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混凝土方量及钢筋笼长度计算实例

桩基工程混凝土方量及钢筋笼长度计算实例
桩基工程混凝土方量及钢筋笼长度计算实例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

桩基工程混凝土方量及钢筋笼长度计算实例

桩顶标高:(图纸提供)

护筒顶标高:(测量提供)

桩长:(终孔测量最终桩长)

桩底标高:桩径:米终孔时实测桩底到护筒顶高米计算:

护筒高=护筒顶标高—桩顶标高=—=

桩长=—=

混凝土:

桩长:米直径:米充盈系数取

V=46立方

结果:

钢筋笼长度先查图看承台钢筋多长,例如米

钢筋笼长:++(5m桩底保护层)=

钢筋笼实际长:米

混凝土:46立方

钢筋工程量计算例题

1、计算多跨楼层框架梁KL1的钢筋量,如图所示。 柱的截面尺寸为700×700,轴线与柱中线重合 计算条件见表1和表2 表1 混凝土强度等级 梁保 护层厚度 柱保 护层厚度 抗震 等级 连接 方式 钢筋 类型 锚固 长度 C302530 三级 抗震 对焊 普通 钢筋 按 03G101-1 图集及 表2 直径68 1 2 2 2 2 5 单根 钢筋理论 重量(kg/m) 0. 222 0. 395 0. 617 2. 47 2. 98 3 .85 钢筋单根长度值按实际计算值取定,总长值保留两位小数,总重

量值保留三位小数。 2、已知某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1的截面尺寸与配筋见图1,共计5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求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图1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l平法施工图

3、某6m长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见下图),试计算各型号钢筋下料长度。 4、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5、某框架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为4级,共有10根框架梁,其配筋如图5.23所示,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锚固长度LαE为30d。柱截面尺寸为500mm x 500mm。试计算该梁钢筋下料长度并编制配料单(参见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03G10l-l构造详图)。

6、试编制下图所示5根梁的钢筋配料单。 各种钢筋的线重量如下:10(0.617kg/m);12(0.888kg/m);25(3.853kg/m)。

7、某建筑物第一层楼共有5根L1梁,梁的钢筋如图所示,要求按图计算各钢筋下料长度并编制钢筋配料单。

工程量计算习题

工程量清单计价 【任务】某建筑①轴外墙砖基础如下图:中心线长39.3m,高1.00m,具体做法:100mm厚C15砼垫层;防水砂浆防潮层一道;M5水泥砂浆砌砖基础,对此基础工程进行清单报价(按08规范做招标控制价)。 ① 序号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描述计量单位工程量 综合 单价 金额(元) 合价 其中 计费基数暂估价 2.综合单价组价 假定:企业管理费率9%;利润率8%,材料检验试验费率0.2%,仅考虑人工价差11元/工日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山西省用) 工程名称:共页第页

二、措施项目清单的计价 【任务】假设投标企业为总承包企业。该拟建工程为六层建筑,分部分项工程直接工程费为100000元。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该拟建工程只发生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临时设施、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脚手架、垂直运输等费用。用我省《计价依据》2005年费用定额和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计价(材料的检验试验费按材料费的0.2%,风险因素按材料费得3.5%,企业管理费按直接费得9%,利润按直接费加企业管理费得8%). 表2.2-25 措施项目费分析 3、填写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见表2-5,表2-6 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一)

表2-6 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二) 序号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描述计量单位工程量金额(元) 综合单价合价 1 B1201 垫层模板砼基础垫层钢 m2 模板 合计 【任务】某工程直接工程费200万元,其中人工费55万元,材料费135万元,技术措施费50万元,其中人工工资占12.5万元,试按清单计价模式计算其工程造价。(组织措施费率5.17%,企业管理费率9%,规费费率8.59%,利润率8%,税率3.41%) 【任务】求图1.1.24的建筑面积。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公式汇总(大全)

建筑行业所有计算公式大全(附图表)(2012-10-16 23:39) 标签:计算公式总结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 全套计算规则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 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混凝土配筋计算例题

1、某宿舍的内廊为现浇简支在砖墙上的钢混凝土平板(例图 4-1a ),板上作用 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q k =2kN/m 。水磨石地面及细石混凝土垫层共 30mm 厚 (重 力密度为22kN/m 3),板底粉刷白灰砂浆12mn 厚 (重力密度为17kN/m^)。混凝 土强度等级选用C15,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PB23熱轧钢筋。试确定板厚度和受 拉钢筋截面面积。 带的配筋,其余板带均按此板带配筋。取出 1m 宽板带计算,取板厚h=80mm <例 图 4-1b ),—般板的保护层厚 15mm 取 a s =20mm 则 h 0=h-a s =8O-2O=6Omm. 2 .计算跨度 单跨板的计算跨度等于板的净跨加板的厚度。因此有 l o =l n +h=2260+80=2340mm 3 .荷载设计值 恒载标准值:水磨石地面 0.03X 22=0.66kN/m 1000 |120 80 £260 234 250 232kN/iYl 例图 4-1(a )、(b )、(c ) 内廊虽然很长, 但板的厚度和板上的荷载都相等, 因此只需计算单位宽度板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重力密度为25kN/m 3) 0.08 x 25=2.0kN/m 白灰砂浆粉刷 0.012 x 17=0.204kN/m g k =0.66+2.0+0.204=2.864kN/m 心3+据 =-x 6.232x2 342 =4.265 kN m 8 8 5 .钢筋、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由附表和表4-2查得: C15 砼: HPB235冈筋: 6 .求x 及A s 值 由式(4-9a )和式(4-8)得: 7 .验算适用条件 ^ = —= 0.181 < A =0 614 弓虬 60 洗 A 和? p 二亠二 ------------- =0.62% >/? ■ = 0.20% * 処 1000x60 心 8 .选用钢筋及绘配筋图 选用 ?@130mm (A s =387mm 2),配筋见例图 4-1d 恒载设计值: 色=#0空=1 2 X2.8S4 3.-432klT/m 活何载设计 值: 夸 龊匕—1.4 x 2.0 — 2.80k±T/u-i 活荷载标准值: q k =2.0kN/m 4.弯矩设计值M (例图4-1c ) —7.3. ctj — 1.00 乙=210N/mm a 1 2x4265000 " 7.2x1000x60 L 2M p - 耳 V 嘶碣 10^5X1000X7.2 ^^ =60 =10.85mm 210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大全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 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 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 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3)钢筋砼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 (4)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2、钢筋的弯钩长度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0、 1350 、 90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 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砼工程量计算规则 分享 (一)基础 1.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 其中T形接头搭接部分如图示。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 H+h1(2b+B/6)〕 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 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 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 V=V1+V2=H1/6+[A×B+(A+a)(B+b)+a×b]+A×B×h2 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 m3 )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 m3 )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 m3 ) 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

V3_——杯口槽体积( m3 ) V4= 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 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 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 5.砼基础垫层 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 (二)柱 1.一般柱计算公式:V=HF 式中:V——柱体积; H——柱高(m) F——柱截面积 2.带牛腿柱如图所示 V=(H × F)+牛腿体积×n=(h × F)+[(a ×b ×h1)+a × b V2 h2/2]n =h ×F+a ×b ×(h1+h2/2)n 式中:h——柱高(m);F——柱截面积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n——牛腿个数 3.构造柱:V=H ×(A×B+0.03×b×n)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 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 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三十、混凝土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 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 ⑶、框架柱 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如图1 b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如图2 c 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如图3 d预制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依附于柱的牛腿,并入相应柱身体积计算。如图4 三十一、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 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2、梁长的取法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3、地圈梁工程量 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3、基础梁的体积 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 三十二、钢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计算 1、一般现浇板计算方法: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计算公式——V=板长×板宽×板厚 2、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与板现浇成一体。其工程量按梁板体积和计算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3、无梁板系指不带梁直接用柱帽支撑的板。其体积按板与柱帽体积和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例题

. 例题1.计算多跨楼层框架梁KL1的钢筋量,如图所示。 ,轴线与柱中线重合700×700柱的截面尺寸为2 和表计算条件见表11 2 表 钢筋单根长度值按实际计算值取定,总长值保留两位小数,总重量值保留三位小数。解:25 2Φ1.上部通常筋长度 +右端下弯长度单根长度L1=Ln+左锚固长度,所以左支25=725mm<LaE=29d=29×(判断是否弯锚:左支座hc-c=700-30)mm =670mm0.4LaE+15d,hc-c+15d)=max (0.4×725+15×座应弯锚。锚固长度=max(25,670+15×25)=max(665,1045)=1045mm=1.045m (见101图集54页) 右端下弯长度:12d=12×25=300mm (见101图集66页) L1=6000+6900+1800-375-25+1045+300=15645mm=1.5645m 由以上计算可见:本题中除构造筋以外的纵筋在支座处只要是弯锚皆取1045mm,因为支座宽度和直径都相同。 2. 一跨左支座负筋第一排 2Φ25 单根长度L2=Ln/3+锚固长度=(6000-350×2)/3+1045=2812mm=2.812m (见101图集54页) 3. 一跨左支座负筋第二排 2Φ25

单根长度L3=Ln/4+锚固长度=(6000-350×2)/4+1045=2370mm=2.37m . 范文. . (见101图集54页) 4. 一跨下部纵筋 6Φ25 单根长度L4=Ln+左端锚固长度+右端锚固长度=6000-700+1045×2=7390mm=7.39m (见101图集54页) 5.侧面构造钢筋 4Ф12 单根长度L5=Ln+15d×2=6000-700+15×12×2=5660mm=5.66m (见101图集24页) 6.一跨右支座附近第一排 2Φ25 单根长度L6=max(5300,6200)/3×2+700=4833mm=4.833m (见101图集54页) 7.一跨右支座负筋第二排 2Φ25 单根长度L7= max(5300,6200)/4×2+700=3800mm=3.8m 8.一跨箍筋Φ10@100/200(2)按外皮长度 单根箍筋的长度L8=[(b-2c+2d)+ (h-2c+2d)]×2+2×[max(10d,75)+1.9d] = [(300-2×25+2×10)+ (700-2×25+2×10)]×2+2×[max(10×10, 75)+1.9×10] =540+1340+38+200 =2118mm=2.118m 箍筋的根数=加密区箍筋的根数+非加密区箍筋的根数 =[(1.5×700-50)/100+1]×2+(6000-700-1.5×700× 2)/200-1 =22+15=37根 (见101图集63页) 9.一跨拉筋Φ10@400(见101图集63页) 单根拉筋的长度L9=(b-2c+4d)+2×[max(10d,75)+1.9d] =(300-2×25+4×10)+ 2×[max(10×10, 75)+1.9×10] =528mm=0.528m 根数=[(5300-50×2)/400+1]×2=28根(两排) 10. 第二跨右支座负筋第二排 2Φ25 单根长度L10= 6200/4+1045=2595mm=2.595m 11.第二跨底部纵筋 6Φ25 单根长度L11=6900-700+1045×2=8920mm=8.92m 12.侧面构造筋 4Ф12 单根长度L12=Ln+15d×2=6900-700+15×12×2=6560mm=6.56m 13.第二跨箍筋Φ10@100/200(2)按外皮长度 单根箍筋的长度L13=2.118m 箍筋的根数=加密区箍筋的根数+非加密区箍筋的根数 =[(1.5×700-50)/100+1]×2+(6900-700-1.5×700×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梁的分类 梁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如据截面形式,可分为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十字形截面梁、工字形截面梁、匚形截面梁、囗形截面梁、不规则截面梁;依据梁与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正)梁、反梁。在这里,为方便大家对梁钢筋计算的理解,我们进行如下分类: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剪力墙边框梁;按照其在房屋的不同部位,分为屋面梁、楼面梁、地下框架梁、基础梁;依据梁与梁之间的搁置与支承关系,分为主梁和次梁。而实际上出现于工程项目中一根具体的梁,多数是由上述N种属性的叠加,即不是单纯的某一种梁。 梁钢筋的种类及其作用 纵向受力筋。配置在梁的受拉区(梁下部),承受由弯矩产生的拉力;当荷载比较大时在受压区也配置受力筋,它和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 弯起筋。由纵向受力筋在支座处弯起而成,弯起部分用来分担剪力或支座的负弯矩。 架立筋。配置在梁上部两边,用以固定箍筋的位置以便形成空间骨架,当梁上部设计有纵向受压筋时,可用之代替架立筋。 箍筋。沿着梁长间隔布置,承担斜截面剪力、限制裂缝的开展及用来固定纵向钢筋。

吊筋。当主梁上有次梁时,在次梁下的主梁中布置吊筋,承担次梁集中荷载产生的剪力。 腰筋。当梁在受有弯矩的同时受有扭矩,则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受扭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N”表示;当梁的高度超过一定的数值,为保证梁的稳定性,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构造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G”表示。 受扭钢筋与构造钢筋一般统称“腰筋”,它需要用拉筋来固定,拉筋的直径一般同箍筋,沿梁长间隔布置,其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 梁的配筋表示方法 梁平法施工图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截面注写方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具体表示方法详见03G101-1。 梁钢筋的计算

混凝土工程量如何计算

混凝土工程量如何计算 一、基础混凝土计算 1、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和伸入承台基础的桩头所占体积。 2、基础。 有肋带形混凝土基础,其肋高与肋宽之比在4:1以内的按有肋带形基础计算。超过4:1时,其基础底按板式基础计算,以上部分按墙计算。 箱式满堂基础应分别按无梁式满堂基础、柱、墙、梁、板有关规定计算,套相应定额项目。 设备基础除块体以外,其他类型设备基础分别按基础、梁、柱、板、墙等有关规定计算,套相应的定额项目计算。 二、柱混凝土计算 按断面尺寸乘以柱高以m3计算。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从楼层的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无楼层者,从柱基上表面至柱顶。 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依附柱上的牛腿,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柱计算公式: V=SH

注意:构造柱截面积计算。 三、梁混凝土计算 按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m3计算,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梁与混凝土墙连接时,梁长算至混凝土墙的侧面。伸入墙内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梁计算公式 (1)过梁:V=SL ①现浇过梁L=门窗洞口宽度+500㎜ ②预制过梁 门窗洞口宽度>1500㎜L=门窗洞口宽度+720㎜ 门窗洞口宽度≤1500㎜L=门窗洞口宽度+480㎜ (2)圈梁:V=SL ①圈梁截面:注意L形截面计算 ②圈梁长度:外墙上按外墙中心线长计算,内墙上按内墙净长线计算。 (3)单梁、井子梁、框架梁:V=SL 伸入墙内的梁头和梁垫并入梁体积内计算;梁与柱相连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相连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4)挑梁:伸入墙内部分并入圈梁计算。 四、板混凝土计算 按面积乘以板厚以m3计算,其中:

混凝土结构计算例题

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例题 1.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计算跨度l =5.4m ,承受均布荷载,恒载标准值g k =10kN/m ,活载标准值q k =16kN/m ,恒载和活载的分项系数分别为γG =1.2,γQ =1.4。试确定该梁截面尺寸,并求抗弯所需的纵向受拉钢筋A s 。 解:⑴选用材料 混凝土C30,2c N/mm 3.14=f ,2t N/mm 43.1=f ; HRB400 钢筋,2y N/mm 360=f ,518.0b =ξ ⑵确定截面尺寸 mm 675~450540081~12181~121=??? ? ??=??? ??=l h ,取mm 500=h mm 250~16750021~3121~31=??? ? ??=??? ??=h b ,取mm 200=b ⑶内力计算 荷载设计值 kN/m 4.34164.1102.1k Q k G =?+?=+=q g q γγ 跨中弯矩设计值 m kN 4.1254.54.348 18122?=??==ql M ⑷配筋计算 布置一排受拉钢筋,取mm 40s =a ,则m m 46040500s 0=-=-=a h h 将已知值代入 ??? ? ?-=20c 1x h bx f M α,得??? ??-??=?24602003.140.1104.1256x x 整理为 0876929202=+-x x 解得m m 238460518.0m m 1080b =?=<=h x ξ,满足适筋梁要求 由基本公式,得2y c 1s mm 858360 1082003.140.1=???==f bx f A α 002.000179.0360 43.145.045.0y t <=?=f f Θ, 002.0min =∴ρ

梁钢筋清单工程量、综合单价计算过程

例题4:梁钢筋的费用计算过程 分析:本工程现浇混凝土梁钢筋:010416001 1.钢筋工程量计算:(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25mm) (1)梁上部通长钢筋:25 锚固长度LaE=30d=750mm>500-25=475mm,应弯锚; 平直段长度为500-25=475mm≥0.4LaE,弯段长度取15d可满足要求锚固长度要求。 L单根=7200+2×250-2×25+2×15×25=8400(mm)=8.4m N=2(根) (2)左、右负弯矩钢筋:25,负弯矩筋要求锚入支座并伸出Ln/3。 L单根=(7200-2×250)/3+500-25+15×25=3083(mm)=3.083m N=2×2=4(根) (3)梁下部钢筋:25 L单根=7200+2×250-2×25+2×15×25=8400(mm)=8.4m N=6(根) (4)抗扭纵向钢筋:18 锚固长度LaE=30d=540mm>500-25=475mm,应弯锚; 平直段长度为500-25=475mm≥0.4LaE,弯段长度取15d可满足要求锚固长度要求。 L单根=7200+2×250-2×25+2×15×18=8190(mm)=8.19m N=2(根)

(5)附加吊筋:14(如图) L 单根=250+2×50+2× (700-2×25)×1.414+2×20×14=2748.2(mm )=2.748m N=2(根) (6)箍筋:φ10(按03G101-1) 根据抗震要求,箍筋端头为135°/135°弯钩,且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 ,所以每个箍筋弯钩增加长度为:10d+0.5D+d =13d L 单根=(300+700)×2-8×25+13×10×2=2117.4(mm )=2.117m 12007005.122502720021100507005.1-??-?-+??? ? ??+-?=箍筋根数 =44(根) 另主次梁相交处应在主梁上沿次梁两边各附加3根箍筋,则: 箍筋根数=44+6=50(根) 钢筋长度汇总: L φ10=2.117×50=105.85(m ) L 14=2.748×2=5.496(m )

钢筋工程量计算 (1)

钢筋工程量计算 一、理论部分 1、钢筋单位理论质量:是指钢筋每米长度的质量,单位是kg/m。钢筋密度按7850kg/m3计算。 2、钢筋单位理论质量=(πd2/4)X7850X(1/1000000)=2,其中d——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弯钩按弯起角度分为180°(旋转90°的“U”)、135°、90°三种。见图1-10 3、钢筋锚固长度(L Ae 、L a )是指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如梁内钢筋伸入到柱内)见图1-12 所示 4、为了便于钢筋的运输、保管及施工操作,钢筋是按一定长度(定尺长度)生产出厂的,如6m、8m、12m等,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必须进行连接。 钢筋的连接包括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搭接等方式。 5、绑扎搭接:是利用钢丝(扎丝)将两根钢筋绑扎在一起的接头方式,其用于纵向受拉的接头。见图1-18 6、钢筋计算公式:钢筋质量=∑(钢筋长度X单位理论质量X构件数量),其中钢筋长度——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长度,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计算;单位理论质量——钢筋的单位理论质量;构件数量——按施工图纸计算。 7、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配筋,均为双向配筋,其注写规定如下: ①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X向配筋以X打头注写,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见图2-8(a)中集中标注的B:x:14@200. Y:12@15: 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见图2-8(b)中集中标注的B:x&y:14@200 ②当圆形独立基础采用双向正交配筋时,以x&y打头注写;当圆形独立基础采用放射状配筋时,以R S 打头,先注写径向受力钢筋(间距以径向排列钢筋的最外端度量),并在“/”后注写环向配筋。见图2-9 当独立基础底板的边长不小于时,钢筋长度按基础底板的边长缩短10%,即按边长的90%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案例

案例一:单块板设计(简支板) 一.建筑设计 10kN

二.结构设计 1.选材料: 混凝土:C20, 26.9mm N f c = 钢材:Ⅰ级 ()φ,2210mm N f y = 2.荷载计算 ①恒荷载: m kN A g k 5.42515.02.1=??=?=钢筋混凝土γ m kN g g k G 73.45.405.1=?=?=γ ②活荷载:23m kN q k =面 m kN b q q k k 6.32.13=?=?=面 m kN q q k Q 32.46.32.1=?==γ 3.内力计算,画内力图 计算简图.

Q 图(kN ) M 图(m kN ?) ()()m kN Ql l q g kN Q l q g ?=?+?=++=M =+?=++= 43.2143158305.94808.212152305.92222max max ν 启闭门力知:kN G 10= kN G Q d 15105.1=?==γ 4.配筋计算,画配筋图,钢筋表 受弯构件公式:??? ? ?-≤=20max χχχh f b KM f A f b c y s c 拟定:mm a h h mm a s s 12525150250=-=-==, 1429.06 .912512001043.212.126 20max =????==c s f bh KM α )(522.085.01549.01429.0211211不超筋破坏=<=?--=--=b s ξαξ 2003.10622106.936.19120036.191251549.0mm f f b A mm h y c s =??===?==χξχ 选钢筋:(查表)147φ)%50~%10,1077(2可抛大mm A s = 验算含钢量:%100125 12001077%1000??=?=bh A s ρ

楼梯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楼梯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说课稿j及教案 研训部2006-12-11 15:30:00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说课稿及教案 科目名称:建筑工程预算 课题: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执教人:张秀梅 一、教材分析 1、本教材特点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工程预算》,本教材中有较多的图形和实例,这套书的第一章介绍的钢筋算量入门;第二章介绍的是钢筋平面表示方法和钢筋算量的基本方法以及画法;第三章是一个案例的详细解析,介绍钢筋计算实例,适合初学者使用,是个实训教材。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首先将本书的相关内容了解,熟悉,融会,再结合本教材编制的要求,运用项目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简洁易懂,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便于掌握、灵活运用。 2、本章节内容的地位、作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钢筋这种建筑材料在工程中所占比重较大,价格也比较高,属于三大材之首。就造价工作来说,钢筋算量工作占整个造价工作的50%以上,细碎而繁杂,如果没有清晰的钢筋算

量思路,是很难把钢筋算清楚的,而且在一般的民用建筑(多层、小高层、高层)中,钢筋砼构件是主要的受力构件,它工程量的大小会影响整个工期的进展,它费用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因此,正确地计算砼构件钢筋工程量的大小,为工程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做准备。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寻找梁---观察梁---了解梁---熟悉梁的构造组成,分析主体几何的组成(长方体、异型等) (2)识读建筑施工图,结合实物将平面图立体化。 (3)计算框架梁钢筋工程量,运用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进行钢筋工程量计算。 2)能力目标: (1)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将图形与生活实物相联系,结合学校的教学楼和自已的小区观察楼梯,丰富自已的空间想象能力。 (2)做一个细心人。“抽筋扒皮”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太容易,要认真地阅读施工图纸和正确地读取构件尺寸,才能正确计算。 (3)有一种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以小组的形式相互讨论,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互帮互学,其乐融融。

土方钢筋砼计算例题

(二)土的工程性质 1.土的含水量 式中:G 湿——含水状态时土的质量 G 干——烘干后的质量 2.土的可松性 【例1-1】某建筑物外墙为条形毛石基础,基础平均截面面积为2.5m 2。基槽深1.5m ,底宽为2.0m ,边坡坡度为1:0.5。地基为粉土,Ks=1.25;Ks ′=1.05。计算100m 长的基槽挖方量、需留填方用松土量和弃土量。 【解】 挖方量 315.4121005.12 )5.05.122(2m V =????++= 填方量 335.1621005.25.412m V =?-= 填方需留松土体积 3s s 325.19305 .125.15.162m K K V V =?=?'=留 弃土量(松散) 32s 121.3225.19325.15.412m V K V V =-?=-=留弃 一、基坑、基槽和路堤的土方量计算 当基坑上口与下底两个面平行时(图1-2),其土方量即可按拟柱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即: 式中:H ——基坑深度(m ) F 1,F 2——基坑上下两底面积(m 2) F 0——F 1和F 2之间的中截面面积(m 2) 当基槽和路堤沿长度方向断面呈连续性变化时(图1-3),其土方量可以用同样方法分段计算。 即: ()2011146 F F F L V ++= 式中:V 1——第一段的土方量(m3) L 1——第一段的长度(m )。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即: 式中:V 1,V 2,…,V n ——为各分段土的土方量(m 3)。 1.某矩形基坑,坑底面积为20mx26m ,深4m ,边坡系数为0.5,试计算该基坑的土方量。 解:底面积F1=20x26=520m2 (1分) 顶面积F2=(20+4x0.5x2)x (26+4x0.5x2)=720m2 (1分) 中截面面积F0=(20+4x0.5x2÷2)x (26+4x0.5x2÷2)=616m2 (1分) 土方量V=H/6(F1+4F0+F2)=4/6x (520+4x616+720)=2469.33m2 2、某基坑坑底面积为6mx10m ,深4m ,边坡系数为0.33,K p =1.25, K p ,=1.05,需回填空间的体积为120m 3 ,用体积为5 m 3 的汽车将余土外运,求余土外运车次及预留回填土的体积。 解:F 1=AB=6x10=60m 2 (1分) F 2=(A+2mH)(B+2mH)=(6+2x4x0.33)(10+2x4x0.33)=109.21m 2 (1分) F 0=(A+mH)(B+mH)=(6+4x0.33)(10+4x0.33)=82.86m 2 (1分) V 坑(自)=H/6(F 1+F 2+4F 0)=333.77m 3 (2分) V 坑(松)=V 坑(自)x1.25=417.21m 3 (1分) V 回(压)=120m 3 V 回(自)=V 回(压)/K P ,=114.29m3 (1分) V 回(松)=V 回(自)xKP=142.86m3 (1分) V 余(松)=V 坑(松)-V 回(松)=274.35m3 (1分) N=V 余(松)/V 0=54.87=55(车) (1分) 二、场地平整标高与土方量 (一)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1.初步设计标高 式中:H 0——所计算的场地设计标高(m ) N ——方格数; H 11,…,H 22——任一方格的四个角点的标高(m )。 如令:H 1——1个方格仅有的角点标高; H 2——2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钢筋工程量计算例题

一、计算多跨楼层框架梁KL1的钢筋量,如图所示。 柱的截面尺寸为700×700,轴线与柱中线重合 计算条件见表1和表2 表1 混凝土强度等级梁保护层 厚度 柱保护层 厚度 抗震等级连接方式钢筋类型锚固长度 C302530三级抗震对焊普通钢筋按 03G101-1图集及 表2 直径6810202225

钢筋单根长度值按实际计算值取定,总长值保留两位小数,总重量值保留三位小数。 解: 1.上部通常筋长度 2Φ25 单根长度L1=Ln+左锚固长度+右端下弯长度 判断是否弯锚:左支座hc-c=(700-30)mm =670mm<LaE=29d=29 ×25=725mm,所以左支座应弯锚。 锚固长度=max(+15d,hc-c+15d,LaE)=max(×725+15×25,670+15×25,725)=max(665,1045,725)=1045mm=1.045m (见101图集54页) 右端下弯长度(悬挑板上部钢筋下弯收头):12d=12×25=300mm (见101图集66页) L1=6000+6900++1045+300=15645mm=1.5645m 由以上计算可见:本题中除构造筋以外的纵筋在支座处只要是弯锚皆取1045mm,因为支座宽度和直径都相同。 2. 一跨左支座负筋第一排 2Φ25 单根长度L2=Ln/3+锚固长度=(6000-350×2) /3+1045=2812mm=2.812m (见101图集54页)

3. 一跨左支座负筋第二排 2Φ25 单根长度L3=Ln/4+锚固长度=(6000-350×2)/4+1045=2370mm=2.37m (见101图集54页) 4. 一跨下部纵筋 6Φ25(未说明,按照非通常计算) 单根长度L4=Ln+左端锚固长度+右端锚固长度=6000-700+1045×2=7390mm=(此处有误,右段锚固长度=max( +5d,LaE)=max(475mm,725mm))后面同类错误相同 (见101图集54页) 5.侧面构造钢筋 4Ф12 单根长度L5=Ln+15d×2=6000-700+15×12×2=5660mm=5.66m (见101图集24页) 6.一跨右支座负筋第一排 2Φ25 单根长度L6=max(5300,6200)/3×2+700=4833mm=4.833m (见101图集54页) 7.一跨右支座负筋第二排 2Φ25 单根长度L7= max(5300,6200)/4×2+700=3800mm=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 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 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常用计算公式(一)基础 1.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 其中T形接头搭接部分如图示。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 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H1/6+[A×B+(A+a)(B+b)+a×b]+A×B×h2 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3 )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3 )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m3 )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 V3_——杯口槽体积(m3 ) V4= 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 梁长) 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 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 5.砼基础垫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