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护理常规[1]

引流管护理常规[1]
引流管护理常规[1]

导管一般护理常规

、妥善固定:

()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引流管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

()注意管道的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保持引流通畅:

()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

()定时挤捏引流管,避免堵塞。每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如有阻力感,应考虑堵塞。

()酌情给予半卧位,以维持良好的引流功能。

()保持负压装置的有效性。

、预防引流管脱出:

()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

()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

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

、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护士应第一时间了解有无导管(何种导管,有几根)及导管的位置。、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引流。

、负压器位置要低于创面,以利于引流。

、引流管需每隔分钟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标识导管(导管种类及置管日期),妥善固定,预防搬运或翻身时脱落。

、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瓶体一半即应倾倒),做好床头交接班。

、小时引流液一般在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若引流量过多,

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脊柱手术引流液若呈淡黄色清亮,且病人出现头痛、恶心时提示有脑脊液漏,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经常检查引流管各连接处,确定其连接紧密,要防止漏气或脱落造成逆行感染。

、拔管时间一般视引流量而定,一般小时内引流量少于即可拔管,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拔出后适当按压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以排除皮下积血。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有标识。

、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并保持直立。

、定时挤压引流管,弓I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适宜,过大的负压引起胸腔内出血及患者疼痛。

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教导病人吹气球练习肺功能。

、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返折近端胸引管。

、弓I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导尿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有标识,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一般悬挂床沿即可,尿袋不可拖地。

、病人无饮食禁忌症,告知病人大量饮水,达到自然清洁尿道的目的。

、定时夹管,防止膀胱功能废用,一般小时放尿一次,使用脱水药者小时放尿一次,夜间约小时放尿一次,(最好以病人有尿意感为主)

、留置尿管的病人,尿管应从病人的大腿下穿过,注意管道开关易造成病人压迹性溃

疡,病人每天行会阴清洗次。

、一次性尿袋每天换一次,(防逆流尿袋天换一次)集尿袋达满时及时倾倒,尿管每天换一次,无感染可个月换一次。

、病人离床活动,尿袋不能高于耻骨联合,防止逆行感染的发生。

、拔管:(原则上尽量减少留管时间)

留置尿管的病人尽量减少留管时间,一般以连续夹管次(以病人有尿意感为主),试着拔管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有标识,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标识并记录胃管插

入深度。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负压维持在),

定期冲洗胃管(生理盐水),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正常胃液为墨绿色,若颜色为鲜红,提示胃内

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

5、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饮。

6、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

拔管。

7、拔管后注意做好口鼻腔的清洁,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误吸等症状。

气管切开导管的护理

1、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2、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按医嘱气道给药、雾化吸入。套管口处覆盖双层湿纱布。痰液粘

稠者,滴入a-糜蛋白酶液或遵医嘱。

3、吸痰时,一根导管只用一次,吸痰时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内分泌物,

然后再吸鼻、口腔内分泌物。插入深度适宜,旋转提升,将痰液吸净。

4、使用一次性气管导管者,每放气囊次,每次分钟,或遵医嘱。每取出

内套管清洗煮沸消毒次。取出内套管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5、气管套管固定牢固,松紧以固定带与皮肤间能伸进一指为宜。

谈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常规(doc 12页)

一心胸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11、胸外科手术病人,除消化道手术外,术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腹 胀等胃肠道情况,可喝水,术后第一天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亦可随病 人喜爱选择饮食。如病人进食量不足,报告医生。 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一、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二、有效体位,鼓励病人进行咳嗽、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 复张。 三、维持引流通畅,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折曲、阻塞。 四、妥善固定。 五、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如术后每小时引流量超过200毫升,连续4小时不减或每小时超过100毫升,连续5小时不减,应及时通医 生,并做好再次开胸的准备。 六、引流瓶每日以无菌的生理盐水更换引流液,并做好标记,便于观察引流量。 三、体外循环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胸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思想顾虑和紧张,恐惧情绪,使病人身心处于接 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3、术前防止受凉,适当限制活动。 4、术前一天量身高体重. 5、术前一日中午给服轻泻剂,下午给半流饮食,送手术室前嘱病人排空 大便. 6、术前晚督促病人及时休息,并服镇静药,必要时灌肠。 (二)术后护理 1、按胸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置监护病房加强护理。立即连接好呼吸机、心电监测仪、动脉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左心房监测;连接好导尿管、胃管、起搏导线等,保持各种监测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3、调整病人体位,约束四肢至病人清醒,能合作者可解除约束。 4、向麻醉医生和术者了解术中情况,如有无意外,如何处理,术中出入 量(含胶体和晶体)、输血量、尿量、电解质平衡、血气分析和肝素中和情 况等,目前特殊用药的用法和用量。 5、监测体温、根据需要保温或降温。 6、有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者,按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护理。 7、对血压、心律、心率、呼吸、尿量、神志等进行严密监测和记录,有

导管护理常规

导管护理常规 一、人工气道的护理常规 1.氧气管和湿化瓶、湿化水每24小时更换,长期带机的患者呼吸回路每 周更换,如果被痰液、血液等污染时随时更换。 2.口腔与气道分开使用吸痰管。 3.对于带呼吸机的患者,如果吸痰时需要断开呼吸机,要用无菌治疗巾。 4.吸痰盘每4小时更换一次,如果治疗巾被浸湿或被痰液、血液污染时, 应该随时更换。 5.适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根据痰液的性质适时调整湿化液的温度,避 免湿化过度或湿化不足。呼吸回路积水杯应处于管道的最低位,以免影响积水通气效果。 6.为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和意外拔管,妥善固定导管,气管切开 导管系带松紧以一指为宜;气管插管导管在使用两条胶布固定的基础上需加用带子固定或使用一次性固定器;保持导管的中立位;呼吸机管道的高度不得高于气管导管,避免导管内的冷凝水返流入气道,增加VAP 发生的几率。 7.多取斜坡或半卧位,适时变换头位,以免颈项强直、体表压伤及咽喉损 伤。 8.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及患者症状和体征变换情况,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 气管切开患者观察气管切开有无分泌物、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痰液的量、性状、气味;臵管的深度。 9.准确记录插管的方法、途径、插管的深度、插管前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及 处理措施;气管切开患者需要记录气管切开情况,如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渗出,渗出物的性状;气道内痰液的情况。

二、脑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1.保持引流管通畅,标识清楚,防止引流装臵受压、打折、扭曲。 2.留臵脑室引流管期间,保持患者平卧位,如要摇高床头,需遵医嘱对应 调整引流管高度。 3.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范围,患者躁动时,可酌情予以约束。 4.脑室引流瓶(袋)入口处应高于外耳道10~15cm; 硬膜外、硬膜下引流 管根据颅内压情况臵于床面或遵医嘱调整。 5.引流早期(1~2h)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 6.观察脑室引流管波动情况,注意检查管路是否堵塞。 7.硬膜外、硬膜下引流液量及颜色突然改变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8.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搬运患者时将引流管夹 闭、妥善固定。 9.每日更换引流瓶。 10.详细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 11.脑室引流管拔管前遵医嘱先夹闭引流管24~48h,观察患者有无头痛、 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三、动静脉臵管的护理常规 1.对动静脉臵管的患者进行各种护理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观察臵管刻度并准确记录,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无 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d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d更换一次; 若穿刺部位发生渗夜、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3.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

精选-引流管护理常规

引流管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应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2、预防引流管脱出: (1)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2)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 (3)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3、位维持引流通畅,每30-60 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曲折、阻塞。 4、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6、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7、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8、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避免接触不良心理。 9、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补充内容: 1、术区引流管: A、引流袋低于伤口处妥善固定,有标识;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需每隔30分钟-1 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B、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做好床头交接班。 C、引流袋每天更换1次,注意无菌操作。 2.胸腔闭式引流: A、妥善固定,有标识。 B、弓I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ml,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C、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适宜,过大的负压引起胸腔内出血及患者疼痛。 D、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教导病人吹气球练习肺功能。 E、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返折近端胸引管。 F、弓I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导尿管: A、妥善固定,有标识,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一般以悬挂床沿即可,尿袋子不可拖

引流管护理常规 (2)

引流管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 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应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2、预防引流管脱出: (1)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2)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 (3)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3、位维持引流通畅,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曲折、阻塞。4、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6、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7、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8、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避免接触不良心理. 9、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补充内容: 1、术区引流管:

A、引流袋低于伤口处妥善固定,有标识;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需每隔30分钟—1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B、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做好床头交接班。 C、引流袋每天更换1次,注意无菌操作。 2。胸腔闭式引流: A、妥善固定,有标识. B、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ml,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C、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适宜,过大的负压引起胸腔内出血及患者疼痛。 D。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教导病人吹气球练习肺功能. E、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返折近端胸引管。 F、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导尿管: A、妥善固定,有标识,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一般以悬挂床沿即可,尿袋子不可拖地。 B、?病人无饮食禁忌症,一定要交待病人大量喝水,达到自然清洁尿道的目的.C、定时夹管,防止膀胱功能废旧,一般3—4小时放尿一次,输脱水药2-3小时放尿一次,夜间可以6小时左右放尿一次,(最好以病人有尿意感为主)

引流管护理_常规[1]

导管一般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 (1)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2)引流管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 (3)注意管道的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2、保持引流通畅: (1)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 (2)定时挤捏引流管,避免堵塞。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如有阻力感,应考虑堵塞。 (3)酌情给予半卧位,以维持良好的引流功能。 (4)保持负压装置的有效性。 3、预防引流管脱出: (1)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2)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3)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4、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6、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7、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8、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 9、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1、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护士应第一时间了解有无导管(何种导管,有几根)及导管的位置。 2、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引流。 3、负压器位置要低于创面,以利于引流。 4、引流管需每隔30分钟-1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5、标识导管(导管种类及置管日期),妥善固定,预防搬运或翻身时脱落。 6、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瓶体一半即应倾倒),做好床头交接班。 7、24小时引流液一般在50 ml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脊柱手术引流液若呈淡黄色清亮,且病人出现头痛、恶心时提示有脑脊液漏,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8、经常检查引流管各连接处,确定其连接紧密,要防止漏气或

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负压引流管是骨科手术患者常用的引流方法之一,如胸椎、腰椎、全膝、全髋关节置换等大手术,创面大、切口较深,剥离面广,术后可能出血多。负压引流管,可使渗出液及积血排出体外,减少死腔形成,减轻感染机率,加速切口愈合,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 1.保持引流管通畅 患者回病房后先检查引流管的数量及位置,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的引流,负压太大易引起引流管吸附于组织上,造成软组织损伤、引流不畅而引起切口内积血,增加感染发生率。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一般术后1小时挤捏一次引流管,挤压方法:护士站在患者术侧,双手握住距插管处10-15 cm的排液管,挤压时两手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用前面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快速挤压引流管,使挤压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与引流管的直径重叠),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挤压胶管或用注射器冲洗,若引流管漏气,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2.做好引流管的固定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在搬运和翻身过程中,不应予别针固定,可在床边两侧固定一段绷带再将引流管固定在绷带上,这可增加患者的活动度,固定的高度均要低于引流口20-30 cm,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3.观察引流液及性质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交班。(在临床中负压引流袋的刻度有误,记录时要将引流液置入量杯中测量再记录,以保证出入量的准确性),引流物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 ml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淡

脑室引流管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管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1、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 2、目的: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的病人,如枕骨大孔疝;②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核素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③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脑粘连和蛛网膜粘连,以保持日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此外,引流术后早期还可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3、护理要点: ①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房后,立即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因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电解质平衡。 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内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并通知医生处理。 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 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⑥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降低。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否颅内压再升高的表现。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拔管后,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漏出,也应告知医师妥善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是治疗脓胸,血气胸的有效方法。 【护理措施】 1、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若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2、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80cm,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开止血钳。 3、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胸腔引流口处的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渗出液较多时,及时能知医生更换。引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避免造成胸腔感染。 4、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堵塞。 5、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和移位。 6、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质:出血量多于100ml/h,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7、留置胸腔引流管期间,应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促进肺扩张和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 8、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时,可允许病人在床上或床下活动。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要妥善携带水封瓶,保持系统密闭,可不必夹管。9、胸腔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拔管前:胸腔引流管安置48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或坐在床沿,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是治疗脓胸,血气胸的有效方法。 【护理措施】 10、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若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11、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80cm,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

引流管护理常规[1]

导管一般护理常规 、妥善固定: ()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引流管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 ()注意管道的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保持引流通畅: ()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 ()定时挤捏引流管,避免堵塞。每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如有阻力感,应考虑堵塞。 ()酌情给予半卧位,以维持良好的引流功能。 ()保持负压装置的有效性。 、预防引流管脱出: ()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 ()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 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 、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护士应第一时间了解有无导管(何种导管,有几根)及导管的位置。、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引流。 、负压器位置要低于创面,以利于引流。 、引流管需每隔分钟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标识导管(导管种类及置管日期),妥善固定,预防搬运或翻身时脱落。 、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瓶体一半即应倾倒),做好床头交接班。 、小时引流液一般在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若引流量过多, 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脊柱手术引流液若呈淡黄色清亮,且病人出现头痛、恶心时提示有脑脊液漏,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经常检查引流管各连接处,确定其连接紧密,要防止漏气或脱落造成逆行感染。 、拔管时间一般视引流量而定,一般小时内引流量少于即可拔管,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拔出后适当按压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以排除皮下积血。

引流管护理常规

引流管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 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应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2、预防引流管脱出: (1)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2)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 (3)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3、位维持引流通畅,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曲折、阻塞。 4、保持管道的密闭与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6、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7、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8、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避免接触不良心理。 9、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补充内容: 1、术区引流管: A、引流袋低于伤口处妥善固定,有标识;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需每隔30分钟-1小

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B、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做好床头交接班。 C、引流袋每天更换1次,注意无菌操作。 2、胸腔闭式引流: A、妥善固定,有标识。 B、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ml,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C、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适宜,过大的负压引起胸腔内出血及患者疼痛。 D、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教导病人吹气球练习肺功能。 E、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返折近端胸引管。 F、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导尿管: A、妥善固定,有标识,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一般以悬挂床沿即可,尿袋子不可拖地。 B、病人无饮食禁忌症,一定要交待病人大量喝水,达到自然清洁尿道的目的。 C、定时夹管,防止膀胱功能废旧,一般3-4小时放尿一次,输脱水药2-3小时放尿一次,夜间可以6小时左右放尿一次,(最好以病人有尿意感为主)

引流管的护理

常见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引流及引流管种类 2、如何正确评估管道 3、临床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1.1 常见管道分类 1 、输入性管道,如: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 2 、排出性管道,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3 、监测性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 4、综合性管道,如:胃管。 1.2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 1、低危导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导尿管。 2、中危导管:腹腔引流管、各类造瘘管、普通创口引流管、镇痛泵、三腔二囊管。 3、高危导管:T字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动脉置管、气管插管、脑室外引流管、胰腺引流管、透析管、鼻肠管漂浮导管。 2.1 正确评估管道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 2、安全护理:看部位、看深度、看置管时间、看是否通畅。 2.2.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1、胃肠减压管 2、胸腔闭式引流管 3、胆道T 管 4、腹腔引流管 5、留置导尿管 6、头部引流管 3.1引流管的共同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固定好引流管,明确标示,留足长度防止牵拉,防止引流管脱出。 2、引流通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反折、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口,防止引流液逆行感染,操作过程应加强无菌操作。 4、观察引流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3.2胃肠减压管 1、妥善固定: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定期冲洗胃管,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5、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拔管。 危重病人插胃管时易误入气管内,应特别慎重应常规证实胃管不在气道在胃内 3.3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气胸——排气减压 血胸——引流淤血、渗出液 有利于肺扩张,减轻呼吸困难 3.4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位置 1、气胸: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管端伸向胸腔顶部 2、血胸: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或第8肋间,管端在肋膈角处 3、脓胸:脓液积聚最低位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目的: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在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相当于医生留在病人腹腔内的一双眼睛,随时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和漏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腹腔引流管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极为重要。 1、保持引流管通畅:按时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强调每次观察时都需挤捏引流管,防止术后凝血块、脱落的组织碎屑堵塞引流管。 2、确保引流管固定有效: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旁,床上翻身活动时避免牵拉、折叠;平躺时固定高度不超过腋中线;离床活动时,固定于衣服下角,不超过引流口处;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家属24h陪护,防止患者因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或睡梦中将引流管当异物无意识的拔出体外,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加强护理观察: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清楚的了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如:腹腔引流液出现金黄色或黑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稀薄的肠内容物或粪便类的臭味或渗出物提示肠漏;放置胰周的引流管出现透明、清凉或大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术后48h 内观察出血情况,出血的标准是:出血>300ml/h或12h出血量>3000ml,如无引流物引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速

度快或多,并观察脉搏细速提示有出血现象。观察出现以上现象均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置,必要时做好二次手术准备。 .4、定时更换引流袋:腹腔引流袋更换频繁增加细菌污染的机会,以每周更换1次为宜。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引流袋更换原则;检查引流袋有效期、有无漏气,将引流袋接头处保护帽取下,检查引流袋接头处是否通畅(因出厂质量问题出现过接头处里面是死心的情况),连接无菌引流袋,更换完毕再次挤捏引流管,使引流液能够顺利通过接头处流入引流袋标示引流管有效。 5、拔管后护理:拔管24h内应指导患者健侧卧位,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观察局部有无渗出、出血、血肿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置。 腹腔引流是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放置的管路,相当于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眼睛可以随时发现腹腔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固定牢固、防止脱落、注意更换引流管细节、防止感染和消除非正常堵管可能、加强引流管观察,从而达到有效的腹腔引流管护理的目的。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引流管护理常规

引流管护理常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引流管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 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应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2、预防引流管脱出: (1)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2)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 (3)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3、位维持引流通畅,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曲折、阻塞。 4、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6、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7、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8、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避免接触不良心理。 9、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补充内容: 1、术区引流管: A、引流袋低于伤口处妥善固定,有标识;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需每隔30分钟-1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B、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做好床头交接班。 C、引流袋每天更换1次,注意无菌操作。 2.胸腔闭式引流: A、妥善固定,有标识。 B、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ml,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C、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适宜,过大的负压引起胸腔内出血及患者疼痛。 D. 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教导病人吹气球练习肺功能。 E、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返折近端胸引管。 F、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导尿管:

颅脑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颅脑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颅脑引流术后常用的引流有脑室引流,创腔引流囊腔引流及硬脑膜外.下引流,它们是颅脑与外界相通的一个窗口,术后如护理不得当,极有可能造成颅内感染,从而给病人增加痛苦,乃至威胁生命。 脑室引流 经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目的 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 ②进行脑室系统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方位; ③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脑膜刺激症状及蛛网膜粘连,术后早期还可以起到控制颅内压的症状; ④颅内感染经脑室注药冲洗,消除颅内感染等。 观察及护理 ①取平卧位,保持安静。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患者,应予约束,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而发生意外。 ②引流管的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外耳道水平)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成人颅内压力0.7~2.0kpa儿童0.5~1.0kpa),侧卧位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cm。脑室引流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速、过快。因患者原处于颅内高压状态,骤然减压会使脑室塌陷,导致硬膜下血肿; ③严格保持整个引流装置及管道的清洁和无菌,各接头处应用无菌敷料包裹。 ④保持头部创口或穿刺点敷料干燥,如发现敷料潮湿,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更换。 ⑤每日定时更换引流管,记录引流量,观察引流液性状有无异常,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⑥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成角,告诫病人勿牵拉或扯脱引流管。如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首先排除颅内低压,可放低引流管的最高点,观察有无脑脊液滴出,如确系引流管不通,应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征象,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⑦脑室引流时间不可过久。脑室引流过久者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悬有絮状物,患者有颅内感染现象或局部征象,故脑室引流时间一般≤7-10d。 ⑧拔管前一日可试行抬高引流瓶或夹闭引流管,以便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有再次升高的情况。拔管后切口处如有脑脊液漏出,要及时告知医师妥为缝合,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硬脑膜外、下引流 适应于慢性硬膜下积液或硬脑膜外、下血肿术后病人。 目的 安放引流管以排空残留的血性液体或血凝块。 观察及护理 (1)观察引流袋引流袋应低于创腔10~15cm,并妥善固定,每日更换引流袋。 (2)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术后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注意观察头部伤面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防止引流管滑脱。防止血凝块堵塞引流管。 (3)拔管引流管于术后3天拔除。 创腔引流 颅内肿瘤手术摘除术后,在残留腔隙放置引流管,以引流管腔内气体及血性脑脊液,促进脑组织填充死腔。 观察及护理 (1)术后48小时内,引流管应与创腔在同一水平,以免引流过速,导致脑组织移位,从而扯断血管引起颅内出血。 (2)术后48小时内,密切观察脑脊液内有无大量出血。 (3)创腔与脑室相连通者,则引流管高度应与脑室引流相同。 (4)每日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引流管,并记录引流量。一般手术后3~4日脑水肿消退后拔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