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动综合练习题

带传动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按照机器的组成,车床的主轴属于机器的部分。

2、改变摩擦轮的或可以改变摩擦轮传递动力的能力。

3、V带传动的线速度应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一般为。

4、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中心角叫,用α表示。为提高传动能力,对平带传动一般要求α≥,对V带传动一般要求α≥。

5、在摩擦轮传动中,如果摩擦力矩小于阻力矩,两轮面接触处在传动中会出现相对滑动现象,这种现象叫。

6、V带的张紧程度要适当,在中等中心距的情况下,一般以V带安装后,用大拇指能将带按下左右为合适。

7、为了保证V带截面在轮槽中的正确位置,V带的应与带轮的取齐,V带的与轮槽的不应接触。

二、选择题

1、通常把机构解释为()

A.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B.具有确定相对运动元件的组合

C.具有确定相对运动零件的组合D.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机件的组合

2、若带传动的传动比i≠1,则打滑现象主要发生在()

A.小带轮B.大带轮C.张紧轮D.不能确定

3、如图所示的V带在带轮轮槽内安装正确的是()

4、摩擦轮传动中,最好将轮面较软的摩擦轮作为来使用。()

A.主动轮B.从动轮C.均可以

5、普通V带传动中,V带的楔角α是。()

A.34°B.36°C.38°D.40°

6、圆锥摩擦轮传动适用于场合。()

A.两轴平行B.两轴相交C.两轴相错D.两轴垂直相错

7、当要求在两轴相距较近、能起到过载保护作用时,宜选用()

A.摩擦轮传动B.带传动C.链传动D.齿轮传动

8、下列不是机器特征的是()

A.由许多构件组成B.各构件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C.能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移D.能加工出合格的工件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摩擦轮传动用于中心距较近的场合B.摩擦轮传动具有安全保护作用

C.摩擦轮传动传动比不准确,但其效率高D.摩擦轮传动传动平稳,噪音小

三、术语解释

1、机器

2、传动比

3、张紧轮

四、判断题

1、平带传动属于摩擦传动。()

2、载荷轻、小直径的带轮宜选用帘布结构的V带。()

3、带传动不发生打滑时传动比就准确。()

4、考虑到V带弯曲时横截面的变形,带轮的槽角φ应小于V带横截面的楔角α。()

5、在相同的条件下,普通V带的传动能力约为平带传动能力的3倍。()

6、V带传动使用张紧轮的目的是增大小带轮上的包角,从而增大张紧力。()

五、问答题

1.在带传动中为什么要限制带速?V带传动一般带速为多少?

六、计算题

1.某开口式平带传动,已知主动轮直径D1=180mm,从动轮直径D2=540mm,从动轮转速n2=240r/min,试计算此带传动的传动比、主动轮的转速及带的线速度。

第八章带传动(习题及答案) 精品

第8章带传动 一、选择填空: 1.带传动主要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带的紧边压力 C.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D.带的初拉力 2.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B.带在带轮上打滑 C.带的弹性滑动D.带的材料不遵守虎克定律 3.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 A.保证带传动时,带不被拉断 B.保证带传动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不磨损 C.保证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 4.普通V带带轮的槽形角随带轮直径的减小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 5.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V带根数过多,可采用来解决。 A.增大传动比B.加大传动中心距 C。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带 6.速比不等于1的带传动,当工作能力不足时,传动带将在打滑。 A.小轮表面B.打轮表面C.两轮表面同时 7.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C.调节带的初拉力 8.在设计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d min,d min主要依据选取。 A.带的型号B.带的线速度 C.传动比D.高速轴的转速 9.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A.带不是绝对挠性体B.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离心力 C.带的松边与紧边拉力不等 10.确定单根带所能传递功率的极限值P0的前提条件是。 A.保证带不打滑B.保证带不打滑、不弹性滑动 C.保证带不疲劳破坏D.保证带不打滑、不疲劳破坏11.带传动的挠性摩擦欧拉公式推导的前提条件是。 A.带即将打滑B.忽略带的离心力 C.带即将打滑,且忽略带的离心力D.带即将打滑,且忽略带的弯曲应力12.带传动中,用方法可以使小带轮包角α1加大。 A.增大小带轮直径d1B.减小小带轮直径d1 C.增大大带轮直径d2D.减小中心距a 13.带传动中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则其传递的有效圆周力为。 A.F1+F2B.(F1-F2)/2C.F1+F2D.(F1+F2)/214.带传动中,带和带轮打滑。 A.沿大轮先发生B.沿小轮先发生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 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 1、机械部分 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 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 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1T 、2T 相等。 只要测得不同负载下主动轮的转速1n 和从动轮的转速2n 以及主动轮的扭矩1T 和从动轮的扭矩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信息又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 基本特征: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授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也是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3)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答:它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在自然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变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答: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

普通V带传动课程设计_-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带传动的3D设计 系别: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 班级:110342班 学号:11034237 学生姓名:张轩宁 指导老师:刘文光 完成日期:2013.5.14

南昌航空大学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普通V带传动设计 设计任务和要求 1.设计指标 ⑴设计搅拌机普通V带传动。 ⑵电动机额定功率为9KW,转速n1=960r/min ⑶要求从动轮转速n2=480r/min,工矿情况系数K A=1.1 2.设计要求 ⑴画出工作原理图; ⑵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3.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选题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带传动在工业生产、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最广泛的是V带传动,带有良好的挠性,能吸收震动,缓和冲击,传动平稳,噪音小。当带传动过载时,带在带轮上打滑,防止其他机件损坏,起到过载保护作用。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维护方便。 设计方案 ⑴由于带容易在带轮上打滑,故设计过程中应精确计算出其压力、和拉力; ⑵带的工作面易磨损,应保整其在额定功率运行,可延长带的工作寿命。 普通V带传动设计 1)确定计算功率 Pc=K a P=1.1*15=16.5KW 2)选择V带的型号 由P=16.5KW, n 1=960r/min, 根据5-9图选用B型普通V带

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1、d2 由表5-6和5-9,选取d1=200mm>d min=125mm 表5-6 大轮带轮基准直径d2: n 2= n 1/i=960/2r/min=480r/min 从动轮的转速误差率:(0.02)%在±5%以内为容许值d2=n1/ n 2*d1(1-$)=960/480*200*(1-0.02)mm=392mm

带传动复习题

带传动复习题 一、判断题 N 1、带传动主要依靠带的紧力传递运动和动力。 N 2、在带传动中,带在大小带轮上的应力不相等,带在小带轮上的弯曲应力较大,而在大带轮上的离心应力较大。 Y 3、三角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与带速成正比。 N 4、带传动中采用紧轮的目的是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N 5、V带传动中,带的打滑和弹性滑动都是不可避免的。 N 6、在带传动中,由于弹性滑动的原因,致使主动轮,带,从动轮三者的速度存在下列关系:即V2>V1>V。注:主动轮,带,从动轮的速度分别为V1;V;V2。 N 7、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带在带轮上打滑。 N 8、V带传动一般是多根同时工作,因而与平带相比,其优点之一是传动中某根带疲劳损坏后可单独更换。 Y 9、带传动存在弹性滑动的根本原因是松、紧边存在拉力差。 N 10、带传动中,带的弹性滑动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N 1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由于带与带轮摩擦系数偏低。 Y 12、带传动是根据摩擦原理工作的。 N 13、带传动的平均传动比等于常数,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随载荷的大小而改变。 N 14、正是由于过载时产生“弹性滑动”,故带传动对传动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Y 15、综合影响系数Kσ只对应力幅有影响,而对平均应力无影响。 Y 16、传动中采用紧轮的目的是调节带的初拉力。 Y 17、V带传动中,带轮的轮槽夹角应小于V带截面的夹角。 N 18、传动中采用紧轮的目的是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N 19、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接触面上的摩擦力传递载荷的,所以带轮工作表面愈粗糙愈好。 二、选择题 1、以打滑和疲劳断裂为主要失效形式的传动是__ D __传动。 A.齿轮B.链C.蜗杆D.带 2、带传动主要依靠 B 传递运动和动力。 A.带和两带轮接触面间的正压力 B.带和两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C.带的紧力 D.带的紧边拉力 3、同种材质、型号的V型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主要取决于 D 。

最新机械设计思考题答案汇总

2012机械设计思考题 答案

2012机械设计思考题参考答案 (此为自行整理的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篇 1.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p1(课本,下同) 答: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机械零件。 2.机械零件分哪两大类? 答:通用零件,专用零件。 3.什么叫部件?(摘自百度文库) 为完成共同任务而结合起来的一组零件成为部件,是装配的单元,eg.滚动轴承、联轴器 4.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p3 答: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 5.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那些?p10-11 答: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6.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是什麽?其中最基本的准则是什麽?p11-14 答: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是设计时对零件进行计算所依据的准则;其中最基本的准则有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是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最基本的准则是强度准则) 7.什麽叫静应力、变应力和稳定循环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有那三种形式?

静应力:应力幅等于零的应力(p24);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转移而产生变化或变化较缓慢的应力。其作用下零件可能产生静断裂或过大的塑性变形,即应按静强度进行计算。(百度文库) 变应力: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转移而产生变化的应力。它可以是由变载荷引起的,也可能因静载荷产生的(如电动机重量给梁带来的弯曲应力)。变应力作用的零件主要发生疲劳失效。(百度文库) 稳定循环变应力:变应力的最大、最小应力始终不变。(百度文库) (不稳定循环变应力:变应力的最大、最小应力呈周期性变化。) 稳定循环变应力:单向稳定变应力,单向不稳定变应力,双向稳定变应力三种形式。 8.什麽是疲劳极限?何为有限寿命疲劳极限阶段和无限寿命疲劳阶段? 疲劳极限:在疲劳试验中,应力交变循环大至无限次而试样仍不破损时的最大应力。(百度百科) 有限寿命疲劳极限阶段:在σ-N曲线上,试件经过一定次数的交变应力作用后总会发生疲劳破坏的范围,即CD段; 无限寿命疲劳阶段:在σ-N曲线上,作用的变应力的最大应力小于持久疲劳极限(即D点的应力),无论应力变化多少次,材料都不会破坏的范围,即D点以后的线段。P23 9.表示变应力的基本参数有那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是什麽?(课件) (1) 最大应力:σmax (2) 最小应力:σmin

传播学概论思考题

《传播学概论》思考题 第一章:传播的历史和现状 1、人类传播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2、什么是传播? 3、传播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传播的源流和发展 1、传播学是如何起源的? 2、列举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及其贡献。 3、批判学派和传统学派有何区别? 第三章:传播的过程和功能 1、拉斯维尔的五W模式对于传播学有何意义? 2、说明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和施拉姆对该模式的修正对于传播学的意义? 3、绘出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并予以说明。 4、施拉姆所总结的传播四大功能是什么? 5、说明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说。 第四章:大众传播的控制分析 1、《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提出的四种理论是什么?该书对于大众传播控制分析有何意义? 2、解释阿特休尔关于“权力的媒介”的提法。 3、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理念? 4、在具体实践中大众传播受到几个方面的控制? 第五章:大众传播的内容分析 1、信息可以分为几类? 2、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如何? 3、媒介内容倾向有何规律? 4、简述西方内容研究的三个不同切入点。 5、如何有效传播信息? 第六章:大众传播的媒介分析 1、简述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脉络。 2、各大众传播媒介有何特点?

3、论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第七章: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 1、什么是受传者和受众?二者有何异同? 2、受众为什么使用大众传播? 3、影响受众认知和理解的因素有哪些? 4、受众态度改变经历怎样的心理层次? 5、简述受众分析中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 6、传播研究中受众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八章: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 1、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2、说服性研究有哪些研究成果? 3、社会化研究有哪些研究成果? 第九章:大众传播的定量研究方法 1、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设计一次地调查。 3、设计一个内容分析。 4、设计一个控制实验。

普通V带传动课程设计_-[1]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单级蜗杆减速器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一班 学生姓名:张霞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普通V带传动设计 设计任务和要求 1.设计指标 ⑴设计搅拌机普通V带传动。 ⑵电动机额定功率为4KW,转速n1=1440r/min ⑶要求从动轮转速n2=575r/min,工矿情况系数K A=1.1 2.设计要求 ①画出工作原理图; ②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3.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1.1选题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带传动在工业生产、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最广泛的是V带传动,带有良好的挠性,能吸收震动,缓和冲击,传动平稳,噪音小。当带传动过载时,带在带轮上打滑,防止其他机件损坏,起到过载保护作用。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维护方便。 1.2 设计方案 由于带容易在带轮上打滑,故设计过程中应精确计算出其压力、和拉力 带的工作面易磨损,应保整其在额定功率运行。可延长带的工作寿命

1.3普通V带传动设计 1)确定计算功率 P c=K A P=1.1*4.4=4.4KW 2)选择V带的型号 由P=4.4KW, n=1440r/min, 根据5-9图选用A型普通V带 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 d1、d d2 由表5-6和5-9,选取d d1=10mm>d dmin=75mm 表5-6 大轮带轮基准直径dd2: dd2=n1/n2*dd1=1440/575*100mm=250.4m 按表5-7,选取标准直径dd2=250,从动轮的实际转速:

(完整版)带传动练习题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带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2 带张紧的目的是 。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 提高带的寿命 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 B. 承载能力大 C. 传动效率高 D. 使用寿命长 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 带传动的优点是 。 A. 传动效率高 B. 带的寿命长 C. 带的价格便宜 D. 承载能力大 5 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6 V 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 A. 传动比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型号 D. 带传递的功率 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决定。 A. 小带轮直径 B. 大带轮直径 C. 两带轮直径之和 D. 两带轮直径之差 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 带传动效率降低 C. 带工作噪声增大 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 A. 带的寿命缩短 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10 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F elim 与初拉力F 0之间的关系为 。 A. F elim )1/(20-=ααv f v f e e F B.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C.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D. F elim ααv f v f e e F /)1(20+= 11 设计V 带传动时,为防止 ,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第13章 带传动习题1答案

第13章带传动(第一次作业) 1. 带传动由主动轮、从动轮和紧套在两轮上的带 组成,依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行传动。 2. 带传动中,带中产生的应力有:_拉应力__、__弯曲应力__、_离应力__三种。 3. 带传动运转时应使带的__松边在上, _紧__边在下,目的是__增大包角___。 4. 主动轮的有效拉力与_____初拉力____、_当量摩擦系数__、__包角___有关。 5. 当A型V带的初步计算长度为1150时,其基准长度为_____1120_______。 6. 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与___速度__、__当量摩擦系数___、__包角___有关。 7. 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V带(三角带)传动的中心距增大,则小轮的包角增大,因而承载能力增大。 7. 已知V带的截面夹角是40度,带轮轮槽的?角应比40__小_,且轮径越小,?角越_小_。 8. 带传动中的初拉力F0是由于_安装时把带张紧__产生的拉力。运转时,即将进入主动轮的一边,拉力由F0______增大___到F1;而将进入从动轮的一边,拉力由F0_______降低_____到F2。有效拉力为_____ F=F1-F2_______。 9. 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_紧边进入主动轮_处,其值为_σ1+ σb1+ σc___。带中的最小应力发生在松边处。10.在一般传递动力的机械中,主要采用C传动。 A、平带 B、同步带 C、V带 D、多楔带 11. 带传动中,在相同的预紧力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______C______。 A、强度高 B、尺寸小 C、有楔形增压作用 D、没有接头 12. 设计带传动时,胶带的标准长度是指带的C。 A、内周长 B、外周长 C、节线长 D、平均长度 13. 带传动的优点是____C ________。 A. 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廉 B. 结构简单,传动比准确,中心距便于调整 C.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传动平稳,吸震,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14. 如果功率一定,带传动放在_____A______好。 A.高速级 B.低速级 C. 两者均可 D.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5. 与齿轮传动相比,带传动的主要优点是____A_________。 A.工作平稳,无噪声 B.传动的重量轻 C.摩擦损失小,效率高 D.寿命较长 16. 和普通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优点是____ABD_____。 A.传递功率大 B.传动效率高 C.带的制造成本低 D.带与带轮间无相对滑动

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

《传播学概论》课后练习 第一章习题 一、填空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二、名词解释 1、两级传播论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两级传播论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2、施拉姆 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美国传播学者,被称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编纂的第一本权威性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他一生中著有《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览》等30余本著作,创立了衣阿华民意调查中心、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等四所研究机构,培养了许多学生,是传播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三、简答 1、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 作为资本主义阵营中最为发达的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传播学诞生的摇篮,除了具备基本的社会、学科前提条件以外,还有其独特的社会、学科条件。 首先,在美国,传媒一直在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美国的政治家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另外在战争时期, 政治家对传播媒介的依附更凸显出来。 其次,在经济上,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中唯一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强经济实力的国家。一方面,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需要垄断资本家向国内、国际市场扩展,须对广告、公关、消费者以及媒介的经营与竞争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业在两次大战之中和以后日益壮大。大众传播业客观上和主观上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 再次,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一方面手中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促进社会繁荣;另一方面,媒介内容中的暴力、色情等严重影响着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 (最后,在学术基础上,许多欧洲学者流亡美国,造成各种人文社会学科和领域的繁荣,如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等等,直接导致了传播学这个边缘学科的诞生。) 2、试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集中在研究目的、研究焦点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研究目的的差异:美国的传统学派的研究目的是要维护现在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因而实用性、经验性明显。而欧洲的批判学派是将传播活动置于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从哲学、社会学质化分析的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矛盾与冲突。利用对现存传播状况的研究改变既存事实、促进社会变化,因而要对现有的状态进行分析、批判。 研究焦点的差异:由于传播学传统学派研究目的在于维护,在于实用,因而它的研究焦点就放在了传播效果与受众上。批判学派着重点在于宏观的传播体制的研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上。这与它希望找到变革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动力的出发点不无关系。 研究方法的差异:传播学传统学派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微观。批判学派强调定性分析,注重思辩、理论、宏观、全面。 3、简述传播学五位早期学者的主要贡献。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课程设计

1.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1.1 传动装置的运动简图及方案分析 1.1.1 运动简图 输送带工作拉力 kM /F 6.5 输送带工作速度 /v (1 m -?s ) 0.85 滚筒直径 mm /D 350 1.1.2 方案分析 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 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 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 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减速器部分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这是两级减速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要求轴具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齿轮常布置在远离扭矩输入端的一边,以减小因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现象。原动机部为Y 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1.2电动机的选择 1.2.1 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电动机选择Y 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电动机的结构形式为封闭式。

1.2.2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由于电动机同步转速愈高,价格愈贵,所以选取的电动机同步转速不会太低。在一般 机械设计中,优先选用同步转速为1500或1000min /r 的电动机。这里选择1500min /r 的电动机。 1.2.3 确定电动机的功率和型号 1.计算工作机所需输入功率 1000 P Fv w = 由原始数据表中的数据得 P W = 1000 FV = KW 3 1000 10 85.05.6?? =5.25kW 2.计算电动机所需的功率)(P d kW η/P d w P = 式中,η为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n ηηηη???=21 式子中n ηηη,,21分别为传动装置中每对运动副或传动副的效率。 带传动效率95.01=η 一对轴承效率99.02=η 齿轮传动效率98.03=η 联轴器传动效率99.04=η 滚筒的效率96.05=η 总效率84.096.099.098.099.095.02 3 =????=η kW kW P W 58.684.0525 .5P d == =η 取kW 5.7P d =

带传动实验指导

带传动实验指导书 金悦 姓名班级学号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http://202.117.29.254 2012年9月

目录 §1-1 概述 (1) §1-2 预习报告 (1) §1-3 实验原理...........…………………………………………… 一、实验系统的组成...........………………………………………… 1、实验系统的组成...........………………………………………… 2、主要技术参数...........……………………………………………… 3、实验机结构特点...........………………………………………………(1)机械结构...........………………………………………………(2)电测系统...........……………………………………………… 二、实验原理及测试方法...........…………………………………… 1、转速测量...........……………………………………………… 2、转矩测量...........……………………………………………… 3、加载原理...........……………………………………………… 4、电机调速...........……………………………………………… §1-4 实验步骤...........……………………………………… 一、人工记录操作方法...........……………………………………… 二、与计算机接口操作方法...........……………………………………… 三、校零与标定...........………………………………………………§1-5 实验任务...........………………………………………… §1-6 实验报告...........…………………………………………

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 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 )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一一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中的特有属性,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不仅收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而多个复杂变量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传播站爱和传播隔阂。

v带传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创新课程设计 2013年1月18日

V带传动优化设计任务 目录 摘要 (2)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3) 二、建立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4) 三、编写程序M文件 (7) 四、计算结果 (10) 小结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 带传动是通过中间挠性件胶带,把主动轴的运动和动力传给从动轴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常用于两轴相距较远的场合。与其他机械传动相比,带传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维护方便,是一种很广的机械传动。忧郁V带传动的摩擦力较大,传递功率也较大,传动结构紧凑,是带传动应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传动类型。 V带传动优化设计一般是在满足承载能力的前提条件下,要求传动结构紧凑,即实现带的根数尽量少,带的直径和中心距尽量小。 Abstract The belt drive is flexible pieces of tape through the middle of the drive shaft movement and power is transmitted to the driven shaft in the form of a mechanical transmission,commonly used in the two-axis distant https://www.360docs.net/doc/b96830812.html,pared with other mechanical transmission,belt transmission simple structure,low cost and easy maintenance,and wide is a mechanical transmission.Melancholy V-belt drive friction transfer power transmission compact structure,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transmission type belt drive applications. Belt transmission optimization design is generally require drive, compact structure,i.e.as little as possible to the root of the number of the belt,with the diameter and center distance as small as possible to meet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premise conditions.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篇一: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测试带传动转速n1、n2和扭矩T1、T2。 2、计算输入功率P1、输出功率P2、滑动率?、效率?。 3、绘制滑动率曲线?—P2和效率曲线?—P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 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 1、机械部分 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

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1)转速测定装置 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1、n2。(2)扭矩测量装置 电动机输出转矩T1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T2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相10播《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大众传播: 3.非语言符号: 4 象征符: 1内向传播: 2信息(行为科学范畴定义): 3.语言符号: 4 人际传播: 二.选择题。(有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 1.中国传播学对自身传播的最高概括是()。中国文献又称之为“士”或“儒”,其人格精神与品行气质可谓全社会表率,对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起支撑作用。 A大夫b君子 2.()是人一生中使用最频繁的交流传播工具,同时它也是表意最丰富,内涵最甚广的符号。 A文字语言B口头语言 3、.在群体之中()是群体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又受到群体传播。 A每个人b有些人 4、.组织作为群体的一种,其传播()像群体传播一样具有施加压力和扭曲信息的效果。 A 必然会 b 必然不会 5.、短短的(),几乎每年都有大众传播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消息,传播业最终完成了传统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惊险的一跃”。 A半个世纪b一百年间6.、对大众传播的()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很多著名的传播学家都对其做过考察,得出许多颇有贡献的理论阐述。 A娱乐功能B社会功能 7.“两级传播论”和()理论均证明:社会信息以及人文意义的流动,始终存在着等级传播和平级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为主导模式,后者为辅助模式。 A “5W模式” B “把关人” 9.()作为一种舆论理论,探讨的是舆论对象或话题经由媒介理解,传播和渲染而确立为支配地位的主要意见、看法。即舆论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A“议程设置”B“沉默的螺旋” 10.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在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时是()的。 A无选择B有选择 1.人类领悟万物的生命讯息与万物进行生命能量的交流,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与交流,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自我持存的基本条件。 A影响b传播 2.()传播思想博大深邃,具载于《五经四书》以及历代儒家的论述中,是中国本土建立传播思想体系的智慧与精神基础。 A孔子B孟子

皖西学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一、总体方案设计................. (2) 二、设计要求 (2) 三、设计步骤 .............................. 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 .. (2) 2. 电动机的选择....................... . (3) 3. 计算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及各轴参数的确定... (4) 4.齿轮的设计 ............................. .. (6) 5. 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 (8) 附:两根轴的装配草图.................. .. (16) 6.键联接设计............................ .. (18) 7. 箱体结构的设计....................... .. (19) 8.润滑密封设计 ............................. . (20) 四、设计小结 ................................. . (20) 五、参考资料 ................................ .. (21) 一、总体方案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简图如下 1——V带传动

2——电动机 3—-圆柱齿轮减速器 4——联轴器 5——输送带 6——滚筒 1.设计课题: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上的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运输机连续工作,使用寿命 5年,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传动不逆转,载荷平稳,起动载荷为名义载荷的1.25倍,输送带速度允许误差为+_5%。 2.原始数据:题号3第一组 二、设计要求 1.减速器装配图1张(三视图,A1图纸); 2.零件图两张(A3图纸,齿轮,轴,箱体);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8000字左右)。 三、设计步骤 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1)外传动机构为V带传动。 2)减速器为一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3) 方案简图如下图: 1——V带传动;2——电动机;3——圆柱齿轮减速器;

机械设计带传动习题及答案

百分之一叫做丝《对象》里面的《变换》就是相当于word里面的复制 金立GN180,,1499元 4、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5、正确安装在槽轮中的V带,其底面与轮槽的底面是不接触的。(√) 6、带的弹性滑动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7、所有的带传动都是利用带和带轮之间的摩擦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8、在带传动中,打滑是由于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不够大而造成的。(√) 9、带轮的槽角应小于V带的截面楔角。(√) 10、V带的截型有A、B、C、D、E、F、G七种。(×) 11、V带轮的槽角均小于V带截面的楔角。(√) 12、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传动过载。(×) 13、正是由于过载时产生了“弹性滑动”,故带传动对传动系统具有过载保护作用。(×) 14、V带的长度是指其基准长度。(√) 1、V带中,带截面楔角为40°,带轮的轮槽角应为(b)。 A:大于40°B:小于40°C:等于40°; 2、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的传动是(c )。 A:带传动;B:链传动;C:齿轮传动; 3、线绳结构的V带,其线绳位于带的(b)。 A:顶胶层;B:抗拉层;C:底胶层 4、下列图所示的V带传动中,哪个图中的张紧轮位置是最合适的?(a )。 5、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拉应力是 a 。()。 A:有规律变化的;B:不变的C:无规律变化的; 6、带传动的最大应力发生在 c 。 A:绕入从动轮处;B:绕出从动轮处; C:绕入主动轮处;D:绕出主动轮处; 7、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 d)。 A:磨损和疲劳点蚀;B:磨损和胶合; C:胶合和打滑;D:疲劳破坏和打滑; 8、带传动是依靠(b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A:主轴的动力;B: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 C:主动轮上的转矩;D:从动轮上的转矩; 1、带传动中,打滑是怎样产生的?是否可以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