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高中生学校恐惧症案例报告

一例高中生学校恐惧症案例报告
一例高中生学校恐惧症案例报告

一例高中生学校恐惧症案例报告摘要:一个高中生女学生,求助者,因上课回答问题时,被老师当众指责和同学哄笑,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以致产生了对学校的恐惧。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求助者的基本资料,与求助者以及其父母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咨询师主要运用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解除了对学校恐惧症,通过五次咨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学校恐惧症系统脱敏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求助者,女,广州市人,17岁,高二学生,与父母同住。父母为国家干部,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的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2、个人成长历史:独生女,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8个月会说话,1岁会走路,3岁上幼儿园,当时能背唐诗100首,深得长辈老师喜欢。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能帮助其他同学,深受老师和同学喜欢,成为班里面的小干部,各方面表现都很好,没有被老师批评过。12岁来月经,周期不稳定,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6岁以前父母同外公外婆一起住,父母工作忙,很少时间陪伴,6岁以后,以父母一起住,父母关系很好,对求助者要求高。从小活泼外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3、精神状态:情绪低落,烦躁,发脾气,焦虑,自控能力差,恐惧。但意识清晰,感知觉正常,思维连贯,情绪表现与体验一致,人格相对完整,有主动求医愿望。

4、身体状态:头晕目眩,心慌胸闷,全身发抖,大汗淋漓。无重大疾病,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5、社会功能状态: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无法正常学习,休学在家三个多月,学习成绩受到影响,与家人关系紧张。

6、咨询前心理测验结果:因为我学校不具备心理测验的条件,所以不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打算为该求助者做SCL-90,以了解其在身心方面的自我评价及症状严重程度。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㈠、主诉:因“害怕上学三个多月”而就诊

㈡、个人陈述:三个多月前的一次上课时发呆,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没有听清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就根据当堂所讲的内容猜测回答问题,同学们听到哄堂大笑,被老师严厉批评,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砖进去,双手发抖。第二天上学时走到校门口就感觉紧张害怕、心发慌,不敢进校门,遂到学校旁边的书店看书。老师发现她没有上学,也没有请假,请家长到学校说明情况,父母回家批评了她,并要求她正常上学,次日上课时,忽然觉得头晕眼眩,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全身发抖,大汗淋漓,送到医院后很快缓解,父母不放心而让其住院一周,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出院后只要提起与上学有关的事情就会觉得不舒服,情绪低落,惊慌,感觉气不够用,发抖,如果不去想上学的事,就一切如常。三个多月来请家教在家里学习。一个人在家里心情不好,常常为一些小事跟父母发脾气,学习效率也低,控

制不住自己看电视,上网,学习成绩下降。渴望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在学校学习,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克服上学的恐惧心理。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⑴、咨询师观察:该求助者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自如,但谈到上学的事情时,情绪明显烦恼和焦虑。

⑵、妈妈反映:求助者从小活泼外向,认识的人都喜欢她,但自尊心比较强,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自从老师批评以后,一提起上学的事情就不高兴,身体不舒服,能在家学习,接受家教的辅导,跟亲友交往正常。

四、诊断与评估

㈠、评估:

⒈生物原因:

①女姓,17岁,是处于青春期的女孩,自尊心比较强,心灵容易受到伤害,且内容容易泛化。

②医院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⒉社会原因:

⑴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呵护,形成了我是可爱的、完美的,别人不能批评我的错误认知。

⑵经历了对求助者来说剌激强度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自信心严重受挫。

⑶家庭教育严历。

⑷文化因素对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⒊心理原因:

①错误观念:认为自己不应该受到别人的批评,一旦老师批评自己就受不了,感觉糟糕至极。

②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担心上学后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害怕同学取笑。

③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被老师批评的事情一直困扰着自己。

④个性因素: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

㈡、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学校恐惧症

依据如下:

⑴、根据既往病史,该求助者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⑵、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相对完整,有求治的愿望,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⑶、该求助者存在内心冲突变形,表现为担心上学后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害怕同学取笑。

⑷、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该求助者病程:三个多月,评分2;精神痛苦程度:无法自行缓解,评分2;社会功能:学习效率下降,回避社交场合,评分2。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改变超过3个月。

⑸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与害怕与处境不相称,病人感到很痛

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等。与学校恐惧症的诊断要点相符合,据此初步诊断为学校恐惧症。

⑹、与其他类型神经相鉴别:

1、与抑郁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心情不好,但是没有出现全天大部分时间的情绪低落或兴趣减少,可以排除抑郁发作和抑郁神经症。

2、与广泛焦虑神经症相鉴别:该项求助者虽然有焦虑情绪,但是有具体内容,不是无名焦虑,可以排除广泛焦虑神经症。

3、强迫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有想摆脱但摆脱不了的内心冲突,但是这种冲突继发于当前的痛苦状态,痛苦不是由于这种冲突引发,可以排除强迫性神经症。

五、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㈠、近期目标:

①消除求助者对上学、对老师和同学的恐惧。

②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

③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

㈡远期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

针对求助者对上学、对老师和同学的恐惧心理,决定运用系统脱

敏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使其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

㈠、咨询方法与原理:

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建的,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它的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其基本方法是是:让求助者用放松训练取代焦虑。操作步骤是: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最后经过在实景的重复练习,使求助者逐渐从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中脱敏。

㈡双方责任、权利与义务

⑴求助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⑵求助者的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

⑶求助者的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⑷、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⑸、咨询师的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中止咨询。

⑹、咨询师的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㈢时间与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咨询五次。(具体的次数视咨询的进程决定)。

咨询费用:学生免费。。

七、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

①咨询关系的建立和诊断阶段

②实施心理帮助的咨询阶段

③结束和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1)第一次咨询:

①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求助者,用开放性问题收集求助者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其尽情倾诉,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②通过摄入性谈话搜集了求助者大量的临床资料。

⑶和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咨询目标。

对话摘要:

求助者:老师,我现在真的很痛苦,真的很烦啊!

咨询师:哦,能跟我讲讲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令你这样烦恼?

求助者:是这样的,我现在很怕去上学,一想到要去上学我就觉得的浑身不自在。我现在很怕去面对同学和老师。

咨询师:你现在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既然你来找我咨询,能不能将出现这种“害怕”说出来呢,尽量详细,这样有利于我们共同来解决问题。……

咨询师:如果可以的话,请靠椅背坐,然后闭上你的眼睛。尽可能坐得舒服一些……现在我希望你将自己放回到最后一次事件中,也许是我们今天所谈论的,老师当时是怎样问你问题的,你自己当时正在想什么,同学们是什么反应。尽可能想象的像真的一样。如果你已经感受到你的害怕,请让我知道。

停顿10秒钟。

求助者:我现在有点害怕了。

咨询师:现在我希望你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恐惧上,将它转成比较缓和的情绪,觉得难受、不是很愉快,却不是恐惧。转化完成后,请让我知道。

求助者:笑了起来,这很难喔。

咨询师:我知道,不过还是请你将注意力放在恐惧的情境中,用

心去转换,把它转为难过和不愉快。不急,你可以慢慢来。

停顿了15分钟。

求助者:好了。

咨询师:很好!现在将你的思维拉回这里,然后睁开眼睛。你最后的感受是什么?

求助者:不舒服,但还可以接受。

咨询师:你是怎么做到的?如何将恐惧转成不舒服?

求助者:我想我不一定要那么害怕这件事。我对自己说,其实我自己并不差的,上课分神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并不需要太在意。老师平时也很欣赏我,经常表扬我,这一次是我自己做的不好,让老师失望,所以才会受到批评。同学们平时也很友善,他们并不是故意嘲笑我,只是跟我开个玩笑,只要我的朋友支持就行了,别人怎么看我,无所谓的。是我把它想象得太糟糕了。

咨询师:很好!你已经发现了你以前想法中的不合理的地方,并在努力用新的想法来代替。这正是我们要做的。如果你继续下去,会发现自己进步得更快的。

小结:与求助者从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探讨产生学校恐惧的原因。要求求助者回家进行如下练习:再现事件,找出当老师众批评自己的内心想法及身体、情绪的变化情况,越细越好。

2)第二次咨询:

①向求助者介绍系统脱敏疗法,使之了解治疗的意义,主要过程和方法,并鼓励她能和咨询师密切配合。

②通过调整呼吸达到集中意念的目的。要求求助者呼吸时,慢慢地吸气,在慢慢的吐气。吸气时想象把空气中的氧气吸进来,吐气时时候想象把所有的疲劳、烦恼、紧张通通送出去。

③在指导下练习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让求助者坐在椅子上,按手臂、头部、躯干、腿部的顺序,先紧张,后放松的方法,通过了解紧张与放松的不同,最终体会全身放松的状态。无论何时,当出现紧张状态时,都去想放松,通过肌肉的行为放松从而达到精神放松。

作业:

回去后按照咨询师所教放松方法,每天训练1-2次,以达到2-3分钟内迅速放松全身的目的。

3)第三次咨询:

建构焦虑等级和系统脱敏

①找出所有使求助者感到恐惧或焦虑的时间,让求助者给每个事件指定一个焦虑分数,最小焦虑是0,最大焦虑是100。

②将求助者报告出的恐惧或者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③系统脱敏。

求助者闭上双眼,想象最低等级的刺激事件,当求助者感到有些紧张,恐惧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待求助者平静后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求助者如此想象不再紧张、恐惧为止。

作业:

回家后继续练习放松,努力让自己很快进入状态;放松状态,反复想象自己走进校门和课室的情境,直到不再紧张、害怕,经常到校门口走走,消除恐惧心理。

4)第六次咨询:

在想象训练达到目的后,由母亲陪同进行实际情景演练,从以下几个情景观察求助者的恐惧反应:从家里出发准备去上学,坐在平常所坐的公交车上,走到学校门口,进入学校,走到自己的教室门前,进入教室。在每一个具体的情景中,如果求助者出现恐怖反应,则就地进行放松训练,达到完全放松状态时再进入下一个情景。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自我评价:

求助者得心情好多了,能独立的回到学校正常上课,和老师同学的相处和谐,不在有逃避学校的情绪。对自己的更加了解,清楚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懂得如何在生活中

反省自己。

(二)咨询师的评估:

经过辅导咨询,求助者又开始喜欢上学,回答问题不再恐惧。通过回访跟踪,发现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消除了小容的学校恐怖,改变了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了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咨询过程完整、有条理。

(三)他人的评价:

求助者的父母反映,小容能够主动上学了,不再产生抗拒心理了,恢复从前活泼开朗的性格。老师反映,小容上课认真听课了,有时还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同学反映,跟小容相处融洽。

(四)心理测验评估:

因为我学校不具备心理上测验的条件,不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所以无法比较。

(五)咨询过程的不足之处

咨询时间次数不足。虽然咨询的目标由来访者提出,应予尊重,但咨询时间次数少,未能充分帮助来访者对内心做更充分、深层的探索,自我组织和结构变化是有限的、不持久的,咨询效果要长期巩固比较困难;咨询资料收集不够全面。在今后的咨询过程中会对这几方面不足加以改进。

女15岁,初中,母陪(第一次)

在学校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坚持上学

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过后,因名次不太理想,渐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不想去学校,在学校期间发抖,头痛,对成绩失望,如果成绩不好,老师会不那么开心,父母无论怎样会养活自己,但父亲特别看重成绩,会特别失望,想让爸爸不那么操心,现在的父母经常吵架,以前希望爸爸经常出差回来,会带回很多好吃的,但现在希望爸爸不要回来。

春节时或是跟爸爸的朋友聚会的时候也会出现很紧张,爸爸会让自己给长辈敬酒,有时会紧张,不知道怎么说,会愣一下或者一动不动,爸爸事后会失望,说自己应该怎么怎么样,不喜欢有规矩的生活。谈起妈妈有点哭,妈妈是一很坚强的女人,父亲说话很严厉。

家庭成员:四口,弟弟小自己六岁,弟弟出生后跟爷爷奶奶一起住,妈妈经常会跟他们发生矛盾。

(第二次)父母陪

在家会跟爸爸谈论一些事情,但爸爸是一个很固执的人,基本很难改变的,反正也是无所谓的。

爸爸来访,仪态整,端,距离感明显,诉每天跟女儿说正能量的东西,让她积极一些。

(第三次)母陪

自己在小升初的时候报各种班,努力学习考上风扬初中,在那里全都是以成绩在比较,跟自己想象的非常自由的生活有很大的差距,在那里有些自卑,很害怕去上学,讨厌规矩的生活,也是在那时语速变快的,最近班主任家访了,自己也尝试着去学校,第一次走到小门全身发麻,心里憋闷,想到要补作业,要月考,又折回了,第二次全身抖得更严重了;从小到大一直在做一个梦,在野外坐飞机,然后跳伞下去,过河,生火,一直这样,但唯一有变化的是跟不同的人们去,一家人-同门的哥哥-跟弟弟。基本是开心的;最近跟爸爸稍微好一些了,觉得以前爸爸就只是爸爸而已,现在有些温度,能感觉到爸爸爱自己的。想法:想让自己变的积极一些,想让妈妈变的更轻松一些。

主述: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过后,因排名不太理想渐出现不适,觉辜负了父母老师对自

己的期望,比不上同学,内心烦乱,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兴趣不高,出现头痛,发抖,后提起学校就会出现紧张发抖,不能坚持上学。

参考文献

⒈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C〕.民族出社.2011年6月第1版.2-62。

⒉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C〕.民族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294-345。

⒊姚芳传、王克威主编.精神科查房手册〔C〕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⒋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三级)68-81。

⒌王长虹、丛中主编.临床心理治疗学〔C〕.人民军医出版社.2044年9月第1版。

抑郁症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有哪些

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应注意什么?抑郁症学生怎么办?抑郁症学生的心理辅导,当下社会很多学生学习压力大,造成心理负担,更严重会导致学生抑郁,针对这一现象,今天华大教育为大家分享下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如下: 心理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姓名:小S 性别:男年龄: 14 性格特征:为孤僻、沉默,对什么都缺乏兴趣,随意性很强。 二、主要问题 1、学习成绩很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纯属应付。学习表现得很盲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他知道答案)。 2、自身的生活也很没有规律,生活懒散,自己的物品总是随意摆放。晚上就寝后,很难入睡(有时会到户外走动),起床却很早。 3、班级或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他从不主动参加,有时还有抵触、急躁的情绪。 4、没有朋友和要好的同学,通常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常常会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 5、经常会用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易走极端。对有些问题会越想越严重,甚至深陷其中,具有较严重的偏执性。

6、喜欢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翻看别人的物品。班级同学把他当小偷,总是躲的远远的,不愿和他交往。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 三、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父母都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错。读初中以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其溺爱有加。初中以后,其父亲经常外出,难得回家,这种稳定的家庭成员关系被打破。经常单独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逐渐变得不愿和父亲交流。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躲在某个角落看书或胡思乱想,上课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他的几个哥哥、姐姐成绩一直都很好,他父母也经常以他们为例数落他,责怪他不争气,他慢慢变得话少了。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 2、个人成长历程 小S身体状况一般,小学时成绩中等,无明显心理障碍。从中学开始,由于学习任务加重,他的学习开始成绩下滑,但这时尚能够坐在教室里听课,尽管注意力已不集中。作业能按时完成,但质量很低。 小S平时极少和老师、同学交往。当有同学惹他的时候,开始忍着,后来会想尽一切办法报复,把别人的好东西弄坏或偷偷的扔掉,和周围的人关系搞得很僵。 3、学校教育 小S原校是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不允许有学生影响学校教学的现象出现。学校大部分时间都放在抓学习上,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那些成

社交恐惧症案例

社交恐惧症案例 来访者情况:柳某,女,二十一岁,某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 来信诉说了近年来的苦恼,并希望如有可能一定前来咨询。她在信中说:“长期以来,我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时至今日,我仍旧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它已经给我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真心希望心理医生能帮助我) 她还在信中提出了会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众多过往的同学看见我,我没有勇气前来敲门,请你们将咨询室外的门开一小缝,我即可进来。” 按照约定时间,心理医生把门敞开着。她来了,神色慌张而羞怯,大步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心理医生一面热情地为她让坐,一面告诉了心理医生有关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并表明乐意为她排忧解难。 她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博 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正在争取入党,同学关系不好肯定不行。眼看就快毕业了,这样下去怎样适应社会呢?她急切地就:“医生,请你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 分折诊断:从柳某的来信叙述和她与心理医生的面谈经过,心理医生分析她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中的对人恐怖症。这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只要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可以逐渐消除。 施治方案: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收藏心理咨询师站! 咨询与治疗: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心理医生的耐心开导下,柳某细细地回忆道:“我从小性格内向、胆些 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生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 谈到不愉快的经历,柳某还讲道:…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我,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我、挖苦我,我难过得直流眼泪。再就是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我经常主动帮助她;资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自尊似的。她不但不把我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我、指责我、刁难我,故意当我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冷落我、孤立我。这使我委曲极了,难过极了。我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我们发生了冲突。我讨厌她、恨她、和她不讲话。我也觉得她讨厌我。不知不觉地我就怕和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了。” 心理医生以关切的耐心的态度听完了她的述说,时间已过了两个多小时,只得约定改日再谈…… 第二次会见时,心理医生先为她作了原因分析:①你的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

恐惧症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 (1)

一、一般资料 戴某,男,17岁,某普通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家中有一姐姐,身高170cm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亲大专毕业,在机关工作,收入稳定,父母家族均无精神疾病历史。 戴某足月顺产,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与爷爷奶奶同住,家里他这一辈就他一个男孩,自己有一个姐姐,全家人自他出生就对他疼爱有加,但父亲对他的要求较严,希望他将来可以出人头地。自幼就性格腼腆,少说话,对于家中的陌生客人经常躲而不见。 念书期间,在幼儿园、小学期间,伙伴就较少,不太会与人交往。但因为上学时自己聪明且非常的勤奋用功,成绩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很好的,虽然与别人的交往较少,但有家里姐姐、父母、爷爷奶奶的理解和关爱,对各方面的发展,自己认为很顺利。但自从考入高中、寄宿在学校,离开姐姐、父母、爷爷奶奶后,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了能够包容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姐姐,就开始感到很多的事情非常不顺利,很让自己苦恼,让自己不知所措。 两个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用余光看了一下前桌的女同学,发现此女同学偏着半个身子靠着桌子写字,正巧女同学摸了一下自己的耳朵,他当时认为这影响了他,因为女同学从他的眼光里看出“问题”才偏着半个身子写字,同时摸耳朵是在警告他。从此,只要在余光范围有人,特别是异性,他就很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没有效果,而且很慌乱。起初只是在余光范围怕见到异性,后来发展到与同性、与老师交往不敢使用目光,怕人们看出他的目光有问题。 从此,他基本上不与同学来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之间感情也越来越淡漠,感觉在学校里没有人可以了解自己,信任自己,帮助自己,孤独感和自卑感时时刻刻笼罩着自己,情绪很不稳定,时而抑郁,时而焦虑,痛苦至极。由于情绪很不稳定使得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效果非常差,成绩也急剧的下降。现在已经休学在家,与家人交往基本正常,言语较少,目光闪烁。 老师和同学都说他性格太内向,与人相处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近来与人交往都不敢抬头,老低着头,很紧张,好象在躲避什么。集体活动也不积极参加,基本上没有一个可以互相倾诉的朋友和伙伴。 心理测评结果 SCL—90测验结果:恐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指数超过正常范围。 二、主诉: 自小就比较不会与人打交道,特别是考入高中以后,在学校的寄宿生活太累,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处理。目前最大的苦恼就是我认为“自己的眼光里有‘不正派’的东西,怕别人从我的眼光里看出来”,所以就很少与人交往,害怕交往,而缺乏了交往,同学们对我很冷淡,我自己内心越来越感到空虚、孤独,情绪时好时坏,学习成绩和效率明显的下降。

学生对考试具有恐惧症案例分析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学生面对考试具有恐惧症 姓名:白丽美 身份证号: 152727************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鄂尔多斯市 所在单位:乌审旗乌审召镇查汗淖尔学校

学生面对考试具有恐惧症案例分析 摘要:帮助小罗正确,全面认识考试焦虑。不怕考试,关键是如何对待和调整。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考试态度,增强信心,减轻或克服考试焦虑。 帮助他调整学习方法重新制定学习目标。 关键词:考试焦虑考试目的他人评价 一、基本情况: 小罗,女,初三学生。平时成绩非常好,但是自从升入初三后,父母要求考上重点学校,老师、同学们都认为可以,课下很少与同学玩,班主任也把她当成班级的主力,给予很高期望,而最近一次数学考试很不理想,在老师的了解下得知,小罗最近经常上课走神,遇到难题还有些恐慌。晚上休息不好,厌食。这样下去已经影响到她的学习,因此成绩也有所下降。她说现在一听到考试就心里害怕、烦躁,掌心发汗。看看有的同学在进步,而自己在退步就内心压力更大,很担心自己因为成绩下降被别人瞧不起,辜负了父母、老师的期望。 得知后我非常想帮助她,她很要强。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于是我对她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思考。 二、心理问题诊断与分析 考试焦虑是指作为一种科学的结构,指的是在考试或类似的评价情景中伴随着担心可能失败或消极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组现象的、生理的和行为的反应。 (一)从焦虑程度层面进行分类 1、轻度:心里不踏实,随着复习的进展,这种不踏实的心理会消失,但随着考 试日期的来临,又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害怕自己复习不全面等等,但这种焦虑并不影响考生的睡眠、饮食和身体健康。考试结束,这种紧张也就结束。 2、中度:经常感到不安,缺乏自信心,有的会发生失眠,影响正常复习的进行。 3、重度:在考试前很长一段时间会有焦虑情绪,自信心差,出现头痛、失眠、 多梦易醒、食欲不振,心悸盗汗、脾气不好等症状,严重影响复习和考试成绩。 对照考试焦虑行为特征,结合小罗陈述,我认为她的心理属于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状。 (二)小罗出现考试焦虑的原因 1、过分看重考试结果。 把学习目的简单看作是为了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自己一切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考试就成为她的压力,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导致她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必要的担忧,脑中总也甩不开一个念头:我能考好吗?考不好怎么办?这种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很容易导致焦虑的产生。

特殊家庭情况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

特殊家庭情况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莘庄镇小学邹烨彬在学校辅导班中, 大多数都是由于先天性的智力障碍而无法与智商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的孩子学习的地方, 但是每次在我去辅读班活动区域护导的时候, 都会发现一个眼神灵活, 但是行为十分古怪甚至偏执的孩子, 经询问辅读班老师后, 得知这个孩子并不是因为智力障碍而在辅读班学习的。 智力正常的孩子为什么会在辅读班上课呢?这里有些其他什么原因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这个孩子的情况。一、基本情况 小徐,男, 9岁,辅导班学生。性格上,好动、略有些自闭。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差,吐字发音不清,经观察发现即使在辅读班里,也经常受到排挤。学习能力不差,对一些游戏、玩具往往一学就会,但是对于学习却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态度, 往往连老师布置的简单的写字作业都无法完成。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小徐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由一对老夫妻抚养长大,但是由于这对老夫妻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又都是聋哑人,所以小徐从小连说话都没有人教,过着“野孩子”一样的生活,随着老夫妻年龄的增大,已经无法承担抚养小徐的重担,于是由莘庄镇镇政府出面, 安排了一位在某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作为小徐的养父及临时监护人,负责照顾小徐的衣食住行。 二、辅导过程 (一情况分析 小徐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状况, 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 而且又是被聋哑人抚养长大, 缺乏幼年时期必需的家庭教育, 导致其人格、心理发育的不健全, 作为一个“人”的“社会性”下降,这也就直接导致之后一段很长时间内小徐表现出的“自闭症”症状,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他人完全无法沟通交流。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孩提时代的家庭教育过了这个年龄, 哪怕是亲生父

心理案例:社交恐怖症案例

心理案例:社交恐怖症案例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来访者情况:吴某,女,一十九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既往健康状况与咨询史:该来访者既往身体健康,没有得过大病,也无明显躯体疾病,未进行过心理咨询。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 她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急切地问:“老师,请她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 三、评估与诊断 来访者神色慌张而羞怯,动作僵硬,面谈中眼神不敢直视对方。分析她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中的对人恐怖症。 第一阶段:建立有效的咨询关系,以患者为中心,以倾听,共情为主,积极关注。 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我的耐心开导下,吴某细细地回忆道:“我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生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说到不愉快的经历,吴某还讲道:…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我,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我、挖苦我,我难过得直流眼泪。再就是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我经常主动帮助她;资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自尊似的。她不但不把我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我、指责我、刁难我,故意当我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冷落我、孤立我。这使我委曲极了,难过极了。我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我们发生了冲突。我讨厌她、恨她、和她不讲话。我也觉得她讨厌我。不知不觉地我就怕和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了。” 此阶段获得了吴某的充分信任,吴某把自己的成长经历经历和内心感觉和盘托出,使其内心中压抑等不良情绪得到发泄,使其内心平静下来,开始理性面对自己的问题。 第二阶段:认知领悟过程,每次探讨一个问题。 与吴某进行探讨其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对其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产生影响的因素。使其领悟到: 1、父母对她交往中的禁忌以及灌输的与男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使她的性格中形成了较强羞耻,这对人际交往起着阻碍作用; 2、少儿时,她父亲发怒导致的恐惧反应和老师当众的批评、挖苦所产生的羞辱反应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之上学恐惧症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之上学恐惧症 作者:刘海英台山市培正中学 案例介绍:李丽铭同学是初二从本市一重点初中转来我班的,初次谈话,感觉该生思维敏捷,乖巧懂事。心中窃喜,总算转来的不是个原来学校不要的学生。半个学期过后,迎来了期中考试,同学没有出现在考试试室。我打电话给家长,想知道原因,家长说她肠胃不舒服,接下来的日子,李丽铭同学逐渐出现,每到考试就会考一两门,然后后面缺考,理由依然是,肠胃不适,最后发展成上午不回校上学,下午,晚自习回来。我多次打电话给家长问明原因,家长都以同样理由回应。找该生谈话,发现该生其实很想学好,也很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上课时非常认真,不像是偷懒不回校的孩子。当我问到其不回来上学的原因时,她就回答三个字“不知道”,并表示第二天早上准时回来上学。征对李丽铭的这种情况,我找来家长面谈,想了解是不是家长有偏爱孩子的教育不当的行为,家长告诉我以下情况:在小学五年级时,李丽铭同学学习非常突出,家长,老师都希望她能考上本市的重点初中,新宁中学。在六年级开始,她开始出现焦虑,害怕考试的情况。考试成绩一出来,自己不敢去看成绩,也就是从六年级开始,出现不肯上学的现象,有个时候背着书包,临出家门口,又走了回来,说不想上学了,一开始家长也用高压手段逼她去上学,效果微薄。然而头天晚上,她都会让家长叫她早点起床上学,可到了早上,又不肯上学了。用她自己的话说:上不上学好像不是由我自己决定的。听了家长这一席话才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查阅资料表明,该生

自六年级以来,有严重的上学恐惧症。 分析:该生出现厌学、抑郁等症状,这种心理疾病被称为上学恐惧症。上学恐惧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方寸已乱、留意力降低、疲惫、失眠,有时伴随头痛、胃痛、肚子痛等身体上的不适。李丽铭同学本身是个爱好学习的孩子,小学时,成绩非常优异,老师,家长一时给她的压力太大,让她在众多的期望面前更害怕失败。形成她出现上学恐惧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家庭,学校,另一方面是来自她自己本身争强好胜,但心理承受能力又较差的因素。因此她越是旷课,越是害怕掉队,越是掉队,越是害怕面对学校家长的指责。时间一久,对学校的恐惧日益严重。 危害:1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由于上学恐惧症会伴有头痛、胃痛、肚子痛等神经性症状,这对正处于身体发育重要时期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不利的。2造成患者学习障碍:学习困难一般是指学龄儿童受社会、个体、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孩子,这样一个概念就称之为学习困难,具体就是表现为学习成绩不好。对恐惧上学的孩子来说,能正常跟其他的孩子上学就不易了,何谈学习成绩,因此,上学恐惧症必然导致学习障碍。3导致患者性格缺陷:上学恐惧症属于心因性精神疾患,该症若没得到及时治疗,就有可能留下包括性格缺陷在内的一系列后遗症。 辅导方案:征对李丽铭同学的各种情况,我查阅一些资料,并与心理辅导医生取得联系,咨询,主要做出以下辅导方案: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篇一 学生姓名:xxx 班级:四年级辅导老师:xx 时间:x月xx日 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 自卑畏怯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具备和他人同等的条件,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 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xxx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也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玩具等方面。这样给他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家庭因素 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从少言寡语的他身上看到的是更多的自卑和无奈。原来xxx的爸爸是一个精神病人,妈妈先天双目失明,爷爷做杂工,xxx的日常生活起居只能由身患严重糖尿病的奶奶照顾。虽说他也出生

在独生子女家庭,但他所要面对的和承受的确实其他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奶奶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爷爷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表达的方式也十分粗暴。爷爷奶奶对他的望子成龙,导致他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达到大人的期望时,便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xxx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于是他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还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 3. 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老师们对xxx了解不够全面,关注不多,久而久之,让他便逐渐产生失落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得不到老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是另眼相待,因而否定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家境较好,乖巧可爱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xxx这种状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过多的自我否定产生了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他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总是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辅导过程: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社交恐惧症案例分析

社交恐惧症案例分析 遇到陌生人,你会脸红、紧张吗?95%以上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面对亲人、朋友时,你不会脸红、紧张。但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在和家人、朋友说话时,脸会 红手心会冒汗,恐惧心理折磨得他们无法正常生活。 存量项目将前期通过审批、已在运行、但尚未完结的符合条件的项目转化为PPP模式 运作,主要是为了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突破融资瓶颈,如乐陵市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之 前已完成招标;新建项目是直接运用PPP模式开始从无到有新开始建设的项目的操作实施,如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项目。目前的项目以新建为主。根据财政部第2期季报的统计,各 地新建的PPP项目约占PPP项目投资额的91%,存量项目占9%。 成都某公司的业务员小陈和客户打交道时能说会道,工作业绩攀升很快。可前段时间,他看到客户就心慌脸红,甚至发展到和父母说话时,也面红耳赤,紧张得直搓衣服。家人 觉得莫名其妙,又怕小陈得了精神上的疾病,只好带着他来到省医院请专家治疗。省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四川省精神心理专委会常委肖军诊断小陈已经患有社交恐惧症。 案例一 和父母说话心跳得厉害 病人:某公司职员病症:社交恐惧三级表现 小陈是成都某公司的业务员,性格外向的他跟客户打交道如鱼得水,工作业绩攀升很快,深得领导器重。 前段时间,小陈不愿意上班,看到客户就心慌、脸红、手心冒汗,说话时眼睛不敢直 视客户,甚至说话也结巴起来,一看到客户,平时很熟悉的产品特性都想不起来,心里莫 名的害怕。小陈以为是自己状态不佳,可没想到星期一起床后,小陈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很 陌生,看到爸爸妈妈时突然心跳得厉害,走出小区大门时也不敢抬手叫出租车,走进单位 大门碰到同事不敢打招呼。小陈很害怕,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怕什么,只想一直待在家里不 出门。 所谓添附,是指附合、混合、加工三种行为的统称。在现代各国法制之下,法律通常 规定由一个取得添附物的所有权,或共有合成物,其目的在于不允许回复原状,以使添附 物能为社会经济利益而继续存在。因添附丧失权利受到损害的人,得依不当得利之规定, 请求取得添附物所有权的人支付补偿金。本案中王、张夫妇并未取得房屋所有权,其安装 水管等行为系在他人所有物之上进行的增添价值的行为。如果房屋所有权归王、张夫妇, 则无所谓添附行为。 小陈的父母发现,儿子跟他们说话时,紧张得手不停地搓衣服,面红耳赤,表现出很 烦躁的情绪,整天低着头。

一例恐惧症怕鬼的临床心理咨询案例

例恐惧症(怕鬼)的临床心理咨询案例注:本案例为真实案例,经来访者知情同意用于教学督导和发布。 图片:恐惧症患者:初步解决问题:3-5次 人口学资料: 主诉:“有鬼在我旁边,晚上白天都跟着我” 现病史: 患者女性,28岁,已婚,财会工作。 来来院前大概3周前的一个晚上,半夜醒来起夜,看见床边墙角有一个影子,得有什么事,就继续睡;然后她突然惊醒过来,觉得不对,坐起来一看,发现那是一只鬼,再定睛仔细看看,真的是“一只鬼”!“一只鬼”是患者的说法,很形象。 她吓坏了,丈夫出差不在家,她也不敢再睡,开着灯一晚坐到天亮。 患者来曙光医院时,能看见鬼已经三周了,鬼一直都在,而且跟在身边,到哪都跟着。刚开始只是晚上能看见,所以晚上她不敢睡,满屋子开了灯不敢关,睁着眼睛到天亮。白天也能够看到它(鬼),上班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开始没觉 现在

最近一周,患者已经不敢上班了,整天要丈夫陪着她,一刻也不敢离开,神经紧张、心慌,精神疲惫不堪。晚上7点半,眼看着又一个晚上来临,她一定要做咨询,她觉得没有办法再度过一个夜晚了。 既往史: 月子没有坐好,身体一直很弱,有乳腺增生;前一段时间身体很差,很憔悴,面容苍白; 个人史: 自由恋爱结婚,夫妻感情基础好;结婚4年,育有一女3岁。结婚后曾跟跟婆婆同住 2年,经常吵架,痛不欲生,夫妻感情受到影响,矛盾总是因婆婆而产生; 家族无遗传病史,父族和母族上三代及旁系均无家族精神病史。 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精神检查: 一般情况:患者看起来营养中等,着装整洁,时间、地点及人物定向力正常。 语言功能:语言逻辑清晰,情绪丰富,认知及自知力完整。 情感活动:情感反应强烈,有明显的情绪高涨或低落,伴随焦虑、大起大落、恐惧情绪明 显等表现。 感知觉:似乎身体总是轻微发抖,有过于怕冷的感知,总是说冷得发抖。 思维活动:否认存有妄想,思维逻辑无问题。 注意力:正常。 智力和记忆力:正常。 自知力和判断力:正常。 辅助检查:未查 疗程进度: 初次咨询:初次咨询时患者很急切,晚上8点,她非要做咨询,否则她无法度过这个晚上,她太恐惧了。患者来到咨询室的时候,全身缩成一团,她在瑟瑟发抖。咨询中心理医生在沟 通中,提议看看跟着她的“鬼”是什么样子,患者害怕,不敢看,也拒绝看;心理医生通过 自己的专业引导,慢慢的引导患者去面对这个她认为无比可怕的“鬼”,慢慢的患者开始可 以感觉到“鬼”是什么性别,什么样子,患者描述:鬼是女性,穿白色衣服,长头发,鬼很 通过心理医生一个小时的专业咨询和沟通交流,患者说好多了,今天可以回家,心理医 生问,今天晚上可以睡了吗?患者说应该可以睡了。 2-3次咨询:通过上次咨询,患者对改善症状很有信心,她发现“鬼”虽然还跟在身边,但是颜色淡了很多,心理的害怕恐惧减轻很多,她对自己的痊愈更有信心了;

青少年事务社工个案处理实例范例

青少年事务社工个案处理实例范例 一、基本情况 张某,男,1980年10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小张的父亲目前下岗在家,母亲也没有工作。一家三口依靠每月房屋租金1000多元维持生活。父母对小张非常疼爱,但小张因为自己相貌原因怨恨父母,对父母态度冷淡。另一方面,父母知道在物质上满足儿子,却不懂如何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心理。生活经历。小张初中毕业后没有考取学校,所以就呆在家里。其间父母也曾让他去读过夜高中,但因学习基础太差,读了一段时间,实在跟不上学习进度,就退学了。当他年满十八岁以后,他就出去寻找工作,但找了十几家工作单位,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接受他。小张认为是外貌影响了就业。一来他身高只有1.6米多,二来他的脸长得有点古怪,眼距很宽,脸型跟弱智者很相似。几次三番遭受挫折,他也灰心了,他开始怨恨父母为何生下这么难看的他。目前,他没有什么朋友可以沟通,整天在家上网打游戏。 二、服务过程 主要问题。思想观念上,小张在就业过程中的屡屡受挫使他非常灰心。他将失败原因归咎为外貌,产生了严重自卑感,通过打游戏逃避现实,而这又使他越来越胖,外形更加差,使他更

感自卑。社会交往上,小张基本没有朋友可以交往,与父母的语言交流也很少,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较差。就业技能,小张的学历低,又无一技之长,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的确很难找到工作。家庭关系上,小张因为外貌问题对父母有怨恨情绪,家庭关系较紧张。父母因为内疚对孩子百依百顺,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孩子能振作精神。问题分析。小张目前最突出问题是就业,外貌的影响加上学识、技能有限使小张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受挫,加重了他的自卑情绪。小张采用了“外归因”方式将失败原因归咎于外貌,而忽视了个人能力的不足,使他缺乏应对问题的正确方式,而只能采取逃避现实和怨恨父母的形式掩盖自己的自卑情绪。社工认为,小张的诸多问题(如,自卑情绪、家庭关系紧张、社会交往缺乏等)都是由于就业问题引发的,只有协助舒缓这个问题,其他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确定服务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即问题的存在包括个人生活中内在的心理因素及外在的环境因素。该模式关心的是案主明确承认、可以清楚地加以界定并且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案主可以获得人生某一方面的改变。通过专业服务的过程,可以挖掘或增强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能够面对今后发生的问题。该模式强调兼容并蓄,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其他模式的方法和技术。服务计划。主要目标:协助案主学习一技之长,增强他的求职竞争力。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王某,男,16岁,我校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王某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王某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

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个案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对一例社交恐惧症学员的心理矫治 一、一封来信诉苦恼 2011年6月10日,我负责的心理信箱来了这样一封信: 丁警官: 一直以来,我都想写信给你,但是又害怕。直到现在,由于实在受不了了,才写信给你。在劳教所里,我想和别人交往,但又怕和别人交往,更不知道怎样和别人交往,每次跟同教尤其是骨干劳教或者是民警讲话时,都觉得很紧张。为此,我也经常感到不安、恐惧、自卑、孤独。直到现在,我在这里还没有一个可以说得上话的朋友。每天看到别人收工后,都能谈天论地,聊得好开心,我都非常羡慕。 以前在家的时候要好一些,但在外面就很不自然,害怕讲话不清。我不知道怎么讲话,不知道跟别人讲些什么,感觉很糟糕。丁警官,请您帮帮我吧。 胆小的人:曹XX 二、数次咨询诊病情 这是我所在大队一位学员的来信。收到她的来信后,我主动找其谈话,并鼓励她到心理咨询室来咨询。大概是经历了四五天的思想挣扎后,2011年6月15日,她终于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初次咨询,打开记忆的阀门。由于是第一次来咨询,她显得很紧张。我首先找了些轻松的话题,让她平静了紧张的情绪。然后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爷爷、奶奶还健在,父母长期不和,独生女。她谈到父母长期不和,我意识到她的心理负担可能与此有关,于是详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她谈到,自己还是很小的时候,大概从她记事时候起吧,父母就经常吵架。父亲的脾气很坏,爱喝酒,动不动就骂人,甚至打人,母亲经常闹离婚。由于父母经常吵架,她很害怕,害怕父母离婚,同时,她在同学面前也因此抬不起头来。现在父母依然关系不好,母亲长期在外打工,父亲在家务农。当她谈到父亲脾气不好,自己劝不得,爷爷奶奶更是开不了口时,激动得哭泣起来。由于她很激动,无法继续谈话,第一次谈话就此结束了。 二次咨询,诉说现实的烦恼。这次,她的情绪显得平静了许多,谈话也轻松了些。我进一步了解了她的情况。当我问到这种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谈到了初二一期时的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一次上数学课,老师提问,她回答不出来,遭到了老师的严厉讽刺和挖苦,同学们哄堂大笑,她却无地自容。从此,在学校她不敢多走动。后来,她走上了社会,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位同事。这位同事来自农村,家境不好,她便经常帮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的自尊似的。那位同事不但没有不把她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指责、为难她,还故意当着她的面和其他同学亲近,冷落孤立她。这使得她很委屈,难过,以至于两人之

学校恐惧症的个案实例

学校恐惧症的个案工作实例 一.个案的背景资料 1.案主:女,13岁,初中一年级 2.案父:大学毕业,银行上班 3.案母:高中毕业,在家 4.案哥、弟:均在上学 二.问题描述: (一)案主自身情况 1.案主常常在校门口或上学的路上大喊“肚子痛”,然后案主母 亲带她去医院检查,身体正常。 2.妄想:案主常常妄想自己做下列事情 参加钢琴比赛获得第一名 学习成绩突出获得奖学金 3. 案主学习成绩不好 (二)家庭状况 1.案主是家中唯一的女孩,父母非常疼爱 2.案主父母对子女的学业很关心,经常亲自指导,但是案主的成 绩一直不好,而案主的哥哥、弟弟成绩非常好,因此他们看不 起案主 3.案主在家的情绪不太稳定,脾气较为暴躁,只要要求她做功课,

她就不高兴;凡是哥哥、弟弟新买的物品,她也要拥有,否则就大发脾气 (三)学校生活 1.案主就读学校,成绩较差 2.案主经常在上英文课,或上、下学中,肚子疼痛不已!同学们 扶她休息,然后由老师通知家长送她回家。 3.据班上同学称:英文老师经常考试或发问。而案主每次考试均 差,又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经常因此挨骂和罚站,案主觉得上英文课压力大,对英文老师更是畏惧 4.案主经常会向班上的几个朋友表示:自己曾参加过钢琴比赛, 获得了第一名;还参加过学校的剧团表演。案主说的很得意,但是同学们却觉得她思维幼稚,暗自耻笑她,不愿与她交谈5.案主在学校不主动结交朋友,因此朋友甚少。她在班里只有两 个朋友。 请你对这一案例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并且详细地拟定出辅导策略与具体实施

三.问题的分析与诊断 1.案主学业差,而且恐惧考试,担忧功课,可见学校课程对案主 已经形成了压力,时期学习兴趣低落。而且英文老师的严格,更加剧了这一焦虑 2.案主在学校期间的肚子剧痛,是一种“退化”反应,以争取他 人的同情 3.案主的妄想行为是想提升自己在班上的地位,弥补自己在学业 上的缺失 4.案主朋友少,兄弟看不起,以肚子疼为籍口,由他人扶持,满 足内心的空虚感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小X 性别:女年龄:16 年级:初三 外形特征:身体发育健康,面目清秀,个子娇小,喜欢穿低腰宽腿裤,爱化妆,比较注重个人形象。 行为特征:动作思维较灵活,对自己的容貌特别在意(每天要照镜子几十次),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情绪控制较差,有一定的自残倾向。 性格特征:个性较强、喜怒无常、较难沟通。 二、研究目的 1、辅导个案处理好与同学及家长的关系,提高个案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克服其青春期急躁症。 2、帮助个案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能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挫折。 3、帮助个案确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康的成长。 三、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1) 父亲:52岁,海员;母亲:52岁,退休 (2) 家庭环境一般,经个案自己阐述,父母之间关系并不是非常融洽。由于个案父亲的职业关系,父亲长年不在家,教育个案的责任基本由其母亲一人承担。其母亲对个案的家教较为严格,但由于母亲脾气较为急躁,甚至有时奉行“棍棒教育”,造成与正处于青春期的个案交流有一定的代沟,这也是造成个案喜怒无常,个性强烈的原因之一。 (3) 个案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初二分流到我校就读,由于住宿,平时很少回家,在家期间,由于母亲管的较严,平时较少外出游玩,内心比较压抑。在校期间,与高年级的几个男生混得较好,经常利用网络和他们进行聊天。 2、受教育情况 (1) 个案7岁进入某小学就读,学习成绩较稳定。 (2) 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起伏较大,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成绩较差,其家长曾长期为其找家教进行个别辅导,但效果不佳。 (3) 初二进入我校就读时,成绩处于班中中流水平;个案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差,平时课上小动作,说话现象较为严重,对于自己的成绩也并不是很在意。写得一手不错的字,担任班中

社交恐惧症案例分析

社交恐惧症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 元某,女,二十一岁,某专业三年级学生。长期以来,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她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她提出了会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众多过往的同学看见我,我没有勇气前来敲门,请你们将咨询室外的门开一小缝,我即可进来。”按照约定时间,心理医生把门敞开着。她来了,神色慌张而羞怯,大步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心理医生一面热情地为她让坐,一面告诉了心理医生有关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并表明乐意为她排忧解难。 [个人意见] 她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

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正在争取入党,同学关系不好肯定不行。眼看就快毕业了,这样下去怎样适应社会呢? [分折诊断] 从柳某的叙述和她与心理医生的面谈经过,心理医生分析她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中的对人恐怖症。这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只要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可以逐渐消除。 [施治方案] 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 [咨询与治疗] 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心理医生的耐心开导下,柳某细细地回忆道:“我从小性格内向、胆些 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生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

大学生恐惧症心理干预与矫治案例分析

大学生恐惧症心理干预与矫治案例分析 邰炜 (吉林工商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问题是阻碍大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 案例通过对一名大学生社交恐怖神经症患者进行资料采集、心理行为分析与治疗过程的记录和分析,介绍了与心理咨 询和治疗有关的观念以及咨询师对相关治疗原理、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咨询师通过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疗 法的相关理论进行心理分析与行为治疗,在求助者的积极配合下,最终达到心理咨询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恐惧症;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88(2008)04-0102-03 [收稿日期]2008-05-20 [作者简介]邰炜(1976-),男,陕西宝鸡人,吉林工商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室主任,讲师,心理学硕士,从事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以往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王雪梅[1]等发现大学生中有44.5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12.20%的人迫切需要咨询机构的指导帮助。邰炜[2]发现24.1%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帮助。肖征[3]认为明显存在心理问题需进一步咨询与治疗的学生占16.7%。这表明,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刻不容缓。近年来,我校一些从事心理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中进行心理咨询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高某,女,21岁,河北某县人,大学一年级学生,身高大约1.60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家庭经济条件拮据,父母是农民,均为小学文化,父亲比较严厉,不苟言笑,现在外打工,母亲温顺贤惠,任劳任怨,现在家务农。经详细询问,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高某在上大学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一切由父母料理,学习成绩很不错,老师喜欢,父母也满意,也自认为是很出色的。可上大学后这些优势都不复存在,在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之下,于某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尤其是经济富裕,能说会道的同室的几个东北同学,处处炫耀自己而排斥她,她感到很孤独,很寂寞,觉得自己万分的痛苦,快要发疯了。一次上课回答问题,同学轮流上台,轮到自己上去后,好不容易下决心走到了讲台,但是讲话时浑身上下都不自在,直冒冷汗,面红耳赤,说话结结巴巴,不知说了什么,好像觉得同学们都在心里嘲笑自己,觉得很没面子,很丢人。此后便很害怕这样的场合,总是找理由躲开。从此以后,只要在教室里上课时,就会出现心悸、手抖、出汗、胸闷现象,非常痛苦,注意力也不能集中,效率很低,学习成绩迅速下降,并且越想克制,害怕越厉害,症状越严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近半年已发展到几乎害怕所有的人,也不和任何人交往,并伴有失眠,为此非常焦虑痛苦。后来逐渐发展到不愿见人,尤其是陌生人,害怕在别人面前丢人现眼。 二、咨询者观察和他人反映 高某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一直都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身体前倾,两臂夹紧,双手玩弄衣角,眼神迟疑,声音微颤,说话不很连贯。 辅导员和同学反映:高某最近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不爱跟同学打招呼,同学主动招呼她时显得无动于衷。有时听见她叹气,问及原因,又不愿说。每天吃很少的东西,有时该吃饭时根本不吃。有时一整天 第24卷第4期 2008年7月Vol.24,No.4Jul.2008 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