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学案,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学案,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学案,教案

意角

必修4教学案

1. 1.1任意角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2.会写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且会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判断任意角所在的象限。

二、重点、难点: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用集合和符号来表示终边相同的角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知识链接:

1.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

2.什么是周角,平角,直角,锐角,钝角? 四、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本1-3页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按 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按 - 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____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零角的 与 重合。如果是零角,那么= 。 问题2、

问题3、画出下列各角

(1)780o (2) -120o (3) -660o (4) 1200o

问题4、象限角与象限界角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总是把任意大小的角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加以讨论,具体做法是:(1)使角的顶点和坐标 重合;(2)使角的始边和轴 重合.这时,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 的角(有时也称这个角属于第几象限);如果这个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那么这个角就叫做 ,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问题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o (2) -75o (3) 855o (4) -510o

ααx

问题6、把角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后,给定一个角,就有唯一的终边与之对应。反之,对于直角坐标系内任意一条射线,以它为终边的角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终边相同的角有什么关系?为解决这些问题,请先完成下题: 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

(1)-32o (2) 328o (3) -392o (4) 688o (4) -752o

问题7、以上各角的终边有什么关系?这些有相同的始边和终边的角,叫做 。 把与-32o 角终边相同的所有角都表示为 ,所有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 在内可构成集合为 .。即任一与角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例1. 在~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 (2); (3).

变式练习 1、 在~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 o (2)—54 o18′ (3)395o 8 ′ (4)—1190o 30′

2、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720o <360o 的元素 写出来:

(1)1303o 18,

(2)--225o

αααα0?360??480?-76003932'?0?360?β≤

问题8、(1)写出终边在x 轴上角的集合 (2) 写出终边在y 轴上角的集合

变式练习 写出终边在直线y =x 上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0

<720o 元素写出来。

问题9、思考: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设θ为第一象限角,求2θ, ,–θ所在的象限.

当堂检测:

1、以原点为角的顶点,x 轴正方向为角的始边,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等于( ) (A )00、900或2700 (B )k ?3600(k ∈Z ) (C )k ?1800(k ∈Z ) (D )k ?900(k ∈Z )

2、如果x 是第一象内的角,那么( ) (A )x 一定是正角

(B )x 一定是锐角

(C )-3600

4、在直角坐标系中,若α与β的终边互相垂直,那么α与β的关系为( )

≤ββ2

θ

(A )β=α+900 (B )β=α±900 (C )β=α+900+k·3600 (D )β=α±900+ k·3600 k ∈Z 5、设α是第二象限角,则

是 象限角。 6、与角-1560°终边相同角的集合中最小的正角是 .

7、如果是第三象限角,则x 在第 象限和 半轴。

8、若α为锐角,则180°+α在第__________象限,-α在第______________象限.

9、写出与370°23′终边相同角的集合S ,并把S 中在-720°~360°间的角写出来.

10、钟表经过4小时,时针与分针各转了 度

课堂小结:1、任意角的概念与分类。

2、象限角的概念及第一,二,三,四象限角的表示。

3、终边相同角的集合表示。

课后练习:习题1.1A 组第5题。

作业布置:习题1.1A 组第1,3题。

1. 1.2 弧度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弧度制的意义;

2.能正确的应用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

3.记住公式(为以.作为圆心角时所对圆弧的长,为圆半径); 4.熟练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二、重点、难点

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

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初中时所学的角度制,是怎么规定角的?角度制的单位有哪些,是多少进制的?

2

α

2

x

||l

r

α=

l αr 1

(二) 为了使用方便,我们经常会用到一种十进制的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

<我们规定> 叫做1弧度的角,用符号 表示,读作 。 练习:圆的半径为,圆弧长为、、

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分别为多少? <思考>:圆心角的弧度数与半径的大小有关吗?

由上可知:如果半径为r 的园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那么,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

,的正负由 决定。 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 ,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 ,零角的弧度数是 。

<说明>:我们用弧度制表示角的时候,“弧度”或经常省略,即只写一实数表示

角的度量。

例如:当弧长且所对的圆心角表示负角时,这个圆心角的弧度数是 . (三) 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rad 1=

例1、把下列各角从度化为弧度:

(1) (2)

变式练习 把下列各角从度化为弧度:

(1)22 o30′ (2)—210o (3)1200o (4) (5)

例2、把下列各角从弧度化为度:

(1) (2) 3.5

变式练习 、把下列各角从弧度化为度:

(1)

(2)— (3) (4) (5) 2 r 2r 3r 2

r

αl ααrad 4l r π=4||4l r r r

παπ-=-=-=-3602π=rad 180π=rad 1801π=?0.01745≈rad rad ?)180(

π

5718'≈0

2520

/

11150

30'3067?35

π12π34π103π4

π

归纳:把角从弧度化为度的方法是:

把角从度化为弧度的方法是:

(四) 在弧度制下分别表示轴线角、象限角的集合

(1)终边落在轴的非负半轴的角的集合为 ;

轴的非正半轴的角的集合为 ;

终边落在轴的非负半轴的角的集合为 ;

轴的非正半轴的角的集合为 ;

所以,终边落在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

落在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

(2)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 ;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 ;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 .

(五) 弧度是一个量,弧度数表示弧长与半径的比,是一个实数,这样在角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就

建立了一个一一对应关系.

(六) 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

x x y y x y

弧长公式:

因为(其中表示所对的弧长),所以,弧长公式为. 扇形面积公式:.

说明:以上公式中的必须为弧度单位.

例3、知扇形的周长为8,圆心角为2rad ,,求该扇形的面积。

变式练习 若2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则这个圆心角所在的扇形面积

是 .

(七) 课堂小结: 1. 弧度制的定义;

2. 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换与区别;

3. 牢记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并灵活运用;

(八) 作业布置 习题1.1A 组第7,8,9题。 (九) 课外探究题

已知扇形的周长为8,求半径为多大时,该扇形的面积最大,并求圆心角的弧度数.

(十)课后检测

1、半径为120mm 的圆上,有一条弧的长是144mm ,求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

2、半径变为原来的

,而弧长不变,则该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原来的 倍。 3、在中,若,求A ,B ,C 弧度数。

4、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中,一条弦

,所对的圆心角

||l r α=?||l r

α=l α||l r α=?αcm α4cm cm 1

2

ABC ?::3:5:7A B C ∠∠∠=AB AB α(2) ;R 21(1)S 2α=2

(1) 1(2) 21(3) 2l R

S R

S lR αα===

O

A

B

的弧度数为 .

5、直径为20cm 的滑轮,每秒钟旋转,则滑轮上一点经过5秒钟转过的弧长是多少?

6、选做题

如图,扇形的面积是,它的周长是,求扇形的中心角及弦的长。

1. 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借助单位圆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并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认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

2.能初步应用定义分析和解决与三角函数值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教学难点:用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刻画三角函数及三角函数符号。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问题1:在初中时我们学了锐角三角函数,你能回忆一下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吗? 问题2: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

45OAB 2

4cm 8cm AB

问题3:如果改变终边上的点的位置,这三个比值会改变吗?为什么?

问题4:你利用已学知识能否通过取适当点而将上述三角函数的表达式简化?

(二)新课导学

1、单位圆的概念:

.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为单位圆.

2、三角函数的概念

我们可以利用单位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图2

如图2所示,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那么:

(1)y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α,即sinα=y;

(2)x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α,即cosα=x;

(3)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α,即tanα=(x≠0).

所以,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

注意:(1)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2)sinα不是sin与α的乘积,而是一个比值;三角函数的记号是一个整体,离开自变量的

x

y

x

y

“sin”“tan”等是没有意义的. (3)由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α,这三个比值不会随点P 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

的改变而改变.

3、例1:已知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是

求角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练习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 ,求角α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例2 求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练习2: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4、定义推广:

设角是一个任意角,P (x,y )是其终边上的任意一点, 点P 与原点的距离

α022>+=

y x r r y

r

y =αsin r

x r

x

=αcos x

y

()0tan ≠=x x y α③ 叫做α的正切,即 那么① 叫做的正弦,即 α ② 叫做的余弦,即 α3

)22

,22(-P 6

)23,21(-P

5、例题讲解 例3

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P (-3,-4),求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

练习3. 已知角的终边过点P(-12,5) ,求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三个三角函数值.

5、探究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α0αθθ( )

+

( ) ) ( )

) x y

o αsin ( ) ( )

( ) ( )

x y o α

cos

6、例题讲解

例4、 求证:当且仅当下列不等式组成立时,角θ为第三象限角.反之也对。

变式训练 (1、) (2007北京高考)已知cosθ·tanθ<0,那么角θ是( ) A.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B.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C.第三或第四象限角 D.第一或第四象限角 (2、)教材第15页第6题

(三)课堂小结 知识 能力

(四)作业布置 习题1.2A 组第2,9题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掌握终边相同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2.正确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表示出来,

即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教学难点 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用几

何形式表示.

???><.

0tan ,

0sin θθ( ) ) ( ) )

x

y

o α

tan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1、 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概念。(两个定义)

2、 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

3、 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4、<小结>常见常用角的三角函数值

角 30o

45o

60°

120°

135°

150°

角的弧度数 sin cos tan

角α 0° 90° 180° 270° 360° 角α的弧度

sinα cosα tanα

(二)新知探究

1、问题 :如果两个角的终边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有何关系?

2、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sin420°; (2) sin60°

3、结论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由此得到一组公式(公式一):

sin(α+k·2π)=sinα, cos(α+k·2π)=cosα, tan(α+k·2π)=tanα, 其中k ∈Z .

ααααα

(作用)利用公式一,可以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到2π(或0°到360°)

角的三角函数值.这个公式称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

4.例题讲解

例1、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1)sin(-392°) (2)tan(-)

练习(1)、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tan(-672°) (2)sin1480°101 (3)cos

例2、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sin390°; (2)cos ; (3)tan(-690°).

练习(2)、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sin420°; (2)cos ; (3)tan(-330°).

5、由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对于角α的各种三角函数我们都是用比值来表示的,或者说是用数来表示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几何表示法.

三角函数线(定义):

6

11π

4

6

13π

6

25π

(1) (2) (3) (4)

设任意角的顶点在原点,始边与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相交点。

过作轴的垂线,垂足为;过点作单位圆的切线,它与角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交与点. 由四个图看出:

当角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时,有向线段,于是有

, , .

我们就分别称有向线段为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说明:

①三条有向线段的位置:正弦线为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到轴的垂直线段;余弦线在

轴上;正切线在过单位圆与轴正方向的交点的切线上,三条有向线段中两条在单位圆内,一条在单位圆外。

②三条有向线段的方向:正弦线由垂足指向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余弦线由原点指向

垂足;正切线由切点指向与的终边的交点。

③三条有向线段的正负:三条有向线段凡与轴或轴同向的为正值,与轴或轴反向

的为负值。

④三条有向线段的书写:有向线段的起点字母在前,终点字母在后面。

6、典型例题

例1.作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1); (2);

练习1作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1); (2).

7、课下探究 (1) 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与 2? tan 与tan

αO x P (,)x y P x M (1,0)A αT α,OM x MP y ==sin 1y y y MP r α=

===cos 1x x

x OM r α====tan y MP AT

AT x OM OA

α====,,MP OM AT αx x x ααx y x y 3

π

56π23π-136

π-32sin π54sin π32π5

(2)利用单位圆寻找适合下列条件的0?到360?的角

1? sin α≥

2? tan α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你已经正确理解、掌握它们了吗?

(四)课后作业

习题1.2A 组第3,4题

1. 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

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

1

>33

2、 能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化简或证明三角函数的恒等式

【教学重点】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或证明

【教学难点】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变用、活用、倒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若角在第三象限,请分别画出它的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

2.在角的终边上取一点P (3,4),请分别写出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并计算sin +cos 和

的值。 3.请分别计算下列各式:

(1) (2)

(3) (4)

(二)新知学习

由上可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公式成立的条件:

① 平方关系:(语言表述)

(式子表述)

② 商数关系:(语言表述)

(式子表述) <思考> 对于同一个角的正弦、余弦、正切,至少应知道其中的几个值才能利用基本

关系式求出其他的三角函数的值? (三) 应用示例 例1 已知sinα=,并且α是第二象限的角,求cosα,tanα的值.

变式练习 已知cos α=,且α为第三象限角,求sin α,tan α的值。 ααα2

α2αα

α

cos sin 2

2

(cos30)(sin 30)_______.?+?=22

(sin 30)(cos60)______.?+?=tan 60_______.?=sin 60______.cos60?

=?

5

4

5

4

-

例2 已知cosα=,求sinα,tanα的值.

变式练习 已知sin α=,求cosα,tanα的值.

例3、求证:

变式练习 求证:

17

8

-5

3

-.cos sin 1sin 1cos x

x

x x +=-αααα2244cos sin cos sin )1(-=-1

cos cos sin sin )2(2

224=++αααα

例4、化简(1) (2) (3)(1+tan 2α)cos 2

α;

变式练习

化简(1.(2 (3)

100sin 12- 10cos 10sin 21-α

α222-11-2sin cos 1cos sin 3cos 23cos 5cos sin 3sin 4)2(cos 7sin 5cos 3sin 21,2tan 522

2+-+---=αααααααααααα)(

)(

求下面式子的值。、已知例

要注意sina+cosa,sinacosa,sina-cosa 三个量之间有联系:

(sina+cosa) = 1+2sinacosa; (sina —cosa)= 1—2sinacosa 知“一”求“二”

(四)课外探究

(五)归纳小结

(六)作业布置

习题1.2 A 组第10,11,12,13题

22θθθθθθθθπθθθsin cos 4cos sin 3cos sin 2cos sin 1021cos sin .64433-++?∈=+)()()()(),求值:,(,已知例.012k 6x 3cos sin 2的值求实数的两根,是方程、已知k k x =+++αα(1)已知角 的某一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它三角函数值; (2)公式的变形、化简、恒等式的证明.

α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

高 中 数 学 必 修 4 教 案 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 β | β = α + k ·360 ° , 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⑵ B 1 y ⑴ O x 45° B 2 O x B 3 y 30° 60o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四 全册教案

按住Ctrl 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 β | β = α + k ·360 ° , 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 解:{α | α = 90°+ n ·180°,n ∈Z}. 例5.写出终边在x y =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③象限角; 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5.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P 2-P 5; ②教材P 5练习第1-5题; ③教材P .9习题1.1第1、2、3题 思考题:已知α角是第三象限角,则2α,2 α 各是第几象限角? 解:α 角属于第三象限,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1 任意角 【学习目标】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正确理解正角、零角、负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并能判断其为第几象限角,熟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 【学习重点、难点】用集合与符号语言正确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问题1:回忆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一个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学的角的范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在体操、跳水中,有“转体0 720”,怎么刻画? 720”这样的动作名词,这里的“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建构数学 1.角的概念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______绕着它的_____从一个位置_____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射线的端点称为角的________,射线旋转的开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称为角的______和______。 2.角的分类 按__________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_________。 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_________,它的______和_______重合。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终边相同的角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_________ ,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 4.象限角、轴线角的概念 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使角的________与__________重合,角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合。那么,角的_________(除端点外)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4全套教案

第1,2课时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始 边 终 边 顶 点 A O B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β|β=α+k ·360°,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 解:{α | α = 90°+ n ·180°,n ∈Z}. 例5.写出终边在x y 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⑵ B 1 y ⑴ O x 45° B 2 O x B 3 y 30° 60o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第一讲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 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 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 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四教材解读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四教材解读4 尤溪第一中学罗世卿 四、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课程标准内容: 1.经历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 2.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3.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引导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 知识结构: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4课时 第1课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第2课时: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第3课时: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第4课时:公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①了解学习两角和与差三角函数公式的必要性;②理解用三角函数线、向量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思路;③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出两角和与倍角的其它三角函数公式;④能利用这些公式进行和、差、倍角的求值和简单的化简。 发展要求。①理解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所体现的向量方法。②理解和、差、倍角的相对性,能对角进行合理正确的拆分。③能对公式进行简单的逆用。 说明。①控制好拆分角度的难度。②题型的变化不宜过多。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和讨论交流,导出两角差与和的三角函数的十一个公式,并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和证明。 教学建议:

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储备入手,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设计一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出发,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等建立包含,,的正弦、余弦值的等量关系。教学时应当注意下面四个要点:①在需要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其它知识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联想向量知识;②充分利用单位圆,分析其中有关几何元素(角的终边及其夹角)的关系,为向量方法的运用做好准备;③探索过程的安排,应当先把握整体,然后逐步追求细节,在补充完善细节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突破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这一难点后,其他所有公式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探索而得出。④本章不仅关注使学生得到差(和)角公式,而且还特别关注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中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向量方法的应用;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体会化归思想;在应用公式进行恒等变换的过程中,渗透了观察、类比、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特别是充分发挥了“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的作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进行引导。教材还对三角变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了明确的总结。例如,在旁白中有“倍”是描述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是的二倍……是的二倍,这里蕴含着换元的思想。 这两个式子的左右两边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加强对思想方法渗透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 本章强调了用向量方法推导差角的余弦公式,并用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和(差)角公式、二倍角公式。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上,降低变换的技巧性要求。教学时应当把握好这种“度”,遵循“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不要随意补充知识点(如半角公式、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这些公式只是作为基本训练的素材,结果不要求记忆,更不要求运用)。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课时)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①能利用和、差、倍角的公式进行基本的变形,并证明三角恒等式。②能利用三角恒等变换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③能把一些实际问题化为三角问题,通过三角变换解决。 发展要求。①了解和、差、倍角公式的特点,并进行变形应用。②理解三角变换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功能。③了解三角变换中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说明。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只作为练习,不要求记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 难点:公式的灵活应用. 教学建议: 三角恒等变换与代数恒等变换、圆的几何性质等都有紧密联系,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种联系,从中体现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从数学变换的角度看,三角恒等变换与代数恒等变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特点。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对相应的数学式子作“只变其形不变其质”的数学运算,对其结构形式进行变换。由于三角函数式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其结构形式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优秀教案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1.1任意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大于360?角和负角;(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4)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 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三、学法 回忆-观察-讲解-归纳-推广. 四、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 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 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 [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正向或反向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角已不仅仅局限于0360 ?? ~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 【探究新知】 1.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0360 ?? ~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如图1.1-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

端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 ,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 叫做角的始边,OB 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 叫做叫α的顶点. 2.如上述情境中所说的校准时钟问题以及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720?” (即转体2周),“转体1080?”(即转体3周)等,都是遇到大于360?的角以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再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大于360?的角或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的例子,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区分和表示这些角呢? 如自行车车轮、螺丝扳手等按不同方向旋转时成不同的角, 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概念的必要性.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 如教材图1.1.3(1)中的角是一个正角,它等于750?;图1.1.3(2)中,正角210α?=,负角150,660βγ??=-=-;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为了简单起见,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α”或“α∠”可简记为α. 3.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此我们必须了解象限角这个概念. 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如教材图1.1-4中的30?角、 210?-角分别是第一象限角和第三象限角.要特别注意: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

高中数学 新人教A版必修4导学案全套

任 意 角 高中数学 1.1.1任意角导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4 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2.会写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且会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判断任意角所在的象限。 二、重点、难点: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用集合和符号来表示终边相同的角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知识链接: 1.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 2.什么是周角,平角,直角,锐角,钝角? 四、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本1-3页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按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按 - 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____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零角的与重合。如果α是零角,那么α= 。 问题2、 问题3、象限角与象限界角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总是把任意大小的角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加以讨论,具体做法是:(1)使角的顶点和坐标重合;(2)使角的始边和x轴重合.这时,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的角(有时也称这个角属于第几象限);如果这个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那么这个角就叫做,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问题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o (2) -75o(3) 855o(4) -510o

问题6、以上各角的终边有什么关系?这些有相同的始边和终边的角,叫做 。 把与-32o 角终边相同的所有角都表示为 ,所有与角α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 在内可构成集合为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 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例1. 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80; (2)?-760; (3)03932'?. 变式练习 1、 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 o (2)—54 o18′ (3)395o 8 ′ (4)—1190o 30′ 2、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720 o β≤<360o 的元素 写出来: (1)1303o 18, (2)--225o 问题8、(1)写出终边在x 轴上角的集合 (2) 写出终边在y 轴上角的集合 变式练习 写出终边在直线y =x 上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 ≤β<720o 元素β写出来。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4-全册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1.1.1 任意角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 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教学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 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引入:1.回顾角的定义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 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①角的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②角 的名称:始边 B 终边③角的分类: O A 顶点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④注意:⑴在不引 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 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 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y y B 145° 30° x x o60 O O B 2B 3⑵ ⑴ 例2.在直 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1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⑴ 60°;⑵ 120°;⑶ 240°; ⑷ 300°;⑸ 420°;⑹ 480°;答:分别为1、2、3、

新编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导学案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1.三角恒等变换中角的变换的技巧 三角函数是以角为自变量的函数,因此三角恒等变换离不开角之间的变换.观察条件及目标式中角度间联系,立足消除角之间存在的差异,或改变角的表达形式以便更好地沟通条件与结论使之统一,或有利于公式的运用,化角是三角恒等变换的一种常用技巧. 一、利用条件中的角表示目标中的角 例1.已知cos ? ????π6+α=33,求cos ? ??? ?5π6-α的值. 分析.将π6+α看作一个整体,观察π6+α与5π 6 -α的关系. 解.∵? ????π6+α+? ?? ? ?5π6-α=π, ∴ 5π6-α=π-? ?? ??π6 +α. ∴cos ? ????5π6-α=cos ???? ? ?π-? ????π6+α =-cos ? ????π6+α=-33,即cos ? ?? ??5π 6-α =-33. 二、利用目标中的角表示条件中的角 例 2.设 α 为第四象限角,若sin 3α sin α =13 5 ,则tan 2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要求tan 2α的值,注意到sin 3α=sin(2α+α)=sin 2αcos α+cos 2αsin α,代入到sin 3αsin α=13 5中,首先求出cos 2α的值后,再由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求出tan 2α. 解析.由sin 3αsin α=sin (2α+α)sin α=sin 2αcos α+cos 2αsin α sin α =2cos 2 α+cos 2α=135 . ∵2cos 2 α+cos 2α=1+2cos 2α=135.∴cos 2α=45. ∵α为第四象限角,∴2k π+3π 2<α<2k π+2π(k ∈Z ), ∴4k π+3π<2α<4k π+4π(k ∈Z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全套)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算法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6)会应用Scilab求解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如:判断一个整数n(n>1)是否为质数;求任意一个方程的近似解;……),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如:让计算机计算1×2×3×4×5是可以做到的,但让计算机去执行“倒一杯水”“替我理发”等则是做不到的。 教学用具:电脑,计算器,图形计算器 四、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2、探索研究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题:§1.1 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 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 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 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 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 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 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 P-P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 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 也简称集。 ——————————————第 1 页(共 70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用书word文件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1.1任意角 [提出问题] 问题1:当钟表慢了(或快了),我们会将分针按某个方向转动,把时间调整准确.在调整的过程中,分针转动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提示:旋转方向不同. 问题2:在体操或跳水比赛中,运动员会做出“转体两周”“向前翻腾两周半”等动作,做上述动作时,运动员分别转体多少度? 提示:顺时针方向旋转了720°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了72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0°. [导入新知] 角的分类 1.按旋转方向 2. (1)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则称此角为第几象限角; (2)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化解疑难] 1.任意角的概念 认识任意角的概念应注意三个要素:顶点、始边、终边. (1)用旋转的观点来定义角,就可以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包括任意大小的正角、负角和零角.

(2)对角的概念的认识关键是抓住“旋转”二字. ①要明确旋转方向; ②要明确旋转角度的大小; ③要明确射线未作任何旋转时的位置. 2.象限角的前提条件 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 [提出问题] 在条件“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下,研究下列角:30°,390°,-330°. 问题1:这三个角的终边位置相同吗? 提示:相同. 问题2:如何用含30°的式子表示390°和-330°? 提示:390°=1×360°+30°,-330°=-1×360°+30°. 问题3:确定一条射线OB,以它为终边的角是否唯一? 提示:不唯一. [导入新知] 终边相同的角 β|β=α+k·360°,k∈Z,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化解疑难]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以用式子k·360°+α,k∈Z表示,在运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k是整数,这个条件不能漏掉. (2)α是任意角. (3)k·360°,k∈Z与α之间用“+”连接,如k·360°-30°,k∈Z应看成k·360°+(-30°),k∈Z. (4)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个,它们相差周角的整数倍;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

高中数学必修四学案及答案(人教B版)

2014级必修四 编号:4001 课题:角的概念的推广 编制人:李敏 审核人:王国燕 编制日期 :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 会判断角的大小; 2. 能够会用集合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3. 会用集合表示表示象限角区间角以及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 二、自主学习 1、回忆初中所学的角是如何定义?角的范围? 初中所研究的角的范围为 . 2、举例实际生活中是否有些角度超出初中所学的范围? ①体操比赛中术语:“转体720o ”(即转体 周),“转体1080o ”(即转体 周); ②时钟快了5分钟,现要校正,需将分针怎样旋转?( 时针旋转 度) 如果慢了5分钟,又该如何校正?( 时针旋转 度) 3、在实际生活中有些角显然超出了我们已有的认识范围. 如何重新给出角的定义?研究这些角的分类及记法? 4、如何将角放入坐标系中讨论? 角的顶点与 重合,角的 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 象限角的定义: 5、终边相同的角 与60°终边相同的角有 , , …都可以用代数式表示为 . 与α终边相同的角如何表示? 6、终边在以下象限中的角如何表示? 第一象限角: 第二象限角: 第三象限角: 第四象限角 三.尝试练习 1、基础过关 (1)(A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填序号) ①三角形的内角必是第一二象限角 ②始边相同而终边不同的角一定不相等 ③第四象限角一定是负角 ④钝角比第三象限角小 (2)用集合表示下列各角:“第一象限角”、“锐角”、“小于90o 的角”、“0o ~90o 的角” 2、难点突破 (A) (1)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360°≤α<720°的元素α写出来. -15° 124°30′ (A) (2)求所有与所给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求出其中的最小正角,最大负角: 210-; 731484'- . (B) (3)若α是第二象限的角,试分别确定2α, 2α,3 α 的终边所在位置. (B) (4)如果α是第三象限的角,那么—α,2α的终边落在何处? 四.巩固提高 (A)1、下列角中终边与330°相同的角是( ) A .30° B .-30° C .630° D .-630° (A)2、-1120°角所在象限是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B)3、已知A={第一象限角},B={锐角},C={小于90°的角},那么A 、B 、C 关系是( ) A .B=A ∩C B .B ∪C=C C .A ?C D .A=B=C (B)4、已知角2α的终边在x 轴的上方,那么α是 (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一、二象限角 C .第一、三象限角 D .第一、四象限角 (B)5、若α是第四象限的角,则α- 180是 . A .第一象限的角 B .第二象限的角 C .第三象限的角 D .第四象限的角 (C)6、设集合{} Z k k x k x A ∈+?<<+?=,30036060360| , {} Z k k x k x B ∈?<<-?=,360210360| , 求B A ,B A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全套教案 全册)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4全套教案 §1 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周期现象在现实中广泛存在;(2)感受周期现象对实际工作的意义;(3)理解周期函数的概念;(4)能熟练地判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周期;(5)能利用周期函数定义进行简单运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单摆运动、时钟的圆周运动、潮汐、波浪、四季变化等,让学生感知周期现象;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周期函数的定义;根据周期性的定义,再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周期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周期现象的存在,会判断是否为周期现象。 难点: 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以及简单的应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于生活。在大千世界有很多的现象,通过具体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思考、交流、讨论,

感知周期现象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周期性的定义,再应用于实践。 教学用具:实物、图片、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海南岛非常幸福,可以经常看到大海,陶冶我们的情操。众所周知,海水会发生潮汐现象,大约在每一昼夜的时间里,潮水会涨落两次,这种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到的周期现象。再比如,[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每经过一周就会重复,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所以,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我们已经知道,潮汐、钟表都是一种周期现象,请同学们观察钱塘江潮的图片(投影图片),注意波浪是怎样变化的?可见,波浪每隔一段时间会重复出现,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请你举出生活中存在周期现象的例子。(单摆运动、四季变化等) (板书:一、我们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2.那么我们怎样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周期现象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3——P4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何理解“散点图”? ②图1-1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高中数学 必修4 (王后雄电子版)

第1章节 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例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 B. 第一象限角都是锐角 C. 锐角都是第一象限角 D.小于90°的角都是锐角 【例题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75°是第四象限角;②225°是第三象限角;③475°是第二象限角;④﹣315°是第一象限角。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例题3】如图,点A 在半径为1且圆心在原点的圆商,且∠ =45°。点 P 从点A 处出发,依逆时针方向匀速地沿单位圆旋转。已知点P 在1秒钟内转过的角度为θ(0°<θ<180°),经过2秒钟到达第三象限,经过14秒钟后又回到出发点A ,求θ,并判断其所在的象限 【例题4】设E ={小于90°的角},F ={锐角}。G ={第一象限的角},M ={小于90°但不小于0°的角}, 则有( )。 A . B . C . ( ) D . 【例题5】在与角10030°终边相同的角中,求满足下列条件的角。 (1)最大的负角;(2)最小的正角;(3)360°~720°的角。 【例题6】与﹣457°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 A .{}00360457,k k Z αα=?+∈ B .{}0036097,k k Z αα=?+∈ C .{}00360263,k k Z αα=?+∈ D .{}00360263,k k Z αα=?-∈ 【例题7】下列各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度”与“弧度”是度量角的两种不同的度量单位 B. 一度的角是周角的 ,一弧度的角是周角的 C. 根据弧度的定义,180°一定等于π的弧度 D. 不论是用角度制还是用弧度制度量角,它们均与圆的半径长短有关。 【例题8】若两角的和是1弧度,此两角的差是1°,试求这两个角的大小。 【例题9】若角α是α一象限角,问 2α、3 α 是第几象限角? 【例题10】 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终边落在OA 、OB 位置上的角的集合; 例题3

【人教A版】2020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第二章平面向量_含答案

第二章 平面向量 1 向量和差作图全攻略 两个非零向量的和差作图,对同学们是一个难点,这里对其作图方法作出细致分析,以求尽快掌握. 一、向量a 、b 共线 例1 如图,已知共线向量a 、b ,求作a +b . (1)a 、b 同向; (2)a 、b 反向,且|a |>|b |; (3)a 、b 反向,且|a |<|b |. 作法 在与a 平行的同一条直线上作出三个向量OA →=a ,AB →=b ,OB → =a +b ,具体作法是:当 a 与 b 方向相同时,a +b 与a 、b 的方向相同,长度为|a |+|b |;当a 与b 方向相反时,a +b 与a 、b 中长度长的向量方向相同,长度为||a |-|b ||.为了直观,将三个向量中绝对值最 大的向量沿与a 垂直的方向稍加平移,然后分别标上a ,b ,a +b .作图如下: 例2 如图,已知共线向量a 、b ,求作a -b . (1)a 、b 同向,且|a |>|b |; (2)a 、b 同向,且|a |<|b |; (3)a 、b 反向. 作法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则BA → =a -b .事实上a -b 可看作是a +(- b ),按照这个理解和a +b 的作图方法不难作出a -b ,作图如下: 二、向量a 、b 不共线 如果向量不共线,可以应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

例3 如图,已知向量a 、b . 求作:(1)a +b ;(2)a -b . 作法1 (应用三角形法则) (1)一般情况下,应在两已知向量所在的位置之外任取一点O . 第一步:作OA → =a ,方法是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边与a 重合,再将直尺一边与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重合,最后将三角板拿开,放到一直角边过点O ,一直角边与直尺的一边重合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取|OA →|=|a |,并使OA → 与a 同向. 第二步:同第一步方法作出AB →=b ,一定要保证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此处最易错的是把AB → 作成与b 的方向相反.) 第三步:作OB →,即连接OB ,在B 处打上箭头,OB → 即为a +b . 作图如下: (2)第一步:在平面上a ,b 位置之外任取一点O ; 第二步:依照前面方法过O 作OA →=a ,OB → =b ; 第三步:连接AB ,在A 处加上箭头,向量BA → 即为a -b . 作图如下: 点评 向量加法作图的特点是“首尾相接,首尾连”;向量减法作图的特点是“共起点,连终点,箭头指被减”. 作法2 (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A ,以点A 为起点作AB → =a , AD → =b ,以AB ,AD 为邻边作?ABCD ,则AC →=a +b ,DB → =a -b .作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