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管理规程

中药材管理规程
中药材管理规程

中药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西)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广西是我国中药资源第二大省区,对于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位地域、民族政策、人力资源等优势特色,而且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发挥广西的优势和特色,推进广西中药现代化进程和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培育独具特色的广西现代中药科技产业,提升广西中药产业对全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贡献,现根据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国家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以及科技部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西)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论证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自治区“富民兴桂新跨越”战略目标,以发展偏资源型现代中药科技产业为方向,以现有中药产业为基础,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为依托,以政策引导、法制规范、市场导向、创新推动和社会参与为手段,以提高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以实现中药产业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抓住机遇,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实现战略前移、战略优化、模式创新和系统整合,大力发展现代中药科技产业,促进广西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与政策引导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参与,共同推进中药产业发展。 2.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实现中药产业跨越式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地产野生中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传承与发展、挖潜与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和发扬中药传统特色和优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全面提升广西中药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通过挖掘、筛选优势地道药材、中成药产品、民族药验方及偏方,组织规范化生产、二次开发和新药创制,打造广西地道药材、优势产品和企业品牌。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检查指南(中药制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检查指南 附录5:中药制剂 一、概述 中药制剂处方组成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确定的有效成分种类偏小,所以中药制剂生产过程控制相对化学药品过程控制更为复杂。 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中药材前处理、中药提取和中药制剂的生产、质量控制、贮存、发放和运输等进行了规定。 第二条民族药参照本附录执行。 二、检查要点 (一)原则 第三条中药制剂的质量与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中药材前处理和中药提取工艺密切相关。应当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以及中药材前处理、中药提取工艺严格控制。在中药材前处理以及中药提取、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微生物污染,防止变质。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是中药制剂质量的物质基础;中药饮片的炮制、中药提取工艺关系到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应重点关注; —指标性成分不代表有效成分,所以不能以是否符合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判定药品质量的标准,应关注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及中药制剂生产过程控制。 ·检查时需注意: —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是否符合其质量标准要求;是否接照前处理、提取工艺要求来进行加工处理;委托生产过程是否符合正文委托生产相关要求。 —检查企业是否按照质量标准中的处方投料生产,投料量是否符合药典要求;制剂处方中的药味均指饮片,制剂处方中规定的药量系指正文〔制法〕项规定的切碎、破碎或粉碎后的药量。 —是否对中间产品如浸膏、浸膏粉等进行稳定性考察,确定其包装形式、储存条件、有效期。 —抽查净药材与原药材是否分库存放,是否建立药材、饮片养护管理规程,并遵照执行。 第四条中药材来源应当相对稳定。注射剂生产所用中药材的产地应当与注册申报资料中的产地一致,并尽可能采用规范化生产的中药材。 ·检查时需注意: —药材或饮片来源应符合法规要求。如中药饮片应采购自具有相应炮制范围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或中药饮片经营企业,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如冰片、人工牛黄、青黛等的管理与化学原料药相当;中药材来源应保持相对稳定。 —药材药用部位应与药材标准相一致。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oc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靖州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张克达蒋细春 为掌握我县中药材生产、经营、加工、销售情况,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增加林农群众收入,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部分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市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地处云贵高原的东缘斜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日照适中,植被丰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繁育。据统计,全县中药材植物种类达233科,1486种。人工栽培达100余种。目前人工栽培或野生采集较多的有钩藤、灵芝、百合,玉竹、黄精、艾叶、金银花、天麻、葛根、杜仲、半枫荷、黑老虎等15种。 通过对我县中药材市场的走访调查,全县目前人工培植、野生采集和药商收购的主要中药材有下列几种: 1、钩藤。人工栽种面积达2500余亩,主要分布排牙山林场和艮山口、寨牙、新厂、甘棠、文溪、坳上、江东等地。荒田荒地栽培2—3年可采收,山上栽植3—4年可采收。艮山口下乡村种植钩藤面积达300余亩,亩产值达5000余元。目前药材市场药商收购价格干货含钩量80%—90%的每公斤50—60元。 2、灵芝。人工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藕团、文溪、平茶、铺口、寨牙等地,种植量达20万包左右,市场行情变化较大。目前我县药材市场药商收购价格干黑灵芝收购价80—90元/公斤,干红灵芝收购价30—40元/公斤。

3、黄精。也称野山姜。我县野生分布较多,人工栽培较少。人工栽种2—3年可收获,近几年收购价生货6—12元/公斤,干统货40—60元/公斤。 4、百合。药食两用,以保健食品为主。我县有野生分布,人工栽培历史悠久。目前我县人工栽培面积达600余亩,主要分布在新厂、藕团、横江桥、文溪、铺口等地。百合当年种当年收,价格变化较大,前几年行情较好,近二三年行情差。 5、葛根。药食两用,我县有大量野生。人工栽培一年即可收获,亩产2000—3000斤。目前我县人工栽培面积约150亩,主要种植在坳上、太阳坪、寨牙、甘棠等地。我县湘佰仕公司收购葛根酿制茯苓葛根酒及加工附属食品,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收购,收购价为3元/公斤。 6、艾叶。我县目前人工栽培面积400余亩,主要分布在铺口、藕团、坳上、文溪等地。2017年我县引进湖南汉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加工艾叶,企业年加工能力3000吨,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收购,收购价4000元/吨。 7、玉竹。药食两用,用量较大。我县已引进栽种6—7年,现栽培面积500余亩,主要分布新厂、平茶、藕团等地,栽后3年可收获,产量3000—6000斤/亩,目前我县收购价3.2—3.6元/公斤,价格较前几年有所下降。 8、金银花。大宗药材,用量大,有野生分布。我县目前人工种植面积达800余亩,主要分布在甘棠、寨牙、藕团等地,存在采摘期短、人工采收成本高等问题。市场行情变化大,等级价差大,每公斤40—120元。 9、天麻。我县曾有较大规模种植。种植场地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上温差较大的高山为宜,种植用原材料为白栎、麻栎等硬质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息烽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招商推介书 项目方: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地址: 电子邮箱: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录 1. 项目简介 (1) 2. 项目背景 (2) 2.1行业现状 (2) 2.2产业政策 (2) 2.3必要性和重要性 (4) 3. 项目优势 (5) 4. 市场前景 (7) 5. 建设内容 (8) 6. 财务分析 (9) 6.1 经济效益分析 (10) 6.2 财务评价 (12) 6.2.1 盈利能力评价 (12) 6.2.2 清偿能力评价 (13) 6.2.3 风险评价 (13) 7. 投资环境 (14) 7.1 区位 (14) 7.2 交通 (14) 7.3 气候 (14) 7.4 生产要素 (15) 7.5 息烽县概况 (15) 7.6 政务环境 (16) 8. 风险评估 (17) 9. 总论 (18) 10. 附表 (18)

息烽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1.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息烽县中草材种植基地项目 行业类别:新医药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选址:息烽县石硐镇、永靖镇、鹿窝乡 项目占地:3万亩 投资总额:21603.83万元 合作方式:独资 息烽县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之地。 本项目将依托息烽县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在石硐镇、永靖镇、鹿窝乡等地建设3万亩中草药基地,为息烽县医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原材料资源。 拟对中草药行业种植企业及相关实力企业进行重点招商。

2. 项目背景 2.1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左右。“十二五”期间,医药行业年产值平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15.5%,在所有行业中增长迅速。医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贵州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不断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中药材种植面积及规模增长迅速。2014年,全省中药材种植和保护抚育面积达到458.84万亩,跃居全国第三位。产量和产值同步提升,产量达165.05万吨,实现产值161.67亿元。贵州中药材基地建设不仅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而且也提升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水平。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从解决温饱问题逐渐转向生活质量的经营。绿色无公害药材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重视,利用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的辨证思想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因此,中医药产业将会成为未来最有潜力的发展趋势之一。 2.2产业政策 在促进贵州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壮大特色产业、发展民族医药等方面,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众多相关的支持政策。

中药生产质量标准管理规程

分发部门:综合办公室、销售部、采购部、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仓储部、检验室 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目的:建立质量标准制定原则,规范指导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包装材料、工艺用水的质 量标准。 责任:质量管理部负责制订标准,监督执行,其它部门负责按标准执行。 内容: 1.质量标准制定依据:《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上海市中药材标准现行版、《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各省、直辖市炮制规范现行版、《中药大辞典》、中药行业协会标准、国家药监局公告的补充检验标准、企业内控质量标准等。 1.1原料质量标准 1.1.1原料质量标准应以《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的质量要求执行。 1.1.2对于《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未收载的中药材品种质量标准应执行《上海市中药材标准》现行版本的质量要求。 1.1.3凡涉及到国家补充公布如色素检查的中药材标准,按国家药监局公告的补充检验标准执行。 1.1.4《中国药典》现行版本和《上海市中药材标准》现行版未收载的品种,国家药监部门未有标准的,应执行各省、直辖市中药材标准、中药行业协会标准、《中药大辞典》或企业内控质量标准。 1.2 辅料质量标准

1.2.1辅料质量标准应以《中国药典》现行版及其增补本的质量要求执行。 1.2.2对于《中国药典》现行版及其增补本未收载的品种质量标准,应执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本的质量要求或执行食用标准、行业标准。 1.3 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1.3.1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应以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中药行业标准的质量要求,根据工艺验证的报告,满足过程控制的需要,执行制定企业内控标准并执行。 1.3.2对于《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未收载的中药成品品种质量标准应执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本的质量要求。 1.3.3凡涉及到国家补充公布如二氧化硫残留量的中药饮片标准,按国家药监局公告的补充检验标准的执行。 1.3.4现行版本《中国药典》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未收载的品种同时国家药监部门未有标准的应执行中药行业标准、《中药大辞典》、企业内控质量标准。 1.4 成品质量标准 1.4.1成品质量标准根据上海市局文件精神,170个品种(具体名单品种附后)应以《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的质量要求执行;28个品种(具体名单品种附后)应执行调整质量要求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1.4.2对于《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以及在调整质量要求中药饮片品种中未收载的中药成品品种质量标准,应执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本的质量要求。 1.4.3凡涉及到国家补充公布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色素的、镁盐铝盐中药饮片标准,按国家药监局公告的补充检验标准执行。 1.4.4现行版本《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版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本未收载的品种,同时国家药监部门未有标准的,应执行中药行业标准、《中药大辞典》、企业内控质量标准。 1.5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1.5.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执行GB、GB\T、YY、YBB标准。 1.5.2质量标准应根据版本、国家药典委的公告和实际及时更新和修订。 1.6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1.6.1清洗中药材的工艺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万源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报告11.30

万源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一、地理概况 万源市地处四川东北部,位于川、陕、渝结合部,大巴山腹心地带,界于北纬30°39′—32°20′,东径107°28′—108°31′之间。东与重庆市城口县,南与四川省宣汉县接壤,西邻平昌县、通江县,北与陕西紫阳县、镇巴县毗邻。全市幅园面积4065平方公里,总人口5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万人,耕地面积46万亩,可利用荒山荒坡300万亩。襄渝铁路、襄渝二线、210线纵贯南北,达陕西高速公路即将全线贯通,全市各乡镇均为目标三级水泥路面,泥碎公路全面实现村村通。全市地形东北向南逐渐降低,最高海拔2380.4米,最低355米,800米以上的乡镇有13个,加之其他乡镇部分高山村面积达16万亩,土质以青花镇为界以南为紫色土、以北为黄壤。万源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立体气候明显,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平常气温14.7℃,变幅在14.2℃—15.4℃之间,年降雨量1169㎜,年日照1460小时,无霜期236天,霜期129天,适宜中药材生长。 二、土壤特性 万源土地资源丰富,重金属含量低,达国家二级土壤标准,部分地区达到国家一级土壤标准,绝大部分土壤为微酸性至微

碱性。氮、磷含量国家一级标准,钾含量大部分达国家一级标准,部分达二级土壤水平。土壤中含硒,是全国有名的富硒土壤分布区,据万源市与成都理工大学关于“万源市硒的地球化学特征开发价值研究”科技成果表明:万源市存在大面积富硒土壤,硒含量为0.05—1.74ug/g,平均0.32ug/g,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0.215ug/g),高于四川省土壤平均值(0.0815ug/g)。土壤中硒含量具有分带性,其中大竹河片区全部、青花和旧院片区的一部分为富硒区(>0.3ug/g),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7.5%;青花、旧院和竹峪片区的大部分是适量硒含量区(0.1—0.3ug/g),占57.5%;草坝片区和竹峪片区一部分是不是硒含量区(<0.1ug/g)约占15%。万源还有富锌土壤﹙锌有促进生长、抗病、提高产量的作用﹚,土壤锌含量为50.67—433.55ug/g,平均值89.94ug/g,(四川平均值为 82.1ug/g;全国平均值为67.7mg/g)。 三、品种分布及特性 万源市地理土质气候条件特殊,是道地中药材的主要产地,全市有野生中药材资源1206种,有特具特色的道地药材萼山尖贝、皮桔、金耳环(金钗石斛)。萼山尖贝有“世间稀有,万源独有”及“川贝之王”的美誉,对止咳化痰(见痰即化为水),治糖尿病的有特效。皮桔是桔梗的一种,因品质好,有效成分高,药典以产地皮窝乡命名为皮桔,据检测皮桔总皂甙含量高达8.5%,高出《中华药典》(2005年版),对中药桔梗皂甙含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宏鼎实业有限公司中药基地建设、新产品研发、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概要 (1) 1.2 建设规模与内容 (1) 1.3 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 (2)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工作范围 (3) 1.6 项目带动能力及辐射范围 (4) 1.7 综合评价和结论 (4)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6) 2.1项目提出背景 (6) 2.2我国我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8) 2.3中药产业发展的机遇 (11)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18) 3.1 概况 (18) 3.2 中药国际市场分析 (19) 3.3 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21) 3.4产品优势分析 (22)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分析 (25) 4.1项目选址原则 (25) 4.2项目区概况 (25) 4.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8) 4.4项目选址及布局 (30)

4.5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30)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与产品方案 (33) 5.1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33) 5.2项目生产方案 (34) 5.3质量标准 (37) 第六章建设方案 (38) 6.1 工艺技术方案 (38) 6.2主要工程方案 (41) 6.3配套工程方案 (43) 6.4设备方案 (46) 6.5 消防 (47) 第七章环保与节能 (51) 7.1 环境保护 (51) 7.2绿化 (54) 7.3节能 (54) 第八章劳动卫生与安全生产 (58) 8.1 设计依据 (58) 8.2 劳动卫生 (59) 8.3 安全生产 (59) 第九章招投标管理 (62) 9.1招投标内容 (62) 9.2招投标组织 (62)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64) 10.1建设工期 (64)

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

附件1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质量管理 (3) 第一节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3) 第二节技术规程与标准 (4) 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5) 第四章设施、设备与工具 (6) 第五章生产基地 (7) 第一节选址要求 (7) 第二节生产基地管理 (8) 第六章种子种苗与种源 (8) 第一节种子种苗或种源要求 (8) 第二节种子种苗与种源管理 (9) 第七章种植与养殖 (10) 第一节种植技术规程 (10) 第二节种植管理....................................................... 1..1..第三节养殖技术规程.. (12) 第四节养殖管理 (14) 第八章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15) 第一节技术规程 (15) 第二节采收管理 (16) 第三节产地初加工管理 (16) 第九章包装、放行与储运 (17) 第一节技术规程 (17) 第二节包装管理 (18) 第三节放行与储运管理 (18) 第十章文件 (19) 第十一章质量检验 (21) 第十二章自检 (21) 第十三章投诉与召回 (22) 第十四章附则 (2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规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材生产标准化、规化,依据《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国中医药法》制定本规。 第二条(适用围)本规是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中药材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种植、养殖或野生抚育中药材的全过程。 第三条(发展理念)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本规要求组织中药材生产,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第四条(诚信原则)企业应当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 第一节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五条(风险管理)企业应当根据中药材生产属性开展质量风险评估,明确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质量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生产与质量控制、预防措施。 第六条(规管理)企业应当对基地规划,种子种苗或种源、农药与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田间或饲养管理措施,采收加工,包装储运和质量检验等各环节实行规管理。 第七条(基本条件)企业应当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人员、设施、设备等,确保生产和质量管理顺利实施。 第八条(五统一)结合中药材生产特点,企业应当统一规划基地,统一供应种子种苗与种源、化肥、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统一种养场地管理措施,统一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方法,统一包装与贮藏方法。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 **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药材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有利于发展**的医药产业,因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调研,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意见。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的主题,努力做到“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在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掌握我县中药材种植情况,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局近期对全县的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 政策背景。国家XX年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对发展中药种植应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加强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研究,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加强

植保技术研究,发展绿色药材。”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发展云药产业的战略目标。州委、州政府也提出了生物经济富州和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战略。以上表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看来,当前在我国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非常巨大,特别是我县这样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气候适宜,土壤多样的农业县,发展中药材的种植是大有前途的。 市场需求。中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用于中成药品、中药饮片生产,还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近几年来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野生中药材显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必然的趋势。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中药材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对中药饮片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加大,但对中药材的种植来说却是利好消息,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二、我县中药材野生资源及种植情况 中药材野生资源 我县地处**大峡谷腹地,西侧有高黎贡山,东侧为碧罗雪山,峰峦叠障,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以独特的垂直自

中药标本管理规程

中药标本管理规程 1. 目的:建立中药标本管理规程,为中药鉴定提供依据。 2. 范围:中药标本。 3. 职责:质量管理部标本室管理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内容: 4.1 中药标本室的环境 4.1.1 中药标本室应在避光房内,干燥、通风。 4.1.2 室内应有防尘、排风、除湿的措施,温度在10~30℃,相对湿度45~75%为宜。 4.2 中药标本室管理员 4.2.1由化验室人员担任,具有中药专业知识,受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 4.2.2中药标本室管理员负责对中药标本室进行全面管理。 4.3 中药材标本的接收 4.3.1中药材标本的鉴定:凡做标本的药材要经过够资格的专业人员鉴定,确认为药材真品,具有典型特征后可接收。 4.3.2填写接收记录。内容:品名,来源,鉴定者姓名、资历,编号,接收日期,接收人。 4.3.3接收标本后,按规定程序进行预处理,放到标本瓶中封好。 4.3.4填写标签,注明药材标本名称产地、植物来源(即部、属、种)、接收日期,编号等贴于瓶外。 4.3.5按药用部位分类码放整齐,排列有序。 4.4标本保管 4.4.1管理员对标本室进行全面管理。标本室要加锁管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4.4.2室内清洁、整齐,温、湿度要保持在规定的限度内。管理员每周检查一次,

并有记录。 4.4.3 每季度定期检查标本的质量,如有无发霉、生虫、变色、吸潮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更换。 4.4.4 中药标本不外借。 4.4.5中药有毒标本,按有毒中药材管理制度管理。 4.5 中药标本使用。 4.5.1 使用者要爱护标本,轻拿轻放,小心使用,不得无故损坏与消耗(如折断、口尝、切削) 4.5.2 蜡封瓶口的标本不能随意启开。 4.5.3对稀有、贵重药材标本要珍惜,没有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的批准不得启开,不得带出标本室外。 4.6 销毁 4.6.1 年久变质的药材标本要销毁。 4.6.2 因有更典型的药材替代原标本时,经化验室主任同意,应将原标本销毁。 4.6.3 稀有,贵重药材标本的销毁除请示主管负责人外,需经企业负责人(或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否则不准销毁。 4.6.4 毒、剧药材的标本要按规定的处理方法处理后方可销毁。 4.6.5 销毁时要填写销毁记录,有销毁人、监督人签名,存档备查。 附件: 标本接收记录 标本销毁记录 中药材标本的贮藏与养护 标本接收记录

《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建设标准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 “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建设标准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满足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加快推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与品牌化,规范道地药材生产和管理,全面提升道地药材质量,保证人民安全用药,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委员会”)决定在会员企业内部开展“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评选与授牌工作。其目的在于培育和扩大会员企业的品牌优势,推进中药材种植(养殖)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与品牌化,以树立标杆企业,提升会员企业质量意识、品牌市场竞争力,扩大专业委员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为了使评选与授牌工作具有公信力并规范、有序地进行,根据《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评审管理办法》,制定《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符合标准规定要求的道地优质药材示范基地,经专家现场检查评审后,由专业委员会授牌。 一、企业具备条件 1、企业资质:会员单位及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公司、合作社、农(林)场; 2、企业经营情况:组织机构、经营范围、技术体系与质量保证体系、经营规模与社会经济效益等; 3、企业基地情况:栽培历史(至少要有2个生产周期)、种植

规模等。 4、基地名称:生产单位名称+药材名+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 5、申报药材道地性:依据历史文献考证该基地药材道地性的历史和证据资料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药材道地性的科学内涵。包括药用历史与文化(药用历史、文化故事、产业现状等)、当地种植或养殖历史、现代技术评价(品质、应用、效果、市场占比、行业评价等)。 二、生产技术体系 1、基地选择与布局:应按照中药材道地性与中药材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合理选择与布局示范基地。要从历史文献方面找出道地药材道地性的历史成因和依据证据。 2、基地环境质量:道地药材形成的外因是其产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建设道地药材的生产基地,要调查道地药材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包括土壤是否符合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基地、灌溉水、药用动物的饮用水等符合国家相关质量规定。 3、基地生产规模:示范基地规模根据不同品种与市场需求而定。种植类:常用大宗药材基地生产规模一般应在1000亩以上;珍稀名贵药材基地生产规模可在500亩以上。设施种植或养殖类:生产规模一般应在50亩以上。野生抚育类:生产规模一般应在2000亩以上。 4、物种鉴定:示范基地生产的药用植物,应经权威部门的有关专家准确鉴定其物种(包括亚种、变种或品种),并符合传统道地药材与有关法定标准(如《中国药典》等)规定要求。 三、质量管理体系

中药行业发展报告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工业是世界公认的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7.7%的年均增长率,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 在全球性回归大自然的今天,纯天然药物(民族民间药和中药属天然药物类)是继化学药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药物。天然药物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能明显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给药途径方便等优势,广泛地受到世界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 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对中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中药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导致中药产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我国的中药产业在充满挑战与威胁的世界环境中渐渐迎来了希望的曙光。2006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我国要在中药产业中重点开展理论创新和研究;2007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出台新医改政策;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与甲型H1N1在世界范围内爆发都将给我国的中药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我国中药行业的历史发展状况 1.1国内市场状况 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国内早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民族医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产值年均递增16 6%,远高于GDP增速,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中药在医药行业中增长又最为强劲,仅2005年国内中药企业达1000多家,可生产中成药4000余种,产量也由1998年的3428万吨增长到的6O。29万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三成以上。 中药产业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扩张中。2003年,中药工业实现总产值800亿元,继续保持了持续扩张的发展势头。2004年,中药行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

中药材、中药饮片、净药材、中药材粉及辅料存放管理规程

江 西 杏 林 白 马 药 业 有 限 公 司 文件名称 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的接收、贮存、 运输管理规程 编 码: 共4页 起 草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起草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颁发数量 份 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 供应部、仓库 1.目 的:制定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的接收、贮存、运输管理规程,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的质量。 2.适用范围: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的接收、贮存、运输的管理。 3.责 任:供应部、仓库保管员负责实施。 4.内 容: 4.1入库 4.1.1凡生产用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入库前均应经过仓库保管员初验,不符合规定不得入库。 4.1.2对每次接收的中药材均应当按产地、采收时间、采集部位、药材等级、药材外形(如全株或切断)、包装形式等进行分类,分别编制批号并管理。 4.1.3接收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药提取物时,应当核对外包装上的标识内容(见表1、2、3)。中药材外包装上至少应当标明品名、规格、产地、采收(加工)时间、调出单位、质量合格标志;中药饮片外包装上至少应当标明品名、规格、产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质量合格标志;中药提取物外包装上至少应当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贮存条件、生产企业名称、质量合格标志。 表1:中药材外包装标识 表2:中药饮片外包装标识 表3:中药提取物外包装标识 品 名: 规 格: 产 地: 采收时间: 加工时间: 调出单位: 质量合格:合格 不合格 品 名: 规 格: 产 地: 生产批号: 生产日期: 生产企业: 质量合格:合格 不合格 品 名: 规 格: 产 地: 批 号: 储存条件: 生产日期: 生产企业: 质量合格:合格 不合格

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指引

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指引 为加快建设全国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引导中药材物流基地的合理布局与规范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27号,以下简称《规划》)和《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商办秩函〔2014〕809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特制定本指引。 一、中药材物流基地规划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做好中药材物流基地的建设规划,引导相关企业投资建设中药材物流基地,是推进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对于提升中药材流通的组织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照《规划》和《指导意见》,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一批集仓储运输、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中药材物流基地,力争流通环节中药材规范化集中仓储率达到70%,初步形成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与流通网络。 二、中药材物流基地的服务功能 中药材物流基地是在中药材主销区或主产区建设的,为广大药农(或商户)、合作社和相关企业等市场主体提供公共物流服务的场所。中药材物流基地应具备四大服务功能: (一)仓储管理与专业养护。中药材物流基地应具有符合市场需求与相关标准的中药材专业仓库,建立统一的出入库及在库管理制度,运用信息系统实施专业化、社会化的仓储管理,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中药材在库养护。

(二)质量检验与流通追溯。中药材物流基地应按照《药典》要求对中药材进行质量检验,并按照相关标准赋予统一的流通追溯编码。质量检验应委托具备专业质检资质的第三方质检机构承担。 (三)初加工与包装服务。中药材物流基地应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中药材的初加工与包装服务。初加工的重点是提供规范的中药材干燥服务。包装的重点是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及中药材特点的包装方式。 (四)销售与融资服务。中药材物流基地应与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国性中药材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加强合作,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与相关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为中药材担保融资提供存货监管服务。 三、中药材物流基地区域布局规划的原则与要求 中药材物流基地区域布局规划应根据《规划》和《指导意见》精神,参照本指引要求,重点把握以下原则与要求: (一)服务于实现《规划》和《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 (二)以现有中药材物流设施为基础,切实符合当地中药材生产、流通的实际需求。在省域范围内,可根据交通便利情况设置若干分基地。 (三)兼顾全国布局与毗邻地区规划、产地仓储与市场配套仓储变化情况,特别是全国性中药材专业市场与中药材主产区合一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中药材产量与市场交易量协调规划仓库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四)以中药材专业仓储设施建设为主体,兼顾中药材初加工与包装设施建设,加工包装设施可与仓储设施合并,也可适当分散、延伸。 (五)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物流基地协调争取相关支持政策,确保布局规划得以落实。

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

附件1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质量管理 (3) 第一节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3) 第二节技术规程与标准 (4) 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5) 第四章设施、设备与工具 (6) 第五章生产基地 (7) 第一节选址要求 (7) 第二节生产基地管理 (8) 第六章种子种苗与种源 (8) 第一节种子种苗或种源要求 (8) 第二节种子种苗与种源管理 (9) 第七章种植与养殖 (10) 第一节种植技术规程 (10) 第二节种植管理 (11) 第三节养殖技术规程 (12) 第四节养殖管理 (14) 第八章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14) 第一节技术规程 (15) 第二节采收管理 (16) 第三节产地初加工管理 (16) 第九章包装、放行与储运 (17) 第一节技术规程 (17) 第二节包装管理 (18) 第三节放行与储运管理 (18) 第十章文件 (19) 第十一章质量检验 (21) 第十二章自检 (21) 第十三章投诉与召回 (22) 第十四章附则 (2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材生产标准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是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中药材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种植、养殖或野生抚育中药材的全过程。 第三条(发展理念)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本规范要求组织中药材生产,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第四条(诚信原则)企业应当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 第一节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五条(风险管理)企业应当根据中药材生产属性开展质量风险评估,明确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质量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生产与质量控制、预防措施。 第六条(规范管理)企业应当对基地规划,种子种苗或种源、农药与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田间或饲养管理措施,采收加工,包装储运和质量检验等各环节实行规范管理。 第七条(基本条件)企业应当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人员、设施、设备等,确保生产和质量管理顺利实施。 第八条(五统一)结合中药材生产特点,企业应当统一规划基地,统一供应种子种苗与种源、化肥、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统一种养场地管理措施,统一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方法,统一包装与贮藏方法。 第九条(变更控制)企业应当建立变更控制系统,对影响中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向科学发展转轨的大趋势下,实现农牧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不仅是农牧业自身的迫切需要,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在今后的“三农”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起科学的农业发展观,科学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科学定位农业的发展方向、科学改进农业工作方式方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发展。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我州农牧业工作实际,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近期对我州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我州具有优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污染少。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州中

药材生产有着辉煌的历史,1952年-1990年,我州当归收购量达8657吨,年均收购量达吨,1978年我州当归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1万亩,当年产量870吨,××州维西县在当归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1974年受商务部表彰并命名为全国十四个当归基地县之一。秦艽和当归因产量高、质量好,曾经是我州中药材的拳头产品。但是,农村体制改革后,原有的药材购销体系被打破,只有少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药材,加上药材市场大起大落,全州药材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从业人员有减无增,全州中药材只有零星种植,由于规模少、种植分散、产量低、利润薄、风险大,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积极性,作为××州特色和优势的中药材产业逐步没落。 在“十五”期间和“十一五”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逐年加大了对药材基地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以维西县的秦艽和当归为主的药材品种、面积和效益都有所增加。据统计,2016年低,全州共有药材种植面积万亩,以下为各县具体情况: 维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万多亩,分布在多个乡镇,其中永春乡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品种为木香、秦艽、当归、丹参、桔梗、板兰根、茯岑、虫蒌等;德钦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390亩,主要品种有木香、秦艽、当归、丹参、桔梗、茯岑、虫蒌、川芎、秦归等;香格里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

中药材、中药饮片、净药材、中药材粉及辅料存放管理规程讲解

江西杏林白马药业有限公司 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的质量。 2.适用范围: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的接收、贮存、运输的管理。3.责任:供应部、仓库保管员负责实施。 4.内容: 4.1入库 4.1.1凡生产用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入库前均应经过仓库保管员初验,不符合规定不得入库。 4.1.2对每次接收的中药材均应当按产地、采收时间、采集部位、药材等级、药材外形(如全株或切断)、包装形式等进行分类,分别编制批号并管理。4.1.3接收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药提取物时,应当核对外包装上的标识内容(见表1、2、3)。中药材外包装上至少应当标明品名、规格、产地、采收(加工)时间、调出单位、质量合格标志;中药饮片外包装上至少应当标明品名、规格、产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质量合格标志;中药提取物外包装上至少应当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贮存条件、生产企业名称、质量合格标志。 表1:中药材外包装标识表2:中药饮片外包装标识

表3:中药提取物外包装标识 4.2 仓库的要求 4.2.1.仓库内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按照法定标准的规定贮存,符合其温、湿度或照度的特殊要求,并进行监控。 4.2.2仓库须备有防虫、防鼠、通风、防火设施。在仓库门内侧放置挡鼠板、库内放置鼠夹,库房门口安装灭蝇灯以防昆虫进入。 4.2.3做好各种仓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 4.2.4中药仓库除符合一般仓库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4.2.5仓库的地板和墙壁应是隔热、隔湿的,以保持室内的干燥,并减少库内温度的变化。 4.2.6通风性能良好,以散发中药材自身产生的热量,又是保持干燥的重要条件。 4.2.7密闭性好,避免空气流通而影响库内的湿度与温度,同时对防治害虫也有重要作用。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三台县向阳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关于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 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的申请 xxxxxx: 中药材种植是一项极具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相比于传统农业,中药材种植的效益高很多。通过中药材扩大种植,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农民致富。我县具有适宜中药材繁育的优越气候、土地等自然环境条件,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广阔。 为了更好的发挥地道中药材优势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带动优质地道中药材基地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并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生产经营格局迈进,三台县向阳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拟在三台县新鲁镇社会埝村、牛头河村规范化流转土地1000亩用于瓜蒌、丹参、双孢菇、魔芋等优质地道中药材种植,以推动全县中药材基地建设。现特向xxxx申报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请予批示。 1、项目名称:三台县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拟建地点:三台县新鲁镇社会埝村、牛头河村 3、建设规模:优质地道中药材1000 亩。其中丹参300亩、瓜蒌300亩、双孢菇200亩、魔芋200亩(新鲁镇社会埝村种植

丹参300亩、双孢菇200亩;牛头河村种植瓜蒌300亩、魔芋200亩)。 5、建设周期:二年(xxxx年xx月——xxxx年xx月) 6、项目投入资金总额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300.00万元,申请国家扶持资金100.0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200.00万元。 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示范基地可创收入900万元以上,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全县药材品质档次,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7、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 三台县向阳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目前项目建设已到位资金2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1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主要用于前期土地流转租赁和基础设施改造。后续急需资金100万元用于购买种子和育苗等。 肯请县xxx将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示范基地纳入项目建设并解决扶持资金100万元。 特此请示 附:《三台县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xxxx年xx月xx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