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试题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

1. (填空 )

2.

3. (填空 )

4.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提到,要实现“和解”的境界,这里所说的“和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单选 )

A和谐

5.()是当前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 (单选 )

A全球化

6.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时,注重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替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积极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

展.B循环经济

7.党的()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单选 )

D十七届五中全会

8.森林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包括()。 (多选 )

A涵养水源

B防风固沙

C保护环境

9.人类必须有这样的生态精神: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保护地球,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准则,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前提。 (多选 )

B尊重自然

D善待自然

10.通过正确处理()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 (多选 )

A生产

C消费

D人的需求

11.自然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独自存在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才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种植业是农业结构的基础结构,它的优化处于优先地位,是生态农业的基础。 (判断 )

正确错误

13.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在于始终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处于一种全面、和谐、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判断 )

正确错误

14.自然界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判断 )

正确错误

2.

(填空 )

3.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使

(填空 )

4.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 (单选 )

A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5.以下属于生态旅游规划内容的是()。 (单选 )

A环境教育

B科学普及

6.人口问题本质上是()问题。 (单选 )

D发展

7.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既是()的标志,也是生态保护的屏障。 (单选 )

A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

8.以下属于物种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的有()。 (多选 )

A中性作用

B竞争作用

C抗生作用

D捕食作用

9.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包括()。 (多选 )

A环境资源服务

B环境政策服务

C环境信息服务

D环境教育服务

10.政府将规划相关信息(),并通过听证会、讨论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公民参与到整个建设项目的立项、环境影响测评报告的制作过程中,达到充分行使环境监督的权力。 (多选 )

A程序化

B透明化

C法制化

D公开化

11.在把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的绿色植物中,森林是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覆盖面最大、周转速度最快的可更新资源。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种植业是农业结构的基础结构,它的优化处于优先地位,是生态农业的基础。 (判断 )

正确错误

13.生态工业的指标,是工业生产过程并不是孤立的经济发展过程,而是和自然界发展过程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 (判断 )

正确错误

14.自然创造的财富主要指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 (判断 )

正确错误

1.生态农业的开发和利用对象是自然生态资源。 (填空 )

2.

(填空 )

3.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

(填空 )

4.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 (单选 )

A发展

5.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提到,要实现“和解”的境界,这里所说的“和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

(单选 )

A和谐

6.循环经济是一致建立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单选 )

A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

7.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单选 )

D可持续

8.森林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包括()。 (多选 )

A涵养水源

B防风固沙

C保护环境

9.生态文化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而创造的文化,它包括()、生态工程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制度等。 (多选 )

A生态意识

B生态美学

C生态旅游

D生态教育

10.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中提到,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污染()总体调控。 (多选 )

A区域性

B方位性

C流域性

11.所有的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实现人类社会自身和人对自然控制的根本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核心灵魂。 (判断 )

正确错误

1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规律为基础,以环境承载力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判断 )

正确错误

14.公民环境权的存在,要求人们必须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多元考虑,合理分配不同利益团体对环境资源的价值需求。在行政规划中要确立以预防为主、持续发展的观念,促成政府与公民间的平等交流,构建现代公共治理服务理念。 (判断 )

正确错误

2.人类要爱护大自然,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价值决非只是人的工具价值,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填空 )

3.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

(填空 )

4.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单选 )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生态旅游于()年首次提出。 (单选 )

C1983

D1984

6.()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单选 )

A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

7.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既是()的标志,也是生态保护的屏障。 (单选 )

A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

8.健全制度以促进资源节约,要求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它包括()。 (多选 )

A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

B加强法律法规

C强化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标准

9.生态经济是()法制经济、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同时以宏观调控为辅、市场调节为主的内生动力经济。 (多选 )

A环保经济

B低碳经济

C绿色经济

D循环经济

10.美丽的自然需要细心地呵护,需要人类确立()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生态文明实践。 (多选 )

A尊重自然

D保护自然

1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 (判断 )

正确错误

12.清洁生产实质上就是在工业中进行生态化生产。 (判断 )

正确错误

13.自然创造的财富主要指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 (判断 )

正确错误

14.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经济学上将物品划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判断 )

正确错误

1.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填空 )

2. (填空 )

3.

(填空 )

4.“生态文明是关于世界样态和过程的生态学描述”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单选 )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5.在把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的绿色植物中,()是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覆盖面最大、周转速度最快的可更新资源。 (单选 )

A花

B草

C森林

D海洋

6.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具有推进绿色评价、唤起生态觉醒、伸张公平正义、调节行为等()功能。 (单选 )

A特定

7.“价值在()的等级中增加,而且是不断地出现在有顺序的价值序列中。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能产生价值,人类评价者也是其产物之一。” (单选 )

A自然演替

8.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的论述中,生态社会和谐包括()。 (多选 )

A社会生态和谐

B自然生态和谐

C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D以上都正确

9.健全制度以促进资源节约,要求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它包括()。 (多选 )

A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

B加强法律法规

C强化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标准

D以上都不是

10.生态经济是()法制经济、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同时以宏观调控为辅、市场调节为主的内生动力经济。 (多选 )

A环保经济

B低碳经济

C绿色经济

D循环经济

1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种植业是农业结构的基础结构,它的优化处于优先地位,是生态农业的基础。 (判断 )

正确错误

1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判断 )

正确错误

14.健全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建立强有力的行政领导,实现环境行政的统一高效管理,积极解决行政主体权限争议和不作为。 (判断 )

正确错误

1.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填空 )

2. (填空 )

3. (填空 )

4.低碳经济的本质是()。 (单选 )

A可持续发展经济

B低能耗

C低排放

D低技术

5.农业一体化的中心是()。 (单选 )

A市场

B效益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6.科学的生态和谐社会发展机制系的构建涉及打造()GDP增长机制。 (单选 )

A生态经济

B绿色经济

C低碳经济

D环保经济

7.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中,《环境法》意义上的公平主要是()。 (单选 )

A起点公平

B全面公平

C过程公平

D结果公平

8.以下属于生物有机体生存环境的是()。 (多选 )

A日光

B水分

C温度

D大气

9.通过正确处理()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 (多选 )

A生产

B交换

C消费

D人的需求

10.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而且体现在()等社会文明的诸多方面。 (多选 )

A公平公正

B共同富裕

C道德进步

D社会和谐

11.生态理性观认为,有机体是否有理性或其作出的判断和决策是否合理,应该用现实的外在标准来

判断,只有当与环境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考察,才能找到评判理性的合理标准。 (判断 )

正确错误

12.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来自工业部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 (判断 )

正确错误

13.价值虽然是由个体生命体现的,但又超越了个体生命,它出现于一种内在性和独立性的相互作用

之中。 (判断 )

正确错误

14.自然创造的财富主要指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 (判断 )

正确错误

1. (填空 )

2. (填空 )

3.人类要爱护大自然,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价值决非只是人的工具价值,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填空 )

4.“在控制放养密度前提下,利用开放式种植空间,散养一些对作物无危害甚至有正面作用的畜禽或水产动物,有条件地构筑“稻鸭共育”、“稻蟹共生”、放山鸡等种养兼容型产业链”属于()。 (单选 )

A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

B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

C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

D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

5.生态产业的目标是()。 (单选 )

A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B“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动态平衡

C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生长的规律

D以上都不是

6.()就是生存的文明、健康状态,就是天地人之间构成客观的机制化内在自组织调节动态均衡系统,通过公正、公平的参与博弈机制,实现优化发展,避免矛盾的对抗,从而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发展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单选 )

A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

C生态精神

D生态和谐

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单选 )

A生态承载力

B资源环境保障能力

C环境容量限度

D环境忍耐力

8.以下属于生物有机体生存环境的是()。 (多选 )

A日光

B水分

C温度

D大气

9.生态旅游商品的特点包括()。 (多选 )

A地方性

B环保性

C实用性

D方便性

10.生态文化创新是生态文明时代全人类的共同使命。通过(),才能达到全人类共同繁荣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多选 )

A共生

B共容

全选C创新

D整合

11.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支持,它的实施将带来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判断 )

正确错误

13.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直以行政起主导作用,这是由执法活动的优势、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的。 (判断 )

正确错误

14.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具有内在一致性,共同代表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关怀人和社会;生态关怀的核心则是关怀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关怀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

展。 (判断 )

正确错误

1.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填空 )

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到, (填空 )

3.“以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为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促进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属于()。 (单选 )

A完善动力机制

B完善协调机制

C完善约束机制

D完善补充机制

4.低碳经济的基础是()。 (多选 )

A能源的再生

B能源的清洁开发

C能源的高效利用

D以上都不对

5.系统的机制化动态均衡发展规律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包括()等。 (多选 )

A自然生态和谐发展规律

B人类社会和谐生态发展规律

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

D以上说法都正确

6.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

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多选 )

A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B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C以环境友好为目标

D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7.在把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的绿色植物中,森林是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覆盖面最大、周转速度最快的可更新资源。 (判断 )

正确错误

8.把环境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 (判断 )

正确错误

9.请简述生态化发展战略。 (简答 )

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发展生态林业、生态农业,以生态工业与生态信息业为支撑,以

生态产业为主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10. (填空 )

11.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着哪些矛盾?() (单选 )

A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

B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

C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

D以上都是

12.(),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单选 )

A人口和谐发展

B人口自然发展

C人口均衡发展

D人合理发展

13.适宜人类发展的地区应加强保护,逐步减少产业和人口,以保护环境。 (判断 )

正确错误

14.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判断 )

正确错误

1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任务。 (单选 )

A、保护土壤资源

B、保护水土资源

C、保护生态环境

D、保护水资源

1.“生态文明是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的融合文明” ,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单选 )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文化形态的视角

C价值论视角

D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2.“健全破产制度,通过市场淘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企业,尽快改变过剩产能长期难以压缩的局面,促进高效企业发展”属于()。 (单选 )

A完善动力机制

B完善协调机制

C完善约束机制

D完善补充机制

3.低碳经济本质是()。 (单选 )

A可持续发展经济

B低能耗

C低排放

D低技术

4.循环经济观不仅要求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 (单选 )

A经济承载能力

B生态承载能力

C国力

D居民的承受能力

5.陆地上最大微生物资源库是()。 (单选 )

A草地

B森林

C海洋

D沙漠

6.()是当前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重要趋势,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 (单选 )

A全球化

B生态化

C私有化

D社会化

7.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具有推进绿色评价、唤起生态觉醒、伸张公平正义、调节行为等()功能。 (单选 )

A特定

B基本

C导向

D定向

8.“价值在()的等级中增加,而且是不断地出现在有顺序的价值序列中。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能产生价值,人类评价者也是其产物之一。” (单选 )

A自然演替

B自然进化

C社会演替

D社会进化

9.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等几个层面来展开。 (多选 )

A企业小循环

B区域中循环

C社会大循环

D以上都不是

10.生态文化创新是生态文明时代全人类的共同使命。通过(),才能达到全人类共同繁荣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多选 )

A共生

B共容

C创新

D整合

11.生态价值是指生态系统的价值,包括自然价值、功能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要确立()

的理念,进行科学的生态核算,采取合理的生态补偿,体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 (多选 )

A生态有价

B环境有价

C资源有价D

自然有价

12.通过正确处理()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 (多选 )

A生产

B交换

C消费

D人的需求

13.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的根本途径。 (多选 )

A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B统筹解决发展问题

C促进经济发展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多选 )

A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B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C以环境友好为目标

D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15.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中提到,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污染()总体调控。 (多选 )

A区域性

B方位性

C流域性

D空间性

16.儒家生态观念中的天人合一,一般是指人与自然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判断 )

正确错误

17.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支持,它的实施将带来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判断 )

正确错误

18.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 (判断 )

正确错误

19.自然创造的财富主要指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 (判断 )

正确错误

20.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判断 )

正确错误

21.“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 (判断 )

正确错误

22.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关键在于什么?() (单选 )

A社会的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教程试题满分分

总分10分,得分10分 1. (填空 ) 2. (填空 ) 3.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使 (填空 ) 4.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单选 )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发展 C改变消费模式 D经济增长 5.“要求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也要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料、中间物料和其他一些物料也能返回到生产过程中或另外加以利用”属于循环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中的()。 (单选 ) A减量化(reduce)原则 B再使用(reuse)原则 C再循环(recycle)原则 D以上都不是 6.以下属于生态旅游规划内容的是()。 (单选 ) A环境教育 B科学普及 C精神文明建设 D以上都是 7.“价值在()的等级中增加,而且是不断地出现在有顺序的价值序列中。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能 产生价值,人类评价者也是其产物之一。” (单选 )

A自然演替

B自然进化 C社会演替 D社会进化 8.生态旅游商品的特点包括()。 (多选 ) A地方性 B环保性 C实用性 D方便性 9.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对人和其他生命的生存有价值,(),是人和其他生命生存的基础。 (多选 ) A保持生态系统整体性稳态 B维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 C维护生态平衡 D保护生物多样性 10.建议制定关于生态补偿的行政法规,使参与生态补偿工作的执法者的行为和行政执法过程受法律约束,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生态补偿的(),还有利于提高政府补偿的效率。 (多选 ) A程序化 B透明化 C法制化 D公开化 11.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 (判断 ) 正确错误

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策划书

绿色生态文明建设 活动策划书 {7干细介**帆鼻々

自从250 年前工业革命的大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渐次都开始了工业改革,实行大工厂生产。伴随着这一运动的开始,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与日俱增,对树木以及矿产资源的掠夺的增长也是有目共睹。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不断降低。历史进入20 世纪末期,人类逐渐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的疯狂了掠夺既不符合其他物种的利益,更不符合自身利益,于是,人类开始反思,开始了为其已久的各种活动,譬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荒漠绿化等等。同时,世界各国积极为生态文明做贡献。 计算机学院“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是由本院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绿色生态宣传活动,本着“大力植树造林,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旨在提高全学院学生对绿色生态的认识,提高大家的环境保护以及绿色生态创建意识。 这些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绿色生态建设、对环境保护的重新认识以及决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要顺应时代要求,提高全学院同学的积极性,一起为“绿色生态建设”献计献策。同时不仅在学院,更要在整个学校掀起一股“大力植树造林,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风气。这一活动,不仅会为祖国的绿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还会提高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团总支以及计算机学院新闻中心在北信科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开幕式 活动时间:10 月27 日下午12:00——12:30 活动地 点: 学生食堂前 参加人 员: 新闻中心全体成员 开幕式内容: 开幕式主要进行“”活动的宣传, 发放传单,号召同学积极参加我们的比赛。 闭幕式 活动时 间:11月27 日下午1:00——2:30 活动地 点: 教二302 室 参加人 员: 新闻中心全体成员以及各比赛获奖选手 闭幕式内容:总结本次大赛的亮点与不足;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品;再次号召同学加入“大力植树造林,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长期性活动中来,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整理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整理

————————————————————————————————作者: ————————————————————————————————日期: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A、全面 B、可持续 C、又快又好D、协调 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 C)轨道。 A、民主化 B、规范化 C、法制化 D、有序化 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B )。 A、能量梯次使用B、以上都是 C、物质闭路循环 D、以上都不是 4、(B)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A、低碳发展B、绿色发展 C、循环发展 D、生态发展 5、(A)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B、生态文化 C、生态和谐 D、生态精神 6、“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的视角 7、2008年1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C)次集体学习时间明确强调“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A、四 B、二C、三D、五 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 B) A、艰巨性 B、人文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B ) A、两者都不是 B、两者都是C、经济结构 D、能源结构 10、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B ) A、生物修复B、植物修复 C、物理与化学修复D、以上都是 11、(A)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 A、生态精神 B、生态文明C、生态和谐 D、生态文化 12、“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A) A、生产方式层次 B、物质层次 C、生活方式层次D、以上都不是 13、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 D)和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 A、自然哲学 B、社会学 C、伦理学 D、经济学 14、佛教认为,生命中的行是( B ) A、一种思维活动 B、生物行为 C、生活的感觉 D、地、水、风、火 15、“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C) A、物质层面B、生产方式层面 C、生活方式层面 D、以上都不是 16、将(D)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政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A、治理环境 B、节约资源 C、保护生态 D、保护环境

论文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向上的生态发展意识, 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 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态势, 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战略向人们展示出的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思想战略: (1)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2)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3)探索促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 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不仅需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为指导, 更需要以生态文明为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绿色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是以物质文明为中心的, 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当物质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阶段后, 人类文明出现了片面、畸形发展的态势。近二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 工业废弃物无情地排放、倾泄,改变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生产活动与社会交往的规模和手段每一次质的飞跃, 都将伴随着这种危机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恶化和尖锐化表明,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繁荣”, 只能是短暂、表面的现象, 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由此可见, 绿色发展观念是人类在遭到“大自然报复”后长期反思的产物,是人类走出困境、摆脱危机、求得永续生存和发展的科学战略, 也是当今可供人类选择的唯一途径。

二、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绿色发展战略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科学技术为内核、以社会文明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客观上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首先,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表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从而赋予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重任。“绿色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发展, 发展取决于人的素质。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 也是最终的目标。在生态环境问题上, 人是最大的污染源和破坏者, 同时又是治理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 人类又要追求生存和发展权利的时候, 人类一方面不能凭借手中的技术和力量去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 而另一方面又必须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智慧, 去开拓新的资源。以人的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发展基础的时代, 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素质极大提高的时代,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科技素质。 其次,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科学技术为内核, 表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才是高质量的和绿色的发展, 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且可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今天我们要积极保护资源、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实现“向自然索取速度”与“自然界恢复速度”的绿色平衡, 确保生态价值的增殖, 建立科学的“天人合一”

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 120单选题(每题2分) 1、资源与环境就是经济社会( B)发展得物质基础与保障,经济得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环境得支撑。 A、全面 B、可持续 C、又快又好 D、协调 2、建立与完善环保立法与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得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与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与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 C )轨道。 A、民主化 B、规范化 C、法制化 D、有序化 3、循环经济得特征就是( B )。 A、能量梯次使用 B、以上都就是 C、物质闭路循环 D、以上都不就是 4、( B)得核心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得关系。 A、低碳发展 B、绿色发展 C、循环发展 D、生态发展 5、( 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得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得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B、生态文化 C、生态与谐 D、生态精神 6、“生态文明就是自然、人、社会价值得生态定位与选择”就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B ) A、世界演化图景得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得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得视角 7、2008年1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C )次集体学习时间明确强调“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得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A、四 B、二 C、三 D、五

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得特征?( B ) A、艰巨性 B、人文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 B ) A、两者都不就是 B、两者都就是 C、经济结构 D、能源结构 10、生态修复得基本形式就是( A )A就是错得 A、生物修复 B、植物修复 C、物理与化学修复 D、以上都就是 11、( A )就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得强烈得精神信仰,就是一种理性得、具有生态智慧得信念。 A、生态精神 B、生态文明 C、生态与谐 D、生态文化 12、“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A) A、生产方式层次 B、物质层次 C、生活方式层次 D、以上都不就是 13、通过认识与实践,形成( D)与生态相结合得生态化理论。 A、自然哲学 B、社会学 C、伦理学 D、经济学 14、佛教认为,生命中得行就是( B ) A、一种思维活动 B、生物行为 C、生活得感觉 D、地、水、风、火 15、“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得满足,崇尚精神与文化得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C ) A、物质层面 B、生产方式层面 C、生活方式层面 D、以上都不就是 16、将( D)纳入政府得工作目标与政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与环保主管部门得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与环境管理部门得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 1-20单选题(每题2分)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A、全面 B、可持续 C、又快又好 D、协调 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C )轨道。 A、化 B、规化 C、法制化 D、有序化 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B )。 A、能量梯次使用 B、以上都是 C、物质闭路循环

D、以上都不是 4、(B)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A、低碳发展 B、绿色发展 C、循环发展 D、生态发展 5、(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B、生态文化 C、生态和谐 D、生态精神 6、“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的视角 7、2008年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C )次集体学习时间明确强调“贯

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A、四 B、二 C、三 D、五 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B) A、艰巨性 B、人文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B) A、两者都不是 B、两者都是 C、经济结构 D、能源结构 10、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A)A是错的 A、生物修复 B、植物修复

2020智慧树知到《生态文明》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2020 智慧树知到《生态文明》章节测试题 【完整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2 分) 20 世纪后半期,人类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并开始对人类的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与之相伴的便是相关著作和论述的不断出现,下列哪本著作被称为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标志性著作: A. 《寂静的春天》 B. 《增长的极限》 C. 《只有一个地球》 D. 《我们共同的未来》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2 分)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 年 6 月 5 日-16 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113个国家1300 多名代表参加,这是世界各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环境问题以及人类对于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大会。下列哪项不属于此次会议的讨论成果: A. 通过了划时代的历史性文献《人类环境宣言》 B. 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 C. 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D. 签署气候变化协定 正确答案:D 3【单选题】(2 分) 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关于环境保护的32 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

境,造 福人民”,在我国于何时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被确定为国家治理环境保护的方针? A. 1972 B. 1973 C. 1974 D. 1975 正确答案:B 4【单选题】(2 分) ……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完整版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及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1.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1.0 分) A.生态科技 B.能源类型 C.市场 D.资本我的答案:A X答错 2.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 分) 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 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我的答案:A 2答对 3.2017年6月1 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1.0分)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我的答案:B "答对 4.()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1.0分)

A.十六大报告 B.十七大报告 C.十八大报告 D.十九大报告我的答案:D X答错 5.截至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1.0 分) A.2 B.3 C.4 D. 5 我的答案:B X答错 6.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0分) 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 B.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 C.资源利用程度 D.资源节约 我的答案:C "答对7.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1.0分)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我的答案:B X答错

8.()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 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1.0分) A.碳税 B.碳关税 C.环境税 D.资源税我的答案:B "答对 9.在我国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 1.0分) A.环渤海区域 B.长三角区域 C.珠三角区域 D.北部湾地区 我的答案:A

2013年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试题答案

2013 年《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试题 姓名考试序号单位成绩 一、填空题(共20 题,每空 1 分,共20分) 1、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生态环境)成为我国发展的矛盾中心。 3、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可以由自然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三个维度去论述。 4、中国古人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处理自然界的奥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由与自然对抗走向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性理念转变。 5、(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儒家生态哲学思想的典型代表。中国传统道家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行为准则。 6、(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柱与核心。 7、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主要包括(社会文明建设规划)、经济文明建设规划和(环境文明建设规划)三大内容。 8、构建低碳消费模式重点要从(低碳饮食)和(低碳日用)两方面入手。 9、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与重要内容之一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准确评价、科学规划、定量考核和具体实施的依据。 10、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1、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生态 效益)最大化。 12、(生态文明建设)是新的”中国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 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十八大报告在”四位一体“的基础上,提出将( C )纳入其中,变为五位 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单选题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 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A、全面 B、可持续 C、又快又好 D、协调 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 C)轨道。 A、民主化 B、规范化 C、法制化 D、有序化 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C )。 A、能量梯次使用 B、物质闭路循环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4、( B)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A、低碳发展 B、绿色发展 C、循环发展 D、生态发展 5、(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B、生态文化 C、生态和谐 D、生态精神 6、“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的视角 7、在党在十八届( D )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A、二 B、三 C、四 D、五 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B) A、艰巨性 B、人文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B) A、两者都不是 B、两者都是 C、经济结构 D、能源结构

10、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D) A、生物修复 B、植物修复 C、物理与化学修复 D、以上都是 11、(A)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 A、生态精神 B、生态文明 C、生态和谐 D、生态文化 12、“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A) A、生产方式层次 B、物质层次 C、生活方式层次 D、以上都不是 13、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D)和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 A、自然哲学 B、社会学 C、伦理学 D、经济学 14、佛教认为,生命中的行是( B ) A、一种思维活动 B、生物行为 C、生活的感觉 D、地、水、风、火 15、“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次?(C) A、物质层面 B、生产方式层面 C、生活方式层面 D、以上都不是 16、将( D)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政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A、治理环境 B、节约资源 C、保护生态 D、保护环境 17、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 A ) A、经济型 B、生态型 C、文化性 D、以上都不对 18、( D )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A、人口结构问题 B、人口分布问题 C、人口素质问题 D、人口数量问题 19、系统的( C )动态均衡发展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 A、规范化 B、辩证化 C、机制化 D、开放化 20、( A)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得分100 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 1.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对应了()的要求 A.可持续发展 B.唯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 D.综合发展 2.()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力。 A.经济指标 B.生态环境指标 C.生态网络指标 D.管理指标 3.()是人类利用资源获取价值实现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为了增加产出和经济收入,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和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创办企业 D.承包农田 4.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 B.三级生产者

C.多级生产者 D.都不对 5.倡导(),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 A.生态文明 B.节能环保 C.绿色出行 D.社会文明 6.()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7.()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 A.前苏联 B.德国 C.美国 D.瑞典 8.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 A.生态道德意识 B.经济手段

C.宣传手段 D.个人意识苏醒 9.()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 A.有害垃圾 B.无用垃圾 C.危险垃圾 D.废弃垃圾 10.()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11.自()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作。 A.1990 B.1991 C.1992 D.1993 12.()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 A.生态产业

生态文明建设教程试题1

1(单选题)“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从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的视角 2(单选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 A.两都不是 B.两者都是 C.能源结构 D.经济结构 3.(单选题)“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面?() A. 物质层面 B. 生活方式层面 C. 生产方式层面 D. 以上都不是 4. “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A. 生活方式层面 B. 物质层面 C. 以上都不是 D. 生产方式层面 5. 2008年1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次集体学习明确强调“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方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A. 三 6.()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7.()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A.生态精神 B.生态和谐 C.生态文化 D.生态文明 8.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B.可持续

9.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A.以上都是 B.物质闭路循环 C.能量梯次使用 D.以上都不是 10.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 A.经济性 B.以上都不对 C.文化性 D.生态性 11(单选题).将()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成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A.保护生态 B.治理环境 C.保护环境 D.节约资源 12(单选题).()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生态文明被提高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高度。 A.十八大 13(单选题).系统的()动态均衡发展规律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 A.规范化 B.开放化 C.机制化 D.辩证化 14(单选题).佛教认为,生命中的行是() A.生物的行为 B.地、水、风、火 C.一种思维活动 D.生活的感觉 15(单选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A.人口结构问题 B.人口素质问题 C.人口分布问题 D.人口数量问题 16(单选题).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和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 A.伦理学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99011898.html,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 作者:金智博 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4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加快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形成。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绿色发展作为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推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辩证统一关系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实践。 一、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区别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为了解决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提出的,两者在概念、外延、侧重点、基本特征等方面相互区别。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内涵和侧重点相互区别。绿色发展,“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制约下,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理念”[1],这是一种平衡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包含循环发展、生态发展和低碳发展三个方面的内容。绿色发展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在解决环境生态带来的发展问题时,更侧重于绿色的经济活动,寻找并顺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模式来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是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等手段来实现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从生态视角重新审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侧重于通过树立和谐文明的生态价值观来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从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相互区别。绿色发展主要以实施绿色经济战略,即大力扶持、激励和引导绿色产业、绿色经营,鼓励、支持绿色技术的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则主要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5分1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 (填空 2.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概括地讲是“三个确保、一个提高”确保生态环 境安全;确保生物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填空 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 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填空 4.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简答 5.( ),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 (单选 ) A社会文明 B文化文明 C生态文明 D可持续发展 6.( )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单选 ) A工业废弃物 B矿业废弃物 C放射性废弃物 D生活垃圾

7.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核心是( )。 (单选 A知情权 B选择权 C生存权 D参与权 8.我国在法律上承认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诉讼环节上,生态环境法律诉讼困难 重重:( )。 (单选 A难以举证 B难以起诉 C难以鉴定评估 D以上都是 9.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工作应该( )。 (多选 A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B制定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的整体规划 C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及引进 D建立完整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 10.雾霾的危害有( )。 (多选 A对居民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B影响交通安全 C破坏电力系统 D危害农业生产

11.目前关于公平的争论,主要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公平观:( )。 (多选 A起点公平 B过程公平 C结果公平 D立法公平 12.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遇到的一 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判断 正确错误 1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判断 ) 正确错误 14.环境法应当是我国公民环境权实现的基本法。 (判断 正确错误 15.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产品,由于消费中的非竞争性往往导致“公地的悲剧”,即过度使用,资源耗竭。 (判断 正确错误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100分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100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 1.有害垃圾的收集容器应该为()颜色 A.红 B.黑 C.白 D.灰 2.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 A.工业文明 B.物质文明 C.社会文明 D.人文文明 3.()是一个包括自然、工业和社会的地域综合体,是一种新型工业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居场所。 A.生态工业园 B.经济技术开发区 C.高新技术开发区 D.都不对 4.现代服务业初步发展出现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确立于20世纪()年代。 A.70 B.60

C.80 D.90 5.()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 A.有害垃圾 B.无用垃圾 C.危险垃圾 D.废弃垃圾 6.()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 A.生态产业 B.知识产业 C.绿化产业 D.人文产业 7.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提出的一个新概念A.五十年代 B.八十年代 C.六十年代 D.七十年代 8.()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

A.生态社区 B.生态城市 C.环保社区 D.环保组织 9.()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 A.生态价值观 B.经济价值观 C.世界价值观 D.自我价值观 10.()是我国经专门机构认定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A.环保食品 B.绿色食品 C.安全食品 D.优质食品 11.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A.相互独立 B.没有关系 C.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D.经济利益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及答案

1.在我国,()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1.0分) A.《“十二五”规划纲要》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D.十八届五中全会 2.()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1.0分) A.碳税 B.碳关税 C.环境税 D.资源税 3.()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1.0分) A.十六大报告 B.十七大报告 C.十八大报告 D.十九大报告 4.截至2017年8月29日,3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审议并通过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关文件多达()份,涉及到全部()类生态文明制度。(1.0分) A.40,6 B.46,8 C.48,6 D.50,10 5.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第()代产业园。(1.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6.()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1.0分) A.环境资源使用权 B.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7.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是()。(1.0分)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8.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1.0分)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9.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1.0分) 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1.0分) A.5000亿吨 B.6000亿吨 C.7000亿吨 D.8000亿吨

生态文明建设试卷试题四(附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四) 单选题 1.()等部门规章的颁布,保障了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A《环境保护法》B《刑法》C《民法》D《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要认真执行()中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纠纷处理和污染损害赔偿的污物工,使污染受害者得到合理的赔偿,使污染者付出应有代价。 A《环境保护法》×B《侵权责任法》C《环境影响评价法》D《清洁生产促进法》 3.下列不属于工业“三废”的是() A 废水 B 废气 C 废渣 D 废土 4.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大部分达到()标准以上。 A 一级B二级 C 三级×D 四级 5.国水和大气环境污染还十分突出,全国大江大河仍有四分之一的监测断面超过()。 A III类 B IV类 C V类D劣V类 6.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导致大中型城市空气中的()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增高,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和大气灰霾频繁发生。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氢氧化物 D 氮氧化物 7.我国污染防治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包括四大方面,下列错误的是() A 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强化目标责任制 B 确保环境安全,强化执法监督和应急管理 C 严格环保准入,构建工业污染治理新体系(预防体系) D 完善相关政策,建立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8%-10%的速度在增长× B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和亲水性的特点 C 我国也存在核与辐射安全隐患问题 D 我国面临的区域(双边)环境问题繁多,跨界影响关系复杂 9.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重大而深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4年环境污染损失占同期GDP的3.05% ? B 与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或患病率持续上升

生态文明建设教程试题

生态文明建设教程试题

1.生态旅游于()年首次提出。 (单选 ) A1981 B1982 C1983 D1984 2.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单选 ) A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 C生态精神 D生态和谐 3.在()上,胡锦涛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 (单选 ) A十六大四中全会 B十七大 C十七大三中全会 D十七大四中全会 4.党的()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单选 ) A十七届二中全会 B十七届三中全会 C十七届四中全会 D十七届五中全会

5.生态活动必须符合科学的生态观和生态规律,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追求最好的()。 (单选 ) A生态利润 B生态利益 C生态收益 D生态效益 6.以下属于按人类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划分的文明的是()。 (多选 ) A游牧文明 B生态文明 C社会主义文明 D工业文明 7.人类生态学包括的方向有()。 (多选 ) A地理学 B自然学 C文化学 D社会学 8.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分类,水体废气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多选 ) A物理性污染源 B化学性污染源 C生物性污染源 D人文性污染源 9.人类必须有这样的生态精神: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保护地球,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准则,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前提。 (多选 )

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家园的倡议书

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家园的倡议书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 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我们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纪凝望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

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坚持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环境保护型之路。如今,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大大推动汉江经济走廊的开发·安康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主要调水区,优质水源涵养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在我省境内汉江、丹江流域集流面积万公顷,涉及汉中、安康、商洛、宝鸡市的个县区、万人口。汉江全长公里,在我省就有多公里;总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在我省达万多平方公里。安康不仅是调水区,而且是水源涵养区,同时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