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学考模拟测试语文卷(附答案)

2017年4月学考模拟测试语文卷(附答案)
2017年4月学考模拟测试语文卷(附答案)

2017年4月学考模拟测试

语文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打夯.(hāng)潜.(qiǎn)力癖.(pǐ)好固执.己见(zhí)

B. 旋.涡(xuàn)遒劲.(jìng) 倩.影(qiàn) 休戚.相关(qī)

C. 矿藏.(zàng) 匀调.(tiáo) 苔藓.(xiǎn) 汗流浃.背(jiā)

D. 栖.息(qī) 虔.诚(qián) 羞怯.(qia)脍.炙人口(kuà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许多的哥抱怨,自从专车出现,自己的月收入大幅减少。人们越来越亲睐手机约车,认为其比出租车便宜、叫车更快以及服务更好。

B.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第二天,就有人在网上拍卖她的一幅题词和三封亲笔书信,这是势利者对屠呦呦、对科学精神的双重亵渎。

C. 最悲伤作文《泪》在网络上流传,引发了外界对大凉山贫穷问题的关注。然而《泪》的发现者却遭到调查,其所在学校也收到因涉嫌违建被强拆的最后通谍。

D. 高考不是唯一,失利也不必哀声叹气,甚至自杀。当不幸来临,我们绝对不是出离愤怒、铤而走险,而是要学会“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野田内阁刚刚下台,安倍晋三又粉墨登场

....,在钓鱼岛、靖国神社等问题上继续制造麻烦,日本政府“向右转”倾向已非常明显。

B.近年来,一些文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很大,入驻的文化企业却寥寥无几,规模较大、

较知名的企业更是门可罗雀

....,这都是在给文化产业敲警钟。

C.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了却了国人一直以来的心愿,让国人如释重负,可

谓是大快人心

....,众盼所归。

D.生活中总会有摩擦,有些人的应对模式往往会不断激化矛盾,使一件微不足道的小

事变得一发而不可收

......,而有些人则可以扭转僵局,化干戈为玉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B.我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妈妈一样,愿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漂亮些。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D.我在记忆的浅海里穿梭,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却带回满身的沙砾。

5.下列句子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进化论已发展成为进化的综合理论,运用各方面的科学成就,论证生物的进化和发展。

②认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是进化的原始材料。

③由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在地理隔离中的生物群体渐次分化,相互间表现不同形式的生殖隔离。

④综合进化学说,亦称“现代达尔文学说”“现代新达尔文学说”,是生物进化学说的

主流。

⑤终于形成变种,由此可能逐渐发展成新种。

⑥是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群体遗传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学其他分科的成就而发展起来的。

A.④②③①⑥⑤

B.③⑤④⑥①②

C.④⑥①②③⑤

D.③⑤④①②⑥

6.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

C举酒欲饮无管弦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项是()

①道.海安、如皋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都督

..诸路军马④安能屈.豪杰之流

⑤按剑而前.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⑦北虽貌.敬⑧既东.封郑A.①⑤/②③⑥/④⑦⑧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C.①⑤⑦/②③⑥/④⑧ D.①⑤⑦/②⑧/③⑥/④

8. 下列有关古人的名、字、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B.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

C.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

D.归有光,字熙甫,别号震川

9.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以为莫己若者

D.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10.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太子丹采用荆轲刺秦王的策略,这才招致了祸患的到来。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又被风吹日晒干枯了,也不再挺直,车轮的滚动让它这样了。

C.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到我四岁的时候,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披.草而坐披:拨开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往、赴

C.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缘:攀缘

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释:解除束缚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望西山,始指异之.

C.不知日之.入 D.故为之.文以志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觉而起,起而归”,作者于众山之游的记叙中流露出被贬后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

B.“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作者借西山的怪特,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和特立不群的品格。

C.作者写游览西山所见的景物,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通过仰视和近观,显示了西山与众山的不同。

D.文章借游西山展现了作者“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14. 下列对晏殊《蝶恋花》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A.开篇运用拟人手法,写菊花脉脉含愁,兰花默默饮泣,渲染出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

B.“轻寒”,既是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

C.明月本无情,主人公却偏要怨它。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

D.“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主人公回想与对方分别的场景,主人公登上高楼,极目远眺,望着对方渐行渐远,消失在远方。

阅读下面的这篇短文,完成15、16题

文体的创制与新变,总是同时代精神紧密相连。五四新文学建设的一个突出表征是,文学“为人生”命意的强调和平民化趋势的加浓,传统的文体观必有所变,于表现人生有用、易于为平民接受的文体形式就不再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于是就出现了传统文体观念中“主要样式”(散文、辞赋)与“次要样式”(小说、戏曲)畛域①的打破,乃至促使后者由边缘向中心位移。以鲁迅领衔的浙江新文学作家群在历来被视为毫不足道的“俗”文学上建树最多,便体现了勇决的文体革新精神,而这恰恰相当程度地受制于地域文化传统的影响。

南宋以来,浙江的话本、长篇通俗小说、戏曲、传奇的创作可谓盛极一时,内中不乏流传后世的精粹之作。有学者统计,元、明、清三代最重要的戏曲家、小说家、曲词家几乎都出在浙江,其数量在30位以上,内中包括徐渭、罗贯中、凌濛初、李渔、洪升、俞万春、俞樾这样的小说大家和戏曲巨擘,在当时稳稳坐定了全国首屈一指的位置。

受到浙江地域文化传统的浸染,新文学“浙军”在全面拓展新文体建设视野的同时又有所侧重。其中,呼应前贤,改变传统文体观念,执着于新兴文体创作的探索与尝试,恐怕是最突出的。针对小说与戏剧的“邪宗”说,钱玄同与此唱反调,他说,“小说戏剧,皆文学之正宗”,并认为“此亦至确不易之论”,于是把数千年的传统观念做了个空前的颠倒。沈雁冰在新文学开创期接手《小说月报》编务时,即提出“说部、剧本、诗,三者并包”的方针,其目的显然也在于提高小说与戏剧这两种“次要样式”的地位。而鲁迅与王国维两位大师,在小说和戏曲领域荜路蓝缕的建设者之功,更显出对前贤精神的承续。

[注]:①畛域:边界范围。

(节选自王嘉良《地域人文传统与浙江新文学作家群的建构》)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前贤”与“传统文体观念”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前贤”指以徐渭、罗贯中等为代表的小说大家和戏曲巨擘;“传统文体观念”指“小说戏剧,皆文学之正宗”的观点。

B.“前贤”指以鲁迅与王国维两位大师为代表的新文体建设者;“传统文体观念”指小说、戏曲等是“次要样式”的观点。

C.“前贤”指以徐渭、罗贯中等为代表的小说大家和戏曲巨擘;“传统文体观念”指小说、戏曲等是“次要样式”的观点。

D.“前贤”指以鲁迅与王国维两位大师为代表的新文体建设者;“传统文体观念”指“小说戏剧,皆文学之正宗”的观点。

16.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五四新文学建设使得有利于表现人生、容易为平民接受的文体形式地位有了提高。

B.以鲁迅领衔的浙江新文学作家群最终促使小说等“次要样式”由边缘向中心位移。

C.活跃在元、明、清三代文坛的浙江的许多戏曲家、小说家等留下了不少精粹之作。

D.钱玄同的唱反调,沈雁冰提出的“三者并包”的方针都是为了改变传统文体观念。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根据语境,填写名句。(每题1分,共3分。任选3题即可)

(1)荀子《劝学》中开门见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2)《虞美人》一词中,李煜对故国江山易主、历史更迭发出感慨,并将这种情感寄寓在客观事物“月”这种亘古不变的意象中的句子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4)辛弃疾《永遇乐·井口北固亭怀古》写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词句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24了牲醴25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选自鲁迅《祝福》)18.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19.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或清新明快,或幽默讽刺,或沉郁悲哀,结合此段文字具体分析作者的语言风格。

20.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只要满怀深情地热爱诸多事物,深情热爱这日子,当下即是天堂。

——利奥·巴斯卡利亚《开往天堂的9路巴士》

幸福就像一只蝴蝶,当你追逐它时,它是难以到手的。但是,当你安静地坐下时,它却可能降落到你身上。

——纳撒尼尔·霍索恩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或看法,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思考,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但不能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600字。

2017年4月语文学考模拟测试卷答案

1-5 DBADC 6-10 DBCCB 11-15 CCCDC 16 B

17

(1)学不可以已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8.这段文字主要写了鲁镇年底“祝福”景象,与小说开头形成呼应,以乐景衬哀景,与文中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19.《祝福》中的语言是沉郁悲哀的。作者选择色彩不太强烈的字,声调不太响亮的字,造成稍长的句子,使大家读了,因语调的缓慢,文字的暗淡而感到悲哀。例如,云是“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爆竹声是“钝响”,天色是“愈阴暗了”,满天飞舞的大雪,全无美感,“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写的是新年的气象,色彩却如此暗淡,情调是如此悲哀,乐景不乐,只让人觉得沉郁。

20.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作者对祥林嫂这一类中封建礼教之毒而死的劳动妇女的深深同情,是对她们未来命运的祈祷和祝福。

作文略

2018—2019高三月考语文试卷教学内容

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①为保证书写效果,请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答题。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楚。 ③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④违反以上①或②规定者均酌情扣3至5分。 一、文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A.①失其所与.,不知亲附,结交②独.畏廉将军哉唯独 B.①纵一苇之所如.如愿②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C.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逮.奉圣朝及、至D.①不如因善遇.之对待②虞常果引.张胜延请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A.①吾属今为.之虏矣②君为.我呼入 B.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①余船以.次俱进②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D.①不知老之.将至②寡人之.于国也 3.下列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病: 疲惫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 C.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过:经过 D.樊哙从良坐。从: 跟随 4.下列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当:应当 B.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去:离开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形容词,仔细,周详 D.从郦山下,道芝阳间行。道:道路 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以其无礼于晋 B.此亡秦之续耳 C.为击破沛公军

D.举孝廉不行 6.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有误 ..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中的“乘”是指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为一乘。“参乘”亦作“骖乘”,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B.“吾妻来归”“始适还家门”“吾妻归宁”中的“来归”“适”“归宁”均是指女子出嫁。 C. 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D. 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7.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有误 ..的一项是()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疏,又称“奏议”“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其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查公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则指官员到任到职。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 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 ..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 其指斥乘與,犯大不敬 ...,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有删改)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年度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栏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 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天然 实验室。目前,我国在两极地区已经建成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62°S,59°W),中山站(69°S,76°E),昆仑站(80°S,77°E),黄河站(79°N,12°E)。据此完成1、2、3、4小题。 1、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2、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3、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4、两极地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石油 B煤炭 C铁矿 D淡水资源 某地理兴趣小组准备外出考察,地点如右图所示,为避免暴雨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能沿山谷行进。据此回答5、6、7小题。 5、图中表示山谷的路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量得甲、乙两桥图上直线距离是 1.2厘米, 则实际距离是: A 12千米 B 1.2千米 C 12米 D 1.2米 8、以下有关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有: A美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实现地区专门化和生产机械化 B我国南北自然条件差异明显,造成了“南方面食、北方米饭”的不同饮食习 惯 C非洲气候温暖湿润,大部分地区农牧业发达,粮食大量出口 D欧洲西部农业发达,咖啡、香蕉、水稻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9、“桑巴舞、狂欢节、咖啡王国、热带雨林危机……”这些词语让我们联想到: A埃及 B俄罗斯 C巴西 D澳大利亚 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时 45分,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 启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 护航任务。读我国海军舰艇编队航 行路线示意图,回答10、11小题。

浙江省临海市2019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 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3分) () A.习总书记亲自布署(shǔ)的粤港澳大湾区,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创造了新机遇。伴 随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引擎(qín)已经启动。 B.中产阶级对教育的焦虑,从不断高涨的学区房价和愈(yù)发火热的补习班便可一窥 (kuī)全貌。其背后的原凶是全社会对教育的浮燥,由“坐立不安”走向“剧场效应”。 C冬天来临,天气越来越冷,很多耄耋(dié)老人都因过不了冬天这一关而去逝,他们的家人多悲怆( chàng)欲绝,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D.曾创作多部脍(kuài)炙人口的武侠小说的金庸先生驾鹤西去,永别江湖,引发无数感慨与回 忆。金庸作品再次掀起热潮,在部分书店售罄(qì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电影界中存在一种残酷的“马太效应”。那些获得极大的关注度、被最大范围的观众 看到且能激发踊跃 ....耕耘多年的导演,一个在业..讨论的电影,[甲]背后往往存在着一个呕心沥血 内非常强势的制片方或发行方,一段维持了多年的合作关系,以及一双深谙行业游戏规则的“推手”。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名声在外的欧美电影节很大程度上反而成了“被选择”的平台。[乙]在16年的时间里,促成《儿子的房间》《华氏911》《孩子》……等作品赢得金棕榈奖的法国发行人文森·马拉瓦赫总结过他30年的从业经验:如果认为在戛纳影展的入围和得奖能成为影片的市场助力、能让导演往后的职业道路顺畅,这是对电影节的错觉。[丙]时任 戛纳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的蒂耶里·福茂在2002年看到了阿彼察邦的《祝福》,决定不遗余 ... 力.地在戛纳的平台上推荐这位泰国导演, 于是 ..在8年后《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得到金棕棡奖时,阿彼察邦在众多东西方记者的眼中仍是个陌生人。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踊跃 B.呕心沥血 C.不遗余力 D.于是 3.文中划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符号有误的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山东省曲阜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9.9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 C.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题英语卷(三)

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 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 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祝你取得优异成绩!Good luck! 一、听力测试(共三节;满分25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句子。从每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片。听完每个句子后,你将有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个句子读两遍。 1. 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 5. A. B. C.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6段对话。每段对话后面有几个小题,从题后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1段对话,回答第6、7小题。 6.Who sang better in the yesterday’s singing competition? A. Mike. B. Lisa. C. Alice. 7.What does Lisa look like? A. She has long hair. B. She has curly hair. C.She has short hair. 听第2段对话,回答第8、9小题。 8.What’s the name of the book that Cindy is reading? A.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B.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C. Little Red Riding Hood 9.How is Cindy going to be a writer? A. Keep on writing stories. B. Read more books. C. Take more notes. 听第3段对话,回答第10、11小题。 10.What did they do last fall when Sam visited Nick? A. Went to the mountains. B. Went to the museum. C. Went bike riding. 11. Why can’t Nick come to Nancy’s house this Saturday? A. He has to prepare for the next Monday’s exam. B. He has to help his mom clean the house. C. He has to go to the doctor. 听第4段对话,回答第12、13、14小题。 12.How many cups of coffee has the man already had? A. Two. B. Three. C. Four. 13.What suggestion did the woman make? A. Get more exercise. B. Drink less coffee. C. Add more sugar to the coffee. 14.Why has the man never seen a doctor for help? A. He doesn’t care about it. B. He never thinks about it. C. He has no time. 听第5段对话,回答第15、16、17小题。 15.How long will Tom stay at his grandparents’ home? A. For the whole summer. B. For a week. C. For a month. 16.What does Tom think of working in a bookshop? A. Boring. B. Tired. C. Fun. 17.What are the two friends talking about? A. Their plans of the summer holiday. B. How to find part-time jobs. C. Books to read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 听第6段对话,回答第18、19、20小题。 18.What’s Eric’s learning problem? A. He can’t memorize words. B.He often makes mistakes in grammar. C. He has trouble understanding spoken Spanish. 19.How long has Eric learned Spanish? A. About four years. B. About three years. C. About two years. 20.What did Mrs Smith advise Eric to do? A. To listen to Spanish tapes. B. To learn Spanish culture. C. To listen to Spanish movies. 第三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一篇短文。根据你所听到的短文内容,选择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最佳答案。短文读两遍。 21.What does Susan’s father do? A. An engineer. B. A manager. C. A waiter. 22.How old was Susan’s father in 2012? A. 45. B. 44. C. 43.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带答案)

应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 语文试题2018.9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世界上汉文化正热,但是西方人普遍认为汉语难学,包括华人后代。尤其语法这块,目前的汉语语法实际上是通过西学框架加大量特殊句式来描述的,没有一个本质贴切的原理可以指导实践。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汉语有没有自己土生土长的语法?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什么样的关系? 孟昭连教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他描述了文言文形成、成熟的整个过程,揭示了文言文不是口语的简单记录,更从文言文法重要方面的“辞”说清了文言文区别于口语的具体方式,也就为我们解构文言、读懂古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之乎者也非口语”结论虽小,但折射了语言、文字、文学、历史文明等方方面面,书中详尽的考证展示了独到的见解和合理的推论,虽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但仍是引人深思。 孟教授在书中阐述的主线之一是传统文字“意内而言外”的概念,以及作为具体体现的“之乎者也”之类“辞”的运用。语言和文字的作用都是要表达“意”,但是文字和语言特点不同,有很多场景下的对话不仅仅有吐字发音,更有声音的长短徐疾、停顿等以体现出的当事人心态、话外之音、逻辑意向等等,文字记录时不仅要记下具体声音所对应的字,还要加进去“辞”来足意,“之乎者也”就是典型的“辞”,是口语中没有但文字里面非常必要的部分。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文言区别于口语的理念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的西方语言学观点冲击下渐渐模糊,尤其是《马氏文通》出版后,一系列混淆概念的虚实字分类,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字的认识,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的研究中。孟教授在书中详尽剖析了马氏对后人的误导。 孟教授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古代文章、文法这么发达,为什么没有产生像西方那样发达的语法学?也就是说,我们现今的汉语语法研究,是不是在填补古人的空白?这是发人深思的问题,其回答促使我们更好地审视语言实践的方方面面,包括上溯汉语的渊源、发现汉语本质,甚至汉语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等等。 孟教授的这本书破开了“西学中用”造成的百年误区,剥离着西学强加给汉语的框框。更重要的是,我们去哪里寻找华文的根?去哪里寻找汉语的本质?孟教授给我们做了示范。那就是,在传统语言文字中找,在古典文学中找,这一切巨大的财富,是汉语乃至华夏文化回归的希望所在。 (摘编自子明《跳出西学框框回归汉语本质——评孟昭连教授〈之乎者也非口语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 A.由西学框架并结合特殊句式所描述的当下汉语语法,不是土生土长出来的,因为缺少本质贴切的原理,所以不能指导实践。 B.“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结论虽小,但涉猎极广,全书既有独到见解,引人深思,又能指导实践,提供途径,值得全面学习。 C.与“语言”不同的是,文字除了记下应有的字外,还要加上各种“辞”,以弥补文字因脱离具体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4 0 1-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数学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总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是3的倒数,那么a的值等于( ) A.-1 3B.-3 C.3 D.1 3 2.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之一,它的外层膜的展开面积约为260000平方米,将26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2.6×105B.26×104C.0.26×102 D.2.6×106 3.某校初三参加体育测试,一组10人的引体向上成绩如下表: 完成引体向上的个数7 8 9 10 人数 1 1 3 5 这组同学引体向上个数的众数与中位数依次是 A.9.5和10B.9和10C.10和9.5 D.10和9 4.某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则这个不等式组 可能是( ) A. 4 1 x x > ? ? - ? , ≤ B. 4 1 x x < ? ? - ? , ≥ C. 4 1 x x > ? ? >- ? , D. 4 1 x x ? ? >-? ≤, 5.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C. D.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5+a 4=a 9 B .a 5-a 4=a C .a 5·a 4=a 20 D .a 5÷a 4=a 7.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是( ) A .2210x x ++= B .220x += C .230x -= D .2230x x ++= 8.如图,直线 l 1∥l 2,l 3⊥l 4,∠1=44°,那么∠2的度数( ) A .46° B .44° C .36° D .22° 9.已知圆心角为120°的扇形面积为12π,那么扇形的弧长为( ) A .4 B .2 C .4π D .2π 第8题 图 10.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P 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 →D →C →B →A ,设P 点 经过的路程为x ,以点A 、P 、D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y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分解因式:-24ax a = . 12.如图,AB 是⊙O 的弦,⊙O 的半径OC ⊥AB 于点D ,若AB=6cm , OD=4cm ,则⊙O 的半径为 cm . 13.点(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第12 题图 14.如图,已知∠AOB=30°,M 为OB 边上一点,以M 为圆心, 2cm 为半径作一个⊙M. 若点M 在OB 边上运动,则当OM = cm 时,⊙M 与OA 相切. 第14题图 15.一个自然数的立方,可以分裂成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例如:32,33和34分别可以如 A B O M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含答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拉萨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会考复习地理模拟试题(一)B卷

拉萨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会考复习地理模拟试题(一)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0年我国总人数比2000年共增加了73899804人,平均每年约净增740万人 材料二 我国部分省区密度比较表 1 . 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人口增长快 B.人口增长慢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D.以上都不是 2 . 材料二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匀

C.西部人口密度大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3 . 图中A线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此处 4 . 图中B线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此处 5 .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A.长江B.湄公河C.锡尔河D.阿姆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 “三山夹两盆”是该区域地形分布的概况,其中“三山”自南向北依次是 A.昆仑山、祁连山、阿尔泰山B.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 C.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D.阿尔泰山、昆仑山、祁连山 7 . 该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主要原因有 ①深居内陆,距海较远②全年高温,蒸发量大 ③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④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8 . 图中能源通道中输送的能源是 A.煤炭B.石油、天然气C.可燃冰D.水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 图中完整表示的地区为() A.西亚B.北非C.中东D.南欧 10 . 对该地区位置特征描述最合适的是() A.十字路口的位置 B.三洲五海之地 C.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D.大部分位于热带,地跨南北半球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二卷)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2017年山东省中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7年山东省中考地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方框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读下面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经纬度为60°E,40°N B.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 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 D.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 故选:D。 2.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表示盆地 B.②图的比例尺较①图大 C.①图中的虚线表示山谷 D.甲到乙和丙到丁的实际距离相等 故选:B。 如图所示为清明小长假小明随旅行团旅游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回答3、4题。

3.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②气候③河流④交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故选:D。 4.小明发现聚落里有好多古建筑,且有保护标志。你认为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A.它能适应当地的环境B.它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 C.它比现代建筑好看D.它记录的信息有研究价值 故选:D。 5.下面是一幅宗教建筑群图片。一般而言,该宗教建筑形式广泛存在于() A.欧美地区B.西亚地区C.南亚地区D.东亚地区 故选:A。 据悉,2017年3月17日,《“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在大连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为9 535.9亿美元,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25.7%,较2015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从贸易市场看,东南亚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其中越南超越马来西亚,成为我国在沿线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读图,回答6、7小题。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并填涂卡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说G20让杭州蜚(fěi)声中外,那么,半个多月后的亚运会,将正式迎来“杭州时间”。据悉,目前杭州正加紧建设,届时将展现给世界最精萃的风采。B.近期,西湖区申花路上一条无证犬四处乱窜,让人不禁(jìn)心生恐慌。接警后,城管队员不顾安危奋勇捕捉,搏得了市民的一片赞扬声。 C.生病了,深夜买药往往受药店营业时间掣(zhì)肘,难以解决。但阿里健康最近解决了此问题,其秘决就在于借助手机淘宝,实现“24小时送药,30分钟

送达”的便民服务。 D.钱塘自古悠久,从钻(zuān)木取火的蒙昧岁月,到扺掌而谈的儒雅风华,无一不在警示着杭城的子弟,砥砺学问,探索新知,要做时代的弄潮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甲】继2013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新生开学考题目“番茄炒蛋怎么做”以来,2018年鸡蛋又“重出江湖”,让很多浙大新生“跌了一跤”(很难及格)。究竟是什么鸡蛋,竟让这些浙大学子如此难以降服?【乙】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题目:判断鸡蛋是否新鲜有哪些办法?选项分别是“鸡蛋放在水中,能够沉入水底”“晃一晃鸡蛋,有声音”“闻到鸡蛋有腥味”“鸡蛋的表面光滑”。刚从考场走出的章同学在和妈妈吐槽:“我当时纠结好了一会,最后选了第三个,现在发现是错的,唉!”不仅考生措手不及,一些家长听到这题也蒙了。【丙】很多家长坦言平时都没有留意到这些细节,“这谁会注意啊,鸡蛋如果坏了,敲开就有臭味,或者蛋黄就散开了,但在这之前怎么鉴定,确实没有留意。”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降服 B.吐槽 C. 措手不及 D. 或者 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