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铃儿响叮当教案

小班铃儿响叮当教案
小班铃儿响叮当教案

《铃儿响叮当》教案

《铃儿响叮当》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体验在雪橇上急速飞奔时舒畅的心情。 2、配合打击乐器和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的风格和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配合打击乐器或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风格和情绪。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与导入 1、提问冬天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2、欣赏雪橇图片。 A、图片上的是什么? B、什么拉着雪橇? C、雪橇的用途?(运送货物、交通工具、娱乐工具)

3、导入课题《铃儿响叮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雪橇有关的歌曲,是马拉着雪橇,而且这匹马非常的可爱,它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会发出叮叮当当非常清脆悦耳的声音,这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歌。 (二)、新歌教学《铃儿响叮当》 1、视频《铃儿响叮当》 A、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名字叫《铃儿响叮当》,其中有一句旋律我们都会唱,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B、这首歌描写了什么情景?(孩子们在雪橇上唱歌玩得很开心)。 下面,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首歌曲。(作品介绍)2、再听歌曲《铃儿响叮当》。 现在,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次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遍歌曲。同时,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A、B两题) A、歌曲情绪怎样?(欢快活泼) B、划分段落? 大家能找出反复的地方在哪里吗? C、找出反复之处。 2、请大家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提醒大家要注意换气与附点节奏哟!) 现在,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首歌曲啦?老

小班体育教案:铃儿响叮当(两篇)

铃儿响叮当小班体育教案 铃儿响叮当小班体育教案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弹跳能力及协调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中画一个大圆圈。 2、场地上悬挂2—3排小串铃或小球、塑料袋等物体,挂物数量多于幼儿人数,高度为超过幼儿头顶10厘米左右。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走成大圆圈。 走走走,向前走,我们跟着老师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个大皮球。 (2)玩“大皮球”游戏。 教师站在大圆圈中间做拍球人,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儿歌为:“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幼儿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当老师说:“皮球漏气啦!”幼儿发出“哧,哧”声并起立。当老师说;“皮球滚掉了!”幼儿四散跑。当老师说:“皮球回来啦!”幼儿回原地围成大皮球。

2、基本部分 (1)游戏“铃儿响叮当”。 幼儿四散站在悬挂的串铃下,老师交待游戏玩法:原地双脚向上跳起,用头去顶小串铃,铃儿就会发出叮当的响声。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一次。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双腿曲膝登第跳起的.动作。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个别幼儿大胆地参加幼儿游戏。 (4)小结 3、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小鸟飞”。幼儿随音乐自由的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 (2)在老师带领下愉快的飞下场。 活动延伸 1、引导不同能力的幼儿去顶或触碰高低不同的串铃、挂物。 2、教育幼儿游戏时要团结、谦让,避免相互拥挤。 铃儿响叮当小班体育教案2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弹跳能力及协调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小班教案 语言《铃儿响叮当》

小班教案语言《红绿灯》 教材分析: 《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指出:小班是语音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学前儿童正确发音是小班语音教育的重要任务。小班语音的重点要放在听力和发音上。 《红绿灯》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歌,内容浅显易懂、精练有趣、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语言符合幼儿朗诵特点。此活动以拟人化小汽车,导入活动引起孩子兴趣,让孩子了解不懂交通规则的危险,引出儿歌。然后让孩子模仿小司机进行活动。此活动能让幼儿感受儿歌的趣味性,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 学情分析: 小班幼儿对红灯停、绿灯行的常识比较了解,也有玩红绿灯游戏的前期经验。 幼儿曾学习一些儿歌,初步感知儿歌的节奏和风格,但是,小班幼儿发音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本活动中“滴滴滴”字音,孩子会吐字不清楚。所以,孩子正确清晰的朗读儿歌对孩子是个挑战。 活动目标: 1.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活动难点: 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 活动准备: 1.拟人化的红灯、绿灯各一个,行人信号牌一个, 2.录音磁带《小汽车》, 3.小汽车出门背景图。 教学方法: 模仿法、观察法、练习法. 活动过程一、小汽车出门 1.在背景图上边说表演: 有辆小汽车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出来,对一切都觉得奇怪。它看到马路上、大街上这么热闹,开心得“嘀嘀”直叫。它一会开到东,一会开到西,可自由了!忽然,它看到大街上有样东西总是不停地眨眼睛,觉得非常奇怪。你们能告诉小汽车这是什么吗? 2.红灯眨眼睛是告诉我们什么?绿灯眨眼睛又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3.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4.小汽车不认识红绿灯这样在马路上开行不行啊? 二、小汽车懂规则 1.多谢小朋友的帮助,小汽车现在懂得红绿灯的作用了。 2.它啊还念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呢。(教师朗诵儿歌一遍)。 3.小汽车看到“红灯”是怎么做的?看到“绿灯”是怎么做的?看到“行人”是怎么做的?

小班语言《铃儿响叮当》

小班语言《铃儿响叮当》 教材分析: 《铃儿儿响叮当》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歌,语言符合幼儿朗诵特点;内容浅显易懂、精练有趣、形象生动、朗朗上口。此活动以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导入活动引起孩子兴趣,让孩子明白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用途,引出儿歌。通过动作的模仿,更让幼儿加深了对各种铃声的认识。此活动能让幼儿感受儿歌的趣味性,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可以使幼儿语言和表达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 学情分析: 幼儿曾学习一些儿歌,初步感知儿歌的节奏和风格,但是,小班幼儿发音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吐字、发音较困难,本活动中孩子“丁零零”字音,发不清。所以,教师应注意纠正。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知道儿歌中各种铃声所代表的意义。发准字音“丁零零”。 2.愿意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念儿歌,知道各种铃声所代表的意义。 活动难点: 发准字音“丁零零”。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听过各种家里的声音经验。 物质准备:各种铃声,儿歌、图片若干 教学方法: 模仿法、观察法、练习法. 活动过程: 一.听各种铃声,了解他们所代表的意义。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铃声朋友,他们好像会唱歌一样,请你听一听是什么声音?(依次播放铃声,并用图片来验证) (1)听听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闹钟) 闹钟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丁零零) 闹钟唱歌唱的这么好听,谁来学一学? 当铃儿响起的时候,铃儿告诉我们该干什么了? 师:闹钟丁零零,我要起床了。 (2)听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电话)电话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丁零零)当电话铃儿响起的时候,告诉我们该干什么了?师:电话丁零零,喂喂是谁呀。 (3)听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自行车铃)自行车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丁零零)我们一起学一学。自行车铃儿响起的时候,告诉我们什么?师:车铃丁零零,快快让开呀. (4)听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门铃)门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丁零零)当门铃儿响起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了? 师:门铃丁零零,请问找谁呀。 (5)听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小铃)小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丁零零)当铃儿响起的时候,告诉我们该干什么了?师:小铃丁零零,唱歌跳舞啦。 二、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 1.老师完整讲述儿歌。这些好听的铃声,老师把它们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师有表情朗诵一遍.) 2.小朋友们,听完了儿歌,你们知道当铃儿响起的时候,我们该干什么吗?

幼儿音乐律动《铃儿响叮当》教案

幼儿音乐律动《铃儿响叮当》教案 《铃儿响叮当》是詹姆斯·罗德·皮尔彭特作词作曲的一首儿童歌曲,1857年美国波士顿假日学校的学生在教堂有一场感恩节演唱,并很快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圣诞歌曲。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音乐律动《铃儿响叮当》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一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 活动过程: 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 1.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PPT1左喇叭)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 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 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PPT1右喇叭)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 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 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 1.理解、模仿

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PPT3-22)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个别示范--动作要求--全体模仿)小结: 滑雪--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 2.模仿、表现 师:--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音乐轻)--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可以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哦!(PPT24音乐响) 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小铃、串铃、响板、铃鼓四种打击乐器进行演奏,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会看节奏谱演奏,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铃儿响叮当》音乐、节奏谱教学挂图、小铃、串铃、响板、铃鼓。 活动过程 1.播放“铃儿响叮当”乐曲,引导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动作,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引导幼儿尝试演奏。 (1)教师出示节奏谱,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哪些地方看不懂,并练习重点节奏型。引导幼儿看节奏谱,尝试分组用身体动作(拍手、拍肩、转手腕、跺脚)等表现音乐。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演奏小铃、串铃、响板、铃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分组拿乐器练习重点节奏。 (2)教师哼唱乐曲,指导幼儿看节奏谱合奏,随时提醒幼儿集中注意力,看节奏谱演奏。

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

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适用于小班的体育 主题教学活动当中,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练习 双脚原地向上跳,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弹跳能力及协 调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快来看 看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铃儿响叮当》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弹 跳能力及协调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准备:场地上悬挂一排小串铃,高度为超过幼儿 头顶10厘米左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走成大圆圈 “走走走,向前走,我们跟着老师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个大皮球。” 二、展开 1、热身游戏:玩“大皮球” 教师站在大圆圈中间做拍球人,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儿歌为:“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 幼儿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当老师说:“皮球漏气啦!”幼儿发出“哧,哧”声 并起立。当老师说;“皮球滚掉了!”幼儿四散跑。 当老师说:“皮球回来啦!”幼儿回原地围成大皮球。 2、教师教授新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铃儿响叮当”。 幼儿四散站在悬挂的串铃下,老师交待游戏玩法:原

地双脚向上跳起,用头去顶小串铃。 铃儿就会发出叮当的响声。 请个别幼儿示范一次。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双腿曲膝登地跳起的动作。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参加幼儿游戏。 教师小结:针对幼儿的游戏情况,简单小结,教育幼儿游戏时要团结、谦让,避免相互拥挤。 3、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 提高串铃的高度,引导幼儿探索,想办法触碰高低不同的串铃。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小鸟飞”。幼儿随音乐自由的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 小百科:铃,古代铜制响器和乐器。形体似钟而小,腔内有铜舌,摇之发声。

小班教案小班语言: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张娜娜老师)

小班教案|小班语言: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张娜娜老师) 小班语言: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理解儿歌内容,了解不同的铃声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2、感受在情境中学习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一定生活经验 2、材料准备:各种铃声(闹钟、电话、自行车、门铃、小铃)、课件、实物(小铃、电话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价值分析:谈话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1、今天姜老师让你们认识一位朋友,瞧,它是谁呀? 2、小熊和你们一样都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可是小熊今天还没有来上学呢,让我们去它家看看吧。 二、理解儿歌 价值分析:在故事情境中让幼儿喜欢听辨各种不同的铃声,了解不同的铃声所表示的意义. (一)闹钟 1、看,小熊在干嘛? 2、小熊妈妈想了个好办法叫小熊起床,是什么呀?闹钟 3、闹钟发出了声音? 4、闹钟叮铃铃,要告诉小熊什么呀? 5、我们一起叫醒小熊吧。 小结:闹钟叮铃铃,我们起床吧

(二)电话机 1、小熊听到了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电话叮铃铃响了,我们接电话要怎么问啊? 3、个别幼儿师范接电话:喂喂是谁呀? 小结:电话叮铃铃,喂喂是谁呀?是小猫打来的电话,要小熊到她家和她一起去上学呢 (三)自行车 1、小熊怎么去熊妹妹家呀? 2、出示自行车图片,原来小熊是骑着自行车去小猫家的呀,看见前面有人,我们该怎么办啊?为什么要按车铃呀? 3、一起模仿小熊骑车,按车铃 小结:车铃叮铃铃,快快让开呀。 (四)门铃

1、小猫家到了,我们先要怎么样? 2、门铃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小猫听见了要先说什么呀? 3、一起试试按门铃。 小结:门铃叮铃铃,请问是谁呀? (五)小铃 1、熊哥哥和猫妹妹一起去上学咯。 2、幼儿园里真开心,小铃也发出了叮铃铃的声音,小熊和小猫一起在干嘛呀? 小结:小铃叮铃铃,唱歌跳舞啦。 3、完整【小班教案/xiaoban/】欣赏儿歌 三、游戏——铃儿响叮当 价值分析:通过游戏,感受在情境中学习儿歌的乐趣。

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

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

《铃儿响叮当》教案 【课题】:《铃儿响叮当》 【课型】:唱歌综合课 【教学模式】:情境--陶冶式;探索—创造式;行为--辅助式。 一、【歌曲分析】:《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学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学生活的真挚情感。 二、【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 ××× | ×××.× |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 ××××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以往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视唱乐谱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作品的能力。熟悉歌曲教学中唱歌词、歌谱、打节奏、分组创编活动等一系列的学习方式。善于在学习中提问,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希望有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在这一课的学习中,老师需要学生联

系起以往的学习知识的经验,迁移到这首歌曲的学习中,在教学中重点感受、体会、表现孩子们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抒发了热爱美好学生活的真挚情感。在演唱歌曲时要表现出乘坐雪橇的精神面貌。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乐曲欢快、风趣和富有韵律感的情绪,体验人们在圣诞节中愉悦的心情,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样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从听、唱、演等方面体验、感受这首圣诞歌曲欢乐、极富律动感的情绪。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感受歌曲的情绪与节奏;用饱满、愉悦的情绪演唱歌曲的副歌段落;选择合适的小乐器以及节奏音型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感受与表达、交流与合作、理解与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轻巧、欢快的声音准确来表现歌曲。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六、【教学难点】

幼儿园铃儿响叮当教案

幼儿园铃儿响叮当教案 【篇一: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 音乐《铃儿响叮当》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旋律,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3.学习用不同方式表现音乐。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不同方式表现音乐。 三.活动准备 《铃儿响叮当》歌曲 四.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 上自然的随音乐打节奏。 c: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声音也是有节奏的,小朋友想想,你听到 过的哪些声音是有节奏的? 2.练习节奏 a:师:刚才小朋友说得非常好,谁能试着用动作表现这些节奏? 请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做动作。引导幼儿结合歌曲节奏做拍手、 点头、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 b:师:“刚才小朋友做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分组表演一下,好吗?” c:师:小朋友想不想来比赛一下?看看哪个组的小朋友表现的最棒。 2.演唱歌曲 a:用拍手的形式来复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完整演唱歌曲。 d: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钢琴,加上动作一边唱一边完整的来表演这首歌曲吧。 【篇二:3奥尔夫音乐教案-学期教育】 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 【篇三:中班音乐教学《铃儿响叮当》】 中班音乐教学《铃儿响叮当》详案 一、活动目标 1、情感: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使幼儿感受冬天下雪的乐趣。 2、能力:提高欣赏能力,感受四拍子歌曲的节奏。

3、知识:了解冬天的特点。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雪花道具、电子琴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导入) 1)师: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请闭严) 2)师:现在已经进入冬天了,小朋友们谁知道到了冬天都有什么变化?我们能在冬天干什么?(幼儿表述) 3)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师:哦,你们说的都对,冬天呀,天冷了,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冬天还会下雪,我们可以打雪仗、 堆雪人,还可以滑雪,对不对啊。哎,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幼儿表述)哦,原来是雪橇从远处飞驰而来的声音啊。来,我们 一起坐上雪橇去欣赏冬天的美景吧。 2、完整欣赏歌曲《铃儿响叮当》(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听歌的时候,教师表情要好,身体可以微微摇动,带动幼儿进入音 乐状态。 3、谈谈感受 师:恩,歌听完了,谁能和大家说说,你在听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 怎么样的?(幼儿表述) 师:这几个小朋友说的都不错,听这首歌的时候是高兴的,开心的。那么下面我们再听一遍,这次听的时候,想一想歌曲中的小朋友们 为什么高兴。 4、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再次欣赏 师:谁能说说歌曲中都唱了什么?小朋友们为什么高兴,他们都做 了什么?(幼儿表述) 师:哦,歌中唱了小朋友们坐在雪橇上玩,还唱歌、滑雪了。 5、学习歌词(教师播出图片,根据图片说歌词) 6、试打节奏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小雪花道具。 师:你们瞧,天上飘起了小雪花。(模仿雪花):小朋友们好,欢 迎来到美丽的白雪王国,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做个游戏吗?请每组的 小朋友选择一朵雪花图案,当看到自己的雪花跳动时,就跟着一起 拍手,它停住,你们也停住。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游戏, 就要开始了。 2)教师做一遍示范

小班语言: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小班语言: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Small class language: teaching design of Jingli ng bell

小班语言: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内容与要求】 1、听听、看看、说说中,感知几种常见的铃声及其代表的意义。 2、愿意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活动准备】课件、小熊【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 1、眼睛眼睛(耳朵、嘴巴)在哪里?(眼睛眼睛在这里) 2、小结:小眼睛能看,小耳朵能听,小嘴巴会说。本领可真大!二、感知讨论(一)闹钟声 1、出示ppt(小熊在睡觉),这是谁呀?(小熊、维尼熊)他在干什么?(睡觉) 2、(播放闹钟声)这是什么声音?(闹钟、电话) 3、闹钟丁零零的声音,告诉小熊要干什么呢?(闹钟丁零零,我要起床啦) 4、起床要做些什么事情?模仿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裤子……(闹钟丁零零,我要起床啦,我们自己穿衣服,穿裤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电话声

1、又是什么声音(电话声) 2、电话丁零零,小熊拿起电话,会怎么问呢?(喂喂是谁呀?) 3、我们也来玩打电话的游戏吧(幼儿集体模仿打电话) (1)胡老师打电话给乖宝宝(老师和个别幼儿打电话,引导幼儿说喂喂是谁呀)。 (2)谁想打电话给胡老师(请个别幼儿打电话给老师,引导幼儿说,我是**) 4、看看,是谁打电话给小熊,原来是小兔,她想请小熊一起去她家玩。(三)车铃声 1、小熊要出发了,看他骑的是什么车(自行车) 2、听听它发出了什么声音?(丁零零) 3、车铃丁零零,好像在说什么?(快快让开呀) 4、我们和小熊一起骑车去小兔家玩吧。你们骑上了车吗,我们要出发了,前面有一辆小汽车挡住了我的路,我们按下车铃,丁零零,快快让开呀。(四)门铃声 1、小兔家到了,可是门关着怎么办?(摁门铃、敲) 3、我们试试按门铃(播放门铃声) 4、门铃发出了什么声?我们一起学学(引导幼儿边按门铃边模仿丁零零) 5、小结:门铃丁零零,请问找谁呀?(五)小铃 1.小兔看到我们来它家做客,可开心了,要和我们做游戏

小班语言:铃儿响叮当.doc

小班语言:铃儿响叮当 【内容与要求】1、听听、看看、说说中,感知几种常见的铃声及其代表的意义。2、愿意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活动准备】课件、小熊【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1、眼睛眼睛(耳朵、嘴巴)在哪里?(眼睛眼睛在这里)2、小结:小眼睛能看,小耳朵能听,小嘴巴会说。本领可真大!二、感知讨论(一)闹钟声1、出示ppt(小熊在睡觉),这是谁呀?(小熊、维尼熊)他在干什么?(睡觉)2、(播放闹钟声)这是什么声音?(闹钟、电话)3、闹钟丁零零的声音,告诉小熊要干什么呢?(闹钟丁零零,我要起床啦)4、起床要做些什么事情?模仿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裤子……(闹钟丁零零,我要起床啦,我们自己穿衣服,穿裤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电话声1、又是什么声音(电话声)2、电话丁零零,小熊拿起电话,会怎么问呢?(喂喂是谁呀?)3、我们也来玩打电话的游戏吧(幼儿集体模仿打电话)(1)胡老师打电话给乖宝宝(老师和个别幼儿打电话,引导幼儿说喂喂是谁呀)。(2)谁想打电话给胡老师(请个别幼儿打电话给老师,引导幼儿说,我是**)4、看看,是谁打电话给小熊,原来是小兔,她想请小熊一起去她家玩。(三)车铃声1、小熊要出发了,看他骑的是什么车(自行车)2、听听它发出了什么声音?(丁零零)3、车铃丁零零,好像在说什么?(快快让开呀)4、我们和小熊一起骑车去小兔家玩吧。你

们骑上了车吗,我们要出发了,前面有一辆小汽车挡住了我的路,我们按下车铃,丁零零,快快让开呀。(四)门铃声1、小兔家到了,可是门关着怎么办?(摁门铃、敲)3、我们试试按门铃(播放门铃声)4、门铃发出了什么声?我们一起学学(引导幼儿边按门铃边模仿丁零零)5、小结:门铃丁零零,请问找谁呀?(五)小铃1.小兔看到我们来它家做客,可开心了,要和我们做游戏呢。2.看看小熊手里拿着什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3、小结:小铃丁零零,唱歌跳舞啦!(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做拍手、跳跃、点头等动作) 三、巩固延伸 1、玩得真开心,今天我们听见了许多的铃声,还记得吗? 2、引导幼儿回忆,教师出示相关的照片,并用儿歌总结 3、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声音,我们回去再找一找,想想这些声音想要告诉我们点什么。 2019-03-08 【内容与要求】1、听听、看看、说说中,感知几种常见的铃声及其代表的意义。2、愿意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活动准备】课件、小熊【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1、眼睛眼睛(耳朵、嘴巴)在哪里?(眼睛眼睛在这里)2、小结:小眼睛能看,小耳朵能听,小嘴巴会说。本领可真大!二、感知讨论(一)闹钟声1、出示ppt(小熊在睡觉),这是谁呀?(小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小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学习三人集团舞,体会舞蹈的快乐,能听懂教师的英语指令,根据铃儿响叮当音乐做相关的舞蹈动作,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吧。 活动目标 幼儿能听懂教师的英语指令,根据铃儿响叮当音乐做相关的舞蹈动作。 幼儿初步学习三人集团舞,体会舞蹈的快乐。 感受不断交换舞伴的快乐情绪。 在铃儿响叮当活动听、说英语。 活动准备 铃儿响叮当音乐;1、2、3标志;事物:铃铛;5片雪花; 幼儿比较熟悉该音乐 已会跳基本舞步

三步一踏,跑跳步。 活动过程 一、通过雪花游戏引出活动主题 1、雪花加法游戏 2、雪花的颜色 雪花想和大家一起跳舞了。 二、分步初步学习集体舞 1、感受音乐节奏 (1)第一遍听音乐。 (2)三人一组自由跳舞。 2、激发幼儿主动学习集体舞中的动作 (1)幼儿观看大屏幕三位幼儿表演的集体舞。 (2)讨论他们是怎样跳的。 (3)再次观看,注意观看钻过门洞的部分。 (4)教师通过唱英文歌和分解的PPT总结舞蹈跳法。

1-4小节;左脚起步,向左三步一踏,向右三步一踏,反复两次。 5小节;拉着的手高举。3号幼儿小跑步合拍地钻过1、2号 举起的"门洞"。在一小节音乐内完成钻门洞动作,并逐渐回原位。 6小节;2号幼儿随着3号幼儿也钻这个"门洞'。 7小节:1号幼儿仍高举右手,同时向右后自转一周。 8小节;三人拉成圆形。 9-10小节:三人同时逆时针方向做跑跳步。 11-12小节;幼儿双手左侧拍手同时跺左脚各八次。 13-16小节:动作同9-10小节,方向相反。 3、学习集体舞中的难点部分 "钻门洞" 小猫想知道是怎样钻过门洞的。 (1)两个孩子和老师一起戴上标志1、2、3示范,老师的标 志是2. (2)三个小朋友示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