作品一样,具备凤头、猪肚、豹尾的艺术效果。特别是歌腹,要像猪肚那样有油水,让听众听得津津有味,由于觋师掌握了民间丰富的语言并积累了创作的经验,所以能够出口成章,即兴而歌,内容可以自由添减,添不显其多,减不见其少,运用自如……“跳觋”本来是一种祈告攘凶的迷信活动,有它一套完整的独特程式,如装坛、请神、札灶、开角、取水、接师、行罡、上文表、祭将、斩煞、藏禁、送神等。这些程式非常枯燥无味,为吸引观众,便往往在正规程式之外增加一些载歌载舞式的娱乐活动——首先是把深受群众喜爱的兴国山歌融会到跳觋活动中去,充分运用兴国山歌即兴而歌,风格多样,形式灵活的特点,在不同的场合,不同地点进行即兴性口头创作,以取悦观众,并慢慢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风格,用男扮女装的方式,演唱不同的人物和故事,使这一单调的祈福禳灾、降妖驱鬼的民俗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总个过程一般由一男一女组成,叫觋公、觋婆。在跳觋过程中,还要在观众中邀请一位能说会唱的人参与表演,俗称“打铁”(帮腔)。故村民有机会在大庭广众中,跟跳觋者对起山歌来,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或积怨!而觋公觋婆是职业性的,要经过长期的拜师学艺的过程,少则三、五年,长则十年、二十年,学成之后,师傅还要请来各地的觋公师来举行出师仪式,为其正式出山见证。每次跳觋过程中,觋公师都要把自己的来历唱清楚,从师祖奶娘开始,叙述自己的整个师承关系,这一段唱词往往是几十代师徒关系的来龙去脉,类似于家谱里的吊线。否则,其他觋公师可能以他“野路子”而干预他。兴国调觋师的学艺过程,也就是兴国山歌的一种正式传承方式。因为职业表演的需要,觋公师需要学习演唱大量的叙事山歌,如盘歌、锁歌、解粮歌之类,这类山歌是业余歌手不涉足的领域,因为学习这些山歌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可以说,是跳觋为兴国山歌提供了一种正式的传承方式。也就是说值得时至今日,跳觋这一古老的歌舞活动竟成了寻找兴国山歌最原始形式的唯一途径。

跳觋”这充满神秘色彩的祈告攘凶的仪式的形成是从中原古老的民俗活动到成畲族巫舞结合兴客家山歌的演变过程,是畲族文化和兴国土著文化的交融。

畲民喜爱唱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以歌代言, 沟通感情 ; 以歌论事 , 扬善惩恶;以歌传知 , 比睿斗智。不仅婚嫁喜庆和逢年过节唱 , 且在生产劳

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 , 甚至在丧葬悲哀时 , 也以歌代哭 , 倾吐衷肠。在旧社会 , 畲族人民在与统治阶级的斗争中 , 常以山歌作武器 , 表达对压迫者的憎恨和对美好的追求。据兴国畲族蓝二姓的族牒记载,雷姓最早迁入兴国的是雷昌钟,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至1566年)从福建迁到兴国县江背洞(今江背镇)开基,其后裔现分布在均村乡梨渣村和潋江镇的杨澄村等地。蓝姓最早迁入兴国的是蓝作应,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至1619年)由福建连城县古田里迁入太平乡崇贤二里(今崇贤乡)落户;蓝作日于明万历年间由福建长汀迁入兴国县宝成乡(今城冈乡一带)开基,其后裔迁入均村乡东山村。目前兴国的畲族居民主要分布在兴古龙岗镇建设畲族村,瑶前畲族村,枫边乡社坪畲族村,崇贤乡龙潭畲族村,还有均村和永丰岔园等山区村落。这些地区也就是跳觋风俗最活跃的地方。

兴国客家和兴国畲族都是在不同时期迁入兴国的两支民系,山歌和巫舞在这里互相交融、互相推进,影响下流传和发展起来。同时还有民间保存着大量的浓厚的母系制社会的残余,人类对种族繁衍的崇敬感母性的崇拜演变到了“神化”的境界,旧时医疗条件和思想观念的落后,导致了许多妇人死于难产,婴儿早夭更是屡见不鲜,人们对于生产心生畏惧。陈靖姑传说的出现,给了他们信心和希望,他们相信冥冥之中有神明能够锄强扶弱、保护幼小、恩赐生命。由此对三奶娘信仰崇拜广为推崇,也对跳觋风俗在兴国民间有了深厚的影响和传承。可见跳觋是兴国客家和兴国畲族古老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