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详细版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详细版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583

(计划范本系列)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详细版

When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m.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

详细版

提示语:本计划文件适合使用于目标确立时,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目标规模

建成年出栏(销售)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18头商品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

1.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600头,其中25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年饲养后备母猪150头(分两批饲养,按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母猪为600头×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550头。

2.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24头(按公母比例1:25计),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

猪8头。

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肥=42周4.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生产无效期=23周

全年52周/23周=2.27胎/母猪/年

5.生产标准:550头×2.27胎/年=1248胎/年,24胎/周

24胎/周×9头断奶猪/窝×97%=210头断奶猪/周

210×97%(3%保育死亡率)=204头猪出保育舍/周

204×98%(2%育肥死亡率)=200头猪出栏/周

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5.5~5.75

胎,平均为5.67胎。

平均利用年限=5.67胎/2.27胎/年=2.5年

年更新母猪数=550头×40%(年更新率)=220头公猪平均利用年限=2年

年更新公猪数=25头×50%(年更新率)=12头

7.饲料利用:按年生产10400头商品猪计:

10400头×100kg×3.5:1料重比=3640吨饲料/年,

其中母猪料:550头×365天×2.75kg/天=552吨/年,约1吨/母猪/年

保育猪料:204头保育猪/周×52周/年=10608头

10608×17kg(25kg~8kg)×2.0:1料重比=360吨/年

生产育肥猪料:

10400头/年×75kg(100~25kg)×3.5:1料重比=2730吨/年

总耗料=552+360+2730=3642吨,相当于6.6吨/母猪/年

8.用水量估计机:按每头存栏猪每天20升水(其中50%饮用,50%冲洗等)计,相当于

每头母猪(10头小猪计)每天200升水,则:

550头母猪×200升/天=110000升水/天=110吨水/天

550头母猪群从产仔到育肥采用全年均衡生产模式,产仔24胎/周。

以下各猪群的栏位及设备以此为基础进行估算。

二.各猪群栏位及设备估算

1.母猪定位栏:480个,其中:

怀孕母猪定位栏:288个(12周×24胎/周,从

4周怀孕确认至分娩前1周共计12

周)。

淘汰母猪定位栏:12个(4头/周×3周滞留期)

配种母猪定位栏:180个(2周断奶至重新配种期+4周怀孕确认,6周×80%分娩率×24胎/周)。

2.后备母猪栏位:16;栏(12周×4头后备母猪/周/3头/栏)。

3.母猪配种栏:4个(24头/周/80%分娩率=30头母猪配种/周,2~3次配种/母猪,每个栏使用2~3次)。

4.公猪定位栏:24个(24头公猪)。

5.分娩母猪栏:120个(4周哺乳+1周周转=5周,5×24窝/周)。

6.保育猪栏:60个(6周×24胎/周×9头断

奶猪/窝=1200头,1200头/20头/)。

7.生产育肥猪栏:180个(16周+2周周转=18周,18周×200头/周=3600头,20头/栏)。

8.病猪隔离栏及管理用房等:若干。

三、猪场建筑面积

1.种猪群面积:480+48+24=552个种猪群栏位

552×2.5平方米/栏位=1380平方米

2.分娩栏面积:120个分娩栏×8平方米=960平方米

3.保育栏面积:1200头×0.35平方米/头=420平方米

4.生长育肥猪栏面积:3600头×1.0平方米/头=3600平方米

5.管理用房等:10间×14平方米=140平方米

猪场总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

四、土建

1.种猪舍:2幢(其中:1幢配种,1幢怀孕)

13米×53米/幢×2幢=1380平方米

2.分娩舍:1幢(5间)每间24米×8米×5间=960平方米

3.保育舍:1幢(6间)每间17.5米×4米×6间=420平方米

4.生产育肥猪舍:9幢每幢80米×5米×9幢=3600平方米

5.管理用房等:10间×14平方米=140平方米

以上五项合计总猪舍面积胃6500平方米

五、三通一平及基础设施

1.道路(水泥路):猪场内各猪舍间通道及与场外主

要道路连接通道.

2.水、电及电话等:布置水管、配备变电器、配电间、动力照明线路、电话等.

3.围墙:除临河不需筑围场外,其余均需筑围场.

4.绿化:猪场内绿化.

5.其他基本设施:消毒池(3道)、门卫(包括消毒池、更衣室)及污水处理(水沟等)。

六、粪便及污水处理

建造沼气池,解决污染问题。

七、土地征用

万头猪场需用地大约为建筑面积的2.5~3倍,考虑一部分办公设施用地共约30~40亩.

八、投资预算

(一) 土建

1、猪舍:总面积为6500平方米,按300元/平方

米计算,共计195.0万元.

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75.0万元

3、三通一平及基本设施费用:

道路、水、电、围墙、猪场内绿化及污水处理(水沟等)费用。

(二)种猪引进费

1.母猪:(按后备猪引进计)600头×1300元/头=78.0万元

2.公猪:24头×5000元/头=12.0万元

(三)其他配套投资

猪场的配套投资还包括购置运输工具、饲料厂设备、建造沼气池及流动资金等,此处均未做预算。

仅计上述两项总投资360万元。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养猪场规划设计方案

XX 县XX 猪场设施建设方案 一、项目名称:XX 县XX 猪场 二、建设地点:XX 县XX 镇XX 村北?米处 三、用地面积:XX 亩 四、猪场设施类型:总体分为办公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两区间围墙隔离。饲养生产区是猪场的主要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隔离舍、消毒室、剖检室、治疗室、饲料厂、仓库等。 2 1、玻璃钢生态养殖大棚个,共计m2。 其中:9m x 46.5m x 18 个=7533吊 8m X 66m X 6 个=3168 m2 2、附属设施:墙体砖混结构,屋顶用玻璃钢泡沫板,铝合 金门窗。共计558 m2。 其中:办公室4间6m X 3mX 4 间=72点 饲料加工车间4间6m X 3m X 4 间=72点 饲料库5 间6m X 3m X 5 间=90吊 仓库5 间6m X 3m X 5 间=90吊 消毒室1 间6m x 3m x 1 间=18吊 值班室1 间2 6m x 3m x 1 间=18m

2 宿舍 5 间 餐厅 4 间 剖检室1间 6m x 3m x 1 间=18m 2 治疗室1间 6m X 3m x 1间=18vm 五、猪场规划与生产工艺流程 1 、场内总体布局。场内生产区、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内料 道、粪道分开,根据当地主风向和流水向的特点,生活区建在生 产区上风头,生产区从上至下各类猪舍排列依次为:公猪舍、母 猪舍、哺乳母猪、仔猪舍、育肥猪舍。 育肥猪舍应靠近场区大门, 以便于出栏。兽医室及病猪隔离舍、解剖室、粪便场在生产区的 最下风向低处。 饲料加工调制间在种猪舍与肥猪舍之间, 有条件 的最好把繁育场与育肥场分开建设。 2、猪舍建筑考虑的因素。 (1 )冬暖夏凉,舍顶要有一定的厚度(不少于 10 厘米), 隔热性好。 (2)圈舍方向最好东西走向、背北向南,以利于采光。 (3) 防疫卫生。场门口、生产区门口建有消毒池,与门口 等宽,长度不少于出入车轮周长的 1.5倍,深度15?20厘米。 规模化养猪场在生产区门口要建有专用更衣室、 紫外线消毒间及 消毒池等。 (4) 饲养密度。 3、生产规模。年出栏瘦肉型猪 1 万头,常年存栏 0.6 万头, 年饲养量 1.6 万头。 6miX 3m X 5 间=90m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具体实施方案模板规划计划模板书.doc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 一、目标规模 建成年出栏(销售)10000 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 18 头商品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 1.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 600 头,其中 25 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年饲养后备母猪 150 头(分两批饲养,按 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母猪为 600 头×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 =550 头。 2.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 24 头(按公母比例 1:25 计),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猪 8 头。 3.生产 xx 期:从配种到 xx 共计 42xx。 16周怀孕 +4 周哺乳 +6 周保育 +16 周肥 =42 周 4.生殖周期: 16 周怀孕 +4 周哺乳 +1 周配种 +2 周生产失效期 =23 周 全年 52 周/23 周=2.27 胎/ 母猪 / 年 5.生产标准: 550 头× 2.27胎/ 年=1248 胎/ 年, 24 胎/ 周 24胎/ 周×9头断奶猪 / 窝× 97%=210头断奶猪 / 周 210× 97%(3%保育死亡率)=204 头猪出保育舍 / 周 204× 98%(2%育肥死亡率) =200 头猪出栏 / 周 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 5.5~5.75 胎 ,平衡为 5.67 胎。 平衡利用年限 =5.67胎/2.27 胎/ 年=2.5 年 年更新母猪数 =550 头×40%(年更新率 )=220头 公猪平衡利用年限 =2 年 年更新公猪数 =25 头×50%(年更新率 )=12 头 7.饲料利用 :按年生产 10400 头商品猪计 :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生态猪场建设项目地点:桐庐县分水镇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编制人:投资单位:投资预算:1200万元二OO八年三月 关于万头生态型瘦肉型猪场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摘要浙江***生态养殖场座落在桐庐县分口镇小源村附近的山林地,建设单位是浙江省***公司。本项目生产经营规模为年出栏瘦肉型生猪10000头的生态型规模猪场,商品生猪全部送杭州、上海等屠宰加工。拟固定资产总投资1200万元,年销售收入1288万元,年均利润301万元。计划分二期完成,第一期年出栏生猪4000头(2009年12月之前完成),第二期年出栏生猪再增加6000头(2010年10月之前完成)。 二、项目建设背景、目的和依据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食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在我们这个肉食品结构中传统上以猪肉为主的国度,猪肉消费总量日益增加,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安全、生态、绿色优质瘦肉型猪肉的销售是将愈益呈现更大的市场空间,我国优质肉猪生产和整个养猪业将迎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前,由于受饲料成本、疫病等影响和农副产品价格的理性回归,国内市场猪肉价格自06年下半

年来持续上扬,并且一涨再涨,长期困扰我国广大农民养猪低效,猪肉市场长期低迷的不利态势已经过去,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资金和人力资源不断投入其中,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猪场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项目建立的生态猪场,将强调生物链建立,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以环境友好、动物福利和产品安全为目标,采取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标准、统一治污、统一管理,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生态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企业化运作、市场化发展模式,向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绿色的畜禽产品,保障人民群众食肉安全。该项目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国内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项目建成将具有极大经济效益和显著社会效益。1、建设标准、规范、生态猪场符合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主攻的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手段。当前,随着规模化饲养比例稳步提高,畜牧业生产已逐步由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向畜牧养殖小区、园区和高效生态牧区转变,畜产品生产方式已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畜产品消费由消费型进入追求质量安全阶段。因此,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采取有效措施,建设生态牧业园区,走节约型、无污染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之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畜牧业,特别是生态绿色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则是当前政府和我们广大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生态猪场将结合牧业结构调整,将畜牧业经济

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中文摘要 本设计的任务是养猪场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要求是对污水处理进行整体的设计与规划。所提供的污水厂进水水质为:Q=3000m3/d,BOD5=3900-4900mg/L,CODcr=9000-13000mg/L,SS=3200-3500mg/L,NH3-N=450-650mg/L,pH=9.0~11.0。要求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为:BOD5=150mg/L,CODcr=400mg/L,SS=200mg/L,NH3-N=80mg/L,pH=6.0~9.0,最终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要求。 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污水处理工艺是:氨吹脱——厌氧反应——生物接触氧化——消毒——出水。所涉及的具体工作是对工艺流程中的各个构筑物进行计算,确定其尺寸,对处理工艺中需要的各种设备进行选型,并确定污水处理场的平面和高程布置。本设计还对污水处理场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做了初步的估算。最终的设计成果还有多分以CAD软件绘制的工程图纸,包括:污水场平面布置图、污水场高程布置图以及几个主要的处理构筑物。 关键词:养猪污水,氨吹脱塔,UASB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

Pig farm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design Abstract This design task is raising pig factory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design, the requirement is o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for overall design and planning.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s provided for: Q = incoming water 3000m3 / d, BOD5 = 3900-4900mg/L, CODcr = 90-13000mg/L, SS = 32-3500mg/L, NH3 - N = 450-650mg/L, pH = 9.0 ~ 11.0. Demand for processed effluent BOD5 = 150mg/L, and CODcr = 400mg/L, SS = 200mg/L, NH3 - N = 80mg/L, pH = 6.0 ~ 9.0Finally meet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standards for pollutants discharge "(GB18596-2001) requirements. Design the major sewage treating technology is: ammonia to remove - anaerobic reaction -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 disinfection - out of the water. The specific work is involved in various structures in process is calculated, determine its size, to process all kinds of equipment needed in selection and determin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e plane and elevation layout. This design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costs makes a preliminary estimates. The final design results and points to CAD software rendering engineering drawings, including: sewage plant layout, sewage plant elevation layout and several main processing structures. Keywords: Pig sewage, Ammonia to remove tower, UASB reactor,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onds. 目录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精心整理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养猪场的规划与建设关系到投资和经营成果,是件基础性工作。工厂化养猪场与传统养猪场,规模和 生产工艺流程不同,因而在规划建设上两者有很大差别,所以需分别讨论。 (一)工厂化养猪场 1场址选择涉及面积、地势、水源、防疫、交通、电源、排污与环保等诸多方面,需周密计划,事 先勘察,才能选好场址。 I (1) 面积与地势:要把生产、管理和生活区都考虑进去,并留有余地,计划出建场所需占地面积。地势 宜高燥,地下水位低,土壤通透性好。要有利于通风,切忌把大型养猪工厂建到山窝里,否则污浊空气排不走,整个 场区常年空气环境恶劣。 I 、 / jx" J | .■'T/ y £ / (2) 防疫:距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铁路要尽量远一些,距居民区至少2公里以上,既要考虑猪场本身防疫,又要考虑猪场对居民区的影响。猪场与其他牧场之间也需保持一定距离。 (3) 交通:既要避开交通主干道,又要交通方便,因为饲料、猪产品和物资运输量很大。 (4) 供电:距电源近,节省输变电开支。供电稳定,少停电。 (5) 水源:规划猪场前先勘探,水源是选场址的先决条件。一是水源要充足,包括人畜用水。猪群饲养 管理用水量可参考表5-2。二是水质要符合饮用水标准。饮水质量以固体的含量为测定标准。每升水中固 体含量在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高过10000毫克 即不适用。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高过10000毫 克即不适用。饮水质量以固体的含量为测定标准。每升水中固体含量在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咼过10000毫克即不适用。 (6) 排污与环保:猪场周围有农田、果园,并便于自流,就地消耗大部或全部粪水是最理想的。否则需 把排污处理和环境保护做重要问题规划,特别是不能污染地下水和地上水源、河流。 2 ?猪场总体布局大型工厂化养猪场在总体布局上至少应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 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 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养猪场的规划与建设关系到投资和经营成果,是件基础性工作。工厂化养猪场与传统养猪场,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不同,因而在规划建设上两者有很大差别,所以需分别讨论。 (一)工厂化养猪场 1 (1) (2) (3) (4) (5) 毫克 毫 5000 (6) 2.猪场总体布局大型工厂化养猪场在总体布局上至少应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

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3.猪舍总体规划养猪工厂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1)各类猪栏所需数量的计算:生产管理工艺不同,各类猪栏数就不同。所以,这里按台湾罗兴华先生(1989)规划100头母猪场为例,可供其他规模和生产管理工艺的猪场作规划参考。100头母猪的猪场所需各种猪栏数的计算,首先确定10条工艺原则和指标: (2) (3) 转群距离,应以分娩舍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猪舍靠近保育舍,肥猪舍再挨着幼猪舍,妊娠(配种)舍也应靠近分娩舍。可参看图5-2(据郭兴泉,1990)。猪舍之间的间距,没有规定标准,需考虑防火、走车、通风的需要,结合具体场地确定(10-20米)。 4.猪舍内部规划猪舍内部规划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决定。建设一个大型工厂化养猪场是很复杂的,猪舍内部布置和设备,牵涉的细节很多,需要多考察几个场家,取长补短,综合分析比较,再做出详细设计要求。 (二)专业户养猪场

工业化的万头猪场生产工艺设计方案

题目:工业化的万头猪场生产工艺设计 姓名: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工业化的万头猪场生产工艺设计 摘要:根据工厂化养猪饲养工艺,就猪场的设计意义及目标,设计工程,品种选择,猪场选址,功能分区等规划设计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工厂化;万头猪场;规划 工厂化养猪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设备和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养猪;利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组织和管理养猪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繁殖成活率、出栏率和商品率,从而达到养猪的稳产、高产、优质和低成本高效益的目的。工厂化养猪在我国有20多年历史,对我国现代化养猪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其各个生产环节,具有严密的系统性、计划性和节奏性,因此,可以达到均衡生产。确定和计算出各种猪的存栏数量及合理的饲养工艺流程.是实现其系统性、计划性、节奏性的关键。各种猪栏相互匹配合理,最有效地加以利用,对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工厂化万头猪场的设计意义及目标,设计工程,品种选择,猪场选址,功能分区等加以介绍。 1 万头猪场设计的意义 近年来,生猪规模养殖尤其是规模化养殖业发展迅猛。规模化养殖形成原因有三:一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加快,农村新生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参与城市建设、工业生产等领域,农村养猪从业者数量越来越少,规模化养殖逐渐替代了千家万户养猪;二是部分农村打工青年回乡创业及二、三产业资金投入养猪领域,大大助推了规模化养猪大量兴起;三是由于过去的散养对于市场的调控能力差,规模化养殖能够节约成本,将各种资源利用的更加充分,避免了散养不当造成的浪费。因此,规模化工业化养殖将是今后较长时期生猪生产主要的发展方向。 工业化规模化养殖兴起,有利于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保证猪肉产品质量。但在猪场标准化设计上存在着许多新问题。如猪场选址不合理、功能分区不严,场内猪舍布局不妥,生产流程不科学、设施设备不配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猪场生产效率不高、疫病难以控制、效益不佳。本文通过对猪场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场址选择、功能分区、建筑物设计、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分析为工业化规模化猪场标准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设计目标 搞好猪场标准化设计,就是要合理利用土地、水、电等资源,对猪场正常生产作好长期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区之间和功能区之内的建筑物关系,提高劳

100头基础母猪猪场设计方案

商品代猪场设计方案 一、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 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18头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11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73天左右(25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猪群存栏:1000头 基础母猪:100头 其中:空怀8头 妊娠72头 哺乳20头 公猪5头 后备母猪 12头 后备公猪 0.5头 整个生长期的成活率大于87% 二、生产工艺程序 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2 待产母猪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5头,保证每周能有4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待产前转入产房。 2 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4周,仔猪平均3.5周断奶。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2 仔猪培育阶段。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培育舍培育至9周龄转群,仔猪在育仔舍5周。 2 中猪饲养阶段。9周龄仔猪由育仔舍转入到中猪舍饲养7周(16周龄)预计体重可达50公斤左右。

2 大猪饲养阶段。将50公斤左右的猪群转入大猪舍饲养至24周龄,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一般每周可出栏25头猪左右。 一、猪场布局 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在利用原有房舍的基础上进行猪舍布局。猪场生产程序分空怀母猪、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仔猪培育;肉猪饲养四个阶段。 各区域配有专门化猪舍和设备。猪舍力求紧凑合理,互不干扰,便于猪群周转,严格做到各生产单元全进全出,各舍的大小以及规格布局,按设计要求系统安排,形成稳定的生产流水线。猪场除各生产环节的猪舍和设备外,还需外围的配套条件,包括种猪来源、饲料来源,全年约需全价配合饲料600吨,以及采暖用锅炉房、供水设施、排污设施、办公、宿舍、交通运输、防疫消毒等生产和附属设施。 二、猪舍设计 1、配种妊娠舍(图1、图2) 生产线有100头母猪。空怀、后备、配种母猪在配种舍内饲养,妊娠母猪在妊娠舍内饲养。 配种舍内设配种栏,一个配种栏内养1头公猪,设在4个单体栏之后,共设5个配种栏。配种后的母猪在单体栏饲养,观察4周,确认妊娠后转妊娠舍饲养,对未妊娠或返情的母猪送回到配种栏内接受第二情期配种。对连续两个情期均配不上的母猪建议淘汰处理,用后备母猪增补。单体栏成60厘米夹道,两侧隔栏用直径33毫米钢管组成,高90厘米,限制母猪饲养,猪栏前设食槽,后部有40厘米宽的横走向漏缝地板,下有粪沟,便于饲养管理,围栏长2.2-2.5米,每头猪实占面积1.3平方米。共设单体栏25个,如有需要,也可增加到30个。配种舍和单体式栏的地面应铺设暖气管道,以免由于冬季地面过凉而影响母猪发情。 妊娠母猪栏5头母猪一圈,小群饲养可有一定活动空间,每头妊娠母猪占地面积1.5平方米,栏前设贯通食槽,每头猪占槽0.5米,横栏两侧各设一个饮水器,猪床后部设有40厘米宽的漏缝地板,下设排污沟。妊娠16周的母猪转入产仔舍准备产仔。 2、产仔舍设计(图3) 即将产仔的母猪转入产仔设,产仔舍共设2间,分为2个单元,每个单元内设10个产床,共为20个产仔床。 产仔舍是全厂投资最高,设备最佳,保温和通风换气最好的猪舍,舍内应设有保温性能良好并能排湿的顶棚,应有排风装置。母猪产仔围栏2.1*1.7米,实用面积为3.5平方米,四周围栏高0.5米,围墙用铁皮板式物相隔,并紧靠床面,不用棚栏,以防仔猪相互接触。产仔栏内设有钢管拼装成的分娩护仔栏,栏宽0.6米,呈长方形,以限制母猪的活动范围,防止踏压仔猪,便于哺乳,栏前有食槽、饮水器供母猪采食和饮水,栏的两侧为仔猪活动区,一侧放有仔猪保温箱和仔猪补料槽,箱上设有采暖用灯泡或红外线加热器,箱的一侧有仔猪出入口,便于仔猪出入活动。母猪舍内温度要求在16-22℃之间,最适哺乳母猪的采食与泌乳,仔猪保温箱是为仔猪前期创造小气候用的,仔猪出生后的第一周要求环境温度在30—32℃,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根据舍内外环境气温的变化,可逐渐撤掉保温箱以扩大仔猪的活动范围。 3、断奶仔猪舍的设计(图4)

现代化养猪场设计方案

甘肃龙华正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养殖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纲要 项目名称:万头生猪养殖工程和万亩生态农业工程 建设单位:兰州龙华实业集团 法人代表:李凯 建设地点: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黄桥乡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江西正邦集团 二、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计划养殖母猪存栏5086头,种公猪255头,年出栏生猪10万头规模。严格依照国家的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要求与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污水管道、消防防疫设备、厂区道路、机井等的建造。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5~10亿元 2、资金来源:①企业自筹6亿元 ②银行贷款4亿元 四、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为5年(自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 平川区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流经平川32公里。全区面积 2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4米。现辖4乡3镇4个街道 办事处,总人口2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万人。耕 地面积26.32万亩。年平均温度为8.2℃,冬夏温差较大。平 均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为1700毫米,全年日照时 数269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43天。西戈拉滩的黄桥乡地广 人稀,最为适合养殖。 1、黄桥乡位于平川区的东部,乡境内有煤炭、沸石、花岗岩、 矿泉水等丰富的矿产资源。黄桥乡以农牧业为主的半山半 川乡,东与宁夏海原县接壤,北与靖远县靖安乡毗邻,西 部与共和乡相接连,南部与种田乡相接,西南部与靖远 县高湾乡相邻,省道308线和县际公路333线在这里交 汇,形成一个交通便利,辐射周边、农牧产品和商货流通 快捷的“金三角”。 2、白银市工商联借助“中国光彩事业庆阳行即民企陇上行活 动”的平台,主动登门,以商招商,通过甘肃兰州龙华实 业集团(公司法人李龙飞,我市靖远人)与正邦集团反复 洽谈沟通,争取江西正邦集团在我市实施“万头生猪养殖 工程和万亩生态农业计划”现已达成意向。近年,区委、 区政府以生产安全、无公害、绿色瘦肉型猪生产标准化、

万头猪场建设方案设计

编号(学号):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课程设计 (2012 级本科) 题目:万头猪场规划设计 学院: 专业: 组长: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前言 (3) 一、设计基本原则及条件 (4) 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5) 1生产方案 (5) 2生产工艺流程 (5) 3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5) 4主要技术措施。 (6) 三、猪舍的设计方案 (7) 1生产规模 (7) 2面积规划 (7) 3养猪场的功能分区 (7) 4猪舍的形式 (8) 5猪舍建筑考虑的因素 (9) 6猪舍面积的测算 (9) 7猪舍的其他技术要求 (10) 四、猪舍内的饲养设备 (11) 五、卫生防疫措施 (14) 六、环境保护 (15) 七、总平面设计 (17) 八、结果与讨论 (18) 参考文献 (18)

设计题目:万头猪场规划设计 摘要:集约化猪场的建设,使猪高密度饲养、猪舍等建筑的重复利用、生产流程的交叉,一旦出现失误,将造成难以控制的疫情和经济损失。这就要求猪场在场址选择、建筑物的布置、隔离设施的设置、交通路网的布置、单体建筑的间距、通风、采光、防疫、环保和合理的工艺流程等方面加以周密的研究和设计。因此,猪场建设的研究和设计,是养猪业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饲养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最大限度地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以提供更多的断奶仔猪,缩短肉猪出栏天数,提高出栏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提高母猪单产效益的基础上获取总体效益;使我国养猪企业达到生产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高的目的。 关键词:万头猪场、规划设计 第一章设计条件 建造一个猪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场址选择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猪场的卫生防疫、猪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关系到养猪的成败和效益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场址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面积、地势、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一般场址选择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地形地势: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地势要求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开阔、平坦、1%~3坡度%、高于洪水水位线,以减少基建投入。 2.农牧结合。农牧结合是创办大型猪场,走生态养殖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一个万头猪场每天产生粪尿、污水总量近50吨。这些粪尿如果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如果无序乱排放,它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因此,在选址时要考虑周围有农田、果园、渔塘等配套。一般一个万头猪场大约需要80公顷

养猪场的设计规划计划书(20200725225929)

养猪场的设计规划计划书 一、目标规模 建成年出栏(销售)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18头商品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 1. 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600头,其中25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年饲养后备母猪150头(分两批饲养,按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母猪为600头X 92%( 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 =550头。 2. 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24头(按公母比例1 : 25计),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 猪8头。 3. 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肥=42周 4. 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生产无效期=23周 全年52周/23周=2.27胎/母猪/年 5. 生产标准:550头X 2.27胎/年=1248胎/年,24胎/周 24胎/周X 9头断奶猪/窝X 97%=21头断奶猪/周 210X 97% ( 3%保育死亡率)=204头猪出保育舍/周 204X 98% (2%育肥死亡率)=200头猪出栏/周 6. 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 5.5~5.75胎,平均为5.67胎。 平均利用年限=5.67胎/2.27胎/年=2.5年 年更新母猪数=550头X 40%年更新率)=220头 公猪平均利用年限=2年 年更新公猪数=25头X 50%年更新率)=12头 7. 饲料利用:按年生产10400头商品猪计: 10400头X 100kg X 3.5:1料重比=3640吨饲料/年, 其中母猪料:550头X 365天X 2.75kg/天=552吨/年,约1吨/母猪/年 保育猪料:204头保育猪/周X 52周/年=10608头 10608X 17kg(25kg~8kg)X 2.0:1 料重比=360吨/ 年 生产育肥猪料: 10400头/ 年X 75kg(100~25kg)X 3.5:1 料重比=2730吨/ 年

报上县财政万头猪场建设方案

白水绿色有机农业科研开发有限公司万头种猪繁育场 实施建设方案 白水康家绿色有机农业科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白水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批准的白水县唯一的绿色有机农业科研开发高科技企业,公司住所位于白水县仓颉路南段桃园小区内,公司下设白水县耀卓食用菌基地、白水县耀卓良种猪繁育场基地、白水县耀卓优质示范园基地、白水县优质苹果苗木繁育基地等四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生产基地。2009年9月未总资产已达30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647万元,流动资金1146万元,负债率为32.3%。 2008年公司计划投资1500万元建设万头种猪繁育场,使我县生猪养殖产业朝着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现“畜—沼—果”一体化经营模式,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万头良种猪繁育场建设为核心,以生猪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重点,积极发挥企业龙头纽带作用,努力实现生猪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实施步骤 (一)统一设计建设图纸 由石羊集团畜牧事业部养殖服务公司3月底完成二元基础母猪商品代种猪场建设规划。 (二)二元基础母猪商品代种猪场建设 1、整体布局:依据标准化种猪生产各个环节设施,布局设计上将生产区(净区)、职工生活区(灰区)、管理区(脏区)及单独隔离舍(黄区)四区规划,分开设置,其中生产区按繁殖区、保育区两大部分布局,将GTC舍、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及保育舍单独设立;整场净道、脏道严格分开,设立专用赶猪道、减少应缴、沼气充分利用,设计单独的隔离舍。 2、土建工程。已完成投资384万元,目前工程进度完成了90%。 3、设备购置。各种设备提前订购、4月中旬全部安装到位,完成投资190万元, 4、1900头种猪引种。父母代种母猪1300头,种公猪60头,投资520万元11月底种猪场正常运营。 (三)万头良种猪繁育场标准化规模建设 1、统一规划,统一施工。为了加快工程进程,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由公司牵头,股室参与,统一组织施工,统一标准建养殖小区。

养猪场系统规划与建设参数

养猪场系统规划与建设参数 一、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技术目标参数 对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场制订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目标,是发展现代养猪生产的前提和落脚点。而生产技术目标又是猪场制定其他系列技术参数的基础和前提。应以取得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出发点,按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来确定生产目标。 我国规模养猪的生产技术性能指标: 1、繁殖性状指标 (1)、产仔数: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2.2窝,经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10头,初产母猪则为9. 5头; (2)、产活仔数:经产母猪每窝平均产活仔10头,初产母猪为8.5头; (3)、初生个体重:1.1—1.4千克; (4)、初生全窝重:11—14千克; (5)、断奶全窝重:45—65.7千克 (6)、哺育率(断奶成活率):90%以上 (7)、母猪年产窝数:2.2窝 (8)、母猪产后14天配种率:90%以上 (9)、一次情期受胎率 85.0% (10)、仔猪35日断奶,成活率达到90.0%以上,断奶重达8.5公斤。 (11)、育成仔猪:仔猪断奶后在育成舍培育35天,培育期成活率在98.00%以上,70日令转群重达到28—30公斤。 2、生长肥育性状指标 (1)、平均日增重:750—800克,育肥期105天(18周),平均体重达100公斤出栏,育成期成活率在98.0%以上,育成期每增重一公斤活重消耗饲料在2.8—3.0公斤以下。 (2)、出栏率:160.0% (3)、全群料肉比:生产每千克肉猪活重消耗的饲料数量,若以仔猪出生到育肥应摊的母猪和公猪所消耗的饲料加上肥育猪本身消耗的饲料计算,约为3.5—3.8公斤。 (4)、肥育速度:170—180日龄,体重达100公斤; 3、胴体性状指标

高效万头猪场工厂化养猪设备设计规范标准

万头猪场工厂化养猪设备设计规范 万头猪场工厂化养猪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工艺,它涉及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建设材料和畜牧兽医等多个学科。本规范仅从畜牧兽医的角度出发,按照猪的生理生长的规律,对工厂化养猪流水线上所采用的主要设备的基本要求、选材、规格、制造及安装要求进行了规定、对一些常用设备进行了介绍。工厂化养猪设备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气候等的不同,对设备的规格、型号、选材等也有所不同,在使用过程中不必强求一致。 1.配种怀孕舍 1.1配种怀孕舍内设有公猪栏、配种栏和母猪单体限位栏 2基本要求: 1.21公猪栏:成年公猪的长度长达2m为便于公猪转身,一般公猪栏的宽度不小于 2.4m,长度不小于3m,围栏高度不低于1.2m。舍外设有运动场,以增加运动量,增长公猪的使用寿命。 1.22 配种栏:万头猪场有必需设立单独的配种栏,由于种公猪在爬上母猪配种前要接近母猪的后躯,所以猪舍的长度至少应为种公猪和母猪的鼻子至尾部长度的总合。又由于种公猪在配种前一直在猪舍中追逐母猪,公猪需要在猪舍中向前行走的空间,不致于使其在转身时靠后肢为支点或拱着背转身。根据上述原理,配种栏的长度不小于3.5-4.0m,宽度不低于3.0m。由于公猪在猪舍的角落要接近青年母猪十分困难,因此配种舍设计成八角形,猪舍地面为防滑设计,舍内不安装饲槽、饮水器等障碍物来影响猪的平衡。 1.23母猪单体限位栏:目的是节约猪舍的面积和便于饲养管理,但不至于太紧奏,反

而影响了生产力的发挥,母猪单体限位栏设计为前后开门,便于母猪进出。 1.3规格 1.31公猪栏:长х宽х高=3.0х 2.4х1.2m 1.32配种栏: 八角形,长х宽х高=4.3х3.0х1.2m 1.33母猪单体限位栏:长х宽х高= 2.1х0.6х1.0m 限位栏后躯0.60米设横向条缝的漏地板,下设同宽度的地沟。 1.4选材: 1.41公猪栏采用间隔砖墙金属栏门结构,栏片采用热镀锌管,外框采用1〞水管,竖条及横条采用1/2〞水管,每个公猪栏配备一个铸铁食槽和一个纯铜鸭嘴式自动饮水器。 1.42配种栏采用金属栏片间隔的围栏,热镀锌管,外框1〞,栅条1/2〞。 1.43母猪单体限位栏:母猪栏片及栏门外框采用3/4〞木栅条,1/2〞热镀锌管,后躯0.60m,采用横向条缝的铸铁漏缝地板。 1.5每个限位栏配备一个铸铁食槽和一个纯铜鸭嘴自动饮水器,也有采用统一圆弧型水泥食槽。辅助设备:母猪金属限位栏内设立一下料装置,减少采食应激,有条件的场还可装备自动饲喂系统。 1.6制造及安装要求: 1.61定位栏制造时,在加工好后,再进行整体热浸锌处理,这样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62避免锋利的边、角对猪体的损害。

年产万头猪场的全进全出工艺设计

年产万头猪场的全进全出工艺设计 1

2 年产万头猪场的全进全出工艺设计 一、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建造一个猪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场址选择是否得当,不但关系到猪场的卫生防疫、猪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关系到养猪的成败和效益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场址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面积、地势、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一般场址选择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应该选择开阔整齐、有缓坡、地势较高、干躁、平坦、背风向阳的场地。猪场总占地面积应符合年出栏一头育肥猪占地 2.5~4平方米的要求,生产建筑面积应符合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平方米的要求。因此,一个年出栏1万头的规模猪场须占地面积约 3.3公顷,生产建筑面积须1公顷(10000平方米)左右。猪场周围最好有五 米宽的树木隔离带。 二、创办条件 1.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日销生猪30头、周销生猪210头。 2.有足够的场地——较平整或略带缓坡的山湾地约 3.3公顷。 3.有充分可消纳猪粪便的土地资源——周围有农田、果园或渔塘80公顷 。 4.有足够的资金——约投资 1350万元。 5.有充分的电源和水源——装机容量(饲料加工除外)70~100千瓦 ,

日用水量150~250吨。 6.有方便的饲料来源——日进饲料10吨,周进饲料70吨。 7.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拥有配种、兽医、饲养等专业技术人员。 三、规划方案(一)场地规划:猪场规划总面积为3.3公顷,总体分为办公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两区间围墙隔离。饲养生产区是猪场的主要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隔离舍、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厂、仓库等,占地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以上。猪场分为三个功能区,即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处理区。为便于防疫和安全生产,根据当地全年主风向和场址地势,应该顺序安排以上各区。另外还有一些辅助生产区如饲料生产区、变电所、水泵房等,按照地形情况建在生产区的侧面。按照正常道理,管理区应该处于上风向和地势较高的位置,废弃物处理区则应处于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生产区的种猪、仔猪应置于上风向和地势高处,肥育猪置于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 (二)生产工艺: 1.生产工艺流程。按现代生产方式来生产猪肉,实行流水线生产工艺。即配种→怀孕→分娩→哺乳→育成→育肥→销售,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有计划、有节奏地安排全年养猪生产。 3

养猪场设计规范

生态养猪规划设计 1.场址选择 ①地势地形 地势应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地势应避风向阳,猪场不宜建于山坳和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 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按可繁殖母猪每头40~50平方米、商品猪3~4平方米考虑。地面应平坦而稍有缓坡,以利排水,一般坡度在1%~3%为宜,最大不超过25%。 ②土质 要求土壤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且未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沙土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小,但导热性强,易增温和降温,对猪不利。 粘土透气透水性弱,吸湿性强,毛细管作用明显,抗压性低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固,导热性小。 沙壤土兼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但不必苛求。猪场动力网 ③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猪场需水量见下表。 猪别饮用量(升/头·天)总需要量(升/头·天) 种公猪 10 40 妊娠母猪 12 40 带仔母猪 20 75 断乳仔猪 2 5 生长猪 6 15 育肥猪 6 25 ④电力交通 电力供应对猪场至关重要,选址时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并要有备用电源。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不能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 ⑤防疫和环保 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300~4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100米。同时,要距离居民点、工厂500~10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距其他养殖场应在500~1500米以上,距屠宰场和兽医院宜在1000~2000米以上。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 内容提要: 我国养猪业还是以中小型养猪场为主,相对于大型养猪场而言,小型养猪场具有易管理、投资小、劳动强度小的特点,投资小型养猪场的人比较多,为了方便养猪人建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设计以下养猪场建设标准方案。 养猪场选址条件 1、养猪业是长期产业,必须进行长远规划。 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250吨,水质要符合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千瓦,物料运输量大,选择交通方便的场地。 3、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地点、水源、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 4、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要运用生态环保方案,尽量同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和减量化。 养猪场规模分类: 1、大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养猪场建设原则 1、人畜分离: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猪舍建设必须将人的住房与猪舍分开,以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同时,配套进行沼气池建设,使养殖产生的粪污能及时得到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2、严格防疫:在建设中着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或联户建设养殖小区,并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修建。 3、科学规划:建设前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划,并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猪舍的建设工作。 4、量力而行:圈舍规模由农户根据自身条件(经济条件、身体条件以及自身养殖基础)进行选择,特别是修建猪舍投资大,不能因为发展项目使农户承担过重的经济压力。 养猪场建设标准 1、猪场选址:猪场应远离住宅区,便于防疫,同时避

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 (1)

畜牧业经济管理课程论文 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 姓名 学号 系名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2016年11月16日

标准化养猪场规划设计要点 摘要::养猪场所处的环境以及规划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在新建或改扩建猪场时,盲目投资建设,不仅增加运营成本,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围绕“养猪场的选址、规划布局、防疫以及无害化处理”3个主要方面介绍养猪场的规划设计要点。 关键词::养猪场;规划布局;设计要点 搞好猪舍的建筑设计、选好场址、合理布局是养猪生产的关键技术。很多养猪场因为选址、设计、布局等方面考虑不周,给后来的生产发展带来诸多困难,而更新改造费时费力费钱,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1.选好场地 猪场场址的选择是建设猪场的首要任务,也是直接关系猪场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场址选择得好,布局规划合理,便于生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场址选择要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也要考虑饲料、电力供应,交通运输、产品营销的便利。还要考虑与其它养殖场、居民区的间距,当地农业生产与猪粪污水处理消纳能力等社会条件。要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评判,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的场址方可选用。猪场占地面积常根据养猪的规模而定,生产区面积按繁殖母猪每头占地5m2或出栏商品猪每头4m2计划。猪场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或有缓坡,坡度应不大于25%,背风向阳。地势低洼场地不要作为场址。低洼地易积水潮湿,夏季通风不良,空气湿度大闷热,蚊蝇和病原微生物易滋生,冬季则阴冷,猪群生长不利。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沛、水质优良,便于取用和进行场地卫生清理。水源必须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械用具等饲养管理的要求。能繁母猪年需水量400t,出栏1头育肥猪需水75t。对土质要求主要考虑土壤的生物学特性,尽量不在旧养殖场上重建或改建。许多病原微生物可存活多年,土壤被污染后危害可持续多年。养猪场饲料、产品、粪污及废弃物等运输量很大,必须有便利的交通,保证饲料就近足量供应,产品就近销售,粪污、废弃物就近利用和处理,以降低生产运输成本,防止污染周边环境。交通干线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