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政治知识点整理.

上海高考政治知识点整理.
上海高考政治知识点整理.

高中政治知识点整理及训练题

高一年级

前言我们的经济生活

一、基本学习内容

1.经济生活的四个环节

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

2.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而决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一切建设事业都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主要靠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要立足我国经济还不发达的现实条件, 顺应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 不断开拓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 迅速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进一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以人为本,就是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民。

(2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青年走向社会需要有经济意识

中学生要学会从经济视角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也就是“要从经济上进行分析” ,学会看经济背景、学习算经济账、懂得经济法规。

二、基本学习要求

(一识记

1.经济生活的四个环节

知道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是构成经济生活的四个环节, 了解各环节在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

(二理解

2.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

可着重把握三个问题:第一,经济建设中心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和必要性。第三,如何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可以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着重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青年走向社会需要有经济意识

理解学习经济知识、培养现代经济生活所需要的“经济眼光”对我们青年学生观察、分析、处理问题具有的现实意义。

三、学科活动指引

1.从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统计自己家庭日常开支的情况,并制成比较柱状图, 进行交流,看看谁家的开支更合理。

2.收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图文资料并展示出来。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上海上一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数据,试着分析上海在经济、社会方面具有哪些比较优势?说一说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青年提出了哪些要求?

4.为自己安排一次超市购物任务,与同学交流超市购物的体验。

四、基本训练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们的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下列经济现象中,属于经济活动分配环节的是(

A. 小杨在商店购买了一件名牌羽绒服

B. 海尔集团向税务部门交纳税金

C. 宝钢集团积极改进技术推出钢材新品种

D. 受金融危机影响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

2.坚持进一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以人为本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D.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党的十七大报告多次将“发展”与“第一”联系起来,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的“第一要务”就是指 ( A. 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发展生产力 D.全面建设

4.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禀实(仓禀:仓庫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A .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

B .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 .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

5.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落实“五个统筹” ,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现代化建设中, 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

A .注意到我国大一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B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行经济建设

C .既看到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又看到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D .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小黄在网上购得《高考 1977》电影票,去电影院观赏了这部感人的影视作品。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小黄的行为属于(

A .生产活动

B .交换活动

C .分配活动

D .消费活动

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这充分说明(

A .我国的一切建设事业,都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B .建设和谐社会要顺应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D .发展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3.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定,市区二级政府机关部门在处理公务时要带头使用再生纸,以促进资源循环使用,提高本市环保形象。上海市政府的这一规定(

A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B .有损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

C .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实举措

D .能保证本市生态环境朝良性方向发展

4.据联合国统计署调查, 84%的荷兰人. 89%的美国人. 90%的德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上述材料给当前的企业带来的启示是(

A .树立科学发展观,注意环境问题,促进环境型产品的发展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 .彻底改变生产方向,大量生产环保行业的产品

D .关注别国的消费状况,提高产品的出口量

5. 凯恩斯曾经说过:“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利己可用的完整的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 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这说明(

A .经济学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B .学懂了经济学,可以让人拥有“经济眼光”

C .经济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没有关系,是经济学家的事

D .经济学给人们提供的是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经济视角

(三简答题

1.每年冬春,上海园艺工人都要修剪行道树。修剪下来的树枝成为数量巨大的垃圾难以处理,过去的处理办法是焚烧或者运往郊区填埋,现在改为送到工厂作为制造板材的原料。 (1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本题所述过去和现在处理树枝的不同做法进行比较。

(2请举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符合或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例。

2.党的十七大报告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 ,虽然只改了一个词, 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理解。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一、基本学习内容

1.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通过社会生产,自然界的许多物质材料发生了变化,成为适合于人类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如果没有这种生产活动,人类社会本身将不复存在。社会生产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当一个社会提供的产品不仅能满足其成员衣、食、住、行等经济生活需求, 而且还有较多剩余的时候, 人们才可能有物质基础和闲暇时间去从事经济活动以外的其他各种社会活动。无论是文化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活动, 还是参政议政的政治活动, 都要以生产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动,使整个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这就是生产力; 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即在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另一方面,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一种生产关系如果能调动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它就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促进作用; 而当一种生产关系或者其中的有些环节压抑了人们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时,它就会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候,生产关系就需要作变革和调整了。

3.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1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2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藏等在内的自然资源。土地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 社会生产的一切物质实体, 都可以追溯到土地。土地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征。

(3 资本。在现代社会生产中, 资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资本通常有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和商品形态。

(4 经营管理。在现代社会生产中, 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的作用不会自动发挥出来, 必须要有另一种生产要素对它们进行组织、联结、整合,才可能发挥它们的合力作用,这种对其他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就是经营管理。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还会影响社会生产的总体水平和质量。因此, 经营管理也是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基本要素。

(5科学技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现在:第一, 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 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 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第三, 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 实现清洁生产, 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进步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

劳动、土地、资本、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缺一不可。其中,劳动、土地、资本要素被称为实体性要素,经营管理是联结性要素, 科学技术是渗透性要素。各生产要素只有合理地搭配组合在一起, 才能进行现实的和有效的社会生产。

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5.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密不可分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标志。

首先,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其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只有坚持以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6.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GDP 是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的 GDP 称为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地区的 GDP 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一国(或地区 GDP 的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 GDP 则反映一国 (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 GDP 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还能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当然, GDP 统计指标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7.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的需要, 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福利和得到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

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的轨道;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要通过积累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持续增强。

8.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离不开社会积累

所谓积累,就是指把新创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准备和物质准备的过程。当积累用一定的价值量表示出来时, 称积累基金, 而它在 GDP 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称积累率。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积累。有了积累,才会有条件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的人有工作和有收入;才会有条件去建立更多的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设施; 才能有力量去应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可见, 社会积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社会积累主要来源于三条渠道:政府的财政渠道;企业的利润留成;居民的一部分消费基金的转化。

二、基本学习要求

(一识记

1.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知道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范围是“一国” , 包括物质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价值总和, GDP 的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 GDP 则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了解 GDP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

2.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离不开社会积累

知道什么是积累和积累率,懂得社会积累的重要性,知道社会积累基金的来源。

(二理解

3.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可以从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生产两个方面把握。

4.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知道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含义,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懂得我国目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调整原有的生产关系。

5.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知道构成社会生产的五个基本要素,着重理解社会生产的五个基本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自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懂得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地搭配组合在一起才能进行现实的和有效的社会生产。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可以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影响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懂得科技进步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

7.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知道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懂得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必须做好的三个方面的工作,能够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涵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三运用

8.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国民经济信息化

所需掌握的知识点:(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2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可以联系我国的国情,阐述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可以分析说明党和政府为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如国家近几年为节能降耗所采取的措施等。

三、学科活动指引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创业计划书并在班级中交流。计划书可以包括创业项目、资本、公司选址、主营业务、员工招募、利润预期等内容。

2.搜集上海近几年 GDP 的增长和能源消耗的有关数据,制作相关折线图,讨论什么是绿色 GDP ?绿色 GDP 的意义在哪里?

4.编辑一期以“科教兴市”为主题的宣传板报,在班级、学校或社区中宣传“科教兴市” 主战略。

四、基本训练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生产过程有多种要素参与,各种要素合理搭配组合在一起,才能进行现实的和有效的社会生产。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是(

A. 劳动者的劳动

B. 科学技术

C. 经营管理

D.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2.到 2020年我国将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 (

A .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B .一国(或一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

C .一国(或一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和

D .一国(或一地区三大产业劳动者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全部劳动成果

3. “抓斗大王”包起帆及其领导的团队研发的“散货自动化装船系统和卸船系统” ,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 将大大提高上海港口的生产效率。这一智能化设备和工艺系统的研发所需要的主要生产要素除了“科技”和“劳动”外,还有(

A .资本、人口 B.土地、人口

C .管理、土地 D.管理、资本

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在解释农业产量的增长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 物质资本的质量差别是相当重要的, 农民的能力差别是最重要的。舒尔茨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耕地对于农业生产并不重要

B .要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与科学素质

C .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D .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5.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 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两番。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均”指标,除了要考核经济总量外,还必须考虑(

A .消费结构的变动 B.人口增长的因素

C .企业对外投资的增长 D.所有制结构的变动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随着社会生产力逐渐提高,我国社会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以下趋势(

A .劳动者的劳动要素的作用将越来越降低

B .科学技术将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C .脑力劳动在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

D .资本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2.下列四项建设工程表达的共同主题是(

①西部开发②再就业工程③关注“三农” ④扶贫送温暖

A .坚持效率优先 B.统筹区域发展

C .统筹城乡发展 D.坚持共同富裕

3.绿色 GDP 是反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在未来 20年内,我国将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 GDP 核算体系。这是为了(

A .增加经济总量,加快发展速度

B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C .扩大内需、刺激投资

D .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4. 社会积累基金对一个国家来说就像是坚强的后盾, 支撑着国家的正常运作和稳步发展。社会积累基金主要来源于(

A .政府的财政渠道 B.企业的利润留成

C .吸引国外的投资 D.居民一部分消费基金的转化

5.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有利于(

A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B .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C .高起点上加速实现工业化

D .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三简答题

1. 近年来,中国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期, GDP 年均增长率为 10%左右。但是,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资源消耗很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尚不发达。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 GDP 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指标,而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1 什么是 GDP ?

(2 GDP 总量、人均 GDP 分别反映了什么?

(3请举一例近期能促进或者体现经济、社会、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府举措。

2. 近两年, 党和政府多次强调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新世纪头 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哪些特征?

3.这些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一件稍上点档次的商品,其包装往往是里三层、外三层。这些包装的设计精致、图案华美,有些更是精美得如同工艺品。生产这样精美的外包装值得吗?为什么?

4. 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 要提高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例, 要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请简要回答:

(1科技创新在上海城市发展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2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社区准备编辑一期以“科教兴市”为主题的宣传板报,请结合经济常识编制一分板报内容的主要提纲。

(四分析说明题

1.近年来,以东亚为零部件供应方、以我国为加工组装制造基地、以欧美为核心技术研发方和主要市场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逐步形成。据统计, 2008年上半年我国对美顺差 916.7亿美元,对欧顺差 719亿美元。在我国 6666亿美元的出口贸易总额中加工贸易出口占了很大比例,其中加工贸易出口约 65%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其中大多是欧美企业。我们只赚取较少的加工组装费。因此,有人说:顺差在中国,利润在

欧美。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用“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的知识分析“顺差在中国,利润在欧美”的原因。2. 材料一:我国人均耕地、粮食产量的国际比较

(1材料一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

源的必要性。

(3请你为我国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工作提两点建议。

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一、基本学习内容

1.个人收入与可支配收入

在总收入中,扣除需要缴纳的税收和社会保障金的余下收入是可支配收入。

个人总收入 -(税收 +社会保障金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的两部分。

个人可支配收入 =消费 +储蓄

2.决定家庭消费和储蓄比例的因素

决定家庭消费和储蓄比例应从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出发, 但通常需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2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除此之外,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等许多因素,也会对人们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发生影响。

3.适度消费的含义和作用

适度消费对于整个社会来说, 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 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1 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生产决定消费, 人们的消费水平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量的增长,必然会推动生产量的增长,而生产的增长,自然会增加就业,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

(2 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适度消费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的生产目的。适度消费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创造,必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4.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1 消费水平的高低。消费水平的高低是指一个家庭拥有的消费资料和服务产品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

(2精神消费状况。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一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3 闲暇时间的多少。闲暇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是消费者享用自己的收入和进行文化娱乐交往活动的时间。在各种和闲暇时间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 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课题。

(4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所以,改善生活,不能只注意增加收入、提高消费水平,还应当努力提高生活的质量。 5.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提倡艰苦朴素

提倡艰苦朴素不是反对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而是反对脱离生产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的奢侈浪费。

艰苦朴素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良品质。提倡艰苦朴素,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有利于实现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有利于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提倡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要从日常的生活消费做起。

6.消费结构及其分类

消费支出的不同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消费结构。

按照不同的划分角度,消费大致可以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物质消费

和精神消费;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最直观的分类是将消费支出项目分为衣、食、住、行、用。

合理消费就是在一定消费水平基础上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以提高消费的效益。

7.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定律:食物消费比重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变化趋势。

恩格尔系数 =食物支出 /消费支出总额 ×100

恩格尔系数的大小被广泛地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8.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从低层次的消费结构向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化。消费结构的这种进步反映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1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2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3非耐用消费品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4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5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9.消费的弹性和刚性

消费的弹性和刚性是指消费需求受消费品价格和家庭收入变化等因素影响的大小。影响大则弹性强、刚性弱,影响小则弹性弱、刚性强。

消费弹性归根到底是由不同消费项目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同决定的。通常来说,消费需求弹性小的项目的重要性, 要大于消费需求弹性大的项目。安排日常生活消费时, 首先要保证需求具有刚性的项目,再根据支付能力安排需求弹性较大的项目。

10.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消费者的行为是受消费心理支配的。健康的消费心理, 有助于帮助消费者实现合理消费; 而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则会妨碍合理消费。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是指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违反精神文明的、或者影响合理消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1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主要有:攀比心理、炫耀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

(2攀比心理表现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全然不顾自身的收入水平和条件,也不管这样的消费的自己合适不合适。

(3炫耀心理表现为追求的是“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 ,并以此作为荣耀。

(4从众心理表现为顺从社会大众的消费潮流,仿效多数人的消费行为。

(5逆反心理表现为排除社会大众的消费潮流,拒绝循规蹈矩,追求与众不同。消费中不良心理和不合理消费习惯, 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成熟有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成熟常表现为:冲动购物、缺乏自制力、自觉不自觉地将购物作为宣泄情绪、疏解心理压力的手段。

最新高三政治易错知识点整理

最新高三政治易错知识点整理 高三政治易错知识点整理 经济学: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混同 2、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3、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4、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5、高新技术能够使用权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 6、国有资产等同于公有资产 7、价格由购买力决定 8、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9、国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10、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11、微观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宏观经济总是对立的 12、股票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1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降低失业率 14、国民收入与财政收入混同 15、税收可以由税务机关随意加以调整 16、国债可以无限制发行 17、消费决定生产 哲学部分 1、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起促进作用。 3、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4、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5、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6、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7、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8、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9、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10、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11、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2、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就是发展。 13、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是永恒不变的。 14、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15、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16、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17、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18、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目的。 19、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20、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1、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稳

高考政治常识知识点整理

政治常识知识点整理 1、不同时期政治的内涵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剥削阶级的统治被推翻,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后,政治主要表现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政权是阶级统治权,它是政治中的根本问题。 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国家政权。因此,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在剥削阶级的统治不复存在的社会,政权仍然是政治的核心。 无论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是解决社会的各种矛盾,处理国内外的关系,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都要依靠国家政权。 3、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 我们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就一定要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 所谓政治观点,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对政治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问题所持有的基本主张和看法。 政治观点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 只有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才能具有政治鉴别力,才能具有政治敏锐性。 4、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我们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就一定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是指集中反映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目标。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为什么思想政治素质是青年最重要的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总称。 政治素质主要由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信念等要素构成。 在人的所有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对人的其他各种素质有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应对国际严峻挑战的紧迫需要。 6、怎样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要激发对待政治生活的热情,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实践,要努力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7、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政治选举(选举权、被选举权)——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政治结社——参加政党活动、政治性社会团体;政治表达——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 8、公民政治参与的目的 ○1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切主要活动○2使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9、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 有序(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合法、自主、理性 10、公民政治参与的良好环境条件

八年级政治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 . . .. .. . 八年级政治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1、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国公民?(2)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国公民。(2) 2、“公民”与“人民”的区别是什么? 公民是个(法律)概念,而人民是个(政治)概念,人民的围不包括敌人在。公民在(法律)上同“国民”是同意词。公民的围包括(人民和敌人)。在公民中人民占绝大多数,专政对象(含罪犯)只占极少数。(2) 3、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围,以(作为)和(不作)为的方式取得利益。(2) 4、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实现的?(2) 公民的权利是公民在(宪法和法律)的围,以作为和不作为的方式取得的。一方面,公民有权(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去(实践)某种行为;另一方面,公民有权要求其他公民、国家机关或有关组织(去做)或者(不做)某种行为,以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实现。(2) 5、为什么说人身权利是公民享有其它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3) 在公民人身权利中,人生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因为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参加国家.s. . .. ...

管理,享受权利和其他权利。(3) 6、公民的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2) 7、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哪些容? 人身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容。(3) 8、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3) 9、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是国家法律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4) 10、哪些行为是伤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伤害他人的生命,要(承担法律)责任。伤害他人的(健康),包括伤害公民身体的肌肤、器官、机能的,也都为法律所不容,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杀人、殴打他人是对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侵犯,是犯罪行为。(排污)使他人中毒致残,(恫吓)他人使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建筑物上的搁置物)坠落砸死砸伤他人,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等,也是对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侵犯。(4) 11、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2016年政治学考知识点整理

2016年政治学考知识点整理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供求如何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①价格上升时,减少购买;价格下降,增加购买。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③互为替代品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影响是反向的。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哪些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对生产要素的投入。 4.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水平①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总量就越大。②对未来收入乐观的预期,会加大消费,反之减少。③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提高。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5.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①支撑经济增长;②促进创新;③扩大就业;④增级税收等。 6.企业如何经营与发展?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7.如何解决就业问题?①党和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就业机制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8.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①自觉履行劳动义务;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③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9.如何保证社会公平?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是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③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10.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②反对平均主义,防止收入悬殊;③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神;④先富帮后富。 11.财政的作用有哪些?①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13.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怎样加强宏观调控?必要性:①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②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主要目标:促进经

政治常识基本知识点

政治常识基本知识点(转发) [国家制度] 1、国家具有三种属性:⑴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⑵ 国家具有主权属性;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⑶国家具有社会属性,国家负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⑴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 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⑵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4、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 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5、我国的对内国家职能:对内职能有:⑴政治职能:即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 子的破坏活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⑵经济职能:组织经济建设,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⑶文化职能:包括组织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仅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能够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⑷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6、我国的对外国家职能:对外职能有:⑴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 和领土完整。⑵发展国家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7、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政体受历史条件、阶级力量的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8、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⑴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⑵职权:有立法 权,其中,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权,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任免权、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⑶与其他国家机 关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因为 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10、“一国两制”的内容:“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一个中国,在国际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在备考政治会考的时候,高中生考生要学会归纳知识点,将知识点联系起来,理清关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及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主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及之间的关系 (1)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意义: 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巩固国防。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自治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或: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A、客观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B、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高中政治会考必备知识 走近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地位、基本要素和基本权利与义务? (1)地位:是国际社会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基本要素:主权国家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对于基本权利的掌握需要理解,能够举例识别) (4)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分类和作用? (1)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 (2)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3.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和作用:

复旦MPA政治学考点整理

政治学考点试整理 考点一:古典民主向现代民主的发展进程与差异 一、民主的本意是指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决策,并轮流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为了确保直接民主,就必须: 1、让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和平等的决策权——人人都直接统治; 2、统治者定期轮换,时间越短越好——群体与个人、立法与执法的轮 换; 3、以随机方式产生统治者——抽签而非投票; 4、定期驱除可能威胁到民主的人——陶片放逐法。 然而,古典民主要求规模小,只能在城邦中实施;统治者对于作为专门技艺的政治有很高要求,而民众或冷漠(不关心政治),或愚昧(缺乏政治能力),甚至有可能出现民众暴政(苏格拉底之死),同时古典民主将妇女、外邦人等均被排除在外,也只是少数人的统治。 二、现代民主是代议民主,即人人都享有平等挑选统治者的权利,选出统治者代表人民统治而不是人民直接统治。因此,代议民主是一种民有和民享的政府,但并不是民治的政府。人民的统治变成了人民同意的统治,进而变为人民同意的被统治。 考点二: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对于自由的不同理解

新自由主义承袭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个人主义传统,主张“个人拥有权利。”“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侵犯个人基于正义的权利。其代表作是罗尔斯的《正义论》。新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至上的价值观,个体可能先于自我拥有社会价值。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是后天的、外加的。 社群主义的出现,源自对《正义论》一书的背后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社群主义全然反对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认为自由主义忽略社群意识对个人认同、政治和共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理论建构前后有其限制。社群主义认为,完全独立于社会价值和社会目标的个人自主是不存在的,任何个体人格都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着不同社群的历史和传统。 社群主义以社会本原取代自由主义的个人本原,其所言的自我观是一种社群导向的自我观,主张个人认同及价值观的形成,并非在进入社群前即由个人意志所决定,必须透过个人与其所著根的社群间的对话关系发现之。由于自我构成和自我理解的关系互为交互作用不可分,因此要理解一个人,也必须从其身处社群的生活背景来理解。 (真的很难理解…恳请达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下。) 考点三:从消极自由主义到积极自由主义的脉络(学术要点) 柏林的观点:消极自由即免受他人强制的自由;积极自由即积极完善自我的自由。 消极自由主义即所谓法权自由认为,自由只能是一种法治状态下的自由,政府的作用仅限于通过对暴力的垄断而强制法律实施(守夜人),不应该主动干预社会经济。 可是,消极自由主义有其缺陷:在现实中很难区分冒犯与强制的边界;在理

高考政治常识主观题知识点

高中政治常识主观题必记知识归纳 一、国家 1、国家性质: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民主政治建设 (1原因:①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措施: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国家职能 (1对内职能: ①政治职能: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职能。包括统治、民主和健全法制等方面。 ②经济职能: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③文化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政治方向, 而且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包括科教文卫体艺等方面。 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保、社会保障体制、维护公共财物、兴建公共设施、维护社会稳定等。 (2对外职能:①保卫职能。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职能。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职能。 4、国家结构:对台政策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原则。 (2对人民负责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3依法治国原则。 立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 行政机关做到依法行政;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加强法律监督; 加强法制宣传。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6、公民与国家: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会考是高考的通行证,只有通过会考,才能参加高考,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 高中政治会考必备知识点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①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注: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②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出较高的使用价值都有顺利的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注:商品生产者从商品判断标准的中得到的启示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只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顺利实现商品价值。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质量上乘的商品,其价值容易实现。同时,产品质量越好,信誉越高,使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生产者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职能是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生活中表示为价格标签)——表现和衡量其他 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要求: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注1:货币的本质决定的货币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货币的本质。 注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不是说货币只有这两个职能。注3: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货币参与交换的过程。 在交换过程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表现的是货币流通手段的 职能;若交钱提前于交货或滞后于交货则表现的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高二政治常识知识点大全

高二政治常识知识点大全 (1)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并反映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对内职能(依法打击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科文卫事业;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维护安定团结和社会治安、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兴办公共设施和保护生态环境)和对外职能(防御外敌入侵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宪法赋予他们特有的权利(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询权等)并且必须自觉履行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3)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其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

最新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思想政治必备知识点精华总结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思想政治必备知识点精华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 1、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需求法则——商品价格升高,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2)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弹性(生活必需品反应小,高档耐用品反应大);(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补品呈反向变动,替代品呈正向变动) 5、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投入。 6、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性因素。 (2)居民收入是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消费水平受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受收入差距影响。 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应践行的基本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9、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10.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1.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怎样经营公司)? 精品文档

2017届政治学合格考知识点

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基础型课程部分(政治学新教材) 主题一人民政权人民当家 1、国家政权的含义:政权是国家的权力。 2、国家政权是政治的核心: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而实现和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关键在于掌握国家政权。 3、人民军队是我国政权的主要成分:人民军队的重要地位、组成、任务: ①地位: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我国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 ②组成: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③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阶级基础;具有极为广泛的政治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参加政权的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包括其他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5、民主与专政的关系: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它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两者关系:民主与专政是不可分离、辩证统一的,两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民主是专政的前提和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6、我国的基本国家职能: ①对内:a.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c.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d.组织社会公共服务。 ②对外:a.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b.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协调我国和他国的关系。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 注:只有国家政权机关才能行使国家职能(党、政协、居委等都不可以) 主题二国家机构服务人民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乡镇和县级)或间接(省级和全国)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2、我国国家机构的构成:权力机关(人大)、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①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②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又称中央人民政府,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享有一定的立法权和裁决权。 ③我国司法机关的组成: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④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关系:对刑事案件的侦查和、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审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以及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它们在办理刑事案件中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可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和职权:①全国人大的地位和主要职权: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其闭会期间行使部分职权,两者是从属关系。 我国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两者关系: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政治常识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国家 1、国家的本质: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二、国家性质(也叫国体) 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 三、人民民主专政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新型民主、新型专政):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的表现: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的表现:(1)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 实现 4、注意: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 人权中最根本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5、专政的适用范围——极少数敌人 6、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 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8、四项基本原则的地位——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第二节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一、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二、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方面?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 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注意:依法被 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三、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包括哪些方面?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及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主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及之间的关系 (1)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意义: 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巩固国防。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自治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 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或: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A、客观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B、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 各位知道政治常考的知识点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识点汇总!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经济常识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哲学常识 1.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高中政治学考知识点

高中政治学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学考知识点: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 一、人大代表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 1、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1)人大代表是人民意志的表达者,也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 (2)代表与被代表,受委托与委托 2、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的特点: (1)人大代表权力的源泉在于人民 (2)人民与人大代表权力委托关系的成立必须经过法定程序 (3)人民对人大代表的权力委托是有期限的 3、人大代表应有的素养:良好的政治素质、法制意识和文化修养,较高的参政议政和社会活动能力,强烈的代表意识,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健康 的身心素质。 二、人大代表的职责: 1、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性: (1)关系到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 (2)关系到人民当家做主权力的实现

(3)关系到自身代表价值的实现 2、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的职责:与会权、审议权、提案权、选举权、询问权、质询权、罢免权、调查权、表决权、建议、批评和意见 权以及提议权等 3、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职责 4、人大代表履职的意义: (1)加强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2)加强了人大代表与人大会、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的联系 (3)有利于人大代表知情、参政和议政、更好地行使职权 5、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高中政治学考知识点:民主 1、民主的内容:民主制度、民主权利、民主作风、民主方法等 2、实行民主的领域: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 3、民主的含义:从根本上说,民主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国体、政体、政党制度等。(在现代社会中,民主是指一定阶级在形式上或实质上 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国家政治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政体

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2017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一、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 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有价值就一定是 商品,是商品就必有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所不可缺少的,如果假冒伪劣 就不能视为商品。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无直接关系,但存在 间接关系,将会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商品的价值量

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量之分,但多数情况下 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要注意分清。 4、如果l只羊=10斤大米成立,这是不考虑供求关系变化情况下,得出价值相等。 等式的右边是等价物,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与卖同时进行即 W-W. 5、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以是一般等价物,也可以是货币,这 时买与卖分离。货币产生后,交换媒介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即W- G-W. 6、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有贮藏手段职能。除执行价值尺度外,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纸币不是观念中的货币,是货币符号。假 币不是纸币。 7、价值的表现:交换价值、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价格都是商 品价值的表现。 等价物-----般等价物-----货币 交换价值←---价格 8、流通中所须的货币量是指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由于货币是 指金银贵金属货币,因此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是指金属货币量 9、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 价上涨。 10、价格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根本性的因素快(定因素)是价值 (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坚持价值决定价格的前提下考察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关系直接影响价格的变化但不是决定因素。在货币价值一定的 条件下考虑,除价值的决定与供求关系的影响,还有政策因素、纸 币的发行、人们的购买心理等。

高二政治学考知识点归纳

2014年高二政治学考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经济生活》 1、供求影响价格:①当供大于求,货多不值钱,价格下降(称买方市场)。②当供小于求,物以稀为贵,价格上升(称卖方市场)。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宗教信仰、习俗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会增加对它的购买。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在互为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导致另一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⑤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会引起人们的购买力下降,降低消费水平。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4、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两个:①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就会加大当前的消费、反之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人们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总体消费水平提高。②物价总体水平: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上涨,会引起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人们消费水平降低;反之,则人们消费水平提高。 5、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我们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6、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学管理、科技进步等手段,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 7、劳动和就业:(1)重要意义:①从国家角度看:就业是民生之本,有效的就业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②从社会角度看: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③从个人角度看: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就业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3)解决措施: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劳动者:①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谋求自主创业,靠自己的双手开拓自己的生活。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即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③劳动者要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8、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为什么: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2)怎么办:党和政府:制定和完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制度,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完善社会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