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科学思想 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

新时代的科学思想 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
新时代的科学思想 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

新时代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

我国科学发展正处于一个新老时代交替的转折时期,因此,也是科技跨越发展的机遇期,在科技跨越发展中,尤其需要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战略指导下发扬科学精神。

科学思想是在各种特殊科学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发现和解释其它同类或更多事物的合理观念和推断法则,它对进一步的、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导向作用。简单地说,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概括和提升,有助于知识的扩展和方法的推广。典型的科学思想有:数学科学中的极限思想、自然科学中的互补思想、生命科学中的进化思想、社会科学中的和谐思想、思维科学中的系统思想、哲学科学中的转化思想等。

科学方法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过程中采用的程序或过程,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遵循和运用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它是科学认识的成果和必要条件。科学方法的分类有很多,如按科学事实(或称信息)的搜集和加工分为获取信息的方法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按经验认识和理论认识分为感性方法和理性方法,按方法的覆盖层次分为单学科方法,多学科方法和全学科方法。

在每一次科学革命过程中都包含着科学方法的变革与发展。先进的科学方法不仅能在科学领域带来革命,而且它们的作用还广泛的深入到社会科学和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为人类认识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19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中蕴涵的“适者生存”科学思想方法已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科学及其他领域。

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精神。从本质上说,“科学精神是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2]科学精神就是追求客观、公正、和谐等,即求真、求善、求美。它既是促进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更是科学永不枯竭的源泉。科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主要包括:

(1)、求知探索精神。在揭示自然事物内在规律性和对自然、社会现象的困惑与惊异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破解自然和社会的一个个奥秘。

(2)、求真求实精神。科学探索的目的在于求真,揭示客观世界内在规律,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科学求真求实精神,就是要细致严谨,实事求是,勤于观察和实验,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出规律,最后形成概念、原理,以至完整的理论体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科学观察、实验以及它所反映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经得起科学的检验和验证。

(3)、怀疑批判精神。怀疑就是不轻信,不盲从,不惟书,不惟上,就是考察、检验、寻求、思考,它是认识客观世界、达到真理的必由之路。怀疑与批判精神深深植根于科学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之中,是科学本身的要求,是科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马克思的座右铭就是:怀疑一切。因此大胆的怀疑与批判是每一个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应具备的品质和精神。这在当代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更为重要。

批判的理性是科学精神的主要体现。科学精神中的批判理性,本质上是一种反思和超越,是扬弃,而不是简单否定,也不是全盘否定。如果科学有怀疑的意识,但没有批判的理性,那科学研究就不会有成就。因此,在实践中怀疑与批判应当相辅相成。

怀疑和批判不是不相信权威、拒绝现有的理论,而是反对盲目地迷信权威和理论。权威有其存在理由和价值,但权威不等于真理,这已被无数的事实证明。盲目地迷信权威,只会导致思想的僵化保守、扼杀创造力、窒息科学的生命。我们学到的思想、理论和知识都是前人研究、实践的结果,其中有真理,但也包含了许多谬误。如果不认真分析、研究、检验,而是全盘接受,就会使我们陷入别人的思想范围,看不见其中的失误与谬误,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会丧失推进科学发展和创造与革新的机会。所以,要发扬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就需要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4)、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技术的创新有可能引起理论突破。创新就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批判,敢于打破常规和冲破学术禁区,不断地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方法,开拓新领域。创新精神是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精神。

如何才能创新?我认为真正的、革命性的创新都是深深植根于当代科学传统当中,又是对传统的一种批判和扬弃。在科研中既要掌握现在流行的理论、方法,又要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了解学科传统,这样才会有创新的成果。

(5)、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它强调通过成员的共同贡献,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这个集体成果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即团队大于各部分之和。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科学是社会的事业,集体的事业,人们在时代的课题面前,只有真诚团结,协同努力,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研究成果。否则,“分田单干”在现代科学的“高度综合”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也必将一事无成。

(6)、敬业献身精神。科学探求与创新,不能屈从传统习惯势力和任何外来压力。从事科学研究,必须不畏艰难险阻,具有披荆斩棘、坚韧不拨、勇往直前、执着敬业的献身精神。在众多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学家中, 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 他们靠的是对科学的兴趣, 靠的是为科学而执着敬业的献身精神支持。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前途是光明的, 但道路是曲折的。没有执着追求的精神, 没有顽强的毅力且不畏艰难险阻而勇往直前的献身精神, 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当你选择科学时, 也应同时具备那种执着敬业的献身精神,不以个人的成败得失为目的, 无论你的成败与得失, 都会融入人类科学事业大厦之中,最终也都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养成科学精神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是接受社会高层次教育的人,其中的很多人将来会成为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各个领域的业务骨干,他们的素质和精神状态将影响社会未来的发展。科学精神的养成,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学风、学习方法,分清是非、辨别真伪的能力。大学生有了科学精神,可以按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避免思想保守、

僵化或缺少求索精神以及人才必备的能力、智力,减少囿于传统的经验或缺少新思路的情况,从而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