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8知识讲解

《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8知识讲解
《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8知识讲解

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SDGJ60—88

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

关于颁发《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

规定》SDGJ 60—88的通知

(88)水电电规规字第20号

我局于1984年颁发了《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4(试行),原水利电力部于1985年颁发了《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为了进一步做好电力系统设计工作,我局安排华东电力设计院在总结“七五”电力系统设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要求,修改补充原《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华东电力设计院1986年提出了征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了送审稿。在此基础上我局组织有关计划、生产调度、基建、水电规划设计和电力设计等单位进行了审查,对送审稿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现将审定的《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8颁发实行,原《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60—84(试行)作废。在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告我局规划处。

一九八八年六月十六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电力系统设计是提出电力建设整体发展方案的文件,它一般是在审议过的电力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电力系统设计中:应进一步论证电源的合理布局,提出网络设计方案并论证其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性,进行必要的电气计算;应贯彻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正确处理近期与今后发展的关系;提出发、输、变电协调的建设方案,并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创造条件。

第1.0.2条批准的电力系统设计应为编制和审批工程设计任务书、工程初步设计、近期计划及下一轮电力规划提供依据。

第1.0.3条本规定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级的电力系统一次部分设计,包括大区系统、省一级系统和地区性系统,系统专题研究内容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1.0.4条电力系统设计应符合其内容深度规定的要求,根据系统具体情况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突出若干个重点进行。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和设计原则

第2.0.1条设计任务的依据和上级对设计计划的要求。

第2.0.2条有关上级部门对本系统重大原则问题的意见和要求研究的重点。

第2.0.3条设计区域范围的选定:

一、大区系统设计一般以设计水平年规划联入电网的部分作为本设计的区域范围,必要时对孤立地区是否联入系统进行研究。

二、省一级或地区性系统设计可以限制在其所研究的区域范围内,但应在分析设计水平年与电网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后确定设计条件。

三、大区联网的电力系统按联网后的各自的区域范围考虑,联网部分作为联络线处理,联络线的运行方式可根据联网设计或可行性研究中的联网效益予以确定。第2 .0.4条电力系统的设计水平年一般取今后5~10年的某一年。远景水平年取今后10~15年的某一年。设计水平年的选取宜与国民经济计划的年份相一致。电源和网络设计一般以设计水平年为主,并对设计水平年以前的过渡年份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展望到远景水平年。

第2.0.5条本设计依据的资料及其来源、上次系统设计遗留的问题和实施中重大变化情况、以及本系统设计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电力系统现况

第3.0.1条电力系统总的情况:

一、目前系统的区域范围及特征。

二、全系统和分省或分地区的发、输、变电总规模,水、火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及其比例关系,全系统和分省最高负荷。

第3.0.2条现有电源情况:

一、各发电厂现有装机总容量及出力受阻容量、设备完好情况。

二、全系统或分地区各种单机容量机组的台数和容量比例关系。

三、主要发电厂的发电量、设备利用小时数、厂用电率、发电标准煤耗、发电成本。

第3.0.3条现有网络情况:

一、发、输、变电比例关系。

二、主要枢纽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变压器的调压方式、调压效果及运行情况。第3.0.4条现有无功补偿情况:

一、各种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与分布、构成比例。

二、相关电压主要变电所的电容器和电抗器投切情况。

三、调相机和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运行情况分析。

第3.0.5条系统运行情况:

一、系统运行频率、线损率、厂用电率、平均煤耗、发电成本、售电成本与售电价格。

二、系统中各种备用容量的设置情况。

三、不同季节大小运行方式的系统主要控制点的电压水平和电压波动,以及主要发电机、调相机的无功出力情况。

四、分地区的电量平衡和高峰、低谷电力平衡情况。

第3.0.6条主要在建工程的容量、进度等情况介绍。

第3.0.7条系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大事故情况及其处理措施。

注:本章中详细数据可置附录内。

第四章电力负荷

第4.0.1条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概述。

第4.0.2条过去实际电力负荷分析:

一、分地区电力电量消费水平及其构成。

二、地区总的电力电量消费与工农业产值的比例关系。

三、过去5~10年电力电量增长速度。

四、对负荷特性、缺电情况作必要的分析和描述。

第4.0.3条对电力系统规划审议确定的负荷水平,特别是设计水平年的负荷水平,进行以下分析和核算并报有关单位认可,即作为本设计的负荷水平。

一、与本地区过去的电力电量增长率进行对比。

二、与国家计委和主管部对全国或对本地区的装机容量及发电量的预测数和控制数进行分析对比。

三、说明与地区电力部门的预测负荷和电量是否一致。

四、对负荷的主要组成、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作必要的描述。

五、必要时还应根据关键性用户建设计划及其主要产品产量对预测负荷进行分析评价。

第4.0.4条不同年份的预测负荷允许具有不同的精度和深度。

第4.0.5条负荷分区范围大小应能满足相应等级网络设计的要求。

第4.0.6条系统设计应编制目前、设计水平年及远景水平年的负荷特性曲线如下:

一、各季度(或冬夏)典型日负荷曲线(标明日负荷率和日最小负荷率β)。

二、月最大负荷曲线。

三、各季度(或冬夏)典型周负荷曲线。

四、年负荷持续曲线。

第4.0.7条必要时分析某些负荷可能变化的幅度,以便对设计方案进行敏感性分析。

第五章电源方案设计

第一节能源及运输情况

第5.1.1条目前的发电燃料来源及运输情况,本区与区外发电燃料比例关系。

第5.1.2条全区及分省煤炭资源和开发情况,包括现有生产能力、开发规划及设计水平年时可用于发电的原煤数量。

第5.1.3条本地区水力资源情况,包括可开发的水电蕴藏量、已开发和计划开发的水电站的规模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5.1.4条今后区外燃料来源、运输途径及其落实程度。

第5.1.5条其他能源情况。

第二节电源方案设计

第5.2.1条列出区内可供选择的电源情况,包括新建和扩建的电源目前工作深度、厂址条件、规划装机容量、优缺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5.2.2条区外送电的可能性,包括送受电容量、输电距离、输电方式、电压等级及网络结构等。

第5.2.3条电源方案设计一般是在经审议的系统规划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论证,电源方案论证通常要进行电源的多方案比较(或电源优化),以确定电源布局、建设顺序和装机进度等。方案比较或优化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燃料来源、运输途径及其落实情况。

二、参加比较的各厂址的技术经济差别和约束条件。

三、燃料运输和输电网络的有关投资和运行费。

四、待开发的水电站的经济效益,如调峰、水火电配合运行及系统备用等。

第5.2.4条对系统的装机容量、电源类型、单机容量进行统计和必要的分析。

一、确定系统各类备用容量的要求。

二、计算发电的可靠性指标——失负荷概率(LOLP)。

三、分析系统调峰要求(内容另列于后)。

四、计算各地区电源的自给率,并分析事故时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五、系统电源类型情况,如水火电比例和调峰电源容量以及燃料来源的多样化情况。

六、列出最大单机容量与系统容量的比例关系,必要时计算系统单机容量的不同组合方案对系统失负荷概率指标(LOLP)的影响。

第5.2.5条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和在系统中的作用应进行专题研究。

第三节电力电量平衡

第5.3.1条电力系统设计应编制目前到设计水平年的逐年电力电量平衡及远景水平年全系统和分地区的电力电量平衡,必要时还应列出分地区低谷负荷时的电力平衡。

第5.3.2条有水电的系统一般是按枯水年进行电力平衡,按平水年进行电量平衡。水电比重大的系统,还应根据需要对代表年按月编制丰、平、枯水文年的电力电量平衡。

第5.3.3条电力电量平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系统和分地区逐年装机容量。

二、各电厂逐年装机容量及单机容量。

三、系统各种单机容量机组的台数。

四、确定水火电厂的工作出力及各种备用容量在水、火电厂中的分配,以及水电厂的空闲容量。

五、在水电比重较大的系统中,要注意电量的平衡和季节性电能及水、火电空闲容量的利用以及水、火电厂的合理配合问题。

六、火电机组预计的最大利用小时数。

七、系统逐年预计的备用率。在计算备用率时,对当年投产的机组可根据预计的投产时间和高峰负荷出现的时间加以考虑,或者不参加当年的平衡。

第四节系统调峰

第5.4.1条目前系统调峰情况包括:日负荷率或负荷峰谷差、水火电厂担负调峰的比例以及火电的调峰方式(如周期性运行或两班制运行等)。

第5.4.2条根据设计水平年和远景年不同季节的典型日负荷曲线,确定系统峰谷时的开机容量(需计及旋转备用)和出力情况。

第5.4.3条拟订系统调峰方案,其内容一般如下:

一、计算设计水平年和远景水平年各类电站应承担的调峰任务,首先应充分发挥现有水电厂和计划兴建的水电厂的调峰效益。

二、分析火电调峰的运行方式及其可能性与合理性:

1.如考虑部分火电作周期性或开停机运行,应列出是哪些电厂和哪些单机容量的机组参加周期性或开停机运行,并分析其可能性。

2.如考虑系统火电作变出力运行参加调峰,应指出火电机组在不同调峰幅度时必

须参加调峰的火电容量。

三、火电承担的调峰容量过大且调峰有困难时,系统设计应考虑下面一种或几种调峰措施:

1.增大拟建水电厂的装机容量。

2.扩大现有水电厂的装机容量。

3.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4.具有增加调峰能力的联网方案。

5.对部分新增火电机组提出周期性运行、开停机运行或出力变化范围的要求。

6.设置专门的调峰机组,如燃气轮机或联合循环机组。

7.必要时可研究弃水调峰问题。

四、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对上述的调峰措施作初步分析,提出(包括调峰方式和调峰容量的)具体调峰方案,作为下一步安排调峰专题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第5.4.4条对所研究的各种主要调峰方案均应在典型日负荷曲线上近似地表示出。

第六章网络方案设计

第一节一般要求

第6.1.1条大电力系统的网络设计一般可分主干网络设计和地区性网络设计两部分进行,主干网络设计一般仅包括该系统的最高电压级及低一级电压的骨干网络,但需与下一级网络相协调。地区性网络设计是在系统主干网络方案的基础上研究该地区的供电方案,地区性网络设计可以与主干网络设计同时进行。也可在主干网络确定后另行设计。

第6.1.2条网络方案设计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第6.1.3条网络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或考虑下列内容:

一、电压等级的选择,包括同一网络中的电压等级的匹配与简化、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等。必要时还应包括交直流输电比较。

二、各方案的初步潮流计算,潮流方向,电压及无功补偿情况的分析。

三、必要的稳定性计算和提高稳定性的措施及其效果。

四、系统短路容量水平及对现有断路器的影响。

五、出线困难地带的线路走廊和大跨越情况。

六、按《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试行)第3.1.3条和第3.1.5条及《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有关条款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网络的供电安全和可靠性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推荐网络方案达到上述标准。

七、网络方案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第6.1.4条网络方案应考虑过渡年份的措施及远景发展的适应程度,一般应有设计水平年以前的过渡年网络方案和远景年网络的粗略接线方案。

第二节系统主干网络结构设计

第6.2.1条系统主干网络设计应考虑水、火电厂接入受端的网络结构和受端系统的主干网络结构两部分。系统主网络结构应与电源方案协调一致并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第6.2.2条分析和明确设计水平年是否需要出现高一级的输电电压,当需要出现高一级输电电压时应展望10~20年或进行专题研究。

第6.2.3条主干网络应有一定的抗扰动能力,防止发生灾害性的大面积停电。

第6.2.4条网络结构应考虑有利于“分层分区”的实施和受端系统的加强。

第6.2.5条分析由不同电压级形成的主网架的电磁环网运行或解环运行的利弊,初步确定不同时期电网的运行方式。

第三节地区性网络方案设计

第6.3.1条在进行地区性网络方案设计时,首先应弄清向本地区供电的电源情况,包括电源的接入系统方式和高一级电压的降压变电所的个数、位置和容量等。

第6.3.2 条根据地区负荷分布和负荷密度确定地区供电变电所的位置、容量和个数。必要时应对变电所的个数与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第6.3.3 条分析地区降压变压器容量与负荷的比例关系。

第6.3.4条当地区某一枢纽变电所全停时,分析对地区供电的影响程度。

第七章潮流计算及无功补偿

第一节潮流计算

第7.1.1条潮流计算的内容和深度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评价网络方案。

二、选择导线截面。

三、选择变电设备的主要规范。

四、计算网络电能损耗。

第7.1.2 条系统设计中潮流计算一般包括:

一、设计水平年有代表性的正常最大、最小运行方式,检修运行方式及事故运行方式的潮流计算。

二、过渡年份有代表性的潮流计算。

三、有水电的系统还应选择各种水文年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潮流计算。

四、必要时对水电调峰机组停机后的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

第二节无功补偿和调压

第7.2.1 条对设计水平年推荐方案进行无功潮流计算和调压计算,计算负荷一般是模拟到各主要变电所的高压母线或中、低压母线。

第7.2.2条通过无功潮流和调压计算,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大、小运行方式分区无功平衡情况及需要的无功补偿容量。

二、各种补偿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安装地点。

三、对电容器的投切要求。

四、对调相机进相运行的要求。

五、对水轮发电机功率因数、进相能力及调相运行的要求。

六、从无功平衡角度初步确定低压电抗器和高压电抗器的容量和安装地点。

七、确定合理的运行电压水平。

第7.2.3 条在无功基本平衡及配置合理的基础上研究电网中变压器的调压问题。

第八章电力系统稳定性计算

第8.0.1 条电力系统设计一般可仅对推荐方案和少数主干网络比较方案进行静态和暂态稳定计算,但若根据系统特点能判别哪类稳定起控制作用时,则可只进行这类稳定计算(必要时进行动态稳定计算)。

第8.0.2条暂态稳定计算采用的故障型式按《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试行) 第5.1.4条规定并结合系统的具体情况选取。

第8.0.3 条注意分析过渡年份接线及某些系统最小运行方式的稳定性。

第8.0.4条当系统稳定性较低时,应采取提高稳定的措施,如设置中间开闭所、串联电容补偿、调相机、静止无功补偿器以及电气制动、送端切机和受端切负荷等。系统设计可根据电网具体情况初步分析并推荐一种或几种措施,为下阶段布

第九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9.0.1 条电力系统设计中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选择断路器的遮断容量以及对今后高压断路器的技术参数提出要求。

第9.0.2条电力系统设计应按远景水平年计算短路电流。

第9.0.3条计算最大运行方式三相和单相短路电流。

第9.0.4条列出各枢纽点的短路电流水平。

第9.0.5条系统的短路电流宜限制到合理的水平,一般要与制造厂能提供的设备水平相适应。另外,如短路电流水平过大而需要大量更换现有断路器时,则应计算过渡年短路电流并研究提出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第十章工频过电压和潜供电流计算

第10.0.1条电力系统设计一般需按《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试行)的规定进行工频过电压计算,并提出限制措施。

第10.0.2条在系统设计中,当有必要研究单相快速和慢速自动重合闸时,对超高压长线路需进行潜供电流计算。

第十一章设计结论及有关建议

第11.0.1条列举本设计的主要结论及推荐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推荐理由。

第11.0.2条尚需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关键问题及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第十二章基建项目的进度安排主要指标

第12.0.1条分别列出本设计范围内的发、输、变电工程及无功补偿项目的投产时间、投资估算和主要设备数量简表。

第12.0.2条列出设计水平年燃料需要量。

第12.0.3条估算设计水平年系统总的和新增机组的平均煤耗。

第12.0.4条根据电源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列出各类主要电源(火电、水电、核电和抽水蓄能电站)的单位千瓦投资、电能成本、内部回收率以及资金的偿还年限,并需注明计算日期或单价采用的年份。

第十三章主要附图

第13.0.1条现有系统地理接线图及设计水平年、远景水平年及过渡年份推荐方案地理接线图。

第13.0.2条现有系统原则接线图(可适当简化)。

第13.0.3条电力负荷方面的图纸包括:

一、有关年份系统负荷分布示意图。

二、全系统历史负荷及预测负荷增长曲线。

三、本规定第4.0.6条中各类负荷特性曲线。

第13.0.4条现有和设计水平年燃料来源及运输途径示意图。

第13.0.5条电源和网络方案比较有关部分原则接线图、概略潮流图等。

第13.0.6条各类主要电源或机组在典型日负荷曲线上的工作位置和出力变化示意图。

第13.0.7条设计水平年和远景水平年的电源分布图。

第13.0.8条进行过初步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的火电厂厂址分布及本地区水力资源和开发规划示意图。

第13.0.9条推荐方案各种有代表性的运行方式潮流图,包括有功、无功、运行电压及主要机组无功出力、进相、调相情况,变压器的变比和调压方式。

第13.0.10条稳定计算必要的摇摆曲线和电压曲线。

c语言公共基础知识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1.1 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 (1)可行性;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 (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 (4)拥有足够的情报。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 (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是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 (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 (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4)1.4 栈和队列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

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典100题(附答案)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典100题 试题1: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 提高国民素质 B: 发展科学教育 C: 加强道德建设 D: 培养“四有”新人 答案: D 试题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 A: 实事求是原则 B: 伸张正义原则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实力原则 答案: C 试题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指()。 A: 通过发动革命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 当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以推翻统治阶级的社会变革对生产力发展有重大作用 C: 凡当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的时候,就必须发动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 以上均不对 答案: B 试题4: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 A: 根本动力 B: 主题 C: 直接动力 D: 中心 答案: C 试题5:“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A: 指导方针 B: 基本方针 C: 战略方针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6:在()的报告中、将“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基本国策。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四大 答案: B 试题7:1955年,()代表党和国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叶剑英 答案: B 试题8: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A: 内容 B: 目标 C: 指导方针 D: 基本方针 答案: B 试题9: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统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A: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 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C: 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D: 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答案: D 试题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从()开始。 A: 城市 B: 边远地区 C: 农村 D: 北京 答案: C 试题11: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 A: 否定或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C: 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 D: 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 B 试题12: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

(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题 1、输电线路的网络参数是指(电阻)、(电抗)、(电纳)、(电导)。 2、所谓“电压降落”是指输电线首端和末端电压的(相量)之差。“电压偏移”是指输电线某点的实际电压和额定 电压的(数值)的差。 3、由无限大的电源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其短路电流包含(强制/周期)分量和(自由/非周期)分量,短路 电流的最大瞬时的值又叫(短路冲击电流),他出现在短路后约(半)个周波左右,当频率等于50HZ时,这个时间应为(0.01)秒左右。 4、标么值是指(有名值/实际值)和(基准值)的比值。 5、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以外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连接),在三相系统中短路的基本 形式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接地)。 6、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电源是(各类发电厂的发电机),无功功率电源是(发电机),(电容器和调相机),(并联 电抗器),(静止补偿器和静止调相机)。 7、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直接接地)(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 8、电力网的接线方式通常按供电可靠性分为(无备用)接线和(有备用)接线。 9、架空线是由(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构成。 10、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有(改变发电机端电压)、(改变变压器变比)、(借并联补偿设备调压)、(改变输电线路参 数)。 11、某变压器铭牌上标么电压为220±2*2.5%,他共有(5)个接头,各分接头电压分别为(220KV)(214.5KV)(209KV) (225.5KV)(231KV)。 二:思考题 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p2) 答: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发电厂、输电、变电、配电以及负荷组成的系统。 电力网: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的设备组成的部分。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动力部分的总和。 2.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有何区别?(p4-5) 答:电力系统的地理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电力线路的路径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连接。但难以表示各主要电机电器间的联系。 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电力线路等主要电机电器、线路之间的电气结线。但难以反映各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的相对位置。 3.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p5) 答:特点:(1)电能与国民经济各部门联系密切。(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3)生产、输送、消费电能各环节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4)电能生产、输送、消费工况的改变十分迅速。(5)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颇为严格。 要求:(1)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4.电网互联的优缺点是什么?(p7) 答:可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为防止设备事故引起供电中断而设置的备用容量;可更合理的调配用电,降低联合系统的最大负荷,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联合系统中发电设备的总容量;可更合理的利用系统中各类发电厂提高运行经济性。同时,由于个别负荷在系统中所占比重减小,其波动对系统电能质量影响也减小。联合电力系统容量很大,个别机组的开停甚至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将减小,从而可采用大容高效率的机组。 5.我国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与之对应的平均额定电压是多少?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 (p8-9) 答:额定电压等级有(kv):3、6、10、35、110、220、330、500 平均额定电压有(kv):3.15、6.3、10.5、37、115、230、345、525 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发电机母线比额定电压高5%。变压器接电源侧为额定电压,接负荷侧比额定电压高10%,变压器如果直接接负荷,则这一侧比额定电压高5%。 6.电力系统为什么不采用一个统一的电压等级,而要设置多级电压?(p8) S 。当功率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导线答:三相功率S和线电压U、线电流I之间的固定关系为

爱国主义教育教案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领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意识、相互合作意识等,形成并获得个性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爱国守法观念.展望未来,要高瞻远瞩,以民族发展大计为重,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效祖国. 教学难点: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阅读讨论:课本内容,明确爱国主义的有关内容。 2、小组合作: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确定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写出具体的安排表。 3、调查采访: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并主动联系、实地考察,收集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等。 4、生动表述: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以演讲稿的形式,生动地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独特感悟。 5、选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演讲会的主持人,并做好主持演讲的准备工作。 二、口语训练: 演讲爱国主义诗歌. 三、导学读标: 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 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自觉参与意识、相互合作意识,形成并获得个性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四、释疑解难: 针对疑惑,提出解决方法。 五、精读探究: 1、创设情境,点燃热情 电视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片断,营造演讲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2、演讲竞赛,学生点评 演讲要求:脱稿,重点介绍当地爱国人士的事迹; 点评要求:从选材内容、个人的感悟、演讲技巧等方面综合评价 六、拓展延伸: 1、成果展示:以展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交流演讲稿。 2、反思感悟:联系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1.复习重点 1 ?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 ?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盐的水解实质 H 2O H ++OH AB== B n — ” n+ 进水进一步电离. 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如HPQ 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 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 > — 2— 3 — H 『3PQ H 2PQ HPO 4 PQ 4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 NaHS NmHPG 、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 NaHSO NaHPQ 、NaHSO 盐类的水解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具体为:1 ?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女口 NH 4CN CH 3CONH 碱性 中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 相对强弱 2 .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呈碱性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NH 4F 酸性 则呈酸性(如 NaHSC ) 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v 水解程度,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HB (n -1)—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 ) A(OH Hr 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岀的 川或0H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而促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 由此可知, 水解 .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中和 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

2015广东省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1、计算机网络是____相结合的产物。 A、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 B、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 C、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 D、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 2、WWW即World Wide Web,其中文规范译名为____。 A、因特网 B、万维网 C、世界网 D、超级网 3、PC机的更新主要是基于下列哪一项的变革____。 A、软件 B、微处理器 C、存储器 D、磁盘的容量 4、提出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逻辑部件组成的科学家是____ A、牛顿 B、摩尔 C、冯、诺依曼 D、比尔、盖茨 5、在Word中编辑某一文档,单击该文档窗口的“最小化”按钮后____。 A、不显示该文档内容,但未关闭该文档 B、该窗口和文档都被关闭 C、该文档未关闭,且继续显示 D、该窗口未关闭,但文档被关闭 6、HTTP指的是____。 A、超文本标记语言 B、超文本文件 C、超媒体文件 D、超文本传输协议 7、FTP是一个____协议,它可以用来下载和传送计算机中的文件。 A、文件传输 B、网站传输 C、文件压缩 D、文件解压 8、在实际应用的网络中,网络系统资源及安全性管理相对集中在一种多用户计算机上,这种机器称为____。 A、工作站 B、终端机 C、个人机 D、服务器 9、如果想寻找一个文件,哪项内容与寻找该文件无关____。 A、文件的类型 B、文件建立的时间 C、文件的大小 D、文件的图标 10、从网络覆盖范围上讲,因特网是一种____。 A、互联网 B、广域网 C、远程网 D、局域网 11、在Word的编辑状态,进行"替换"操作时,应当使用____菜单中的命令。 A、"工具"菜单中的命令 B、"视图"菜单中的命令 C、"格式"莱单中的命令 D、"编辑"菜单中的命令 12、下列哪一项表示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____。 A、主机,键盘,显示器 B、主机和它的外围设备 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3、因特网中某主机的二级域名为gov,表示该主机属于____ A、赢利性的商业机构 B、军事机构 C、网络机构 D、非军事性政府组织机构 14、Word“文件”菜单底部显示的文件名是____。 A、Word当前打开的所有文档窗口的文件名 B、最近被Word处理过但已关闭的文档的文件名 C、最近被Word打开或打开过的文件名 D、正在被打印文档的文件名 15、万维网WWW以____方式提供世界范围的多媒体信息服务。 A、文本 B、信息 C、超文本 D、声音 16、设置了屏幕保护程序后,如用户在一段时间____Windows将执行屏幕保护程序。 A、没有按键盘 B、没有移动鼠标器

第一章--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资料讲解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对电力系统起到保护和安全控制的作用,因此首先应明确所要保护和控制对象的相关情况,涉及的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构成,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特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及其相关概念。这是学习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本书内容的基础。 >>第一节电力系统基本概念 一、电力系统构成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所)、送电线路、配电线路、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其中,联系发电厂与用户的中间环节称为电力网,主要由送电线路、变电所、配电所和配电线路组成,如图1-1中的虚框所示。电力系统和动力设备组成了动力系统,动力设备包括锅炉、汽轮机、水轮机等。 在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多是三相的,且三相系统基本上呈现或设计为对称形式,所以可以将三相电力系统用单相图表述。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及电力网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如图1-l所示。 图1-1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及电力网示意图

互感器是—种变流设备,将交流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电流,供给测量、保护等二次设备使用,一般二次额定电流为5A或1A;电压互感器是—种变压设备,将交流一交侧高电压转换成二次电压,供给控制、测量、保护等二次设备使用,—般二次额定的相电压为100/3V。 二、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即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电力系统中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是一种工作接地。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与非直接接地两大类,具体有;中性点不接地、经电阻接地、经电抗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直接接地等。 1.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中性点直接接地是指电力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直接与接地设施相连接,如图1-2中的N点接地,通常应用于500kV、330kV、220kV、110kV电网。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保持接地中性点零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图1-2所示,非故障相对地电压数值变化较小。由于高压、尤其是超高压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水平、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都相对较低,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对保证变压器及其电气设备的安全尤其重要。但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与短路点构成直接短路通路,故障相电流很大,造成接于故障相的电气设备过电流。为此,需要通过继电保护和断路器动作,切断短路电流。

高考专题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第25讲盐类的水解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或“↓”。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NaCl②NH4Cl ③Na2CO3④CH3COONa ⑤AlCl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②⑤。 呈碱性的有:③④。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2)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2.外因 (1)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1)明矾净水:Al3++3H2O Al(OH)3+3H+。 (2)制备Fe(OH)3胶体:Fe3++3H2O错误!Fe(OH)3(胶体)+3H+。 (3)制泡沫灭火剂:Al3++3HCO错误!===Al(OH)3↓+3CO2↑。 (4)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施:NH错误!+CO错误!+H2O NH3·H2O+HCO - 。 3 网络构建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2.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3?懂得以科学的求实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2?掌握运动的涵义,理解并掌握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意义;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3?掌握规律的涵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第二节意识的本质 1 ?理解意识的本质。 2?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3?深刻理解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笫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 笫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理解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的基本要点;了解事物的联系引起事物的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牛:。笫二节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 1 ?掌握质、量、度、量变、质变等基本概念;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对立统…规律的内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际意义,能够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懂得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形而上学。 笫四章实践、认识、真理 笫一节认识和实践 1.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着重理解和掌握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以及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理解并掌握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其意义,了解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 笫二节认识和真理 1 ?掌握真理概念,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并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及意义。 3?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学会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广东省最新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精选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精选 第【1】题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C 第【2】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第【3】题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 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正确答案:D 第【4】题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第【5】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A 第【6】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第【7】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D

第【8】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和灵魂 正确答案:B 第【9】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B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1、 纯净的单晶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载流子自由电子空 穴的数量相等的。 2、 射极输出器属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于其电压放大位数约等于 1,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故又称为电压跟随器 ( 射极跟随器 )。 3、理想差动放大器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0,其共模抑制比为乂。 般情况下,在模拟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在 数字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截止状态。 限幅电路是一种波形整形电路, 因它削去波形的部位不同分为 4、 5、 上限幅、 下限幅和双向限幅电路。 6、 主从 JK 触发器的功能有保持、计数、置 0、置 1 。 7、 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 8、 带有放大环节串联稳压电路由调整电路、基准电路、取样电路 和比较放大电路分组成。 9、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状态,还 与输出端的原状态有关。 10、 当PN 结外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变宽。反向电流是由 少数载流子形成的。

11、 半导体具有热敏性、光敏性、力敏性和掺杂性等独特的导电 特性。 12、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的直流电。 13、 硅稳压管正常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在此区内,当流过硅稳压 管的电流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硅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不变。 电容滤波只适用于电压较大,电流较小的情况,对半波整流 电路来说,电容滤波后,负载两端的直流电压为变压级次级电压的 倍,对全波整流电路而言较为倍。 15、处于放大状态的NPN 管,三个电极上的电位的分布必须符合 UC>UB>UE 而PNP 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上的电位分布须符合 UE>UE>UC 总之,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的条件是:集电结反偏,发射 结正偏。 16、 在 P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空穴,而 N 型半导体中,多 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晶体管放大器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放大信号时, 三极管应始终工作在放大区。 般来说,硅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大于锗管的死区电压。 14、 17、 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反向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18、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将增大。 19、 20、

高三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水解 中和 盐 类的水解 1.复习重点 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一) 盐的水解实质 H 2O H +— n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B n —)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 而促进水进一步电离.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具体为: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如 NH 4CN CH 3CO 2NH 4 NH 4F 碱性 中性 酸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 相对强弱 2.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 4)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碱性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如H 3PO 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H 3PO 4 H 2PO 4— HPO 42— PO 43—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 HA H++A——Q A—+H2O HA+OH——Q 温度(T)T↑→α↑ T↑→h↑ 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 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 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 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 注:α—电离程度 h—水解程度 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 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 (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离程度CH3COOH>HAlO2所以水解程度NaAlO2>NaHCO3>CH3COON2在相同条件下,要使三种溶液pH值相同,只有浓度②>①>③ 2.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 例如 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它们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不同.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广东省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含答案

广东省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含答案 广东省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含答案(一) 1、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革命纲领不同 B、革命路线不同 C、革命领导权不同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县域经济,政府的主要任 务是()。 A、按照发展总体要求,立足实际,精于谋划 B、认真完善自身的发展思路,力戒简单复制 C、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D、突出特色,反对大而全;突出重点,反对平均主义 3、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 A、甲,13周岁,初中生,因网瘾成性杀死亲生母亲 B、乙,18周岁,在校大学生,驾车撞死路人并逃逸 C、丙,25周岁,公司职员,遭人抢劫奋起反击,将抢劫者打伤 D、丁,35周岁,警察,征用路人的私家车追捕网上逃犯 4、下列关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多选) A、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价格及劳务价格的统计物价变动 指标 B、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该指标较大时可能出现经济运行不稳定

D、该指标上升意味着居民生活成本下降 5、没收财产时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一部分或全部财产。() A、正确 B、错误 6、“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观性。()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至1949年)的主要不同就在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是其根本区别。故本题答案为C。 2、【答案】C。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具体到发展县域经济,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B。解析:不满十四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A错。C属于正当防卫,不是犯罪。D属于执行公务而依法征用。B构成交通肇事罪。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ABC。解析: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是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消费物价指数上涨,意味着物价上涨,发生了通货膨胀,较大代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则代表经济运行不稳定。CPI上升意味着居民生活成本的上升,故本题答案为ABC。 5、【答案】A。解析: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

电路基础知识点大全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填写以下电路图符号: 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四、电压 1 电压的作用 1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 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 连通的。 、认识电路 1. 电路的基本组成: 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起连接作用,传输电能 2. 电源 开关 灯泡 变阻器 电流表 电压表 3.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常见金属、 酸碱盐的水溶液、人体、大地、石墨等。 容易导电的原因: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具体情况: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 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自由离子) 2.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油、酸碱盐的晶体、陶瓷、橡胶、纯水、空气等。 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3. 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限。 三、电流 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金属导体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 子;在酸 碱盐溶液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按照这个规定,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3. 电流用字母 I 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 A 。 比安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 和微安(卩A ): 1A=10 mA 1 mA=10 3 卩 A 4. 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 0.6A (分度值0.02A ); 0—3A (分度值 0.1A )

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案知识讲解

滨湖镇望重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7——2018学年) 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力量,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也是实现中华腾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整个思想教育的基本工程,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和永恒的主题。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现将我校本学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做好爱国主义长期教育的相关文件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世界观、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认同。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感受、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培育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履行爱国主义责任,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2、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树立志向、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 三、措施及要求 1、严格遵守升旗制度,将升旗仪式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认真开展每周升国旗活动,安排值周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 (1)开展每周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学会唱国歌,准确理解国旗、国歌、国徽对祖国的象征性含义。 (2)班级布置,要求所有教室内都要悬挂中国国旗,张贴中国

地图。 (3)学校领导利用升旗仪式对师生进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教育,让爱国主义旋律唱响校园。 2、在唱红歌、看爱国电影过程中贯穿革命传统教育。 (1)音乐教师利用课堂每月教唱一首革命歌曲,并要求学生每天用心、用情唱国歌。 (2)组织学生观看一场红色经典电影,并要求认真写好观后感,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要记住党的恩情和关怀。 3、利用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和相关纪念日,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4、利用手抄报、黑板报、橱窗专栏、校园广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力度。 5、搞好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各任课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渗透到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根据有关内容,渗透爱国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 6、注意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创建德育示范学校结合起来,狠抓校风建设;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推行文明礼仪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道德银行”创建和德育之星评比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加强师德修养结合起来,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努力使爱国主义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 四、活动安排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盐类水解口诀: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 (1)有弱才水解 要求盐要有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 如:NaC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OH,则Na+是强碱金属离子,不会水解.NaCl中的Cl-对应的酸是强酸HCl ,则Cl-是强酸根离子,也不会水解. 所以,NaC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 又如:CH3COONa中的CH3COO-对应的是弱酸CH3COOH,则 CH3COO-是弱酸根离子,会水解.消耗H2O电离出的H+,结合成CH3OOH分子.使得水中OH-多出. 所以,CH3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 (2)越弱越水解 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 如:Na2CO3和Na2SO3 CO3^2-对应的酸是H2CO3;SO3^2-对应的酸是H2SO3

由于H2CO3的酸性弱于H2SO3 则,CO3^2-的水解程度比SO3^2-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 所以,Na2CO3的碱性比NaSO3的碱性强. (3)双弱双水解 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弱碱并且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阳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OH-;阴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所以双水解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 如:CH3COO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弱碱NH3*H2O ;CH3COO-对应的酸是弱酸CH3COOH 则NH4+和CH3COO-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OH-形成 NH3*H2O;CH3COO-结合H+形成CH3COO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 (4)谁强显谁性 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弱酸弱碱盐,由于盐中的阴离子水解结合H+,阳离子水解结合OH- 要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NH4)CO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CO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电离度,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CO3^2-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节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 (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就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她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就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她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就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她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 甲类传染病 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 乙类传染病 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与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三)丙类传染病 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三、传染病预防与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的预防 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医疗机 构的预防工作;其她相关的预防工作。 (二)传染病的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义务疫情报告人与责任疫情报告人。 疫情报告必须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题

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题 1. 我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解放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绩的(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3. 我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4. 我国国歌的曲作者是(聂耳),词作者是(田汉)。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 5.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新疆的省会是(乌鲁木齐)。 6. 在新中国成长的过程中曾出现过无数的中华民族的伟人,请你至少说出四个(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胡锦涛)。 7. 我国最有名的两条大河是(长江和黄河)。 8. 我国的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 !

一、填空题。(三四年级做1-10题,五、六年级要全部完成)(60分) 1.我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解放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绩的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 3.我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4.我国国歌的曲作者是(聂耳),词作者是(田汉)。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 5.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新疆的省会是(乌鲁木齐)。 6.在新中国成长的过程中曾出现过无数的中华民族的伟人,请你至少说出四个(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胡锦涛)。 7.我国最有名的两条大河是(长江和黄河)。 8. 我国的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平方千米。 9. 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叫。 ~ 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11.我国最高的山脉是;我国最高的山峰是。

12.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13. 请你说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名字。 14. 台湾的陆地面积有千米。 15. 在1894年中日战争中,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遭到惨败,被迫于1895年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 二、填空题。(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三四年级完成1-10题,五六年级全部完成。)(30分) ~ 1. 台湾第一大城市是()。 A、高雄 B、台北 C、基隆 D、新竹 2. 我国的国旗上有五颗星,大五星代表的是()。 A、农民 B、工人 C、解放军 D、中国共产党 3.我国的国徽上有国徽上天安门、绶带、五星、齿轮,还有()。 A、镰刀 B、锤子 C、天安门 D、光环 4.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 , A、50个 B、30个 C、6个 D、56个 5、我国一共有多少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