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上清丸(丸剂)工艺规程

黄连上清丸(丸剂)工艺规程
黄连上清丸(丸剂)工艺规程

黄连上清丸(大蜜丸)工艺规程1产品名称及剂型

1.1.产品名称:黄连上清丸(大蜜丸)

1.2.产品剂型:丸剂

2.产品概述

2.1.产品名称

黄连上清丸

汉语拼音名:Huanglian Shangqing Wan

2.2产品特点

2.2.1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2.2.2规格每丸重6g。

2.2.3功能与主治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2.2.4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2.2.5贮藏密封。

3.处方和依据

3.1法定处方

黄连 10g 栀子(姜制) 80g

连翘 80g 炒蔓荆子 80g

防风 40g 荆芥穗 80g

白芷 80g 黄芩 80g

菊花 160g 薄荷 40g

酒大黄 320g 黄柏(酒炒) 40g

桔梗 80g 川芎 40g

石膏 40g 旋覆花 20g

甘草 40g

3.2 制法:

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即得。

3.3投料处方

黄连 0.2kg 栀子(姜制) 1.6kg

连翘 1.6kg 炒蔓荆子 1.6g

防风 0.8kg 荆芥穗 1.6kg

白芷 1.6kg 黄芩 1.6kg

菊花 3.2kg 薄荷 0.8kg

酒大黄 6.4kg 黄柏(酒炒) 0.8kg

桔梗 1.6kg 川芎 0.8kg

石膏 0.8kg 旋覆花 0.4kg

甘草 0.8kg 蜂蜜 42kg

制成 1万丸

3.4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4.生产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方框内为对外加工部份

点划线方框内为十万级洁净区管理

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1领料

按生产指令单从药材库领取黄连、栀子(姜制)、连翘、炒蔓荆子、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净药材及蜂蜜,核对品名、数量。按生产指令逐一称取并存放于药材周转箱内,贴上《桶笺》,转入药材暂存间。

5.2药材粉碎、过筛

按以下物料依次分别粉碎、过筛,过筛后再次称量,并严格复核,并贴上桶笺,移入中

5.3.1领料、配料

按生产指令单从中间站领取粉碎细粉,核对品名、数量。按生产指令逐一称取,贴上《桶笺》,转入物料暂存间。

批物料耗用量表:

5.3.2混粉将所有上述全部细粉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转入料车中,及时装入薄膜口袋中,封严后转入内包装间分装。

5.4内包装将上述混合粉用双层塑料袋分装成每袋25kg,严封,送入外包间暂存。

5.5外包装

用纸箱将2袋25kg的细粉包装成1件,封箱后贴签,打包,抽检合格后入库。

5.6炼蜜

5.6.1领料、配料

按生产指令单从中间站领取粉碎细粉,核对品名、数量。按生产指令逐一称取,贴上《桶笺》,转入物料暂存间。

5.6.2炼蜜

将蜂蜜加入炼蜜罐中,搅拌,加热沸腾后,趁热通过双联过滤器过滤到可倾式夹层锅中,

在夹层锅中继续加热至沸腾时,调整蒸气阀,保持微沸,温度控制在100-115℃,炼至汽泡

微小或出现鱼眼眼时,水份一般控制在5-8%时,停止加热,待炼蜜温度下降后,分装于洁净

的不锈钢桶中,贴上《桶笺》。移入中间站待用。

5.7混合

5.7.1领料

按生产指令单从库房领取黄连上丸细粉,核对品名、数量后无误后,转入脱外包间脱离外后,移入原辅料暂存间。

5.7.2称量配料

将脱外包的黄连上清丸细粉移入称量间按批生产指令单称量配料,炼蜜从中间站领取移入称量间按批生产指令单称量配料。

5.7.3混合先在炼蜜间夹层锅中加水加热至微沸,再将称好的炼蜜的不锈钢桶放到夹层锅

上水浴加热,同时将黄连上清丸细粉加入混合机中,待炼蜜加热60℃时,开启混合机,在搅

拌下趁热加入炼蜜(注意要尽量倒尽炼蜜),待混合成坨后方可出料,倒入料车中。

5.8炼药将上述混合的药坨加入炼药机中,开机炼制,待料炼制均匀,色泽一致后方可出

料,装入不锈钢桶中,严封后,转入中站,抽检测定含量、水份。

5.9制丸根据各项含量标示量计算出每丸最不得少于的丸重,且不得少于重量差异的低线,

符合要求方可制丸。将上述炼制好的药坨加入制丸机中,开机制成大蜜丸,料若有粘刀,可

喷以少量95%的乙醇或细粉,随时抽查丸重,及时调整,重差控制在±7%,将制好的蜜丸放

入料盘中,及时转运至内包装间包装。

不得小于最低丸重的含量:

①盐酸小檗碱:[丸重标示量(g)-丸重标示量(g)×丸重差异(%)]×测定含量(mg/g)应≥

0.6mg/丸

②总大黄酚和总大黄素总量计:[丸重标示量(g)-丸重标示量(g)×丸重差异(%)]×测定含量(mg/g)应≥4mg/丸

③结合蒽醌中的大黄酚和大黄素总量计:[丸重标示量(g)-丸重标示量(g)×丸重差异(%)]×测定含量(mg/g)应≥1.5mg/丸

以上三项含量均符合标准后方可按重差控制制丸。

5.10内包装

5.10.1领料从包材库中领取内包装材料脱外包装材料后转及包材暂存间待用。

5.10.2内包装规格:6g×10膜纸丸/袋

5.10.3内包装用辐照后合格的腊纸一张包裹一个蜜丸,将多出的腊纸拧紧即可。将包好腊纸的药丸每10丸装入一袋塑料袋中,热合封口,封口严密,印制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清晰正确。包装完后移入外包间暂存库中,待验,抽检合格后方可外包装。

5.4外包装

5.4.1领料从库房领说明书、纸盒、纸箱,并仔细核对品名和数量。

5.4.2包装规格:1袋×200盒/件

5.4.4打码按《批生产指令》要求分别在纸盒、纸箱上打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

5.4.5装纸盒将黄连上清丸说明书对折,用说明书包住装好腊丸的塑料袋装入纸盒中,每盒装一袋,用封签封上盒子。

5.4.6装箱、打包将垫板装入成品纸箱,再将纸盒装入,盒顶标志正面朝向一致;装好第一层后,再放入一垫板装第二层,满箱后,放入装箱单,用不干胶带封箱后,打包。

5.4.7将所有成品全部寄库,待检验合格后,再办理入库手续。

6.质量监控

6.1按生产工序设置监控点,不得遗漏。各监控点如下:

粉碎、过筛、炼蜜、配料、混合、炼药、制丸、内包装、外包装。

6.2监控方法

6.2.1开工前及生产结束后,重点监控人、机、料、环,要求符合工艺标准。清洁状态达到要求;物料数量、质量、标记、贮存条件及管理符合要求;设备及计量器具须处于完好状态,并有状态标记,计量器具有“检定合格证”;相应的生产记录须齐全。达到规定要求,方可签字允许生产或判定清场合格。

6.2.2生产过程重点监控工艺规程和岗位SOP的贯彻执行情况,生产现场管理须有序规范,状态标记须齐全、正确,批生产记录须及时填写,各工序中间体的质量须达到标准。对物料放行作出判定,为批产品审核提供依据。

8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消耗定额原辅包材的消耗定额表(见下页):

9.物料平衡及偏差处理

9.1计算公式

物料平衡率=(实际产量 + 抽样量 + 损耗量)/ 理论产量×100%

理论值:按照所用的原料(包装材料)量在生产中无任何损失或差错的情况下得出的最大量。

实际值:为生产过程实际产出量。包括:本工序产出量、收集的废品、生产中取样量(检品以及丢弃的其他不合格物料(如捕尘系统、真空系统、管道系统中收集的废弃物)等。

9.2偏差处理

生产中若出现偏差,则按《偏差处理程序》进行处理。生产中产生的零头物料,按《零头处理SOP》进行处理。

10.主要设备一览表

11.卫生工艺

生产开始前和生产结束后,人员、物料、设备、环境均须符合相关卫生管理程序要求,清场按《清场管理程序》及相关清洁SOP进行。

12.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2.1技术安全

12.1.1车间一般生产区及洁净区应有应急灯及紧急出口。

12.1.2生产区的人行道和车行道必须平坦、畅通,夜间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12.1.3劳动场所必须符合防火要求,并配备符合规定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12.1.4防爆区的人员、物料进出和设备操作必须符合《消防安全管理程序》的规定。

12.1.5生产设备不准超温、超压、超负荷和带故障运行。

12.1.6凡发散大量热量的设备和蒸汽管道,必须要有保温或隔热层。

12.1.7为防止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应采取相应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培训。

12.2 劳动保护

12.2.1根据工种需要,应供给生产岗位人员工作衣、帽、鞋、手套、口罩、肥皂等劳动保护品,并适当配备防尘设施。

12.2.2机器和工作台等设备、设施的布置应便于工人安全操作,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米。

12.2.3操作间温度、相对湿度应适宜,通风设备良好。

12.2.4洁净室内主要工作室照度不低于300lax。

12.2.5保证洁净室内人均每小时新鲜空气量不少于40m3。

13.动组织定员定岗、生产周期

13.1劳动组织定员定岗

13.2生产周期

注:1、工序生产周期以在岗人员完成一批料(1万瓶)所需的时间计。[工序生产周期=工序实际生产一批料所需的时间(小时)]

2、产品批生产周期:指从原料投入到成品合格入库所需的时间。即和工序生产周期总和加上检验周期。

丸剂生产工艺规程

甘南藏药制药 标准系----产品工艺规程 1 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规程规定了洁白丸生产工艺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洁白丸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2 引用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年版) 《中华人民国药典》(201年版) 3 术语和定义 本规程不涉及术语和定义。 4 产品概述 4.1 产品名称

HC·ZY---BZX·E01 第2页共19页4.1.1 通用名洁白丸 4.1.2 汉语拼音Jiebai Wan 4.2 剂型水蜜丸 4.3 处方依据、批准文号、处方 4.3.1 处方依据 《中华人民国药典》一部546页 4.3.2 批准文号XXXX

HC·ZY---BZX·E01 第3页共19页 4.3.4 产品工艺流程图(见附录A) 5 生产工艺 5.1 药材前处理 5.1.1 领料 a)领料数量依据批生产指令单的数量。 b)领料时凭有审核签字的领料单领料。 5.1.2 原药材炮制 a) 诃子:经挑拣,除去杂质,洗净,制成适宜的粗粒,干燥,置净料袋, 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b) 翼首草: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 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C) 南寒水石:经挑拣,除去杂质,煅,干燥,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 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d) 五灵脂:经挑拣,除去杂质,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识后 入中间站存放。 e) 土木香:经挑拣,除去杂质,洗净,低温干燥,净料袋,称重封口, 每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f) 石榴子:经挑拣,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 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g) 木瓜:经挑拣,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置净料袋,称重封口,每袋附状态标识后入中间站存放。

黄连上清丸与补中益气丸合用之妙

黄连上清丸与补中益气丸合用之妙 此配伍暗合了疡科之内托法!也即托里败毒法。 “黄连上清丸”与“补中益气丸”都是常用而又卓有成效的中成药,但是,它们各自有独特的适应症,恐怕很少有人将其合用吧? 然而,这两样成药合用的效果却又令人惊讶,使我难以忘怀,特此叙述出来,贡献给大家参考。 头一次应用,那时我还是“初生牛犊”,黑龙江中医学院一年级学生。与我同住的女朋友脑门正中也就是“印堂”部位长了个热疖子,初时只有绿豆大小一个脓包,我俩谁也没有重视,只吃了一些牛黄解毒片和四环素压制。不料某一日夜晚,这个疖肿忽然向周围扩散,几小时内便肿成如同茶杯口大,连眼睛也难以睁开!当时吓了一跳,好在手头有学院药厂“顺手牵羊”得来的多种中成药,于是当晚十点钟急服黄连上清丸和补中益气丸(大丸)各一丸。之所以同服补中益气丸,是当时我觉得这个疖肿突然沿皮下蜂窝组织扩散,应当与中医“疮疡内陷”理论属于同一概念。服药后,紧张观察至夜半子时(0点正),忽见茶杯口大的红肿之处开始迅速缩小,二十分钟之内竟完全消退,及至天明,只遗留小米粒大的一个小坑,周围皮色完全正常,皮下再无半点化脓征状。简直神了!事后和当时的外科老师说起,遭到一顿训斥:“胡闹!头面三角区,这么严重的感染扩散,已经接近败血症了,怎么不马上住院治疗?”(今日回想起来,却也有疑问:真要去住院打点滴,两个小时就能好么?不一定吧……)第二次应用,当时我中医学院仍未毕业,忽然接到通知,我哈尔滨的一位亲戚(姑奶奶,73岁高龄)病重不行了,要我赶去协助操办后事。我去一问病情,不大便十余日,头痛,吃不下饭也有五天了。中途由医务所护士给她灌肠通便好几次,但事后肠胃饮食仍然无法正常,诸症日趋沉重,周围没有人认为她还能活了。我当时察看舌绛,苔黑燥,属于热实之症嘛!(脉博怎样记不清了,因我当时把脉技术并不高明)。于是立即想到黄连上清丸,由于年事已高,又多日未食,自然也要同服补中益气丸“护气”。好在老人吞药还行,服后第二日清晨,拉出满池子的偏黑色大便,头也不痛了,胃口也来了,诸症豁然而愈,此后又活了三年,至76岁寿终。 还有一位老人,六十岁,深秋天气骤冷之后,忽然频频畏风流涕不止,自述服感冒药无效,而且莫名其妙地双手手掌肿大不能拳握,去当地医院化验,除血脂偏高之外,其余各项均不见异常,遂打长途电话问我。此时我已行医多年,由于无法望舌切脉,先根据经验,判断其阳气不足,用手机短信发过去“吴茱萸汤”加细辛,服后当即流涕感冒症状消除,但手掌仍肿而不退。考虑这应该是个实症(虚中夹实),遂通知她将补中益气丸与黄连上清丸同服,以观其效。第一日,只买到补中益气,未买到黄连上清,自述单服补中益气,“腹中觉胀”。更加证实是个实症,急嘱其立即寻购黄连上清丸。第二日,同服黄连上清丸,手肿消退! 最近一次两药合用,是我自己。前一段时间,我忽然牙龈肿痛,继而整个口腔溃疡,初时未在意,只单服黄连上清丸,不料往常极为有效的黄连上清丸居然多日无效!再同服头包霉素,依然无效;想起《内经》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于是加服杞菊地黄丸养阴,它平时对付力士牙疼痛是极为有效的,不料此时竟也无效!我心中大奇,思之良久,忽然感悟:时令正值深秋,周围人群大都有些气虚,我舌苔不厚,必然也是气虚!于是急寻补中益气丸(水密丸),与黄连上清同服,一夜之间,牙龈肿痛与口腔溃疡尽除! 我不禁深有感触,〈内经〉“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不过是给人一种提示而已,不可当作教条。其实,思路引伸开去,在秋冬之季,应再加上一句:“诸清之而发者,取之气。”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目录 第一章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1) 1.1 计算生产纲领 (1) 1.2 确定生产类型 (1) 第二章审查零件的工艺性 (1) 2.1 零件的作用 (1)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第三章选择毛坯件 (2) 第四章工艺过程设计 (2) 4.1 定为基准的选择 (2) 4.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2) 4.3 制定工艺路线 (3) 第五章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5) 5.1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5) 5.2 确定毛坯尺寸 (6) 5.3设计毛坯图 (6) 第六章工序设计 (7) 6.1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7) 6.2 确定工序尺寸 (10) 第七章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1) 第八章结论 (18)

第九章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1.1 计算生产纲领 该产品年产量为10000台,每台中该零件为一件。该零件生产备品率为10%,废品率为1%。 则生产纲领: ()()()()11110 + ? ? + QH N件/年 ? a =b + = % 1 1 % 10 1 1= 1 10000 + 1 由(表1-1)可知该零件应该为大批量生产。 1.2 确定生产类型 由于该产品为轻型机械,该零件年产量为11110件,根据表(1.1-2)机械产品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可确定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第二章审查零件的工艺性 2.1 零件的作用 该轴是芯轴,轴上的键槽用于周向定位,轴端的螺孔用于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轴零件图样的试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两个Φ30±0.0065外圆面的轴线为设计基准,要求表面粗糙度Ra1.6μm,其它个加工表面均以此基准有圆跳动度要求,各加工表面加工并不困难。 第三章选择毛坯件 该零件所选材料为45钢,形状简单,轮廓尺寸小,在工作过程中传递扭矩,承受交变和冲击载荷。毛坯采用锻造件,以保证零件工作可靠。由于零件为大批量生产,而且尺寸变化不大,故采用模锻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

丸剂车间员工的年终工作总结

丸剂车间员工的年终工作总结 一、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工作环境。 来了公司上班以后,为了适应QA工作的需要,我时刻把学习业务知识放在第一位,提高自身管理方面专项素质,使自己能够逐渐向一个合格的管理型人才迈进,与同事们多沟通,多帮助他人,从而使我快速融入了公司团队,另一方面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加公司及车间召开或组织的各项活动及培训。(如GMP,企业管理相关培训,四平市总工会文艺汇演等)。通过GMP培训使我的GMP知识得到了充实,更加有利于自身QA工作的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认真进行生产过程现场监控,把QA工作做到实处。 QA工作职责中体现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是生产过程的现场监控,每天早上来到单位后,我会按岗位对生产过程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实时监控, 1、检查各岗位生产现场是否所有设备及正门都有状态标志,检查存放在中间站的中间产品是否有标明物料名称及流向的中间产品标识,暂时不生产的岗位、设备是否有已清洁标识,并在清洁有效期内。 2、称量,配料岗位核对原辅料品名、规格、重量与批生产指令是否一致,衡器水平归零,并双人复核。 3、合药岗位:检查混合后的药坨软硬度,均匀度,色泽是否一

致 4、制丸,切丸岗位:检查丸重是否在内控标准范围之内,丸形圆润。 5、干燥岗位:沸腾干燥床温度,干燥时间控制是否符合要求,水分、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6、包衣岗位:核对批生产指令领取物料及包衣材料,包衣过程中检查丸形外观、是否圆整均匀,思想汇报专题色泽一致。确保生产品种外观、重量差异符合公司内控标准; 7、铝塑包装岗位:检查药板外观文字是否准确,板面是否清洁,合口是否严密,生产批号,有效期是否与批生产指令相符 8、包装岗位:检查药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与批包装指令是否一致,对包装现场进行抽查。装箱,装盒数量是否准确,装箱单填写无误。 在各岗位现场监督检查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GMP要求的地方及时通知岗位班长或相关人员纠正。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协调解决。 三、密切配合,与工艺员共同完成车间设备清洁验证设备确认的文件修订及批生产记录审核工作,批生产记录审核也是我的工作重点之一。 截止20xx年12月12日对各品种共计117批次的批生产记录进行了审核,其中包括填写清场合格证,生产过程监控记录,复检记录中数据是否计算准确无误,是否与批生产指令,包装指令内容相符,

如何选用上清丸和解毒丸

如何选用上清丸和解毒丸 小王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两天前感冒了,头痛、流浓鼻涕、咽喉肿痛,医生给他开了牛黄上清丸,说是要降降火。两天后感冒好了。趁着双休日,小王邀了几个朋友去吃火锅,热辣辣的,特别痛快。可痛快之后,小王却患了口腔溃疡,牙龈也肿痛得厉害,大便干燥。小王怀疑自己又上火了,就自行吃了牛黄上清丸,希望再降降火。可吃了两天药,症状并没有缓解,小王有些纳闷,上次吃了牛黄上清丸,症状很快缓解了,可这次为什么效果不好呢? 降火药有好多种,像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清火丸,这些药物虽然在组成及功效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也可以相互替代使用,但细微之处仍有一定差别。降火药分别具有散风止痛和清热解毒两种功效,因此,治疗时需仔细辨证,结合降火药的特点,区别使用。 牛黄上清丸清热力更强 牛黄上清丸和黄连上清丸都含有解表中药,专于散风,治疗风火、风热引起的症状效果较好。 牛黄上清丸 功效和适应证: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宜于风热郁于上焦者,对风火赤眼、头晕目眩较为合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齿龈炎,或见上述症状者亦可服用。

注意事项: 老年体弱、大便溏薄者忌用。牛黄上清丸含有牛黄,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故孕妇忌服。 黄连上清丸 功效和适应证:黄连上清丸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上焦风热、头昏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急性口腔炎、内耳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血管神经性头痛、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齿龈炎、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胃肠炎、痢疾等,或见上述症状者亦可用。 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者慎用。 两者区别: 牛黄上清丸和黄连上清丸都具有散风止痛的作用,都偏于治疗上焦风热,但牛黄上清丸中的牛黄为寒凉极品,且本品所含冰片可开窍醒神,故而牛黄上清丸清热力较强、风热郁于上焦重症及伴有头昏等上火患者更为适用。 牛黄解毒丸更专于解毒 牛黄解毒丸和牛黄清火丸功于清内火、解热毒。 牛黄解毒丸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已修整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1 碳素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的焊接 焊前准备 焊件的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焊件组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表面不小于30 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不得有裂纹、夹层、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油污清理方法如下,首先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擦洗,然后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 管子或管件、筒体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钢板卷筒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纵向焊缝间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 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 mm; 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l00 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 m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不锈钢焊件焊接部位两侧各l00 mm范围内,在施焊前应采取防止焊接飞溅物沾污焊件表面的措施:可将石棉置于焊接部位两侧等。 焊条、焊丝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烘干、保温,并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焊丝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常用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持时间见表4。 焊接工艺要求 异种钢材焊接时的焊条选用。 (1)当两侧母材均为非奥氏体钢或均为奥氏体钢时,可根据合金含量较低一侧母 材或介于两者之间的选用焊材; (2)当两侧母材之一为奥氏体钢时,应选用25Cr—13Ni型或含镍量更高的焊材。 定位焊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接定位焊缝时,应采用与根部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工艺规程是生产工人操作的依据 ,在加工过程中操 作 者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随着新技术、新设 备的不断出现 ,作为指导生产活动的工艺规程也必须与时俱 进,不断创新 ,不断完善。笔者就如何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的步骤谈一下浅显的看法。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文件 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 ,经该工艺规程的主管工艺人员更改 并经批准后才能执行 ,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更改。 件的工艺过程是一个整体 ,对过程中任何工序的更改都要从 整体的观点去分析。 2. 工艺规程是进行生产准备和生产管理的依据 工艺规程是由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的桥梁。为了把零件 的设计图样变成产品 ,必须在物资方面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做 系列的准备工作。 3. 工艺规程是新厂建设和旧厂改造的重要技术资料 在执行过程中 ,如果发现工艺规程有错误或有好的建议 个零

在建设新厂或在老厂的基础上为某种新产品的投产扩 建车间时,工艺规程可以提供生产需要的机床和其他设备的 种类、规格、数量、各类设备的布局、建筑面积、生产工人的工种、数量以及必须具备的技术等级等数据。 、制定工艺规程所依据的技术资料 制定工艺规程的工作是从研究零件图及其技术条件开 始的。工艺人员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首先要确定其内容,将这 些内容划分成工序,进而为各工序选择适当的设备,并根据零 件图和规定的生产纲领决定取得毛坯的方法。由此可见,制定 工艺规程应当具备以下主要技术资料。 1.产品零件图及有关部件图或总装图 产品零件图和与之相应的技术条件是规定对所制零件 要求的唯一文件,是零件制成后进行检验和验收的唯一依据。 因此,产品零件图应当正确而完善。工艺人员在为制定工艺规程而研究产品零件图时,其主要目的是认真领会零件图的各 项技术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应当出产的产品数量。有

制剂生产丸剂制丸岗位职责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2189 制剂生产丸剂制丸岗位职责标准 范本 Describe the work content that the post needs to complete, and realize the scientific allocation of labor and employment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hrough the concrete work description. (岗位职责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剂生产丸剂制丸岗位职责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岗位职责文件适合在描述岗位所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无论兼任还是兼管不同的职务之间,通过具象化的工作描述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用工的科学配置。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制剂生产丸剂制丸岗位职责 编制部门:生产部编号:B 复制数:1 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颁发部门GMP管理办公室分发部门生产部 1.目的 建立丸剂制丸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例,保证其生产操作能正确和顺利进行。 2.依据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

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3.适用范围 制剂生产车间丸剂制丸岗位 4.责任 生产部经理、制剂车间主任、丸剂工段班长 5.内容 5.1 按照丸剂工段班长安排的工作计划进行生产,并保证生产是在GMP条件下进行,在生产过程中防止一切可能发生的差错、混药和交叉污染。 5.2 生产中严格按照丸剂制丸岗位SOP及设备SOP执行,当生产中出现不能按照GMP要求进行的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生产,并通知本工段班长,请求处理。

牛黄上清丸的说明书

牛黄上清丸的说明书 清内火解内毒才能让人体保持一个非常健康愉悦的状态,才能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今大多数人比较浮躁,多半是跟身体没有清热解毒有关系。清热解毒药物牛黄上清丸的出现能很好的帮您解决这一问题,它对于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下面来看看对于牛黄上清丸的介绍吧。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牛黄上清丸 商品名称:牛黄上清丸 拼音全码:NiuHuangShangQingWan 【主要成份】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性状】本品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规格型号】6g*10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食物。2.孕妇慎用。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4.有心律失常、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大便溏软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7.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6g*10丸/盒。 【有效期】24 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2020831 【生产企业】武汉中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述内容充分为您介绍了关于牛黄上清丸的各种功效,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清热解毒属于常见治疗方式,绝大多数人体内或多或少都患有温毒和体热的症状,只要您能正确认识这种疾病,并且及时服药,就能很快治愈。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2006-05-25发布2006-06-01日实施

1 碳素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的焊接 1.1 焊前准备 1.1.1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符合本规附录A.0.1的规定. 1.1.2焊件的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1.1.3焊件组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表面不小于30 mm围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不得有裂纹、夹层、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油污清理方法如下,首先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擦洗,然后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 1.1.4 管子或管件、筒体对接焊缝组对时,壁应齐平,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 1.1.5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5.1 钢板卷筒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纵向焊缝间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 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 mm; 1.1.5.2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l00 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 m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 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1.1.5.3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第7章%20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

第7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习 题 7-1 T 形螺杆如图7-1所示。其工艺过程如下,请分出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及走刀。 ⑴ 在锯床上切断下料Φ35×125; ⑵ 在车床上夹一头车端面,打顶尖孔; ⑶ 用尾架后顶尖顶住工件后,车Φ30外圆及T20外圆(第一刀车至Φ24,第二刀车至 Φ20),车螺纹,倒角; ⑷ 在车床上车Φ18外圆及端面; ⑸ 在卧式铣床上用两把铣刀同时铣Φ18圆柱上的宽15的两个平面,将工件回转90°(利 用转台),铣另两个面,这样作出四方头。 图7-1 7-2 如图7-2所示套筒零件,加工表面A 时要求保证尺寸10+0.10mm ,若在铣床上采用静调整 法加工时以左端端面定位,试标注此工序的工序尺寸。 7-3 如图7-3所示定位套零件,在大批量生产时制定该零件的工艺过程是:先以工件的右端 端面及外圆定位加工左端端面、外圆及凸肩,保持尺寸5±0.05mm 及将来车右端端面时的加工余量 1.5mm ,然后再以已加工好的左端端面及外圆定位加工右端端面、外圆、凸肩及内孔,保持尺寸60-0.25 mm 。试标注这两道工序的工序尺寸。 图7-2 图7-3 2?45?

7-4 如图7-4所示为一锻造或铸造的轴套,通常是孔的加工余量较大,外圆的加工余量较小, 试选择粗、精基准。 7-5 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图7-5所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 序的定位基准。 7-6 图7-6所示的轴类零件,在卧式铣床上,采用调整法且用两把铣刀组合在一起同时加工 两个槽。当此工序以大端端面为轴向定位基准时,根据零件图,重新标注工序尺寸A 。 图 7-4 图 7-5

项目六丸剂制备工艺操作

项目六 丸剂制备工艺操作 教学重点:丸剂制备工艺管理要点及质量控制要点 教学难点:丸剂制备工艺管理要点及质量控制要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丸剂制备工艺操作 第三节 综合实训 第一节 概 述 丸剂是指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中加适宜的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等类型。丸剂的制备方法有塑制法和泛制法两种,塑制法适用于蜜丸、糊丸、浓缩丸的制备,泛制法适用于水丸、水蜜丸、浓缩丸、糊丸等的制备。现在工业生产主要采用塑制法,其工艺流程如下图: 物料: 工序: 检验: 入库:

注:虚线框内代表30万级或以上洁净生产区域 第二节丸剂制备工艺操作 一、实训目标 1.掌握丸剂制备岗位操作法 2.掌握丸剂制备工艺管理要点及质量控制要点 3.掌握YUJ-16A全自动速控中药丸剂机的标准操作规程 4.掌握YUJ-16A全自动速控中药丸剂机的清洁和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二、实训适用岗位及设备介绍 本工艺操作适用于丸剂制备工、丸剂质量检查工、工艺员。 (一)丸剂制备工 1.工种定义:丸剂制备工系指将药物细粉和药材提取物中加适宜的粘合剂或辅料用泛制法或塑法制成丸剂的操作人员。 2.适用范围:中药丸剂的制备、质量自检 (二)丸剂质量检查工 1. 工种定义:丸剂质量检查工是指从事丸剂生产全过程的各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现场监督和对规定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查、判定的人员。 2. 适用范围:制剂全过程的质量监督 (工艺管理、QA) (三)常用丸剂生产设备 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有泛制法和塑 制法,泛制法如同“滚雪球”,塑制法如 同“搓汤丸”。蜜丸和蜡丸常用塑制法制 造,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可用泛 制法或塑制法制造。 1.泛制法制丸设备 糖衣锅:泛制法常用糖衣锅制丸 图6-1 2A型中药制丸机 糖衣锅泛丸的原理: 泛丸设备主要由糖衣锅、电器控制系统、加热装置组成,糖衣锅泛丸是将药粉置于糖衣锅中,用喷雾器将润湿剂喷入糖衣锅内的药粉上,转动糖衣锅或人工搓揉使药粉均匀润湿,成为细小颗粒,继续转动成为丸模,再撒入药粉和润湿剂,

中成药使用大全

中成药使用 口疮类: 心脾两虚---导赤丹/牛黄清胃丸/锡类散/冰硼散参苓白术丸归脾丸 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三才封髓丹 小儿脾胃积热---小儿消热散 心火上炎---导赤丸 虚火上浮---六味地黄丸 不孕症: 阳虚宫冷---暖宫孕子丸/艾附暖宫丸/女金丹/鹿茸粉/调经促孕丸 气血不足---八宝坤顺丸/乌鸡白风丸/安坤赞育丸/定坤丹/ 肝气郁滞---妇科得生丹/七制香附丸/ 寒凝血瘀---少腹逐瘀丸/十二温经丸 痰湿壅滞---二陈丸/越鞠丸 五迟(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为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疾病):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龙牡壮骨冲剂 心血不足---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五软:(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和肌肉软) 脾肾两亏---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 气虚血弱---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内伤发热:阴虚发热---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 气虚发热---补中益气丸/黄芪膏/党参膏 血虚发热---当归补血丸/人参归脾丸 肝郁发热---加味逍遥丸 瘀血发热---大黄蟄虫丸/血府逐瘀口服液 牙痛: 风火牙痛---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立止牙痛散 胃火牙痛---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火凉膈散/止痛冰硼散/白清胃散 虚火牙痛---滋阴甘露丸/知柏地黄丸 中风: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镇肝熄风胶囊/脑血栓片 气虚血瘀,经脉阻滞---补阳还五冲剂/偏瘫复元丸/消栓再造丸/乐脉颗粒剂/中风回春丸/脑得生丸 月经先后不定期: 肝七郁滞---逍遥丸/七制香附丸 肾气虚弱---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月经先期: 气虚不摄---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益气养元丸 肾气不固---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肝经郁热---加味逍遥丸 阴虚内热---大补阴丸/ /知柏地黄丸/固经丸 月经后期: 寒凝冲任---少腹逐瘀丸

铝合金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铝合金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1 使用范围及目的 范围:本规范是适用于地铁铝合金部件焊接全过程的通用工艺要求。目的:与焊接相关的作业人员按标准规范作业,同时也使焊接过程检查更具可操作性。 2 焊前准备的要求 2.1 在焊接作业前首先必须根据图纸检查来料或可见的重要尺寸、形位公差和焊接质量,来料不合格不能进行焊接作业。 2.2 在焊接作业前,必须将残留在产品表面和型腔内的灰尘、飞溅、毛刺、切削液、铝屑及其它杂物清理干净。 2.3 用棉布将来料或工件上的灰尘和脏物擦干净,如果工件上有油污,使用清洗液清理干净。 2.4 使用风动不锈钢丝轮将焊缝区域内的氧化膜打磨干净,以打磨处呈白亮色为标准,打磨区域为焊缝两侧至少25mm以上。 2.5 焊前确认待焊焊缝区域无打磨时断掉的钢丝等杂物。 2.6 钢焊和铝焊的打磨、清理工具禁止混用。 2.7 原则上工件打磨后在48小时内没有进行焊接,酸洗部件在72小时内没有进行焊接,则焊前必须重新打磨焊接区域。 2.8 为保证焊丝的质量,焊丝原则上用完后再到焊丝房领用,对于晚班需换焊丝的,可以在当天白班下班前领用,禁止现场长时间(24小时以上)存放焊丝。 2.9 在焊接作业前,必须检查焊接设备和工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焊 前应检查焊机喷嘴的实际气流量(允差为+3L/min),自动焊焊丝在8圈以下,手工焊焊丝在5圈以上,否则需要更换气体或焊丝;检查导电嘴是否拧紧,喷嘴是否需要清理。导电嘴不能只简单的采用手动拧紧,必须采用尖嘴钳拧紧。检查工装状

态是否完好,若工装有损坏,应立即通知工装管理员进行核查,并组织维修,禁止在工装异常状态下进行焊接操作。 2.10 焊接前必须检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作业区要求温度在5?以上,MIG焊湿度小于65,,TIG焊湿度小于70,。环境不符合要求,不能进行焊接作业。 2.11 焊接过程中不允许有穿堂风。因此,在焊接作业前必须关闭台位附近的通道门。当焊接过程中,如果有人打开台位相近处的大门,则要立即停止施焊。如果台位附近的空调风影响到焊接作业,也必须将该处空调的排风口关闭,才能进行焊接作业。 2.12 对于厚度在8mm以上(包括8mm)的铝材,焊接要预热,预热温度 80?,120?,层间温度控制在60?,100?。预热时要使用接触式测温仪进行测温,工件板厚不超过50mm时,正对着焊工的工件表面,距坡口表面4倍板厚,最多不超过50mm的距离处测量,当工件厚度超过50mm时,要求的测温点应位于至少75mm距离的母材或坡口任何方向上同一的位置,条件允许时,温度应在加热面的背面上测定,严禁凭个人感觉及经验做事。 2.13 按图纸进行组装,点焊固定,点焊要满足与焊接相同的要求,不属于焊接组成部分的点焊要尽可能在焊接时完全熔化(图纸要求的点焊 除外,如焊接垫板的固定),组焊后不能出现图纸要求之外的焊点,部件固定后按图纸要求进行尺寸、平行度、垂直度等项点的自检,自检合格后,根据图纸进行焊接,操作工人必须及时、真实填写操作记录。 2.14 当图纸要求或工艺要求使用焊接垫板时,应将焊接垫板点焊在工件上,点焊应符合焊接质量要求,点焊要求为:焊接垫板小于100mm时,在焊接垫板两端点焊固定,焊接垫板大于100mm时,根据焊接垫板长度点焊均匀分布,间距100mm。 2.15 为了避免腐蚀,铝合金配件存放时不允许直接采用钢或者铜材质的容器存放,不允许将配件直接放置在钢制的工装或地板上。 2.16 对于焊缝质量等级为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零件图七

摘要 本设计所选的题目是有关轴类零件的设计与加工,通过设计编程,最终用数控机床加工出零件,数控加工与编程毕业设计是数控专业教学体系中构成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数控原理,数控工艺,数控编程,制图软件和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等专业知识对零件进行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熟悉设计的过程有利于对加工与编程的具体掌握,通过设计会使我们学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同时还会对本专业有较完善的系统的认识,从而达到巩固,扩大,深化知识的目的。 此次设计也是我们走出校园之前学校对我们的最后一次全面的检验以及提高我们的素质和能力。毕业设计和完成毕业论文也是我们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 设计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通过对零件的分析与加工工艺的设计,提高我们对零件图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达到一个毕业生应有的能力,使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各项知识得以巩固,以更好的面对今后的各种挑战。 此次设计主要是围绕设计零件图七的加工工艺及操作加工零件来展开的,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质量,加工精度及以及生产的经济成本来完成,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主要内容有:分析零件图,确定生产类型和毛坯,确定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确定加工方案及装夹方案,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数据处理,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加工程序的编辑,加工时的实际操作,加工后的检验工作。撰写参考文献,组织附录等等。 关键词 加工工艺、工序、工步、切削用量:切削速度(m/min)、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n、mm/r)。

通用工艺守则

1.操作者应仔细看清图纸与工艺文件中的各项说明,保持图纸与工艺文件的整洁和完整,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零部件的加工,不得随意自行更改。 2.操作者按照工艺要求查看所借的夹、量、刃辅具是否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若有疑问,应立即与组长或车间施工员联系。 3.操作者应将夹、量、刃辅具分别整齐地放置在工具箱上或其他适当的地方,但不准直接放在机床上,并应妥善保管好,不得任意拆卸,改变原来形状或尺寸。 4.在加工前,操作者首先应检查毛坯,或上道工序加工和本工序有关的尺寸,以确定余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5.操作者应按照工艺规程的定位基面安装零件;在装夹工件前应将工件和夹具清理干净。在定位基面处不得有铁屑、毛刺、污物及磕碰现象。 6.加工面已到成品尺寸,以后该加工面不再加工,加工后应达到工艺文件通用技术标准、部标或厂标有关规定的要求。 7.按工艺规程进行压紧,应注意压紧力的位置、大小和方向,用以增强刚性的各种辅助支承压紧后要注意防止变形和磕碰。 8.工件的首件检验,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不得压紧在夹具上或机床工作台面上或其他压紧情况下检验,换刀后的首件应交检。 9. 对连续加工的工序或工步,为避免最后成批报废,操作者应分工序进行自检,并请检查员巡检。 10. 倒角与倒棱,沉割槽,都应按工艺规程加工,保证加工完成

后达到工艺或图纸要求。 11. 图纸中或工艺中未规定倒角倒棱的棱边处一律倒钝,一般情况应在加工有关方面时进行,如机械加工时无法倒钝,则最后由钳工倒钝。车内外螺纹时,口端都要倒成和螺距的大小及螺纹角度一样的成形角。零件倒毛刺应由操作者在本工序完成。 12.工件在各道工序加工后应由操作者保持清洁,到达无屑、无水、无脏物,并在适当的工位器具上存放整齐。经过研磨后的精密配合面必须洗净研磨剂。不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加工的工件,加工面应采取防绣措施。 13.用磁力台吸住加工的各种工件,在加工后应该进行退磁。 14.工作前应首先检查机床各部位是否正常,机床应空运转5~10分钟,使转速逐渐增高,以消除传动部分的间隙,并保持良好的润滑状况,对于磨床磨头应点动和快速行程4~5次,工作台以最大行程往返10~20次。 15.操作者不私拆机的任何部件,在保险装置和安全罩拆下的情况下,严禁开车工作。 16.机床开动时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工作是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7.用作精密加工的机床,严禁强力切削或进行粗加工,一般机床应按规定动作进行操作,杜绝野蛮操作。 18.严格遵守机床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工件加工范围,不允许超规格,超负荷使用机床。

牛黄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 说到牛黄上清丸这种药品,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十分了解了。牛黄是动物牛的胆囊结石,而且外表是淡黄色的,表面又平滑有光泽,而且比较容易破碎,一般研磨成粉末用来做药材使用。而牛黄上清丸中的主要成分是牛黄,还有黄连,菊花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治疗牙龈肿痛等作用和功效。 虽然说牛黄上清丸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它毕竟是药物,在使用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禁忌事项的,因此大家在食用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牛黄上清丸 牛黄又叫西黄,是脊椎动物牛科牛的胆囊结石。干燥的牛黄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外表淡黄褐色,或金黄色,平滑光泽,质轻而脆,容易破碎,在碎断面抗议看出它是由薄层重迭积累而成的。应用时研成细粉。本品主要出产于陕西、

甘肃等省。 性味:苦、甘、凉,入心肝经。解毒化碳定惊。 功用简说:牛黄是一种苦味寒凉性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镇惊等功效,适用于急性热病的高热、手足抽搐痉挛、昏迷不醒等症;又可用于热疖、疔疮、咽喉肿痛、口疮等症。 而牛黄上清丸中,牛黄是方剂中的主药,牛黄不仅具清热降火、解毒的功效,而且具有清心、开窍、镇静、安神的功能,是治疗上焦火旺或心火炽盛所至神经症状如头晕、目眩、烦躁失眠、怔忡、头痛等症。黄连、黄芩是清中上焦火的主药,大黄、栀子能清心火而除烦躁,并泻大肠实热以通便,连翘能清热解毒,生石膏能清肺热而除烦,菊花能清肝火而明目。 【主要成份】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性状】本品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l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食物。 2.孕妇慎用。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发表时间:2013-12-03T10:54:32.420Z 来源:《赤子》2013年10月下总第292期供稿作者:江灵智[导读] 对一些适用于特殊场合、对其加工条件及方式存在多种限制的零部件,可对其进行此操作 江灵智 (浙江申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温岭 317507) 摘要:在机械运动装置传递运动形式中,轴类零件是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各传动件不仅通过轴类零件传递扭矩带动运动,另外也通过其承受载荷。轴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决定着它在机械运动中的性能,本文就轴类加工工艺规程予以讨论,以求获得更为完善的产品,提高其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 关键词: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中图分类号:TH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轴类零件是机械装置中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不仅是传动零部件的载体,还具有扭矩和运动形式传送的作用,实现机械装置间连续运动。轴类零件根据外形的差异,有直轴、曲轴和软轴之分,这里讨论的主要以直轴为主。其包括有光轴、阶梯轴等。由于轴类零件在机械传动中至关重要,其精度、表面粗糙度等需符合使用标准,因而其加工工艺流程必须经过严格的工艺规程。无论是加工光轴、阶梯轴或是空心轴等其他轴类零件,其加工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针对不同的结构,只需要在细节上做些处理。 一、毛坯及材料的选择 加工轴类零件之前,首先应该挑选使用哪种材料的毛坯。毛坯是否选取适当,将决定后期加工难度和工作量。轴类毛坯根据轴类现场使用场合、加工制造分类、加工预期成本、现有加工车床的限制等而定,一般常使用棒料、锻件等,棒料适用于阶梯不太明显趋近于光轴的轴类零件,相反地,若是外圆间变化较大的阶梯轴或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轴类,通常是选取锻件毛坯。另在选择毛坯时,优先选择外形形状和大小贴近于制造零件的毛坯,这样可减少零件加工所需的冗余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毛坯材料的选择需根据实际使用中轴类零件工作而定,如其支承的传动件的重量,其传递的扭矩等。因而,在选择毛坯材料时,其抗变形能力、抗弯曲能力、耐磨度等是重要参数,并需经过不同的热处理来强化这些参数。[1] 二、定位及装夹方式的确定 待选定使用哪种毛坯后,需通过定位和装夹装置标记最优的加工点。基准表面及装夹方式的确定,决定着零件经过车削后其大小和切削位置与理论上的偏移程度。在选择参考平面用作基准时,主要有粗基准和精基准类型,根据零件各位置不同功能而定的误差范围值,选取合适的基准。一般粗基准使用可加工范围广、表面平滑、较为重要的未加工表面;优先使用已加工处理的表面作为精基准的参考面,尤其是其他未进行修改的面都能以此为准的表面。在一些情况下,也可采用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等方式确定基准面。[2] 毛坯零件的装夹方式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形状而定,针对矩形的零件,使用合适的平口钳夹住固定;针对圆状零件,使用三爪卡盘压在铣床床面上;针对特殊形状的零件,可制作专用的铣床夹具。 三、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加工遵循的原则与其他加工类似,切削工艺安排严格按照“先攻基准、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的原则执行。使用数控车床车削误差变化范围较小的零件时,起始位置点选择为轴的最右端。 1.首先分析零件样图。 零件图样中给出的一些使用参数,以及表面粗糙度、平行度、同心度等数值要求,是我们在作加工工艺的指导依据。 2.加工路线的拟定。 对零件图分析后,可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根据加工工序中“基准先行”的规则要求,在设计中作为基准使用的外围面需优先进行,方便其他表面的加工。此加工可采用外圆车削的方式,包括有粗车、半粗车、精车等阶段;其次,根据“先主后次”的原则,优先处理尺寸接近于理想状态约束较多的零件外围部分。而轴上的矩形键槽、花型键槽及螺孔等在外围表面加工到某个精度后执行;再次,当零件要求钻孔时,需先加工端面,然后再钻孔,这样就可确保一些情况下指定的同心度、平行度等条件,提高孔的加工精度。 四、工艺过程 确定了轴类零件的主要基准面和实施方案,待毛坯正确地装上和固定时,其操作流程可开始执行。轴类零件常用的加工方法为车削和磨削。前者适用于粗加工场合,相反地,后者则在精加工上占有优势。零件成型历时三种时期,即预加工处理、半精加工处理、精加工处理时期,若是对零件的尺寸等有更严格限制,可再加上光整加工工序。[3] 1.毛坯的预加工。 在选择毛坯时,其与成品是有差别的,通过粗加工切除毛坯上的多余存量,使得毛坯的形状和大小接近于成品,为后续加工提供便利,节约生产成本。预加工主要包括有对毛坯的校正,主要针对毛坯在各种条件下产生的变形弯曲等情况;另有当使用棒料时,应切除毛坯与实际成品相比的多余部分;当一些零件需要钻孔时,需先切端面然后钻孔;若是使用锻件或是尺寸较大的铸件,还需拉荒处理,除去其表面的氧化层,减少加工余量。 2.轴类零件的半精加工。 半精加工方案实施在粗加工之后,进一步缩小与理论上的差距,使成品更接近于要求。在使用半精方式加工前,需添加一道工序,即对零件实行调质,改变物理结构,进而改善其抗弯曲和抗变形能力。 3.精加工。 零件经过半精加工后还会存在较小范围的误差,此时需要通过精加工处理零件,以符合零件图样中的指标。同样地,在进行精加工前,其物理结构也需改变,对零件的一些部分需进行加热升温处理;并通过对外圆表面和一些锥面进行精磨,以确保主轴中最重要表面的精度要求。精加工一般选择使用磨具,其对零件的切除操作影响甚微,可实现趋近与理想状态下的成品。 4.光整加工。 对一些适用于特殊场合、对其加工条件及方式存在多种限制的零部件,可对其进行此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