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历年高考数学试题汇编:向量与解析几何

上海市历年高考数学试题汇编:向量与解析几何
上海市历年高考数学试题汇编:向量与解析几何

上海市03-08年高考数学试题汇编

崇明县教研室 龚为民 卢立臻

向量与解析几何

1、教材中“坐标平面上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两章内容体现出解析几何的本质是 .(04上海理)

2、在△ABC 中,若90C ∠=,4AC BC ==,则BA BC ?= . (05上海春)

3、双曲线116922=-y x 的焦距是 . (05上海春)

4、已知1:210l x my ++=与2:31l y x =-,若两直线平行,则m 的值为 _____

(07上海理)

5、过抛物线x y 42=的焦点F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则以F 为圆心、AB 为直径的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04上海春季)

6、已知P 是双曲线22

219

x y a -=右支上的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0x y -=. 设

12F F 、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若23PF =,则1PF = . 7、已知两条直线l 1:ax+3y -3=0, l 2:4x+6y -1=0,若l 1∥l 2,则a= .

8、直角坐标平面xoy 中,若定点)2,1(A 与动点),(y x P 满足4=?OA OP ,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05上海理)

9、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x y 3±=,它的一个焦点是()0,10,则双曲线的方程是

__________。(05上海理) 10、将参数方程?

??=+=θθ

sin 2cos 21y x (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所得方程是__________。(05

上海理)

11、设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准线方程为x =-1,则它的焦点坐标为 .(04上海理)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抛物线x y 42=上的点P 到该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6, 则点P 的横坐标=x .(07上海春)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曲线24y x -=与直线m x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

实数=m .(07上海春)

14、已知直线l 过点)1,2(P ,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B A 、两点,O 为坐标原 点,则三角形OAB 面积的最小值为 . (06上海春)

15、 若向量b a 、的夹角为

150,4,3==b a ,则=+b a 2 . (06上海春)

16、若向量a b 、

满足1,2,a b ==且a 与b 的夹角为3

π

,则a b += .(08上海理)

17、已知圆2x -4x -4+2

y =0的圆心是点P ,则点P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是 .(06上海理) 18、在极坐标系中,定点A ),2

,

1(π

点B 在直线0sin cos =+θρθρ上运动,当线段AB 最

短 时,点B 的极坐标是 . (03上海理)

19、给出问题:F 1、F 2是双曲线20

162

2y x -=1的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若点P 到焦点F 1的距

离等于9,求点P 到焦点F 2的距离.某学生的解答如下:双曲线的实轴长为8,由 ||PF 1|-|PF 2||=8,即|9-|PF 2||=8,得|PF 2|=1或17.

该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将他的解题依据填在下面空格内,若不正确,将正确的结果填在下面空格内. (03上海理)

20、设M(p ,0)是一定点,0∠p ∠1,点A(a ,b )是椭圆14

22

=+y x 上距离M 最近的点,则a =f (p )= . (03上海春季)

21、已知点A (1, -2),若向量AB 与={2,3} =213,则点B 的坐标为 .(04上海理) 22、在极坐标系中,点M (4,3

π

)到直线l :ρ(2cos θ+sin θ)=4的距离d = .(04上海理)

23、圆心在直线2x -y -7=0上的圆C 与y 轴交于两点A (0, -4),B (0, -2),则圆C 的方程为 .(04上海理)

24、若平移椭圆369)3(422=++y x ,使平移后的椭圆中心在第一象限,且它与x 轴、y 轴分别只有一个交点,则平移后的椭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04上海春季)

25、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一个顶点的坐标是(3,0),且焦距与虚轴长之比为5:4,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 (06上海文)

26、已知双曲线22

145

x y -=,则以双曲线中心为焦点,以双曲线左焦点为顶点的抛物线方程为_____(07上海理)

27、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 (-23,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06上海理)

28、若曲线2

y =|x |+1与直线y =kx +b 没有公共点,则k 、b 分别应满足的条件是 .(06上海理)

29、在极坐标系中,O 是极点,设点A (4,3π

),B (5,-6

5π),则△OAB 的面积是 . (06上海理)

30、已知实数x 、y 满足 x+y -3≥0

, 则y -2x 的最大值是 .

x+2y -5≤0

x ≥0

y ≥0

(06上海文)

31、 已知圆)0()5(:2

22>=++r r y x C 和直线053:=++y x l . 若圆C 与直线l 没有公

共点,则r 的取值范围是 . (06上海春) 32、如图,平面中两条直线l 1和l 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若p 、q 分别是M 到直线l 1和l 2的距离,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p,q)是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 “距离坐标”是(1,2)的点的个数是 .(06上海文)

33、已知圆的方程()2

211x y +-=,P 为圆上任意一点(不包括原点)。直线OP 的倾斜角为θ弧度,OP d =,则()d f θ=的图象大致为_____(07上海理)

34、已知(1,2),

(3,4)A B ,直线1l :20,:0x l y == 和3:l x +3y 10-=. 设i

P 是i l (1,2,3)i =上与A 、 B 两点距离平方和最小的点,则△123PP P 的面积是 .(08上海春)

35、某海域内有一孤岛.岛四周的海平面(视为平面)上有一浅水区(含边界),其边界是长轴长为2a 、短轴长为2b 的椭圆.已知岛上甲、乙导航灯的海拔高度分别为h 1、h 2,且两个导航灯在海平面上的投岸恰好落在椭圆的两个焦点上.现有船只经过该海域(船只的大小忽略不计),在船上测得甲、乙导航灯的仰角分别为θ1、θ2,那么船只已进入该浅水区的判别条件是 .(08上海理)

36、方程x 2+2x -1=0的解可视为函数y -x +2的图像与函数y =

x

1

的图像交点的横坐标.若方程x 4+ax -4=0的各个实根x 1, x 2,…,x k (k ≤4)所对应的点???

?

??14,

x x i (I=1,2,…,k )均在直线y =x 的同侧,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08上

海理)

(二)选择题

37、过抛物线x y 42

=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于5,则这样的直线( )(04上海理)

A .有且仅有一条

B .有且仅有两条

C .有无穷多条

D .不存在 38、抛物线x y 42=的焦点坐标为( ) (06上海春)

(A ))1,0(. (B ))0,1(. (C ))2,0(. (D ))0,2(. 39、在ABC ?中,有命题

①=-;②=++;③若0)()(=-?+,则ABC ?为等腰三角形;④若0>?AB AC ,则ABC ?为锐角三角形. 上述命题正确的是 ( )(04上海春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4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答]( )(06上海理)

(A )→--AB =→--DC ;(B )→--AD +→--AB =→

--AC ; (C )→

--AB -→

--AD =→

--BD ;(D )→

--AD +→

--CB =→

0.

41、(07上海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i j 分别是与x 轴,y 轴平行的单位向量,若直角三角形ABC 中,2AB i j =+,3AC i k j =+,则k 的可能值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2、(07上海春)如图,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1OP 和2OP 将该平面分割成四个部分Ⅰ、Ⅱ、Ⅲ、Ⅳ (不 包括边界). 若21OP b OP a +=,且点P 落在第Ⅲ部分,则实数b a 、满足

(A) 0,0>>b a . (B) 0,0<>b a . (C) 0,0>

[答] ( )

43、(08上海春)已知向量(2,3),(3,)a b λ=-=,若//a b ,则λ等于 [答]

( )

A B

C D

(A )

23. (B )2-. (C )92-. (D )23

-. 44、(08上海春)已知椭圆

22

1102

x y m m +=--,长轴在y 轴上. 若焦距为4,则m 等于( )

(A )4. (B )5. (C )7. (D )8.

45、 若R ∈k ,则“3>k ”是“方程13

322

=+--k y k x 表示双曲线”的( )

(06上海春)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Ω是一个与x 轴的正半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相切于点C 、D 的定圆所围成区域(含边界),A 、B 、C 、D 是该圆的四等分点,若点P(x ,y )、P ’(x ’,y ’) 满足x ≤x ’ 且y ≥y ’,则称P 优于P ’,如果Ω中的点Q 满足:不存在Ω

的其它点优于Q ,那么所有这样的点Q 组成的集合是劣弧( ) A . AB ︵ B . BC ︵ C . CD ︵ D . DA ︵

47、如图,平面中两条直线1l 和2l 相交于点O ,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 ,若p 、q 分别是M 到直线1l 和2l 的距离,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p ,q )是点M 的“距离坐标”.已知常数

p ≥0,q ≥0,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p =q =0,则“距离坐标”为(0,0)的点 有且仅有1个;

②若pq =0,且p +q ≠0,则“距离坐标”为 (p ,q )的点有且仅有2个;

③若pq ≠0,则“距离坐标”为(p ,q )的点有且仅有4个.

上述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答]( )(06上海理) (A )0; (B )1; (C )2; (D )3.

(三)解答题

48、(06上海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 中,直线l 与抛物线2

y =2x 相交于A 、B 两点. (1)求证:“如果直线l 过点T (3,0),那么→

--OA →

--?OB =3”是真命题; (2)写出(1)中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并说明理由.

1

l 2l

O

M (p ,q )

49、(08上海春)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B 、分别为直线2x y +=与x y 、轴的交点,C 为AB 的中点. 若抛物线2

2(0)y px p =>过点C ,求焦点F 到直线AB 的距离.

50、(05上海理)点A 、B 分别是椭圆

120

362

2=+y x 长轴的左、右端点,点F 是椭圆的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且位于x 轴上方,PF PA ⊥。 (1)求点P 的坐标;

(2)设M 是椭圆长轴AB 上的一点,M 到直线AP 的距离等于||MB ,求椭圆上的点到点M 的距离d 的最小值。

51、(03上海春季) 已知F 1、F 2为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焦点.过F 2作垂直x

轴的直线

交双曲线于点P ,且∠PF 1F 2=30?,求双曲线的渐近方程.

52、(08上海春)已知z 是实系数方程220x bx c ++=的虚根,记它在直角坐标平面上的对应点为(Re ,Im )z P z z .

(1)若(,)b c 在直线20x y +=上,求证:z P 在圆1C :2

2

(1)1x y -+=上;

(2)给定圆C :2

2

2

()x m y r -+=(R m r ∈、,0r >),则存在唯一的线段s 满足:①若z P 在圆C 上,则(,)b c 在线段s 上;② 若(,)b c 是线段s 上一点(非端点),则z P 在圆C 上. 写出线段s 的表达式,并说明理由;

(3)由(2)知线段s 与圆C 之间确定了一种对应关系,通过这种对应关系的研究,填写表一(表中1s 是(1)中圆1C 的对应线段).

(3)表一

53、(06上海文)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F(-

3,0),且右顶点为D(2,0).设点A 的坐标是

(1,

2

1

). (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P 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PA 中点M 的轨迹方程;

(1) 过原点O 的直线交椭圆于点B 、C,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54、(03上海理)

如图,某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车道总宽22米,要求通行车辆限高4.5米,隧道全长2.5千米,隧道的拱线近似地看成半个椭圆形状. (1) 若最大拱高h 为6米,则隧道设计的拱 宽l 是多少?

(2)若最大拱高h 不小于6米,则应如何设 计拱高h 和拱宽l ,才能使半个椭圆形隧 道的土方工程量最最小? (半个椭圆的面积公式为lh S 4

π

=,柱体体积为:底面积乘以高.本题结果精确到0.1米)

55、 (05上海春)(1)求右焦点坐标是)0,2(,且经过点)2,2(--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2)已知椭圆C 的方程是122

22=+b y a x )0(>>b a . 设斜率为k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

A B 、

两点,AB 的中点为M .证明:当直线l 平行移动时,动点M 在一条过原点的定直线上;

x

y

(3)利用(2)所揭示的椭圆几何性质,用作图方法找出下面给定椭圆的中心,简要写出作图步骤,并在图中标出椭圆的中心.

56、(08上海理)设P(a ,b )(b ≠0)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 中的点,l 是经过原点与点(1,b )的直线,记Q 是直线l 与抛物线x 2=2py (p ≠0)的异于原点的交点 ⑴已知a =1,b =2,p =2,求点Q 的坐标;

⑵已知点P(a ,b )(ab ≠0)在椭圆x 24+y 2=1上,p =1

2ab ,求证:点Q 落在双曲线4x 2-4y 2

=1上;

⑶已知动点P(a ,b )满足ab ≠0,p =1

2ab ,若点Q 始终落在一条关于x 轴对称的抛物线上,

试问动点P 的轨迹落在哪种二次曲线上,并说明理由。

57、(07上海春)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椭圆

)0(1:22

22>>=+b a b

y a x C 的左右两个焦点 分别为21F F 、. 过右焦点2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其中一个交点为(

)

1,2M .

(1) 求椭圆C 的方程;

(2) 设椭圆C 的一个顶点为),0(b B -,直线2BF 交椭圆C 于另一点N ,求△BN F 1的面积.

58、(07上海理)已知半椭圆()222210x y x a b +=≥与半椭圆()22

2210y x x b c

+=≤组成的曲

线称为“果圆”,其中2

2

2

,0,0a b c a b c =+>>>,012,,F F F 是对应的焦点。 (1)若三角形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求“果圆”的方程; (2)若11A A B B >,求

b

a

的取值范围; (3)一条直线与果圆交于两点,两点的连线段称为果圆的弦。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斜率为k 的直线交果圆于两点,得到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落在某个椭圆上?若存在,求出所有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9、 (06上海春) 学校科技小组在计算机上模拟航天器变轨返回试验. 设计方案如图:航

天器运行(按顺时针方向)的轨迹方程为125

10022

=+y x ,变轨(即航天器运行轨迹由椭圆

变为抛物线)后返回的轨迹是以y 轴为对称轴、??

? ??

764,0M 为顶点的抛物线的实线部分,

降落点为)0,8(D . 观测点)0,6()0,4(B A 、同时跟踪航天器.

(1)求航天器变轨后的运行轨迹所在的曲线方程; (2)试问:当航天器在x 轴上方时,观测点B A 、测得离航天器的距离分别为多少时,应向航天器发出变轨指令?

60、(05上海理)在直角坐标平面中,已知点

()()()()

n n n P P P P 2,,,2,3,2,2,2,133221 ,其中n 是正整数,对平面上任一点0A ,记1A 为0

A 关于点1P 的对称点,2A 为1A 关于点2P 的对称点,...,n A 为1-n A 关于点n P 的对称点。 (1)求向量20A A 的坐标;

(2)当点0A 在曲线C 上移动时,点2A 的轨迹是函数)(x f y =的图象,其中)(x f 是以3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且当(]3,0∈x 时,x x f lg )(=。求以曲线C 为图象的函数在(]4,1上的解析式;

(3)对任意偶数n ,用n 表示向量n A A 0的坐标。

61、(04上海理) 设P 1(x 1,y 1), P 1(x 2,y 2),…, P n (x n ,y n )(n ≥3,n ∈N ) 是二次曲线

C 上的点,且a 1=1OP 2, a 2=2OP

2, …, a n =n OP 2构成了一个公差为d (d ≠0) 的等差数列, 其中O 是坐标原点. 记S n =a 1+a 2+…+a n .

(1) 若C 的方程为25

1002

2y x +=1,n =3. 点P 1(10,0) 及S 3=255, 求点P 3的坐标; (只需写出一个)

(2)若C 的方程为122

22=+b

y a x (a >b >0). 点P 1(a ,0), 对于给定的自然数n , 当公差d

变化时, 求S n 的最小值;

.(3)请选定一条除椭圆外的二次曲线C 及C 上的一点P 1,对于给定的自然数n ,写出符合条件的点P 1, P 2,…P n 存在的充要条件,并说明理由.

62、(03上海理在以O 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点A (4,-3)为△OAB 的直角顶点.已知

|AB|=2|OA|, 且点B 的纵坐标大于零. (1)求向量的坐标;

(2)求圆0262

2

=++-y y x x 关于直线OB 对称的圆的方程;

(3)是否存在实数a ,使抛物线12

-=ax y 上总有关于直线OB 对称的两个点?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a 的取值范围.

63、(04上海春)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22cos 2,1cos 2(++x x P 和点

)1,c o s (-x Q ,其中],0[π∈x . 若向量与垂直,求x 的值.

64、(本题满分18分)已知倾斜角为?45的直线l 过点)2,1(-A 和点B ,B 在第一象限,

23||=AB .

(1) 求点B 的坐标;

(2) 若直线l 与双曲线1:222

=-y a x C )0(>a 相交于E 、F 两点,且线段EF 的中点坐标为

)1,4(,求a 的值;

(3) 对于平面上任一点P ,当点Q 在线段AB 上运动时,称||PQ 的最小值为P 与线段AB 的 距离. 已知点P 在x 轴上运动,写出点)0,(t P 到线段AB 的距离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专题

专题四 解析几何专题 【命题趋向】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核心内容是直线和圆以及圆锥曲线.由于平面向量可以用坐标表示,因此以坐标为桥梁,可以使向量的有关运算与解析几何中的坐标运算产生联系,平面向量的引入为高考中解析几何试题的命制开拓了新的思路,为实现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解析几何问题着重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利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特点和性质.解析几何试题对运算求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解析几何试题的基本特点是淡化对图形性质的技巧性处理,关注解题方向的选择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适当关注与向量、解三角形、函数等知识的交汇,关注对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特殊与一般思想的考查,关注对整体处理问题的策略以及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等的考查.在高考试卷中该部分一般有1至2道小题有针对性地考查直线与圆、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和方法;一道综合解答题,以圆或圆锥曲线为依托,综合平面向量、解三角形、函数等综合考查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这道解答题往往是试卷的把关题之一. 【考点透析】解析几何的主要考点是:(1)直线与方程,重点是直线的斜率、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2)圆与方程,重点是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坐标法思想的初步应用;(3)圆锥曲线与方程,重点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 【例题解析】 题型1 直线与方程 例1 (2008高考安徽理8)若过点(4,0)A 的直线l 与曲线22(2)1x y -+=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33 D .(33 - 分析: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不大于其半径布列关于直线的斜率k 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解决. 解析:C 设直线方程为(4)y k x =-,即40kx y k --=,直线l 与曲线22(2)1 x y -+= 有公共点,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等于半径 1d =≤,得222141,3 k k k ≤+≤,选择C 点评:本题利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查运算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高考试卷中一般不单独考查直线与方程,而是把直线与方程与圆、圆锥曲线或其他知识交汇考查. 例2.(2009江苏泰州期末第10题)已知04,k <<直线1:2280l kx y k --+=和直线

近五年高考数学(理科)立体几何题目汇总

高考真题集锦(立体几何部分) 1.(2016.理1)如图是由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20π B24π C28π D.32π 2. βα,是两个平面,m,n 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1)如果m ⊥n,m ⊥α,n ∥β,那么βα⊥; (2)如果m ⊥α,n ∥α,那么m ⊥n. (3)如果αβα?m ,∥那么m ∥β。 (4)如果m ∥n,βα∥,那么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___ 3.(2016年理1)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π328,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 B.18π C.20π D.28π 4.平面α过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顶点A ,α//平面11D CB ,?α平面ABCD =m , ?α平面11A ABB =n,则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23 B.22 C.33 D.3 1 5.(2016年理1)如图,在以A,B,C,D,E,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2FD ,∠AFD=90°,且二面角D-AF-E 与二面角C-BE-F 都是60° .(12分) (Ⅰ)证明:平面ABEF ⊥平面EFDC ; (Ⅱ)求二面角E-BC-A 的余弦值.

6. (2015年理1)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取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16+20π,则r=( ) A.1 B.2 C.7 D.8 7.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C=120°,E,F 是平面ABCD 同一侧的亮点,BE ⊥平面ABCD,DF ⊥平面ABCD,BE=2DF,AE ⊥EC. (1) 证明:平面AEC ⊥平面AFC; (2) 求直线AE 与直线CF 所成角的余弦值。 8.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下图,则截取部分体积和剩余 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9.如图,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AB = 16,BC = 10,AA1 = 8,点E ,F 分别在1111C D B A , 上,411==F D E A ,过点E,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 (2)求直线AF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10.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B=5,AC=6,点E,F 分别在AD,CD 上,AE=CF=45 ,EF 交BD 于点H.将△DEF 沿EF 折到△DEF 的位置,OD ’=10 (1)证明:D ’H ⊥平面ABCD (2)求二面角B-D ’A-C 的正弦值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训练试题(含答案)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训练试题(含答案) 2013届高三数学章末综合测试题(15)平面解析几何(1)一、选 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圆x2+y2+Dx+Ey =0的圆心在直线x+y=1上,则D与E的关系是( ) A.D+E=2 B.D+E=1 C.D+E=-1 D.D+E=-2[来X k b 1 . c o m 解析 D 依题意得,圆心-D2,-E2在直线x+y=1上,因此有-D2-E2=1,即D+E=-2. 2.以线段AB:x+y-2=0(0≤x≤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 A.(x+1)2+(y+1)2=2 B.(x-1)2+(y-1)2=2 C.(x+1)2+(y+1)2=8 D.(x-1)2+(y-1)2=8 解析 B 直径的两端点为(0,2),(2,0),∴圆心为(1,1),半径为2,圆的方程为(x-1)2+(y-1)2=2. 3.已知F1、F2是椭圆x24+y2 =1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一动点,则使|PF1|?|PF2|取最大值的点P为( ) A.(-2,0) B.(0,1) C.(2,0) D.(0,1)和(0,-1) 解析 D 由椭圆定义,|PF1|+|PF2|=2a=4,∴|PF1|?|PF2|≤|PF1|+|PF2|22=4,当且仅当|PF1|=|PF2|,即P(0,-1)或(0,1)时,取“=”. 4.已知椭圆x216 +y225=1的焦点分别是F1、F2,P 是椭圆上一点,若连接F1、F2、P三点恰好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则点P到y轴的距离是( ) A.165 B.3 C.163 D.253 解析 A 椭 圆x216+y225=1的焦点分别为F1(0,-3)、F2(0,3),易得 ∠F1PF2<π2,∴∠PF1F2=π2或∠PF2F1=π2,点P到y轴的距离d= |xp|,又|yp|=3,x2p16+y2p25=1,解得|xP|=165,故选A. 5.若曲线y=x2的一条切线l与直线x+4y-8=0垂直,则l的方程为( ) A.4x+y+4=0 B.x-4y-4=0 C.4x-y-12=0 D.4x -y-4=0 解析 D 设切点为(x0,y0),则y′|x=x0=2x0, ∴2x0=4,即x0=2,∴切点为(2,4),方程为y-4=4(x-2),即4x-y-4=0. 6.“m>n>0”是“方程mx2+ny2=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C 方程可化为x21m+ y21n=1,若焦点在y轴上,则1n>1m>0,即m>n>0. 7.设双曲线x2a2-y2b2=1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x2+1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双

2020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解析几何专题

《曲线的方程和性质》专题 一、《考试大纲》要求 ⒈直线和圆的方程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 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⒉圆锥曲线方程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 二、高考试题回放 1.(福建)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F 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ABF 2是正三角形,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 ) A . 33 B .32 C .2 2 D .23

2.(福建)直线x +2y=0被曲线x 2+y 2-6x -2y -15=0所截得的弦长等于 . 3.(福建)如图,P 是抛物线C :y=2 1x 2上一点,直线l 过点P 且与抛物线C 交于另一点Q.(Ⅰ)若直线l 与过点P 的切线垂直,求线段P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 (Ⅱ)若直线l 不过原点且与x 轴交于点S ,与y 轴交于点T ,试求 | || |||||SQ ST SP ST +的取值范围. 4.(湖北)已知点M (6,2)和M 2(1,7).直线y=mx —7与线段M 1M 2的交点M 分有向线段M 1M 2的比为3:2,则m 的值为 ( ) A .2 3 - B .3 2- C .4 1 D .4 5.(湖北)两个圆0124:0222:222221=+--+=-+++y x y x C y x y x C 与的 公切线有且仅有 (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6.(湖北)直线12:1:22=-+=y x C kx y l 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 点A 、B. (Ⅰ)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Ⅱ)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经过双曲线C 的右焦点F ?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7.(湖南)如果双曲线112 132 2 =-y x 上一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为13, 那么 点 P 到右准线 的 距 离 是 ( )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版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专题练习解析版82页 1.一个顶点的坐标()2,0 ,焦距的一半为3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19422=+y x B. 14922=+y x C. 113422=+y x D. 14132 2=+y x 2.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22 221(0,0)x y a b a b -=>>,过左焦点F 1的直线交 双曲线的右支于点P ,且y 轴平分线段F 1P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 3 B .32+ C . 31+ D . 32 3.已知过抛物线y 2 =2px (p>0)的焦点F 的直线x -my+m=0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 且△OAB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则m 6+ m 4的值为( ) A .1 B . 2 C .3 D .4 4.若直线经过(0,1),(3,4)A B 两点,则直线AB 的倾斜角为 A .30o B . 45o C .60o D .120o 5.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ρ=2θ2cos ,给定两点P(0,π/2),Q (-2,π),则有 ( ) (A)P 在曲线C 上,Q 不在曲线C 上 (B)P 、Q 都不在曲线C 上 (C)P 不在曲线C 上,Q 在曲线C 上 (D)P 、Q 都在曲线C 上 6.点M 的直角坐标为)1,3(--化为极坐标为( ) A .)65, 2(π B .)6 ,2(π C .)611,2(π D .)67,2(π 7.曲线的参数方程为???-=+=1 232 2t y t x (t 是参数),则曲线是( ) A 、线段 B 、直线 C 、圆 D 、射线 8.点(2,1)到直线3x-4y+2=0的距离是( ) A . 54 B .4 5 C . 254 D .4 25 9. 圆0642 2 =+-+y x y x 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为( ) A.)3,2(-、13 B.)3,2(-、13 C.)3,2(--、13 D.)3,2(-、13 10.椭圆 122 2 2=+b y x 的焦点为21,F F ,两条准线与x 轴的交点分别为M 、N ,若212F F MN ≤,则该椭圆离心率取得最小值时的椭圆方程为 ( )

新课标数学历年高考试题汇总及详细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新课标卷Ⅱ)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0,1,2},N={}2|320x x x -+≤,则M N ?=( ) A. {1} B. {2} C. {0,1} D. {1,2} 【答案】D 把M={0,1,2}中的数,代入不等式,023-2≤+x x 经检验x=1,2满足。所以选D. 2.设复数1z ,2z 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关于虚轴对称,12z i =+,则12z z =( ) A. - 5 B. 5 C. - 4+ i D. - 4 - i 【答案】B . ,5-4-1-∴,2-,2212211B z z i z z z i z 故选关于虚轴对称,与==+=∴+=Θ 3.设向量a,b 满足|a+b |a-b ,则a ?b = ( ) A. 1 B. 2 C. 3 D. 5 【答案】A . ,1,62-102∴,6|-|,10||2 222A b a 故选联立方程解得,==+=++==+Θ 4.钝角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2 ,AB=1, ,则AC=( ) A. 5 B. C. 2 D. 1 【答案】B

. .5,cos 2-4 3π ∴ΔABC 4π .43π,4π∴, 22 sin ∴21sin 1221sin 21222ΔABC B b B ac c a b B B B B B B ac S 故选解得,使用余弦定理,符合题意,舍去。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不时,经计算当或=+======???==Θ 5.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连续两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 A. 0.8 B. 0.75 C. 0.6 D. 0.45 【答案】 A . ,8.0,75.06.0,A p p p 故选解得则据题有优良的概率为则随后一个空气质量也设某天空气质量优良,=?= 6.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 ),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6cm 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 A. 1727 B. 59 C. 1027 D. 13 【答案】 C ..27 10 π54π34-π54π.342π944.2342π. 546π96321C v v 故选积之比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体体积,高为径为,右半部为大圆柱,半,高为小圆柱,半径加工后的零件,左半部体积,,高加工前的零件半径为== ∴=?+?=∴=?=∴πΘΘ

全国高考数学试题汇编——解析几何

7. 2004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汇编一一解析几何(一) 1. [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西安徽) ?理科数学第7题,文科数学第7题] 2 椭圆—? y 2 =1的两个焦点为F i 、F 2,过F i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个交 4 点为P ,则| PF 2 | = ,3 A . 2 2. [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西安徽) I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的轨迹方程为 [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 已知点A (1, 2)、B( 3, 1),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 . 4x 2y=5 B . 4x-2y=5 C . x 2y=5 别是O '和A ',则O A "=囂£,其中?= B . .3 ?理科数学第8题,文科数学第8题] 设抛物线y 2=8x 的准线与x 轴交于点Q ,若过点 Q 的直线I 与抛物线有公共点,则直线 3. 1 1 A . [ — 2, 2] B . [—2, 2] C . [-1, 1] D . [ — 4, 4] [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西安徽) ?理科数学第14题,文科数学第15题] 由动点P 向圆x 2+y 2=1引两条切线PA 、PB , 切点分别为A 、 B ,Z APB=60 ° , 则动点 4. [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 理科数学第4题, 文科数学第 已知圆C 与圆(x -1)2 y 2 =1关于直线 y = -x 对称,则圆 C 的方程为 A . (x 1)2 y 2 =1 B . x 2 - y 2 =1 2 2 C . x (y 1) =1 2亠/ 八2 D . x (y -1) =1 5. 文科数学第8题] 6. [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理科数学第8题] 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 (1,2)距离为1 ,且与点B (3, 1)距离为2 A . 1条 [2004年全国高考 的直线共有 ( D . 4条 已知平面上直线 B . 2条 C . 3条 (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理科数学第9题] 4 3 l 的方向向量e =(,—),点0(0, 0)和A (1, — 2)在I 上的射影分 5 5

(完整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历年高考题汇编(附答案)

三角函数历年高考题汇编 一.选择题1、(2009)函数 22cos 14y x π? ?=-- ?? ?是 A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 2π的奇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2 π 的偶函数 2、(2008)已知函数 2()(1cos 2)sin ,f x x x x R =+∈,则()f x 是( ) A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2π 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2 π 的偶函数 3.(2009浙江文)已知a 是实数,则函数()1sin f x a ax =+的图象不可能... 是( ) 4.(2009山东卷文)将函数 sin 2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 4 π 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A. 22cos y x = B. 2 2sin y x = C.)4 2sin(1π++=x y D. cos 2y x = 5.(2009江西卷文)函数()(13)cos f x x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A .2π B . 32π C .π D . 2 π 6.(2009全国卷Ⅰ文)如果函数3cos(2)y x φ=+的图像关于点4( ,0)3 π 中心对称,那么φ的最小值为 A. 6π B.4π C. 3π D. 2π 7.(2008海南、宁夏文科卷)函数 ()cos 22sin f x x x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 A. -3,1 B. -2,2 C. -3, 3 2 D. -2, 32 8.(2007海南、宁夏)函数 πsin 23y x ??=- ???在区间ππ2?? -???? ,的简图是( )

天津市近五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总

天津市近五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总 [2011 ?天津卷]i是虚数单位,复数1 3i 1 i = C. 1 2i A. 2 i B. 2 i 【答案】A. 1 3i 【解析】'3i(1 3i)(1 i) 42i2 i. 1 i(1 i)(1 i)2 【2010】(1) i是虚数单位,复数 1 3i( 1 2i (A)1 + i(B)5+ 5i (C)-5-5i(D)-1 —i 5i 【2009,1】i是虚数单位,5=( ) 2 i (A) 1+2i(B) -1-2i(C) 1-2i 选择题1:—复数 【考点定位】本小题考查复数的运算,基础 题。) D. 1 2i (D) -1+2i 解析:旦5^ 2 i 5 1 2i,故选择D o 【2008 】 1. ?3 i是虚数单位i i 1() i是虚数单位,i1 (A) 1 (B) 1(C) i(D) i A 【2007】 2i3 1.i是虚数单位,——() 1 i A.1i B.1 i C.1 【答 案】 C 【分 析】2i32i3(1 i)2i(1 i)i 1,故选C 1i (1 i)(1 i)2 D. 1 i 2 (1)i 3 1,i 4 i,i1 复数运算技巧: 4n i 1,i 4n 1 4n 2 i,i 4n 3 hi n n 1n 2n 3 ■ i■ i■ i■ i0 复数概念、复数运算、共轭复数、复数几何意义。 (2)(1 i)2 2i

i i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1 i i,r _ i ⑷设 -1+凋 3 2 1, — 2 3 , 0 2 , 选择题 2: 充要条件与命题 [2011 ? 天津卷]设x,y R,则 2 2 “x 2 且 y 2 ”是“ x y 4 的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A .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 充分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解 析 】当x 2且y 2时, 「疋有x y 4 ;反过来当 【2010】(3)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 (A) 若f(x)是偶函数,则f(-x)是偶函数 (B) 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C) 若f(-x)是奇函数,贝U f(x)是奇函数 (D) 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B 【2009】(3)命题“存在x 0 R , 2x0 0”的否定是 (A )不存在 x 0 R, 2x0 >0 (B )存在 X 。R, 2x0 0 (C )对任意的x R, 2x 0 (D )对任意的x R, 2x >0 【考点定位】本小考查四种命题的改写,基础题。 解析:由题否定即“不存在 x 0 R ,使2x0 0”,故选择D o 【2007 】3." —"是"ta n 2cos — "的 3 2 x 2 y 2 4,不一定有x 2且y 2,例如x 4, y 0也可以,故选A 【2008】(4)设 a,b 是两条直线, 是两个平面,则a b 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C (A) a , b 〃 , (C) a ,b , // (B) a ,b , // (D) a ,b 〃 ,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常考题型整理归纳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常考题型整理归纳 题型一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是高考的必考题型,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求离心率、准线、 双曲线的渐近线是常考题型 . 22 【例 1】(1)已知双曲线 a x 2- y b 2=1(a >0,b >0)的一个焦点为 F (2, 0),且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圆 (x - 2)2 +y 2=3 相切,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22 A.x2-y2=1 A. 9 -13= 2 C.x 3-y 2=1 22 (2)若点 M (2,1),点 C 是椭圆 1x 6+y 7 22 (3)已知椭圆 x 2+y 2=1(a >b >0)与抛物线 y 2=2px (p >0)有相同的焦点 F ,P ,Q 是椭圆与抛物线的交点, ab 22 若直线 PQ 经过焦点 F ,则椭圆 a x 2+ y b 2=1(a >b >0)的离心率为 ___ . 答案 (1)D (2)8- 26 (3) 2- 1 22 解析 (1)双曲线 x a 2-y b 2=1 的一个焦点为 F (2,0), 则 a 2+ b 2= 4,①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y =±b a x , a 由题意得 22b 2= 3,② a 2+b 2 联立①② 解得 b = 3,a =1, 2 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x 2-y 3 =1,选 D. (2)设点 B 为椭圆的左焦点,点 M (2,1)在椭圆内,那么 |BM|+|AM|+|AC|≥|AB|+|AC|=2a ,所以 |AM| +|AC|≥2a -|BM|,而 a =4,|BM|= (2+3)2+1= 26,所以 (|AM|+ |AC|)最小=8- 26. ) 22 B.x - y =1 B.13- 9 =1 2 D.x 2 -y 3=1 1 的右焦点,点 A 是椭圆的动点,则 |AM|+ |AC|的最小值为

人教版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解析几何专题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解析几何专题 【命题趋向】 1.注意考查直线的基本概念,求在不同条件下的直线方程,直线的位置关系,此类题大多都属中、低档题,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每年必考 2.考查直线与二次曲线的普通方程,属低档题,对称问题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 3.考查圆锥曲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题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与求轨迹有关、与向量结合、与求最值结合的往往是一个灵活性、综合性较强的大题,属中、高档题, 4.解析几何的才查,分值一般在17---22分之间,题型一般为1个选择题,1个填空题,1个解答题. 【考题解析与考点分析】 考点1.求参数的值 求参数的值是高考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其解法为从曲线的性质入手,构造方程解之. 例1.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与椭圆22162 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 A .2- B .2 C .4- D .4 考查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抛物线、椭圆的基本几何性质. 解答过程:椭圆22162 x y +=的右焦点为(2,0),所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为(2,0),则4p =,故选D. 考点2. 求线段的长 求线段的长也是高考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其解法为从曲线的性质入手,找出点的坐标,利用距离公式解之. 例2.已知抛物线y-x 2+3上存在关于直线x+y=0对称的相异两点A 、B ,则|AB|等于 A.3 B.4 C.32 D.42 考查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和距离公式的应用. 解: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x b =+,由22123301y x x x b x x y x b ?=-+?++-=?+=-?=+?,进而可求出AB 的中点1 1(,)22M b --+,又由11(,)22 M b --+在直线0x y +=上可求出1b =, ∴220x x +-=,由弦长公式可求出AB ==. 故选C 例3.如图,把椭圆2212516x y +=的长轴 AB 分成8等份,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 分于1234567 ,,,,,,P P P P P P P 七个点,F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则1234567PF P F P F P F P F P F P F ++++++= ____________. 考查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性质和距离公式的灵活应用.

历年全国卷高考数学真题汇编解析版定稿版

历年全国卷高考数学真 题汇编解析版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全国卷历年高考真题汇编 三角 1(2017全国I 卷9题)已知曲线1:cos C y x =,22π:sin 23C y x ?? =+ ???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 6 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 B .把1 C 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12 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 C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 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 D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12 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 【答案】 D 【解析】 1:cos C y x =,22π:sin 23??=+ ??? C y x 【解析】 首先曲线1C 、2C 统一为一三角函数名,可将1:cos C y x =用诱导公式处理. 【解析】 πππ cos cos sin 222 ???? ==+-=+ ? ?? ? ? ? y x x x .横坐标变换需将1=ω变成2=ω,

【解析】 即112 πππsin sin 2sin 2224??????=+???????? ?→=+=+ ? ? ?????? ?C 上各坐短它原y x y x x 点横标缩来 【解析】 2ππsin 2sin 233? ?? ??? →=+=+ ? ???? ?y x x . 【解析】 注意ω的系数,在右平移需将2=ω提到括号外面,这时π 4+x 平移至π3 +x , 【解析】 根据“左加右减”原则,“π4+x ”到“π3+x ”需加上 π12,即再向左平移π12 2 (2017全国I 卷17题)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BC △的 面积为2 3sin a A . (1)求sin sin B C ; (2)若6cos cos 1B C =,3a =,求ABC △的周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及其变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应 用. 【解析】 (1)∵ABC △面积2 3sin a S A =.且1sin 2S bc A = 【解析】 ∴21 sin 3sin 2 a bc A A = 【解析】 ∴223sin 2 a bc A =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223sin sin sin sin 2 A B C A =,

历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圆锥曲线 一. 选择题: 1.(福建卷11)又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若P 为其上一点,且|PF 1|=2|PF 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B A.(1,3) B.(]1,3 C.(3,+∞) D.[)3,+∞ 2.(海南卷11)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 =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 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A ) A. ( 4 1 ,-1) B. (4 1 ,1) C. (1,2) D. (1,-2) 3.(湖北卷10)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 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 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 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12c 和22c 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12a 和 22a 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①1122a c a c +=+; ②1122a c a c -=-; ③1212c a a c >; ④11c a <22 c a . 其中正确式子的序号是B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湖南卷8)若双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上横坐标为32a 的点到右焦点 的距离大于它到左准线的距离,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B ) A.(1,2) B.(2,+∞) C.(1,5) D. (5,+∞)

高考数学分类汇编 解析几何

2011高考数学分类汇编-解析几何 1、(湖北文)将两个顶点在抛物线()022>=p px y 上,另一个顶点是此抛物线焦点的正三角形的个数记为n ,则( ) A. 0=n B. 1=n C. 2=n D. 3≥n 2、(江西理) 若曲线1C :0222=-+x y x 与曲线2C :0)(=--m mx y y 有4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 3 ,33(- B. )33,0()0,33(Y - C. ]33,33[- D. ),3 3()33,(+∞--∞Y 3、(江西理)若椭圆12222=+b y a x 的焦点在x 轴上,过点)21 ,1(作圆122=+y x 的 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直线AB 恰好经过椭圆的右焦点和上顶点,则椭 圆方程是 . 4、(湖南文)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 2cos (x y α αα =???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曲线2C 的方程为 (cos sin )10,ρθθ-+=则1C 与2C 的交点个数为 . 5、(湖南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cos ,1sin x y αα=??=+?(α为参 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曲线2C 的方程为()cos sin 10ρθθ-+=,则1C 与2C 的交点个数为 。 6、(湖南文)已知圆22:12,C x y +=直线:4325.l x y += (1)圆C 的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 . (2) 圆C 上任意一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小于2的概率为 . 7、(江苏)设集合},,)2(2 |),{(222R y x m y x m y x A ∈≤+-≤=, },,122|),{(R y x m y x m y x B ∈+≤+≤=, 若,φ≠?B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___.

历年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试题汇总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详解——圆锥曲线 一、选择题 1.设双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渐近线与抛物线y=x 2 +1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C ) (A (B )2 (C (D 2.已知椭圆2 2:12 x C y +=的右焦点为F ,右准线为l ,点A l ∈,线段AF 交C 于点B ,若3F A F B =,则||AF = (A). (B). 2 (D). 3 3.过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右顶点A 作斜率为1-的直线,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 的交点分别为,B C .若1 2 AB BC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 A B C D 4.已知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点B 在椭圆上,且BF x ⊥轴, 直 线AB 交y 轴于点P .若2AP PB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2 C .13 D .12 5.点P 在直线:1l y x =-上,若存在过P 的直线交抛物线2 y x =于,A B 两点,且 |||PA AB =,则称点P 为“ 点”,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直线l 上的所有点都是“点” B .直线l 上仅有有限个点是“点” C .直线l 上的所有点都不是“ 点” D .直线l 上有无穷多个点(点不是所有的点)是“ 点” 6.设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x 2 +1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4 5 B. 5 C. 25 D.5 7.设斜率为2的直线l 过抛物线2 (0)y ax a =≠的焦点F,且和y 轴交于点A,若△OAF(O 为坐标原点)

2020高考数学(理)专项复习《解析几何》含答案解析

解析几何 平面解析几何主要介绍用代数知识研究平面几何的方法.为此,我们要关注: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语言描述几何要素及其关系,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处理代数问题,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 在此之中,要不断地体会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及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与方法.要善于应用初中平面几何、高中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等知识来解决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8-1 直角坐标系 【知识要点】 1.数轴上的基本公式 设数轴的原点为O ,A ,B 为数轴上任意两点,OB =x 2,OA =x 1,称x 2-x 1叫做向量AB 的坐标或数量,即数量AB =x 2-x 1;数轴上两点A ,B 的距离公式是 d (A ,B )=|AB |=|x 2-x 1|.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设A ,B 为直角坐标平面上任意两点,A (x 1,y 1),B (x 2,y 2),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212212y y x x AB B A d -+-== A , B 两点的中点M (x ,y )的坐标公式是?+=+=2 ,22121y y y x x x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若A (x 1,y 1,z 1),B (x 2,y 2,z 2),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 .)()()(||),(212212212z z y y x x AB B A d -+-+-== 【复习要求】 1.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会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法(也称为解析法)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2.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刻画点的位置,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例题分析】 例1 解下列方程或不等式: (1)|x -3|=1;(2)|x -3|≤4;(3)1<|x -3|≤4. 略解:(1)设直线坐标系上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x ,3, 则|x -3|=1表示点A 到点B 的距离等于1,如图8-1-1所示, 图8-1-1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 =4或x =2. (2)与(1)类似,如图8-1-2,

高考数学专题训练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4) 23.(本大题满分18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二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 已知平面上的线段l 及点P ,任取l 上一点Q ,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称为点P 到线段 l 的距离,记作(,)d P l (1)求点(1,1)P 到线段:30(35)l x y x --=≤≤的距离(,)d P l ; (2)设l 是长为2的线段,求点的集合{(,)1}D P d P l =≤所表示的图形面积; (3)写出到两条线段12,l l 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12{(,)(,)}P d P l d P l Ω==,其中 12,l AB l CD ==,,,,A B C D 是下列三组点中的一组. 对于下列三种情形,只需选做一种,满分分别是①2分,②6分,③8分;若选择了多于一种情形,则按照序号较小的解答计分. ①(1,3),(1,0),(1,3),(1,0)A B C D --. ②(1,3),(1,0),(1,3),(1,2)A B C D ---. ③(0,1),(0,0),(0,0),(2,0)A B C D . 23、解:⑴ 设(,3)Q x x -是线段:30(35)l x y x --=≤≤上一点,则 ||5) PQ x ==≤≤,当 3 x =时 , min (,)||d P l PQ == ⑵ 设线段l 的端点分别为,A B ,以直线AB 为x 轴,AB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则(1,0),(1,0)A B -,点集D 由如下曲线围成 12:1(||1),:1(||1) l y x l y x =≤=-≤, 222212:(1)1(1),:(1)1(1)C x y x C x y x ++=≤--+=≥ 其面积为4S π=+。 ⑶① 选择(1,3),(1,0),(1,3),(1,0)A B C D --,{(,)|0}x y x Ω== ② 选择(1,3),(1,0),(1,3),(1,2)A B C D ---。 2{(,)|0,0}{(,)|4,20}{(,)|10,1}x y x y x y y x y x y x y x Ω==≥=-≤<++=> ③ 选择(0,1),(0,0),(0,0),(2,0)A B C D 。

历年高考理科数学真题汇编+答案解析(6):解析几何

历年高考理科数学真题汇编+答案解析 专题6 解析几何 (2020年版) 考查频率:一般为2个小题和1个大题. 考试分值:22分 知识点分布:必修2、选修2-1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每题5分) 1.(2019全国I 卷理10)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121,01,0F F -(),(),过F 2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 22||2||AF F B =,1||||AB BF =,则C 的方程为 A .2 212x y += B .22 132x y += C .22 143 x y += D .22 154x y += 【解析】由题意,设椭圆C 的方程为22 221(0)x y a b a b +=>>. ∵22||2||AF BF =,2||3||AB BF =,又∵1||||AB BF =,12||3||BF BF =.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12||||2BF BF a +=,∵13||2a BF =,2||2 a BF =,2||AF a =,1||AF a =. ∵13||||= 2 a AB BF =,∵1AF B ?为等腰三角形,在1AF B ?中,11||1cos 2||3AF F AB AB ∠= =. 而在12AF F ?中,2222221212122 12||||||22 cos 12||||2AF AF F F a a F AB AF AF a a +-+-∠===-, ∵22113 a -=,解得2=3a . ∵2 =2b ,椭圆C 的方程为22132x y +=. 【答案】B 【考点】选修2-1 椭圆 2.(2019全国I 卷理16)已知双曲线C :22 221(0,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1的 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1F A AB =u u u r u u u r ,120F B F B ?=u u u r u u u u r ,则C 的离心率为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历年精彩试题分类总汇编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一)小题分类 集合(2015卷1)已知集合A={xx=3n+2,n?N},B={6,8,10,12,14},则集 合A?B中的元素个()(A) 5 (B)4 (C)3 (D)2 1.(2013卷2)已知集合M={x|-3<x<1},N={-3,-2,-1,0,1}, 则M∩N=( ). A.{-2,-1,0,1} B.{-3,-2,-1,0} C.{-2, -1,0} D.{-3,-2,-1} 2.(2009卷1)已知集合A=1,3,5,7,9},B={0,3,6,9,12},则A?B= A.{3,5} B.{3,6} C.{3,7} D.{3,9} 3.(2008卷1)已知集合M ={ x|(x + 2)(x-1) < 0 },N ={ x| x + 1 < 0 },则M∩N =() {A. (-1,1) B. (-2,1) C. (-2,-1) D. (1,2) 复数 1.(2015卷1)已知复数z满足(z-1)i=1+i,则z=() (A) -2-i (B)-2+i (C)2-i (D)2+i 2.(2015卷2)若a实数,且iai??12=3+i,则a=() A.-4 B. -3 C. 3 D. 4 3.(2010卷1)已知复数??2313iiz???,其中??z zzz的共轭复数, 则是() A=41B=21C=1 D=2 向量 1.(2015卷1)已知点A(0,1),B(3,2),向量AC=(-4,-3),则向量BC= ( ) (A)(-7,-4) (B)(7,4) (C)(-1,4) (D)(1,4) 2.(2015卷2)已知向量a=(0,-1),bb=(-1,2),则??aba??2=( ) A.-1 B. 0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