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中重金属铅离子、镉离子的污染现状及对人体的危害

粮食中重金属铅离子、镉离子的污染现状及对人体的危害
粮食中重金属铅离子、镉离子的污染现状及对人体的危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2703955.html,

粮食中重金属铅离子、镉离子的污染现状及对人体的危害

作者:郭健姚云赵小旭柳家鹏王涛刘美辰蒙少华

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第03期

[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重金属污染是长期困扰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之一。重金属元素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空气、水、土壤中重金属铅(Pb)、镉(cd)污染的现状,以及重金属铅离子(Pb2+)、镉离子(cd2+)对粮食污染的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粮食;重金属;铅;镉

中图分类号:X8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https://www.360docs.net/doc/ba12703955.html,431252ts.20180304

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采矿、冶炼、铅蓄电池、皮革及其制品、化学

原料及其制品五大行业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及城市污水肆意排放,使得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重金属污染就是由重金属过量累积引起的污染,是导致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痕量的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也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关注。

1重金属概况

1.1理化性质

重金属是指比重在5.0以上,与污染相关,具有生态毒性和潜在毒性的金属和准金属。在相关的科学研究中,将铍(Be)、铝(A1)、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钼(Mo)、银(Ag)、镉(cd)、锡(sn)、钡(Ba)、汞(Hg)、铅(Pb)等均称为重金属,一些与金属具有相似性质的准金属如砷(As)、硒(se)等也被称为重金属。其中,铬(cr)、镉(Cd)、汞(Hg)、铅(Pb)和砷(As)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5种重金属。

1.2铅(Pb)

铅(Pb)分布广泛,易提取、易加工,具有质地柔软、延展性强、熔点低等特点。铅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之一,公元前3000年,人类已经能从矿石中熔炼铅,商殷至汉代,青铜器中铅的含量逐渐增大。铅作为最古老的重金属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大部分以废水、废气、废渣等形式排放到空气、水和土壤中。从1980年代中开始,铅的应用开始骤然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铅对环境的污染。如今,汽油、染料、焊锡和水管一般都不再含铅。

水稻重金属镉污染研究综述

水稻重金属镉污染研究综述 镉(Cadmium,Cd)是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也是人体和植物非必需元素。Cd 由于其在环境中具有很强的迁移转化特性及对人体的高度危害性而被列为《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关注的5大重金属污染元素之一(孙聪,2014)。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肾、肺、肝、睾丸、脑、骨骼及血液系统等产生损伤,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癌变。镉过量会抑制植物的生长。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国约有65%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的安全品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目前水稻生产正受到镉污染土壤的严重威胁(孟桂元,2015)。与其它重金属元素相比,镉(Cd)对水稻显示出更大的毒性,镉的活性较强,容易被水稻吸收和富集,可以在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的情况下积累较高含量的镉,重金属Cd通过灌溉在土壤中累积,且主要累积在0-20cm表层土壤(姜国辉,2012),经过根、茎、叶的吸收,最终迁移到稻米中,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受镉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0万hm2,每年生产镉含量超标的农产品达14.6亿kg(杨双,2015),由于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粮食每年减产1000多万t,受污染粮食多达1200多万t,经济损失达200多亿元。如在湖南安化县境内的某铀矿区,每年因污灌带入农田的镉达2-3kg/hm2,使近40km2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贺慧,2014)。目前土壤镉污染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李启权,2014)。国内、外关于土壤Cd污染对水稻的生态风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水稻对Cd的富集机理、Cd在土壤-水稻系统迁移转化的根际过程及分子机理与遗传规律、Cd诱导胁迫的生理生化特征及Cd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等。 1、不同水稻对Cd的富集机理 大量研究表明,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水稻对镉的吸收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水稻的不同类型之间,也表现在不同品种之间。李坤权等研究表明,水稻糙米中的镉浓度与水稻类型有关,即籼型>新株型>粳型(李坤权,2003)。李正文等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江苏省目前栽种的57个水稻品种,揭示了杂交稻Cd吸收极显著高于常规稻(李正文,2003)。徐燕玲等认为,在低污染水平土壤上,水稻对Cd的累积品种间存在一定的稳定性,而水稻类型间Cd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按照水稻类型来筛选是不可行的,应针对品种来筛选并对筛选出来的稳定的品种进行重点研究(徐燕玲,2009)。孙聪研究发现,不同水稻品种对土壤中Cd毒性胁迫有显著性差异,虽然Cd属于非必需元素,但不同水稻品种对低剂量Cd表现出不同的刺激效应。经过Burr-III模型的计算得到基于保护95%水稻品种的土壤中Cd50%抑制浓度值(HC550%)为4.93mg·kg-1(孙聪,2014)。 孟桂元以湘中地区主要栽培的2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镉胁迫(0.5mmol/L)对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及根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影响不显著,对种子活力指数及根芽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镉胁迫对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芽的抑制。不同品种对镉胁迫的耐性存在较大差异(孟桂元,2015)。刘侯俊研究东北地区水稻生长、籽粒产量和Cd在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添加Cd后,多数水稻籽粒产量和植株总生物量下降,只有少数品种籽粒产量和生物量有所上升。Cd在水稻植株中的含量遵循根系>茎叶>颖壳>籽粒的规律(刘侯俊,2011)。张锡洲比较水稻亲本材料的镉耐性差异,筛选镉低积累水稻种质资源,为水稻镉安全品种(Cd-safecultivars,CSCs)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 微量重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独特。 一、砷 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肌体、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产品也含有微量的砷。由于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以砷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过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饲料中,就易使牲蓄体内积砷,食用了这种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毫克/千克,鲜乳为0.2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二、铅 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特别是大脑处于神经系统敏感期的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儿童智力则下降6—8分。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对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

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1微克/毫升。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毫克/千克,鲜乳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家庭装修用劣质油漆和印刷油墨,用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滥用含铅的丹药或偏方等。 2、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等。某些罐装食品,由于用铅焊接缝而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铅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卖的“白馒头”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铅等杂质的硫磺熏蒸而成。 3、动植物体内的铅。植物性食品的铅含量土壤、化肥、农药及灌溉用水含铅量的影响。动物性食品受铅含量受饲料、牧草、空气和饮用水含铅量的影响。 4、大气污染,如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以及煤制品(如煤球、煤饼)为燃料的家庭,室内空气中铅平均含量比室外空气的铅含量高很多。 5、暴露在含铅环境下的大人及衣物又交叉感染给孩子,例如交通岗、印刷厂、钢铁厂、炼油厂、铸造厂、蓄电池行业和矿山等都是铅污染重灾区,许多行业都有接触铅化合物的机会,作为大人平时应注意预防铅中毒,既要保护自己,更是要保护孩子。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微量重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独特。 一、砷 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肌体、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产品也含有微量的砷。由于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以砷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过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饲料中,就易使牲蓄体内积砷,食用了这种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毫克/千克,鲜乳为0.2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二、铅 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特别是大脑处于神经系统敏感期的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儿童智力则下降6—8分。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对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1微克/毫升。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毫克/千克,鲜乳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家庭装修用劣质油漆和印刷油墨,用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滥用含铅的丹药或偏方等。 2、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等。某些罐装食品,由于用铅焊接缝而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铅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卖的“白馒头”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铅等杂质的硫磺熏蒸而成。 3、动植物体内的铅。植物性食品的铅含量土壤、化肥、农药及灌溉用水含铅量的影响。动物性食品受铅含量受饲料、牧草、空气和饮用水含铅量的影响。 4、大气污染,如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以及煤制品(如煤球、煤饼)为燃料的家庭,室内空气中铅平均含量比室外空气的铅含量高很多。

镉污染,环境化学

一、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理化性质 (一)pH pH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和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由于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荷,而重金属在土壤中大多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因此,一般来说,土壤pH越低,H+越多,重金属被解吸得越多,其活动性就越强,从而加大了土壤中重金属向生物体内迁移的数量。如pH=4时,土壤中镉的溶出率超过50%;当pH达到7.5时,镉就很难溶出;pH>7.5时,94%以上的水溶态镉进入土壤中,这时的镉主要以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结合态及残留态形式存在。 Cd(OH)2 = Cd2+ + 2OH- (Ksp = 2.0×10-14) [Cd2+][OH-]2 = 2.0×10-14 [Cd2+] = 2.0×10-14/ 1.0×10-14/ [H+]2 log[Cd2+] = 14.3–2pH 因此,[Cd2+] 随pH 值的升高而减少.反之,pH 值下降时土壤中重金属就溶解出来,这就是酸性土壤作物受害的原因。但对部分主要以阴离子状态存在的重金属来说,则正好相反。 (二)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影响着颗粒对重金属的吸附,一般来说,质地粘重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强,降低了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能力。如小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质地的改变,即从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麦粒对汞的吸收率呈规律性减少。 (三)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影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从而影响重金属化学行为,迁移能力及对生物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在还原条件下,很多种金属易产生难溶的硫化物,而在氧化条件下,溶解态和交换态含量增加。但以阴离子状态存在的砷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某些重金属来说,在不同的氧化还原条件下,不同价态的化合物的溶解性和毒性显著不同。以镉为例,CdS是难溶物质,但在氧化条件下CdSO4的溶解度要大很多。而实验发现镉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与镉的溶解度有关。 (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影响土粒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和重金属的存在状态,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高于有机质低的土壤。研究表明,重金属各组分占全量比例一般与有机质含量的大小没有密切关系。如土壤剖面中,水溶性硒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与有机质变化趋势一致。 二、镉(Cd)的土壤污染 地壳中镉的含量一般为0.18 mg/kg,土壤背景值大体为0.06~0.7 mg/kg。我国未污染的土壤含镉量一般低于1 mg/kg,某些污染地区土壤含镉量可达10 mg/kg。 农业土壤中镉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含镉污水灌溉、含镉污泥的施用以及大气中含镉飘 尘的沉降。 土壤中镉的迁移转化,受pH、Eh、CEC、有机质的含量和黏土类型的影响。

铅对人体的危害性

铅进入人体后,除部分通过粪便、汗液排泄外,其余在数小时后溶入血液中,阻碍血液的合成,导致人体贫血,出现头痛、眩晕、乏力、困倦、便秘和肢体酸痛等;有的口中有金属味,动脉硬化、消化道溃疡和眼底出血等症状也与铅污染有关。小孩铅中毒则出现发育迟缓、食欲不振、行走不便和便秘、失眠;若是小学生,还伴有多动、听觉障碍、注意不集中、智力低下等现象。这是因为铅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侵入大脑神经组织,使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造成脑组织损伤所致,严重者可能导致终身残废。特别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铅比成年人更敏感,进入体内的铅对神经系统有很强的亲和力,故对铅的吸收量比成年人高好几倍,受害尤为严重。铅进孕妇体内则会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造成畸形等。 铅及其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进入机体后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产生危害。目前常见的铅中毒大多属于轻度慢性铅中毒,主要病变是铅对体内金属离子和酶系统产生影响,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贫血、免疫力低下等。而合理的营养措施能提高抵抗力,增强机体对有毒物质的代谢解毒能力,减少毒物吸收并促使其转化为无毒物质排出体外,有利于康复或减轻中毒症状。 膳食中应包含足够量的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如半胱氨酸)丰富的蛋白质,对降低体内的铅浓度有利,也可减轻中毒症状。 铅接触人群应注意补钙,采取调配膳食钙磷比例的方法可达到降低机体铅负荷的目的。 应注意补充维生素,铅接触人群常有维生素缺乏,膳食调配时应选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C较为重要。铅可促进维生素C的消耗,使维生素C失去生理作用,故长期接触铅可引起体内维生素C的缺乏。补充维生素B1、B2、B6、B12和叶酸等,对于改善症状和促进生理功能恢复也有一定的效果。其中维生素B1疗效尤为明显。 多摄入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铁、锌、铜、镁、硒、锗等均可与铅相互作用,减弱铅的毒性。 铅中毒的原因非常多,食用含铅食品,如皮蛋、爆米花、铅质焊锡罐头食品、水果皮等;经常接触彩印的食品包装、油漆类物品、含铅化妆品、染发剂、被铅污染的衣物、汽车尾气、含铅药物;点含铅的蜡烛,特别是点有香味的和慢燃的蜡烛等。 铅中毒可出现生命危险,铅及其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进入机体后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产生危害。目前常见的铅中毒大多属于轻度慢性铅中毒,主要病变是铅对体内金属离子和酶系统产生影响,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贫血、免疫力低下等。 铅中毒会对人体很多脏器产生影响,其表现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便秘、便血、腹绞痛、眩晕、烦躁不安、失眠、嗜睡、易激动、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腰痛、水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严重者还可出现肾衰竭。若孕妇在怀孕期间不慎铅中毒,还会造成流产、死胎或畸形儿的后果。

重金属镉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镉不是人体必需元素 伤害骨骼,导致免疫力下降 “由于镉不是人体必需的元素,镉过量人体会出现很多不良症状。”据朱高红主任介绍,通常镉中毒,人体会出现咽喉干痛、干咳、胸闷、呼吸困难、口内有金属味、头晕、全身乏力、关节酸痛、寒颤发热,严重者出现支气管肺炎、蛋白尿等。如长期接触,会导致肺水肿、肾损害;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可能性。 朱主任说:“镉确实会影响人的骨骼,导致骨软化、骨质疏松,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导致免疫力下降。”镉的危害,还不仅仅限于骨痛病,它还会导致细胞损伤和退行性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生,肝组织坏死、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如果损害到中枢神经系统,还有可能出现脑损害,脑神经发育不良,记忆力下降,弱智等情况。因此,镉污染不容小视。 不偏食能获取人体需要元素 对抗镉吃含锌、铁、钙食物 金属元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虽然非常重要,但摄入过多反而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调节饮食结构,不偏食,就可以获得满足正常人体需要的金属元素。” 相信很多人对于人体金属元素的摄入,仅限于钙、铁、锌这几大类。“其实,人体正常需要吸收的金属元素还有很多,它们包括了镁、铜、硒、钠、钾、磷、铬、钴、锰、钼、碘、氟。” 朱主任介绍说:“比如镁元素就很重要。”缺镁会导致人体虚弱、精神错乱、高血压、抽搐、痉挛、心律不齐等问题,而坚果、豆类、谷类、海鲜、深色蔬菜、巧克力等都属于含镁较高的食物。 朱主任还表示:“平时可以多喝牛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慢性镉中毒会引起肾脏受损,因此膳食中应增加钙和磷酸盐的摄入,供给充足的锌和蛋白质。 【建议】多吃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以对抗镉。 维生素C有利于排出重金属 绿叶蔬菜、高纤维食物要多吃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空气、土壤遭受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大家只有多注意一些生活细节,才能避免遭受危害,”朱主任说。例如:尽量避开车多的马路和有烟雾的环境;做菜时,尽量去掉蔬菜最外层的叶子等。多吃含有有益矿物质的食物,比如坚果,能阻碍人体对有害重金属的吸收;多吃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燕麦、芹菜等,可以吸附重金属,减少其在体内的吸收度。 【建议】还需多吃绿叶蔬菜,这些绿叶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能促进重金属的排出。

重金属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病症

重金属污染可引起的疾病 定义: 含有汞、镉、铬、铅及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因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围,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2011年4月初,我国首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防治规划力求控制5种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如日本的水俣病是由汞污染污染所引起。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水污染中,还有一部分是在大气和固体废物中。 主要特点 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净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目前我国由于在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类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水体中金属有利或有害不仅取决于金属的种类、理化性质,而且还取决于金属的浓度及存在的价态和形态,即使有益的金属元素浓度超过某一数值也会有剧烈的毒性,使动植物中毒,甚至死亡。金属有机化合物(如有机汞、有机铅、有机砷、有机锡等)比相应的金属无机化合物毒性要强得多;可溶态的金属又比颗粒态金属的毒性要大;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要大等等。 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镉污染,等公害病,都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 及其预防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微量重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独特。 一、砷 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肌体、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产品也含有微量的砷。由于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以砷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过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饲料中,就易使牲蓄体内积砷,食用了这种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 毫克/千克,鲜乳为0.2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二、铅 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特别是大脑处于神经系统敏感期的

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儿童智力则下降6—8分。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对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1微克/毫升。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毫克/千克,鲜乳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家庭装修用劣质油漆和印刷油墨,用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滥用含铅的丹药或偏方等。 2、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等。某些罐装食品,由于用铅焊接缝而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铅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卖的“白馒头”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铅等杂质的硫磺熏蒸而成。 3、动植物体内的铅。植物性食品的铅含量土壤、化肥、农药及灌溉用水含铅量的影响。动物性食品受铅含量受饲料、牧草、空气和饮用水含铅量的影响。

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 害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镉可以通过食物、水、吸烟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当镉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镉中毒。 人体吸收镉后会引发哪些疾病? 在正常人的血液中,镉含量很低,接触镉后会升高,但停止接触后可迅速恢复正常。但是镉中毒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如果含量超标,通常会引发如下几种疾病: 1.镉与人体的部分蛋白质分子结合,能使许多酶系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肝、肾器官中酶系统的正常功能。 2.镉还会损伤肾小管,使人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症状,并使尿钙和尿酸的排出量增加。肾功能不全又会影响维生素D3的活性,使骨骼的生长代谢受阻碍,从而造成骨骼疏松、萎缩、变形等运动系统疾病症状。 3.镉对人体还具有致畸和致癌的作用,可直接导致严重中毒者死亡。 4.慢性镉中毒主要影响肾脏,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着名的公害病——痛痛病。 5.慢性镉中毒还可引起贫血。 6.急性镉中毒,大多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一次吸入或摄入大量镉化物引起。含镉气体通过呼吸道会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出现肺

炎、肺水肿、呼吸困难等。镉从消化道进入人体,则会出现呕吐、胃肠痉挛、腹疼、腹泻等症状,甚至可因肝肾综合征死亡。 镉中毒可以引起那些并发症? 可引起维索性心外膜炎、心肌变性、间质性心肌炎,纤维素性肝周围炎、肝细胞严重脂变、问质性肝炎,纤维索性肺浆膜炎、支气管肺炎、气囊积液、捏囊壁水肿和钙化,卡他性肠炎以及脑充血、出血等并发症。 发生镉中毒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发生急性镉中毒时,要分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吸入中毒者,要迅速移离现场、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并给予氧气吸入。同时要保持中毒者呼吸道通畅,积极防治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可给予络合剂进行驱镉治疗。严重者要重视全身支持疗法和其他对症治疗。 对于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温水洗胃,卧床休息。同时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如腹痛时可用阿托品,呕吐频繁时适当补液,既要积极防止休克,又要避免补液过多引起肺水肿。慢性中毒则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重金属铅和镉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 累积效应研究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9, 9(6), 420-426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2703955.html,/journal/hja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a12703955.html,/10.12677/hjas.2019.96062 Research on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 in Plants Juan Li1,2,3,4 1Institute of Lan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Shaanxi 2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Shaanxi 3Key Laboratory of Degraded and Unused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Xi’an Shaanxi 4Shaanxi Provincial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Xi’an Shaanxi Received: May 28th, 2019; accepted: June 12th, 2019; published: June 19th, 2019 Abstract In modern heavy metal pollu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 problem, is not limited to th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the plant has the serious influence.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experiment adopts the Yang herb that has a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of plants for heavy metal lead and cadmium pollution after the study experiment with pH value of 4.79 quaternary yellow soil and Yang grandiflorum used as material, potted plant experiment, the indoor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analysis and biological statistic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vy metal lead and cadmium in Yang herb are widely distributed: root, stem and leaf. The maximum number of accumulated heavy metal lead in the Yang herb is 446.03 mg/kg, the largest accumulation of cadmium in the Yang herb quantity is 11.23 mg/kg and heavy metal has an impact on Yang herb to absorb nutrients, heavy metals also have a certain poison on Yang herb; leaf form,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nd study of poisoning are preliminary in this experiment,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poisoning mechanism and also to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Keywords Heavy-Metal Contamination, Zingiber mioga (Thumb.) Rose, Lead, Cadmium, Distribution 重金属铅和镉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 累积效应研究 李娟1,2,3,4 1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2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完整)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完整)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影响)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影响的全部内容。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刘文超、陈彦婷、尹先昊、罗以涯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08应化1班) 【摘要】 各种不同来源的重金属随着人类活动进入土壤,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自然背景值,并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土壤污染不但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而且涉及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并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控制便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矿山的开采和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采矿和冶炼中的废水、废渣及降尘造成了工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污泥农用、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排放均导致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农田。使重金属污染对人体造成影响。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水体污染 1.不同来源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对水稻的影响: 1。1不同污染载体对水稻生长和吸收养分元素的影响: 不同污染载体与土壤混合后最初pH的范围在4。3—5.2之间,根据渍 水土壤的化学特征,土壤淹水后pH 迅速上升,约半个月达到平衡,pH值趋于中性. 本试验中水稻生长过程处在高温期间的渍水条件下,因此没有考虑pH的影响。 1.2。不同污染载体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不同污染载体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在高浓度处理且浓度相近的 情况下,各载体处理中水稻对铜吸收量的顺序为污染土壤载体(SH)〉污泥(SSH)> 尾矿砂> 污泥(TSSH)。在土壤为污染载体(SH)的处理中,所生长的水稻的根和其 地上部对铜的吸收分别是污泥(SSH)的2。3 和6。3 倍,是尾矿砂)污泥处理(TSSH)的3.3和8.0倍;尾矿砂载体处理(TH)中的铜浓度比污染土壤载体处理(SH)大,但在该处理中水稻根、地上部吸收的铜仅为土壤载体处理中水稻吸收的67% 和17%,在低浓度处理中,在人工污染土壤载体(SL)和污泥载体(SSL)处理 的浓度相同时,前者的根和地上部对铜的吸收分别比后者的大19。7倍;尾矿砂(TL)和尾矿砂)污泥载体(TSSL)处理中,生长介质中铜的浓度比土壤载体处理(SL)高,而水稻根、地上部吸收的铜却比土壤载体的低,尾矿砂载体处理(TL)分别为土壤载 体(SL)的17%。和33%,而生长于尾矿砂与污泥混合处理(TSSL)中的水稻根和地 上部的吸收分别是土壤载体(TSSL)的5。3%.和25%,说明尾矿砂和污泥为载体处 理中的!要比土壤载体处理的难以释放出来,这些结果表明了添加到土壤中的化学物 质较易为植物所利用。 1.3。不同污染载体对重金属吸收系数的影响: 不同污染载体对养分元素和重金属的循环有着明显的影响,当重金属 分别以人工污染土壤、污泥、尾矿砂、污泥与尾矿砂混和物为载体进入土壤中后, 在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明显地受到污染载体的影响,吸收系数系指植物体某一 部分中任一元素的浓度与土壤中相应元素浓度的比值。在低浓度处理中,水稻地上 部在不同污染载体所污染的土壤中的吸收系数不同。由吸收系数的大小可知,在重 金属以纯化学试剂的形式添加的土壤中,植物吸收Cu、Zn、Pd、Cd最多,而以污泥

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的影响

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的影响 [摘要] 对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铅污染源及污染途径、铅在人体的代谢与分布、铅的毒性、铅污染的预防等方面进行评说,认为铅污染与对人体的影响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铅人体健康环境污染 铅是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岩石圈和土壤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环境的重要因子。由于人类的活动,铅向大气圈、水圈以及生物圈不断迁移,特别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大气层中的铅与原始时代相比,污染的体积增加了近l万倍,人类对铅的吸收也增加了数千倍,吸收值已接近或超出人体的容许浓度。铅的过度摄入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研究铅的性质,铅对人体影响及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环境中的铅及其污染源 铅是地壳的成分之一,地壳中含铅约13 mg/kg,其中火成岩和变质岩含铅量最高为10~20 mg/kg.主要的天然铅矿有方铅矿(硫化铅)、白铅矿(碳酸铅)和铅矾(硫酸铅)。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自然环境已受到广泛的铅污染。铅及其

化合物为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金属铅加热至400~500℃时,大量铅烟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Pb2O)而凝集为烟尘,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PbO)、三氧化二铅(Pb2O3)、四氧化三铅(Pb3O4),但均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和氧,分别以金属铅的烟尘 和铅化合物污染工作场所和环境.也可因食用铅污染的食物、服用含铅化合物的中药偏方或误服铅化合物等引起生活性中毒.根据剂量大小、进入途径、化合物的溶解度、工作场所及个人防护条件的不同,可发生急性、亚急性、慢性铅中毒,或体内过量铅负荷. 2.铅在人体的吸收代谢与分布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大气、饮水、食物中有微量铅进入人体。铅在人体主要以不溶性磷酸铅形式沉着蓄积于骨骼中,也有小量蓄积于脑、肝、肾及其他脏器。铅对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其中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病变为主。严重时则出现贫血、腹绞痛、肝肾损害,以及铅麻痹和中毒性脑病。 3.铅的毒性 铅的毒作用主要损害人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对心血管系统、生殖功能以及致癌、致突变、致畸等也可能发生影响。铅中毒引起的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与血红素台成受阻,当机体受到铅的毒作用后,可使δ一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受到抑制.从而阻止δ一氨基乙酰丙酸合成卟胆原;抑制血红素合成酶,阻碍原卟啉与二价铁的结合,使血红素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受到障碍,表现为小红细胞、血红蛋白过少性贫血及轻度溶血性贫血;过量的铅吸收可使中抠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受损,引起脑病与周围神经病。脑病的特点是肿胀或水肿,

人体摄入镉有哪些危害

人体摄入镉有哪些危害?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李颖 镉是一种重金属,长期积累将对人体的骨骼、肾脏造成危害,是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有害元素之一。新生儿体内几乎不含镉,人体中的镉几乎全部是出生后从食物和环境中蓄积的。 作为重金属,镉原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与人类生活并不交会。但是工业革命释放了这个魔鬼。国外有研究推算,全球每年有2.2万吨镉进入土壤。而中国快速工业化过程中遍地开花的开矿等行为,使原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镉、砷、汞等有害重金属释放到了自然界。这些有害重金属通过水流和空气,污染了中国相当大一部分土地,进而污染了稻米,再随之进入人体。 几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教授潘根兴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全国六个地区(华东、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华北)县级以上市场随机采购大米样品91个,结果同样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多位学者表示,基于被污染稻田绝大多数不受限制地种植水稻的现实,10%的镉超标稻米基本反映当下中国的现实。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几乎没有关于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种植规范,大量被污染土地仍在正常生产稻米。 镉的毒性具有累积效应 “长期接触大剂量的镉对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教授介绍说,镉吸收进入人体后,形成镉硫蛋白,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并有选择性地蓄积于肾脏、肝脏中,“肾脏可蓄积吸收量的1/3,是镉中毒的靶器官。” 郝凤桐透露,慢性镉中毒的初期症状为倦怠无力、头痛眩晕、鼻黏膜萎缩、咳嗽、胃痛和体重减轻。病情发展以后,患者会出现腰背及膝关节痛、牙齿上出现黄色的镉环、周身骨骼疼痛、骨质疏松、活动时刺痛加剧等症状,还会发生轻微外伤就可致骨折等。有些严重患者还出现肺气肿、呼吸功能下降、肾功能衰弱、肾结石、尿蛋白、肝脏损害和贫血等病症。 值得注意的是,你即使吃了几次镉大米也不会马上中毒。因为,镉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需要长期积累才会显现,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也就是说,镉的毒性累积而损害人体的效应是长期的,即使停止了食用高镉大米,损害健康的状况依然会持续。这对在镉污染区自种水稻自食大米的农民而言,以及对一直吃高镉大米的城镇居民来说,尤需警惕。” 疑是中毒应做检测治疗

重金属镉对环境的污染与治理

重金属镉对环境的污染与治理 安静 (辽宁省大石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镉是一种淡蓝而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熔点321°C,沸点767°C,质软耐磨,抗腐蚀。镉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氧化,加热易挥发,其蒸汽可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成氧化镉。在高温下,能与卤素直接反映,生成卤化物;但不能直接与氢、氮、碳反应。镉易与多数重金属形成合金。镉不溶于碱,但溶于硝酸、热盐酸和热硫酸而形成相应的盐。金属镉本身无毒,但其蒸汽有毒,化合物中以镉的氧化物毒性最大,而且属于累积性的。 在自然环境中,镉有时以正一价,主要以正二价形式存在,镉的化合物最常见的有氧化镉、硫化镉、卤化镉、氢氧化镉、硝酸镉、硫酸镉、碳酸镉。其中硝酸镉、卤化镉(除氟化镉外)、硫酸镉均溶于水。氢氧化镉[Cd(OH)2]与氢氧化锌不同,它不溶于碱,表明它是酸性化合物,非两性化合物。 镉在环境中存在的形态很多,大致可分为水溶性镉、吸附性镉和难溶性镉。镉在水中可以简单离子或络离子而溶于水,在岩石风化成土过程中,镉易以硫酸盐和氯化物形式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然而水中的镉离子在天然水的pH范围内都可以发生逐级水解而生成羟基络合物与氢氧化物沉淀。同时在水淹条件下,土壤中,硫酸根可被还原成二价硫离子,镉易成硫化镉形式存在。上述过程中镉是由可溶态转化为难溶态。 一、镉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生产上的镉释放到环境中的主要途径是:采矿、冶炼、燃煤、镀镉工业、化学工业、肥料制造、废物焚化处理、尾矿堆、冶炼厂废渣、垃圾堆的冲刷和溶解。 化学工业生产中用镉及其化合物作原料也造成镉污染。利用硫酸镉作原料生产塑料热稳定剂时,为了提高产率需要加入过量的硫酸镉,这就使得废母液中的镉含量较高,如东北某塑料助剂厂废水含镉量达(500~700)×10-6,年排量达10吨左右;以黄铁矿生产硫酸的工厂也引起镉的污染,华北某硫酸厂用的黄铁矿含镉1.94×10-6,废水含镉0.12×10-6;以金属为原料生产碳酸镉催化剂,其生产过程产生镉粉尘、氧化镉烟雾、含镉废水等污染。 镍镉电池的生产也造成镉污染。氧化镉的生产、极板制造等的冲洗水含镉浓度为(0.5~2.0)×10-6,废碱液含镉(10~ 50)×10-6,其中有50%左右为可溶性镉。 用来制造硫酸和化肥的某些矿石,也是镉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据测定,有的硫酸厂所用的黄铜尾矿含镉17.19×10-6,磷肥厂所用的硫铁矿含镉1.94×10-6,磷矿含镉也在(0.07~0.14)×10-6。由于磷肥使用的量多而广,所以土壤和食品中由施肥带来的镉,其数量是不可忽视的。 镉对土壤污染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工业废气中的镉扩散沉降累积于土壤之中,二是用含镉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使土壤受到严重污染。日本受镉污染的农田有472125亩,占重金属污染总面积的82%,主要是由于重金属开采和冶炼排放废水造成的。日本富山冶炼厂排出的含镉废水和废气污染了附近农田,使稻田土壤含镉量达7.1×10-6,在这种土壤上生产的稻米含镉量达1.3×10-6,该地居民长期使用这种含镉米,便会发生骨痛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遭受镉污染的农田已有18万亩。出现“镉米”的地区有沈阳张士灌区、上海沙川灌区以及广东的广州、韶关、广西的阳朔、湖南的衡阳、江西的赣洲、大余等11处。 二、镉污染的防治 消除镉对环境的污染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多种途径,包括工艺改革、含镉废物处理等措施。 1.粉尘处理 一般用吸尘罩或通风管进行集尘。集尘装置分为干式和湿式。干式法对捕集后粉尘的回收利用是有利的,但必须防止捕集后粉尘的重新分散。湿式法对处理亲水性或水溶性粉尘有利,但要对转入介质溶液中的镉进行处理,然后排放。 2.废水处理 (1)固液分离法 废水中镉离子多与其他金属化合物或有机物共存,而且是以固体或离子的形态存在。因此可采取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石灰和硫化钠的方法将镉分离。含镉废水经化学沉淀处理后,镉从离子态转变为难溶性化合物,于是从水中转入污泥中,应注意沉淀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2)浮上分离法 处理较低浓度的含镉废水,采用浮上分离法有利。属于这种方法的有离子浮选、沉淀浮选、吸附离子浮选等。 离子浮选。在含镉废水中加入一种与待去离子具有相反电荷的表明活性剂,使其成水溶性或不溶性络合物而附在气泡上上浮,并以泡沫和浮渣分别加以回收。目前广泛应用的镉离子浮选剂是黄药(黄原酸盐),属于矿石浮选剂。 沉淀浮选。将含镉废水中镉与锌转变成硫化物沉淀,再投加捕集剂十八烷胺醋酸酯,采用气泡上浮的方法分离。对含镉5×10-6、锌10×10-6的废水能够达到99%以上的去除率。 吸附离子浮选。使镉离子在膨润土等粒子表面吸附或交换吸附后,投加捕集剂,通气使其上浮分离除镉。 (3)铁氧体法 铁氧体法是处理含镉废水的新方法。此处理方法,首先在含镉废水中投加适当的硫酸亚铁,然后加碱中和,通气生成铁氧体。 三、结论 1.镉的用途很广,尤其镉在高科技领域如半导体、原子反应堆、航空、航海等方面广泛应用。 2.镉在工业生产中释放到环境中的主要途径是:采矿、冶炼、燃煤、镀镉工业、化肥生产、废物的焚化处理、尾矿堆、冶炼厂废渣等。因此,必须在这些生产环节中注意加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 (3)镉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对镉生产中排放的废水一定要搞好处理,必须达标排放,在遭到污染的农田,出现“镉米”现象,必须禁止食用。 —— —— —— —— —— — 参考文献: [1]金相灿.沉积物与污染化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2]吕殿录.环境污染化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 生态建设 Shengtaijianshe 89

土壤重金属铅污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综述

土壤重金属铅污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综述 摘要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铅的污染现状以及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来源、生物可给性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土壤;城市土壤; 铅;健康风险 近年来,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的迅速发展、农药与化肥的大量施用, 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 土壤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 在过去的50 年里, 全球排放到环境中的镉、铜、铅和锌分别达22 000、939 000、783 000 和135 000 ,t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土壤[ 1] 。土壤重金属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 易于积累, 最终通过生物富集途径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 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并日益成为环境、土壤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1 土壤铅污染的现状 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约500 万t 铅。过去50 a 间,排放到全球环境中的铅约有7.83×105 t,其中大部分进入土壤,致使世界各国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2]。我国2 4 个省(市)城郊、污水灌溉区、工矿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320 个重点污染区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产品产量与面积约占污染物超标农产品总量与总面积的80% 以上,其中铅是最严重的污染元素之一[ 3] 据统计,我国大中城市郊区蔬菜、粮食、水果、肉类与畜产品中铅的超标率分别为3 8.6%、2 8.0 %、27.6 %、41.9 %和71.1 %。以沈阳市为例,环境中铅的暴露普遍,市区土壤全铅含量范围为26~2 910 mg /kg ,污染程度较高[4]. 2 重金属铅污染的来源 2.1 铅的开采、冶炼和精炼 铅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延展性和对腐蚀的抵抗性从古代就为人们所知,铅的开采、冶炼和精练过程会对周围大气和土壤有很大影响,排出的重金属颗粒大小为 0.001 ~100 μm ,烟气颗粒为0.01 ~2 μm ,靠近冶炼厂的表层土壤,其铅含量为1 000mg/kg。 2.2 工业“三废” 生产和使用铅及含铅化合物的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可造成环境污染,进而造成食品污染。环境中某些微生物可将无机铅转变成毒性更大的有机铅。当前世界许多地区,特别是工业发达的城市,大气中含铅已达极高水平。欧洲的大气含铅量为0.055×10-6 ~0.34×10-6g/m3,日本大气含铅平均值0.2×10-6g/m3 我国北京市1980 年大气含铅量平均值为0.56×10-6g/m3 。我国一些地区对土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