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工作会议

农村经济工作会议
农村经济工作会议

2010年高考政治热点: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背景资料:

2009年12月27至28日,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审议了会议文件,对开好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万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农村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有了新突破,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会议指出,我国“三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2010年将是更为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乘势而上,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

会议强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会议指出,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会议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必须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进。

会议强调,明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这是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研判“三农”形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会议提出了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动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二、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切实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抓好农业机械装备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三、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壮大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四、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农村住房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推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发展,推动草原生态建设,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治理。进一步抓好农村扶贫开发。

五、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顺应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提升党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佳绩,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知识精析:

(一)经济生活:

1、价格与供求。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会议指出,要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

2、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会议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3、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农村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有了新突破,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4、社会主义本质和共同富裕目标。会议系统总结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5、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会议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

- 2 -

举措。这些举措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6、国家财政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中应起怎样的积极作用。国家财政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推动农村和和谐稳定发展,通过加大对农村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等设施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

7、促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

8、扩大农村就业的意义及措施。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壮大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9、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会议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

10、正确认识推进农村改革的性质。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制度,使新农村充满生机和活力。会议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政治生活:

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会议强调,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佳绩,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农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会议体现了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体现了我国保障人权,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4、我国政府的职能。我国政府的职能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等,就要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5、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

- 3 -

是我国政府的职责所在。

6、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会议强调,2010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要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生活与哲学: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会议讨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是根据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是正确的意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指导作用。

2、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

3、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在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明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都体现了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4、整体与部分关系。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做好“三农”工作,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这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并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农村经济发展在着眼全局的前提下,要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因此,会议重点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决定了党和政府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会议重点研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体现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7、矛盾的普遍性。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2010年将是更为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一年。

文化生活: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创新精练:

会议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

- 4 -

合作社。回答1—2题:

1、上述决定有利于

①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②完善农村承包经营权内容

③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④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C. ①③④

2、在我国农村,农民通过经营土地承包所获得的收益属于

①按劳分配②按土地要素分配③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所得分配④财产性收入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会议指出,2009年,我国“三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这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A. 普遍联系的观点

B. 内外因的关系原理

C. 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

D. 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

4、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顺应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提升党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应该

①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加强立法职能②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③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④正确行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职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5、会议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确保,二继续”从哲学上体现了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 真理是客观的和永恒的

D.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

6、会议指出,要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 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7、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惠农政策。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类性质的财政政策有

①2010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2009年②适度放开农村的土地调控,适当新增农村建设用地③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④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2010年要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B.一切从实际出发

- 5 -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会议指出,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其原因可能有

①我国的耕地不断减少,且后备资源不足②水资源紧缺制约着粮食生产③近几年国家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不足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需求的不断增长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10、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2010年将是更为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一年。上述对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认识符合的辩证法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C.主次矛盾是相互影响的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1、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三个“牢牢把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办事情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B.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12、会议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必须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是

①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

②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奋斗目标

④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直接体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3、材料一: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审议了会议文件,对开好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生活信息?

材料二:2009年12月27至28日,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必须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进。会议强调,明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这是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研判“三农”形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材料三: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做好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佳绩,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3)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2010年怎样才能做到“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佳

- 6 -

绩”?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并没有改变,排除①

2、A 农民通过经营土地承包所获得的收益是在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分配,属于按劳分配。

3、C A、B、D材料没有直接体现。

4、D ①“加强立法职能”说法错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职能应该是政府来行使,④不选。

5、D “一确保,二继续”从哲学上体现了静止的相对性。

6、C 注意逆向思维“错误”

7、B ②说法错误。

8、A 材料直接体现的是联系和发展观点。

9、A ③与实际不符合。

10、D 材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11、D 着力点、着眼点、关键切入点都体现了主要矛盾。

12、C ②与材料主旨五关。③表述不科学。

(1)上述材料蕴含的政治信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民主集中制。国务院等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以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会议认真研判了“三农”形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慎重考虑才作出了重大决策。会议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必须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四个牢牢把握”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必须正视矛盾而不能回避和掩盖矛盾。会议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刻阐述,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3)①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②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③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加强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④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农村住房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抓好农村扶贫开发。⑤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 7 -

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

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 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序幕,21 世纪的新农村建设又全面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篇章。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了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正在逐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全面展开。 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业基础薄弱,国家保障农产品供给平衡的能力不足;2.农业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效益不高;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矛盾还非常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还很低,农村教育、医疗、社保水平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律,发现一般情况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教育水平、基础设施、信息问题、农村金融体系、土地、资本、人口等因素,结合中国的特殊情况,总结发现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是土地、人口、农村金融,本文作者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三大因素进行分别说明。 土地因素,这里主要是说农业耕地。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耕地不足,而且人均耕地占有量呈下降趋势。我国人均土地拥有量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 / 4。我国的耕地面积按人均占有土地资源量计算,目前不足112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 / 4 ,即使与建国之初的水平相比,亦下降了3 / 5。更为严重的是,全国有1 / 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其中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人均耕地在016亩以下。目前,人口还在继续增加,耕地仍在不断减少,形势确实严峻,令人担忧。我国地形复杂,全国土地总面积中,山地约占3 3 %,高原约占26 %,丘陵约占1 0 %,盆地约占19 %,而平原只有1 2 %。由于山地较多和干旱缺雨地区的面积较大,全国土地总面积中可用于农林牧渔各业的面积只占7 0 %多一点,可用于农耕的土地就更少,土地资源的地区差异较大。 由此可见,我国虽然国土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却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多地少,耕地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更堪忧虑的是,即使在这样一种土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现有的耕地面积仍然由于种种原因而日趋减少。有资料统计,从1 9 7 9年到1 9 8 9年间我国累计减少耕地3 6 7万公顷,大体相当于一个山西

(已整理)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行政管理专科专业 毕业作业 题目: 专业: 分校: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作业指导卡

写作提纲第一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三)现行土地政策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四)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五)农村人才缺乏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功能(三)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五)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经济服务 (六)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论文摘要 在当今社会,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首先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底子薄、负担重等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形势仍然严峻,任务艰巨。如何更好更快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仍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粗浅探讨。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宏伟目标存在问题对策

目录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1) (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1) (三)现行土地政策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 (四)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1) (五)农村人才缺乏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 (1) 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2)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2)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功能 (3) (三)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经济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6)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侯建新 【内容提要】农村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最广阔、最深厚的基础,因此关于农村调查及发展研究倾注了几代中国人的心血。20世纪上半叶尤其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调查与研究主要有:晏阳初、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试验区以及社会学家李景汉的定县调查;陈翰笙领导的保定、无锡农村重点调查和全国性抽查;国民政府首次以国家机关名义进行的农村经济普查与定期统计。此外,还有南京金陵大学美国人卜凯组织的大规模的农村调查和日本人“满铁”的华北农村调查。这些农村调查的目的不一,深浅有别,但客观上都为日后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留下了颇有价值的资料。 【英文摘要】 Rural area is the broadest and deepest foundation of Chinesemodernization so that Chinese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havethrown all their energy into their rural survey and research.The author reviews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Chinese ruralsurvey and research in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half of20century,especially in the 1920s-30s,including Yan Yangchu'sand Ling shuming's experiment area of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investigation in Baoding、Wuxi and other rural area led byChen Hansheng,and general survey and statistics organized by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addition, Japaneseand American made rural survey. Those investigators leftprecious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economic research of ruralChina,even though they had different purpose. 【关键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调查The 20th Century/1920s-30s/rural investiga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K263;C91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83—0214(2000)04—0125—07 对于20世纪中国农村,我前几年因做中西农村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接触了一批资料,结果印象和感触都很深,其中之一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上下对农村的热情关注以及各种形式的农村调查研究,现在似有必要做一扼要归纳与评述(注:新中国诞生于一场新式的农民革命中,而这场革命的社会内容,至少对占中国绝大部分空间与人口的农村而言,就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伟大实践,而且土地改革过程中对中国农村的认识和研究,以及土改过程中逐村逐户地丈量、分配而形成的土地资料和农户分析资料,也是中国经济史上最具开发价值的信息宝库。不论就其社会价值还是学术价值而言,大概是现存旧中国农村研究的任何资料都无法比拟的,需专文另论,此处不表。)。 20年代至30年代,尤其是1925—1935年的10年间,中国掀起了一股对农村社会经济颇为关注的热潮。农村问题不仅经常见诸书刊报端,而且还第一次出现了用现代方法对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实地考查的学者群。到农村参加调查研究或实施某种“建设”的人们,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市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我市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X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我市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市,打造X经济升级版”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现代农业园区暨都市生态农业、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生态保护等现代农业“五大工程”建设,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主要农业工作指标增幅均达到或超过“十二五”预定目标,为全市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X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X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和全国果蔬标准化生产十强县,X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X市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和国家X鲫鱼种质资源保护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坚持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抓手,示范引领粮食稳产高产。“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4亿元,新建高标准粮田130余万亩,以X1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为代表的五大片区示范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积极推进以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应用为主的“一集成六统一”高产模式,全市共累计建立粮食“十、百、千、万”高产创建示范方566个。高标准粮田建设,有力地提升了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实现“十三连增”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五年来,全市粮食总产净增5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坚持集群式发展,强龙头,壮主体,重利益联结,带特色产业。“十二五”期间,围绕面品、瓜菜菌等特色产业,重点培育打造了5个省级产业化集群、6个成长型产业化集群、7个潜力型产业化集群,10亿元产业集群达到15个,集群年销售总收入达到252亿元。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持续加快。坚持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和平台,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新业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46个,面积80.3万亩。全年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蔬菜产量达到380万吨以上,水产品产量1.8万吨。编制了全市都市生态农业总体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两圈两岭三区三带”的空间布局和“一环四线两组团”的都市生态农业线路,绘制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积极推进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既有效保障了“菜

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 调查对象 农村经济、环境问题 一.调查内容 1.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我国环境现状 3.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4.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二.调查结果 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球经济危机没有改变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 (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仍是长期态势。 当前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总体稳定,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有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随着 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仍将处于平衡状态,阶段性、区域性、结 构性的短缺与过剩一直会交织存在,对农产品进口的依赖可能相应增长。 (2)2013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好于预期,但社会商品的通货膨胀影响了人们的购买 支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能出现变化。 (二)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和结构性特 征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在全球经济危机中表 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农业农村经济更加与国民经济高度相关。工业经济、城镇经济与农村 经济日益交融。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和 贸易对国内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空气、土地、淡水、海洋。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大。从1988年开始,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小或保持相对稳定;然而,二氧化硫和一些工业烟尘、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于2003年又重新攀升。这几年尤为明显。 (1)空气 中国空气质量一般来说较低。3/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劣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中。目前,有1/4的中国地区受到酸雨影响,中国北方城市更是受到雾霾的严重影响。使中国进入世界上受酸雨、雾霾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列。 (2)土地 中国19%的陆地面积已遭受土壤侵蚀,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破坏尤其严重,其受侵蚀土地面积高达70%。 (3)淡水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村庄现状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农村的更加重视,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下该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人们不在担心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营养健康问题,追求生活质量。家庭人均收入 有所提高,在相对稳定的收入情况下能够安居乐业。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土地问题。农村土地结构、人员结构和经营关系不合理,土地纠纷不断,许 多土地一时难以确权、确地到户。有些在外务工人员的土地常年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浪费了土地资源。 (二)村民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由于地理条件,文化水平限制,人们安于现状,培养了人们的懒惰心理,一有空闲时间就沉迷打牌、麻将,娱乐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发展意识, 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农民大多不愿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所以光靠农业收入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开销。农民参政意识不强,群众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三)社会事业发展极缓。教育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缺乏优秀教师, 大多家长不满现在的教育水平,而且大多数完成小学初中后选择了辍学,随大人在外务工, 有的小小年纪就选择了婚姻,法制科学意识淡薄。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小

病进行医治,当有重病时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人们健康水平不高,依然有“看病难、吃药贵”等难题。三、解决办法 (一)强化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各 类优新品种的引进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使产品走出 去占据市场。 (二)对于土地问题,首先要确定农业从业人口,最大限度的公平分配农村土地使用权,收回闲置土地,增大人均占有量;核实农村土地承包权,减少土地权界问题纠纷,为 农村土地出租、转让、入股提供重要依据。 (三)对于村民素质不高问题首先要抓好干部培训,从而起到引导带头作用。试想如果一个村的干部不带头又怎会让农民去接受指导思想,所以村干部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加大宣传力度。其次要抓好成人教育,在村里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讲演,确保美味农民都有一技之长,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在外务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要加强农民法律意识,要有权利义务意识,村干部定时进行村务公开,村民定时进行上访,提高村民维权意识,加强民主监督。 (四)以推进公共事业发展为重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使广大 农民学有所教、老友所得、住有所居。一要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学校建设宿舍,让较远地区的孩子能够得到有 效保障,安心学校,逐步提高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合理配置教师资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经济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中 国经济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一年。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未来五年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十二五”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途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1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时期前四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均增产2.3%,是“八五”时期以来增产最快的时期:棉花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年均产量达726.2万吨,比“十五”时期增加33.8%;油料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8年扭转前两年生产下滑的趋势,2009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糖料生产实现较快发展,年均增产6.6%,一举打破了“十五”时期徘徊的局面;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生产集中度和优质品率稳步提高,畜牧和水产品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进~步优化。 2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均新增1369千公顷,比“十五”时期年均新增量提高20%以上。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6.8亿人,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2.7%,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1.3个百分点:全国沼气用户达3600多万户,比“十五”时期末增加一倍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9%,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比“十五”时期末提高3个百分点。 3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全国“两基”入口覆盖率接近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广播电视、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书屋等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扭转了“十五”时期下滑的局面;2009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口达8.3亿人,补偿支出使7.6亿人次受益,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4.7倍和6.2倍;2009年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759.3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赢得了主动,也为“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 1 坚持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是党和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中央连续下发了7个“一号文件”,研究制定了“十一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分别就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等重大问题做出部署和安排,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2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是党和政府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做出的重大决策。“十一五”期间,在统筹

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

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学院食品科学学院 专业农业推广食品加工与安全 年级2013级 学号122013324040115 姓名冯璐 成绩 年月日

浅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冯璐 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目前存在的城乡差别问题,城乡差别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走向富裕的问题。本文从农民信息技术落后、农业产业化不足和农民增收途径少三个方面来分析解决这些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三农;农民;增加收入。 Discuss how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Feng Lu Abstract: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s the core of the farmer problem, the essence of the issue of farmer is the problems of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key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 farmers richer. Starting from the farmers lack of backwar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way less three aspects to analyze solve these factors that affect farmers' income.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Key words: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Farmers; Increase your income. 1.概述 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目前存在的城乡差别问题,城乡差别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走向富裕的问题。影响农民增加收入的因素很多,而且有些因素又沉积已久,并涉及到许多问题。解决“农民问题”就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提高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下面是给你带来的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一、基本概况 由于各乡镇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投入不足,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加之少数群众整体利益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致使乡、村公路的路产路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 清方村位于卢湖南部丘陵山区,地形狭长,被全乡12个行政村(社区)环绕,由原清方、小余二村合并而成,辖19个村民组,943户,人口3220人。设一个党总支,下辖二个党支部,四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8人,其中女性8人,男性80人。 总面积19 平方公里,山多地少,现有耕地亩,山林亩,其中毛竹4549亩,用材林2960亩,经济林766亩。有国家级和省级环保公益林万亩。集体林场一处,总面积1700余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以林业和外出务工为主。XX年度农民人均收入7400元。近年实施“村村通”工程,建成水泥路公里。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外欠债务十余万元,是XX县典型的难点村和贫困村之一。

二、发展优势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鼓扬红岩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雨天行走艰难,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16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是发展提速,历史机遇好。县委县政府提出“四位一体,四区同城”的发展战略,一些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卢村,卢村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近年来,清方村通过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出“建设美好家园,为美好乡村建设夯实基础”的口号,农村面貌显著改善,为加快发展凝聚了民心,营造了声势,奠定了基础。 二是党旗引领,发展势头好。深入开展党旗引领工程,力促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村增收。XX年以来,新建村组道路一条,维修道路四条,初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和认识 自x年x月份,我开始了自己的农村工作,工作几年来对农村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仅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和认识。 一、基本情况 我所服务的村是xx县xx镇xx村,全村共有农户x户,总人口x人,劳动力x人,总耕地面积x亩。年人均收入x元。农民收入主要为粮食、经济果林、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苹果。 二、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方面:l、农业投入偏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2、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发展滞后。3、土地经营规模小,人均占有耕地少,传统的种植业长年停留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水平。 (二)产业结构方面:1、主导产业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对相关产业拉动力小。2、产业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民的增收带动力不强。 (三)农民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弱,观念落后,重农轻商意识严重;小富则安,小成则满,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与市场风险意识。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针对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今后的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 (一)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先导就是观念引导、典型促动、政策引导,其中首要是观念,而关键是要转变村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外在市场压力+内在发展动力=团体活力。在这两种力双重作用下,村干部和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因此,首要转变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的观念,强化责任心,树立公仆意识,通过领导带动,典型促动,邻里帮带等方式,克服群众依赖思想,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开拓精神与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 (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 一切要以规划为先,建设一步到位,减少的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在公共设施,住宅规划上要坚持科学、超前、实用的原则。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方面入手.要“外塑形象”,“内聚精神”。 (三)要依托县乡经济发展,统筹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所以要依托县乡经济,发挥本村优势产业,转化经济发展的劣势项目,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壮大集煞经济,解决经济基础的问题。具体做法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经验,重新整合本村的矿产、土地、人力资源,采取集中创立的方式,达到扩大规模和集约经营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村民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完)汇报工作经济发展农村 2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70.1万吨,同比增长20%,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540元,同比增长1 5.4%,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攀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我县的主要作法是: 一、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争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稳,则天下安。**县作为我市农业大县,全省重要商品粮基地县,将多打粮、打好粮,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为已任,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围绕提高粮食产能,走出了一条不单单依靠“政策好”、不完全指望“天帮忙”,更依靠科学发展“人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固根本”的路子。通过认真组织实施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三化工程”,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年共筹措农田水利和农业开发资金3236万元,以抗旱除涝为重点,全面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总灌溉面积43万亩的龙头桥灌区骨干工程自2016年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7000万元。通过落实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大幅度增加补贴资金,全县已组建农机合作社15个,扶持发展农机大户1000户,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达到

1.2万台套,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加大对农民实施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力度,重点推广了水稻大棚育秧机插深施肥、玉米通透性栽培、大豆大垄密植等项技术,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良种覆盖率达到99%。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县筹措资金1200万元对农业基础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予以补贴。在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全县共完成深松整地60万亩,水利工程土方180万立方米,新建水稻育苗大棚32万平方米,农业阳光保险面积100万亩。通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亩产由201X年的269公斤提高到20**年347公斤,大幅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争取上级农业政策支持为契机,倾力建设全省现代农业试点,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的根本出路是现代化。为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现代装备水平,我们抢抓省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工程的难得机遇,成功争取并顺利实施了示范区建设。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按照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坚持大手笔、高起点,打造精品、培育亮点的原则,先行规划、配套建设,举全县之力、集各方资源,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为突破口,在标准化农田建设、农村泥草房改造、通村公路建设、村屯绿化、有线电视“村村通”、农村社区建设、农民远程教育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等18个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配套建设。并确定了三位副处级领导定点包扶、驻村办公,19个部门重点帮扶,强力推进。全年累计完成投资5869万元。目前,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完成组建工作,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 4.3万亩。通村公路、24栋别墅区、村办公楼、幼儿园和超市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年度建设计划,并规划建设了集“湿地观光—现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文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开好这次会议,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底气。 会议强调,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会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有巨大新增投资需求,用好这个空间,可以更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3期)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影响、启示与战略选择* 程国强 内容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中国严格履行加入承诺,农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对中国农业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农业不仅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而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市场贡献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但是,在农业对外开放中,也存在一些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包括,对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战略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缺乏对农业国际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农产品国际市场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今后随着中国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挑战。本文提出,要以加入世贸组织10年为推进农业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从全球视野、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认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稳步提升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促进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和良好环境。 关键词:农业对外开放WTO 农产品贸易 农业曾经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谈判的难点之一,也是受对外开放影响预期最悲观的产业之一。近10年来,有关市场开放、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张晓山、崔红志,2002;黄季焜等,2002;钟甫宁,2003;柯炳生,2005;程国强,2005;Anderson et al., 2010;牛盾,2011)。如何评价加入世贸组织10年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目前国内外学界和决策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回顾与评估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农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和辨识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以及需要重视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取向与政策选择。 *本文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农业改革发展”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本课题研 究还得到商务部政策研究项目以及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编号:ZBA1101)的资助。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 就农村信用社现在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 了探讨,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 向进行了介绍,然后就改革中相应存在 问题,提出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建议, 希望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今后不断壮大, 国有重要意义,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经济促进作用。农村信用社作为由农民入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地方性金融组织,它的服 务对象是农民,服务区域在农村,服务目标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 村信用社建社 50 多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然而,建国后成立的农村信用社都是以 行政指令组合而成的名义上的合作组织,从一开始就不符合“自愿、互助合作、民主管理”等合作制原则规范,经历了多次整顿、改革, 现在合作金融的基本属性已经所剩无几。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 农村信用社现有产权状况的多样性,农民参与农村信用社民主管理的意识低下等原因造成了农村信用社的亏损和历史包袱严重,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迁的国家偏好和农民的接受程度之间存在着矛盾,信用社复杂的股权结构和长期的“官办”色彩更加剧了这一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结构不断改进,农村金融竞争已经越发激烈,如何使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一、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问题 1、金融风险日益累积。由于众多历史 遗留问题,各地农村信用社都有为数不小的不良资产,随着农信社改革的不断深入,信贷风险也日渐显现,不良信贷资产额和不良资产比率也直线上升,我国农村信用社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4%,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资 产负债率甚至超过了70%。而且贷款到期转 据较多,贷款到期后,只要能收回贷款利息,诸多信用社都采取办理转据方式,有的大额贷款多次转贷,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掩盖了潜在的信贷风险。部分地区放贷收息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信用社为片面完成收息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发展好农村经济,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到对农村进行三次重大政策改革,再到彻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这个中国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农民——这批占全国总人数7成的人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村民的的谈论中,我看到了家乡经济的发展,但也感受到了城乡经济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农村、经济、收入、问题 正文 为了能够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考察保定市农村的变化和发展,在 12月4号和5号这两天,对保定市北市区村民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 查,内容主要涉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方面。我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问 卷调查,在此过程中我收获颇多。 我这次调查是选取的是王庄村、前辛庄村、后辛庄村、冯庄村、, 尚庄村五村。每个村发放20份调查问卷,共100份。调查问卷的的 对象主要是农民,发放问卷方式是随机抽出五排,每排隔五户发放一 份。 问卷资料 第 1 题 您的职业是

题目选项答卷数量答卷比例 A.务农 42 42% B.乡镇企事业单位 25 25% C.政府机关 5 5% D.个体 12 12% E.农民工 10 10% F.其他 6 6% 第 2 题 您家一个月的总收入大概是多少 , 题目选项答卷数量答卷比例 A.1000元以下 42 42% B.1000元-3000元 44 44% C.3000元-5000元 10 10% D..5000元以上 4 4% 第 3 题 您收入的主要来源 : 题目选项答卷数量答卷比例 A.农产品收入 28 28% B.养殖业 20 20% C.本地乡村企业收入 23 23% D.外出打工 12 12% E.自己的企业 8 8% F.其它 9 9 % 第 4 题 您认为农村家庭最想得到的社会保障: 题目选项答卷数量答卷比例

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长顺县交麻乡交麻村下辖16个村民组,502户,总人口2053人,耕地面积5410亩。主要产业是以养猪、养鸡、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生姜为主的种植业,全村集体经济偏于薄弱。 今年来,随着中央、省、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本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 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年,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万元,在全乡4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 1、从业人员分布情况。 现全村共有**人,其中:男性**人,女性**人,18岁以下人数为**人,18—60岁之间人数为**人,60岁以上人数为**人,劳动力人口数为**人。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从事二、三产业的为**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其中:**人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人从事其他行业。 2、产业结构情况。 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种植为主。以20**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亩,总产量**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牛、羊和鸡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进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降实科学进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进展,推动xx镇农村经济健康进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xx镇农村经济进展状况 xx镇位于中江县南端,距镇城约40公里,属丘陵地区。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辖22个村,2个居委会,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近40000人,非农业人口3000余人。我镇农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养别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别够等因素制约,新阶段xx镇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日子条件相对较差。由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别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峻,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完全解决。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养低下,进展意识别强。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还是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进展意识别强。同意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都是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治理模式。农村有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哺育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同意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三)农村社会事业进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进展难。农村教育水平已别能满脚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如今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峻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操纵、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民增收渠道别多。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xx镇别断探究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辟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二、对加快xx镇农村经济进展对策建议 (一)明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进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立的深化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为农村带来新的进展机遇,,我镇提出了“保稳定、抓重建、强三农、壮支柱、促进展、创辉煌”的总体工作思路,以科学进展观统揽“三农”工作,在“抓重建”和“强三农”上狠下功夫,紧紧环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抓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家富民安康工程、扶贫开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进展能力别断增强。 (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进展基本制度建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给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进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哺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进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治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省集约、严格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爱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进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业进展道路。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进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一是大力进展特色效益农业。二是加快进展二、三产业。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别断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