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用药歌诀+中药常用

经用药歌诀+中药常用
经用药歌诀+中药常用

十二经用药歌诀+中药常用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玄参苦,黄连凉,木

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沉香,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小肠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十二经补泻药品(摘自:清·祈坤《外科大全》)

足太阳膀胱经:

(补)龙骨、续断、益智仁、橘核。

(泻)猪苓、泽泻、滑石、车前子、木通、瞿麦、茯苓。

(温)茴香、乌药、沉香、山茱萸、桂枝、麻黄、缩砂。

(凉)胆草、石莲子、防风、羌活、蔓荆子、茵陈、葶苈、大黄、黄柏、石膏。

(引经)蒿本、羌活、黄柏。

手太阳小肠经:

(补)石斛、牡蛎、甘草梢。

(泻)木通、赤茯苓、车前子、紫苏、羌活、蒿本、槟榔、大黄、瞿麦。

(温)巴戟天、茴香、乌药、砂仁、益智仁。

(凉)滑石、木通、栀子、茅根、车前子、猪苓、泽泻、芒硝。

(引经)羌活、蒿本、黄柏。

足厥阴肝经:

(补)当归、熟地黄、酸枣仁、阿胶、木瓜、沙叁、薏苡仁、枸杞子、兔丝子、山茱萸、白术、莲肉、甘草、蒺藜。

(泻)白芍药、赤芍药、柴胡、青皮、枳实、青黛、羌活、木贼、甘菊、蒲黄、桃仁、蔓荆子、常山、五灵脂、益母、前胡。

(温)木香、肉桂、香附子。

(凉)黄连、黄柏、胡黄连、龙嗧艬草决明、牛黄、羚羊角、车前子、甘菊花、地榆。

(引经)川芎(行上)、青皮(行下)、柴胡、乌梅。

手厥阴心包络经:

(补)人叁、黄仪、肉桂、沉香、兔丝子、破故纸。

(泻)大黄、芒硝、栀子、乌药。

(温)大附子、肉桂、乾姜、沉香、川芎、白豆蔻、柏子仁、乌药。

(凉)黄连、栀子、丹皮、柴胡、薄荷、滑石。

(引经)柴胡(桂佐之)、川芎、青皮。

足少阳胆经:

(补)当归、酸枣仁、山茱萸、五味子。

(泻)柴胡、青皮、黄连、白芍药、川芎、贝母、瓜蒌、钩藤、天竺黄。

(温)乾姜、肉桂、陈皮、半夏。

(凉)黄连、黄芩、柴胡、竹茹、甘草。

(引经)川芎(行上)、青皮(行下)、柴胡。

手少阳三焦经:

(补)人叁、黄仪、白术、藿香。

(泻)柴胡、枳壳、枳实、青皮、山慈菇。

(温)大附子、厚朴、乾姜、沉香。

(凉)连翘、滑石、胆草、地骨皮。

(引经)柴胡、川芎、青皮。

足太阴脾经:

(补)人叁、白术、茯苓、甘草、白芍药、山药、莲肉、白扁豆、木瓜、蒺藜、当归、黄仪、薏苡仁、芡实、陈皮、大枣、圆眼肉。

(泻)枳实、大腹皮、山查、麦芽、神曲、半夏、南星、槟榔、三棱、莱菔子、升麻、防风、石膏、苓、玄胡索、桑寄生。

(温)砂仁、白豆嘐、藿香、破故纸、黑乾姜、官桂、大附子、苏叶、肉果、木瓜、苍术、吴茱萸、丁香。

(凉)黄连、玄明粉、竹沥、连翘、大黄。

(引经)白芍、麻黄、大枣、莲肉。

手太阴肺经:

(补)人叁、沙叁、黄仪、麦冬、阿胶、五味子、紫苑、百部、知母、款冬花、木瓜、山药、茯苓、蒺藜。

(泻)防风、苏梗、羌活、前胡、生姜、桑白皮、苏子、橘红、石膏、杏仁、贝母、瓜蒌、南星、枳壳、薄荷、白芥子、白芍、玄胡索、葶苈、鼠粘子、莱菔子、香薷、荆芥。

(温)乾姜、生姜、半夏、白豆蔻、缩砂、木香、藿香、桂枝、香附、麻黄。

(凉)枯芩、竹叶、竹沥、童便、羚羊角、马兜铃、山栀、天门冬、玄叁、桔梗、藕节、枇杷叶、玄明粉、地骨皮。

(引经)白芷、升麻、葱白、生姜。

足阳明胃经:

(补)人叁、白术、黄仪、石斛、山药、莲子、芡实、薏苡仁、糯米、白糖。

(泻)枳实、厚朴、大腹皮、前胡、三棱、莪术、槟榔、大黄、石膏、礞石。

(温)肉桂、肉果、大附子、砂仁、藿香、半夏、苍术、白豆蔻、川芎、香附、乾姜。

(凉)葛根、知母、石莲子、栀子、滑石、竹茹、胡黄连。

(引经)葛根、升麻、白芷。

手阳明大肠经:

(补)莲肉、糯米、白砂糖、薏苡仁、粟壳、木香、肉豆蔻、龙骨、牡蛎。

(泻)大黄、芒硝、枳实、桃仁、槟榔、葱白、麻仁。

(温)人叁、乾姜、半夏、肉桂、吴茱萸。

(凉)黄芩、槐花、大黄、地榆、胡黄连、连翘、石膏、秦艽。

(引经)葛根、升麻、白芷。

足少阴肾经:

(补)杜仲、兔丝子、蒺藜、破故纸、山茱萸、山药、石斛、巴戟天、人叁、白术、当归、熟地、枸杞、五味、牛膝、龟板、淫羊藿、何首乌、鳖甲、鹿茸、鹿角、龙骨、牡蛎、续断、肉苁蓉、韭子、覆盆子。

(泻)泽泻、苓、知母、玄胡索、甘草、茯苓、木通。

(温)大附子、桂心、破故纸、黑乾姜、缩砂、仙茅、沉香。

(凉)黄柏、知母、丹皮、天门冬、地骨皮、山栀、玄叁、竹沥。

(引经)独活、肉桂、牛膝、盐、酒。

手少阴心经:

(补)当归、生地黄、茯神、远志、酸枣仁、麦门冬、柏子仁、山药、莲肉、圆眼肉、人叁、红蓝花。

(泻)黄连、枳实、木香、贝母、天竺黄、郁金、赤茯苓、玄胡索。

(温)石菖蒲、藿香、沉香、木香、桂枝、麻黄。

(凉)连翘、丹叁、石莲子、栀子、犀角、牛黄、朱砂、石膏。

(引经)独活、细辛、灯心、圆眼。散品:凡药之性轻虚者,诸脏腑皆能发散,是以不属经络也。

羌活、独活、升麻、防风、荆芥、细辛、蒿本、麻黄、秦艽、防己、牛蒡子、香薷、夏枯草、山豆根、五灵脂、射干、青蒿、葱白头、漏芦、蝉蜕

走品:凡药之体重浊者,诸脏腑皆能走泻,是以不属经络也。

川乌、草乌、三棱、莪术、威灵仙、穿山甲、葶苈、海藻、昆布、五加皮、抚芎、常山、青黛、巴豆、益母草、桑寄生

中药常用"药引"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中药处方讲究"药引"。药引有什么作用呢?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食盐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葱白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治疗感冒风寒、小便寒闭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灯心草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元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粳米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治疗火热病证需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时,以防苦寒败胃,常取粳米一小撮为引,以顾护胃气。如清暑解热的白虎汤。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能益气

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峻烈药物(如甘遂、芫花、大戟、葶苈)时,常取大枣10~15枚缓和药性,以防止中毒。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滋养、润燥、解毒。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证时,常用蜂蜜1~2汤匙为引。食醋酸、平,有散瘀止痛、收敛固涩之效。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证时,常取食醋1汤匙作药引。红糖药材谷愉哥之声提供甘、温,能补中、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少腹冷痛病证时,常取红糖20~30克为引常用的中药引经药有哪些

引经,又称“引经报使”,是指某些药物能带引其它药物直达病所而起向导作用。它是在归经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用药经验。善用引经药,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改善疗效。

一、引经药的种类

有关文献记载的引经药分类较乱,认定也不统一,经整理可分为如下两类:一为按十二经记述,如手太阴肺经为桔梗、升麻、葱白、辛夷,手阳明大肠经为白芷、石膏,足太阴脾经为升麻、苍术,足阳明胃经为白芷、石膏、葛根,手少阴心经为细辛、黄连,手太阳小肠经为木通、竹叶,足少阴肾经为肉桂、细辛,足太阳膀胱经为羌活,手厥阴心包络经为柴胡、丹皮,手少阳三焦经为连翘、柴胡,足厥阴肝经为柴胡、川芎、青皮、吴茱萸,足少阳肝经为柴胡、青皮。二为按六经记述,如太阳经用羌活、防风、藁本,阳明经用升麻、葛根、白芷,少阳经用柴胡,太阴经用苍术,少阴经用独活,厥阴经用细辛、川芎、青皮。

二、引经药的功用

关于引经药的功用,前贤有许多精辟论述,而就临床运用来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引药归经脉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如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火。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收清热生津之效。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可引导少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等。头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经各异,《丹溪心法》在治疗时即注重引经药的运用,指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二)引药至病所一些引经药具有明显的作用趋向,可引导它药作用于病所。如补中益气汤,以升麻、柴胡为引,升提下陷之中气。清胃散中也以升麻引诸药清泻胃火。其它如川芎引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达,肉桂引火归元;上肢痛用桂枝、桑枝、羌活,下肢痛选牛膝、独活等,均为实践所得,已为医者习用。此外,治疗头痛时,无论外感内伤,常佐用风药,如羌活、蔓荆子、防风等,实亦寓引经之意,李中梓对此解释为:“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阴中之阳,自地升天也,在风寒湿固为正用,即虚与热亦假引经。”

三、运用引经药的注意事项

(一)引经作用,并非不变

炮制可改变药物的性能,如土炒入脾,盐炒入肾,醋制入肝,蜜制归肺,酒炒上行。引经药的引导作用随炮制不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辨证使用,有的放矢运用引经药,应以辨证为前提,充分考虑其本身的药性与功能,尽可能功能与导向统一,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如手少阴心经引经药黄连与细辛,清心火时选黄连,通心阳时用细辛。再如痛泻要方中的防风,既能引药入脾,又能散肝郁,舒脾气,胜湿止泻;龙胆泻肝汤之柴胡,既能引药入肝胆,又能舒畅肝胆。

(三)重视功能,不拘引经临床辨证用药组方,重要的是看药物的基本功能,而非一味强调某药的引经作用。实际上在众多的方剂中,选用药物的依据主要是功能与归经,而选药引经的则为数较少,这就是说,引经的作用是重要的,但并非是必须的。因此,不能过分夸大引经药的作用。

四、引经学说中的疑点

引经概念的提出,是中药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飞跃,实际上有关归经及引经的理论已蕴含了西药受体学的思想。这一学说在发展过程中未能深化与细化,至今还显得过于粗糙,仍处于经验用药的层面上,理论上不能完全合理解释,缺乏严谨性,实践上不能直观量化,缺乏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引经药的条件应是首先对某经具有选择性,其次应具引导力,即既有治疗作用,又有载体功能。而实际对引经药的认定、选取及应用并无一个统一、具体的标准,大都属于个人体会。

(二)作为引经药,应该有与该经有着亲和力的、强于其它药物的物质,否则怎能说明它能引导它药而不为它药所引?而这种特殊物质至今还只是一种推测,并未得到确切的验证。

(三)数药引至一经尚可理解,一药引数经(如柴胡同时为足厥阴、足少阳、手厥阴、手少阳经的引经药)则未免失之牵强,似带有一厢情愿的人为迹象。

(四)若遇数经同病,法当数经同治,而方中药有多种,引经药是只引某药归某经,还是引诸药同归某经?

尽管目前用同位素示踪等先进技术已证实了经络的存在,但引经研究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方面是由于经络所属脏腑具有物质与功能的双重性,引经药的引导定位(或曰受体)很难确定,另一方面是由于引经药与所引药之间发生的反应难以计数和控制,引经药的导向成分也因而难以测定。

==

引经药一般解释为“引诸药直达病所”,即将不归该经的药物接引到该经病所的药物。历代医家论述的引经药物甚多,根据其引使的范围和性质可分为三类:十二经引经药、病证引经药、局部、穴位引经药。其应用在内科杂症中较少,而在外感病和外伤科病中较多。各类引经药又有各自特点。

十二经引经药

此类药为临床所常用,多为治疗外感六经病症各方的主药,如桂枝、白芍、细辛、黄连、石膏、知母等,都是六经辨证中六经主方的主药。其它如羌活、独活、葱白、川芎、青皮等,也是金、元以来医家治疗外感表证常用方剂中的主药。这些引经药既有引药入经之效,又能在方中发挥其主要治疗作用。但在内科杂病中应用这些药物时,多为引经报使之用。

病证引经药

这类药物大多分散记载于本草、医方中,多为临床经验总结。多数病证引经药是对某些病证或某些处方具有特殊作用药物。有些是对某些病证有明显疗效,有些是可增强或扩大某一方剂的作用。这类药物虽然号称引经药,但实际上与临床辨证论治中随证加减药是相似的。由于此类药是从临床中总结出来的,因而比十二经引经药针对性更强、实用性更大。

局部、穴位引经药

其应用多见于外科与伤科病证中,如,“十三味总方”、“少林秘传内外损伤主方”等都是伤科常用方。这些方剂总结的一些局部、穴位引经药受到了临床医家的重视。

一般认为引经药就只起“引经报使”的作用,其实不然,很多引经药都可作为方剂中的主药,既是君药,也是使药。

引经药不像归经理论那样被人重视。因此不是所有的病证和方剂都用引经药,故引经药的临床应用有待深入研究。

==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心经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乾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

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补胃需用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乾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乾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小肠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回答者:f77917-榜眼十三级2-19?10:51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太谢谢您了

评价已经被关闭目前有1个人评价

100%(1)不好

0%(0)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乾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乾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乾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经,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中药常用引经药

[转]中药常用引经药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手太阳小肠经:藁本、黄柏;足少阴肾经:独活、肉桂(桂枝)、知母、细辛;足太阳膀胱经:羌活;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升麻、石膏;足太阴脾经:苍术、升麻、葛根、白芍;足阳明胃经:

白芷、升麻、石膏、葛根;手厥阴心包经:柴胡、丹皮;手少阳三焦经:连翅、柴胡,上焦地骨皮,中焦青皮,下焦附子;足厥阴肝

-

易引发药疹的药有哪些

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反应叫做药疹。药疹是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反应。发生药疹的原因比较复杂,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人的特异体质等密切相关。怎样判断是不是药疹呢?一般应有用药史,且停药后皮疹消退。一般起病突然,皮肤发红、发痒并呈对称分布,先从面颈部开始,依次波及上肢、躯干和下肢,或伴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轻的停药后皮疹逐渐消退

引起腹泻有哪些中药?

可引起腹泻的中药主要是泻下药:(1)大黄:本品苦寒沉降,善荡涤胃肠,峻下实热,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隘之功,主入阳明大肠经,攻积导滞,泻热通便。现代研究认为,大黄所含结合蒽醌为泻下主要成分,能刺激大肠,增加蠕动而排便,其作用缓和,服后6小时左右排下稀便或软便。由于鞣质所致,泻后有便秘现象。(2)番泻叶:性味甘苦寒,具有泻热通便功效。其所

眼科常用中药是怎样分类的,常用的祛风药有哪些?

根据中医的理论,眼病是由于风、热、湿、痰、血等引起,因此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祛风、清热、除湿、化痰、止血、活血等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对症下药的目的。故眼科中常用的中药分为祛风、除湿、清热、化痰、止血、活血、平肝、补益等。祛风药性多辛散,具有祛风解表、止痛消肿、退翳明目、收泪止痒等作用。适用于内外障眼病,尤宜外障眼病初期。常用祛风药有祛风散寒、祛风清热药。祛风散寒药性味辛温、能发散风寒。适用

治疗骨质疏松症常使用的药物有哪些

①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主要有钙剂、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异丙氧黄酮类和二磷酸盐类药物;②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包括有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及某些生长因子、氟化物、维生素k2、雄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等;③中药类: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为滋阴补肾类药物。

遗精常用的传统方药有哪些

(1)三才封髓丹(《卫生宝鉴》):天冬、地黄、人参、黄柏、砂仁、甘草。(2)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芡实、莲须、潼蒺藜、龙骨、牡蛎、莲子粉糊丸。(3)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参、山药、熟地、杜仲、枸杞子、当归、山萸肉、炙甘草。(4)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知母、黄柏、熟地、龟板。(5)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知母、黄柏、地黄、山药、茯苓、山茱萸、丹皮、泽泻。

治疗尖锐湿疣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具有对疣体破坏性的药物都能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供读者参考。(1)尤齐去疣擦剂----为新的高效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无刺激性,外用局

部,每日2-3次,连续3~5天即可,有防复发手段。(2)5%5-fu软膏----5-fu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它能抑制细胞的增殖,力量较为温和,一般需治疗2~3周。(3)30

引经药小议【转贴】

引经药小议##split##--------作者:来源:时间:2007-02-01古人云:“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由此可逐步总结,归纳结论。《读书笔记》曰:“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佐使,则不通病所”。因此临床在辨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加入引经药,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捷效。引药上行:如桔梗,《参苓白术散》本

中药常用药引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药引有什么作用呢?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食盐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

常用中药名释义[转贴]

常用中药名释义数以万计的中药名,蕴藏着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对常用中药名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古人对中药的认知方法和中药命名的思维方式。为了便于学习和查寻,特按章将常用中药名释义如次,共计中药210味。一、解表药麻黄本品“其味麻,其色黄”(《本草纲目》),因色黄味麻而得名。桂枝“桂枝,即桂树之枝”(《本草便读》),“

常见引起痛经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痛经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3)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4)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5)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

治疗痛经的中成药哪些?

痛经的发生,多与体内激素的平衡失调有关。痛经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盆腔不适感,甚至昏厥,影响工作及生活。由于痛经有很多种原因,中医偏方治疗痛经,一般根据不同的痛经类型,选用以下中成药进行辨证施治。一.气血不足型中成药治疗该症宜补气养血,可用八珍益母丸、人参归脾丸或乌鸡白凤丸。中成药如下:1.黄芪桂圆鸡:黄芪、桂圆各60克,元胡2

中药药引的作用

1、引药归经,使药物直达病所,这是药引的基本作用。如服用左归丸、大补阴丸、虎潜丸时常用淡盐汤送服,是取咸能引药入肾的作用。

2、促进有效成分的溶解和吸收,提高疗效;如九分散中主要药味马钱子,小活络丹主要药味制川乌、制草乌,这些药物含有有效成分是生物碱,而生物碱是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的,所以采用黄酒为药引,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和吸收,从而提高疗效。

3、缓和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如十枣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药膳常常选用哪些中药?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依病症,选择药膳进行调扩。腰椎间盘突出症药膳的常选中药主要有:

(1)通络活血、止痛类:当归、丹参、三七、川芎、益母草等。

(2)健骨强筋、补腰肾类:川断、杜仲、狗脊、五加皮、威灵仙、白花蛇。

(3)行气散结、活络舒筋:牛膝、枳壳。

(4)对于血瘀者,还可用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等;对于肾阳虚者,还可用寄生、熟地、肉丛蓉、冬虫夏草等;对于肾阴虚者,还可用枸札、女贞

中药方中的各味中药的剂量如何取

中药方中的各味中药的剂量如何取?选定中药方剂中的用量需要根据以下四种情况:

1.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选定用药量儿童、老年或体质瘦弱的病人,用药量应轻些,特别是在给这些人使用清热、降火、泻下药时,用药量一定要轻,否则用药量偏重易损伤元气,对治疗不利。对一些体质健壮,且患有热症、实症的病人,用量宜重些,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2.根据病情的需要选定用量一般情况下在治疗病情严重急性病或热性病时,用量常偏重,在治疗慢性病,热象不明显或病情较轻时,用药量常较轻。用药量的多少还应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

3.根据药物的质地选定用量质地重的矿物质类、植物的根茎、动物的贝壳、骨骼等药,用量常重些,如灵磁石、黛赭石、生石膏、何首乌、茯苓、龙骨、牡蛎等;质地较轻的花芯类,如红花、菊花、旋复花、灯心草、以及昆虫动物的蜕壳如蝉衣,蛇退等用量宜轻些,介于二者之间的植物的果实、根皮、茎叶全草等类药用量常居中。

4.根据药物的性质选定用量某些贵重药如人参、鹿茸、西洋参、藏红花、海马、冬虫夏草等前程药不宜过重,应根据病情需要酌情选量,这样即可达到疗效,又不至于造成浪费。对一些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药物如细辛、牛黄、麝香等药用量不宜过重常常在1克以内。而作用平常、价钱便宜的中药如益母草、熟地、桑叶等可用到20~30克。病情分析:尖锐湿疣可以用中药来调理增强免疫力,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有复发的特性,可以多次复发.目前没有根治的药物和特效药,主要以增强免疫力预防复发为主.意见建议:由

于中医治疗取材方便,治疗彻底,目前仍有很多尖锐湿疣患者接受中医治疗。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疣体的大小,结合全身症状,常划分为3型论治。它们是湿热下注证、外染毒邪证和气血瘀滞证。湿热下注证常发生于素体肥胖,阴部潮湿的患者;外染毒邪证常发生于不洁性交的患者;而气血瘀滞证主要见于湿疣日久,疣体灰暗的患者。

1、湿热下注证湿热下注证或有肛周皮损潮湿红润,或有包皮过长,或有白带过多或其他皮肤病。常伴口苦、口粘、口渴不喜饮水,大便粘滞不畅,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这是由于肝胆湿热下注,循经流注阴部所致。治疗宜清利湿热,解毒消疣,方药如下:

苍术10g黄柏10g生苡仁30g土茯苓30g丹皮10g通草10g泽泻10g马齿苋30g

方中苍术、黄柏清下焦湿热;生苡仁健脾除湿,具有抗病毒的功能;配土茯苓、丹皮、通草、泽泻、马齿苋解毒除湿,活血化瘀。如湿热重者,可加入龙胆草10g;大便不通者,可加入芦荟10g。

2、外染毒邪证常见疣体增大迅速,或合并梅毒、淋病,有明确的不洁性交史。自觉症状常较轻或无,舌脉亦可正常。这是由于外染毒邪,毒气蕴滞,故疣体增大迅速。治疗宜清热解毒,常用方药为去疣三号方加减:马齿苋60g败酱草15g紫草15g大青叶15g木贼草15g方中马齿苋为主药,清热解毒;配合败酱草、紫草、大青叶、木贼草加强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之效。如皮损灰暗,或病程较长,酌加蜂房、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

3、血瘀滞证见于皮损暗红或暗褐色,增长缓慢,经久不消,或有疼痛的患者。舌暗淡,苔薄白,脉细涩。这是由于毒邪结聚日久,阻滞气机,致气血瘀阻所致。治疗宜理气活血、化瘀散结,常用方为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0g丹参10g蜂房10g柴胡10g夏枯草30g方中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丹参、蜂房活血化瘀;柴胡疏肝理气,引药直达病所;夏枯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如患者为气虚者,可加入生黄芪30g,补气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疣体坚硬者,可加入生龙牡各30g以软坚散结。中医临证如何把握中药剂量?问:叶老师,你好!近来我看到一些人开的处方,药量特别大,甚至比正常要大5倍,最低也大2到3倍,而我在南京时买了一本《跟周仲瑛抄方》,看周老的用药剂量并不大,我很困惑,一张方子中是辨证的结果有效还是药量越大越有效,还有请你帮我推荐几本提高临床的书,谢谢!学生吴晓。关于中药处方剂量问题,不仅古代是有争议,近年来,剂量问题成为中医药现代和未来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国家2009年973计划中医专项专门为此设立了“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是仝小林教授。仝小林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药量效关系研究,尤其是以重用黄连等药降血糖为代表,发表相关论文数篇,最近并出版了专着《重剂起沉疴》。1、在我看来,对待中医药剂量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古今中外既有擅用小方小剂量取得佳效的名医,也有擅长重剂量屡获奇效的名医。我熟悉的现代名老中医也是如此,如同样是国医大师,比如:

(1)朱良春老师临床每每药味不是很多,但方中常有某些单药剂量往往偏大。如一张治疗风湿的处方:大豆卷10g,晚蚕砂20g,蔻仁、甘草各5g,生苡仁、青风藤、土茯苓各30g,滑石40g,秦艽、白薇各12g,厚朴6g,总剂量210g,既有蔻仁、甘草、厚朴剂量仅有5、6g者,更有晚蚕砂、生苡仁、青风藤、土茯苓、滑石药量达20~40g者,表明朱老先生对药物剂量是依据病情“当大则大,该小则小”。

(2)周仲瑛老师对一般急性病、脾胃病、上焦病等用药味少量小,如用黄连不过3~5g,吴茱萸则仅仅2~3g,每付药总剂量不过2、3两;但对顽固性疑难病症中药则常选用15~30种不等,总以草药为主,单味药最大量一般15~30g,鲜有超过40~60g者,而总重量则达6~8两不等。如治疗“胃痞”案:太子参10g,黄连3g,法半夏10g,焦白术10g,炒枳壳6g,焦楂曲(各)10g,炒麦芽10g,玫瑰花5g,白残花5g,炮姜,广木香5g,砂仁(后下)3g。单味药物剂量在~10g,总剂量不过。又如治疗“肝癌”案:水牛角片15g、炮山甲6g先煎、炙鳖甲6g先煎、茵陈15g、鸡骨草20g、蛇舌草20g、半枝莲20g、石打穿20g、肿节风20g、紫草10g、赤芍12g、大生地15g、旱莲草10g、山茨菇15g、漏芦15g、水红花子15g、炙女贞10g、莪术10g、八月札15g、炙蟾皮3g、炙蜈蚣3条、白薇15g、法半夏10g、炙鸡金10g、砂仁3g后下、猪苓20g、太子参12g。总计27味药,总剂量达342g。

(3)徐景藩老师则是孟河医派的传人,重视脾胃,选方用药剂量颇轻。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度萎缩性胃炎”案:柴胡10g、枳壳10g、青皮6g、法半夏10g、广郁金10g、黄芩

6g、刀豆壳30g、柿蒂15g、代赭石15g(先煎)、石见穿15g、白芍15g、甘草3g。总计12味药,总剂量145g。

(4)其他,如我校有位沈某某老中医为《金匮》专家,她每张方子往往50~70味药,近水蛭、全蝎、蜈蚣之类用量都要30g。我校现代经方派代表主张方证对应研究的黄煌教授也是总药味不多,主张遵守经方原方,但每付处方总有一两味剂量偏大,如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案:黄连6g、黄芩20?g、制大黄10?g、生地黄40g、白芍30?g、阿胶20g。药仅6味,总剂量126g。国内其他各地都有类似情况,代表性的火神派们所用附子、干姜、肉桂单味药剂量可达120~200g 者并不少见。2、在我看来,剂量问题仍然是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一个具体患者,你施以多大的用药量,显然要根据这个患者当前的病情、体质、虚实、急缓、标本主次等等因素综合考虑。3、我们要考虑中医药取效的原因是什么,具体机制如何?既有“四两拨千斤”、“轻可去实”获效者,其机制可能在于调动机体机体抗病能力,即通过发挥人的自稳功能获效;也有“重剂起沉疴”取得奇效者,多是具有“量效关系”,可能通过直接的祛除病邪有关(如抑制病毒、杀灭细菌等);这两个方面都有疗效并不矛盾!每个有经验的医师对此一定都有心得。中医药的作用总是多环节、多靶点途径取效,而西药基本上都是单靶点,西医西药需要“量效关系”,中医药也是如此,但有特殊性。比如急性外感高热,选用麻杏石甘汤汤治疗,石膏的用量是20g?还是60g?甚至120g?不同剂量退热的疗效一定不同!反映了量效之间的关系。但若用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桂枝汤调和营卫不和,小剂量即可,但若为“汗家”,需要加龙骨、牡蛎,后者非至少30g才能起效。前边说到的仝小林擅用重剂起沉疴经验,其理论依据是张仲景的经方原本剂量就很大,尽管药味一般不多——但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等除外,单味药剂量往往很大,文献考证认为当时的1两相当于现在的。况且当今社会中药材的质量严重下降也是事实,甚至听说有些药物假到是煎煮过的;另外,现在人对中药耐药性的方面也不得不考虑,比如国外的人对中药的敏感度要高于国内,越是经常服药的患者,其对中药和西药的耐受性越差,等等,这些都是临床常遇到的情况。说到此,近代名医张锡纯、冉雪峰、程文囿、余无言等皆为大方重剂的推广者。而我自学医以来最喜欢的一位医家是蒲辅周,其用药“当灵活之中有法度、稳妥之下寓变化、轻灵有法而不失之轻泛、纯正无瑕而不流于呆板”。曹仁伯尚言:“每遇病机丛杂,治此碍彼……,或与一方之中变化而损益之,或合数方为一方而融贯之”。岳美中教授也曾主张“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此外,对中医药剂量问题,可以把近年来发表的相关论文下载下来看看,会有启发,更重要的是你自己要通过临床实践逐渐获得体会,每遇一例患者,有效没效,高效低效,你都要反思其各种原因,如果辨证准确无误,除了病情本身外,可能就是剂量有问题。以上,或许对你在临床中药用量方面的考究会有裨益,仅供参考!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剂量是否得当,是能否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运用的需要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

一、药物方面药材质量: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勿须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药材质地:一般来说,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10g);金石、贝壳类质量的药物量宜重(无毒性一般用量为10~30g);鲜品一般用量也较大(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0~60g)。药物性味: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用量可稍重;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用量则宜轻。有毒无毒:无毒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有毒者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二、应用方面方药配伍:一般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用量可略小。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一般较之作辅药时为重。

剂型:多数药物作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

用药目的: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如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再如洋金花,如用以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每日量不超过,但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20g。即使是利用药物的同一功效,也可能因为用药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剂量。如泻下药牵牛子,李杲说它“少则动大便,多则下水”。同是用以泻下,用以通便导滞,用量宜轻,若用以峻下逐水,则用量宜分析一个乙肝中药方乙肝中药方:麦冬20g党参30g黄芪30g苦参6g甘草3g这个方子也就是本版上有位网友提到的理气问题的药方。这里试谈些个人看法:

方中只有五味药,较为简要。重点在党参黄芪,各取30克,加麦冬之养阴,再用甘草和中点缀。目的很明确:扶正以祛邪。期望通过中药补气为主,增强免疫功能,以抑制乙肝病毒。苦参虽称为有抗乙肝病毒作用,但只有3克,所以在方中的实际意义在于校正滋补之品的滋腻。此方对于慢性肝炎长期低度波动、病毒活动者,是有意义的,可以通过免疫的增强来间接地抑制病毒,增加转阴的机率。因为没有太突出的壮阳或过分滋腻之品,也没有大剂量的苦寒之品,所以可以较长时间服用。如果能根据各人不同情况加减,可能更为适宜。

要注意的是,此方对有发热炎症、舌苔厚腻、肝炎活动出现黄疸等情况,应该停用。或改方治疗。

鸡骨草饮[用料]鸡骨草30克半枝莲15克赤小豆30克瘦猪肉lOO克生姜10克大枣5枚[制作](1)将瘦猪肉洗净,切成小块。其他用料洗净(生姜拍烂,赤小豆先浸泡1小时)。(2)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加盐调味,随量饮用。[功效]清热祛湿,利胆退黄。[适应证]黄疸型乙肝属于肝胆湿热瘀结者。证见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口苦咽干,小便短少,头身困重,胸脘痞满,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按语]本方治证属于湿热瘀结于肝胆之阳黄证。治宜清热解毒,祛湿化浊,利胆退黄。方中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带根全草,性味甘凉,擅于清热利湿,解毒祛瘀,退黄疸,临床使用表明单用本品煎服可治急性黄疸型肝炎;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性微寒味辛微苦,擅于清热利湿,活血解毒,可用治湿热黄疸;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有利湿解毒退黄之功。上药合用,可加强祛湿化浊,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的作用。瘦猪肉、生姜、大枣配伍应用,起着调味和中,开胃进食的作用

《五脏用药法》解秘

在今本《伤寒杂病论》中,仲景言方治而不谈药性,其用药心法悉遵古经方之制,而对于制方之法则,则自唐宋以来已失传千年有余,幸有敦煌遗传之《辅心诀五脏用药法要》一书,可窥经方配伍之秘,所以,破译该书的内容就可通晓失传古经方《汤液经法》的奥妙。

自神农尝草以来,传至商朝历时已数千载,此时,商初宰相伊尹从厨艺中悟出五味调和之事,率先发明了汤液入煎治病法,指出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的原则,用药之五味入五脏,以达补虚泻实之效,但是这一经方中药配伍法则在当时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秘而不传,所以,即使是医圣张仲景在撰着《伤寒杂病论》时,也是只言方治而不谈药性,导致后之学者从此不明经方配伍之法。

《伤寒论》是依据《汤液经法》而撰成,《汤夜经法》其书在南北朝时期尚存在人间,到了唐宋时就已失传,唐孙思邈在着《千金方》时一字也没有提到《汤液经》,但确在《千金方》中保留了许多古代的经方,只是不晓经方配伍法则而已,在东晋陈延之的《小品方》中也保留了

许多古经方,从中可窥见经方的原始面貌。比如,在《伤寒论》中有奔豚汤,但是对其论述很不详细,恐怕是历代传抄遗漏丢失的结果,而在《小品方》中对此病论述颇详。《伤寒论》言及奔豚病的条文只有三条:

一是“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此条文是指的太阳病发汗不得法而造成的误治,即误用汗法则伤肾,伤肾必发奔豚病,何以知之,肾有实则小便不利,是由于误汗大伤津液之故,实则泻其子,肾水之子是肝木,(实则泻之)故在治疗时用茯苓灸甘草之甘以泻肾实,用桂枝之辛以补肝虚,“肝恶急,急食甘以缓之。”故用大枣之甘以缓肝急,配伍组合图示1:

二是“奔豚病,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者,皆从惊恐得之。”因为恐则伤肾,惊则伤肝,治奔豚病要从肝肾论治。

三是“奔豚病,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肝虚则惊,肾虚则恐,肝虚在治肝的同时兼治肾,肾水能生肝木故也。也就是虚则补其母,肝之母是肾水,药用川芎、当归、半夏、生姜和桂枝之辛入肝以补肝虚,用白芍之酸入肝以泻肝实,用黄芩之苦与炙甘草和葛根之甘共同组合苦甘入肾化咸以生津液,配伍图示2:

明白了《五脏用药法》中的经方配伍之秘,就可以把经方拆开,每一方不是治虚就是治实,但虚实治法不同,其遵循的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用图表示之3:

肝虚则惊,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惊胆战如人将捕之,坐卧不安,此时宜用辛温的桂枝干姜等品以补肝虚,同时用苦甘入肾的药以治肾水而生木,更严重的话再用酸咸的药入肺以达金生水而水生木之效,五味共同配伍以补肝虚,同理,肝有实则易发火,生怒气,两胁痛引少腹,此时宜用酸味的枳实、白芍等品以泻肝实,同时再用咸苦之药入心治心,更需要用甘辛之药入脾治脾,因为子能令母实故也。《伤寒论》中的大小柴胡汤就是这类泻肝的方剂。《五脏用药法》中的大小泻肝汤也是这类方剂。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用枳实、芍药之酸与生姜之辛配合,辛酸入肝故也。只所以再加上清浆水入煎,是因为辛酸入肝化甘之故,清浆水味甘之品入肝以缓肝急。而大泻肝汤用枳实芍药之酸以泻肝实,用黄芩大黄苦咸之品入心,用炙甘草生姜甘辛之药入脾,共同组合以达泻肝之效,图如下4:

小补肝汤治疗肝虚而致的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头汗出,头目眩晕,药用桂枝干姜之辛与五味子之酸相合,辛酸入肝化甘,再用大枣之甘以缓肝急,四味药共达补肝虚之效。

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药用桂心干姜之辛入肝以补虚,用竹叶之苦与山药之甘相合,苦甘入肾以生木,用旋覆花、代赭石之咸与酸味的五味子相合,酸咸入肺以生水,七味药共同组合以达金生水、水生木之效,配伍图如下5:

大补肝汤治癫怪病极效,其配方是:桂枝、干姜各45克,竹叶山药各30克,五味子45克,旋覆花30克,代赭石30克。

一次煎成,分日三夜一服。

《金匮》妇人病篇立有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不可下也,宜枳实芍药散和之”的枳实芍药散实际上就是在小泻肝汤的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来,改汤为散罢了,由此可知,此种产后腹痛是由于肝实之故,药用枳实芍药之酸以泻肝实。

心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治心之法,以咸补之,以苦泻之,心恶缓,急食酸以收之。

小泻心汤治心中卒急痛,胁下支满,气逆攻膺背肩胛,不可饮食,食之反笃,药用龙胆草加栀子之苦与戎盐之咸相合,苦咸入心化酸,心恶缓,急食酸以收之。故入煎剂时再加入醋之酸物以收之。配伍图示6:

戎盐+龙胆草

(咸)栀子(苦)咸苦入心化酸,以醋收之。

大泻心汤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憹,胁背胸支满,腹中迫急不可奈者方。用龙胆草栀子之苦以泻心实,用升麻之甘与通草之辛相合,甘辛入脾化苦,用豆豉之酸与戎盐之咸相合,酸咸入肺化辛,火生土而土生金,此乃经方实则泻其子之妙法也。配伍图示7:

心有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心中痛,善悲,时眩仆。

小补心汤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此胸痹是因为心虚之故。《金匮》立有十二方治胸痹,其组方结构完全与经方配伍法则相同。心虚有寒可致心血受阻,现代所谓的冠心痛和心血管病都可用此法治之。药用瓜蒌薤白之咸入心以补心虚,用半夏之辛与咸味的药相合,共达辛咸除滞之效。当然在此方中也可用苦杏仁来代替半夏,因为苦咸入心故也。其只所以加入白酨浆,是因为心恶缓,急食酸以收之,汉代时的白酨浆就是现代的酸味饮料,但还不是真正的醋,用白酒也可以。《金匮》治胸痹就有栝蒌薤白半夏汤和栝蒌薤白白酒汤,其组方原理是相同的。配伍图示8:

但此方中必须有白酒或醋则疗效才佳。

大补心汤治胸痹,心中痞满,气结在胸,时从胁下逆抢心,心痛无奈。药用瓜蒌实和薤白之咸入心以补心虚,用桂枝之辛与枳实之酸相合,辛酸入肝以生心火补心虚,用厚朴之咸来入心加强栝蒌和薤白的作用,用半夏之辛助桂枝之力。配伍图示9:

入煎剂时以白酨浆之酸入肝既可助枳实又可缓心以收之。《金匮》治胸痹十二方中,都是针对心有虚而设的方,因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是指心血虚,“阴弦”是指的肾。“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寸脉沉迟,关上小紧数者,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药用瓜蒌薤白之咸入心以补心虚,用白酒之辛以入肝温通血脉。配伍图示10: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药用栝蒌薤白之咸补心虚,用半夏之辛入肝补虚化痰浊,用白酒入肝血温通血脉。配伍图示11: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者,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主之。桂枝人参汤亦主之。”配伍图示12:

此二方可以合一方来治胸痹,则疗效更佳。

“胸痹,胸中气塞或短气者,此胸中有水气也,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皮枳实生姜汤亦主之。”配伍图示13:

此二方可以分治,也可以合方治。是虚则补其母之妙法。

“胸痹,时缓时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此方以大附子之辛以补肝虚,用苡仁之甘以缓肝急而除湿,不治心而治肝之妙法。配伍图示14:

肝恶急,急食甘以缓之。苡仁纯甘之品以制附子的毒性。

“胸痹,心中悬痛者,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用桂枝生姜之辛入肝温通血脉,用枳实之酸入肝以泻实,配伍图示15:

“胸痹,胸痛彻背,背痛彻胸者,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用乌头川椒附子干姜等一派味辛之药与赤石脂味酸之品相合,入肝温通血脉以治胸痹,是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临证时可做成丸药缓缓而治之。配伍图示16:

“胸痹,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者,旋覆花汤主之。”用旋覆花之咸入心以补心虚,用葱之辛和新绛(今人以茜草代之)之酸入肝以生心火,配伍图示17:

“胸痹,心下悸者,责其有痰也,半夏麻黄丸主之。”半夏麻黄俱可入肝以补血虚兼除痰。配伍图示18:

“胸痹,心下痛,或有恶血积冷者,九痛丸主之。”此方用五味大辛之药入肝以温通血脉,用人参之甘以缓和药性,保肝护肝。配伍图示19:

从以上治胸痹十二方可知,心血虚寒时,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故在治疗时要用温通的办法。傅青主在治疗真心痛时(即心肌梗死)主张用人参和附子大剂煎服,此方意与九痛丸相同,俱是经方“虚则补其母”之妙法也。

心有实则以苦泻之。小泻心汤用黄连黄芩之苦与大黄之咸相合,苦咸入心以泻心气之实。配伍图示20:

此方与《金匮》泻心汤主治药味均相同。

大泻心汤用黄连黄芩之苦以泻心实,用炙甘草之甘与干姜之辛,甘辛入脾,用芍药之酸与大黄之咸,酸咸相合入肺。配伍图示21:

小补心汤用旋覆花代赭石之咸以补心虚,用竹叶之苦以泻心实,用豆豉或山萸肉之酸以收之。配伍图示22:

大补心汤用旋覆花代赭石之咸以补心虚,用干姜之辛与豆豉或山萸肉之酸相合入肝,用竹叶之苦与人参甘草之甘相合,苦甘入肾。配伍图示23:

脾有实则腹满泄利,而泻脾要用辛味之药。

小泻脾汤治脾气有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肢冷,脉微。用附子干姜之辛与炙甘草相合,甘辛入脾以治脾实。配伍图示24:

此方与《伤寒论》四逆汤的主治药味均相同,由此可知《伤寒论》中的方都是博采于《汤液经法》中,只是张仲景为避道家之嫌,改变了部分方名,这是有其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根源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