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高边坡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高边坡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高边坡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在锚索钻孔和张拉压浆过程中,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和触电伤害事故,在清理边坡施工和边坡防护施工中,容易发生坍塌滑坡、落物伤害、高处坠落等事故。

1、施工现场设置:

①设立安全标志: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安全标志牌(包括警告与危险标志,安全与控制标志,指路标志与标准的道路标志)。

②对于高边坡、滑坡地段的施工应采取先挖地表截、排水沟,使其地表水汇集在一个地方进行排走,从而对高边坡、滑坡段的施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③边坡防护作业,必须搭设牢固的脚手架,对地基和脚手所用材料、扣件或连接件,要认真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④施工生产区域应实行封闭管理,主要进出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安全文明生产规定、禁令。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设备不得进入施工区。

⑤临边、危险区域、易燃易爆场所,变压器周围应设置围栏和安全警示牌,夜间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设施、警示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

⑥高边坡施工队伍的驻地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地基稳定,不受洪水、滑坡、泥石流、塌方及危石等威胁。

b、交通道路畅通,区域内通行道路宜避免与施工主干线交叉。

c、生产、生活、办公房屋,仓库的间距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2、地质情况复查:

①高边坡施工前,技术人员要根据设计图认真复核施工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清楚了解并掌握地质、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及动态变化,地表水的作用情况。

②做好坡体截排水工作,并对坡体周边原地表裂隙进行粘土回填封堵,对坡体周围易松动物体预先清除排险。开挖线上部不稳定岩体、松动岩块,直接影响下部作业安全,应进行清除或加固支护处理。

③分析岩石性质:包括岩石坚硬程度、抗风化软化能力、岩石强度、组成、透水性、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规律、结构面的胶结情况、软弱面和破碎带的分布与开挖坡面的关系。

3、高边坡机械电器的使用:

①进行技术安全交底,特别是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操作规程操作。

②进入高边坡部位施工的机械,应全面检查其技术性能,不得带病作业。

③施工机械工作时,严禁一切人员在工作范围内停留;机械运转中人员不得上、下车;严禁施工机械(运输车辆)驾驶室内超载。

④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须使设备断电。向施工设备送电前,应通知有关人员。

⑤施工中,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的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

⑥施工前应检查作业区边坡的稳定情况,必要时进行适当处理,各种比较固定的机械应布置在边坡稳定或设支护的地段。

⑦施工中,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的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

4、坠落物防护措施

①高边坡作业主要宜造成施工人员坠落及坡面危石对施工人员的打击。框架施工过程中,要防止边坡上部的滚石滚落伤及人员或设备。并保证作业面滚石等易滚物件不会对下一台阶工作面形成安全隐患。坡面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穿戴好个人的安全防护用品,活动范围小的施工人员还要系好安全绳。

②针对上下运送材料人员,运送料通道还应加设安全网进行防护。所有进入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遵章守纪听从指挥;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对坡面危岩和松动的岩石,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除,并由专人进行指挥。清除人员必须系安全绳,站在其上方稳固、安全的位置,采用撬棍清理。

③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不得抛掷。

5、锚索锚杆施工平台搭设安全措施

①必须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架子工搭设,施工前应对现场搭设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没有参加交底的人员不得上架作业。

②严禁不同材质和不同规格的材料、配件在同一脚手架上混用。严禁使用变形或校正过的材料作为立杆,严禁使用滑丝扣件。

③搭设过程中严禁交叉作业,搭设完成后,未经检查验收严禁投入使用,在醒目的位置悬挂警示牌,注明通过验收的时间、使用期限、一次允许在平台上的作业人数、最大承受荷载等。作业层上的施工载荷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超载。

④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班前检查。如遇大风、大雨、撞击等特殊情况时,应对平台的强度、稳定性、基础等进行专项检查,若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未经处理、验收合格,严禁人员上架作业。雨、雪天气施工,应采取必要的防雨、防雪、防滑措施,遇6级以上大风、强雾天气、能见度很低时应暂停在平台上作业。

⑤在平台上进行张拉压浆作业时,应采取防撞击措施,并派专人监护。

⑥平台拆除前,应先将平台上留存的材料、杂物等清除干净,并将受拆除影响的机械设备及其他设施移开或加以保护。拆下的材料、构配件等,严禁抛掷。应用绳索捆绑牢固缓慢下放,或用吊运方法运送到地面。

6、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①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严禁在边坡防护栏杆上或脚手架上挂设电缆,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料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②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各类配电箱、开关箱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开关箱外观应完整,牢固防雨、防尘。箱体外应涂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内无杂物,停止使用时应切断电源,箱门上锁。

③各种电器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④配电箱必须设两级以上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w。

⑤临时用电必须设专人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非电工人员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线和动用各类电器设备。对临时用电的线路及其设备,必须由专业电工每天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