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对策建议

广东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对策建议
广东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对策建议

吉林化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广东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对策建议

外文题目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性质: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教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国贸1201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6 年 6月10日

摘要

出口贸易对广东省,甚至是对全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国际贸易发展日日加速,并在全国贸易发展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主导地位。同样,广东省国际服务贸易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发展势头很强,在广东省甚至是全国的经济创汇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2011年,我国广东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我国第一,大约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1.17%;其中,该省的出口贸易依存度百分比为63.63%而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已经达到了109.27%。如此客观的数据不禁让人欣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广东省的出口贸易中,仍然十分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广东省的对外贸易仍然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业。经融危机过后,我们更加有必要研究广东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弊端以及对策。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第二部分介绍国内外研究。第三部分研究现状,从不同方面对发展障碍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策建议。当下,虽然广东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一直迅速,但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往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也有着许多的弊端。中国加入WTO以后,广东省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但同时暴露了一些弊端以及落后现状。目前,如何提高广东省国际服务贸易行业的竞争力,让其在贸易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现状,以及明确影响广东省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找出关键的、可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双边合作

Abstract

Export trade to Guangdong Province, and even to the country's economic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the country,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Guangdong province has been accelerating, and has occupied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e. Similarly, the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in Guangdong provi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been growing, strong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even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n indelible role in foreign exchange. In 2011, the GDP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China has reached the first, accounting for about 11.17% of national GDP. Among them, the province's export trade dependency percentage to 63.63% and the 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has reached the 109.27%. Such objective data can not help but make people happy. But undeniable is, at present the export trade of Guangdong Province still very easily by the impact of fluctua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 foreign trade of Guangdong Province still belongs to resource intensive and labor-intensive light industry.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disadvanta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opic,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hird part of the research statu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arriers to analysis. The fourth part i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t present,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has been rapid, but also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there are many disadvan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exposed some drawbacks as well as the backward situation. At present, how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in Guangdong Province, so that it is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s the topic we want to discuss today. Prior to this, we need to clear the status quo, as well as a clear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competitiveness bilateral cooperation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1)

1.1 研究目的 (1)

1.2 研究意义 (2)

第2章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 (3)

第3章广东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 (4)

3.1发展迅速的广东贸易 (4)

3.2 广东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第4章解决广东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8)

4.1适度开放广东服务贸易市场并加强立法工作与管理体制建设 (8)

4.2提高立法层次,减少现有法规冲突 (8)

4.3 政府提供宏观管理支持 (8)

4.4 积极发展广东省的双边合作 (9)

4.5 培养广东服务贸易人才 (9)

4.6 国际服务路径的发展,分散市场风险 (9)

结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第1章绪论

1.1 研究目的

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政府对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提高,许多国家的政策也因此而变化,特此表现在许多国家的政府对服务贸易的限制开始有意的放松,因此改变服务贸易从那时起便开始飞速发展,同时多边贸易的谈判议程也被提上了议程.在通过一轮高速发展过后,越来越多的人慢慢注意到了服务贸易的影响力和作用,服务贸易也就自然的逐渐成为一个新领域出现在了国际贸易的竞争中,与此同时服务贸易也变为一个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意识到服务贸易的重要性之后,很多国家也就逐渐开始研究如何更好的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同时这也逐渐发展成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手段,以此来帮助他们国家加强其国际贸易以及帮助国内经济发展。国际贸易中,多数时期以来都是以商品贸易为主,服务贸易为辅,目前准备要进入相互并重发展的时期,以后的趋势要实现以服务贸易为主、商品贸易为辅的状态。服务贸易在近些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三十年,发展的速度是十分迅速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服务贸易在现实中已经受到怎样的重视,现在判断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的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就是对其现代服务业进行判别,看看他们的现代服务行业是否发达。当然不止是国家,判别一个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也同样受用于这一判别标志。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广东的经济开放程度一直位于中国各省市的前列。在我国加入世贸时,曾作为一系列的相关承诺,比如其中一个承诺就是在一些主要的服务领域,如:零售、电信、金融和部分专业服务的这些服务领域里加大开放力度,而广东省也从来都是头一批先锋部队,先行开放的地方之一。政策的支持、位于珠三角地区,临近香港、澳门的地理优势、相对内陆地区拥有较好的基础等等有利因素都在不断促进着广东的服务贸易不断发展,但伴随着不断的发展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相对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还有一定距离、硬件不足等问题都在的约束着广东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看清目前广东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作出促进发展的对策,是促进广东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一步。

1.2 研究意义

2008年以前的几年广东省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及惊人的,广东省服务贸易的总额在那几年间是不断翻倍增加的速率增长的,由此影响年平均增长率也是十分高的。例如,在二十世纪的头六年间,广东省服务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6.8%的水平,也就是说这期间从原来的48.7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快速增到了188.6亿美元的水平,这算是一个速度相当快的增幅。但是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广东省服务贸易的发展增速在2008年有所减暖,不过还是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比如,相比前几年的快速增长,在2008年比2007年只增长了20亿美元,看起来就好像不太和谐了,不过总体还是在不断发展的状态下。不过在过去两年,在整体经济有所复苏的大背景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都在逐步的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广东同时又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注重服务领域的背景下,广东服务贸易的发展又重新加快了他的成长速度。广东省的服务贸易不断发展,服务贸易的结构、法律法规等都在不断地完善,也相比以前得到了很好地提升。但宏观来看,广东省服务贸易领域即使得到了如此快速的发展,但其起步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仍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整体来说广东省服务贸易就现在而言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前期的水平,具体表现在总体规模仍然较小、与国际社会上的服务贸易强国还存在一段比较大的距离的方面上。换句话来说广东省服务贸易经过一段飞速发展的同时,路也还有很长很长。

2008年年底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制定了三个阶段的目标,即加快珠三角经济的发展,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的稳定繁荣,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其中的“九个任务”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可见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珠江三角地区、对广东乃至整个中国的重大意义。相信此项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能对推进广东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助于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

第2章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理论界对服务贸易领域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只经历30多年的发展。赖晓芬(2008)认为,国外学者对服务贸易的理论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两类:(1)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分析:西方学者在这方面有所争议,意见主要分为三派:“适用论”、“不适用论”和“改进论”。“适用论”的提倡者认为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理论研究,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德利、史密斯、萨皮尔、卢茨等人,结论是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无本质差别,因而不存在两套理论,比较优势论合乎逻辑地适用于服务贸易。“不适用论”认为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源于不同的概念范畴,应有不同的理论渊源,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R·迪克、H·迪克、菲克特库等。“改进论”则认为服务贸易中存在比较利益,国际贸易原理的合理内核适用于服务贸易,但由于决定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因素不同于货物贸易以及服务自身客观存的特性,使得商品贸易理论的解释力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完全套用,需要对比较优势模型进行扩展和修正。这三种观点中,最后一种为大多数国际经济学家所认可。(2)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界和管理界的众多学者就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展开了广泛的研究。R·迪克和H·迪克(1979)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 C A)分析要素禀赋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对18

个O E C D国家的各种R C A指数进行跨部门回归分析。Peterson和Barras(1987)也运用RCA指数对一大组国家的服务贸易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讨样本国家的实际服务出口份额与其R C A指数的关系。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连续发表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三部著作,创立了竞争力分析的钻石模型,为系统研究竞争力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3章广东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服务业产值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产值由1978年的43.92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0711.55亿元增长了470倍。针对广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国内各学者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及阐述。张慧,罗萍(2011)认为广东的交通运输、建筑业、旅游业、其他商务服务业等在国内或占有比例可观或极具发展前景,同时由于广东省与香港的人缘、地缘和亲缘的特殊关系,具有有利的地理优势。吴欢(2010)认为,广东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出口猛增。服务业总体规模壮大、领域拓宽、投资扩大、结构优化、劳动力吸收容量大,广东省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何传添,郭好杰(2010)认为,广东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规模较小且项目集中度高,服务贸易发展明显滞后于货物贸易,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和运输等传统服务业领域,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小,竞争力较低。杨劲(2008)认为,广东服务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稳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加大、增速加快,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并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逐渐加大。李江帆(2005)认为,广东服务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自高幅波动趋于平稳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呈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已经成为投资热点。庄丽娟,刁慕蓉,胡学冬(2004)认为,服务业对广东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总体效率不高,发展的地区不平衡较为显著,面临的国内外竞争更为激烈。

3.1发展迅速的广东贸易

从1986年开始,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发展良好,连续23年保持着全国第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源源不断的为广东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国家政策给予了很多优惠,广东国际服务贸易抓住机遇,并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对我国香港、澳门等地区制造业进行积极专业,引进外资,开始“三来一补”政策。1978年,该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足16亿美元,至2000年,广东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了年均增长

23.7%,总额高达1700多亿美元。2001年,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贸,广东省的进出口贸易每年都创造历史新高。下图直观反应出广东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速度。

图1 1978-2008年广东贸易进出口总额

图2 1978-2008年广东进出口贸易百分比

3.2 广东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人均贸易总额低

虽然近几年广东省的国际贸易行业一直在迅猛发展,但从总体数量来看,全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在世界中的总额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差距大,只占世界总额的2.76%,中国又是人口大国,人均水平就更加显而易见。

3.2.2 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

加入世贸以后,我国先后颁布了一些服务贸易领域的相关法律,广东省也跟随国家政策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文件,但总体是操作性不强,比较抽象。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是比较明显。

3.2.3出口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

当下,中国总体服务贸易仅有世界总额的3%,排名世界20多位,目前,广东省的贸易主要表现在运输贸易和旅游中,两者的总和达到广东贸易总额的50%左右,加上其他一些商业服务,占据的比重高达80%左右。从98年开始,到2002年,广东省旅游贸易一直保持40%左右。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加工贸易以简单加工为主,出口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二十一世纪,广东加工贸易产业链向纵深发展,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大大增强,初步实现了由贴牌加工向委托设计生产、自有品牌营销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外贸出口结构升级和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出口产品结构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转向IT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并逐步形成专业化相配套的现代化企业群体,有效地带动了广东加工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另外,运输业的贸易总额近几年达到35%左右,在广东贸易市场中,资源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有所发展,但仍有待加强。

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可用服务行业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服务行业

人数在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衡量。广东服务行业发展水平比较低,我国服务贸易近期也处于逆差状态。

表1 2008年分贸易方式广东进出口情况

3.2.4 服务贸易管理落后

广东省服务贸易依据的准则是依据我国出台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要求。但不可否定,该协定是存在一定缺陷的。与广东目前的现状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不能明确广东服务业有关部门职责,很容易形成某种行业垄断。除此之外,广东省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统计范畴、定义、划分的标准等,都与西方的发达国家通用条例有不同,一定程度上阻碍广东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4章解决广东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4.1适度开放广东服务贸易市场并加强立法工作与管理体制建设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广东省的各行各业对外开放程度也在逐年提高。服务贸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既不能对外界影响不闻不问,也不能随波逐流没有方向。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外国先进服务贸易对广东的影响,正确认清问题。市场的开放会给广东服务贸易带来各种可能的影响,首先可能的就是新一波强有力的冲击。广东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的差异必不可少。广东服务贸易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必然会冲击现有形势,造成直接或者间接损失。再者,进一步开放广东服务贸易市场会影响到广东的收支结构。第三,可能直接损害都我国的经济主权,从而会影响到广东省对外权益。因此,我们也必须制定符合目前广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法规文件,规范管理进一步开放后的贸易市场。

4.2提高立法层次,减少现有法规冲突

广东服务业市场现有的法规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要,在制定法规或者立法的同时,我们必须结合服务贸易市场的重要原则:坚持由化服务业产业倾斜为主,地区倾斜为辅的对外开放;坚持培养公平竞争与适度保护与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服务贸易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区域贸易与多变贸易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国际商务通则与国家主权自主相结合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具体情况区分对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开发态度,实施不同的开放政策。例如,不同电信服务行业应该区别谨慎对待;有些不必需要市场准入障碍。如跨国境的消费和服务提供;适度开放金融保险业;有序推进、对等互惠并严格控制客运服务等。

4.3 政府提供宏观管理支持

不得不说,面对如此激烈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短时间内,广东省国际贸易现状想要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是十分困难的,但进口服务仍然会继续迅速增长,势必会加剧服务贸易逆差。如何从根本上、短期内降低这种负面影响?政府的宏观

政策支持必须到位。首先,继续推进改革力度,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继续深化,在广东形成全国综合性生产者服务大型市场,需求拉动生产;其次,加大消费者服务发展的力度,顺应结构演变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与抵御能力;再者,制定更加合理科学的产业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如信息基础设施必须满足,扶持服务业,逐渐改善其内部结构,让其与现代要求更加符合;最后,对促进产品出口又能具备派生服务出口的企业提供鼓励支持,协同发展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调整出口结构。

4.4 积极发展广东省的双边合作

双边自由贸易一直都是地区或者国家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通常是指国家、地区或者是区域经济集团等团体之间,通过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在缔约双方之间消除灌水或者非关税壁垒,达到商品能够自有完全的流动。广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发展城市,应依据国家政策,与周边合作国家积极建立双边合作,保护自己利益,完善自己的非关税壁垒体系,同时能够形成自己的非关税壁垒启动机制,涵盖决策、对策研究、信息获取等。一旦出现纠纷,政府应该积极参与,从中获取经验。

4.5 培养广东服务贸易人才

高校培养模式或者是经验继续教育都可以为服务贸易行业源源不断的提供需要的人才。服务贸易是全球化的枢纽,就广东省而言,能为广东省发展带来利益,全国范围内,也能够带动全国工业化进程。制定并推动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能提高广东省国际贸易的专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拉近距离。

4.6 国际服务路径的发展,分散市场风险

目前广东服务贸易形式日渐多样化,90年代后,各国放松了一些服务业的管制,我们有许多向海外发展服务业的契机。广东省的服务贸易也已经不能单纯以制造业的形象走出国门,企业跨国化形成的国际竞争环境对广东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全球范围成立分支网络,利润空间更加鲜明。可以结合广东目前的服务贸易现状,以企业自身状况为基础,实施海外并购,在贸易中,我们通常会把服务产品看作是一种“经验产品”,只有消费者有了消费经验后才能得出自己评价,所以,服务产品的品牌、信誉等非价格因素更能成为我们向海外

发展的利器。广东省的一些企业,如,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招商银行等采取的是另一种模式向海外扩张自己的服务产品,即在海外上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鸡生蛋的模式。这样不仅能够将发达国家更加先进、规范的管理模式带进国内,也能带回新的发展契机,分散市场风险。

结语

总结来说,发展服务贸易不仅应该巩固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领域,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升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完善服务贸易领域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新型服务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也应该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巩固提升传统优势行业。完善广东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加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应对服务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服务外包,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广东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应该全方位完善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扩大开放力度,积极承接离岸业务、直接投资和服务外包等形式的国际服务业转移,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要加大技术投入和提高人力资本的密集度,引进服务新理念、新产品和提高人员素质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有选择、有重点、分层次地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与发展,要建立多元化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投入创新体系,加强政府与跨国公司合作,要充分发挥港澳的优势,加快建设广东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其次,宏观层面应把握世界产业转移规律,优先发展服务业,提升广东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确立重点发展部门,抓住服务贸易自由化机遇,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则开展国际经贸合作,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服务业制度创新,建立广东国际服务贸易业协会,处理好内部改革与外部开放的政策协调。

致谢

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毕业论文工作也接近了尾声。从最刚开始的筹备,到开题报告的完稿,直至今日正文部分的全部完成,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在此,我对老师表达最深切的感谢和最衷心的祝福。

此外,我还要感谢大学期间的所有任课老师。感谢他们对我的耐心指导和悉心栽培,是老师们的严格要求与呕心沥血,使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满怀理想、敢于进取拼搏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此,我对所有任课老师表达我最真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吴欢.广东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10,(6):15-41.

[2]周铁.广东省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特区经济,2014,25(2):

[3]张慧,罗萍.大力发展广东省服务贸易推进”双转移”战略实施[J].特区经济,2011,25(2):

[4]谢兰兰.奥港澳三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优劣势分析与对策-广东省的优势,困境与突围[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5(2):

[5]杨红.美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5,1 (6):

[6]蒋庚华.中国服务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大学,2011,1 (6):

[7邢学杰.进一步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9):45-48

[8]王清,林晓宁.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 (6):26-29.

[9]章宏升.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下旬刊)2011,(3):77.

[10]何传添,郭好杰.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路径---基于广东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0,(10):33-39.

[11]黄穗光.新形势下广东服务贸易的战略选择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党报,2008,(03):23-25.

[12]C.Michael Wernerheim , M.Jane Waples.Demand patterns and Canada’s trade in services [J].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 2013, Vol.10 (2), pp.159-181

[13] Arik Levinson .Pollu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J].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 2010, Vol.10 (2), pp.93-105

[14]David Chien-Liang Kuo,Fu-ren Lin.Determining Appropriate Modes for Service Trade from Value Chain and Value Co-creation

Perspectives[J].Proceeding of the 42n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2009,(02):1-10.

[15]R.Dick and H.Dicke, Patterns of Trade in Knowledge.In H.Giersch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Dovelopment and Resources Transfer,Tubingen:J.C.B.Mohr.1979:346.

[16]Michael E.Porter.Poe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Y: The Free Press.1990.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摘要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发展迅猛、结构优化,分布不平衡以及贸易壁垒隐蔽化趋势等。随着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服务贸易逐渐成为中国改善国际贸易地位,提高经济效率及国际经济竞争力,乃至增加外汇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应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服务产业结构,加强立法工作,发展教育事业。 关键词:贸易趋势全球化贸易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全球服务贸易总额日渐成为世界各国获取外汇收入、改善本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近十几年来,我国国际服务贸易正在以年平均1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但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而且长期呈现逆差状态,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并实现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将是21世纪国际经济合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战略,认清和把握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态势,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对外开放,加大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力度,将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随着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迅速崛起并快速进入服务贸易领域。近年来金融、保险、数据处理、技术服务、通讯服务、咨询服务、广告等项目的服务贸易迅速发展,远远快于传统项目的服务贸易。世界服务贸易的部门结构已从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如旅游、销售服务等)为主逐步转向以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如运输、电讯、金融等)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如专业服务、计算机软件、数据处理等)。这正体现了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优化趋势。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目前,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仍居主导地位。从国家分布的情况看,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长期以来都是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国。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各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上。按国家类型看,服务贸易大国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还很不发达,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很不平衡。但比较乐观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明显加快,亚洲(主要是东亚)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 (三)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日趋隐蔽化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鉴于服务贸易不易征收关税的特殊性,各国纷纷采取隐蔽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保护本国的服务业。如政府通过制定不利于外国竞争者的标准制度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进入和在境内从事服务活动设置障碍;政府在安排服务支出时,优先考虑支持本国企业;政府对本国服务出口实行隐蔽性补贴、减免税等,通过采取各

(完整版)当代国际服务贸易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对外贸易,即发生国际收支行为的服务业经营活动,如国际间运输、保险、金融、旅游、技术等劳务的有偿提供和接受。国际服务贸易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商品活动领域而迅猛发展的。随着《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签订并生效,国际服务贸易日益得到各国的重视,已成为世界经贸竞争的又一热点。据世界贸易组织1997年12月发表的1997年世界贸易年度报告显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速,1996年增长5%,1997年预计增至7%,总额将达2.7万亿美元。纵观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1、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产业进步的标志。二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当中,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技革命加剧以及跨国公司的崛起,促使国际服务贸易以高于货物贸易增长的速度迅速发展。1970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只有710亿美元,而到1980年则猛增至3830亿美元,10年间增长5倍多。1980年以后,国际服务贸易依然保持着迅猛增长的势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是同期国际货物贸易年平均增长率 2.5%的两部。到1993年,世界服务贸易额达到1.03万亿美元,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人们预计,随着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运行,各国将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也会随之进一步发展,到本世纪末将会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2、国际服务贸易的领域不断扩大。目前,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范围包括:(1)国际运输(海运、空运和陆运);(2)国际旅游;(3)国际金融服务(包括保险);(4)国际信息处理和传递软件资料服务;(5)国际咨询服务(包括会计、律师等);(6)建筑和工程承包等劳务输出;(7)国际电讯服务;(8)广告、设计、会计管理等项目服务;(9)国际租赁服务;(10)商品的维修、保养、技术指导等售后服务;(11)国际视听服务(12)教育、卫生、文化艺术的国际交流服务;(13)商业批发与零售服务;(14)知识产权(工业产权和版权)服务;(15)国际投资服务;(16)其他官方国际服务等。 3、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平衡。首先,工业化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一般说来,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顺差国。据统计资料显示,1986年工业化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为78.6%,其中运输、投资净收益、旅游收入等均占各项目的75%以上。1996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前20名的排名榜上,工业化国家占了15位,美国则以出口额2,026亿美元高居傍首。其次,行业发展不平衡。随着服务贸易业全球市场的迅速扩展,在服务业的行业区别越分越细的同时,行业发展速度则高低不同。传统的全球运输服务业仍在增长,但增速已趋缓,年增长率仅为2%;旅游业则增长了6%,而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及专利等的增长率则达到了7%。再次,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势头良好。就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处于明显的劣势,除了旅游业和劳务汇回款等个别项目(即基于劳务输出之上的项目)之外,它们在服务贸易上几乎全部是逆差。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其国际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迅猛发展。1996年亚洲各国和拉美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都达到了8%,高于北美和西欧各国。新加坡、韩国、中国、泰国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均跨入了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前20名行列。 4、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由于国际服务贸易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加大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力度,并加强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和广东经济发展路径的对比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和广东经济发展路径的对比(苏行记之一) [ 2009-9-12 18:45:00 | By: 姚华松] 推荐 笔者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网络宣传,在网上营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良好氛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指导、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共同主办、江苏省委宣传部承办、中国江苏网等江苏省新闻网站协办的专家博客主题笔会定于9月13日至18日在江苏举办。本次笔会主题为“科学发展、和谐家园”。承蒙南方网之邀,不才有幸代表南方网专家博客栏目成员参与这次活动,将与各路博主前辈一道深入江苏各地企业、园区、干群中考察学习和访问,以博文形式反映江苏落实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家园的社会实际,书写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为祖国60岁生日献礼。 这里,从江苏和广东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历程回顾角度,谈谈自己的浅见。 江苏和广东,一直都是中国版图中的两颗璀璨的明珠,虽然不如上海和香港那么惊艳夺目,但也是群星闪耀、绚丽隽永。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分别成为华东、华南地区的核心地带,2008年,江苏、广东两省GDP分别达到30 024和35 696亿元,占据中国省市排名榜的第3名和第1名。在长期结合本土特色发展过程中,他们找寻到了适合各自省情的经济发展路径,开创了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为其它省份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 一、苏、粤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的比较 (一)江苏社会发展概况 江苏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河南,西连安徽,东

南与山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是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2008年常住人口7 600.1万人。 江苏历史悠久,是中国吴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有人类聚居。6 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原始农业生产。3 000年前,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 经济发展方面,江苏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依托上海的经济辐射,经济发展迅猛,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2008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全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3 089元,全年进出口总额3 182.3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58亿美元。各具特色的开发区遍布全省,其整体规模和发展水平均居全国前列。 江苏科学教育水平居全国前列。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共计88人,从事科研活动人员32.3万人,科技力量与科研能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第三位。 (二)广东社会发展概况 广东位于岭南,是中国大陆的最南部,东临福建,西连广西,北与江西、湖南交界,东南和南部隔海与香港、澳门、台湾、海南相望以南。广东省面积为17.79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常住人口9 544万人。广东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人数近3 000万人,其中华人约2 000万人,港澳同胞约600万人,台湾同胞约400万人,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东具有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早在秦朝时期,广东就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素称百越地。秦始皇33年统一岭南后建郡,隶属南海郡。汉初赵佗据岭南三郡称南越国,建都番

广东省经济状况

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3067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2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8.20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9.28亿元,增长13.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7%,金融保险业增长26.9%,房地产业增长13.7%,其他服务业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达32713元,增长12.9%。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9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468.02亿元,增长10.4%;更新改造投资1197.59亿元,增长6.3%;房地产开发投资2510.05亿元,增长36.2%。商品房销售额3663.97亿元,增长45.8%;商品房销售面积6219.75万平方米,增长20.1%。分城乡看,城镇投资7522.65亿元,增长13.7%;农村投资2072.36亿元,增长36.9%。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359.63亿元,增长10.8%;非国有经济投资7235.38亿元,增长20.5%;其中民营经济投资3545.51亿元,增长25.1%。完成经济适用房投资额13.46亿元,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84.97万平方米。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3.70亿元,增长49.8%。第二产业投资3509.85亿元,增长8.1%;其中工业投资3483.74亿元,增长8.3%。从工业内部看,九大产业投资1979.70亿元,增长12.6%。其中电子信息投资443.12亿元,增长12.8%;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投资298.73亿元,下降1.2%;纺织服装投资227.38亿元,增长3.1%;石油及化学投资317.99亿元,增长19.5%;建筑材料投资283.11亿元,增长31.6%;汽车投资128.53亿元,下降27.9%;食品饮料投资99.79亿元,增长30.7%。其中高耗能工业投资206.07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投资6011.46亿元,增长24.3%。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55.64亿元,增长4.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971.29亿元,增长18.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20.98亿元,下降13.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700.10亿元,增长9.7%。城市建设投资818.64亿元,增长6.8%;文化产业投资432.02亿元,增长25.9%。 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新改建四级以上公路3989.7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7.35公里;新(扩)建港口码头年吞吐量8740万吨。新增发电机组装机容量661.5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2123万千伏安。新增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388.39万门;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624万户。 广东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沿海省份。1978年以来,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广东已由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较为落后的边陲省份发展成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经济大省,成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最具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一、经济发展概述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东先行一步。改革开放推动广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改革开放25年来,广东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3.4%。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达13,450亿元(约合1620亿美元),约占全国GDP的九分之一,连续15年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广东的对外贸易约占全国的1/3,利用国外资金约占全国的1/4,税收约占全国的1/7。此外,广东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列全国前列。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体系比较完整。广东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结构由轻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班级:金融八班 学号:B12090612 姓名:曹靖竹

摘要: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所谓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就是要使各国取消服务贸易的壁垒,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的国际间自由交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会为发展中国家一些具有优势的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面对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浪潮,发展中国家遇到的更是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影响;政策 一、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概况 1、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定义 所谓贸易自由就是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进行贸易自由化。 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贸易自由化在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世界上的其它国家。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都必须要在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中迎接竞争和挑战。 2、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服务贸易自由化涉及范围更广,包括运输、旅游、教育、金融、通讯等行业;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不确定因素更多等。在自由化过程中,这些特点导致达成统一规则难度大,所花费时间长。因此在考虑一国

服务贸易竞争力长期发展战略时候,需要把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综合考虑进去。现有国际贸易体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利益分配上存在不平等和歧视。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得到了更多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3、发展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原则 (1)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必须坚持一视同仁平等竞争原则服务贸易自由化应当做到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中国许多服务部门原来由国家垄断。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应该对内开放,打破国家垄断,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竞争,为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2)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必须坚持适度保护原则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并不完全排除政府保护本国服务业。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缔约方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公共道德、生物安全和国际收支平衡,可以适当实行政府干预和保护措施,还规定“贸易自由化进程应适当尊重每一成员国内的政策目标与发展水平”,逐步实行自由化。 (3)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必须坚持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原则包括两个方面: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4)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必须支持地区均衡发展原则中国的经济发展各地区是不均衡的,为了给予内陆落后地区平等机会,在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时应坚持地区均衡发展原则。 二、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可能产生的影响 1、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总的来说,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率的提高,

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

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 建国以来,广东经济从弱到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从多角度展现广东解放以来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分析其增长格局与机理,并探讨广东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一、广东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1、经济增长轨迹 广东改革开放前经济低平台运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快速,GDP总量从1989年起位于全国之首,2001年首次超越东南亚经济总量最大的印度尼西亚。在广东58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9.7%增长,计划时期(1950-1978)年均增长为6.0%,低于全国(1953-1978)6.1%的水平,经济快起快落,经济增长最高时为15.1%,最低时为-22.0%,各年平均落差有6.6个百分点,波动半距达18.6%,波动剧烈,波动系数为8.2%。改革开放至2005年,(1979-2005)GDP年均增长达13.7%,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各年平均落差为3.8个百分点,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奇迹。 改革开放27年来,广东以政策性倾斜启动经济,以对外开放拓展成长空间,以体制改革作为根本保障,通过市场与投资双重拉动,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的GDP相当于1978年的32.3倍,27年翻了5番,平均不到6年翻1番,1979年到2005年这27年间,除4个年份为一位数增长外,其余23年,均为二位数增长,其中1990-2005连续16年达二位数增长,1979-2005年经济年均增长为13.7%,这一数字远高于新加坡1970年至1978年间8.4%的年均增速,高于韩国1966年至1976年10.8%的年均增速,高于日本1960年至1970年10.5%的年均增速。新、韩、日是上世纪后50年经济增速最高的几个国家,而广东不仅在平均增速方面明显高于上述国家起飞期的平均增速,且高速增长持续的时间已经两倍于这些国家。经济总量上,在1989年超过江苏成为全国第一至今仍稳固继续排在榜首, 在东南亚中于2000年超过泰国,于2001年首次超过东南亚经济总量最大的印度尼西亚。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 课程论文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 班级:国贸1025班 姓名:王琛 学号:A08100115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进行大概介绍,引出其中一个方面——旅游服务贸易,然后主要介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情况,最后阐述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一、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它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向服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过程。《服务贸易总协定》界定的国际服务贸易包括四个方面:l、跨境交付,即服务产品的跨境流动,如电信服务。2、境外消费,即消费者向出口国的流动,如留学、旅游。3、商业存在,指一国允许其他国的经济实体到本国来开业,提供服务,包括设立三资企业或分支机构,如建零售商店、饭店、律师事务所等。4、自然人流动,是指一国的自然人在其他国境内提供服务,如讲学、技术服务、医务服务等。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它,具体分为160多个分部门。协定规定了各成员必须遵守的普遍义务与原则,磋商和争端解决的措施步骤。 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国际旅游服务是指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各种需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住宿服务、旅行代理服务、餐饮服务、导游翻译服务、游览娱乐服务、旅游交通和通讯服务等。 (一)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对国际经贸的巨大贡献 当今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向服务业转移,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服务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从1970年到1980年的10年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10亿美元增至3830亿美元,猛增了5.39倍,服务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铜器货物贸易增长率的两倍。1992年,世界货物贸易额为3846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则达1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中服务贸易的比例已超过了1/4,此后这一比例越来越大,行家预计,在本世纪末将超过1/3。而真正构成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既不是与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古典服务贸易,也不是与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要素转移性质的服务贸易,而是相对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新兴产业的服务贸易,其中国际旅游独占鳌头,远远超过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二)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提升而获得持续增长的产业;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其国际交换范围和程度的扩展,旅游服务贸易增长势头迅猛,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愈益重要的份额。在北美洲地区,由于受美国经济减速影响,刺激了加拿大人在美国的旅游支出。中南美洲地区,2007年服务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旅游支出约增长了25%,是旅游收入增长的2倍。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显示,在未来几年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任将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大因素支撑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 济的最初推动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经济保持较高增长 速度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9%左右的实际增长率为外贸发展 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政策的改革。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上又具 有比较优 势。外资对我国增加出口,改善国际贸易地位起了积极作 用。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 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 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改革开放以前一般贸易一 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 过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 55%,进口总额的39% 尤其是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人 们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传统服务 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从商务、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 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都 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 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政府逐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自由化程 度的提高,服务贸易将越来越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货物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 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制造业在世界 范围内正在朝着更高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增长,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 货物贸易正在萎缩,高知识密集型产业贸易的上升诱发当代知识贸 易。知识不再仅仅是生产要素,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资源,在 价值创造活动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 ,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 争所必要的核心优势资源。 世界产业结构信息化进一步刺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全球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 的可贸易性,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贸易门类,刺激了整个 世界服务 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将使世界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 型的方向发展,与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新 技术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将会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又 离不开科中国加快了贸易和投资 科技产业化浪潮中

2020年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砥砺前行 尚普咨询 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调研项目 2020年 1

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调研项目报告 本报告目录: 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规模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环境 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现状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竞争格局 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发展前景预测 编委会负责人:陈海峰注册咨询师高级经济师 编委会成员:执行主编: 王超 注册咨询师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 曹颉高级分析师张津菁行业研究员周思维 市场调研员

砥砺前行尚普咨询: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调研项目 2019年,根据尚普咨询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最新调研显示。国际货运是当下中国经济的一个妙门,设计如何打造中国 经济的“小蛮腰“——供给端与需求端之间的低成本、高效率之桥。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国际货运业是传统制造业和传 统消费者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核心支撑,国际货运业紧密衔接着生产与消费、原料与加工、进口与出口等诸多环节。 深圳是世界著名的生产制造中心,在对依赖空运进行运输的制造品(电脑及配件,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化工,制药 和成衣)中占有极大的市场分额。委托方位于深圳,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国际运输枢纽之一,能够提供海陆空立体接驳,为 国际航班提供高质量的货物处理服务。 尚普咨询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对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系统性的研究,对该行业的运行状态和 未来发展规律都进行了透彻的研究。研究成果包括:对广东省TOP10制造产品历年产量调查;广东省TOP10制造商研究( 名称、未知、营业、利润、出口、员工);近五年广东省进出口情况(海运吞吐量、空运吞吐量、陆运吞吐量、出口); 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瓶颈分析德国。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2423090.html,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作者:冯丽娜刘东强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28期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贸易的重心逐渐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贸易结构、交易类型、竞争力模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逐渐现代化、高级化,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仍然占有优势。 关键词:服务贸易;世界;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ba12423090.html,ki.1672.3198.2016.28.021 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进步和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世界各经济体联系日益频繁,国际贸易也呈几何倍数扩大。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随着国际产业结构升级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国际市场竞争的重点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化,服务贸易竞争力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总量指标再创新高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显示,2013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达到90258亿美 元,比2012年的85709亿美元增长了5.3%。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46444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了5.6%;服务贸易进口额43814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了5%。 2000年至2013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9550亿美元增加到90258亿美元,平均增速达9%;出口额从14913亿美元增加到46444亿美元,年均增速为9.1%;进口额从14637亿美元增加到43814亿美元,年均增速为8.8%。服务贸易占世界对外贸易的比例也在提升,从2000年的18.3%提升到2013年的19.3%。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出现了的降幅,但2010年就出现强劲复苏;除此之外,其余各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均增长迅速。可以预期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世界服务贸易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 2 服务贸易增速快于货物贸易,且稳定性好于货物贸易

浅谈国际服务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docx

浅谈国际服务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性 服务贸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增速减缓的情况下,研究国际服务贸易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排头兵。从现阶段的经济形势来看,服务业的发展对新技术的研究以及服务业自身的研究发展具有长远的促进作用,因此服务业的发展需要逐步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去研究和开发。现阶段从研发费用来看,服务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也是连续十年的增长,而制造业却基本保持不变。这就说明了服务业研究的重要性。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 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呈现出了自己特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具体如下。1.服务业跨国移动促进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随近年来,全球各国对生活品质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由此,各国间的服务业务员来往越来越多的区域全球化发展新模式。其中,跨国服务业的不断深化,促进了服务生产的国际化发展新局势。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发展一段时间了,目前从国际服务贸易市场来看,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服务网络也变动越来越广泛,进而需求更为便捷的全球化贸易、金融、通讯、运输等服务。从全球形式来看,发达国家在生产性服务行业已经达到了平稳发展的阶段,他们现已瞄准了发展中国家,正在将其生产性服务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资料分析来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与信息化进程速度是相互促进的,全球化需求带动信息全球化,促进生产全球化,往复形成良性循环。2.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实力不同必将导致国际服务贸易有所区别,就目前的国际贸易形势来看,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较大。从经济调查数据来看,全球十大贸易出口国主要分布在欧美、日本及中国。进口贸易大国依然分布在欧美、日本及中国。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服务贸易的行业差距较大。服务贸易行业较多,从目前国际服务贸易数据中可以看出:旅游、运输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发展势头相对较好,占比及总量也较大;另外,保险服务行业在国内市场也呈现了迅猛增长。而新兴的知识技术服务业也在近年来呈现了快速发展,如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就呈现了比重及速度的双向增长。第三,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体。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基础实力雄厚,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知识、技术及金融服务贸易产品上,这类产品的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在贸易差中往往可以收获顺差。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较弱,人口密集度较高。其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劳动服务型行业,这类服务业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如此往复循环将会使得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更容易呈现不平衡发展。 三、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 我国虽然在国际贸易中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是在贸易种类及优势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现就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对策。第一,增大人才投入提升中国服务业优势。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在服务产业结构上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种劳动密集型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和趋势分析

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趋势建议论文摘要:当代国际经济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在我国加入WTO后,逐步开放服务业的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今后发展的建议。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中都是以货物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但自从1971年OECD组织在东京回合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服务贸易的概念,随后作为多哈发展议程的重要议题,1994年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的初始性的政策框架看来,服务贸易正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也表明,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国际服务贸易额(包括服务出口和服务进口)从1980年的762.8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4222亿美元(按当年价)。年均递增7.4%,高于货物贸易同期6.5%的增长速度。相应地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比重从1980年的15.7%上升到2004年的18.5%,服务贸易额接近物品贸易额的1/4。一、有关概念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行为。服务贸易按其发生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提供要素的服务贸易,人员和商品移动引起的服务贸易,还有物化服务的贸易。所以国际服务贸易就是指跨越国界进行服务贸易的商业行为。学术界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狭义定义是:当一国(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国(地区)的消费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时,并相应获得外汇收入的全过程,便构成服务的出口;相对于服务的出口,一国(地区)消费者购买他国(地区)劳动力提供服务的过程,形成服务的进口。根据1994年4月在摩洛哥正式签署生效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ST)中,对服务贸易的范围和定义的规定,确认下列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属于国际服务贸易的范畴。第一。过境支付,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提供服务。强调买卖双方在地理上的界限,跨越国境和边界的只是服务本身;第二,境外消费。指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特点在于消费者到境外去享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第三,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要求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在同一成员的领土内,此为四种服务提供方式中最为重要的方式;第四,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的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存在提供的服务。但与商业存在不同的是,服务提供者没有在消费者所在国的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世贸组织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如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等。二、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empirenews.page--]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面向世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以上可以概括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取得的成绩,但是我们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1、规模较小,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但是无论在“质”或者“量”上都很难与发达国家匹敌。2006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7606.9亿美元,贸易进出口均排名世界第三名,贸易顺兰为1774.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而服务贸易仍然是逆差89.1亿美元。可以推测。一旦货物贸易出现逆差,那么肯定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迫在眉睫。2、结构不合理。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传统领域。其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的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这种现象肯定会制约我国今后的国际服务贸易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3、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连渐减少。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由此制定了加快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但是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还有待探讨。因为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重点体现在劳动者自身

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报告

学年论文 题目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商务 班级商务0901 学生王艳红 学号20092221347 指导教师李森 二〇一二年3 月22 日

摘要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正迅速提升,如何快速稳定的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一大问题。中国为提高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正积极的鼓励和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在发展中存在何种问题并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数据结合的办法,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对其服务贸易现状的分析调查,指出其中存在的诸如服务贸易企业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额偏低,产业基础薄弱和对外开放程度偏低等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统筹政府规划,扩宽贸易领域,加强品牌建设和人才培养,开展服务贸易统计分析工作以及大力吸引外资技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力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economy structure adjustment, trade in services of the status of the world trade is in rapid promotion, how fast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of the governments concerned. China's economy is to improve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re actively encourag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So the service tr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isting problem and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ow should appear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statistical data,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ervice trade,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research, such as service trad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ervice trade, industrial foundation is weak and low low degree of opening,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o the overall planning, widen the trade fields, strengthen the brand construction and talents training, service trade statistics analysis work to attract foreig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of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结构与趋势

服务贸易是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技革命与信息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等,有利地推动了全球服务业发展,增强了服务的可贸易性,为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如今,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过去十余年里,在世界经济增长与调整中,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在贸易结构、贸易方式、贸易竞争力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未来世界服务贸易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保持在20%左右 过去十年(2000-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发展随着世界经济整体走势的变化而波动。在经历新世纪初短暂而轻微衰退后,2002年-2008年七年间,世界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的服务贸易活动频繁,世界服务贸易增长迅猛,进、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00年世界服务出口额(不包括政府服务,下同)为1.44万亿美元,2004年超过2万亿美元扩大至2.13万亿美元,2007年突破3万亿美元增加到3.29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3.78万亿美元的最高历史水平。统计资料显示,世界服务贸易年出口规模从1万亿美元增加到2万亿美元,大约用了10年时间,而从2万亿美元扩大到3万亿美元,只用了4年时间。 2008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下,2009年世界服务贸易形势出现逆转,服务出口下降12%(而2008年为增长13%),是自198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服务出口额回落至3.35万亿美元。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世界货物贸易强劲反弹,世界服务贸易逐步好转,出口增长率恢复到8%,与2005-2010年的年均增长水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构成其理论框架的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或称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布局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前两种理论最初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后来区域经济学家将其引伸到区域研究中。这里主要阐述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和增长极理论。 1.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是从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引进并发展而形成的,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平衡增长理论和大推进理论。 (1)平衡增长理论 发展经济学家拉格那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平衡增长理论。他主张在部门和产业同时投资以推进经济发展。他认为打破贫困性恶性循环的关键是要突破资本形成不足这一约束条件,而影响资本形成不足的主要因素是决定投资预期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只要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的各种工业同时投资,就会出现市场的全面扩大,从而提高需求弹性,创造出良好的投资氛围,从恶性循环的僵局中脱离出来。通过供给(投资)创造需求,以及供给函数的不可分性和市场的不可分性,是平衡增长战略在理论上的支柱;另外,它还突出地体现了对社会分摊资本的节约以及对社会各部门间分工的发展、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的加强。 (2)大推进理论 着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罗丹(P. N. Rosensteinrodan) 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念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三个“不可分性”上:

①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 在基础设施的供给方面,“社会分摊资本”就具有明显的过程上的不可分性和时序上的不可逆性。社会分摊资本项目往往具有规模效益,且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特点,因此在初期只有大规模投资才能使其发挥作用。比如:修建发电厂与建设供电网络的关系,两者只有共同建成才能使各白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 ②需求的不可分性。 没有关联产业的互补效果,则不确定性和市场销售的困难将使单个项目的投资具有被套的风险。众多关联产业在投资决策中实际上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彼此地为对方提供要素投入的能力和需求市场的容量,从而共同突破市场瓶颈,形成市场需求在不可分性之中的互补性,从而降低市场风险。为了解决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也为了形成广大的、有保证的市场,促进经济的全面提高,必须大规模地在各个产业部门按一定比例进行投资。 ③供给的不可分性。 储蓄是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而在国民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国民收入中的大部分用来维持消费。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是很困难的,只有在收入大幅度增加,即边际储蓄率高于平均储蓄率,使得储蓄急剧上升,资本供给才有来源。 2.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汉斯·辛格在其《国际发展·成长与转变》一书中批评平衡发展理论。辛格认为:当我们比较一国乃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就时,也许会发现各方面都己取得了一些进步。事实上在整个过程的一个短暂的期间,通常是由少数部门发展带动的。从长期各方面取得的进步来看,实际上是一系列不均衡发展所造成的结果。1辛格的上述观点得到了艾伯特·赫尔希曼的热烈支持。他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从主要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认识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不平衡增长的理论和战略。他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若实行一揽子投资,则资本稀缺这一瓶颈就无法突破,从而也就无法实现平衡增长。因此,不发达国家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若干战略部门进行投资,当这些部门的投资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1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