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信息汇总表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信息汇总表

郑州航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信息汇总表

学院(公章):填报日期:

信息化给教学带来的变革(1)

信息化教育给教学带来的变革 单位: 姓名:

摘要: 进入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明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教育变革师生关系转型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空前提高,从近些年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教育部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到各地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因此“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又存在这怎样的关系?教育信息化会对教学带来怎样的变革?……”这些都是我们中国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依次看看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信息化教学改革

信息化教学改革 一、信息化教学改革简介 1、改革的背景 光华教育集团作为一个老牌的民办教育机构,有十多年的办 学历史,一直致力于改革创新,走在教改的前沿。早在1997年集 团就在无锡光华学校就率先进行了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教学中使 用先进的教学软件开展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并组织开展学习 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进行了“分层分类,跑班上课”,在教育 上开展了“导师制”,“自主德育模式”“个案教育”等教育模式。 积累了丰富的教改理论及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是未来 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已是教育界的共识,适应信息化社会也 成为世界各国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光华集团董事长何光华先生敏锐的感觉到,光华集团升级改造, 第二次创业的机会到了,高瞻远瞩地提出"44321光华教育模式",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教学中,全面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他一边 对校园硬件全面升级改造,打造了网络化教室,添置了大量设备;一边对老师进行理论培训,要求教师全面进行改革实践,结合网 络化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创新和教育模式创新。恰在此时,教育部 发布了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号),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改革的决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创新活动。 2、信息化课改情况简介 (1)、信息化教学是指依托网络,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设 计为手段,储存、传递学习资源,管理、评估教学信息的交互活动。广义上讲,是指在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狭义上讲,

是指网络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 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改革,目 前我们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改革实践。 (2)主要特点: 课堂特点: 学生一人一台笔记本电脑,教师拥有多媒体教学硬件设备。 每个教室有六个长条形网络学习用桌,学生方阵式排位,根据教 室人数按照异质分组原则4—6人一组,每个小组在不同课堂都有 学科委员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集体探究。学生在这节 课是“兵”,下节课可能就是“将”,实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事做,教室前后两块黑板是学生表演的阵地,学校的腾讯通通讯平 台也是交流、创造和展示的舞台,力求在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做“活”教学。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点燃学 生学习的热情、求知的激情和主动的精神。 角色的转变: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专家和权威转变为“领航员”。教师是教 学过程的组织者,学习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是乐于协作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拥有大量经过教师选择设计的学习资源,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 校也将变得更像寓教于乐的天地,在这里可以了解社会的功能,学 习解决处理小组协作所遇到的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课程更为 有趣,更有吸引力,更有个性化……,学校不再枯燥,而变得更为 有趣,人人向往! B-learning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浅析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作者:————————————————————————————————日期: 2

浅析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青州市云门山街道青龙回民小学江爱美赵忠云摘要: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必将推动中国教育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创新人才 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息化教育的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一、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教材多媒体化。教材多媒体化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 (2)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它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 (3)学习自主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4)任务合作化。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平台的研究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平台的研究 摘要:笔者从本校智慧校园建设出发,针对信息化教学改革方面,对搭建信息 化教改平台中的技术参数和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打造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 习环境的“移动数字化课堂”,深刻改变学校教与学的方式。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改革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指出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要求深入落实《教育信息 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好教育信息化“奋进之笔”,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 的学习能力。”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逐 步深入,新型教学应用信息化形式,为实现学生“减负”、助力教师改革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式,利用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已成为 我国教育界全行业关注的热点。 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是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工作重点 是教学方式的信息化变革,需要对教学方式整体设计,是软硬件、资源与教学过 程的重新整合。随着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与应用尝试,承载应用的方式逐 渐从笨重的PC和笔记本电脑演变到轻巧便携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数字化教学改革相关应用的内容也从硬件采购、网络建设为主,变成了将数 字终端、软件、资源、平台等集成为一体的整体性解决方案的全面部署。信息化 教学改革平台建设应遵循如下思路: 一、信息化教学改革平台结构体系 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现阶段由多个应用系统和两项服务构成: “服务系统”是整个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的基础部分,也是整个平台的核心部分,平台运行涉及到的学校、院系、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信息、报表等要 素都在服务系统中才能建立、编辑或删除,其他应用系统的信息和业务处理,都 要通过“服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存储和统计查询。 “课程开发系统”和“教学系统” 是用数字化手段承载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材 准备、备课、授课、作业管理等日常教学工作的应用部分,是改变教学模式的有 益探索,是引导教师“易教乐教”的现代化工具,是落实教改任务中“教”这方面工 作的重要系统模块。 “学习系统”和“移动学习系统”是用新颖的数字化手段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转变学习习惯的应用部分,是引导学生“易学乐学”“终生学习”的现代化工具,是落实教改任务中“学”这方面工作的重要系统模块。 “能力测试系统”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多终端上使用随 堂快测、网络练习、网络考试等功能,有效地检验授课与学习的效果,提升教师 授课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习跟踪系统”用于管理学生实习环节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 的实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动态,掌握学生实习作业和实习日志等情况;学生可以 随时汇报实习情况,及时完成实习作业,按要求填写实习日志,便于学校对实习

信息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信息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基础 (一)背景 交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秉承“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优化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做人才准备。 经过一年的建设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与条件建设等6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共完成37项具体任务,任务完成率在95%以上。 二、思路与目标 (一)预定目标 1.信息化课程: ①微课程:《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2.立体化教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3.信息化资源: ①核心课程的无纸化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②教学软件:《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③信息化试题库《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4.信息化考试: 《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驾驶技术》 5.信息化教学大赛 参加集团信息化教学大赛、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基本思路 1.信息化课程: ①微课程:《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2.立体化教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3.信息化资源: ①核心课程的无纸化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②教学软件:《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③信息化试题库《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4.信息化考试: 《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驾驶技术》 5.信息化教学大赛 参加集团信息化教学大赛、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 三、实施内容 1.信息化课程: ①微课程:《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2.立体化教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3.信息化资源: ①核心课程的无纸化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②教学软件:《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③信息化试题库《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4.信息化考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及应用

辛业与科妆iM云2019年第18卷第5期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及应用□刘辉周艳玲李浪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思维应运而生,传统行业融入互联网创造出新的经济生态,充分优化和集中社会资源配置,社会创新力和生产力得到有效提高,"互联网+”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教育结合“互联网+”是时代发展趋势,在线课程符合“互联网+”教育,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以及访谈了解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发展现状,分析高校信息化改革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策略,以期帮助高等院校充分利用在线课程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帮助高校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18]436号No:538)和2017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编号:201701048037,201702071007)与衡阳师范,学院优质课程立项建设项目(编号:校教字[2017]41号)及2017年度南华大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编号:2017XYB19)和2018年度南华大学校辅导员工作研究项目 (编号:2018XSZ0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辉(1980~),男,湖南长沙人;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周艳玲,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李浪,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现状 (一)在线课程对传统课堂教学造成一定冲击。"互联网+”教育时代,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课堂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在线课程教学的高校数量不多。大部分高校没有组建专门的线上课程开发团队,线上课程建设资金不足,开发线上课程人力资源有限。就目前高校的教育现状来看,建设开展在线课程会对传统教学造成一定冲击,存在学生更喜欢线上课程学习,不重视传统教学,导致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时学习态度散漫,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不符合在线课程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大部分高校仅开设了部分公共选修课试水线上课程,高校需要一定时间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深化在线课程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助力信息化教学改革。 (二)高校现行管理制度不适用于在线课程。在线课程与传统教学考核方式差异巨大,高校传统教学以学分制作为课程学习考核方式,学生学习必须从头开始直至全部完成学习课程才能得到相应学分,在线课程可随时加入,如遇突发情况需要退出课程学习不会对学生造成实质性损失。传统教学的考核与管理模式不适用于线上课程与传统课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线上课程考核主要以线上课堂作业和开放性习题为主,教师与学生互动有限。现行教育管理制度下,如何处理学生线上课程学习产生的学习数据成为亟待解决问题。高校需要获得企业资金和渠道上的支持,合作开发线上课程,教育企业开发课程趋于形式化,缺乏实际教学经验,以营利为主的商业化课程开发模式不能有效结合高校实际教学情况,不利于高校开展个性化特色教学,实际应用效果不佳,对信息化教学改革收效甚微。 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策略 (一)引进资源同时注重自主开发线上课程。高校在线上课程建设初期,自身线上课程开发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应大量甄选引入优秀的线上教育资源,教师对较为成熟的线上课程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分析课程结构,探索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高校应积极组建线上课程开发团队,结合已有线上课程资源开发符合本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特色线上课程。不同高校之间应积极交流合作,共同发起线上课程项目。协同开发线上课程,有利于院校在合作实践中发现本身线上课程开发存在的不足,深化线上课程开发理论,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为奠定校园网上在线课程的建设基础与技术,可实现校企合作,由企业与学校共同针对人才培养计划,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在线网络课程,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根据高校教师设计的在线网络课程设置计划,进行技术重组与设备配置,共同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减轻学校资金与技术负担的同时,深化校企合作,也为企业提供线上员工培训途径。 (二)建设与应用并重,促进信息化教学应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公选课程以及课外拓展课程等,都是以共享、开放、协作为主,在线开放课程设置中要拓展协作渠道,除却一般的师生交流的论坛、在线答疑等,还要加入测试以及作业互评等环节。根据高校教育教学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优化拓展线上课程的建设功能与教学环节,注重引入现代化教育理念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利用在线开放课程产生的海量数据,用大数据技术挖掘信息价值,以此构建课程反馈体系,持续促进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模式优化以及教学管理方式革新。 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促进信息化改革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形成教学管理新格局。在建设与应用过程中,需依据在线开放课程的操作与课程资源挖掘等,注重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通过在线网络培训以及信息技术考核等,依托于系统化的培训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使得教师能够在信息化环境下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师强化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同时,学校倡导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 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19(18)5-183?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在社会各层面的普遍应用,将信息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极大程度的丰富了课堂内容,改善了课堂的质量,为我国高校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本文从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如何更有效的在课堂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伴随这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各层面开始熟练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各方面的效率。在新的教育体质改革下,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课堂方式,无局限性的教学空间限制,致使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极大程度的得到了改善和转变,开始大规模的被我国高校接受和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特征及现状 1、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特征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已经被绝大多数的人所认同,在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日益明显,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将信息化应用到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是教育发展的必须,但是由于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在教学课堂中无法更好的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从而无法真正的解决高校课堂的效率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是将学生转变为技术人才从而送入社会的一个过程,在这种明确的目的下,就要求高校的教学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自主能力,培养学习独立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必须要求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具备随时接受新技术,学习新知识的心理态度。 2、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1] 首先,课堂教学有着十分明显的目的性。在我国高校的课堂学习中,每节课都有十分明显的目的性,表现为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学到什么,而课堂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围绕更好完成这一目的来进行,也就是说在每一节课学生必须要学会一些相应的知识。将整个课堂定义为学会,学生就存在一个很强的被动性,同时也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将课堂看作是学习知识,学会知识的场所。 其次,课堂以老师和学生共同为主体。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很早就意识到了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原本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为与老师共同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还是主要利用老师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加了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加入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平台的研究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平台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25T14:52:48.0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1期作者:崔瑛瑞董汉卿[导读]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笔者从本校智慧校园建设出发,针对信息化教学改革方面,对搭建信息化教改平台中的技术参数和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打造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移动数字化课堂”,深刻改变学校教与学的方式。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改革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指出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要求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好教育信息化“奋进之笔”,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新型教学应用信息化形式,为实现学生“减负”、助力教师改革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式,利用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全行业关注的热点。 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是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工作重点是教学方式的信息化变革,需要对教学方式整体设计,是软硬件、资源与教学过程的重新整合。随着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与应用尝试,承载应用的方式逐渐从笨重的PC和笔记本电脑演变到轻巧便携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数字化教学改革相关应用的内容也从硬件采购、网络建设为主,变成了将数字终端、软件、资源、平台等集成为一体的整体性解决方案的全面部署。信息化教学改革平台建设应遵循如下思路: 一、信息化教学改革平台结构体系 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现阶段由多个应用系统和两项服务构成:“服务系统”是整个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的基础部分,也是整个平台的核心部分,平台运行涉及到的学校、院系、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信息、报表等要素都在服务系统中才能建立、编辑或删除,其他应用系统的信息和业务处理,都要通过“服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存储和统计查询。 “课程开发系统”和“教学系统” 是用数字化手段承载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材准备、备课、授课、作业管理等日常教学工作的应用部分,是改变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是引导教师“易教乐教”的现代化工具,是落实教改任务中“教”这方面工作的重要系统模块。 “学习系统”和“移动学习系统”是用新颖的数字化手段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转变学习习惯的应用部分,是引导学生“易学乐学”“终生学习”的现代化工具,是落实教改任务中“学”这方面工作的重要系统模块。 “能力测试系统”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多终端上使用随堂快测、网络练习、网络考试等功能,有效地检验授课与学习的效果,提升教师授课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习跟踪系统”用于管理学生实习环节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动态,掌握学生实习作业和实习日志等情况;学生可以随时汇报实习情况,及时完成实习作业,按要求填写实习日志,便于学校对实习在外学生的综合管理。 “实训管理系统”可提供实训环节学生安全、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及实习期间学习管理等。 “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系统”及“决策分析支持”为院系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数字化课程”和“资源”解决如何将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二、平台设计思路 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立足于教学改革趋势,为各级学校教学改革进程服务,因此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为:1.单向教学改为互动教学(翻转课堂);2.充分利用资源,使用生动的多媒体课程;3.教、学、做结合的学习过程,强化知识;4.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终生学习的习惯;5.涵盖教学、课后、实习、实训、考试等教学全过程管理。 三、平台建设原则 1.简便性。信息化教学改革平台的建设要支持多系统的设计,降低应用门槛,简单易用;支持多种终端,操作简便;界面人性化,课堂和视频教学要稳定、流畅、无延时;支持对教学情况的快速分析。 2.直观性。教师可以将课程、授课计划、备课、随堂测验等结合应用。学生预习、学习、复习可以进行标注,也可以随时修改,跨空间与时间,满足全天候学习需要。 3.实用性。多终端的应用,可以杜绝学生贪玩厌学的问题,提高学生对课业的兴趣,学习时乐在其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测验、练习、考试等日常工作有机结合,避免工作的遗漏,保证教学工作的效果。 四、平台应用优势 1.课程和资源充分融合。利用平台进行教学,可以将知识点按照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虚拟仿真、习题、任务、案例等形成各种资源,通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来实现这些沉淀在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2.覆盖教学全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涉及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作业提交等全过程的学习环境,达到课下可以随时学习和老师互动交流的学习效果,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业余时间的充分利用。 信息化教学改革平台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条件,将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于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对课程相关知识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并进一步培养他们通过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以便于其它课程的学习,以满足现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育变革与信息化

教育变革与信息化 ——教育与信息的融合创新之路【摘要】近几年来,教育信息化从应用整合走向融合创新:组织创新是载体、观念变革是先导,制度革新是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观念变革;组织创新; 【Abstract】In recent years,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has from the applicationintegration to integration innovation:Organization innovation is the carrier ;The concept of change is the leading, system innovationis the guarantee. 【Key words】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Change of concept;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应当说,在过去的十几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停留在整合层次,效益并未彰显。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就是要从应用整合走向融合创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无疑需要教育教学的全面革新。 一、组织创新——走向融合的载体 与观念变革同步的是教育组织各环节的变革与创新。走向全面融合,需要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努力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通过情境设学科交叉、信息获取、开放交互、民主讨论、协作互助、作品生成等方式,

信息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信息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09-09-18T17:57:12.390Z 来源:《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孟祥磊,付俊,王正[导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学校山东青州 262500)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员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2-0168-01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也对现行教育体制形成冲击。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融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环境以及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得人们关于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教育思想,甚至教学体制的变革。 1 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 互联网为广大教员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员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进行教学,从而实现了互联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信息化教学还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2 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可以从网络的资源库中各取所需,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并撰写小论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依托网络环境提供的技术条件,彻底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施以教员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搜索、收集、筛选、重组信息的能力。 3 信息化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 随着我国教学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越来越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涉足信息化教学。但与此同时,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建设要求比较低,教学效率比较高,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则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本身。而目前的信息化教学也并非十全十美。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各有长短,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和适合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4 构建适合的网络学习平台 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师生往往处于异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与爱好,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与学习步骤。教师处于辅导、服务的地位,所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化、个性化、能方便获取信息资源的网络平台是信息化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网络平台是学校教与学的纽带,学生可以从网络平台上得到更多的知识信息,也能及时地发布自己的信息,并实现网上交流、讨论。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而且大大丰富和充实课余生活。教师的备课可从网络平台中获得更多教学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方便地、有选择地比较教学信息资源,然后向学生进行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基于网络的学习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学习环境的建设会逐步趋向于完善,基于网络的学习也必将成为人们在未来社会中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他方式有待进一步开发。总之,我们要依托校园网络,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 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结合目前我国学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以及本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现实,笔者提出几点思考: 5.1提高认识,勇于创新 提高认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开展信息化教学是大势所趋,无论如何,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因此,一切有可能的学校都应该创造条件开展信息化教学。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问题上,可以以精品课程建设的形式以点带面,重点突破。 5.2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和管理队伍 信息化教学的主管部门是学校,是信息化教学的研究者、管理者、培训指导者和保障者,起着领头雁的作用。因此,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正常开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和管理队伍至关重要。 5.3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培训与研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培训,研讨网络教育的开展,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技术机构应不断地对广大的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制作网络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5.4综合利用开发网络功能 注重开发网络功能,为信息化教学开展提供技术保障。网络建成以后,只有不断开发其功能,才能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支持。一些院校校园网建成以后,仅仅是作为文件传输的工具,网络运行效益极低,这不仅是巨大的浪费,更给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技术上的障碍。我们要依托校园网,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王英芳.网络环境对师生互动的影响.中国青年,2004.

信息化促进教学变革与创新

信息化促进教学变革与创新 摘要:目前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来说,智慧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势,其主要是通过利用互联网促使教学系统能够进一步走向网络化以及广泛化的重要途径。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利用相关的技术和整个教育发展相互结合,能够进一步对其教学的改革进行目标的达到。其不仅能够对相关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还能够进一步对整个教育的模式和学生们感知能力以及学习的方式进行相应 的创新。因此,在目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目前我国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发展的必然要求 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信息化手段的教学变革创新途径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创新;智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105-2 1 目前我国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其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只是对于其自身教学的方式以及相关的方法等等进行了一定的 转变,在其转变的过程中利用了相对比较多的人力资源以及

物力资源,这就在某些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创新的速度,但是对于其根本模式的创新没有进行相应的重视。 对于教学的模式来说,其主要说的是在相关的理论基础条件下,利用课堂的教育教学为主要的基础,对各个能够保证其教学过程达到相应的目标的因素进行相应的融合,进而促使其能够融合成相对比较稳定并且操作相对简单的教学 结构。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其主体都是老师,老师通过相应的知识解答并且进行相应的教学等等向学生们传输一 定的知识结构。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被动,而对于各种教学器材来说都是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提高老师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能力,但是会促使学生们失去主动的感知能力,进而对学生们自由发挥的能力进行了限制,这种教学模式长时间的发展下去,就会促使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机械化,没有创新能力,进而阻碍了人才的建设。 2 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与创新的主要要求 首先就需要相关的学校和老师对教学的主要性质进行 相应的了解,并且还要将相对创新的理论作为主要的基础,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转变,促使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将学生以及老师进行相应的融合,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还能够保证其课堂的学习气氛。其次就是要对其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转变,促使教师

推行“1 n”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新模式铸就教学改革新成果

推行“1+n”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新模式 铸就教学改革新成果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导图 一、实施背景 自2011年,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应用为切入点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传统的纸质资源、单一的面授式

教学等都已不切合当前高职院校教学需求,基于普通网站开发立体、多元化的课程,需要专业团队,投入较大而教学应用率也不高的现状,为解决课程教学吸引力不够、教学效率与效益待提升、教学过程管理不足、教学评价不全面等教学问题。学院坚持一切为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原则,紧紧围绕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精神与态度”的培养需求,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借助信息技术元素,有效改造和优化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构建并推行了“1+n”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模式(“1”是指基于信息技术,“n”是项目化、任务驱动式、案例式、问题导向等基于行动导向的多元教学方法,见图1),取得了显著教学改革成效并予以了推广应用。学院为省级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学校、创新应用示范校,信息化教学创新经验荣获“第五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参加全国性成果展4次,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50余次,在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组织高峰论坛等省级以上会议推介12场次,湖南工业大学、浙江机电等20余所省内外院校来校交流,项目组成员分别到湘潭大学等15所兄弟院校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指导近30场次。 图1 “1+n”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新模式示意图

二、模式创新及其成效 (一)信息化模式创新 以项目导向,在系统设计和推进从“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制定与完善→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教学实施”四个层面教学改革中,基于“学、做、养”一体教学实施路径,将信息技术应用深度融入课程教学改革全过程,探索和实践信息化教学新模式。 1.从试点到常态推进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应用 一是开发与应用多元、立体化课程资源。组织一线骨干教师基于云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开发与应用精细化、情境化的空间课程和MOOC/MOOT(即慕课与立体化教材)与社区课程,即建即用,开放共享,增强课前课后学习指导的针对性和师生交互便捷性,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翻转;针对性开发与应用微课,激活课堂,化解教学难点、增强课堂吸引力并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需求;系统开发单元测试题库,促进课程学习中“学、练”结合和随时随机检测,促进质量诊断与改进;打造基于云空间的化工仿真教学平台,创建集化工文化、知识推广与专业教学于一体的化工数字博物馆,解决化工现场实训难问题,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开放训练。 二是全面推行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学院从2014年始分专业遴选28门课程进行试点,采取课程团队协同创新模式,开展以基于云平台和“五分钟”课程(微课)等碎片化资源建设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探索。并将巧用信息技术作为每年一度的“十佳优质课堂”评选及日常评教的课堂评价重要指标之一(见图2),从点到面推进信

2018年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改革(上)(试题及答案)

本次考试[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改革(上)] 您的得分为98分

第 1 题 域名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各国家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真正水平。 第 2 题 当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际带宽出口显著提高。 第 3 题 我国互联网增值业全面发展,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活跃。 第 4 题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对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 5 题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部组建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袁贵仁部长亲任组长。 第 6 题 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并不高。 第 7 题 2006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 第 8 题 北美洲域名占全球总域名的68.5%。 第 9 题 宽带中国战略将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进度。

第 10 题 过去二十年,国家互联网的接入骨干直联点一直是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点。 第 11 题 截至2013 年 12 月,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年增长率为79.3%。 第 12 题 目前,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快,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第 13 题 目前,我国IPV6的地址数持续提高。 第 14 题 目前,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亿。 第 15 题 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 展的战略选择。 第 16 题 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由中央电教馆承担。 第 17 题 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关于物理设施的接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来具体负责。 第 18 题 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关于电子政务和交易信息数据的搜集和管理,由教育部 信息中心负责。 第 19 题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为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共享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均衡。 第 20 题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为,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 化目标任务。 第 21 题 目前我国16%的小学、46%的初中、77%的高中、100%的大学建立了校园网络。 第 22 题 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主干网2004年建成开通。 第 23 题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 24 题 我国将构建全国教育系统统一网络域名服务体系。 第 25 题 国家教育信息化高速网络将积极运用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为教育部直属单位及各 省厅布署下一代互联网接入及应用。 第 26 题 国家教育信息化高速网络会将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基础应用纳入其中。 第 27 题 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是世界三大学术网之一。 第 28 题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覆盖全国、互联互通, 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 第 29 题 《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信息化支撑技术队伍规模将达到教职工总数的 4%以上。 第 30 题 《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60%高校将建立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 大学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进一步深入。 第 31 题 我国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 第 32 题 《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高校建成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开展混 合式教学。 第 33 题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建于()。 第 34 题 ()年9月20日: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成功发出。 第 35 题 2000年,党的()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第 36 题 2014年,成立了以()为组长的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 第 37 题 截止到2013年12月,全球网民数约(),普及率为38.8%。

信息化给教学带来的变革

信息化教育给教学 带来的变革 单位: 姓名: 信息化教育给教学带来的变革 摘要: 进入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明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教育变革?师生关系转型 信息化教育给教学带来的变革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空前提高,从近些年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教育部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到各地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因此“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又存在这怎样的关系?教育信息化会对教学带来怎样的变革?……”这些都是我们中国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依次看看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二、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以被用于促进教育革新,也可以被用于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因此,教育技术变了,教学方法也得相应变革。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由教师的教育观念所支配的。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所以,对于我国广大教师来说,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