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广西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广西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广西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广西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摘要】

运用Theil系数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及各经济区域的区内差异。结合研究分析结果,广西各级政府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建议,为加快广西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工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Theil系数

一、引言

近年来,在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背景下,广西各地区的工业发展不断加快,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效。2012年,广西全区各地级市的工业增加值为5167.51亿元,较2011年的4745.88亿元增长了8.88%。其中,柳州市的工业增加值为1055.69亿元,是广西各地区中数值最多的地级市;南宁市的工业增加值为706.11亿元,全区排名第2位;排在第3位的是桂林市,其工业增加值为585.55亿元。此外,工业增加值高于200亿元的地级市有梧州市(479.88亿元)、玉林市(404.39亿元)、百色市(361.92亿元)、北海市(267.77亿元)、钦州市(237.24亿元)、贵港市(229.15亿元);而其它地级市的工业增加值均低于200亿元,这些地区分别是防城港市(197.64亿元)、来宾市(189.06亿元)、崇左市(184.06亿元)、贺州市(136.10亿元)和河池市(132.96亿元)。可见,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数据包络法和计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地区工业发展差异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如:张二勋等(2000)、刘显全等(2002)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中国工业发展差异、重庆市区县工业发展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其工业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将各经济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类型。董毅(2010)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取工业总产值、工

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工业利润总额、年度应交税金、企业单位数等投入产出指标,对安徽省地区间工业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李雪琪和熊雪如(2013)结合面板数据模型和回归分解法,对广东工业经济发展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国内学者对区域工业发展水平差异的相关探讨,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对区域工业发展水平差异的效果评价及对策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根据Theil系数的差异分解方法,从地区间差异、地区内差异以及各经济区域的区内差异的角度探析地区总差异的形成及其变化原因,并深入探析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差异特征,为加快广西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分析模型、变量和数据

(一)Theil系数分析方法

Theil系数,又称泰勒系数或泰尔系数,是Theil在1967年提出的用来衡量地区差异的重要指数,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研究领域。根据Theil系数的相关理论,在运用Theil系数衡量地区差异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将Theil系数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以对地区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Theil系数,即地区总差异,其数值越大,表示地区之间的差异越大,发展越不均衡;Theil系数值越小,表示地区之间的的差异越小,发展越为平衡。Theil系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1进行表示,即:T总=T区域间+T区域内=n i=1YilogYi Pi+n i=1Yi(jYijlogYij Pij)

(1)

其中,T总表示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为T区域间=n i=1YilogYi Pi,区域内差异为

T区域内=n i=1Yi(jYijlogYij Pij)。n是区域个数(n=14),Yi表示i区域的指标属性值所占的比重,Pi表示i区域的人口数量所占的比重,Yij表示i区域j地区的指标属性值在i区域中的比重,Pij表示i区域j地区的指标属性值在i区域中的比重,T区域间/T 总、T区域内/T总分别表示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献率。

(二)变量和数据说明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西桂东经济区(包括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和贺州市)、桂南经济区(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和钦州市)、桂西经济区(包括崇左市、百色市和河池市)、桂北经济区(只包含桂林市)、桂中经济区(包括柳州市和来宾市)五大经济区域。为有效探讨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差异情况,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工业增加值和年末总人口两个指标来进行衡量。在指标数据来源方面,20032012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工业增加值和年末总人口两个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4年至2013年的《广西统计年鉴》。为减少干扰因素,本文使用的工业增加值是由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以2002年为基期计算得到的基比指数。

三、实证分析

(一)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及比较

根据公式1以及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和年末总人口等数据,计算得到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的测算结果(略)。从地区总差异来看,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大体上先从2003年的0.0523以较小的幅度减小至2007年的0.0479,减小了8.40%;之后迅速以25.43%的增长幅度从2007年的0.0479增加到2009年的0.0601,而后又以4.19%的幅度减小至2011年的0.0575,但随后以33.02%幅度从2011年的0.0575增加到2012年的0.0765。因此,从整体上来看,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在总体上呈扩大之势,特别是2007年以来增加的幅度较大,20032012年间地区总差异总体上增长了46.42%。究其原因,主要受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在地区总差异中的变化影响,这也是由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出现较大的变化和调整所致;通过以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贡献率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贡献率的差距在20032008年间趋于减小,在2008年间分别达到50.46%、49.54%;虽

然在20092010年间两者的差距还一度有所扩大,但是在20112012年间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仍不断缩小;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则不断扩大并迅速超越区域间差异而成为影响地区总差异的主要因素,此时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小于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

为深入分析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及其变化特征,针对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从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来看,区域间差异在20032007年间总体上有所减小,从2003年的0.0295减小到2007年的0.0253,减小了14.34%;随后在20072012年间,除了在2011年区域间差异的数值有所回落之外,总体上不断增加,这期间区域间差异扩大了36.72%。而区域内差异在20032007年间虽然经历了先是小幅度减小、再到小幅度扩大的变化过程,但是总体上变化不大,从20032007年间仅减小了0.73%;但是在20072012年间,区域内差异除了在2010年间有所回落外,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从2007年的0.0226扩大到2012年的0.0420,扩大了85.65%。可以看到,20032007年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均以较小的幅度在减小,导致地区总差异在这期间也出现保持较小的幅度在减小的情况。但是在20072012年间,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都以较大的幅度在扩大,区域内差异甚至在20112012年间的差异值大于区域间差异的差异值,进而导致了地区总差异在20072012年间整体上不断扩大;这也意味着该时段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区域之间工业发展水平的非均衡差距在不断扩大。

(二)20032012年广西各大经济区域之间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内差异及其贡献度的比较

在计算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的过程中,还计算得出20032012年广西各大经济区域之间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内差异及其贡献度的测算结果(略)。通过对区内差异的深入分析,可以剖析区域内差异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并据此探讨其对总差异造成的影响。由于桂北经济区只含有一个桂林市,因此桂北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均为0,在此不再对其深入分析。在测算结果中可以发现:

首先,桂中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较其它经济区域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而言,其差异值较大且较突出,其区内差异从2003年的0.0093增加到2012年的0.0159,扩大了70.28%,且其对总差异的贡献率均保持在17.86%以上,最大时达到26.00%。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桂中经济区中的柳州市和来宾市之间的工业发展差距较大。柳州市作为广西的工业强市,其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来宾市的工业发展水平较低且远落后于柳州市的工业发展水平,造成两者之间的工业发展差距较大。

其次,桂西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均较小,则远小于其它经济区域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桂西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先减小、再扩大的过程,即在20032007年间有着一定的幅度减小(差异值减小了0.0008),而在20072011年间又以一定的幅度扩大(差异值增加了0.0011);紧接着在20112012年间迅速以较大的幅度扩大,20112012年间其区内差异增加了0.0034,扩大了188.47%。究其原因,一方面既与桂西经济区的崇左市、百色市和河池市的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有着较大的联系,其年度工业增加值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又与百色市近年来的工业发展水平较快有着较大的联系,使得崇左市、河池市与百色市之间的工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再次,无论是桂东经济区还是桂南经济区,其区内差异和贡献率总体上呈扩大之势,特别是在20102012年间这种扩大的趋势更突出;而在20032010年间桂东经济区和桂南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及其贡献率总体上都较为接近,同时桂东经济区在20102012年间表现出来的区内差异及其贡献率的扩大幅度更大,表明该时段桂东经济区中梧州市、玉林市、贵港市和贺州市之间的工业发展差距进一步突显。究其原因,桂东经济区的区内差异不断扩大,是由于近年来梧州市和玉林市的工业发展不断加快,而贵港市和贺州市的工业发展速度相对较低,特别是贺州市的工业发展水平远落后于梧州市、玉林市、贵港市的工业发展水平。此外,桂南经济区的区内差异不断扩大,主要受到近年来南宁市的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加之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的工业发展与南宁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影响,致使桂南经济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内差异不断扩大。

四、研究结论

针对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各经济区域的区内差异以及各差异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首先,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总体上呈增加之势,总体上增长了46.42%,特别是2007年以来增加的幅度较大;而区域间差异在20032007年间总体上有所减小,但在20072012年间总体上不断增加,整体上呈扩大之势;区域内差异在20032007年间经历了幅度较小的波动过程,但是在20072012年间区域内差异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地区总差异总体上不断扩大,究其原因,是由于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出现较大的变化和调整所致,20032007年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均以较小的幅度在减小,是导致地区总差异缩小的主要成因。在20072012年间,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都以较大的幅度在扩大,是导致地区总差异在20072012年间整体上不断扩大的主要成因。

其次,桂中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较大且较突出,其区内差异从2003年到2012年扩大了70.28%,且其对总差异的贡献率最大时达到26.00%,这主要是由于桂中经济区的柳州市和来宾市之间存在工业发展水平差距而引致。桂西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均较小,桂西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先减小、再扩大的过程,这既与桂西经济区各地区之间的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有着较大联系,同时又与百色市近年来的工业发展水平较快有着较大联系。桂东经济区和桂南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总体上呈扩大之势,特别是在20102012年间这一扩大趋势更为突出。桂北经济区由于只有一个地级市,因而其区内差异和贡献率均为0。

总体而言,广西各经济区域存在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这些差异是广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凸显的发展特征。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区工业发展水平,广西各级政府可通过加快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提升工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各经济区域相互间以及区域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合作,强化工业发达地区对工业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

作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服务化协调发展,加快广西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张二勋,姚静.中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00,(3):8790

[3]刘显全,喻开志.重庆市区县工业发展差异分析[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781

[4]董毅.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安徽省地区间工业发展差异

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10):3235

[5]李雪琪,熊雪如.广东工业经济发展差异及异质性成因研究――基于一种回归的分解方法[J].华东经济管理,2013,(2):5661

[6]杨莎莎,廉超.中国经济发展差异与旅游发展差异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4):100103

[7]简新华,杨冕.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协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04111.

------------最新【精品】范文

广西经济发展

广西经济发展 朱文亮 今天谈起广西经济的发展,我觉得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而要从解放思想这一方面说起,我觉得更是困难,尤其是在今天的时局的情况下。我们来发展经济,到底需要怎么来解放思想,或者说运用如何样的思维来应对社会经济的进步。在此,我不想仅“思想”方面来谈经济的发展,因为仅从一方面来谈,会将经济的发展看得很片面。所以,在此我选择若干个方面来简要谈谈我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想法。 现状和历史 就目前广西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程度来说,不用全国的地位如果,就是在西部的12个省、市、区也谈不上是很出类拔萃。在此我们说的是总体程度,而不是单单指的是GDP或者是居民可支配出入来说的,而应该还包括居民的教育、医疗、文化、科技创新程度等等方面。广西经济今日的落后,我不简单思想领域的问题,我想更多的历史上的问题,因此在谈如果发展经济之时不能仅仅谈现阶段“解放思想”问题,有些问题应该是更深层的历史问题,明白这一情况是否也是一种解放思想呢?广西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并非中国的富裕地区,也是更不是容易接近的地区。自秦朝开始的朝代对于这一地区出于国防安全和民族团结的考虑,一直采用比较的宽松的政策。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建立了民族自治区,但是中央政府在此并没有在此投入较多的工业项目,而加之原先的农业基础不好,教育文化落后的等先天性缺陷。今日之落后是长期历史过程造成的,所以要想改变的今日的落后的面貌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而是需要经过一长期的奋斗的过程。 一些案例的分析 下面就广西进行现代化建设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在此作一简单的分析: 第一,就整个地区而言,城市化水平不高,尤其缺乏一些核心的大城市。目前的广西的三大城市南宁是政治文化教育中心,而柳州是交通和工业中心,但桂林的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优势另外在外其声誉很高,就总体而言实力相当。按说这应该是好事,因为他们实力的相当代表着区域经济发展平衡。这样的情况是本来稀有的资源过于分散,使其单个实力必然不强,其这三座城市的竞争力都较弱,对周边县区的缺乏相应的辐射力。虽然国家一直强调要合理发展中等规模城市,但是中等规模城市的实力毕竟不如大城市那样强大,而一个省区只有一些实力不强的中等城市对本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起不到太大的辐射力。就以区内最实力最强的城市南宁市来说在西部的城市中综合实力仅才排列第八位,这个和广西在西部地区的总体实力的排名实在是不相符合。而被誉为西部城市三巨的头重庆,西安和成都,它们的潜在竞争力和实力即使放在沿海地区仍是不可小视,或许这些城今日在GDP总量上它们不及一些东部的城市,但是他们在科技,文化,教育,区位等诸多方面起的优势。使其将来的发展用有着巨大的潜力。 反观现在广西的城市,最大的南宁市区人口仅仅才150万,国民生产总值也只有不到600亿,这样城市实力和规模显然难以参加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所以将来的广西的发展必须要培育一两个大型的核心城市,是指在国内有较强的竞争力,这样才辐射到广西其他地区。不要搞什么“平均主义”,搞个个都不错,但是没有一个能拿出手的。在发展之初,城市之间应该需要拉开一些档次的。 关于“效率”和“公平”之间的争论在现在中国双方都足够的力量来压倒对方。中国之大,地区差异之大,所有的问题都不能一刀而切。就现在的广西区而言,我想应该是效率优先,积极培养一些具有实实在在竞争力的核心城市,在先进带动落后。当然在注重效益的时候绝对不能置公平而不管。 第二,产业规划不合理,真正的优势和劣势不分。关于的广西将来的主导和支柱产业我们从政府的报告来看主要是以制糖、有色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以及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中国东盟的物流中心和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塞。总体看来这些项目,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相对于现在广西的情况基本还是很合适的,但是在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却出现在了很大的偏差。 1.首先是夸大了区位优势。目前情况而言广西优越的区位优势还不能体现出来。因为广西周边的省份除了广东之外,其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因此把对广西的区位优势就体现不出来。而且所谓的西南出海通道现在已

突出特色 发挥优势 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 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临夏州以工代赈办公室杨映伟 产业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主体。面向“十一五”今后一个时期,充分认识我州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于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现我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推动全州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州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和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我们本着对州情再认识、再分析、再研究,实实在在寻找出我州适时适势发展,具有经济支柱能力的主导产业,并就其成因和发展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分析。 一、全州产业发展现状 我州八县(市)中除临夏市外,其余七个县都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历经各届州委、政府的努力,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培育和建立起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趋于合理。2007年全州完成农业总产值30亿元,比上年增加5.8%;农业增加值19.4亿元,占GDP 26.6 %;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完成产值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4.24%,畜牧业完成产值10.68亿元,增长7.15 %。粮食生产形势稳定,农作物区域布局、品种品质结构取得新进展,区域优势产业更加集中,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日趋明显,马铃薯、双低杂交油菜、玉米、设施蔬菜、豆类、百合、中药材7个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一批“农”字牌龙头企业竞相发展,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企业活力增强。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工业化是我州经济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十五”以来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工业的发展,不断营造工业发展的环境,加大对工业发展的力度,提出了工业强州战略,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我州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07年第二产业20.83亿元,占GDP28.6%,其中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实现增加值6.95亿元,增长5.69%;基本上形成了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同步练习题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自主测控卷) ●共同基础平台(9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工厂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甘蔗制糖厂 B.家具厂 C.服装加工厂 D.面包厂答案:A 2.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答案:C 3.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考虑的是 A.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B.政策的影响 C.煤炭丰富 D.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答案:B 4.关于工业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汽车厂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B.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 C.甜菜制糖厂与钢铁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D.有些工厂为了共同利用资金、技术形成空间联系 答案:A 5.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C.降低运输费用 D.增大能源消耗 答案:D 6.下列哪些城市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 A.天津 B.成都 C.马鞍山 D.济南 答案:C 7.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A.化纤厂 B.机床厂 C.砖瓦厂 D.食品厂答案:B 8.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 C.有十分丰富的铁矿资源 D.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答案:A 9.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答案:D 10.新兴工业区是在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的同时出现的,它首先形成于 A.传统工业集中的大城市 B.传统工业相对较少的小城市

工业区域类型

工业区域类型 1 工业的投入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科技. 2 工业的产出产品和三废. 3 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4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技术 5 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 6 原料、交通运输、信息和劳动力对工业区位影响的变化①替代,减弱②吸引力,完善③通达,重要④自动化,劳动力素质。 7 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①国防②政策③个人偏好④工业惯性 8 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水污染(河流下游),风污染(下风向) 9 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①由近及远扩张②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 10 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①代理商②销售公司③组装公司④生产公司⑤研发机构⑥全球经济11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①生产的联系②非生产的联系③信息的联系 12 工业集聚的优势①共享基础设施②交流协作③降低运费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13 工业分散的原因①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小②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14 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①自发形成②规划形成297 不同发育程度工业地域的不同特点①发育低(食品工业)②发育高(钢铁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 15 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分析(鲁尔区)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区近③水源充沛④交通便捷⑤市场广阔 16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17 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②调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18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①中小企业②轻工业③生产分散④资本集中低⑤分散型工业化 19 高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人员高水平②增长速度快③研发费用高④面向世界市场 20 美国“硅谷”发展的主要因素①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教育发达④便捷交通⑤军事订货 21 聚落的形成人类为生存而聚居,居所由流动到稳定,逐步确立了乡村聚落。 22 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①圆形或多边形村落(少河的平原)②带状村落(沿河道) 23 古代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②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24 古代城市的分布特点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农耕业发展早的地区。 25 著名古代城市发源地①美索不达米亚②尼罗河谷地③印度河谷地④黄河-长江中下游 26 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大多数在平原②热带在高原③山区在谷地或低地 27 美国三大城市带①波士顿-纽约-华盛顿②芝加哥-匹兹堡③旧金山-圣迭戈 28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①60°N以南的欧洲地区②东亚③美国东北部 29 矿产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煤炭②铁矿③石油④有色金属

广西工业投资发展公司大力扶持重大工业项目发展

广西工业投资发展公司大力扶持重大工业项目发展 广西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广投集团”)所属企业广西工业投资发展公司(以下简称“工投公司”)切实贯彻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紧密围绕自治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践行广投集团“产融投”协同发展战略,以直接股权投资方式,提高重大工业项目直接融资比例,帮助实体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做大做强规模和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广西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注入金融动力。 发挥“放大器”作用,厚植高质量发展资金基础。工投公司采取直接股权投资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重大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以资金投向引导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帮助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推动广西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2020年一季度,工投公司累计投入直投资金23.86亿元,被投资企业实现对外融资100.89亿元,撬动融资比近1:5;包含规上工业企业23家;双百企业20家,双新企业26家,双百双新企业18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1家。受益企业覆盖南宁、柳州、桂林、钦州、北海、玉林、百色、贵港等11个地市,涉及大健康医药、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聚焦重大项目,补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短板。针对广西工业发展缺少现代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不完善、集聚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工投公司高度聚焦宏观政策和正在兴起产业变革及广西工业重点领域、功能配套生成的相关项目,主动参与广西重点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不同类别经济区的建设,累计投资企业25家。其中,为柳工集团欧维姆海外业务拓展和甘蔗生产全产业链农机具、机器人研发制造,玉柴集团纯电动商用车建设,建工集团建筑材料智能生产等项目提产扩能、提质增效,促进广西重点企业做强做优;精准投入优势突出、效益明显的产业,支持广西重点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150Kt/a铜冶炼生产线项目成功融资7.82亿元,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帮扶具备良好成长空间却受制于资金短缺的民营企业——广西梧州国龙塑料化工有限公司实现融资2.5亿元,建成中国最先进的食品级PET片材生产线;支持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的重要高新技术企业——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全国最大的珠光材料及人工云母合成研发基地,推动珠光材料生产能力由年产2500吨扩大到年产10000吨,产品出口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深圳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汇总

深圳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汇总 深圳已然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比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格局,钟表、服装、家具、珠宝、机械、包装印刷等传统产业竞相漂洋过海,不少传统产品的产量雄踞全球前列,成为世界首席生产基地。 钟表、家具、黄金珠宝、纺织、玩具、皮革、印刷等主要优势传统产业全年共实现工业产值966.4亿元,其中纺织服装行业产值239.5亿元,增长18.6%;印刷包装业180.6亿元,增长16.2%;家具及木制品行业产值198.6亿元,增长15.6%。在优势传统行业,产品的品牌优势尤为明显,深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44个产品中,有33个出自优势传统产业。机械、服装、钟表、家具、印刷包装、黄金珠宝首饰是提升改造的重点领域。 深圳市共有119家工业企业已经或计划外迁,涉及工业总产值90亿元。其中,共有18个工业行业出现企业外迁情况,其中机械、玩具、仪器仪表、塑胶四个行业外迁企业数量较多,合计占外迁企业总数的58%.迁往地点省内集中在东莞、惠州、中山、河源等地,省外则多往湖南、江西、江苏等地迁徙。今年6月,最新的调研显示,到今年6月,仅罗湖、南山、宝安和龙岗四区,已经和计划外迁的企业多达522家,其中已经外迁的499家。 鲜为人知的是,深圳在仪器仪表行业素有“世界数字万用电表王国”和“中国南方仪表仪器生产及研发基地”的美誉。深圳市贸工局资料显示,深圳仪器仪表经营企业近400家,从业人员5万人,2005年工业总产值为208亿元,进出口总额13.5亿元。据统计,深圳年生产数字万用电表840万台,行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数字万用电表产品数量的80%,出口率高达70%.预计今年深圳万用电表产值可突破30亿元,比去年增长50%左右。手掌大小的数字万用电表,在深圳,做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大产业”。在已经整体搬迁的仪器仪表企业中,世界上两家最大的万用表生产企业深圳华谊仪表有限公司和优利德国际有限公司,已经整体搬迁至东莞。 中国仪器仪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5%,“深圳华谊一家就差不多占30%多,公认的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老大。优利德也差不多。”叫顺口了,杜如彬还是叫“深圳华谊”。 在深圳,机械行业是仅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二大产业,也是外迁企业最多的一个产业。目前,深圳全市机械经营企业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65万人,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1500亿元。 经过27年的发展,深圳工业发展有一条明显的曲线。1980年―1985年,是深圳“铺摊子”起步阶段,工业以“三来一补”为主要方式,以电子、服装、纺织、皮革等行业为重点,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结构。1985年―1990年,是深圳工业蓄势阶段,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并重,初步形成了“产业以电子为主,资金以外资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的外向型格局。1990年―199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崭露头角,支柱产业逐步形成,1995年深圳工业总产值达9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26亿元。从1995年起,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增长点,至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258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065亿元。 ,目前深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行业协会正牵头向深圳市政府提出在特区内建设行业总部基地的建议,总部名称都想好了,名为“深圳仪器仪表大厦”或“深圳仪器仪表总部大厦”,简称

区域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保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这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1)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 (3)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 (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广西工业发展现状

广西14年经济发展现状 据有关报道显示,虽今年经济工作取得不小的成绩,但也要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风险不容忽视。 一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投资增长乏力是拖累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经济下行风险的主要来源。各主要投资领域和投资主体都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问题。一是受制造业持续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影响,民间投资意愿减弱,14年1至10月民间投资增长18%,虽高于整体投资增速,但比上年同期低了5.4个百分点,降幅大于整体投资。二是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带动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14年1至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4%,比上年末回落了7.6个百分点。三是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偿债进入高峰期,地方政府投资能力受限,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难度加大,与上年同期相比,14年1至10月中央投资项目增速提高了2.3个百分点,而地方投资项目增速下降了4.6个百分点。四是受预期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外商企业投资步伐放慢。五是新开工项目减少,目前新开工项目增速低于近10年20%左右的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且调研中还发现,部分地区在建项目和储备项目接续不好,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投产后,项目的补充跟进出现了较严重的“断档”,将直接影响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 二是融资瓶颈约束凸显。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大幅回落,凸显资金面紧张。尤其是14年下半年以来,7至10月份社会融资总量共计3.03万亿元,仅为去年同期的60%。除了普遍存在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贷款利率上浮等问题外,由于企业盈利能力减弱,银行基于违约风险考虑,惜贷、限贷现象增加,甚至还进行抽贷,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有所增多,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和比例也呈上升之势。 三是企业经营依然困难。 一方面,由于主要工业品价格下降影响,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持续回升且大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同时库存周转率下降,企业去库存压力加大,经营效益普遍下降。广西桂

发挥区域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水泉镇是我区唯一一个黄河流经的镇,该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已形成了一些科技含量高、有规模、有市场、效益好的优势特色产业。 一、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1、以陡城、下村、双岔村为主的日光温室科技示范园区,日光温室达到1200座,面积达到1000亩,以西甜瓜、反季节蔬菜种植为主。 2、以中村、陡城、玉碗泉村为主的玉米制种基地,2005年玉米制种面积约6000亩,产值达800万元。 3、以小黄湾、下村、野麻村为主的双膜小弓棚和冷棚早熟西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500亩,产值达百万元。 4、以贾庄、杨岭、旱坪川村为主的肉猪养殖基地,猪存栏达1.57万头,年出栏达3万头,其中益丰养殖场为龙头的规模养殖户54户,养殖规模均在百头以上;水泉镇肉猪屠宰场正在建设之中。 5、以牙沟水、陡城、杨岭村为主的养鸡业发展迅速,鸡存栏达26万只,年产蛋700万公斤,千只以上的养殖户84户。 6、以黄湾小康专业养殖场、月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养牛业发展迅速,全镇肉牛存栏达600头,建成了白

银博康食品有限公司(肉牛屠宰场)。 二、特色产业发展思路 1、主导产业: (1)以制种为主的种子产业。种子公司已与四川、湖北等省种子公司、科研单位建成合作关系,每年制种面积10000-12000亩,已形成了典型的订单农业。今后应创造条件,继续实行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科研单位加强合作,逐年扩大制种面积,使种子产业做大做强。 (2)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主要抓好日光温室西甜瓜生产,大力发展小拱棚、塑料大棚及大田西甜瓜,使园区内西甜瓜面积达到10000亩,其中核心区内稳定在1000亩,辅射带动全区西甜瓜面积达到15000亩,其中标准化无公害面积达到2000亩。 (3)以辣椒为主的蔬菜产业。陡城核心示范园600亩日光温室,其中300亩就是辣椒,而且产量高,品质优,今后继续壮大辣子产业,并辐射带动小拱棚蔬菜、大田蔬菜的发展,面积达到3000亩。 2、核心技术: (1)大力提高日光温室建造技术,全面推广白银二代日光温室建造技术,并逐步推广日光温室三代技术。 (2)全面推广日光温室滴灌技术。目前有40%的日光温室未配备滴灌设备,今后2—3年内要将已建成的日光温室

2020年区域工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0年区域工业发展 研究报告 2020年11月

本报告对市场研究部2019年发布的《区域研究之工业篇——纵观工 业格局,待看中部崛起》(以下简称《工业篇(2019)》)基础上进行更新,考察了中国30个省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比较了关键数据及其变化。 1.工业产出:整体格局稳固,区域内部增速分化 从2019年工业增加值分布看,我国各地区工业规模仍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特征,东高西低,头部效应显著。与2017年相比,头部地区中,山东被广东和江苏拉开了差距,而且与浙江也相差无几。除此之外,工业增加值超 过万亿的地区有浙江、河南、湖北、福建、河北、四川、湖南、安徽八省, 与2017年相比没有变化,各区域工业实力格局比较稳固。 图1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资料来源:Wind、市场研究部 从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看,全国增长5.7%,增速较2018年年下降0.5个百分点。分解到各区域来看,中西部增速较快,但各区域内分化明显。头部省份中,山东增长1.2%,为全国倒数第二,不仅与广东、江苏拉开了差距,也在被浙江不断追赶;东部福建增长8.8%,仅次于贵州;浙江、江苏、河北、广东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直辖市上海工业产出增长仅为0.4%,为全国最低,但上海第二产业占比仍保持26.99%,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仍保留了强大的工业实力,北京、天津增速也不到4%。中部除山西、海南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其他地区均明显高于全国,工业经济活力突出;西部地区除甘

肃、新疆、广西、陕西略低于全国,其余地区均高于全国水平,贵州增速9.6%为全国最高,云南、四川也在8%左右。东北地区辽宁增速6.7%超全国水平,而黑龙江、吉林增速只有2.8%、3.1%。 从2019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较2018年的变化看,19个省市增速呈下滑态势。仅重庆提升幅度较大,主要是受基数影响,重庆2018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0.5%。山东、陕西、云南、辽宁均出现较大下滑,分别下降了4.4、3.7和3.1个百分点。 图2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2018年变化 资料来源:Wind、市场研究部 2.工业企业:半数省份企业数量减少,山东和吉林降幅明显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区域分布来看,与工业增加值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2019年全国规上企业数量达37.28万家,其中广东规上企业超过5万家,超过江苏成为第一,而山东规上企业数量虽仍有2.8万家,但相比2018年已大幅缩水,与浙江差距逐步拉开;东部地区除了三个直辖市均超过了1万家,中部除山西和海南外也均在1万家以上;而西部和东北地区,仅四川超过1万家,较2018年变化不大。

广西工业增长与用电量关系分析

广西工业增长与用电量关系分析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消费的增长,而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工业电力消费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近几年来,广西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增长取得快速发展态势,工业用电总量随之大量增加,工业增长与用电量之间存在内部关联。 一、产业结构主动优化促使相同工业用电增速可以支撑更快的工业发展增速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来临,广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层次提升进入新阶段,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持续提升工业产品附加值,推动清洁生产,促使广西工业发展不断迈向中高端。继续发挥政策、税收等引导作用,引导,加大传统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减排力度,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促进工业体质增效发展,极大地优化了广西工业发展方式。 一是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广西石油、化工、建材、冶金、有色金属、电力等传统高耗能产业的工业投资比重显著降低,已由2021年的43.4%下降到2021年的31.9%,累计下降11.5个百分点。二是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总量比重持续下降。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21年的41.9%下降到2021年的37.3%,累计下降4.6个百分点。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推进顺利。到2021年底,广西已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共淘汰落后电力2.4万千瓦、钢铁120万吨、炼铁1万吨、水泥4162.6万吨、铁合金160.7万吨、电解铝15.2万吨、铜冶炼2万吨、造纸168.6万吨、酒精1.5万吨、制革13万标张、淀粉2.4万吨、铅冶炼5.4万吨、钒冶炼0.1万吨、锌冶炼21.3万吨、硫酸9.2万吨、日用陶瓷2300万件。也就是说,通过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高耗能行业将更多让位于低耗能行业,在同样的电量消耗下,可创造出更多的工业增加值。可见广西工业用电效率持续提升,这也将进一步促进广西工业的快速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解读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解读 中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6391802.html, 时间: 2008-02-28 发表评论>> 中国国情专题库:透视中国问与答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规划》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和玉林、崇左两市物流等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 万平方公里,2006 年末总人口1255 万人。 【解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泛珠三角合作、西南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拥有沿海1595公里海岸线,深水岸线160多公里,是国内仅存的未大规模开发的连片沿海岸线,是我国沿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 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是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完善沿海经济布局,推动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战略举措。 【关键词】 功能定位 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规划》摘要】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解读】把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突出了开放合作的主题,表明北部湾经济区在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将担任重要角色。这一功能定位以面向东盟合作和服务带动“三南”为支点,把构建国际大通道和“三基地一中心”作为核心内容,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

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为某企业在甲、乙、丙、丁四地生产同一批产品的成本费用。如果从最小成本原则考虑,该企业的区位指向是() A.原料和动力指向型 B.市场和劳动力指向型 工资燃料费原料运费科技C.劳动力和动力指向型 D.动力和市场指向型 图2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2---4题 2.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 3.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4.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 右图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5—6题。5.该城镇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A.建筑材料厂B.化肥厂 C.冶炼厂D.电镀厂 6.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07年3 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 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7--8题。7.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 8.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A.丰富的原料B.庞大的市场C.廉价的劳动力D.先进的技术 9.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和我国沪宁杭工业区相同的区位条件是() A.交通便利B.原料、燃料自给,水运方便 C.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廉D.农业基础好,盛产稻米 读某类工业净收入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仅从经济效益考虑,图中最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区域范围是( ) A.H~I B.I~J C.J~K D.K~M 11.影响该类工业净收入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工资和市场距离 B.运费和原料成本 C.地租和原料成本 D.运费和地租下图为某城市的居民区和工业区布局规划图,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回答12—13题。 12、若该城市是我国北京,则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摘要:现如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不平衡。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都在转变,所以在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个区域的经济进行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趋于平衡。一方面要强化各个区域经济,另一方面要提高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字:区域经济;现状;发展分析; 国务院在2005年,将我国的经济划分为“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其中在全国范围内按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东部是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中部是由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这些省份共同组成;西部是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东北是由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这些省份共同组成。在这样一种划分的前提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就很自然的凸显出来了。本文就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一番分析。 一、我国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东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部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6%,为全国创造了56%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8元,这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平均水平的1.6倍,在我国四大经济板块中排名第一。 东部经济实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带动了东部沿海的整体经济发展,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总比例的1/5;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珠三角地区,其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的1.6倍; 众所周之,上海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它也是东部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第一。今年,我们国家在上海举办了万人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更加是快速的带动了上海地区以及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加的超过其它各个地区,成为我们国家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 2.中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很明显,我们国家中部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东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2%,为全国创造了23%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223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78倍。 3.西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中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23%,为全国创造了21%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65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61倍。贵州省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100元,在全国最低。只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其大西部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要高于大西南经济区,也就是说大西北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大西南地区要稍高。 4.东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北是我国的老的革命根据地,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8.4%,为全国创造了9%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200元,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稍高一些,在四大板块中排名第二。

区域工业化进程求解

区域工业化进程求解 区域工业化进程求解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工业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 两化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业界普遍认为“通过两化融合,可以改进工业的生产工艺、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竞争力,达到节约能源资源、促进工业发展的目的”。通过两化融合,对工业来说其核心就是提高管理、生产和销售水平。而工业水平的提高,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产量的增加。这是最显而易见、但却最具悖论的两化融合成果。水平的提高,即意味着效率的提升,必然导致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在当今中国工业化还未完成,信息化与工业化还远未实现深度融合的情况下,工业产能过剩已日益严重;若两化融合的目标或最后实现的结果,是提高工业产品的产量,那岂不是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加速了工业的产能过剩,这难道不是与我们实施两化融合的初衷相悖吗? 质量的提高。这是最希望实现的两化融合成果。水平的提高,即意味着创新能力的提升,必然导致“在技术上、商业模式上、资源利用上、扩展企业影响力上建立起创新的体系”(高新民),进而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换代。但我们仍需注意,升级、换代后的产品是否还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 能耗的降低。这是最受欢迎的两化融合成果。可持续、低碳化、绿色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工业能耗的降低,既可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可降低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不二选择。 从业人员的减少。这是最有可能、但又最难接受的两化融合成果。效率提升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相同生产条件下,减少从业人员的人数,进而降低企业成本。但在中国(即使是欧美),工业都是实现就业的支柱行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是人们最不愿意提及的话题。

防城港市工业在区域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浅析

防城港市工业在区域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浅析 ——防城港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分析之八 区域经济在当前经济关系中比较引人注目。区域经济深入发展,使一些区域新兴增长极迅速崛起,新的区域发展格局将在合作与竞争中成型。200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实施,使得这一区域备受世人和经济界的关注。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经过几年的发展,防城港市的区域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当前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区域竞争不断激烈的情况下,认识防城港市自身发展的成效和不足,提出符合防城港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是当下的重点。本文从防城港市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入手,与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作比较,对这一问题做一肤浅分析。 一、防城港工业发展的成效 防城港市自成立市以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防城港市的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大力引进项目,区域经济竞争力明显提升 自从200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构建北部湾经济圈的

总体思路以来,防城港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坚持以港兴市、以工业强市、以区位优势旺市,积极推进工业化的口号,并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机制,造就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深化区域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和提升合作层次,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008年,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0.00亿元;到“三经普”年(2013年),工业投资项目为180项,投资项目个数比2011年下降25.9% ,2013年完成工业投资188.54亿元,比2008年增长21.3%。2013年与2011年相比,尽管工业投资项目个数有所下降,但投资规模更大,完成投资总量增速依然强劲,为工业的快速增长打下基础。 2、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防城港市以钢铁、核电、铜镍三大“天字号工程”为引领,规划发展和做大做强做优钢铁、有色金属、能源、粮油加工、装备制造、修造船、化纤和纺织等七大临港工业基地,发展壮大化工、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农产品加工、医药制造等五大传统优势工业,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与第二次经济普查相比,增速是246.1%,比全区高38.4个百分点;第三次经济普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第二次经济普查相比,增速是186.0%,比全区高54.9个百分点。防城港市工业已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

西部开发中,安康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分析

二、西部开发中,安康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分析: 1、安康农业资源优势 (1)、水资源。与全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相比,安康的水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全市共有河流948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 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6条,年总水量252亿立方米,人均近4000立方米。按耕地平均,亩均2487立方米,也高于全省(734)和全国(1700)的水平。但是, 1998年的资料表明,安康市的养殖面积仅1?37万亩, (水域总面积为54万亩)在全省排第八位,只及汉中的1/5,咸阳的1/2。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五位。因此,安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应统筹规划,综合开发。 (2)、林特产品资源。安康作为西北地区少有的亚热带林业资源区,林业资源优势明显。全市林地总面积2431万亩,占国土面积近70%,上市交易的林特产品有600余种,其中在陕西、西北乃至全国都有明显优势的有四大类:一是生漆(《本草纲目》中就有金漆的美称),二是茶叶,三是蚕茧,四是油桐籽。其中生漆产量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汉中,但安康的生漆质量最优。茶叶产量居整个西北地区之首,年产量达2600多吨。蚕茧产量占全省80%,高居第一,并且成为全西北最大的茧丝生产基地。油桐籽产量居全省第一,年产量达5270吨,占全省总产量的近50%。全市森林总面积1993万亩,活立木积蓄量5554万立方米,占全省的1/5,林业后备资源十分丰富。 从整体上看,安康的农业资源中,只有水资源和林业资源在全省和西

北地区有明显的优势,这是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选择的资源基础。 2、安康工业资源优势。 就现状来看,安康工业资源条件总体上优势不甚明显,但是,和全省、西北地区的总体工业资源进行比较,本市有三大工业资源得天独厚,即:生物资源、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本市生物资源由于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南北荟萃,极为丰富。但可成为工业规模优势的主要是药用化工资源,其中尤以绞股蓝、皂素和葛根素为主。 另外,杜仲产量居全国之首,仍是工业化开发的重要药用资源;水能资源。全市水能的理论蕴藏量为469万千瓦,占全省的36?8%,可开发量为240万千瓦,现已开发101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42%。巨大的水能开发潜力和开发前景,将使我市成为全省和整个西北地区的水电能源工业基地;矿产资源。 我市矿产资源品种很多,已发现的矿产有55种,已探明具有工业储量的有22种,在全国和全省位居前列的有8种。砂金是全省最大的生产基地,旬阳的汞矿、紫阳的毒重石、安康和平利的重晶石等,都可在我市再形成较大的工业规模;其它产业资源优势。我市的资源优势除了上述内容外,在旅游、交通运输等产业方面在全省和西北仍有其独特的优势。从旅游方面看,我市是唯一的亚热带地区,在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上是十分优越的,随着西部大开发中,我市交通等基础条件的改善,旅游产业将会成为安康快速成长的产业之一。在交通运输方面,我市兼有航空、水运、公路、铁路等多种交通条件,随着国家对西部大交

广西铝工业的发展状况

广西铝工业的发展状况 铝工业是主要涵盖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回收再生利用等各个生产门类 的工业体系,它是仅次于钢铁工业的第二大金属工业,铝是各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铝消费与生产国。而广西拥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在上世纪90 年代开始实现铝工业现代化规模生产以来,经过近20 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已逐步成为全国重要 的铝工业生产基地。铝工业的发展已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角度 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广西铝工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危机与原因,探寻广西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广西铝工业发展状况 广西的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尤其是铝土矿资源十分丰富,铝工业发展前景广阔。据探测,广西铝矿资源预测可超过10亿吨,目前已查明总储量为6. 84亿吨,占全国的24%,排名全国第二。广西的铝矿品质优良,含矿率全国第一,比国内主要铝土矿高出5—6 个百分点,矿山达Ⅱ—Ⅲ级,均可采用先进的拜尔法工艺生产氧化铝。丰富的铝矿资源优势是广西铝工 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广西铝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资源供应日趋紧张 广西铝工业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付出的代价过大。除平果铝外,广西铝工业大部分仍 处在粗放型经营的水平,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差、产品档次低、资源消耗严重、环 境污染突出。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产业占绝大部分比重,煤炭、电力等能源供应 已经成为发展瓶颈。 2.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铝工业一直是一个重污染的行业,世界各地的铝冶炼加工单位几乎都是被环境保护部门 重点监控的对象。虽然各个企业也在不断地应用新的手段减少污染,然而,铝厂始终是所在地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是各工序排出的含碱废水、赤沙;氢氧化铝焙烧炉排出的含尘烟气、含氟废弃;燃烧锅炉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锅炉灰渣等。此外,由于广西地方铝工业企业工艺和技术水平低,电解铝改造和扩建的技术起点也 不高,导致其污染排放量更加严重。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 广西铝工业基地生态环境先天性脆弱,大部分地区以石山为主。据统计,广西铝工业基 地“石漠化”面积每年以3% ~ 6% 的速度递增。由于“石漠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 突出,影响了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铝工业综合发展明显滞后, 近年来,广西铝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铝加工发展明显滞后。一是总量规 模小,二是发展速度不快。三是技术经济水平不高。广西的铝压延加工业如果在较短时 间内没有大发展,与国内铝工业强省在铝深加工方面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 三、广西铝工业问题危机的原因分析 1.电解铝生产具有资源优势但不具备成本优势目前广西在氧化铝和电力均丰富的情 况下,生产电解铝并不具备明显优势,主要表现在用电综合成本过高。 2.产业、产品结构单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