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和对策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和对策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和对策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和对策

摘要: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秸秆

中含有农作物30%-50%的养分,可以碾碎后当肥料使用。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加上各种替代原料的投入利用,山东省农作物秸秆出现了过剩,农民随意焚烧秸秆的现象越来越多,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还浪费了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因为焚烧之后秸秆中的氮和碳几乎消耗殆尽。因此,加大力度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缓解农村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目前,我们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农民适当的补贴和正确的引导,正视并解决农作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限制问题,正确认识市场需求,改进现有的秸秆循环利用技术,建立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长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山东;

中图分类号:N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7-00-02

一、引言

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是农村重要的农作物副产品,也是一项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每年生产的农作

物秸秆大约有6.4亿t,约占世界秸秆总量的30%。近些年来,国家对于秸秆综合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争取到2015年秸秆利用率达到80%,但现在看来与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不仅如此,秸秆焚烧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如:PM2.5。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会出台很多严禁焚烧秸秆的政策,但收效都不大。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农民都不愿意把秸秆搬到市场去卖,也没有碾压设备对秸秆进行处理,因此,焚烧秸秆或者将秸秆丢弃成为了最省事的处理方式。据统计,山东、浙江等省每年有50%左右的农作物秸秆被丢弃或焚烧,这种现象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针对山东地区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和受到的限制,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本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二、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一)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通过推广秸秆还田、用竹笋壳养牛、稻草栽培食用菌等方法,提高农作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同时也为秸秆的创新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秸秆的肥料化利用占比最高,占74%。肥料化利用主要是将秸秆用机械碾碎和消毒后还田使用,这样能充分利用秸秆中的养分。其他的资源化利用方式还有能源化利用、原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等。能源化利用主要是将秸秆作为燃料使用,原料化

利用主要是把秸秆经过加工处理后当作工业原料投入生产,饲料化利用就是用秸秆经过处理用来喂养牲畜。虽然有多种途径可以将农作物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但是这些过剩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大部分的秸秆都还是直接丢弃或者焚烧,政府也并没有联合商家建立规范的农作物秸秆回收途径,使得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粗放型”阶段[2]。

(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面临的问题

资源化利用的政府“热”农户“冷”问题。尽管国家政府已经连续很多年推出禁止焚烧秸秆和推动资源化利用的

政策,但是农户对此热情不高。主要原因是农户对秸秆进行

a资源化利用的人力成本、运输成本很高,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务农人员减少,劳动力成本相对提高,人力成本高成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大难题。其次,农户对焚烧秸秆的危害认识不足,并没有切身体会到环境污染带来的诸多不便。而且,政府还面临秸秆焚烧监管困难的问题,很多小农户焚烧秸秆具有随机性,地点和时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监管的困难。

三、秸秆资源化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一)市场需求不明朗

农户对于秸秆的用途并不是十分了解,很多情况下只是知道秸秆能用来做肥料或者饲料,农户与市场上的秸秆买家

很少接触,因此不了解市场对秸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户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去了解农作物秸秆的市

场价值,而且农忙时候农户也无暇去处理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问题。这就造成了很多农户偏向于直接焚烧秸秆或者丢弃秸秆,因为秸秆在市场上的需求并不明朗,很多情况下在市场交易所产生的费用会高于获得的收益,农户自然就不愿意花费精力把秸秆运到市场上卖。另一方面,由于山东省是粮食大省,秸秆过剩也是常态化现象,过剩的秸秆如果没有经过碾碎或者其他加工处理,在市场上很难获得很好的价格,这也就成为制约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难题。

(二)收获时期农村劳动力不足

由于中国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有35%左右的人员外出务工,这部分人员大部分是青壮年,农村剩下的务农人员基本上是中老年人。从劳动力数量上看,每到夏收、秋收时期,农村的务农人员由于数量不足,难以负担太多的农活,而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要求一定数量的劳动人员花费一到两天的时间将秸秆捆绑、装运,短缺的务农人员就难以对秸秆进行回收处理了。从劳动力质量上看,务农人员由于年龄问题,体力没有青壮年好,因此在农忙季节很难再有精力去很好地出来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很多时候由于力不从心,也只能将秸秆就地焚烧或者丢弃。

(三)技术门槛较高

为了实现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农户需要购买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同时也要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就拿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来说,农户需要购买碾碎秸秆的机器,还要给秸秆做杀菌处理,尽量避免秸秆里面的微生物或者害虫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然而,高昂的设备投入并不是每个农户都能负担得起,而且这种投入带来的回报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农户为了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能够更好地实现,可能还需要定期学习相关的知识,这不仅增加了农户的资金成本,也增加了时间和生理成本,很多小农户并不愿意投入这些成本去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带来的正外部效应。

四、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和出路

(一)政府应对秸秆资源化进行定位

农户对于秸秆的认识还是局限于传统的理念,认为秸秆是“垃圾、废物”,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户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忽视,农民并不认为秸秆可以成为一中资源。因此,政府有必要在如何将秸秆转化为资源,以及资源化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多高这方面的问题上加大普及和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认识秸秆的资源价值,改变传统的思想。如何将秸秆资源化是一个技术问题,要立足于现有的技术,进一步细化和优化技术水平,同时政府也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农户相应的补贴,组织农户进行相关技术的学习,减少农户进行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

术门槛。同时,政府应该考虑给予农户补贴的标准,因为现阶段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市场机制还没有成型,政府是主要的受益者,因此,政府应该多为农户着想,使农户觉得秸秆资源化利用是有利可图的,只有这样农户才能支持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政府的补贴政策也应该更加灵活,对于一些不愿意购买机械设备进行农作物秸秆处理的农户,可以回收他们的秸秆,用秸秆换取肥料或饲料,这样就可以由政府把秸秆集中处理,农户也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二)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产业化

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农作物秸秆利用的产业化,形成“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主体,以利益为纽带”的基本格局,对一些刚起步的秸秆资源化企业给予补贴,大力扶持这些企业扩大规模[1]。同时,在农村可以建立秸秆收储点,提供上门收秸秆服务,既方便企业将秸秆集中管理,也减少农户的运输成本。政府可以制定秸秆买卖方面的政策对农户的利益进行保护,比如:最低收购价格。政府还要对农户进行更有力的补贴,吸引农户将秸秆卖给相关企业。山东省是农业大省,政府应该积极地把过剩的秸秆更好地利用,只有充分考虑农户和企业的利益,把秸秆产业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才能真正提高秸秆的回收利用率。

五、结束语

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农村地区资源

短缺的问题,还可以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户的收入,实现多方面的共赢。目前阶段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能量转化率不高、政府补贴不到位、农户投入成本高等,政府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通过推动秸秆利用产业化的方式来多方面协调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政府在政策上要加强对农户的补贴,增加农户对秸秆资源化概念的理解。对于企业,政府应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帮助,扶持这些企业尽快形成集群效应,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军、史建民.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特征和困境及出路[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3).

[2]何有良、叶基瑶、季淑枫.杭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4(5).

[3]方放、李想、石祖梁、王飞、常志州、张姗、孙仁华、宝哲、邱凌.黄淮海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结构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

[4]王新杰、胡俊梅.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限制因素分析[J].资源与环境,2007,11.

[5]侯新强、张慧涛、杨蓉、杨俊孝.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益分析与发展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9).

我国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1-9-29 一、铁矿资源储量及其特点 我国铁矿资源分布非常广泛,遍及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700多个县、旗。截止2006年底,全国铁矿石查明资源储量607.26亿t,其中,基础储量220.92亿t,占36.4%,资源量386.34亿t。辽宁、四川、河北、山西、云南五省合计查明资源储量372.52亿t,占总查明资源储量的61.3%。 我国铁矿资源多而不富,以中低品位矿为主,富矿资源储量只占1.8%,而贫矿储量占47.6%。中小矿多,大矿少,特大矿更少。矿石类型复杂,难选矿和多组分共(伴)生矿所占比重大。难选赤铁矿和多组分共生铁矿石储量各占全国总储量的1/3,共伴生组分主要包括V、Ti、Cu、Pb、Zn、Co、Nb、Se、Sb、W、Sn、Mo、Au、Ag、S、稀土等30余种,最主要的有Ti、V、Nb、Cu、Co、S和稀土等,有的共(伴)生组分的经济价值甚至超过铁矿价值,如白云鄂博铁矿中含有丰富的REO和Ta、Nb;攀枝花钒钛铁矿中的V和Ti储量居世界前位。随着分离和应用技术的提高,这些共(伴)生组分将得到充分的综合回收利用。有些红矿有用组分嵌布粒度细,或者与有害组分嵌布紧密,难以选别回收,造成铁矿物选矿回收率低,大量有用组分流失到尾矿中。有些以中低品位为主但易采易选的磁铁矿矿床,其中夹有大量边际效益的低品位矿石,如有适当的经济刺激政策,也可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二、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过程中资源的利用情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内钢铁市场需求日益强劲,近20年来,钢产量翻了几翻,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对铁矿山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已形成具有年产铁矿石5亿t能力的生产体系,并建成鞍山-本溪、西昌-攀枝花、冀东-密云、五台-岚县、包头-白云鄂博、鄂东、宁芜、酒泉、海南石碌、邯郸-邢台等重要铁矿原料基地,铁矿石采掘规模居世界第一,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铁矿石生产集中程度也不高,据2006年的统计,全国共有铁矿山3933处,其中大中型矿山224处,占矿山总数的5.7%。大部分铁矿石采用的是露天开采,特别是大型矿山,更是以露天开采为主。2006年全国有齐大山(1700万吨)、水厂(850万吨)、南芬(1200万吨)、南山(600万吨)、白云鄂博(1200万吨)、兰尖(600万吨)等年产矿石量超过300万t的露天铁矿山16座;而年产量超过100万t的地下矿山仅10座,如镜铁山(330万吨)、梅山(340万吨)、西石门(200万吨)、程潮(150万吨)等。全国有重点选矿厂35座。 大中型铁矿山露天采剥工艺多为组合台阶或分条扩帮开采工艺。开拓方式主要为铁路-汽车联合运输方式,或采用单一汽车、平硐溜井运输方式。

秸秆利用及现状

雾霾来源之一秸秆的综合利用现状 摘要:我国是秸秆产量大国,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对于保护环境、缓解能源危机、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几种方式,以及各种利用方式存在的优缺点,为我国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利用方式

引言 秸秆是农作物子实收获后剩余的茎秆和残留的叶片。我国是产秸秆大国,秸秆种类有近30种。秸秆中隐藏着巨大的资源,作物吸收的养分有将近一半会留在秸秆中。高利伟等[1]研究表明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资源数量超过7.6亿t,其 中蕴含的氮(N)、磷(P 2O 5 )、钾(K 2 O)养分资源数量分别达到776万t、249万 t、1342万t。但是一直以来人们都没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它,大量的秸秆被丢弃、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条件的日益恶化,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方式,可归纳为4个方面:肥料、饲料、燃料、其它。 1 秸秆还田 1.1 秸秆还田的方式 一般来说,秸秆还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1秸秆机械化还田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利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高粱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 1.1.2堆沤还田 堆沤还田就是指将农作物的秸秆制成堆肥或者是沤肥等,等待农作物的秸秆发酵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再将其施入土壤之中。 1.1.3过腹还田 过腹还田,顾名思义,就是指借助于牛、马、猪或者羊等这些常见的家畜作为特殊的“中介”,将小麦、玉米、水稻秸秆等进行简单如切割之类的处理之后,作为饲料喂给家畜,然后将这些家畜的粪便施入种有农作物的土壤之中。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优点就是省时、简单,而且也是目前发现的最为科学和最具生态性的秸秆还田方式。 1.2 秸秆还田的优缺点 秸秆还田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在实际应用中不注意的话,效果可能不明显,甚至会对农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1.2.1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范围内各种地类的种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现状;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事、企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的界线;查清土地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利用状况,满足土地统计的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需要。 2.土地权属调查查清楚农村各级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河流、湖泊、道路等的土地权属范围、界线和性质、查清各部分土地的归属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保障土地市场安全的需要。 3..特殊调查内容的调查例如,违法用地的调查、基本农田的调查、开发区调查等、确保社会安定、管理有序、政策到位的需要。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外业阶段、内业阶段和成果验收归档阶段。 准备阶段分为: 方案准备为了证明调查条件的基本具备,省级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 当依据国家的调查方案,报请国家级调查领导机构审查。 组织准备 1建立领导机构土地调查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调查工作,涉及到各 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同时所需的技术人员要十分专业,因此 在进行调查工作之前要解决领导和组织问题。 2 组织专业队伍因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 作,良好的专业队伍是保证调查质量的基本条件。 3 技术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的 技术工作,要有规范的作业方案,详尽的技术规程或细则。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任务要求和技术规程,结合调查地区的实际条件, 拟定工作计划。 仪器及用品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配备必要的仪器、文具和文具用品。 资料准备其中资料准备包括地形图的收集、遥感资料的收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 外业调查是以地形图和航(卫)片等影像图片为底图利用收集到的有用资料,

高校校友资源利用现状及措施研究

高校校友资源利用现状及措施研究 本文主要以高校校友资源的研究为主体,从高校校友资源的利用现状、有效利用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国内高校校友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现状及采取网络平台建立大数据库、注重在校生校友意识培养、加大校友之间实时互动交流,打造学校“家文化”等措施,从而希望推动着高校校友资源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标签:校友资源;校友经济;大数据;家文化 一、高校校友资源利用现状 (一)利用的成就——校友经济 校友经济是2013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吕世杰教授最早提出来的。它主要是指在校友的社会活动中以母校为中心,通过母校、校友、社会三方主体的互动交流,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校友经济就是利用校友和母校这层天然的关系所衍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校友活动做得比较成功的除了清华、人大、浙大等国内顶级名校外,近两年来,武汉政府也十分注重校友经济的开发,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他们提出了“城市+母校+校友”的计划,在市内90多所高校推广“四大资智入汉”工程,为校友回归武汉、回馈母校等都给予相当大的政策支持。武汉市实施的这一计划不仅让校友感受到了母校的诚意和温暖,更大大促进了当地高校的发展。它的校友经济的这一模式也很好地让在校生感到了校友文化的力量,建设了他们留汉,回馈母校的心理,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校友经济圈。 诸如武汉市的还有郑州市、深圳市等城市,他们都十分重视校友资源的开发。毕竟一个地方校友的力量不但造福母校,对城市的发展也极为重要。校友经济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二)利用的面临的问题——瓶颈研究 (1)校友资源利用面临的瓶颈。第一,沟通瓶颈。校友工作重线下、轻线上。校友信息交流不及时、不直接是现存校友工作最大的问题。虽然很多高校都设有校友会,还举办过一些活动。但是,他们却难以做到校友信息的及时更新,校友与在校生的直接实时沟通。这种交流障碍极不利于校友资源的利用。第二,校友意识培养瓶颈。校友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联系着校友与母校。可是现在高校一方面希望优秀校友能回馈母校,另一方面却不注重在校生也就是未来学校准校友的校友意识的培养。第三,校友回馈机制瓶颈。校友回馈机制较为单一,学校注重大额捐赠,并以其标榜优秀校友。但大额捐赠毕竟有限,而小额捐赠数量多且灵活便利。许多高校都忽视了小额捐赠的利用。 (2)瓶颈产生的原因。第一,学校服务的不完善,相关机制的缺失。很多高校都设有校友会,可学校校友数量庞大,校友会难以为每个校友提供直接专业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发布时间:2014-04-08 15:35:41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物质材料,其保证程度关系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原料都来自矿产资源。目前,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68种,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4.6%,居世界第3位。然而,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列世界第53位。面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巨大需求,我国矿产资源储量严重不足。 经济快速增长下我国矿产危机日益明显,当前面临着严峻的形式,主要表现有:①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量很大,已探明的主要矿产严重短缺;②矿产资源利用率不高,矿业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突出。为了缓解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成为亟需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现状,指出了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在高效清洁利用领域取得的进展及主要技术突破;最后,对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矿产资源利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矿产分布不均,优势矿产大多用量不大,而一些重要的支柱性矿产多为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需要长期依赖进口。(2)贫矿多富矿少:低品位难选冶矿石所占比例大,如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锰矿平均品位仅22%,离世界商品矿石工业标准(48%)相差甚远;铜矿平均品位仅为0.87%;磷矿平均品位仅16.95%;铝土矿几乎全为一水硬铝石,分离提取难度很大[9]。(3)大型-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以铜矿为例,我国迄今发现的铜矿产地90 0余处,其中大型-超大型矿床仅占3%,中型矿床占9%,小型矿床多达88%。(4)单一矿种的矿床少,共生矿床多,据统计我国的共、伴生矿床约占已探明矿产储量的80%。目前,全国开发利用的139个矿种,有87种矿产部分或全部来源于共、伴生矿产资源。鉴于我国矿产资源“三多三少”的特征,加上认识和技术上的不足,我国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综合利用意识淡薄,综合利用率低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矿业的粗放式经营,人们大多对我国的矿产资源情况缺乏正确的认识,综合利用意识淡薄,矿山企业盲目开采,对共(伴)生矿物及尾矿等不利用或利用率很低。据统计,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分别仅为30%和3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我国金属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仅为约1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利用率;我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总体偏低,如粉煤灰的利用率为48%,煤矸石为38%。在品种上,我国综合利用的矿种只占可以开展综合利用矿种总数的50%左右。在数量上,我国铜铅锌矿产伴生金属冶炼回收率平均为5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在80%以上,相

山西省综合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山西省综合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赵阳 37 摘要:山西是资源储备大省,同时也是资源开采大省和能源消耗大省。山西经济社会资源发展与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本文分析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 山西是国家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也是中部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资源开发利用是把双刃剑,资源优势很容易变成“资源陷阱”。长期以来,大规模、群体性和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形成了山西高度依赖的经济体系。山西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粗放经营推动,靠资源的成本优势维持产品的竞争优势,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代价相当大。全省矿产资源拥有量丰富,但多年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引发的资源短缺矛盾日逐尖锐。水、土地和森林资源严重缺乏,资源供应日益趋紧,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全面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即是解决山西资源支撑不足困境的必然选择,又是实现“二次资源”价值化的现实出路,对中部各省资源开发路径的选择,亦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1.煤炭行业。 推广煤炭绿色、安全、经济开采技术、装备和工艺,坚持先抽后采、煤气共采、煤与伴生资源共采,减少矿井废弃物排放量。加大边角煤、薄煤层以及高硫高灰煤的开采力度,提高煤炭回收率。优先采用输煤皮带、地下输煤通道等封闭储装运仓储系统,实现“煤不露天、煤不落地”,减少输送过程的损失以及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矸石矿井回填、矿井水循环利用、煤层气液化、煤炭气化以及循环发电等方式,实现煤矿固、液、气相废物的综合利用。 推广煤系高岭土超细、增白、改性技术,推进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复垦和生态景观重建”等模式来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和土地复垦工程。 多途径开发利用煤层气、煤矸石、矿井水等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以煤矸石直燃发电、治理沉陷区和裂缝区、煤矸石建材及制品以及复垦回填等大宗利用为重点,研发推广煤矸石制备化工产品、生产复合肥料、提取稀有元素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古老的领域之一。矿业的发展与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人类使用矿产资源历史悠久,中国至少在50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快速稳定的供给。我国虽然是个矿产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仍然很大。我们一定要做好国家矿产资源的宏观预测调控,健全制度,完善法规,转变观念,坚决关闭小矿业,加快技术进步,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开发、利用、保护好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矿业强国”,并最终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业开发,矿业分布与存储,矿业现状,矿业可持续发展 1.中国矿产资源储存分布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资源总量大,一部分矿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中国现在已经发现171中矿产资源、其中已经查明储存量的有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水气矿产3种。面前已经拥有矿产地18000处,大中型的矿产有7000余处,是世界第三大矿产资源国。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第53位,个别矿种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 1.1 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贫富矿兼有,而以贫矿居多,品位低,不能直接供冶炼和化工利用,而矿石在采选过程中,浪费也很严重。开采时采富弃贫,使矿石品位下降,富矿越来越少,选别时技术落后,富集率低,并形成大量尾矿,无法合理利用。 1.2 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的煤炭贮量中,山西省占1/4,内蒙古自治区占1/5,而南方很少。石油也存在这种北多南少的状况,大庆、辽河、华北、胜利等几大油田都集中在北方,有色金属则是南多北少,如钨、锰、镍、铅、锌矿等。这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不相匹配,长期形成了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矿产开发的成本。[1] 1.3 共生、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 中国80%左右的有色矿床中都有共伴生元素,其中尤以铝、铜、铅、锌矿产多。而且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结构构造复杂。中国有色矿产资源中,虽然共伴生元素多,若能搞好综合回收,可以提高矿山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矿石组份复杂,势必造成选冶难度大、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高的现状。

我国铜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我国铜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世界资源2008-04-01 11:07:03 阅读12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来源:资源网作者:吴荣庆发布时间:2008.01.2 资源储量及其特点 截至2006年底,我国铜矿查明资源储量7048万吨,其中,基础储量3070万吨,占43.6%。我国铜矿类型繁多,主要类型有斑岩型、砂页岩型、黄铁矿型、硅卡岩型和铜镍硫化物型等五大类,分别占总资源储量的44.4%、23.5%、11.9%、11.8%和6.7%,合计占总资源储量的98.3%。 我国铜查明资源储量主要分布于江西、云南、甘肃、湖北、山西等地。五省已利用的资源储量占全国已利用保有资源储量的70%以上。 我国铜矿一般品位较低,例如,斑岩铜矿床平均品位一般仅达到0.5%左右,其他类型铜矿床平均品位较高,但也只有1%左右,而智利四大斑岩铜矿平均品位达到1.68%,民主刚果海相沉积岩(变质)岩型铜矿床平均品位达到3.96%,赞比亚海相沉积(变质)岩型铜矿床平均品位达3.06%。铜矿品位较低,给我国铜矿的开发利用带来困难,也为将来铜矿企业大规模利用低品位矿提供了机会。 2.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过程中资源的利用情况 我国已开发的铜矿主要分布在自然地理条件较好、经济较发达、地质勘查工作相对集中的东部、中部和南部各省(区),在这些省(区)内,已探明的大中型铜矿床,凡其矿区建设、水、电和交通运输等外部条件较优越,开采技术条件和矿石选冶技术条件较好的绝大多数矿床都已开发,并形成了江西、铜陵、大冶、白银、中条山、云南、东北7大铜业基地。 但是,经过多年的开采,7大铜业基地现大多已进入中晚期,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源危机。在7大铜矿基地中,除江西铜基地的资源相对充足外,白银铜基地资源已经枯竭;云南铜基地的易门、牟定已列入关闭矿山,东川、大姚保有储量严重不足;中条山铜基地已经“三矿变一矿”,其中蓖子沟、胡家峪铜资源已经枯竭,铜矿峪资源虽保有一定储量,但品位太低;大冶铜基地的5座铜矿山中,有两座资源已经枯竭;铜录山、丰山洞等矿山也已出现资源危机。 目前,正在基建的铜矿山有云南新平大红山、江西城门山和富家坞、青海赛什塘及新疆阿舍勒。 尚未开发的大中型铜矿床主要位于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它们是西藏玉龙铜矿床,青海德尔尼铜矿床,内蒙古霍各气铜矿床,黑龙江多宝山铜矿床和近期发现的东天山土屋-延东铜矿床等。 2006年全国铜精矿产量87.29万吨,由773个铜矿山生产。其中,大型矿山14个,占矿

2017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此文为WORD的版本,下载后可修改

为全面反映全区近几年秸秆综合利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区农机中心组织力量对全区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调研。 一、全区近几年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一)总体概况 全区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均达20万亩以上。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一直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全区秸杆有效利用率较低,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秸秆已不成为农民的主要生活燃料,一部分秸秆被农民烧火做饭用,极少一部分被用于沼气生产、畜牧养殖业,大部分堆积在田间地头。由于三夏、三秋生产期间紧、任务重,即收又种,农民很劳累,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将秸秆及时从田间清除,多少年来便形成了放火烧秸秆,燃后再种的习惯。秸秆焚烧会污染环境、危害交通、引发火灾、破坏农田生态,必须予以禁止。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虽加大工作力度,齐抓共管,但秸秆焚烧仍然是防不胜防。2014年,全市秸秆焚烧第一把火就发生在XX区。因此,推进秸秆还田,发展秸秆经济,实现秸秆禁烧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全区秸秆还田机械化现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对节能环保生态农业建设也越来越重视。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已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各级各部门也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区农机部门认真探

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农机优势,始终把小麦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推广应用作为全区农机化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三夏期间,要求凡是从事麦收作业的联合收割机,需安装小麦秸杆还田机后方可进行作业。三秋期间,把保护性耕作与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结合起来一起抓、一起推广,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做到组合实施、整体推进。 一是做好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农机购臵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实施过程中,补贴资金重点向小麦秸秆还田机、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倾斜,优先办理、优先补贴。小麦秸秆还田机、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数量快速增加。截止到目前,全区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190台,小麦秸秆还田机400台。同时,对购臵小麦秸秆还田机、玉米直播机的农户,除享受国家补贴政策外,区农机局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给予一定补贴。对玉米直播作业面积大的农机户和农机合作社,给予一定的作业补贴,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是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介的作用,努力营造舆论环境。通过组织农机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小麦秸秆还田、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政策、常识和好处,让农民群众知其理、懂其义、明其利,提高农民秸秆还田的自觉性。 三是搞好技术服务。组织农机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助农民搞好机具调试,掌握操作要领,提高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培养出一批懂

【论文】海洋资源利用现状与前景

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利用现状、不足,前景 【摘要】: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 管辖的海域十分广阔,共有300万平方公里左右。其 中分布十分广阔的大洋金属结核,以及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这些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也已在东太平洋的C-C区圈定15万平方公里的开辟区,已获联合国的批准。本文着重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海洋产业的状况及发展现状,以及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对发展我国海洋产业提出了几点建议,并预测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前景。 Our country is a maritime country, sea area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sea is very broad, a total of 300 square kilometer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very broad ocean metal tuberculosis, and plenty of natural gas and oil, which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our country also has set up a file in the eastern Pacific C-C the delineation of 15 square kilometers of the open area,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hina's ocean resources, the condition of the Mar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Mar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cean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predicted the prospect of China's ocean resources. 【关键词】:海洋资源资源利用现状发展前景海洋优势 【正文】: 我国海洋资源的优势和利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推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最为重要的工作方向,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需要矿产企业、综合利用观念以及基础化的资源保护工作等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够整体上促进我国综合利用效果突出。那么,基于这一方面而言,针对现今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以此提出相关的改进对策,为促进我国取得良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标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就我国矿产资源的存在现状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储存量比较大,但是贫矿多,富矿少,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本身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现今开采多一点,则意味着将来的实际运用将会少一点。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尤其是我国在竭力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利用之一,必须能够在当前矿产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创新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以此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的浪费现象的出现。 1、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我国而言,已经发现的矿产种类数量达到172种,而且80%的矿产其储存量已经被探明。总体上而言,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总体上可以划分为能源、金属、非金属以及水汽等矿产资源,这些矿产唔的存在形式不同,所以实际开发利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是相同的则是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力图能够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和工程科学建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此外,则是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则是矿产资源的二次利用,二次矿产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围绕第一次矿产资源开采和选矿利用工作完成后,对于周围存在的废石、煤矸石、选矿废水、尾矿、废气等各种废弃物运用相关的技术进行二次使用,实现废弃物的充分使用,有效的降低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矿产资源的二次利用,能够在资源经济与管理手段充分使用的基础上,减少对资源开采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就目前的应用而言,资源的二次利用是价值开发较大的资源综合使用方式之一。 2、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2.1资源保护力度仍需加强,产业形势严峻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则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产的相关企业普遍存在着急需促进自身船业结构升级的现状。这主要是,我国矿产资源在全力资源市场中价格竞争力本身是比较弱的,而且在现今全球产能总体过剩的条件下,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出现跌落的问题。而且,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相关的工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矿产企业的竞争力交托,而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矿产资源能源的需求量也是比较大的,

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

兰溪市热电有限公司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 一、企业概况 兰溪市热电有限公司是一家区域性公用热电厂,位于兰溪市区溪东区块内,是溪东区块承担区域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点。目前总装机规模为四炉三机,由两台35t/h纯燃生物质锅炉和两台35t/h燃煤链条锅炉、2台6000kW抽凝汽轮发电机组及1台3000k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组成。年发电能力12000万千瓦时,年供热能力192万吉焦。公司目前建有以公司为中心的东、西、中三条主干供热管线,供热管线达15.38公里,现有热用户50 余家,主要是冶炼、印染、制药、化工等工业和宾馆饭店等商业用汽。公司发出的电力通过10KV城热122线路和热电265线分别送入35KV城关变电所和110KV莲花变电所。 公司占地面积60038m2,现有员工 13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2人。 二、项目情况 (一)项目批复情况 兰溪市热电有限公司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是在农林废弃物资源调查及生物质发电技术调研基础上与高校合作进行的一项技术创新项目,2008年10月省经贸委以浙经贸电力[2008]576文核准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将原四台35吨/小时燃煤链条炉改造为纯燃农林废弃物燃料锅炉,配套建设农林废弃物切割、输送、储存等设施,同步改造除尘设施。全厂总发电装机规模不变。项目总投资拟定4500万元。项目根据生物质燃料实际收集情况分步实施逐台改造。项目利用原厂区建设,不新增土地。 (二)项目建设情况 项目一期工程于2008年10月开始动工建设,2009年12月15日建成投入试运行。主要完成的建设内容:两台(#2、#3)35t/h燃煤链条炉纯燃农林废弃物燃料改造,新建农林废弃物片料加工车间及片料输送系统一套,农林废弃物粉料预处理及输送系统一套和相应的储存设施,并同步完成除尘系统设施建设,全

我国秸秆利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成绩 中国矿业大学 应用数学文献研读报告 题目我国秸秆利用的现状调查和研究 姓名武金伟 学号 10094434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09-2班

我国秸秆利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摘要: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本文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种类、年产量及质量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 介绍了我国农作 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认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可再生资源的需要, 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资源; 秸秆资源化利用 1、秸秆焚烧的基本情况分析 农作物秸秆是籽实收获后剩留下的含纤维成分很高的作物残留物, 包括禾谷类、豆类、薯类、油料类、麻类、以及棉花、甘蔗、烟草、瓜果等多种作物的秸秆, 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 是自然界中数量极大且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道, 世界上种植的农作物每年可提供各类秸秆约20 亿t, 我国农作物秸秆 年产量为7 亿t左右, 列世界之首, 折合标准煤量3. 53 亿t, 占全世界秸秆总量的30% 左右。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占生物质资源量的近一半。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我国农村秸秆资源 完全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 相当多的一部分农作物秸秆被弃置或者进行焚烧, 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据调查, 目前我国秸秆利用率约为33% , 其中大部分未加处理, 经过技术处理后利用的仅约占2.6% 。因此, 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对于节 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近几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焚烧秸秆污染。每到夏秋收获之际, 浓烟 滚滚,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 造成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事故多发, 对高速公路、铁路的交通安全及民航航班的起降安全等构成了极大威胁, 并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为此, 国家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 并采取禁烧秸秆管理措施, 加大执法力度, 虽取得一些成效, 但目前焚烧秸秆现象仍 很严重。为了解决人类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高效合理地利用这一宝贵的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盐都市2007年度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盐都市国土资源局 二○○七年十一月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国土资源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政府对土地实行跟踪监督治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我局多年来一直将此项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我们在收到省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后,迅速将部和省厅的精神传达下去,及时明确此次调查工作重点、总体要求和差不多程序及方法。并在深入学习《通知》精神和全面领会调查要求的基础上,制订了《盐都市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方案》,对我市变更调查工作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局必须做到“月清季累”,年末及时变更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做到数据、图形、实地“三一致”,建立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方法,全面查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和实际耕地变化情况。同时,加大了质量检查力度,确保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做到图、数、实地三者一致。 并先后三次组织各县(市、区)的分管局长、地籍科长和业务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对土地变更调查的资料预备、外业调查、内业

处理、统计汇总、县乡自查、市局检查和成果上报等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通过认真实施上述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市如期保质地完成了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其成果差不多反映了2007年度土地变化情况。现将我市2007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利用现状及年内变化情况 截至2007年10月31日,全市农用地面积为16737972.2亩,建设用地面积为3455080.2亩,未利用地面积为5265579.6亩,合计总面积为25458632.0亩,折16972.42 KM2。土地利用结构见表1 表1 盐都市土地利用现状面积 单位:亩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及其评价(1)

四川农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及其评价 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童左贵 310106349181 指导老师:冯超群 摘要:土地资源调查是运用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借助遥感和测绘制图的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等服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也是国家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 关键词:土地资源现状调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1.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我国国土辽阔,从北纬53.30至4.15,南北跨49个纬度;从寒温带至赤道带,从东经73.40至135.20,东西跨62个经度,由太平洋沿岸直到欧亚大陆的中心,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土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折合144亿亩,约占亚洲大陆陆地面积的22.1%,为世界陆地面积的6.4%,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我国享有充分自主权的领海海域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可以管辖的海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是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从土地利用的类型的分布来看,地域分布差异极为明显。若把我国分为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大部分,即从大兴安岭起,经河套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盐池、永登和湟水谷地,到青藏高原东南划一界限,该线东南部,是我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及城镇居民点、铁路等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农、林、渔业集中的主要产区,土地垦殖系数较高。东南部在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农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南,则以水田农业为主。该线西北部,集中了我国绝大部分的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冰川和永久积雪、咸水湖泊及草原,为我国主要牧区,垦殖系数低。 从我国地形情况来看,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到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形相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 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钴、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矿产;铀、镭、钍等放射性金属矿产;铊、铟、镧、铈等稀有金属矿产;菱镁矿、滑石等冶金辅助矿产;钾盐、硫、磷等化工矿产;高岭石、膨润土、蒙脱石等非金属材料矿石;各种石料、石灰岩、石膏、石棉等建筑材料矿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玛瑙等宝玉石矿产和地下水(热)资源等。 矿产资源为人类提供了95%以上的能源来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王安建,王高尚,2002),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地质属性,其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有限的。 产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目前,全球已经发现矿产资源200余种。根据王安建等同志的观点(王安建、王高尚,2002),矿产资源空间分布受地质规律控制。液态和气态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大型沉积盆地内,铁、铜、铝等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造山带中,煤则兼有之。具体分布与特点如下。 (一)矿产资源的全球分布 截止2000年底,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421亿吨,各地区储量及其所占世界份额差别很大。人口不足世界3%、仅占全球陆地面积4.21%的中东地区石油储量为925亿吨,占世界储量的65%,是世界所有其他地区石油储量总和的近两倍、亚太地区的15倍和西欧地区的37倍。尽管前苏联地区、非洲、北美和南美洲也分布着相当数量的石油,但其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中东地区的1/7至1/11。全球现有石油资源空间分布的极其不均衡是其自然属性的体现,是地球演化过程中自然地质作用的结果。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的地区分布相对均衡一些。2000年底,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50万亿立方米。前苏联占世界总量的37.75%,中东地区与之相当,接近世界总量的35%,居第二。亚太地区、西欧地区、非洲、北美和南美洲储量变化在5.2至11.1万亿立方米之间,不足世界总量的28%。 全球煤炭资源空间分布较为普遍。2000年底,全球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吨。其中,亚太地区、前苏联地区和北美洲储量相近,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29.7%、26.1%和23.4%。西欧地区分布122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2.4%;非洲和南美洲较少,中东地区几乎没有煤炭。 铁矿床遍及世界各地,空间上主要分布在东欧-前苏联、亚太和南美地区。2000年底全球剩余探明铁矿储量(含铁量)723.5亿吨,其中东欧-前苏联地区和亚太地区,分别占世界铁矿储量的45.6%和31.2%。南美、北美和西欧分别占世界的8%、5.8%和6.5%,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匮乏。

2015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报告

xxx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xxx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云南省xxxx县aaaaaaa,占地面积约1235亩,距xx县城约111km,距ab公路333km。公司共投资9999999万元分别于2018年8月、2020年10月建成并投产2×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产品产量、质量均达到设计要求,生产的“xxx”水泥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好评。 xx于2011年10月8日与中国建材股份公司资产联合重组后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控股70%,AAAA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30%。公司大力弘扬中建材企业文化,以“善用资源、服务建设”为企业使命,以“创新、绩效、和谐、责任”为核心价值观,营造“三宽”、“三力”的人文环境,培育“敬畏、感恩、谦恭、得体”的干部素养。在中建材管理文化的融合下,员工和企业素质进一步提高;在管理整合的道路上,企业实力得到增强。二、2015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2015年xx生产水泥1352.87万吨,生产熟料999.78万吨,窑综合运转率99.00%,窑综合台产105.78吨,熟料日产量2×2178.72吨/天,销售水泥1347.67吨(其中销售32.5级水泥1800.50万吨,销售42.5级及以上水泥1195.17万吨),销售熟料10.05万吨,散装水泥数量,1115.94万吨,散装率84.22%,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15亿元。 (一)、工业固废产生与利用情况 2015年我公司进厂xxx县AAAA公司生产产生工业废渣(黄磷渣)3.84

万吨,用于生料配料掺入比例平均为3%;进厂硫酸渣(铜渣)、铁渣1.38万吨,用于生料配料掺入比例平均为0.5%。进厂玉溪、通海、昆明等地废渣20.07万吨,用于水泥混合材,在确保水泥质量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废弃物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因我公司堆场库容较小,进厂工业废渣全部利用,利用率达100%。 其次,我公司积极响应上级公司“降本增效”号召,寻找廉价混合材代替高价混合材。2015年全年进厂矿山剥离废弃物盖板石10.30万吨代替石灰石,进厂KKK绕城高速隧道开挖废弃物(硬石膏)15.68万吨代替天然石膏。 2015年4月至12月份共消耗硬石膏3.11万吨,目前厂区堆放12.57万吨,已经开始作为科研项目开发使用,目前正在厂区内安装破碎机进行破碎,目前已在32.5水泥中大批量使用。这样,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 (二)、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情况 我公司无工业废水产生情况: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取自于地下水,生产用水大多用于冷却设备,一、二线各建有一个循环水池,生产用水经过循环水池沉淀、过滤、冷却后在次进行循环使用废水无外排情况。生活产生的废水大多经收集用于厂区绿化苗木灌溉用水,不存在废水外排现象。 (三)、工业废气处理与回收利用情况 2011年4月公司投资47320万元,建设45台余热锅炉、配15台设计功率为18.1MW的补气式汽轮发电机组,通过高效余热锅炉利用窑头、窑尾废气中的热能生产高温过热蒸汽,推动蒸汽发电机组发电,年设计发电量为6152456万kW.h,可满足本公司水泥生产线用电的88﹪左右。 2015年我公司两条窑窑头排风机、尾排风机共产生高效余热废气约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河南省正阳县熊寨镇农业服务中心周留洋摘要:农作物秸秆未被充分利用,既浪费资源又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我国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面起步晚但己引起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包括机械技术和工艺技术,目前推广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工艺技术和机具问题以及投入问题。因此,要把秸秆综合利用做好,需要政府从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发展,推行企业化管理。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 近年来,农村不再需要这些农作物秸秆作为炊事的主要燃料,每到“三夏”“三秋”季节,农民为抢收、抢种把剩余秸秆绝大部分在田间直接焚烧处理。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并频繁引发火灾事故;特别是在机场周围和公路两侧焚烧秸秆,还严重影响了飞机的起降和汽车行驶的安全。因此,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政府重视。 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1.1用作饲料———秸秆养畜过腹还田 秸秆饲料,就是将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微贮处理后饲喂畜禽。通过养畜过腹还田,是一种具有很高综合效益的秸秆利用模式,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1)青贮。将秸秆切成10cm长的小段后用粉碎机加工成长2-3cm的碎段,在青贮池内一层一层铺放,并按各种家畜对能量饲料的需求,加入适量的玉米粉、麦皮、米糠等精料,每层均反复踩实,用稀泥密封30天后即可饲用,贮存期可保存半年之久。 (2)氨化处理。首先将秸秆加工成类似粗糠的秸秆粉;氨化贮窖深度不超过2m,每1立方米氨化饲料 75千克左右;秸秆粉:水:尿素的配置比例为100 :(30-40):(3.5-4.5),秸秆粉每铺30cm按比例喷洒配置好的尿素溶液,每层均压实,当秸秆粉超过窖口呈抛物线时,经充分压实再用塑料薄膜封顶,最后用湿土压实踩实;开窖取料要根据喂多少就取多少的原则,用后即封严窖口;取出的氨化饲料要晾晒1-2天后方可饲喂家畜。 (3)生化发酵处理。将秸秆经粉碎机粉碎后,加入发酵调制剂均匀拌和,填入塑料袋、水缸或水泥池内压实密封,使其软化、熟化。生化成一种类似酿酒厂酿出的废渣即“酵糠”样物质。秸秆在生化发酵过程中可使粗纤维得到有效降解并经生化转化,合成氨基酸、脂肪酸、菌体蛋白及维生素等,产生酵酸等特殊风味,改良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 1.2用作肥料———作为有机肥还田. (1)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农作物秸秆机械还田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均匀抛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