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金字塔导游词

古埃及金字塔导游词

【篇一:埃及金字塔解读作业】

五下《15、埃及的金字塔》教学价值分析

涅槃学号2150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介绍金字塔的地点),可

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概括介绍金字塔的外观。“角锥形”写出了它独特的外形,“巍然屹立”和“傲对碧空”写出了它独特的气概,隐含了作者对埃及金字塔的赞佩之意。)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举世闻名”四字,

是对埃及金字塔的总括。为何举世闻名?从课文中所能找到的依据是:外观的宏伟,做工的精巧,建造方法的奇特。)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介绍金字塔的用途。)大约在公元

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两句是顺承“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这一句而来,是对这一句的解释——什么是“法老”,为什么说“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努力把话说明白,说清楚,正是说明文的行文特点。“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也同时交待了埃及金字塔建造的大致时间。)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

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这两句,既

是对金字塔外形的具体介绍,是对前文“角锥形”这一术语的诠释,

又交待了“金字塔”这一名称的来历。)

(课文一二两小节大致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地点、外观、用途、修

造的时间以及名称的来历。介绍一件事物,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本文给学生以一定的参考。)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一句句子给读者以下信息:从“各王朝”一词知道埃及金字塔是由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不是由一个王朝修

建的;由“大大小小”一词知道,这些金字塔有大有小;由“70多座”

知道埃及金字塔的数量惊人;当然,我们还知道了最大的金字塔是

胡夫金字塔。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信息的丰富性和用词的准确性。为什么用“70多座”而不是用具体的数字?带着这个疑

问查阅网上资料,才发现迄今为止,已发现金字塔一百多座,而且

数目不一。由此可见,随着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发现的金字塔数量

在不断增加,所以作者在这儿用概数而不是确数。这进一步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基于实际情况,建议编者把此处修改为“一百多座”。)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一句具体写胡夫金字塔的高,用了两种说明方法,先是列数字,再是和40层高的摩天大厦作比较。“相当于”一词用词准确。)绕金

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这一句具体写胡夫金字塔

底边周长之长。为什么不具体写四条底边的长度呢?查阅资料得知,胡夫金字塔四条底边的长度各不相同:北壁底边长230.253米,南

壁底边长2305454米,东壁底边长230.391米,西壁底边长

230.357米,一一列出显得累赘而无必要。这正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

平实的特点。“差不多”一词再次体现了说明文用词准确科学的特点。)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这一句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巨石的数量之多,重量之大。)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

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

一句进一步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修建胡夫金字塔的

所用的石头之多、之大。)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

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

插不进去。(这一句,具体写金字塔的做工精巧。有人说,这一句

运用了“形象描述”的说明方法,遍查资料,没有“形象描述”这一说

明方法,存疑。有人说,“形象描述”就是“摹状貌”,觉得两者有相

似之处,也有区别,亦存疑。金字塔的做工精巧,其实体现在好多

方面,如塔基的东南角比西北角仅仅高出16毫米,四个角都接近90度,每面的倾斜角都约为52度等等。作者在这儿,为什么单单选择

石块的平整与紧密呢?我的思考,这篇文章是写给普通大众看的,

作者从读者出发,尽量选择贴近读者、容易为读者所理解的材料组

建这篇文章,因而语言平实质朴,尽量少用或不用相关术语。由此

可见,写作材料的筛选,语言风格的选择,与作者的写作目的、预

设的读者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

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这一句再次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人数

之多,时间之长。)

(如果说一二小节是对埃及金字塔总的介绍,那么这一小节就是选

取其中一个“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胡夫金字塔作具体的介绍。埃

及金字塔数量众多,一一介绍不可能,只是概括介绍又有“隔靴搔痒”之感,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是作者必然的选择。

这一小节分别从金字塔的高度、塔基的周长、修建金字塔的石块数

量之多和重量之大、修建的人数之多和修建的时间之长等方面重点

介绍金字塔的宏伟,分别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条理清晰,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这一小节还以“形象描述”的方式介绍了金字塔的做工精巧。)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这是一句过

渡句,也是一句设问句。“宏伟”和“精巧”承上而来,巧妙点出金字

塔的特点,“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开启下文,激发读者兴趣,暗

示下文内容。)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勤劳”“聪明”“科学”,这些词语,都暗含着作者对古埃及人的赞叹之情,与课文的结尾相呼应。说明文的语言,固然要科学准确,但作者仍

然会在行文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倾向,此处可见一斑。)他们把石头

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

上拉不动,于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前文说到,这些石块

平均有二点五吨重,于是,读者自然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古埃及

人是如何搬运这些巨大的石块的?这两句正是解答这个疑问的。应

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有许多种,作者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种。为

什么选取这一种而不是选取其他的呢?也可以推敲一下。)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

来呢?(又是一句设问句。说明文中,常见设问句式,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这种句式既可以提示作者要介绍的主要信息,

又可以引起读者注意。)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

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

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据说”一词,说明这不是作者亲眼所见,目前这只是科学家的一种推测,和前文的“相当于”“差不多”等词语

一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科学准确的特点。)这样一层层砌上去,

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这两个小节,以质朴平实的文字,清晰地介绍了“金字塔是怎样建

造起来的”。)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矗立”“起伏”“四五千年”这几个词语,与前文的“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公元前27世纪”等词语相互照应,进一步突出了金字塔的历史悠久、气概非凡、坚不可摧,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

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一结论。)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

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句话总结全文,也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全文正是围绕这一句来组织材料的。写金字塔历史悠久,写金字塔

外观宏观,写金字塔做工精巧,写金字塔建筑方法奇特,正是为了

突出古埃及人民的智慧。作者对金字塔的赞叹,对古埃及人民的赞美,也就隐含其中。为什么选择此而不选择彼(如外星人建造说、

史前文明建造说),在学生面前不深究。)

综述:

本文是一篇说明性文章。

从内容看,本文主要向读者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以及金

字塔是怎样建造的,表达了作者对埃及金字塔这一人类奇迹和古埃

及人民的智慧的赞叹。

从语言看,本文语言质朴平实,科学准确,贴近读者。

从说明方法看,本文主要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形象描述”等说明方法。

从说明顺序看,本文先概括介绍金字塔的地点、外观、用途、修造

的时间和名称的来历,再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具体介绍金字塔的宏伟

与精巧,然后介绍金字塔是怎样建造的,全文紧扣“古埃及人民智慧

的结晶”一句组织材料,条理清晰。

从文章结构看,全文主要有四个特色:一是点面结合,先概括后具体;二是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这一句过渡句承接上下文,巧妙点明全文的主要内容;三是以设问

的形式介绍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四是首尾呼应,篇末画龙点睛。

这些内容,哪些可教?哪些应教?哪些需要重点教呢?我们回过来

再来看课标和教材。

关于说明性文章,课标里高年级的阅读目标这样写道:“阅读说明性

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本单元的另两篇说明性课文,课后习题也都有这样的设计:“这篇课

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

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由此可见,“阅读说明性文章,能够抓住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如何抓住要点?从本文的结构特点出发,可通过过渡句抓取本文的

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来看“宏伟”“精巧”“如何建造”与“智慧的

结晶”之间的联系,体会作者蕴藏在行文之间的赞叹之情。

那么,“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一目标又该落实到何种程度呢?在三四年级,没有与说明性文章相关的教学目标,所以,从课标来看,五年级学生应该是在不要求学生知道说明方法具体名称的前提下,初步了解“这样写的好处”;而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学

生对这些说明方法已有初步的了解,能够说出这些说明方法的具体

名称并能辨别。根据学生的学情,可以把此处的教

【篇二:湖南世界之窗导游词】

湖南世界之窗导游词

长沙世界之窗将世界各国的今古奇观、历史遗迹、风光名胜、建筑

民居、各种形式的艺术杰作以及风土人情和歌舞表演汇集于一园。

下面是湖南世界之窗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湖南世界之窗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光临长沙世界之窗

今天很荣幸为大家讲解长沙世界之窗景点,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

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首先,请允许我将长沙世界之窗的基本情况向您作一个整体的介绍。长沙世界之窗是由香港屮旅集团、华侨城经济发展总公公和湖南省

广播电视发展集团联合投资约4亿元人民币兴建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占地4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湖南省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也

也是湖南省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长沙世界之窗于1997年10

月建成开园,共有景点近百处,依据主题划分为八大景区。各个景

区既独具特色,又紧密相连,就像本世界风情画册,每页都会让您

惊叹不已!它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一体,汇天下民居、风情民俗于

一园,同时提供了多种娱乐休闲方式,绝对让您不枉此行!

我们从广场向右看,首先看到的这座建筑是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

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它建于公元前6世纪,是当时的巴比伦国王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爱妻——波斯的米堤亚公主建造的。其实它就是

一座建在梯形高台上的花园,远望就像悬在空中,因而得名。可惜

这座美妙绝伦的花在公元前3世纪就随着古巴比伦文明的结束而不

复存在了,其遗址位于现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附近。我们看到的

这个景观是根据史料的记载,以1:2的比例仿建的。

正前方高耸入云的高塔最长沙世界之窗的标志性建筑——古埃及亚

历山大灯塔,原址位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法洛斯岛上。灯高135米,共分为4层,顶部是希腊神话中中海神波塞冬的青铜立像。灯塔始

建于公元前246年,是世界上第一座灯塔,堪称世界

灯塔之王,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遗憾的是,这座灯塔在公元

1100年和公元1326年的两次地震中被摧毁了,后来埃及政府在其

原址上建了一个航海博物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人类征服海洋的伟

大历程。这座仿建的灯塔是按1:2的比例修建的,里面布置了一个

世界古代七大奇迹的展览.

左边的这个景区是人类文明河,这里将世界上七处著名的景观以微

缩的方式汇集在河中,用长流不息的河水寓意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离我们最近的这一处景观是按1:1的比例仿建的法国四大洲喷泉,

它建于公元1869年,位于法国巴黎卢森堡公园内,是浪漫主义与现

实主义相结合的雕刻艺术珍品。喷泉通过顶部代表欧、亚、非、美

四位女件雕像和底部的奔马、海豚表现了四大洲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从这里向远处看,人类文明河中还有埃及司芬克斯像、埃及金字塔、秘鲁复活节岛巨人头像、美国自由女神像、新加坡鱼尾狮像和澳大

利亚悉尼歌剧院等景观。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文明河上音乐响起,喷泉也随之翩翩起舞,高科技的世纪之光交响晚会让您在电光火石

中领略魔幻世界的魅力。

沿着人类文明河往上走,我们看到的是第二大景区——儿童乐园。

园内设有贝贝小剧场、卡通城堡及探险漂流河等娱乐项目,是小朋

友们的天地。右边的这座白色篷顶建筑是五洲大剧院。这是一座耗

资4000多万元的半封闭式空调剧院,每天晚上19:00为游客上演

大型歌舞晚会。它集世界各国民俗风情表演之大成,加上精美华贵

的舞美效果,一定能让您流连忘返。

前面蓝色圆顶的建筑是谐趣园,每天都有幽默风趣的动物表演等着您。

与谐趣园相邻的就是第三大景区——欢乐谷了。欢乐谷展示的是美

国西部牛仔风情。人口处的这座牛仔瞭望塔是牛仔们用于察看敌情

和守护牛群的。左边的这些建筑是仿建的美国牛仔屋,右边的这片

引人注目的草地是美洲滑草场。滑草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

德国,本来是作为专业滑雪运动员在夏季训练技术的一种方式,20

世纪70年代作为一种休闲运动传入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

兴起。我们这里的滑草场分为滑车和滑撬两个场地,大家待会儿不

妨在这里一展身手。

草场边的这座群雕石像是美国总统山,按照1:5的比例仿建。总

统山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的拉什莫尔峰上,从左至右雕刻了华盛顿、杰斐逊、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这

四位著名的美国总统。这些雕像依山造型,气势磅礴,是世界上最

大的石头雕像之—。

位于前方的是动感电影院。它与普通电影院的区别就在于座椅能根

据故事情节的变化同步摇动,使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每场

电影10分钟左右。

在欢乐谷里,您可以体验滑草运动的轻松愉快,也可以感受动感电

影的惊险刺激,还可以在牛仔餐厅里点一款风情套餐,边品尝美味,边欣赏电声乐队的演奏。

告别欢乐谷,我们来到的是洋溢着欧陆风情的爱情谷。从瑞士大钟

塔到欧洲小镇,这里处处都是典型的欧式建筑,营造出了一种浪漫

温馨的氛围。

右边的这座建筑是丹麦国王加冕城堡——克里斯蒂安城堡。它位于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现在是国会和法院所在地。与它相邻的

那座绿顶红墙的建筑是荷兰海牙国际法院,它的二楼被开辟为一个

世界蝴蝶博览馆,在那里可以欣赏到各种美丽的蝴蝶标本。

左边的这片明净的湖水叫天鹅湖,得名于美丽的公主与痴情的王子

的爱情故事。湖边那三座高大的风车是荷兰的象征。过去荷兰人依

靠风车来灌溉土地和排水造田,还可以用风车磨面、榨油、锯木等。在荷兰,风车随处可见,已经形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因此人们也

把荷兰叫做风车之国。

朝右边台阶看,这座建筑是意大利圣三山教堂。它位于意大利罗马

的西班牙广场上,是一座18世纪路易十二世时修建的教堂。据说,

公元1660年法国驻罗马大使埃蒂埃纳bull;圭埃尔临终时留下了24000斯库迪的财产,希望用它来在圣三山上修建一个教堂和台阶

来代替陡峭的山路,后来终于在公元l725年教皇意诺琴佐十三世时

建成。共有台阶138级,分为三段,与圣三山教堂的三字相吻合。

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一年一度的杜鹃花展在这里举行。千禧年

元旦的时候,曾经有200多对新人在此举行了一场隆重而热闹的世

纪婚礼。

右边的这个欧洲小镇仿建的是德国和法国民居,将欧式风格表现得

淋漓尽致。

感受完爱情谷的甜蜜温馨后,可以去领略亚洲神秘谷的神秘奇幻。

亚洲文化源远流长,古朴淳厚,在西方人眼中充满了神秘色彩。

前方是日本桂离宫,它位于日本古都京都府,建于17世纪的江户

时代,原是供天皇巡察时饮茶之用的。这里的每个风景点均保持着

古代原貌,无论是亭台楼阁、树墙花径,还是小桥流水,都安排得

十分匀称雅致。在这里每天都有日本歌舞及茶道表演,让游人品味

日本大和文化。

位于对面山腰上的那处景观是韩国钟亭,亭内悬挂着韩国著名的统

一大钟。

前方那一排造型奇特的房屋是印尼的船形屋,它就像载满了船员的

海船一样,表现了人们对先祖跨海而来的怀念之情。船形屋主要分

布在东南亚热带岛屿国家和地区,其建筑古朴独特,最下层是起支

撑作用的木头和石柱,中间是屋,楼板和四壁由竹子和板条构成的,既防风又防潮。

说到亚洲文化,必然少不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右边的这尊佛像是千手观音。其实观音原籍印度,本来是男儿身。

相传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妻子信佛,能文善画,刊行了一本观

音传略,说观音是东周时的妙善公主得法而成的。元朝为了吸引妇

女信佛,便使这种说法流传开来,观音从此成了救苦救难的女菩萨。这些水上建筑是泰国亚答屋。泰国处于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

水充沛,河流众多。在众河之母的湄南河流域就有许多这样的亚答屋。透过亚答屋,左前方看到的是印尼阴阳门。由于它的外形好像

被利斧从中劈开,因此又被称为劈门。阴阳门是一座神庙的外门,

位于著名的巴厘岛上,门上的浮雕描绘的是正义之神与邪恶之神之

间永无休止的争斗。

欣赏了世界各国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后,再来感受一下自然景观和

田园风光的惬意。每到阳春三月,桃花盛开之时,您会觉得陶渊明

笔下的桃花源似乎就展现在眼前。

游遍了大半个地球之后,便是展现湖南少数民族风情、反映湖湘文

化深厚渊源的湘江谷了。湘江谷的人口是以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

院大门为原形复制的,谷内有凤凰城门、编钟亭和湘西吊脚楼等少

数民族建筑,更有一条长达百米的湘味美食街吸引着过往游客。

在湘江谷右侧,大家看到的这面浮雕墙是惟楚有材百人群雕,也是

世界之窗的扛鼎之作。它以画卷的形式展示了湖湘大地上古往今来

百位名人的风采,前面的6位从左至右依次是贺龙、任弼时、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和罗荣桓,他们与后面群雕上的历代名人一起,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湖南人的骄傲和自豪。这

恰好印证了岳麓书院大门上的那副千古名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与湘江谷相邻的这个景区是人类文明山。它与文明河交相辉映,构

成了世界之窗的核心部分。上面共有18处微缩景观,纵贯17个世纪,遍布欧、亚、美三大洲。文明山以山顶最大比例的德国新天鹅

堡和山底最灿烂的缅甸仰光大金塔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方部

分主要分布着日本皇宫、泰国王宫、印尼婆罗浮屠、科威特水塔、

柬埔寨吴哥窟、越南独柱寺和伊朗大清真寺等古今胜迹;西方部分则

汇集了英国国会大厦、美国国会大厦、意大利比萨斜塔、莫斯科红场、伦敦塔桥、白金汉宫、摩尔多瓦民居等西方名胜。整座人类文

明山将东方古老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走过湘江谷和文明山后,便是国际街。这是一条集商业、美食、艺

术表演于一体的文化街。国际街上空的网状顶棚是根据湖南多雨的

气候特点而设计的,使游客即使在雨天也能惬意地游玩、购物和观

常节目。

这里是有威尼斯明珠之称的意大利圣马可广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

卓越的建筑群之一。由于意大利人习惯在广场上约会亲友,所以它

也被誉为洋溢着亲切气氛的露天客厅。广场上的这座高塔是圣马可

钟塔,是著名水城威尼斯的标志。

篇二:湖南世界之窗导游词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南长沙世界之窗参观和游玩:

【篇三:吉林省集安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在这样一个好日子里能应来你们的光临我

很高兴,我是大家今天集安之旅的导游员。那么我下面给大家介绍

一下集安的一些景点......◇好太王碑◇在吉林省集安县城东北

5pem处,公元414年,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

而建。十九代王名淡德,号永乐太王,溢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

此碑俗称永乐太王碑或好太王碑。碑体为一方柱形角砾凝页岩修琢

而成,无碑额,碑座埋于土中,形制极富特色。高6.39米,宽

1.35—2米不等。东南为正面,碑文刻,共四十四行,满四十一字,计一千七百七十五字。碑文首先纪述高句丽建国神话,称出自北无

余的第一代国王邹牟王是“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出生子;然

后称颂永乐太王攻掠六十四城和一千四百多个村庄的业绩,最后刻

记三百三十户“国烟”和“看烟”,即守墓奴的摊派情况。◇东方金字塔——将军坟◇火车穿过老岭的盘山隧道飞驰而下,边境小城集安

就会映入你们眼帘。从左侧车窗远远望去,在龙山脚下,耸立着巨

大的方坛阶梯式的古墓,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将军坟。它规模宏大,

造型颇象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故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将军墓正在

龙山脚下,地热优越,环境秀美。这座方坛阶梯石质古墓,全部采

用精琢花岗石砌筑,共七阶,第一阶为四层石条铺砌,其中最大一

块长5.7米,宽1.12米,厚1.10米,重约32吨左右。其余六级,

每阶皆由三层石条砌成。整个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积997平方米,顶部面积为270平方米。在陵墓的第五阶正中,有早年打开的甬道,可通墓室。墓室呈方体,边长5米,高5.5米,四壁用6层石条砌筑,墓顶覆盖一块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达50余平方米,重约50多吨。墓室内的地面上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棺木及随葬品早已荡

然无存。坟的上下到处都是巨大石条,光是坟的外缘石条就用了

1100多块。在坟的顶端,四边的石条上留有排列整齐的圆洞,墓顶

的积土中有板瓦、莲纹瓦当和铁链一类构件,可以看出是亭阁建筑

的遗迹,这与北方其他民族的丧葬习俗极为吻合。将军坟后面原有

四座陪葬墓,一字等距排列,现仅存一座,建筑样式与主墓相同,

规模则小的多,可能是近臣或妃子的墓葬。据考证,将军坟应是一

座高句丽王陵,当在4世纪末到5世纪初建筑。高句丽王朝始建于

公元前37年,到这时已传到十九代王好太王和二十代王长寿王。好

太王已有陵墓。将军坟距好好太王陵不远,且墓道朝向太王陵。国

内有关学专家学者认为,此应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将军坟”之称是清末当地老百姓的,一直流传至今。昔有《别金相

登将军坟》一诗,曰:“将军坟墓几千秋,坟外年年江水流。桂酒椒

浆伤往事,荒烟蔓草赋闲游。三辅霸业今何在,百济名邦早已休。

独有英雄埋骨处,峨峨高峙龙山头。”◇高句丽壁画◇万余座高

句丽古墓群中,有20余座绘有精美的壁画,其题村广泛,技艺娴熟,绚丽多彩,飘逸流畅,距今虽已千余年,色彩仍鲜艳如初,由此可

见当时的绘画艺术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临摹

了大部分古墓壁画置于博物馆内供人参观。著名的壁画墓有角抵墓、舞踊墓、三宝墓、四神墓、五盔坟等。长白山余脉老岭山区腹地的

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集中展现当地独特的动值物资源和瑰丽的自

然景观。园内有5座峻峭挺拨的山峰——玉女峰、少女峰、参女峰、春女峰和秀女峰;还有幽谷银瀑、高句丽采石场、天工神韵、望峰台、仙人台、藏心洞、怀古亭、洞天皓月、空中悬佛、抗联遗址等

38处人文自然景观,既美艳多姿,又雄奇壮观。幽谷银瀑是一条数

百米长的大峡谷,谷底流泉淙淙,有人工,天然瀑布两处,巨树和

古藤形成的华盖守护着古老的秘密,峡谷两侧陡峭的山岩怪石嶙峋,苔藓遍布,身临此境仿佛回到了盘古开天的洪荒年代。

洞天皓月景观更为神奇,两座20多米高的石岩,中间是一条刀劈斧削般的等宽缝隙,是谓“一线天”。站在“一线天”中间上仰望,“空中

悬佛”正好夹在石壁上面横空也世:一大一小两块椭圆型花岗岩石形

成悬佛的头、身,悬佛五官分明,鼻子上的皱纹清晰可辨,神态十

分逼真传神,其表情恰似在用力挤开石壁,附视着芸芸众生从下面

通过。造物主的神工鬼斧又制造了一个千古之谜。

来到藏心洞,虽是一处横穿山岩的石洞,但奇在洞中卧有一块心型

巨石,石体比两边洞

口都大,不可能从外面移进,那是天然形成?令人百思不解好了游

客朋友们。我们的集安一日游就这样结束了,在这次旅游中若有不

周之处还请提出宝贵意见,今后以便更好的为您服务。离别之即,

没有好送给大家的,祝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快乐,健康...... 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