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M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第二章)材料和工艺的选择

DFM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第二章)材料和工艺的选择
DFM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第二章)材料和工艺的选择

产品工艺设计指导书

产品工艺设计指导书 一、产品(织物)风格 不同的织物有着不同的风格,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必要的论述。 二、原纱条件 内容应包括原料名称、纤维混纺比例、原料等级(细度和长度)、纱线特(支)数、标准干燥重量、捻系数、捻向、单强等。各类纱线在制订工艺设计要求时,应参照下列三级标准。 纯棉纱线:按照国标GB398—93规定。 涤棉混纺纱线:按照国标佃GB/T5324—1997规定。 涤粘中长混纺纱线:按照部标FZ/T12004—1995规定。 涤富混纺纱线: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如沪/FJ481-79 规定。 涤纶长丝包芯纱: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如沪/FJ375—79规定。 维棉混纺纱线:按照国标GB2910—82规定。 腈纶混纺针织纱: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如沪Q/FJ377—79规定。 粘胶纱线:按照国标FZ/T12003-1995规定。 混纺含量分析:按照部标二组分:GB/T—2910-1995;三组分:GB/T—2911—1995规定。 在具体制订工艺设计时应注意: 1.捻系数按企业实际控制数设计。 2.品质指标按上等指标设计,计算坯布断裂强度时按一等品质指标计算。 3.低级棉专纺纱以二等品品质指标计算。 4,绒布坯纬向品质指标按针织起绒纱的一等品品质指标计算。 三、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 内容应包括织物组织(包括组织图、纹板图、穿筘图、穿综图)、幅宽、联匹长度、总经根数、边纱根数、密度、断裂强度、一平方米无浆干燥重量、织物紧度、经纱缩率、纬纱缩率、棉杂疵点格率及用纱量等。各类织物在制订工艺设计要求时,应参照下列三级标准。 纯棉坯布:按照国标GB/T406-93规定。 纯棉灯芯绒布:按照国标GB/T14310—93规定。 纯棉本色帆布:按照国标GB2907—82规定。

浅谈产品设计的工艺性

浅谈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及工艺设计评审 关键词:产品设计工艺性审查评审 传统习惯上,产品开发人员在产品设计时,主要关心和考虑的是产品的功能、作用、先进性和稳定性,较少考虑设计过程和制造过程之间的约束,甚至还不同程度存在“我们设计产品,你们生产产品”和“产品设计精度越高越好”的思想。如果设计没有考虑行业和生产厂家的实际制造环境,这样的设计,对企业优质高效的生产会带来困难,因为产品设计工艺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加工难易程度、合格率、成本等因数。因此产品设计后,进行工艺性审查和工艺设计评审很有必要。 1.产品设计的工艺性 设计决定产品的固有质量,据有关资料提供:产品设计费用仅占总成本的5%,但产品70%成本受设计的影响。 因此先进的工业国家十分重视产品设计的工艺性,把产品设计的工艺性作为衡量产品先进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工艺性良好的设计在一定生产条件下,采用合理的生产组织、正确的工艺技术方法就能充分显示出产品设计的良好经济效果,反之,如果工艺性差的设计,纵有良好的生产条件也无济于事。 因此,产品完整的设计工艺性概念可以归纳为: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下,具有用“优质、高产、低消耗、经济效益大”的工艺技术方法制造出合格产品。实质上产品设计的工艺性,是产品本身所具备的性质,产品的整个质量和可靠性取决于组成产品的每一个零部件和元器件,它反映出设计与制造的普遍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关系。 2.工艺性审查的必要性 为了保证产品的设计工艺性,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对产品图样进行工艺性审查、分析,这也是产品结构和工艺在工作上的具体结合。提供新的工艺技术、新的工艺成果,推荐经过生产验证、工艺性良好的结构,使之能够在预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下具有合理的结构工艺性,使结构设计更切合工艺加工,其目的是加快工艺技术准备和防止生产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达到“先有好的结构设计,然后有好的生产工艺”。 3.工艺性审查的基本要求 工艺性审查、分析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产品结构和工艺在工作上具体结合的工艺技术工作。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设计与制造各方面的技术力量,仔细消化图样,审查设计要求是否符合生产条件,应用本单位已有的技术成果,综合考虑工艺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等等,认真提出意见,及时协调矛盾,统一认识。基本要求有五点: (1)材料的选用审查 材料费用要占产品成本的很大比例,因此必须重视怎样节约原材料。经工艺性审查后,应保证常规材料尽可能是本单位成批生产使用的材料,要注意提高原材料的综合利用率,材料牌号、品种、规格要少。 例如:钣金件设计的尺寸大小要考虑原材料三种标准规格1000×2000、1219×C、1250×C,尽量进行套裁,提高材料利用率。

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

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 一、生产流程的类型 生产流程一般有三种基本类型: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和按项目组织的生产流程。 (一)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 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就是以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为对象,按照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要求,组织相应的生产设备或设施,形成流水般的连续生产,有时又称为流水线生产。例如汽车装配线、电视机装配线等就是典型的流水式生产。连续型企业的生产一般都是按产品组织的生产流程。由于是以产品为对象组织的生产流程,又叫对象专业化形式。这种形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二)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 对于多品种生产或服务情况,每一种产品的工艺路线都可能不同,因而不能象流水作业那样以产品为对象组织生产流程,只能以所要完成的加工工艺内容为依据来构成生产流程,而不管是何种产品或服务对象。设备与人力按工艺内容组织成一个生产单位,每一个生产单位只能完成相同或相似工艺内容的加工任务。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加工路线,它们流经的生产单位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工艺过程,又叫工艺专业化形式。这种形式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或单件生产。 (三)按项目组织的生产流程 对有些任务,如拍一部电影、组织一场音乐会、生产一件产品和盖一座大楼等,每一项任务都没有重复,所有的工序或作业环节都按一定秩序依次进行,有些工序可以并行作业,有些工序又必须顺序作业。三种生产流程的特征比较列于表3—3中。 表3—3 不同生产流程特征比较

二、生产流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生产流程设计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产品信息、运作系统信息和运作战略,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选择生产流程、垂直一体化研究、生产流程研究、设备研究和设施布局研究等方面的基本问题,慎重思考,合理选择,根据企业现状、产品要求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高效、优质和低耗地进行生产,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pcb之设计规范(DFM要求)

DFX讲义 DFX是并行工程关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已贯穿企业开发过程的始终。它涵盖的内容很多,涉及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如DFA(Design for Assembly,面向装配的设计)、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面向制造的设计)、DFT(Design for Test,面向测试的设计)、DFE(Design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面向EMI的设计)、DFC(Design for Cost,面向成本的设计) 、DFc(Design for Component,面向零件的设计) 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机械领域的DFA和DFM,使机械产品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就解决了可装配性和可制造性问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效益。 DFA指在产品设计早期阶段考虑并解决装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确保零件快速、高效、低成本地进行装配。DFA是一种针对装配环节的统筹兼顾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就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分析、评价、规划、仿真等充分考虑产品的装配环节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满足产品性能与功能的条件下改进产品的装配结构,使设计出的产品是可以装配的,并尽可能降低装配成本和产品总成本。 DFT是指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考虑测试的有关需求,在Layout设计时就根据规则做好测试方案,以保证测试的顺利进行,从而减少改版次数,减少设计成本。DFM则指在产品设计的早期阶段考虑所有与制造有关的约束,指导设计师进行同一零件的不同材料和工艺的选择,对不同制造方案进行制造时间和成本的快速定量估计,全面比较与评价各种设计与工艺方案,设计小组根据这些定量的反馈信息,在早期设计阶段就能够及时改进设计,确定一种最满意的设计和工艺方案。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知道DFM 涵盖DFA和DFT的内容,以下是DFM rule ,其中包含DFA,DFT规则。

(完整版)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整理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章节总结)

第一章概论 1.1 设计与材料纵观人类的进化史,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因素,其中材料的的开发、使用和完善就是其中之一。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周围任何物品都离开材料。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变化,材料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人们生活的进步。 1.2 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材料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是用以构成产品造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所以材料是工业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工艺: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材料并实现产品造型的技术手段。 材料与工艺是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形态构成了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而产品的功能和造型的实现都建立在材料和工艺上。 1.3 材料设计 1.材料设计的内容 产品造型中的材料设计,以“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弃处理和环境保护啊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特性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经济性、历史性、生理性、心理性和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种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和审美价值,是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物理功能和犀利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是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可行性,并从各种材料的质感中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产品造型的材料选择中,我们不仅要从材料本身的角度考虑材料的功能特性,还要考虑整个材料设计系统。 材料设计的方式出发点: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比较。 两种主要方式:(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和研制相应材料(从原料出发,思考 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的产品。 材料与产品的匹配关系产品设计包含功能设计、形式设计,在产品设计中都要匹配。 材料性能的三个层次:核心部分是材料的固有性能;中间层次世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感受的材料性能;外层是材料性能中能直接赋予视觉的表面性能。 产品功能设计所要求的是与核心部分的材料固有性能相匹配,而在产品设计中除了材料的形态之外,还必须考虑材料与使用者的触觉、视觉相匹配。 1.4 设计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①天然材料②技工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⑤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①金属材料②无机材料③有机材料④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形态分类:①线状材料②板状材料③块状材料 1.5 材料特性的基本特性 从材料特性包括:①材料的固有特性,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②材料的派生特性,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经济特性。 特性的综合效应从某种角度讲决定着产品的基本特点。 1.5.1 材料特性的评价 材料特性的评价:①基础评价,即以单一因素评价②综合评价,即以组合因素进行评价。 1.5.2 材料的固有特性材料的固有特性是由材料本身的组成、机构所决定的,是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他受外界条件的制约。 1.5.3 材料的派生特性材料的派生特性包括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环境特性和材料的经济性。 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材料的工艺特性是指: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材料的工艺性包括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他是材料固有特性的综合反映,是决定材料能否进行加工或如何

印制电路板DFM设计技术要求

深圳市博敏电子有限公司PCB制程能力及设计规范建议 PCB设计规范建议 本文所描述参阅背景为深圳市博敏电子有限公司PCB工艺制程、控制能力;所描述之参数为客户PCB 设计的建议值;建议PCB设计最好不要超越文件中所描述的最小值,否则无法加工或带来加工成本过高的现象。 一、前提要求 1、建议客户提供生产文件采用GERBER File ,避免转换资料时因客户设计不够规范或我司软件版本 的因素造成失误,从而诱发品质问题。 2、建议客户在转换Gerber File 时采用“Gerber RS-274X”、“2:5”格式输出,以确保资料精度; 有部分客户在输出Gerber File时采用3:5格式,此方式会造成层与层之间的重合度较差,从而影响PCB的层间精度; 3、倘若客户有Gerber File 及PCB资料提供我司生产时,请备注以何种文件为准; 4、倘若客户提供的Gerber File为转厂资料,请在邮件中给予说明,避免我司再次对资料重新处理、 补偿,从而影响孔径及线宽的控制范围;

二、资料设计要求 :

三、制程能力 四、Protel设计注意 1、层的定义 1.1、层的概念 1.1.1、单面板以顶层(Top layer)画线路层(Signal layer),则表示该层线路为正视面。 1.1.2、单面板以底层(bottom layer)画线路层(Signal layer),则表示该层线路为透视面。 我司建议尽量以1.2方式来设计单面板。 1.1.3、双面板我司默认以顶层(即Top layer)为正视面,topoverlay丝印层字符为正。 1.2、多层板层叠顺序: 1.2.1、在protel99/99SE及以上版本以layer stack manager为准(如下图)。 1.2.2、在protel98以下版本需提供层叠标识。因protel98无层管理器,如当同时使用负性电地层(Plane1)和正性 (Mid layer1)信号层时,无法区分内层的叠层顺序。 2、孔和槽的表达 2.1、金属化孔与非金属化孔的表达: 一般没有作任何说明的通层(Multilayer)焊盘孔,都将做孔金属化,如果不要做孔金属化请在该孔Pad属性菜单中的advance子菜单下的Plated后面的选项√去掉或用箭头和文字标注在Mech1层上对于板内的异形孔、方槽、方孔等如果边缘有铜箔包围,请注明是否孔金属化常规下孔和焊盘一样大或无焊盘的且又无电气性能的孔视为非金属化孔。 2.2、元件脚是正方形时如何设置孔尺寸: 一般正方形插脚的边长小于3mm时,可以用圆孔装配,孔径应设为稍大于(考虑动配合)正方形的对角线值,千万不要大意设为边长值,否则无法装配对较大的方形脚应在Mech1绘出方孔的轮廓线 2.3、焊盘上开长孔的表达方式:

产品设计的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产品设计的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72043 总学时:48 学分:3 开课对象:工业设计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英文译名:Material and technology of Product Design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基本目标 产品设计的材料与工艺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设计学科是一门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与应用性强的新学科,设计是人类的需求与目的、材料的工艺结构、技术的原理组合、造型的审美形式等重要因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不可分割,相关的材料与工艺知识是设计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课和实践联系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能理解常见的材料的性质及其加工手段,合理应用材料知识解决设计问题,在产品设计中能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运用材料的属性体现产品所需要具备的特征。 (二)课程对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各种常见材料的性能、加工、成型和表面处理技术;培养学生能够合理应用材料知识来解决设计问题,在产品设计中能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 课程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性质和学习方法,为更有效地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节序单元内容学时数

1·1 课程性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1 1·2 材料工艺与设计的关系 1 第二单元:金属材料及工艺 基本要求: 对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设计中常用的金属材料有较好的掌握;结合设计实践,使学生在设计中对金属材料及其工艺选用有一定的体验。 节序单元学时数 2·1 金属材料概述、金属分类、一般性质 1 2·2 产品设计中常用金属 1 2·3 金属成型工艺 8 2·4 金属表面工艺 2 第三单元:陶瓷与玻璃及其工艺 基本要求: 能够在熟练掌握陶瓷、玻璃材料的性质与工艺的基础上,学会在设计实践中合理地选用玻璃、陶瓷材料。 节序单元内容学时数 3·1 陶瓷材料及其工艺 3 3·2 玻璃材料及其工艺 3 3·3 产品设计中陶瓷、玻璃产品应用的例子 2 第四单元:塑料橡胶及其工艺 基本要求: 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塑料、橡胶的特性及工艺的基础上,学会在设计实践中科学选用塑料、橡胶及其工艺。 节序单元内容学时数 4·1 塑料概述 1 4·2 塑料的分类以及常见塑料 4 4·3 塑料成型工艺 4 4·4 塑料后期工艺 2 4·5 橡胶及其工艺 1 第五单元:木材以及木作工艺 基本要求:让学生在了解木材及竹子特性与工艺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设计中对木材及竹子材料及其工艺选用有一定的体验。 节序单元内容学时数 5·1 木材概述 1 5·2 常用木材 4 5·3 木材工艺 5 5·4 竹材工艺 1 第六单元:复合材料及其工艺 基本要求: 在熟练掌握符合材料特性及其工艺的基础上,学会如何科学选用各种复合材料及其相应工艺,并通过设计实践加强动手能力,进一步领悟设计选材的适应性原则。 节序单元内容学时数 6·1 复合材料概述 1 6·2 玻璃钢及碳纤维复合材料 1 第七单元:新材料及其工艺

产品工艺设计

工业产品造型作业 学期: 课程名称: 班级: 学号: 姓名: 便携式验钞卡(一)设计理念:

中国到底有多少假钞在流通?准确的数字无从知晓,仅在2000年4月~9月开展的全国性打击假钞的活动中,半年时间就收缴了4亿7000万元的假钞,逮捕了1万人。当然,这还只是冰山的一角。据2003年3月的新闻报道,北京市的小学已开始在课堂上教授学生辨别假钞的方法,可见假钞问题相当严重。只要在中国买过东西的人就都知道,几乎所有的商店都配有验钞机,出租车等身边没有验钞机的时候,人们也就会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辨别纸币的真假,这几乎已成了一种习惯。现在市场上的验钞机种类繁多,可谓是什么款式都有。虽然种类很多,但是那些便携式验钞机却没有实现方便快捷的功能。首先,对于一些有社会经验的人来说,辨别假钞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的习惯。而我们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却没有那种意识,或许连假钞都不会辨别。这就导致,我们会受到经常换到假币,我们就受到了损失。同时,现在社会上的便携式验钞机不能够很方便的随身携带,大同小异的,也不很时髦,所以很难吸引我们大学生的眼球。 (二)设计思路 便携式验钞卡结构:这是一款便携式验钞机,其集成度高,它只有我们的饭卡那么大,厚度大概在5-8毫米,有一个探测的口是用来扫描的,同时还有一些充电的接口和按钮,上面还配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可以光能充电。使用时按下按钮扫描口发出红外线,扫描纸币,并且在扫描口一旁的磁性检测器也会启动,对纸币磁性感应。如果两关扫描都通过的话,则在另一端的显示灯上,显示为绿色,否则显示为红色,表示纸币有问题。 特点:便携式验钞机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携带,这款产品不仅仅适合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时髦的特点,因为我们可以对它一些涂鸦或者贴纸之类的,做成一个自己喜欢的创意的作品,既经济适用,又很美观。而且适合老年人,因为现在的老年人是那些骗子的主要发财对象,有了这款产品,一方面保证了老年人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这款产品轻便的特性,也比较适合老年人的出行。所以这款铲平的特色就是:轻便与时髦,适合的人群比较广泛,集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同时它配有充电和太阳能电池供电的两种方式,既环保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给用户全新的感受,科技的发展的迅速性。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产品的集成度高,造价高,损坏后不易修复,还有一些技术难题等待攻克,产品本身不具备更新功能。 产品的工作原理: 1、红外穿透检测 红外穿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民币的纸张比较坚固、密度较高以及用凹印技术印刷的油墨厚度较高,因而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较强来辨别钞票的真假。人民币的纸质特征与假钞的纸质特征有一定的差异,用红外信号对钞票进行穿透检测时,它们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将会不同,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实现辨伪。 2、磁性检测 磁性检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大面额真钞(20、50、100元)的某些部位是用磁性油墨印刷,通过一组磁头对运动钞票的磁性进行检测,通过电路对磁性进行分析,可辨别钞票的真假。在磁性检测中,要求磁头与钞票磨擦良好。磁头过高则冲击信号大,造成误报;磁头过低则信号弱,造成漏报。通过控制磁头的高度(由加工和装配保证)和在磁头上方装压钞胶轮可满足检测需要。 (三)草图展览(CAD草绘)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整理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章节总结) 第一章概论 设计与材料 纵观人类的进化史,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因素,其中材料的的开发、使用和完善就是其中之一。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周围任何物品都离开材料。 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变化,材料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人们生活的进步。 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材料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是用以构成产品造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所以材料是工业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工艺: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材料并实现产品造型的技术手段。 材料与工艺是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形态构成了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而产品的功能和造型的实现都建立在材料和工艺上。 材料设计 1.材料设计的内容 产品造型中的材料设计,以“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弃处理和环境保护啊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特性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经济性、历史性、

生理性、心理性和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种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和审美价值,是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物理功能和犀利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是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可行性,并从各种材料的质感中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 产品造型的材料选择中,我们不仅要从材料本身的角度考虑材料的功能特性,还要考虑整个材料设计系统。 材料设计的方式 出发点: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比较。 两种主要方式:(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和研制相应材料(从原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的产品。 材料与产品的匹配关系 产品设计包含功能设计、形式设计,在产品设计中都要匹配。 材料性能的三个层次:核心部分是材料的固有性能;中间层次世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感受的材料性能;外层是材料性能中能直接赋予视觉的表面性能。 产品功能设计所要求的是与核心部分的材料固有性能相匹配,而在产品设计中除了材料的形态之外,还必须考虑材料与使用者的触觉、视觉相匹配。 设计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①天然材料②技工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⑤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 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①金属材料②无机材料③有机材料④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形态分类:①线状材料②板状材料③块状材料 材料特性的基本特性

(完整版)工业设计产品工艺要点

1,简述电镀的基本原理 电镀是通过电解方法在固定表面上获得金属沉积层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改变固定材料的表面特性,改善外观,提高耐蚀、耐磨及减摩性能;制成特定成分和性能的金属覆盖层,提供特殊的电、磁、光、热等表面特性和其他物理性能等。2,简述化学镀的基本原理 化学镀是指在没有外加电流通过的情况下,利用化学方法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并沉积在基本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3,简述热喷涂的加工方法 热喷涂技术是采用气体、液体燃料或电弧、等离子弧、激光等作热源,使金属、合金、金属陶瓷、氧化物、碳化物、塑料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等喷涂材料奥加热到熔融状态,通过高速气流使其雾化,然后喷射、沉积到经过预处理的工作表面、从而形成附着牢固的表面层的加工方法。 4,简述塑性成型工艺过程及其有哪些成型方法 (1)自由锻 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之间,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所需要形状、尺寸及内部质量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2)模锻 使金属胚料在模膛内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内部质量锻件的加工方法称为模锻。由于模膛对金属胚料流动的限制,锻造终了时可获得与模膛形状相符的模锻件。 (3)板料冲压 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使板料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冲压件的加工方法。 5,什么是焊接 焊接通常是指金属的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同时并用,使两个分离的物体产生原子间结合力而连接成一体的成形方法。 6,试述表面工程的基本含义及其分类 对产品的表面进行一系列形、色、质、光、等处理,使之更加宜人、更加完美、更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使用要求、是工业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工业设计中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有涂装、电镀、氧化着色等。 按照功能分类有: (1)表面装饰(2)防腐蚀(3)耐磨(4)热功能(5)光、电、磁等特种功能7,试述塑料成型的主要方法 1)注射成型2)挤出成型3)压制成型4)吹塑成型5)压注成型6)发泡成型7)铸塑成型8)真空成型8,木材的成型加工工艺是怎样的 将木材原料通过木工手工工具或木工机械设备加工成构件,并将其装成制品,再经过表面处理、装饰,最后形成一件完整制品的技术过程,称为木材的成型加工工艺。 9,什么叫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就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物料经过的各种工艺加工程序一直到成品的整个流转过程。 10,数控加工的特点 (1)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 (2)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小

产品设计流程如何从0到1设计一款产品

产品设计流程如何从0到1设计一款产品

作者:日期:

产品设计流程如何从0到1设计一款产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5-1 0 -21 1 0:40 加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产品经理实战训练营,BAT产品总监手把手带你学产品 psa设计流程 70何ALQ到1设计一

在互联网产品开发阶段,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典型阶段:确定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概念设计、原型设计、界面设计、信息设计、视觉设计、前端开发、用户体验测试、产品完善、产品发布等过程。当然,这些阶段 的划分有时是模糊的,并且有可能根据具体项目进行增减,修改阶段名称及工作内容。下面结合一个典型的网络产品的设计来讲解流程。 、明确用户需求,确定网站目标阶段 这个阶段通常是需要产品经理把关的。为了更快地了解市场情况,必须通过一些高速有效的方法来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比如,可以通过用户访问和问卷调查取得,可以通过用户操作习惯统计、网络流量统计等手段来掌握用户的行为特征。在这个阶段,产品经理起着给产品做最初的方向定位的作用。 你有可能会说:开源代码那么多,做个网站不是很容易吗?哪里会需要那么麻烦的需求分析?是的,改改模板不难,可你有没有想过几个基础问题:需求、网站行业、网站目标、盈利模式。否则,你的网站顶多就只能成为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很难激起回响。因此,首先要明确用户需求, 确定网站目标,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用户体验 测试 做好目标人群定位 可以参考人口统计学标准、价值观标准、 用户对技术及网站本身的观点 以下几个问题。 产品要面对什么群体?是男性还是女性?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 已工作好几年还未成家的青年、又或者是已成家的中年 目标用户群体的市场容量有多大,预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 --- 前端设订> 程序开发 来划分用户。产品的定位很清晰,选定是白领, 那这些白领中哪些是我们 的目标人群呢?我一般使用的是按人群属性、 人群需求来定位,同时辅 以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方法来分析用户需求。 在这个阶段,重点考虑 1. 2. 这部分人群有什么特征,这部分特征是共性吗 3. 4. 现有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难度怎样? 原型⑦I 權念设汁 Z ? f 明确川户 霍求 利产品

设计材料与工艺

《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造型材料与加工技术和设计的关系十分密切。优秀的设计只有通过合适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得以实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艺及其应用范围,能从经济、实用、美观等诸因素出发,合理选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了解具有良好前景的新材料、新工艺,了解材料表面加工工艺及面饰处理,为正确设计出能给人以物质和精神享受现代化工业产品打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及其加工工艺; (2)产品设计中合理选择材料的能力。 (3)了解具有良好前景的新材料、新工艺。 (4)了解材料表面加工工艺及面饰处理工艺。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主要内容: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材料与设计关系、掌握材料的发展史以及设计材料的分类。 教学要求:了解设计材料的发展史、设计材料的分类。 重点难点:如何使学生了解学习材料的重要性,调动学习热情。 第二章:设计材料的一般性能 主要内容:了解设计材料的固有特性和设计材料的派生特性。 教学要求:了解性能的概念。 重点难点:性能在设计中的运用。 第三章:设计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课程英文名 Materials and Technique for Industrial Design 课程编号 B0102510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性质 限选 学 分 2 总学时数 32 开课学院 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 开课教研室 艺术设计 面向专业 工业设计 开课学期 5 完成实现课程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中的能力要求 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

产品设计开发经验及流程

+ 产品开发设计详细流程 十几年的设计师亲身经验总结而出,新手、初学者、设计师、工程师等等好好珍惜! 首先要知道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是将预定的目标,经过一系列规划与分析决策,产生一定的信息(文字,数据,图形)形成设计,并通过制造,使设计成为产品. 产品开发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提出项目建议阶段;2.设计平面图(效果图)阶段;3.设计结构图阶段;4.手板制作及评审阶段;5.模具制作阶段;6.初次试模阶段;7.工程验证、提高和改进产品设计阶段;8.最后工程试验板阶段;9.试产阶段;10.试销阶段11.生产阶段。 首先是提出项目建议阶段,也就是新产品立项阶段: 根据公司或客户提出项目设计要求,由开发部、销售部、品管部参与项目评审会议,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及项目开发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统筹工作,此阶段需编写好以下文件:1.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由总经理、业务经理、以及工程部经理完成;2.新产品成本预算表,这由项目工程师编写,经理审核;3.设计开发计划任务书,这个由项目工程师编写,主管审核,经理批准。然后,写出一份可行性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市场需求预测,也就是说开发这套产品公司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说白了就是能不能赚钱;(2)有关产品的国内外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3)所开发的产品属于哪种档次以及消费人群;(4)考虑公司在现有的条件下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准备采取的措施;(5)预期达到的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6)突出设计,工艺等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7)预算投资费用及项目的进度期限。 确定好开发项目之后,就进入设计平面图阶段,也就是设计效果图阶段。这个阶段,首先由平面设计工程师在一周内完成平面设计效果图。然后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会议,对效果图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结构的可行性;(2)包装方案;(3)外观颜色的搭配;(4)零件的材料要求;(5)功能是否可行等等,其中要特别注意对产品功能以及产品成本的影响。如果评审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重做效果图,并且做好评审报告。 平面图做好后,就根据平面图设计结构图,也就是进入设计结构图阶段。此阶段的工作主要由结构工程师与电子工程师共同负责。首先结构工程师根据效果图,用3D软件设计结构图,如果有IGS文件就更好了,可以直接导入,如果没有就对应效果图做结构图。如果在绘制过程中发现在软件上是不能完成的或者是出不了模的,应该及时提出,看是否可以更改外观要求。一般的结构图必须在5天内完成,复杂的结构图必须在7天内完成,这就应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定。 产品结构设计应以最简单的结构做出最优良的产品,这就叫做性价比。做结构图时应特别需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首先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能对产品的材料进行选择,以与产品结构性能最匹配的材料作为产品的首选材料。材料一般有五金件和塑料件,根据经验一般采用塑料件,因为塑料组成的多样性,结构,形状的多变性,使得它比起五金件有更理想的设计特性;特别是它的形状设计,材料选择,制造方法选择,更是五金件无可比较的,因为五金件在设计上对于外形和制造,都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而塑料件到底是用硬胶还是软胶,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这些都要考虑好。对于安规材料必须要按照安规认证机构规定的要求购买. 然后考虑产品壁厚的大小:合理地确定产品的壁厚是很重要的,因为产品的壁厚首先决定于产品的使用要求,比如强度、结构、重量、电气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产品的壁厚不能过厚,也不能太薄,或是壁厚突变,因为太厚的话容易产生缩水,太薄则容易产生烧焦或填充不满等一些成型工艺问题,而太突然的壁厚变化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

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机械性 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3、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对各种加工工艺适应的能力,它包括铸造性 能、压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等。 4、根据载荷作用性质不同,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疲劳载荷等 三种。 5、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有机材料四类。 6、材料基本性能包括固有特性和派生特性。 7、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性能、铸造工艺性能、锻造工艺性能、焊接工艺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等。 8、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感觉物性、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和环境耐候性。 9、钢铁材料按化学组成分为钢材、纯铁和铸铁;其中钢材按化学组成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10.铸铁材料按照石墨的形态可分为可锻铸铁、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三种。 11、变形铝合金主要包括锻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和防锈铝合金。 12、金属制品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等。 13、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14、塑料按照其重复加工利用性能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5、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吹塑成型、挤塑成型、吸塑成型、注塑成型等。 16、陶瓷材料根据其原料、工艺和用途,可以分为传统陶瓷和近代陶瓷两 大类。 17、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原配料、坯料成型和窑炉烧结三个主 要工序。 18、陶瓷制品的坯体成型方法主要有压制成型、可塑成型和注浆成型三种。

19、陶瓷制品的旋压成型可以分为覆旋旋压法和仰旋旋压法两种。 20、日用陶瓷制品可以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其中陶器的气孔率和吸水率介于炻器和瓷器之间。 21、玻璃按用途可分为日用器皿玻璃、技术用玻璃、建筑用玻璃、和玻璃纤维四大类。 22、玻璃的加工工艺包括原料装配、加热熔融、成型加工、热处理和表面装饰。 23、玻璃成型工艺包括压制、拉制、吹制、压延、浇注和结烧等。 24、锻造是利用手锤锻锤或压力设备上的模具对加热的金属抷料施力,使金属材料在不分离条件下产生变形,以获得形状尺寸和性能符合要求的零件。 25、金属焊接按其过程特点可分为3大类:熔焊、压焊、钎焊 26、金属切削加工可分为钳工和机械加工两部分。 27、木材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多孔性、各向异性、湿涨干缩性、燃烧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独特性质。 28、木材在横切面上硬度大,耐磨损,但易折断,难刨削,加工后不易获得光洁表面。 29、塑料的基本性能:质轻比强度高,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减摩耐磨性能好,优良的化学性能,透光及防护性能,减震消音性能好,独特的造型工艺性能,良好的质感和光泽度。 30、塑料的挤出成型也称挤压模塑和挤塑,它是在挤出机中通过加热,加压而使物料以流动状态连续通过挤出模成型的方法。 31、按照陶瓷材料的性能功用可分为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两种。 32、玻璃的熔制过程分为:硅酸盐的形成,玻璃的形成,澄清和均化,冷却。 33、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34、金属件的连接工艺可以分为机械性连接、金属性连接和化学性连接三种类型。 35、涂料由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材料三部分组成。

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总结知识分享

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 —总结

1.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将材料转变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的工业产品的创造活动。 2.材料 材料是可以为人类用来制造产品和工具的物质。如金属、石材、木材、皮革,塑料、纸、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等。 3.材料与产品造型的发展 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人工合成材料时代——复合材料时代 4.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无机材料{金属材料,1黑色金属(铸铁、碳钢、合金钢等) 2有色金属(铝、铜及合金)非金属材料。石材、陶瓷、玻璃、石膏}有机材料(木材、皮革、纤维、布、纸、塑料、橡胶)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压板、混凝土) (2)按材料的加工度分类:天然材料(木材、竹、棉、毛、皮革、石材、黏土等)人造材料(人造皮革、人造大理石、玻璃钢、塑料、玻璃、金属、合金等)加工材料(胶合板、细木工板、纸张等) (3)按材料的形态分类:线状材料(钢管、钢丝、铝管、金属棒、塑料管、塑料棒、木条、藤条)面状材料(金属板、木板、塑料板、合成板皮革、纺织布、玻璃板、纸板)块状材料(木材、石材、泡沫塑料、铸钢、铸铁、铸铝、油泥、石膏) 3,材料的特性: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工艺特性,感觉特性,可变复合性,环保性 (1)物理性能:密度,力学性能(强度,弹性与塑性,脆性与韧性。硬度,耐磨性)热性能(熔点,导热性,热胀性,耐热性)电性能(导电性,电觉缘性)磁性能(铁磁性,顺磁性。抗磁性)光性能(反射。透射。折射) 强度: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作用的能力。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 弹性: 材料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外力除去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能。 塑性: 材料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外力除去时,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而不恢复原形的性能。 脆性:材料受外力作用达到一定限度后,产生破坏而无明显变形的能力 韧性: 材料在冲击荷重或振动荷重下能承受很大的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能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穿透和刮划的能力。 耐磨性: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一般说来,硬度大的材料,耐磨性较强,但是不易加工。 (2)化学性能:耐腐蚀性,抗氧化性,耐候性 耐腐蚀性:材料抵抗周围介质腐蚀破坏的能力 抗氧化性:材料在常温或高温时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耐候性:材料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保持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变的性质。 (3)工艺特性: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 成型工艺,加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 (4)感觉特征: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作出的反应;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特征得出的信息。 生理心理属性:(触觉质感,视觉质感)材料表面作用于人的视觉和触觉系统的刺激性信息。 物理属性:(自然质感,人为质感)材料表面传达给人的知觉系统的意义信息。 木材:自然、协调、亲切、古典、手工、温暖、粗糙、感性 金属:人造、坚硬、光滑、理性、拘谨、现代、科技、冷漠、凉爽、笨重 玻璃:高雅、明亮、光滑、时髦、干净、整齐、协调、自由、精致、活泼 塑料:人造、轻巧、细腻、艳丽、优雅、理性

产品材料与工艺 -教案

广西艺术学院课程课时授课计划(教案) 课程名称:专业考察 课题:专业考察—— 任课教师:杨恩举 授课对象:2013级旅游品班级 授课周次:第13周 课时:2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必选课程,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产品市场的调查研究,了解最新的产品市场动态。课程以市场考察的形式完成,根据研究主题,由教师拟定具有考察价值的路线完成主题调研,学生通过市场的调研,了解目前旅游品销售市场上的样式、价格、材料、工艺、销量等信息,收集相关资料充实课堂学习,并将调研到的数据进行探究式整理编写成报告。为后期的设计创作储备丰富创作素材,掌握产品材料特征和市场特征,以及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技术课还应写明注意要点、技术要 求等) 1、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标明课程意义和目标——考察资源赏析——讲授专业考察方法与技巧(具体演示)——知识总结——布置作业。 2、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产品设计专业考察目的和内容,锻炼市场调研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完成考察后如何运用自己的设计创意中去, 巧妙构思,设计制作出文化性、艺术性和时尚性的多材料结合的产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4、技术要点和要求:考察地方文化元素、考察地方民间艺术、考察 产品设计市场。 三、教学方法、手段、教具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地考察等。 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通过讲述专业 考察目的,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多参与知识传授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演示法:现场演示教学方法是一种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好方法,虽然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能调动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较为直观的形式接触到真实制作过程,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手段是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在教学中突出信息技术化手段的优势,将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及精彩的教学视频及时呈现给学生。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具:PPT教学课件、相机等。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答案

2014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期末总结 第一章概论 1.产品造型设计的三个要素及相互关系。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形态、材料与工艺 功能与形态建立在材料与工艺基础上,各种材料的的特性因加工特性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材质美,从而影响产品造型设计。 2.材料的特性有哪些? 固有特性: 物理特性:(1)物理性能:密度、硬度(2)(力学)机械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耐磨性等(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燃性、耐火性(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5)磁性能:铁磁性、顺磁性、抗磁性(6)光性能:对光的反射、折射、透射 化学特性:(1)抗氧化性 (2)耐腐蚀性 (3)耐候性 派生特性:(1)加工特性(2)感觉特性(3)环境特性(4)经济性 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 1 什么是材料的工艺性? 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 材料的工艺性包括成型加工工艺、连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 2 材料成型加工工艺的选择。 (1)去除成形(减法成形) 在坯料成形过程中,将多余部分去除而获得所需形态,如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2)堆积成形(加法成形) 通过原料堆积获得所需形态。如铸造、焙烧、压制、注射成型。 (3)塑性成形 坯料在成形过程中不发生重量变化,只有形状的变化,如弯曲、压制、压延等。 3 材料表面处理的目的、工艺类型及选择。 表面处理的目的:(1)保护产品(2) 赋予产品一定的感觉特性 工艺类型及选择 A 表面精加工 工艺技术:研磨、抛光、喷砂、蚀刻效果:平滑、光亮、肌理 B 表面层改质 工艺技术:化学处理、阳极氧化效果:特定的色彩、光泽 C 表面被覆 技术:镀层、涂层(PVD、CVD)、珐琅、表面覆贴 效果:覆盖产品材料,表面呈现覆贴材料的效果。 4 快速成型的原理及特点,了解几种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型的原理: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或零件的加工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