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案张廷尉释之者含答案解析张廷尉释之者

阅读答案张廷尉释之者含答案解析张廷尉释之者
阅读答案张廷尉释之者含答案解析张廷尉释之者

阅读答案张廷尉释之者含答案解析张廷

尉释之者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①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

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

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

②后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病。欲免去,惧大诛至;欲见谢,则未知何如。用王生计,卒见谢,景帝不过也。

③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

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

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乃请徙释之补谒者()(2)欲见谢()

(3)三公九卿尽会立()(4)吾故聊辱廷尉()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2)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

19.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20.王生让张释之跪下结袜带的理由可概括为(2分)21.概括张释之这一形象的主要特点。(2分)

17.(4分)

(1)调动,调迁,调任,调职(2)谢罪,请罪

(3)会合、会聚、齐聚、聚集(4)故意,特意,所以

18.(6分)

(1)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趋前陈说国家当前应做的事,

(得分点:“朝”:朝见、朝拜,1分;“前”:趋前、走上前,1分,

便宜事:国家当前应做的事,或利国利民的事都可以,1分)

(2)为什么在朝廷上羞辱张廷尉,让他跪着结袜带?

(得分点:“奈何”:为什么,1分;“廷”:在朝廷上,1分;使之,

补出宾语,1分)

19.(2分)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20.(2分)想以年老位卑之身,为张释之谋得好处,借此提高张释之的声望,使臣民敬重他的为人。

21、(2分)恭谨待下,博学多才,体谅家人(答出2点,意思接近即可得分)

【参考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和他的哥哥仲生活在一起。由于家

中资财多而作了骑郎,侍奉汉文帝,十年内得不到升迁,默默无名。张释之说:“长时间的做郎官,耗减了哥哥的资财,使人不安。”想

要辞职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备,惋惜他的离去。就请求

汉文帝调补他做谒者。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趋前陈说国家当前应

做的事,文帝说:“说些接近现实生活的事,不要高谈阔论,说的应

该现在就能实施。”于是,张释之又谈起秦汉之际的事,谈了很长时

间关于秦朝灭亡和汉朝兴盛的原因。文帝很赞赏他,就任命他做了

谒者仆射。

后来,文帝死去,景帝即位。张释之内心恐惧,假称生病。想要辞

职离去,又担心随之招致被诛杀;要当面向景帝谢罪,又不知怎么

办好。用了王生的计策,终于见到景帝道歉谢罪,景帝没有责怪他。王生是喜好黄老学说的处士。曾被召进朝廷中,三公九卿全齐聚站

在那里,王生是个老年人,说:“我的袜带松脱了。”回过头来对张

廷尉说:“给我结好袜带!”张释之就跪下结好袜带。事后,有人问

王生说:“为什么在朝廷上羞辱张廷尉,让他跪着结袜带?”王生说:“我年老,又地位卑下。自己料想最终不能给张廷尉什么好处。张廷

尉是天下名臣,我故意羞辱张廷尉,让他跪下结袜带,想用这种办

法加强他的名望。”各位大臣们听说后,都称赞王生的贤德而且敬重

张廷尉。

文言文·《张释之执法》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释之执法》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赏析文言文·《张释之执法》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赏析 顷之,上①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②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③来,闻跸④,匿桥不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汉书·张释之传》) 【注释】 ①上:指汉文帝。 ②属:交付给。 ③县人:外县的人,京城外的人。 ④跸(bì):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 【试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于是使骑捕之上使外将兵 B.且方其时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廷尉当是也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D.今法如是,更重之是进亦忧,退亦忧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而廷尉乃当之罚金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是法不信于民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民安所措其手足其人视端容寂 D.上使使诛之则已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那个外县人在桥下躲了一会儿,以为汉文帝的车队已经过去了,出来时突然见到汉文帝的车队,然后惊慌而逃,惊吓了文帝拉车的马,看来他是无心的。 B.汉文帝之所以要重罚外县人,是因为外县人惊吓了他的马并让他摔伤了。 C.张释之认为外县人只违犯了行人回避的禁令,就严格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只对外县人判处了罚金。 D.张释之认为国家的法律是皇帝和天下人共有的,应该公平执法、严格执法,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国家的法律就很难取信于民。 4.将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张释之执法》)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两章》)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12-天鹅的故事-课后、课外练习和作文课课练答案

12 天鹅的故事 【原文】 有一年,春天早早儿来到了群山环抱的天鹅湖,一些候鸟从南方飞来。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寒潮突然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 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噜——克哩!地啼叫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别的天鹅似乎怔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咯吱——”,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湖面上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所有的天鹅同时结束了工作。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

——克哩!” 12 天鹅的故事[练习] 一、词语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hán cháo(寒潮)hū xiào(呼啸)tā xiàn(塌陷) téng kōng ér qǐ(腾空而起)jīdòngrénxīn(激动人心) 2.给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画出) 湖畔(bàn pàn)胸脯(púpū)颤动(chàn zhàn)沼泽(zhǎo zǎo)结束(shùsù)号子(hào háo )3、为多音字填上正确读音。 (1)一只老天鹅像石头似(shì)的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别的天鹅似(sī)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 (2)我好(hào)奇地问:“您喜欢打猎?”老人点点头说:“是的,我曾经是一个好(hǎo)猎手呢。” (3)我很兴(xīng)奋地在湖边转悠了半天,却一无所获,觉得十分扫兴(xìng)。 4、换部首组词。 脯(铺)(床铺)吱(枝)(树枝)陷(陷)(陷害)

张骞的故事阅读题答案

篇一:张骞的故事阅读题答案 摘要:张骞与丝绸之路的故事阅读是一篇课外阅读是一片说明文,具体地写出了张骞的个人信息和他和丝绸之路。同学们可以作为课文丝绸之路的课外阅读。在古城西安玉祥门外的大庆路上,有一座大型雕塑群:西域人与汉人带着满载丝绸的骆驼商队,正缓缓西行。这是对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建立丰功伟绩的纪念和歌颂。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首脑人物凯撒穿着一件丝绸长袍到剧院看演出。谁料,他比演员更引人注目,满剧场的人都把眼光盯在这件从来未见过的丝袍上。当大家知道这是中国生产的丝织品后,又是高兴,又是羡慕。此后,身着中国丝绸锦绣,成了罗马上层人物高贵和权力的象征。中国的丝织品是怎样到了欧洲的这要从张骞出使西域说起(汉代西域指今日河西走廊以西的天山南北及巴尔喀什湖地区)。 张骞(公元前~前114年),陕西汉中成固(今城固)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公元前138年到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通西域,开辟了我国和西方的国际陆路交通道路,从此,一条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境内,到达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正式开通。通过这条横贯亚洲大陆古代东西贸易通道,从公元前2世纪到9世纪以丝绸为主的中外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特别是对中国蚕桑丝绸技术的西传起了巨大作用。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希特霍芬首先使用了丝绸之路这一名称。后来在这条通道上陆续出土了中国汉唐各朝的大量丝织品和其它文物。丝绸之路的路线并不完全固定,也非一条。其中以自喀什西南行的路线,通往印度、西亚乃至欧洲,最为重要。喀什古称疏勒,按当地语意即为丝绸集市。两汉时期,中西亚和欧洲尚未掌握育蚕取丝技术,经丝绸之路不仅大量贩运中国的丝织品,同时也大量西运蚕丝作为丝织原料。 更多有关《丝绸之路》的学习内容,请点击 备注:《张骞与丝绸之路的故事阅读》一文由免费提供。本文着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在扎实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拓展阅读。阅读能力上要求增强概括,理解和表述能力。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主题鲜明,立意新颖;鼓励学生多说,增强口语表达... 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在扎实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拓展阅读。阅读能力上要求增强概括,理解和表述能力。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主题鲜明,立意新颖;鼓励学生多说,增强口语表达... 篇二:张骞的故事阅读题答案 丝绸之路张骞的故事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丝绸之路张骞的故事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大探险家、大外交家张骞在汉武帝初年做郎中时,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他们说敦煌(在今甘肃敦煌西)和天山当中有个月氏(r ugrave;zhī)国,恨匈奴,想报仇。汉武帝想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他下诏征求精明强干的人去联络月氏,张骞应征了。有个投降过来的匈奴人叫堂邑父,还有一百多个勇士都愿意跟着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为使者,带着一百多人从陇西(治所 100份文档 80份文档 89份文档 篇三:张骞的故事阅读题答案 张骞,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

《张衡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张衡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 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 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 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 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 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 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 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

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属:撰写 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平素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征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①十年乃成②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C.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②王好战,请以战喻 D.①于是皆服其妙②其孰能讥之乎

[野鸭阅读答案] 野鸭阅读题答案四年级

[野鸭阅读答案] 野鸭阅读题答案四年级 这篇《野鸭》里讲了一只野鸭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一场暴风雪进行了殊死搏斗后死去了的小故事。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下面由小编为你带来关于野鸭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野鸭阅读材料 (1)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2)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那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也不动。 (3)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便把这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是十三只。 (4)我将她仔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了这个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5)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6)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她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7)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她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她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她们埋起来。我把她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史记故事练习题答案

史记故事练习题答案 【篇一:史记故事练习题】 一、填空。 1.黄帝名(),他和()的两支力量合并在了一起,中华民族是()的说法由此而来。 2.()的儿子启建立了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王朝。 3.烽火台上的士兵一旦发现敌情,白天就点起(),夜间点燃()向四处报警。 4.郑国商人()把自己贩卖的()送给秦国军队,还假称这是郑 国国君对秦军的慰劳,使得敌人放弃了对郑国的偷袭计划。 5.公元前()年,()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 6.“不鸣惊人,()”的()善于纳谏,从一个昏君变成了一个英 明的君主,使楚国成为了诸侯中的强国。 7.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年。孔子周游列国()年。因为苏秦的合纵策略,秦国有()年不敢出()关攻打六国。 8.司马迁说:“假如()还活着,我即使为他驾车,也是心甘情愿的。” 9.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10. ()建议秦始皇修筑(),以保护秦朝不受北方各少数民族 军队的滋扰。 11.淮阴侯()年轻时就敢于忍受(),承受各种折磨,后来成了 一代名将。

12.通用至今的诊脉疗法,仍遵循着确立的理论。 13. ()通过赛马的方式,向齐威王推荐()。 14.屈原创造的诗体被后人称为()。 15华夏民族的祖先是()和()。 1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17历史上所说的“春秋五霸”是指() 18“管鲍之交”指的是著名历史人物()和()。 19使秦国由弱变强,逐步走上霸主之位的著名变法是()。 20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 21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时即兴创作了一首著名诗歌,题目是() 2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里的“成败人物”是指()。 23走出一条中原通西亚的“丝绸之路”的人物是() 24《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 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作者( )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判断题。 1.刘邦月下追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3.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并招募士卒训练骑射,使赵国的实力很快增强了。 4.孔子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家境富裕,遍览群书。() 5.虞国国君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结果也被晋国吞并。()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二(附答案)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二(附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 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A.属( )文邓骘( ) B.逾侈( ) 璇( )玑 C.驿( )站河间相( ) D.骸( )骨蟾( )蜍( ) 2.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 )同( ) (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 )同( ) (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 ( )同( ) (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 ( )同( ) (5)府吏见丁宁 ( )同( ) 3. 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4. 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1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8.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答案 全

四黎丘丈人 1.(1)女,同“汝”,你(2)责,同“债”,讨债(3)反,同“返”,回来 2.(1)仿效,装扮(2)到……去,前往(3)使……受苦,折磨(4)老人(5)彼,那个(6)本来(7)故意(8)往,去 3.(1)(那个奇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省略主语 (2)扶着他却在路上折磨他。省略宾语。 (3)他的儿子哭着磕头地说。省略介词“于” 4.(1)状语后置句。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 (2)判断句。这一定是那个奇鬼了。 (3)被动句。老人的智慧被貌似他儿子的奇鬼所迷惑。 5.不能。因为它点出了全篇的寓意说在。作为一种文体,寓言通常会在故事的结尾处揭示它的寓意。 五记王忠肃公翱事 1.(1)内通纳(2)贾通“价”(3)识通“志”,标记,记号(4)阳用“佯”,假装 2.(1)对……说(2)禀告(3)买来的(4)按照 3.(1)代王翱女婿的官职名,代王翱女婿的姓名 (2)代太监姓名 (3)代“我”,太监自称 4.(1)只不过表示老朋友的情意罢了。 (2)你们的伯父很廉洁,你们(过得)该不会很贫苦吧? 5.(1)女婿最终没有调职。王忠肃公不以权谋私。 (2)原先封存好的记号仍是当时那样。王忠肃公不贪馈赠,能为后人着想。 六《梦溪笔谈》二则 1.c 2.(1)还 (2)确实 (3)雨停云散 (4)靠近 (5)渐渐 (6)越过 3.c 4.(1)不一会儿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 (2)从西向东望就能看见,那是傍晚出现的虹。 5.是时久之次日 6.比喻陨石坠地时的声音、形状、大小、颜色、重量 7.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七萧颖士恃才傲物 1.(1)人:今义只指东西,词义缩小 (2)美景:今义胜利 (3)突然:今义凶暴 (4)很:今义略微,词义转移 (5)道歉:今义感谢 (6)遗憾:今义怨恨,词义强化 (7)怠慢:今义忽然,不经心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含答案)

苏教四下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 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1.请把课文补充完整。 2.选文第一自然段从小燕子的、、来写小燕子的外形。 3.请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5.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手法写出了花草的繁多和生机勃勃,突出了作者 之情。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本诗的作者是。 2.诗的前两句抓住___ ___、____ __、___ ___、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酒旗、风等几个江南常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绮丽画面。 3.后两句则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前两句的意思是: (二)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 本诗的作者是。 2. 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蓬头:稚子:遥:应: 3.古诗后两句表现出儿童。 A.可爱与机灵 B.不懂礼貌 4. 后两句的意思是: 三、阅读《最佳路径》片段,回答问题。 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shǔ shù)个建筑方面的难题,然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催促电报,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他想清理一下思绪,争取在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儿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漫山遍野都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一路上他看到许多园主把摘下来的葡萄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hē hè),但却很少有停下来的。 当他们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辆。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7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一、(河南省2020届高三阶段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题。 张释之,字. 季,南阳堵阳人也。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免归。中郎将爱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文帝称善,拜释之为谒者仆射。从行,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亡穷者。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亡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亡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察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项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遂核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 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拜释之为廷尉.. 。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案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 。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启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选自《汉书·张释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B .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日/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C .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日/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D .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日/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字:指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通常有某种关系的称呼。 B .免冠:脱去帽子,我国古时可以表示敬意,也可以表示谢罪。 C .廷尉:官名,掌军事。秦汉至北齐时期主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D .弃市:古时死刑之一,是在人群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 文言文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张释之执法》阅读答案

《张释之执法》阅读答案 《张释之执法》阅读答案 张释之执法 顷之,上①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②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 ③来,闻跸④,匿桥不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 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 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 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节选自《汉书·张释之传》) 【注释】①上:指汉文帝;②属:交付给;③县人:外县的人,京城外的人; ④跸(bì):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于是使骑捕之上使外将兵 B.且方其时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廷尉当是也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D.今法如是,更重之是进亦忧,退亦忧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廷尉乃当之罚金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是法不信于民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民安所措其手足其人视端容寂 D.上使使诛之则已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外县人在桥下躲了一会儿,以为汉文帝的车队已经过去了,出来时突然见到汉文帝的车队,然后惊 慌而逃,惊吓了文帝拉车的马,看来他是无心的。 B.汉文帝之所以要重罚外县人,是因为外县人惊吓了他的马并让他摔伤了。 C.张释之认为外县人只违犯了行人回避的禁令,就严格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只对外县人判处了罚金。 D.张释之认为国家的法律是皇帝和天下人共有的,应该公平执法、严格执法,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国家 的法律就很难取信于民。 9、将文言文阅读中划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上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张释之执法》)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两章》)

小学语文四下练习与测试答案

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参考答案(苏教版四下) 1走,我们去植树 【基础练习】 一、沟渠栽树版图乖巧欢声笑语 二、轻快美丽金色参天青翠绿色温暖清新 三、一座绿色工厂快乐的音符清新的空气健康幸福 绿色的希望参天的大树乖乖低头翩翩起舞 【发展练习】 一、1.种树的决心和愉悦的心情。 2.示例:草地上,新的草芽,钻出了泥土,抖了抖泥土,挺了挺身子。蚂蚁也已经开始“翻草越芽”,寻找食物。小河面上的冰已经化了,小鱼儿又重新浮出水面,水中又出现了小蝌蚪的身影。水中渐渐热闹起来了。大树下,开出了几朵不知名的花儿。枝头上,几只鸟儿你叫一声我唱一句,真有点合唱的意思。二、示例: 树木名称:梧桐树 外形特征:花有淡淡芳香,叶子扇形,果实成熟时分裂。 作用:木材适合制造乐器,树皮可用于造纸和绳索,种子可以食用或榨油。 其他:由于其树干光滑,叶大优美,是一种着名的观赏树种。 2第一朵杏花 【基础练习】 一、估计掌精确皱纹推断大概仰望广泛曾经 二、示例:黄燕子绿了小草 三、1.“ ,” 。“ ,。” ,,,“ ” 2.一丝不苟,常年精确观察 3.小男孩不明白竺爷爷为什么要问第一朵杏花是哪天开的。我明白竺爷爷是为了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必须精确观察。 【发展练习】 一、示例:竺爷爷俯下身子,奇怪地问小孩仰起头,高兴地说竺爷爷摸摸孩子的头,激动地问小孩歪着头,自豪地说竺爷爷眯着眼睛,半信半疑地问小孩拍拍胸脯,肯定地说 二、因为牛顿非常注意观察自然现象,非常勤奋,从来没有骄傲自满过。我认识到细心观察、专心钻研、勤奋工作、谦虚谨慎是成功者所必需的。 3燕子 【基础练习】 一、翼尖微风稻田音符轻快痕迹掠过烂漫圆晕 二、对首痕片 三、1.一身乌黑光亮一对俊俏轻快剪刀活泼机灵 示例:我喜欢蝌蚪。它长得黑油油的,椭圆形的身子,拖着长而扁的尾巴,在水里游泳时,尾巴左右摆动,敏捷灵活,潇潇洒洒,要抓住它可不容易呢。你

小学语文写事阅读训练附答案

写事类阅读训练 一、阅读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一下方面: 1.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 侧重于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 2.理清记事文章的顺序 一般记事的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通常有三种:(1)顺叙;(2)倒叙,就是将事件结局或者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和经过等;(3)插叙,就是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事件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 3.抓住文章的重点 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环节,而事情的经过,则是记事文的主体。 二、写事文章常见的题型及答题的技巧 1.把文章分为几段,并写出各段的意思。 2.文章所描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简要作答) 3.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4.如何给文章取标题。 5.文章“……”句子的作用。 归纳中心: 公式: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写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3.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了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 公式:谁+干什么+结果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公式:词语意思+文中意思 拟标题:找关键、找线索、找中心句。 句子的作用: 开头:总领全文,引起读者的兴趣…… 中间: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引人深思……

三、阅读训练 (一) 1948年,在一艘横渡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guīgui)丽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腰刀削(xiāo xuē)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huǎng huàng),男人摔倒时,刀子扎(zhāz ázhà)在他的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间乌青。 6岁的小女儿被爸爸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站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想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每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留下了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在喊着:“妈妈!妈妈!” 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子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惟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他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为坐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大声一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不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洞穿: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个十分感人的故事。请用心阅读,一起来体会“父亲”所包含的意思。①“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一句中的“这”指;说“这”是“奇迹”的原因是。

张释之执法阅读及答案

张释之执法阅读及答案 张释之执法 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注,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注)闻跸:听到警跸的传呼。天子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2分) (1)属之廷尉属(2)而更重之重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小题3】读完全文,你觉得张释之的可贵之处在哪里?(2分)答案 【小题1】(2分)交付加重 【小题2】(4分)法律是皇帝和天下人共有的。(也就是皇帝和百姓应该共同遵守的。) 【小题3】(2分)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没有阿谀奉承,而是秉公执法。(只写秉公执法1分,还应写出他对皇帝的态度才可得2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属之廷尉的“属”是交付的意思。而更重之的“重”是加重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小题2】试题分析:“者……也。”这是一个判断句,翻译时要翻译出句式特点。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小题3】试题分析:从“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唯陛下察之。”可得到张释之的为人及他的可贵之处。 考点: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点评:分析典型人物形象,要通过人物言谈举止、衣着神态以及与其他人物关系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及其与主题思想的联系,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进行。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测试题答案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题 1.《战国故事》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是谁?(B) A.张仪 B.苏秦 C.靳尚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A) A.秦始皇 B.炎帝 C.周幽王 3.《春秋故事》利用老马识途,让将士们化险为夷的是:(C) A.孙膑 B.重耳 C.管仲 4.《三国故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是:(C) A.曹操 B.刘邦 C.刘备 5.《战国故事》人们称秦越人为扁鹊的原因是:(A) A.他治病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的神医扁鹊 B.他带兵打仗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勇猛的扁鹊 C.他特别有学问如同上古时代博学的扁鹊 6.《战国故事》赵国的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负”的意思是:(B) A.失败 B.背着 C.担负 7.《春秋故事》“退避三舍”中的“一舍”有多少里?(A) A.三十里 B.五十里 C.一百里 8.《战国故事》提起赵括你会想到什么故事?(C)

A.完璧归赵 B.一鸣惊人 C.纸上谈兵 9.《西汉故事》以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可多选):(B D) A.揭竿而起 B.破釜沉舟 C.暗渡陈仓 D.四面楚歌 10.这本书中历史故事的顺序是:(C) A.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三国故事 B.春秋故事三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战国故事 C. 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 11.《三国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却都放了他,是因为:(C) A.诸葛亮与孟获曾是朋友,不忍心捉拿他 B.诸葛亮要让孟获心服口服,想让孟获认可他为谋士 C.诸葛亮认为孟获爽直,想争取他使南方长期安定 12.《西汉故事》汉武帝派张骞前往西域,其目的是为了:(B ) A.显示汉朝的强大,以得到更多的土地、物产 B.联合西域各国抵抗匈奴 C.让他作为使者,与匈奴求和 13.《东汉故事》东汉昌邑县令王密送礼给荆州刺史杨震,并说此事无人知晓请杨震放心收下。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的含义是:(B ) A.这件事情只有我们俩知道,只要我们不说谁都不知道 B.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C.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如果泄漏了就一定是你说的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专练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专练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 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 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 延尉由此天下称之。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B.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C.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D.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延尉,汉时九卿之一,掌管全国形狱,可以逮捕。因禁和审判有罪的王或大臣,还可驳正皇帝,三公提出的判决。 B.长者,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以指显贵的人或德高望重的人。文中“长者”指身份显贵的人。 C.刀笔之吏,古人记事用竹木简牍。以笔书写,以刀削除讹误,故刀笔之吏指主办文书的官吏,又特指主管诉讼的官吏。 D.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古代跪拜礼之一,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释之颇有贤才,张释之要辞官归乡,袁盎知道他贤能,奏请授张释之谒者官职;张释之分析秦汉之事,受到汉文帝赏识。 B.张释之善于进谏。汉文帝因啬夫熟知禽兽簿,对答敏捷,要授予啬夫上林令之职,张释之以周勃、张相如为例,最终劝止了文帝。 C.张释之刚直不阿。张释之阻止过司马门不下车的太子、梁王进入殿门,并弹劾他们,汉文帝自责教子不严后,太子、梁王才得以进入。 D.张释之执法公正。汉文帝要将盗取高祖庙内玉环的人诛灭全族,张释之据理力争,坚持依法处置,最终文帝和太后同意了他的判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4分)(2)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4分) 5.为什么张释之认为不能提拔啬夫为上林令?请简要说明。(3分)

三年级课文《天鹅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课文《天鹅的故事》教案 导读:[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啸噜胸脯颤咯吱陷窟窿”,书空“啸”字。理解词语“呼啸”、“窟窿”、“胸脯”、“怔住”。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训练表达。 4体会天鹅挺身而出和众天鹅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播放媒体,看着这幅画面,你觉得天鹅怎么样? 2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感受。 3(板书:天鹅的故事) 4齐读课题 说明:播放天鹅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嬉水的媒体,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美妙的情景。此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为后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天鹅产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 课文讲述了在()情况下,()带领()去()结果()的故事? 2学生交流,梳理课文 (1) 板书:老天鹅 破冰 众天鹅 说明:通过自读课文,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体验,品词品句 (一)体会第一次叫声 1师: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听风声) (1)理解“北风呼啸”,书空“啸” (2)积累描写寒风的词语。 2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天鹅的表现怎样? 3出示:(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鲁—克哩!”地啼叫着,) 4指导朗读 说明:通过观看媒体,启发学生朗读感悟,思考想象,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鹅带来的绝望。 (二)体会第二次叫声 1小组读课文,划出老天鹅与众天鹅的表现。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测试题答案)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题 班级:姓名: 1.《战国故事》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是谁?(B) A.张仪 B.苏秦 C.靳尚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A) A.秦始皇 B.炎帝 C.周幽王 3.《春秋故事》利用老马识途,让将士们化险为夷的是:(C) A.孙膑 B.重耳 C.管仲 4.《三国故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是:(C) A.曹操 B.刘邦 C.刘备 5.《战国故事》人们称秦越人为扁鹊的原因是:(A) A.他治病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的神医扁鹊 B.他带兵打仗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勇猛的扁鹊 C.他特别有学问如同上古时代博学的扁鹊 6.《战国故事》赵国的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负”的意思是:(B) A.失败 B.背着 C.担负 7.《春秋故事》“退避三舍”中的“一舍”有多少里?(A) A.三十里 B.五十里 C.一百里 8.《战国故事》提起赵括你会想到什么故事?(C) A.完璧归赵 B.一鸣惊人 C.纸上谈兵 9.《西汉故事》以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可多选):(B D) A.揭竿而起 B.破釜沉舟 C.暗渡陈仓 D.四面楚歌 10.这本书中历史故事的顺序是:(C) A.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三国故事 B.春秋故事三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战国故事 C. 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 11.《三国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却都放了他,是因为:(C)

A.诸葛亮与孟获曾是朋友,不忍心捉拿他 B.诸葛亮要让孟获心服口服,想让孟获认可他为谋士 C.诸葛亮认为孟获爽直,想争取他使南方长期安定 12.《西汉故事》汉武帝派张骞前往西域,其目的是为了:(B ) A.显示汉朝的强大,以得到更多的土地、物产 B.联合西域各国抵抗匈奴 C.让他作为使者,与匈奴求和 13.《东汉故事》东汉昌邑县令王密送礼给荆州刺史杨震,并说此事无人知晓请杨震放心收下。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的含义是:(B ) A.这件事情只有我们俩知道,只要我们不说谁都不知道 B.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C.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如果泄漏了就一定是你说的 14.《西汉故事》楚汉之争,霸王项羽为什么会输给汉王刘邦的主要原因是:(C) A.因为项羽武功不及刘邦 B.因为项羽兵力不及刘邦 C.因为项羽勇而无谋,气量狭小,而刘邦善于用人,胸怀大志 15.《战国故事》请你选择以下有关秦始皇的评价(可多选):(A B C) A.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战乱,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B.焚书坑儒,专制残暴 C.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各地文化经济交流,有利于国家发展 16.《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讲的是 (谁)的故事,大体讲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