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病毒纯化浓缩方法

2020年病毒纯化浓缩方法
2020年病毒纯化浓缩方法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病毒纯化浓缩方法

方法一超速离心沉淀法

1 仪器

超速离心机(BECKMAN OPTIMAL-80XP) 50000~80000rpm相对离心力最大可达510000×g;高速冷冻离心机(BECKMAN AVANTIJ-26XP)20000~25000rpm 最大离心力为89000×g;超速离心管 (Beckman 344058),Ultra-clear SW28离心管

2 方法步骤

(1)转染后44-48小时,收集上清液到50ml离心管内,并加入20ml Production 培养基以便第二轮病毒的收集。将收集的上清液4℃,4000g离心10分钟,去除细胞碎片,然后0.45 μm滤膜过滤到40ml超速离心管中。

(2)取6个Beckman超速离心管,70%乙醇清洗后在生物安全柜中风干并紫外消毒30min。

(3)每个Ultra-clear SW28管加入30ml 预先处理过滤过的病毒上清。

(4)取一支10ml的移液管,吸取12 ml 20%的蔗糖溶液(PBS配制)。将移液管一直插入到离心管的底部,缓慢将蔗糖溶液打出4 ml,形成一个蔗糖垫。同样地,将剩下8 ml的蔗糖溶液分别加入到另两个离心管中。另取一支干净的移液管,

对剩下3管进行同样处理。

(5)务必确定离心管没有裂缝且用PBS调整各管重量使两两平衡。

(6)4℃离心,25000rpm (82700g)2 h。

(7)离心完毕后小心取出超速离心管,小心弃去上清液,留下管底沉淀。管底可见少量的半透明或白色沉淀。将超速离心管倒置在吸水纸上晾干约10min,并用Tip头吸去管壁上多余的液体。

(8)每管中加入100ul不含钙和镁的冷PBS洗下沉淀。

(9)将SW28超速离心管插入到50ml锥底离心管中,盖上盖子。

(10)在4℃溶解2小时,每隔20分钟轻轻震荡。

(11)4℃,500g离心1分钟,使溶液集中于管底。

(12)用200μl 移液器轻柔吹打使沉淀重悬。避免产生泡沫。将所有管中的液体集中到一个SW28离心管中,分装50ul/管,保存于成品管中,用碎干冰速冻后储存在-80℃冻存。

方法二 PEG-8000浓缩法

(1)5X PEG8000+NaCl配制称取NaCl 8.766 g; PEG8000 50g溶解在200ml Milli-Q纯水中;121摄氏度 30min 湿热灭绝 30min;保存在4℃。

(2)使用0.45μm滤头过滤慢病毒上清液;

(3)每30ml过滤后的病毒初始液,加入5X PEG-8000+NaCl母液7.5 ml;

(4)每20~30min混合一次,共进行3-5次;

(5)4度放置过夜;

(6)4度,4000 g,离心 20min;

(7)吸弃上清,静置管子1~2分钟,吸走残余液体;

(8)加入适量的慢病毒溶解液溶解慢病毒沉淀;

(9)集中后的病毒悬液分装成50 μl每份,保存在成品管中。用碎干冰速冻后储存在-80 ℃

方法三慢病毒纯化浓缩试剂盒

1. 每10ml过滤后的病毒初始液,加入Concen Solution 3ml,每20-30min混合一次,共进行3-5次。

2.2. 4℃放置过夜。

3. 4℃,3000 g,离心45min。

4. 去掉上清,静置管子1-2min,吸走残余液体。

5. 加入无血清DEME充分溶解慢病毒沉淀。

6. 病毒悬液分装成200μl每份,保存在离心管中,速冻后储存在-80 ℃。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新冠病毒是如何用病毒保存液进行过程保存的

病毒保存液在核酸标本保存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核酸检测假阳性、假阴性的问题一直是专家们的心头病,而核酸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成为影响检测结果的重中之重,很多专家从实践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认为,鼻咽拭子标本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口咽拭子,下呼吸道采集的痰、肺泡灌洗液标本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的口、鼻咽拭子采集的标本,为了提高检测阳性率,建议采集同一病人多部位标本,合并进行检测,下面我们来看看标本在采集、运输、保存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口、咽拭子采集注意事项 1.不要从鼻孔或扁桃体上采样 2.不建议雾化导痰 3. 下呼吸道标本(相对于上呼吸道标本)更可能呈阳性 4.对于怀疑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特别是肺炎或严重疾病的患者,单个上呼吸道标本不能排除诊断,建议增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标本。 病毒保存液 标本采集方法:

用于2019-nCoV核酸检测标本主要是口咽拭子,采集时让患者张大嘴后用特制棉签或小刷头刮取其咽部采集带病毒标本。如果平时医护人员咽拭子取样不多,刮取标本时患者的反应又比较大,往往导致刮取标本的位置不对,或力度和时间不够,没有刮取到带病毒的标本或刮取到的带病毒标本量少,最后导致检测结果阴性。 标本运输及保存条件: 2019-nCoV为RNA病毒,很容易被外源性或细胞破坏后所释放的RNA酶降解,而影响最后的检测效率。严格来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到实验室(疾控中心、医院检验科、第三方实验室),尽快完成检测。标本在常温条件下放置时间过长,也可能是造成最后检测结果假阴性的原因,如果因为特殊需要需要长时间保存的话,可以用病毒保存液来保存RNA病毒样本,此外还可以使用防止病毒核酸降解的标本采集管,但目前此类产品数量少、成本高、实际应用效果也需要进一步评价。 总的来说,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及时检测,如因某些原因标本采集后不能及时送检或及时检测,应将采样后的拭子放入病毒保存液中,病毒保存液是病毒采样管内添加的用于保护病毒样本的保护性液体!

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介绍520

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介绍 一、病毒的特征: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来,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1.含有单一知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道结构,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2.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 式增殖; 3.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病毒自身不能复制,而是将基因侵入宿主细胞内,借助后者的复 制系统复制新的病毒。 二、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特点: 1.低温非冻型保存,不破坏病毒的外壳,方便长途运输。 2.适用于各种拭子样品,包括口腔拭子、鼻腔拭子、咽喉拭子、等 3.可以用于H1N1流感病毒和其他任何可以用拭子取样的病毒。 4.可以用柱式病毒DNAout或柱式病毒RNAout提取病毒核酸。 5.采样液中的抗生素能有效防止细菌和真菌污染。 6.采样液添加了牛血清白蛋白,能保护病毒样本,提高分离率 三、德晟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成分: 1.保存液成分为:Hanks液基础,庆大霉素,真菌抗生素,BSA(V),冷冻保护剂、生物缓冲

剂及氨基酸等。 2.多种抗生素联合,具有抗细菌和抗真菌的作用。 3.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蛋白质稳定剂,可在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形成一种保护膜,使 其不易分解,保证病毒的完整性。 4.Hanks缓冲液构建的中性环境,有助于增加病毒的生存时间和感染稳定性。 5.用于临床流感、禽流感(如H7N9)、手足口病、麻疹等病毒标本及支原体、脲原体、衣 原体等标本的采集及运送 四、使用方法: 注意:标本采集人员需按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咽、鼻拭子最好在发病的头3天采集。 1.在安全柜内本产品分装到自备的、螺旋盖内有橡胶圈的5mL旋盖塑料管里(一级容 器)。B型产品已经在旋盖离心管中,可以跳过此步。 2.鼻拭子的采集: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同一拭 子拭两侧鼻孔。将棉签浸入上步得到的、装有3mL本产品的旋盖离心管中,弃去拭子尾部,拧紧螺旋盖。 3.咽拭子的采集:用棉签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棉签浸入第一步得到的、装 有3mL本产品的旋盖离心管中,弃去拭子尾部,拧紧螺旋盖。 4.直接在一级容器上用油性记号笔写明样本的种类、采样时间、编号、患者姓名。 5.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适合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同时也将标本有 关信息填在标本送检表上,连同一级容器封于塑料袋内。 6.将装标本的密封袋放入自备的带螺旋盖内有橡胶圈的塑料容器(二级容器内,拧紧盖, 在容器上标明有关信息。同一患者2份以上的密封标本,可以放在同一个二级容器内。

病毒保存液和细胞保存液的区别

病毒保存液和细胞保存液的区别 一、病毒保存液 病毒保存液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等常见病毒样本采集保存运输工作,是采样管内浸末采样拭子病毒样本一种保护病毒的被检测物质的液体,可采集咽拭子、鼻拭子或特定部位组织样本,储存的样本可用于后续的核酸提取或纯化等临床实验。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灭活型,能够保护病毒的蛋白和核酸,另一种是灭活型,通常含有灭活病毒的裂解盐,裂解蛋白而保护核酸。 1、灭活型:添加有裂解盐的病毒保存液就是灭活型的病毒保存液,里面含有的Tris、裂解盐、EDTA等主要目的是裂解核酸而释放出核酸,从而通过后续的实时荧光RT-PCR进行核酸检测,以此判断样本是否含有病毒特征核酸,即是否感染病毒。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类,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病毒结构单一,就只含有一种核酸和蛋白质,因此检测出特征核酸就检测除了病毒。病毒属于寄生生物,采样后体外无法存活,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就需要放入病毒保存液中。为了保护病毒检测环境的安全性,就需要加入裂解盐来灭活病毒,释放出可以被检测的核酸即可。 2、非灭活型:除了灭活型的病毒保存液,此外还有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不含裂解盐,但是保存的病毒完整性更好,检出率更高,除了核酸检测外还可以用于其他研究。灭活型病毒保存液则使用上更安全,操作环境要求也不用那么严格,各有各的优势,目前研究的非灭活病毒保存液的成分主要为Hank's液基础,在Hank's液基础之上,还添加了诸如庆大霉素、

真菌抗生素、BSA(牛血清白蛋白第五组分)、生物缓冲剂HEPES、氨基酸、冷冻保护剂、甘油等多种组分: 3、病毒样本采集方法: a .鼻拭子:将1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取另一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以同样的方法釆集另一侧鼻孔。上述两根拭子浸入同一含3成釆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b.咽拭子: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c.鼻咽抽取物或呼吸道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粘液或从气管抽取呼吸道分泌物。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粘液,并用3ml采样液冲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儿导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替代收集器)。 二、细胞保存液: 通常所说的细胞保存液是一种通用型的细胞冻存液,可用于冻存人和各种动物细胞株;细胞冻存是细胞培养、引种、保种和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细胞建株和建系中,及时冻存原始细胞是十分重要的。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每次克隆化得到的亚克隆细胞的冻存保种常常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操作。因为在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细胞系或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系的时候,细胞的培养过程中随时可能因细胞的污染、分

菌株保藏方法介绍

菌种保存方法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种保藏方法虽多,但都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 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6.冷冻干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

有些方法如滤纸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以防止因冷冻或水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保护性溶质可通过氢和离子键对水和细胞所产生的亲和力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保护剂有牛乳、血清、糖类、甘油、二甲亚砜等。 三、器材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 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灭菌脱脂牛乳,灭菌水,化学纯的液体石蜡,甘油,五氧化二磷,河沙,瘦黄土或红土,冰块、食盐,干冰,95%酒精,10%盐酸,无水氯化钙; 灭菌吸管,灭菌滴管,灭菌培养皿,管形安瓿管,泪滴形安瓿管(长颈球形底),40目与 100目筛子,油纸,滤纸条(0.5×1.2cm),干燥器,真空泵,真空压力表,喷灯,L形五通管,冰箱,低温冰箱(-30℃),液氮冷冻保藏器。 四、操作步骤、各保藏法的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下列各法可根据实验室具体条件与需要选做。 1.斜面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至2—8℃的冰箱中保藏。 保藏时间依微生物的种类而有不同,霉菌、放线菌及有芽孢的细菌保存2—4个月,移种一次。酵母菌两个月,细菌最好每月移种一次。 此法为实验室和工厂菌种室常用的保藏法,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特殊设备,能随时检查所保藏的菌株是否死亡、变异与污染杂菌等。缺点是容易变异,因为培养基的物理、化学特性不是严格恒定的,屡次传代会使微生物的代谢改变,而影响微生物的性状;污染杂菌的机会亦较多。 2.液体石蜡保藏法 (1)将液体石蜡分装于三角烧瓶内,塞上棉塞,并用牛皮纸包扎,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然后放在40℃温箱中,使水汽蒸发掉,备用。 (2)将需要保藏的菌种,在最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中培养,使得到健壮的菌体或孢子。

菌种保存方法-

菌种保存方法: 一.菌种保藏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 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常用的有甘油菌保存: 取灭过菌的1.5ml EP管,按照60%—80%甘油的加入量,保存零下80度。例:取37°培养过夜的菌液2-4ml甘油6-8ml,充分混匀后分装于1.5ml EP管中,置于-80°冰箱即可。 6.冷冻干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 有些方法如滤纸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以防止因冷冻或水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保护性溶质可通过氢和离子键对水和细胞所产生的亲和力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保护剂有牛乳、血清、糖类、甘油、二甲亚砜等。二.常用的器材 所要保存的微生物; 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灭菌脱脂牛乳,灭菌水,化学纯的液体石蜡,甘油,五氧化二磷,河沙,瘦黄土或红土,冰块、食盐,干冰,95%酒精,10%盐酸,无水氯化钙; 灭菌吸管,灭菌滴管,灭菌培养皿,管形安瓿管,泪滴形安瓿管(长颈球形底),40目与100目筛子,油纸,滤纸条(0.5×1.2cm),干燥器,真空泵,真空压力表,喷灯,L形五通管,冰箱,低温冰箱(-30℃),液氮冷冻保藏器。 三.各操作步骤、各保藏法的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1.斜面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至2—8℃的冰箱中保藏。 保藏时间依微生物的种类而有不同,霉菌、放线菌及有芽孢的细菌保存2—4个月,移种一次。酵母菌两个月,细菌最好每月移种一次。 此法为实验室和工厂菌种室常用的保藏法,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特殊设备,能随时检查所保藏的菌株是否死亡、变异与污染杂菌等。缺点是容易变异,因为培养基的物理、

病毒纯化浓缩方法

病毒纯化浓缩方法 方法一超速离心沉淀法 1 仪器 超速离心机(BECKMAN OPTIMAL-80XP) 50000~80000rpm相对离心力最大可达510000×g;高速冷冻离心机(BECKMAN AVANTIJ-26XP)20000~25000rpm 最大离心力为89000×g;超速离心管 (Beckman 344058),Ultra-clear SW28离心管 2 方法步骤 (1)转染后44-48小时,收集上清液到50ml离心管内,并加入20ml Production 培养基以便第二轮病毒的收集。将收集的上清液4℃,4000g离心10分钟,去除细胞碎片,然后0.45 μm滤膜过滤到40ml超速离心管中。 (2)取6个Beckman超速离心管,70%乙醇清洗后在生物安全柜中风干并紫外消毒30min。 (3)每个Ultra-clear SW28管加入30ml 预先处理过滤过的病毒上清。 (4)取一支10ml的移液管,吸取12 ml 20%的蔗糖溶液(PBS配制)。将移液管一直插入到离心管的底部,缓慢将蔗糖溶液打出4 ml,形成一个蔗糖垫。同样地,将剩下8 ml的蔗糖溶液分别加入到另两个离心管中。另取一支干净的移液管,对剩下3管进行同样处理。 (5)务必确定离心管没有裂缝且用PBS调整各管重量使两两平衡。 (6)4℃离心,25000rpm (82700g)2 h。 (7)离心完毕后小心取出超速离心管,小心弃去上清液,留下管底沉淀。管底可见少量的半透明或白色沉淀。将超速离心管倒置在吸水纸上晾干约10min,并用Tip头吸去管壁上多余的液体。 (8)每管中加入100ul不含钙和镁的冷PBS洗下沉淀。 (9)将SW28超速离心管插入到50ml锥底离心管中,盖上盖子。 (10)在4℃溶解2小时,每隔20分钟轻轻震荡。 (11)4℃,500g离心1分钟,使溶液集中于管底。 (12)用200μl 移液器轻柔吹打使沉淀重悬。避免产生泡沫。将所有管中的液体集中到一个SW28离心管中,分装50ul/管,保存于成品管中,用碎干冰速冻后储存在-80℃冻存。 方法二 PEG-8000浓缩法 (1)5X PEG8000+NaCl配制称取NaCl 8.766 g; PEG8000 50g溶解在200ml Milli-Q纯水中;121摄氏度 30min 湿热灭绝 30min;保存在4℃。 (2)使用0.45μm滤头过滤慢病毒上清液;

第十四章 病毒学实验技术

第三篇病毒学实验技术 实验学时计划:实验一实验须知6小时;实验二细胞培养用水的制备及检验15小时;实验三组织培养技术20小时;实验四病毒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的测定20小时;实验五病毒提纯技术15小时。 实验一实验须知 一、实验室注意事项 1.凡参加病毒学实验的人员均应接种与实验有关的病毒疫苗。 2.实验室内,特别是组织培养操作室,须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在进行病毒接种或无菌操作前后,均应用紫外线照射灭菌,必要时可用3~5%的酚或煤酚皂溶液擦拭或喷雾消毒。 3.进入操作室,须先洗净双手并用消毒药水严格消毒;更换拖鞋,戴口罩和帽子,穿消毒的实验服。 4.病毒实验操作完毕后,将所穿戴实验服、口罩、帽子和拖鞋等物,出操作室前须更换;两手须经消毒药水严格浸洗后方能外出。 5.一个接种操作室,严禁同时进行两株病毒株的传种;吸取病毒材料时,勿于悬空吹出或打出。 6.凡沾病毒材料的吸管、试管等器具,须随时投入5%煤酚皂或1%盐酸溶液内,浸泡过夜,或煮沸消毒后才能进行洗涤。 7.凡带有感染性的鸡胚或动物尸体,须立即投入炉内焚化或进行煮沸消毒,或盛入容器内进行高压消毒后,方能携出室外进行处理。 8.工作人员要随时注意安全操作,以免发生事故;如发生意外,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补救。 二、病毒材料收集、运送和保存 (一)材料的收集 分离病毒的成功率与采集材料有密切的关系。采集病料必须在适当的部位和时间内进行,前者与各种传染的发病机理有关,后者常规在疾病早期,因为通常在疾病刚出现时病毒的滴度高。各种病毒感染所采适宜病料参见图1和图2。 由于许多病毒的不稳定性,欲作病毒分离的材料,都应尽快的冷藏。-30℃保存的病毒材料(除少数例外),至少可以活存几个月以上;而-70℃保存的病毒,甚至几年不见毒力降低。有些病毒需在潮湿环境下保存,有的则需干燥环境(如Orf virus)。

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介绍520

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介绍520 展开全文 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介绍 一、病毒的特征: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 或RNA)型来,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1. 含有单一知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道结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2. 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

3.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病毒自身不能复制,而是将基因侵入宿主细胞内,借助后者的复制系统复制新的病毒。 二、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特点: 1.低温非冻型保存,不破坏病毒的外壳,方便长途运输。 2.适用于各种拭子样品,包括口腔拭子、鼻腔拭子、咽喉拭子、等 3.可以用于H1N1 流感病毒和其他任何可以用拭子取样的病毒。 4.可以用柱式病毒DNAout 或柱式病毒RNAout 提取病毒核酸。 5.采样液中的抗生素能有效防止细菌和真菌污染。 6.采样液添加了牛血清白蛋白,能保护病毒样本,提高分离率 三、德晟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成分: 1.保存液成分为:Hanks液基础,庆大霉素,真菌抗生素,BSA (V) ,冷冻保护剂、生物缓冲剂及氨基酸等。 2.多种抗生素联合,具有抗细菌和抗真菌的作用。 3.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蛋白质稳定剂,可在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形成一种保护膜,使其不易分解,保证病毒的完整性。 4.Hanks缓冲液构建的中性环境,有助于增加病毒的生存时

间和感染稳定性。 5.用于临床流感、禽流感(如H7N9) 、手足口病、麻疹等病毒标本及支原体、脲原体、衣原体等标本的采集及运送四、使用方法: 注意:标本采集人员需按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咽、鼻拭子最好在发病的头3 天采集。 1. 在安全柜内本产品分装到自备的、螺旋盖内有橡胶圈的5 mL 旋盖塑料管里(一级容器)。B 型产品已经在旋盖离心管中,可以跳过此步。 2. 鼻拭子的采集: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将棉签浸入上步得到的、装有 3 mL 本产品的旋盖离心管中,弃去拭子尾部,拧紧螺旋盖。 3. 咽拭子的采集:用棉签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棉签浸入第一步得到的、装有 3 mL 本产品的旋盖离心管中,弃去拭子尾部,拧紧螺旋盖。 4. 直接在一级容器上用油性记号笔写明样本的种类、采样时间、编号、患者姓名。 5. 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适合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同时也将标本有关信息填在标本送检表上,连同一级容器封于塑料袋内。 6. 将装标本的密封袋放入自备的带螺旋盖内有橡胶圈的

病毒的超低温保存法

中华试剂网 试剂·原料·仪器 https://www.360docs.net/doc/b99919848.html, TEL: +86-21-34053660 Add: old humin Road, Shanghai 200237, P.R.C 病毒的超低温保存法 大多数微生物可用超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法是适用范围最广的微生物保存法。需要复杂营养的微生物种,如用其他的贮存方法不能保持其活力(如植物的病原性真菌),通常可用超低温的方法保存(ATCC 1983;Halliday,Baker 1985)。此法是将冻存在小管或安瓿里的细胞以较慢的冷冻速率(1℃/分钟)冷冻,直至—150℃,再将这些小管贮存在—150~-196℃的液氮中。 超低温的冷冻保护剂不同于冻干法所用的冷冻剂。ATCC 常用一种由甘油(10%)、二甲基亚砜(5%)和培养液制成的混合剂保存多数的细胞株。这些化学试剂进入细胞内可避免内 膜的冷冻损伤。 贮存在低温容器内的细胞复苏时必须小心操作。当小管被加热时,所形成的冰晶会将细 胞杀死,正确操作就可避免这种事故。只要迅速将样品解冻就能减少活力的丢失,做法是:将封口的小管迅速放入37℃的水中,直至所有的冰融化,然后打开管口,将内容物移入培养基。 超低温保藏的微生物必须始终贮存在温度非常低的环境中,因此需要液氮罐。在长期贮存的过程中必须经常注意补充液氮。这种贮存方式比冻干法需要更多的经费,包括为了维持贮存温度所必要的劳动力和液氮等。 2.2 材料 病毒超低温保存所需材料有:热收缩塑料管(Nunc Cryoflex),液氮罐,防护手套和面罩,永久性记号笔,气体喷灯,装液氮的保温瓶。 2.3 方法 (1)剪一段两端各超出冷冻管长度2cm 的热收缩塑料管。 (2)将含有澄清病毒悬液(组织培养的上清培养基,或组织培养基内的细胞溶解产物均可)冰浴几分钟,用灭菌移液管将0.2ml 冰浴过的上清悬液分装到冷冻管内,并将盖子拧紧。 (3)将有病毒的冷冻管放入热收缩塑料管中部,插入正确的标签。 (4)用喷灯小心加热热收缩塑料管,并使之包住冷冻管。注意不要用太高的温度加热热收缩塑料管。 (5)再小心加热热收缩塑料管的两端,用大号镊子夹紧管的端口至完全密封。 (6)将密封好的冷冻管快速在装有液氮的保温瓶中冷冻(操作时要求戴面罩和手套)。(7)将冷冻过的冷冻管放入液氮罐中的格子内,同时记录样品的详细的存放位置、实验编号和存放日期等。 (8)需要用时,迅速从液氮罐内取出所需样品,并投入37℃水浴箱中解冻后,用解剖刀片在冷冻管的硅化垫圈处切开热收缩塑料管。拧开冷冻管的盖子时不需要除去热收缩塑料管。

电子文件(档案)长期安全保存的有效方法

档案的整理与保护工作初探 bu | 查看- | 发表时间-2008-8-11 转播到腾讯微博 江医科学校四川内江641000) 据电子档案的特性及其所涉及到有关载体的理化性能和技术设备不断更新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整理与保护的管理子档案整理保护 :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520 体从纸质发展为全面录入的数字化电子文件,电子文件逐渐成为档案工作的主要管理对象,而电子文件的管理、存储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图纸等。 比较,电子文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 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 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 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文件如何归档,归档后的电子档案又如何管理? 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需要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根据电子档案的特性及其所涉及到有关载体的理化性能和技术况,可以说电子档案的生命周期是由电子档案内容决定的,而保证电子档案生命周期的存在,取决于载体的寿命、电周期和载体所载档案与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平台的一致性。所以说,电子档案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技术工程,从这个档案管理称为“电子档案技术工程”。因此,我们要在认真研究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电子档案及其管理方法度,进一步发挥档案服务于社会事业的作用。 案的整理 文件归档的类型有磁盘、光盘、磁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按档案种类分别整理组盘。 文书档案整理。一是内部文件以年度、组织机构、保管期限进行组盘。第一要按不同年代、组织机构、保管期限进行代、组织机构、保管期限的文件分盘保管,便于按不同年代、不同期限定期拷贝,以延长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寿命。 的文件集中在同一盘上方便利用。为了确保文书电子文件组盘统一规范,应由档案部门在接收归档文件时集中完成,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和规范命题,并建立文书档案盘内文件目录,便于计算机对盘内文件查找;二是外来文件要通过处入网络,各类公文的传递、批办、督办均在网上操作。三是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由业务部门掌握。处理完毕的文件由要性,确定密级和保管期限,按要求转入档案部门。档案人员审查后,加上档案管理信息,如:分类号、档号等,然要查询,则可通过各个网络终端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查询。 电子文件归档。科技电子文件档案种类较多,可以按照基建、设备、科研、房地产、声像档案分类管理,然后再按项。基建档案的形成一般是利用计算机打印使用规范的纸张输出的,所以,数据信息整理时就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输进行扫描,并按案卷号、图号、序号连接起来,使终端用户直接检索到每一张图纸资料。

两种病毒保存液的比较:灭活与非灭活

两种病毒保存液的比较:灭活与非灭活 简介: 病毒保存液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等常见病毒样本采集保存运输工作,是采样管内浸末采样拭子病毒样本一种保护病毒的被检测物质的液体,可采集咽拭子、鼻拭子或特定部位组织样本,储存的样本可用于后续的核酸提取或纯化等临床实验。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灭活型,能够保护病毒的蛋白和核酸,另一种是灭活型,通常含有灭活病毒的裂解盐,裂解蛋白而保护核酸,两者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向。 一、灭活型病毒保存液: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类,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病毒结构单一,就只含有一种核酸和蛋白质,因此检测出特征核酸就检测除了病毒。病毒属于寄生生物,采样后体外无法存活,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就需要放入病毒保存液中。为了保护病毒检测环境的安全性,就需要加入裂解盐来灭活病毒,释放出可以被检测的核酸即可。 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主要是核酸提取裂解液改良的病毒裂解型保存液,里面添加有高浓度的裂解盐,能够迅速高效地使待测样本利的病毒蛋白裂解失活,可以有效防止操作员二次感染,同时又含有Rnase酶抑制剂,能保护病毒核酸不被降解,里面含有的Tris、裂解盐、EDTA 等主要目的是裂解核酸而释放出核酸,从而通过后续的实时荧光RT-PCR进行核酸检测,以此判断样本是否含有病毒特征核酸,即是否感染病毒。灭活型保存液能在常温下保存相对较长的时间,节省了病毒样品保存以及运输的成本。 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产品的特点:

1.操作使用简单,无需配液,体系内含有高效病毒裂解液,采样后即刻灭活病毒,有效防止二次感染风险,保障运输及检测人员安全; 2.病毒DNA/RNA可在常温保存与运输1周不降解,按大多数商业化试剂盒进行提取后,获得的DNA/RNA质量好,得率高,可完成各种基因检测及分析实验,如PCR、qPCR等,同时节省运输成本; 3.内含核酸RNA酶抑制剂,最大化程度保护病毒核酸稳定不被降解,大幅提高核酸提取效率。 4.适用于新冠病毒、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等常见病毒样本采集保存运输工作,可采集咽拭子鼻试子或特定部位组织样本,储存的样本可用于后续的核酸提取或纯化等临床试验。 二、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 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不含裂解盐,但是保存的病毒完整性更好,检出率更高,主要是以运送培养基为基础改良的病毒维持液型保存液,除了核酸检测外还可以用于其他研究。这一种是同时保留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以及病毒核酸DNA或者RNA,这样病毒在体外具有蛋白抗原表位和核酸的完整性,当然操作失误时也有一定的感染性风险。其成分通常含有Hanks液基础,庆大霉素,真菌抗生素,BSA(V),冷冻保护剂、生物缓冲剂及氨基酸等,保护病毒蛋白质外壳不易分解,最大程度地保持了病毒样本的原始性,采样后长时间保存需要保持严格低温。 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特点: 1.低温非冻型保存,不破坏病毒的外壳,方便长途运输。 2.适用于各种拭子样品,包括口腔拭子、鼻腔拭子、咽喉拭子等 3.可以用于H1N1流感病毒和其他任何可以用拭子取样的病毒。 4.可以用柱式病毒DNAout或柱式病毒RNAout提取病毒核酸。

病毒保存液中EDTA和tris的作用

EDTA、Tris、病毒保存液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的环境下,如何快速检查并隔离阳性感染者在控制疫情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在目前流行的标本采集与处理方法中,EDTA、Tris、病毒保存液在不同的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做一个简要梳理。 鼻咽拭子:采样器用一只手轻轻握住人的头部,拭子插入另一种,通过鼻孔插入拭子进入,沿着下鼻梁的底部慢慢变深。因为鼻管是弯曲的,所以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外伤性出血。什么时候拭子的尖端到达鼻咽腔的后壁,轻轻旋转一次(如果出现反射性咳嗽,请稍等片刻),然后慢慢取出药签并将药签的尖端浸入装有2-3ml病毒保存液(或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的试管。 粪便标本:取1ml样品处理液,取大约一个大小的样品。粪便标本处理溶液可以在实验室内部制备:1.211g tris,8.5g 氯化钠,1.1克无水氯化钙或1.47克含结晶的氯化钙水,溶于800毫升去离子水中。以8,000rpm离心5分钟,吸收上清液保留使用。 肛门拭子:将消毒棉签轻轻插入肛门深3-5厘米,然后轻轻旋转并拉出,立即将拭子放入15毫升螺口盖采样管中包含3-5ml病毒保存溶液,丢弃尾巴并拧紧管盖。 血液样本:建议使用含有EDTA抗凝剂的真空血管收集5ml血液样本。核酸提取应在

全血或血浆中进行根据核酸提取试剂的类型选择。对于血浆分离,整个血液应以1,500至2,000 rpm离心10分钟,然后将上清液收集在带螺帽的无菌塑料管中。 血清标本:用真空负压血液采集5毫升血液标本收集管。将标本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在1,500-2,000的范围内离心 rpm 10分钟,并在带螺帽的无菌塑料管中收集血清。其他材料:根据设计要求以标准化的方式收集。

电子文件(档案)长期安全保存的有效方法——光盘备份10页

电子文件(档案)长期安全保存的有效方法——光盘备份随着档案行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子文件(档案)大量产生,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子文件(档案)长期安全保存问题是档案行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电子文件(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是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工作之一。脱机备份、光盘备份是一个实际有效的方法。 电子文件(档案)的脱机备份、异质备份和异地备份工作中,光盘以其存储适量、不可更改、寿命较长、文件便于查找、保存成本低廉、数据可监测和寿命趋势可监测等突出特点已经在档案行业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方面得到普遍认同。 《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DA/T38-2019的公布实施,档案级光盘产品的上市以及光盘备份技术的形成,三个基本要素的成熟与完善,光盘已经具备了成为电子文件(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有效载体的条件。 一、光盘备份相关标准、规范 1.国际标准ISO/IEC10995《信息技术、信息交换和存储用数字记录媒介光学媒介档案寿命的评估实验方法》 2.《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19中的物理备份定义是“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推荐采用的载体,按优先顺序依次为: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磁带等”。 3.《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DA/T38-2019 二、档案级光盘

档案级光盘是电子文件(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的有效载体。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光盘多是信息记录光盘,信息记录光盘追求的是信号不丢失和可刻录性,光盘寿命不是重点追求指标。光盘的寿命随着光盘质量的不同也存在明显差异。 档案级光盘以光盘信息长期保存为目标,在追求信号不丢失和可刻录性基础上强调光盘的保存质量和保存寿命,保证光盘信息长期可读。由于信息记录光盘和档案级归档光盘产品设计目的不同,因此所采用原材料不同,制作工艺不同,检测标准不同,检测指标不同,价格不同,产品特征特点和应用领域也不相同。 CD-R DVD±R 1刻录前TE<0.45 刻录前TE<0.45 2刻录前FE<0.5 刻录前FE<0.5 3刻录后BLER<50,E32=0 刻录后PIE<80,POF=0 4刻录后SYM-0.15~+0.15 刻录后ASYM-0.05~+0.15 5刻录后Jitter<35ns 刻录后DCJitter≦9% 6温湿度耐候试验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总分:21.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18,分数:18.00) 1.有关病毒标本的采集和运送,不正确的是 ?A.发病早期或急性期采集标本 ?B.发病晚期采集标本 ?C.标本运送应放在带有冰块的保温瓶中 ?D.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实验室检查 ?E.运输培养基中应含有抗生素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指标不包括 ?A.CPE ?B.细胞融合 ?C.培养液pH值改变 ?D.培养基混浊 ?E.红细胞吸附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用直接电镜法可作出早期快速诊断的病毒是 ?A.疱疹病毒 ?B.轮状病毒 ?C.流感病毒 ?D.巨细胞病毒 ?E.腺病毒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4.最有效的干扰素诱生剂是 ?A.聚肌胞 ?B.泰洛龙 ?C.脂多糖 ?D.新霉素 ?E.金刚烷胺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不适用于培养病毒的方法是 ?A.适龄鸡胚接种 ?B.传代细胞培养 ?C.组织器官培养 ?D.易感动物接种 ?E.人工合成培基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6.常用减毒活疫苗预防的疾病是 ?A.狂犬病-麻疹

?B.破伤风-百日咳 ?C.白喉-乙型肝炎 ?D.脊髓灰质炎-结核病 ?E.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7.对病毒性感染进行血清学诊断时,双份血清抗体效价至少增高几倍时,才有诊断意义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E.32倍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8.下列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检测病毒蛋白的方法是 ?A.原位杂交 ?B.点杂交 ?C.Southernblot ?D.Westernblot ?E.Northernblot (分数:1.00) A. B. C. D. √

哪种保存资料的方法好

哪种保存资料的方法好 在数字社会的当今,身边都围绕着数据。比如,我们上课的课件,班主任的工作资料,还有教学常规检查等有关的记录,当然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等。这些珍贵的记忆,也是人生的一种财产。 但是往往由于自己的不小心或者别人的恶意,总是会丢失。因此,我想请教各位老师,怎样才能长久的保持这些重要的记录和珍贵的记忆呢?以下是几种,自己平时的方法。 第一种是纸。原因是简单,具体就不多说。缺点也很明显,容易坏和丢失。而且像视频等电子资料不能保存。适合记录日记等文字资料的。 第二种是U盘。原因是:1、拷贝速度快。2、只要U盘没有质量问题,保存几年还是没问题的。但是U盘在使用的过程经常会中病毒,不仅U盘中的资料可能会丢失,而且连电脑也会中病毒,而且U盘还容易丢失。还有U盘本身也容易坏,当然在U盘不丢失的情况下,清技术人员也能部分恢复U盘中的数据。适合课件等数据比较小的经常要复制的。 第三种是移动硬盘。功能跟U盘差不多,跟U盘比较,优点是存储量比较大,可以保存大量的资料,基本上都是几百G以上。缺点是操作比U盘辅助,U盘即插即用,但是移动硬盘需要电脑进行添加和删除。适合那些比较喜欢摄影爱好者,有大量图片的。 第四种是网络保存,我本人也比较喜欢这种方式,有点是不容易丢失,且操作简单,而且有实惠。常见的方法是电子邮箱和网盘,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把自己的资料和网络同步,比如手机的通讯录,通过手机的网络保存在网上进行备份,一旦手机遗失或者手机卡不能用时,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的网络进行恢复。也有专门的网站提供网盘。但是也有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和损坏(尤其是这么大的数据量),另外网站本身如果出现问题你也没处说理去,丢了就是丢了。 第五种是光盘,目前便宜又实惠的可以长期保存的方法还是刻录成光盘,选择质量好一些的光盘,然后妥善保管,理论上保存期都在30年以上。但是一旦刻录成光盘,就不能在进行修改了。 不知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或者以上哪种方法,我理解错了?也有可能哪种方法,我解释的不清楚的

病毒保存液的用途及标本采集方法

病毒保存液的用途及标本采集方法 本产品用于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麻疹风疹病毒、冠状病毒等各种病毒及 相关样本的采集和常温运输。它可在快速灭活病毒和酶的活性,同时能保护病毒 的核酸在常温下 4 天不降解,方便样品的运输。本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 一 站式,含有拭子样品采集和保存的所有试剂和耗材。 2. 含病毒快速灭活试剂, 可以 1 分钟之内灭活各种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使之失去传染性。 3. 含 有高效酶灭活试剂,可以快速灭活包括 DNase 和 RNase 在内的各种酶,使 得病毒蛋白失去活性。 4. 含有特殊的核酸保护和稳定试剂,可以保护释放出来 的病毒 DNA 和病毒 RNA 在常温下 4 天内无明显的降解。 5. 可用于各种拭 子样品,包括口腔拭子、咽喉拭子、鼻腔拭子、阴道拭子等等。 6. 保存的样品 可以在常温运输,尤其适用于远距离采样和运输。 7. 本试剂盒一次采样可以进 行 5 次核酸提取(如果使用柱式病毒 RNAout 或柱式病毒 DNAout )。 灭活型病毒保存液 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 标本采集方法 1.咽拭子: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 将拭子头浸入含3ml 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缓 冲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2.鼻拭子:将1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 后缓慢转动退出。取另一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以同样的方法采集另一侧 鼻孔。上述两根拭子浸入同一含3ml 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3.鼻咽抽取物或呼吸道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粘液或从 气管抽取呼吸道分泌物。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 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粘液,并用3ml 采样液冲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 儿导尿管接在50ml 注射器.上来替代收集器)。 本产品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等常见病毒样本采集保 存运输工作。可采集咽拭子、鼻拭子或特定部位组织样本,储存的样本可用于后 续的核酸提取或纯化等临床实验。

(完整版).细胞保存液-产品技术要求

细胞保存液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细胞保存液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规格 1.2 组成成分及装量 表1 宫颈脱落细胞保存液主要组成成分 配制完毕后,调节pH值至8.0(±0.2)。 2.性能指标 2.1 外观 细胞保存液内容物为清亮液体,无色、无絮状纤维、颗粒杂质,振荡可产生白色泡沫。 2.2 pH值 在25℃下,测试细胞保存液的pH值,应为8.0±0.2。 2.3 细胞保存效果 2.3.1 将人体细胞株悬液加到细胞保存液中,提取DNA,PCR扩增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应有效检出人β球蛋白基因(250bp),且条带位置正确,无HPV基因检出。 2.3.2 将插入HPV18型L1基因的Hela细胞悬液加到细胞保存液中,提取DNA,PCR扩增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应有效检出人β球蛋白基因(250bp)和HPV基因(450bp),且条带位置正确。 2.4 批间差

三个批次细胞保存液的ΔpH应≤0.3。 3.检验方法 3.1 外观 目测外观,应符合2.1的要求。 3.2 pH值 在25℃下用pH计测定细胞保存液的pH值,应符合2.2的要求。 3.3 细胞保存效果 3.3.1 将人体细胞株悬液加到细胞保存液中,使其终浓度为50个细胞/μL,提取保存液中DNA,使用β球蛋白基因引物和HPV通用引物MY09/11扩增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为有效检出人β球蛋白基因(250bp),且条带位置正确,无HPV基因检出,符合2.3.1的要求。 3.3.2 将插入HPV18型L1基因的Hela细胞悬液加到细胞保存液中,使其终浓度为50个细胞/μL,提取保存液中DNA,使用β球蛋白基因引物和HPV通用引物MY09/11扩增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为有效检出人β球蛋白基因(250bp)和HPV基因(450bp),且条带位置正确,符合2.3.2的要求。 3.4 批间差 抽取三个批次的细胞保存液,25℃下,分别用pH计测定其pH值,计算最大pH值与最小pH值之差,即ΔpH,应符合2.4的要求。

第三章 病毒检验基本技术

第三章病毒检验基本技术一、名词解释 1.virus 2.Capsid 3.Spike 4.Envelope 5.生长曲线 6.Defective virus 7.Diploid cell 8.Cytopathic effect(CPE) 9. Hemadsorption 10. 血凝抑制试验 11. replication cycle 12.非寻常病毒(unconventional virus) 13. 传代细胞 二、选择题: 【A型题】 1.对病毒体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A、以复制方式繁殖 B、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C、测量单位是μm D、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 E、对现有的抗生素不敏感 2.可直接测量病毒体大小的方法是 A、X线衍射法 B、光学显微镜观察法 C、电子显微镜观察法 D、超速离心法 E、超微滤过法

3.中等大小病毒颗粒的直径约为 A、300nm B、200nm C、100nm D、50nm E、30nm 4.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病毒蛋白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A、双链DNA(dsDNA) B、双链RNA(dsRNA) C、单正链(ssRNA+) D、单负链(ssRNA-) E、单链ssDNA 5.可将基因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的病毒是 A、ssRNA-病毒 B、ssRNA+病毒 C、ssDNA病毒 D、dsRNA病毒 E、反转录病毒 6.病毒的结构蛋白不包括 A、酶蛋白 B、包膜蛋白 C、核蛋白 D、基质蛋白 E、衣壳蛋白 7.复制过程中不经过复制中间型的病毒是 A、单正链RNA病毒 B、单负链RNA病毒 C、单链DNA病毒 D、双链DNA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