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文化

蒙城文化
蒙城文化

蒙城文化

蒙城县位于安徽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

116°15′~116°49′之间。县境略呈长方形,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0公里。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简册)/2091平方千米(当地政府网站)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2%。总人口122万人(2004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蒙城县是,安徽省文化历史名城,安徽省首届园林城市,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楹联之乡等称号。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东城路16号,邮编:233500。代码:341622。区号:0558。拼音:Mengcheng Xian。蒙城县辖13个镇、2个乡:城关镇、双涧镇、小涧镇、坛城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岳坊镇、立仓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王集乡小辛集乡庄周办事处漆园办事处范集工业园区

蒙城是一代先哲庄子的故里,道家文化圣地,黄牛养殖享誉全国,素有“黄牛之都”的美誉。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曾在此挂职担任副县长,蜚声海内外。

蒙城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以及万佛塔均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蒙城,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全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小麦、水稻、玉米、山芋等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黄豆、烤烟、薄荷等经济作物,是全国小麦商品粮、优质棉、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县。畜牧养殖业优势明显,是全国优质肉牛、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特别是黄牛生产,年饲养量近百万头。地下资源也非常丰富,优质煤储量4.6亿吨,经国家批准年产150万吨的许疃煤矿已经建成并生产。

水陆交通便捷。涡河长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203”、“305”、“307”省道交汇于县城,已经建成的南京-洛阳高速公路贯穿全县东西。通讯设备先进,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全县已开通广播电视专用光缆。

全县以粮食、油料、棉花、黄牛、瓜菜、烟草等为主的六大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粮棉总产量近年来分别保持在100万吨和2万吨左右。

[编辑本段]

交通区位

ditu

公路:省道307线、305线、203线交汇于蒙城县城,南洛高速公路贯穿境内,与合徐高速公路交汇,县城距高速公路出口仅2公里。

水路:境内涡河、茨淮新河、阜蒙新河全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

铁路:距京沪、京九铁路枢纽站蚌埠、阜阳两站80-90公里。

航空:距合肥、徐州机场200公里,阜阳机场80公里。

[编辑本段]

工业商业

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已拥有机械制造、烟酒食品、化工印刷、轻纺服装、建材造纸等行业。微型车、冷冻机、家具、皮件、雪茄烟、庄子酒、专用面粉及“五洲牌”牛肉系列等产品,加工技术先进,已形成规模生产。

牛群中国商贸城

商贸流通活跃。国家级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省级柳林黄牛市场和农机市场及一批商品批发市场,为工业生产、销售和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提供了方便。投资2亿元占地400亩的牛群中国商贸城一期已经建成并运营。

niuqun

蒙城,工商俱兴,初具规模。经多年的培育和发展,蒙城已初步形成以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化工印刷、建筑建材、机械制造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有雪茄烟、白酒、棉布棉纱、毛巾被单、面粉、家具、猪肉和牛肉制品、日用化工、印刷制品、水泥建材和皮件制品等三十多类。特别是黄牛、小麦、棉花、木材等农产品资源深加工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链,全县拥有以五洲食业公司、东升食品公司、天都食品公司为龙头企业的肉类加工产业链;以华洋纺织公司、经纬染织公司、永发毛巾被单公司为龙头企业的纺织加工产业链。蒙城不仅拥有国家级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还拥有皖北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牛群中国商贸城、省级柳林黄牛市场、楚村粉丝市场、篱笆花生市场、马店蔬菜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仅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年成交额就达30亿元。

[编辑本段]

农业发展

蒙城是我国政府早期引用外资治理区和黄淮海开发区,先后被国家列为小麦商品粮、优质棉、出口棉和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国家肉牛育肥、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是全国平原绿化示范县。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成绩斐然,正在由传统型农业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型农业转变。全县已建成年饲养量75万头的优质黄牛、40万只的波尔山羊、130万头二元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建设30万亩优质棉、40万亩的优质花生、50万亩各类瓜菜10万亩薄荷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地。

全县现有林业用地45万亩,其中有林地40万亩,全县现有各类林木75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1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5.9%。县乡公路、河流两侧绿化率达95%以上,全县成片造林36万亩,高标准农田林网140万亩。城镇绿化覆盖面达36%,人均公共绿地达5.9平方米。该县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治水和外资、黄淮海等项目的实施,全县现有各类涵闸110座,修筑堤防长度206公里,电灌站1365处,装机容量33710千瓦,机井9600眼,小口井37000眼,喷灌机械5.1万部。形成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14.8

万亩,除涝面积已达144.15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74.1万亩。抗灾能力不断增强,保证了农业高产稳产。

[编辑本段]

人文环境

蒙城,古称漆园,始建于殷商,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蒙城县,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九鼎灵山寺、尉迟寺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其中位于县城东北的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始部落遗存,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黄淮海大平原腹地的蒙城,已经有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历史,她每一处遗迹,无不烙上时代的足音,无不昭示着蒙城这块热土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

矿产资源

许疃煤矿,是省861计划年产300万吨,国家级大型煤矿年产值12个亿。待建的赵集煤矿,勘探及设计工作接近尾声,近期将要确定井口位置,进入投招标程序,2年内就要破土动工。据有关人士透露,赵集煤矿无论是煤质,还是储藏量都比许疃矿要好、要大。以煤矸石为原料,引资2000万元的大型矿产品加工企业昆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已于2007年1月6日正式投产。加上全镇百家民营企业,年总产值将达到6.8亿元。到“十一五”期末,预计总产值超过10亿元。

[编辑本段]

旅游资源

尉迟寺遗址

yuchisi

尉迟寺遗址位于蒙城许疃镇境内,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98年至今先后进行了12次发掘,共出土各种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珍贵文物近万件。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文化周报及北京、河北、山东、安徽等其他几十家媒体都曾作过报道。2001年7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尉迟寺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规划”已被国家文物局审核通过。

wenmiao

文庙

文庙又名孔庙,始建于元至元21年(1284年),是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和大成殿,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wanfot

万佛塔

万佛塔位于蒙城县城中心,因塔身内外嵌砌琉璃小佛近万躯而得名。此塔为宋代建筑风格,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造型优美,现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庄子祠

zhuangzi

庄子祠,宋元丰元年(1078年)蒙城县令、秘书丞王竞始建庄子祠,大文学家苏轼著《庄子祠堂记》。原址在涡河北岸,后被洪水所没。明万历八年(1580年),知县吴一鸾重建庄子祠,规模宏大,蔚为壮观。明崇祯五年(1632年),知县李时芳重修庄子祠。今天,宋、明时期庄子祠均已不在。1995年6月,县委、县政府在宋代庄子祠堂旧址重建庄子祠,聘请中国科学院著名古建筑专家张驭寰作总体设计。第一期工程已告竣,分汉围墙、东西万树园围墙、大三门、影壁、山门、逍遥堂。二期建设项目为古衡门、濮池、五笑亭、观台、观鱼桥、梦蝶楼、南华经阁、东西碑廊、道舍、客舍等,目前,已筹建完毕。

[编辑本段]

蒙城名吃

油酥烧饼

蒙城油酥烧饼

[1]油酥烧饼是蒙城颇具特色的风味食品,据说,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一个姓宋的孤身老人,在文庙大门西侧,以卖油酥烧饼为生。后来,老人收山东人薛延年为徒。薛延年手艺学成之后,传子传女收学徒,以后更是代代相传,于是会做油酥烧饼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名气。蒙城油酥烧饼选料非常精良,制作非常考究。面粉要上等精白面粉,猪油要上等猪板膘油。食盐、大葱、麻油、芝麻等佐料也要最好的。面要和得不软不硬。佐料的用量和搭配都有严格的标准(当然也得要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适当调整)。制作时,饼坯要拉得长,擀得薄,馅要抹得均匀、适度。炉火、炉壁的温度要控制好,炉壁太热或太凉,生烧饼都贴不上,会“落炉”。烤的时候,更要控制好火候,火候不到,烧饼不熟不酥;火候过了,又会焦糊。往炉壁上贴生烧饼或铲

子和火剪从炉壁上铲下已烤好的烧饼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特别是烤好的烧饼用火剪从中一挑,力度大小有讲究,力度小了挑不开,烧饼会酥得不够;力度大了,就有可能把整个烧饼挑碎。小小的油酥烧饼,其中所包含的技艺和艰辛,恐怕不是局外人所能完全领会的。

一个行家里手做出来的油酥烧饼绝对是色香味俱佳。出炉后是桔黄色,用火剪一挑,层层迭迭,薄如竹纸,汪着油,透着香,看一眼就让人口水直流。吃起来焦酥酥、香喷喷,吃了这个想那个,吃了这回想下回。油酥烧饼最好是现烤现吃,吃的时候要用两手捧着,不然咬一口,焦酥的饼渣就会有不少掉落下来,实在可惜。放久了也会变软,再烤一下还会焦酥如初,但味道则比现烤出来的逊色多了。

刚烤好挑起的油酥烧饼拿上餐桌时,要一个一个地分开摆放,千万不能摞在一起。不然下面的就会被压碎,不仅外形不美,而且吃起来麻烦。

蒙城Sa汤

蒙城Sa汤

[2]Sa汤是蒙城著名的风味小吃,其味道鲜美,令闻者垂涎。传说sa汤的来历与乾隆皇帝还有关系。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游访江南路过蒙城,走得又饥又渴,傍晚,到一家客店投宿,店主是位老妈妈,还有她的独生女儿。老妈妈见来了几位贵客,虽然风尘满面,穿戴却十分整齐,观那主人身材魁伟,气宇轩昂,手摇一把撒金折扇,更显得风流潇洒。店家婆笑脸相迎,一面端茶,一面吩咐女儿杀了两只肥老母鸡,用沙锅煨炖。时值初夏季节,乾隆和侍从坐在院中,一边饮茶,一边闲聊,等待用膳,谁知直等到日落月上柳梢,还不见店家送饭,乾隆饿得饥肠漉漉,命侍从前去催促,店家回答说:“鸡汤没煨好,请客官再稍候。”乾隆心中不耐烦,步出小店,看个究竟,只见店家婆正在门前月下磕麦仁。乾隆问道:“老妈妈,磕麦仁做什么呀?”店家婆答道:“俺这里没有稻米,都用麦仁烧稀饭吃。”乾隆双手捧起一捧白花花的麦仁走进厨房,对店家婆说:“把这麦仁放进鸡汤锅里好吃吗?”姑娘微笑道:“会好吃的。”说着掀起锅盖,乾隆把麦仁放了进去。乾隆回到院中又等了半个时辰,忽闻一阵扑鼻的香味从厨房飘来。姑娘盛了几碗鸡汤,放入麻油、胡椒等调料,用托盘端置桌上。乾隆品尝了一口,味道十分鲜美,用竹筷一捞,鸡肉已经脱骨,与麦仁混和在一起,吃起来胜过皇宫御宴!乾隆连吃三大碗,赞道:“美哉!好汤。”乾隆膳后问侍从道:“这鸡汤炖麦仁叫啥汤?”侍从心想:自古君无戏言,皇上说是啥汤就是“啥汤”。于是便顺口答道:“ 啥汤。”乾隆又问“啥汤”的“啥”是哪个字?侍从本是为迎合皇上的心意,哪里考究过“啥汤”的“啥”是那个字呢,狡黠的侍从急中生智,想起皇

上在月下久等鸡汤的情景,于是便编造了个生字:月光为伴,一边为“月”字,另一边皇上为天子,“天”字为上头,久等的“久”字放在下边,并取其谐音字“韭”代之,这样便造出一个“啥”谐音的“sa”字。乾隆看看也像个字样,但觉得眼生,记不清什么时候在康熙皇爷字典里似曾见过。于是命侍从取出文房四宝,提笔写“sa汤”二字,下边题了“乾隆御书”留给了店家。

店家婆不识字,把乾隆题字拿给当地一位有学问的人看,那人一看,大吃一惊,说是当今乾隆皇帝的亲笔题字。事后店家请木匠精心制作了一块招牌,将乾隆题字刻在上面。过往行人见此招牌,都来品尝乾隆皇帝品尝过的“sa”汤。从此,小店生意十分兴隆。其他店家见此,也模仿乾隆御书“sa汤”字样做出金字招牌,开起了sa汤店,并在汤内加鸡蛋,味道更加鲜美,久而久之,蒙城的sa汤便远近闻名。

[编辑本段]

科教资源

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蒙城科教文化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永枯竭的精神源泉。

蒙城教育事业发达,全县共有各类学校583所。其中蒙城一中为省级示范高中,各类学科竞赛、中考高考成绩,高居全市第一。职业教育兴旺,其中庄周高级职业中学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4800人左右。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蒙城师范学校基础上升格的一所普通高校,就坐落在我县。蒙城科研和技术开发硕果累累,单2004年共获省、市科技进步奖9项,被授予专利4项。其中脱毒红芋高产技术推广项目荣获国家农业部一等奖。蒙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共有县乡广播电视机构27个。蒙城卫生和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县乡两级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2个。体育运动竞赛成绩优异,多次在全国、省级大赛中获得好名次。蒙城科教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地位,使蒙城的“软环境”在全省排序中名列前茅。

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就有着怎样的文明;有着高素质的百姓,就有高效率的政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蒙城,正跨越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时空,以大改革、大开放的高昂姿态,迎接海内外客商在蒙城这块热土上,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编辑本段]

基础设施

污水处理:离开发区1公里,有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

供水:城区有自来水两座,日供水2.5万吨。

供电:拥有220KV变电站1所、110KV变电站2所、35KV变电站16所。

通讯:程控国际国内电话、移动通讯、会议电视、数据通讯、宽带网、智能网等业务全面开通。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蒙城殷商时称北冢,周曰漆园,后合北冢为蒙,置蒙郡、蒙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蒙城。据《太平寰宇记》:“南蒙城、北蒙城并在县北八十里,相去四十步,皆自后魏孝文太和七年为之”。唐因以名县。

2009年,现辖3街道办事处,14镇,3个乡,1个林场。

*街道办事处:城关街道办事处庄周街道办事处漆园街道办事处

*镇:坛城镇、双涧镇、小涧镇、三义镇、乐土镇、柳林镇、许疃镇、大兴镇、岳坊镇、楚村镇、立仓镇、范集镇、马集镇、板桥集镇。

*乡:篱笆乡、王集乡、小辛集乡。

*林场:白杨林场。

2000年,蒙城县辖18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06749人,其中:城关镇 90815 双涧镇 56001 小涧镇 56884 漆园镇55778 坛城镇 36146 范集镇 38050 许疃镇 43407 板桥集镇 66153 马集镇39789 田桥镇 16413 岳坊镇 50579 柳林镇 34775 立仓镇 46385 常兴镇36358 楚村镇 42833 乐土镇 47165 三义镇 60939 篱笆镇 52779 王集乡40603 移村乡 23990 小辛集乡 41003 吕望乡 26121 罗集乡 40641 白杨未批镇 17108 庄周虚拟乡 46034

2004年底,蒙城县辖18个镇、5个乡:城关镇、双涧镇(副县级)、小涧镇(副县级)、漆园镇、坛城镇、范集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田桥镇、岳坊镇、柳林镇、立仓镇、常兴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王集乡、移村乡、小辛集乡、吕望乡、罗集乡;白杨林场。

2006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下发《关于同意蒙城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4月5日,蒙城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全面展开。全县乡镇由原来的25个调整为15个,平均人口由原来的5万人增至8万人以上,乡镇平均面积由原来的84平方千米增至140平方千米。

蒙城县辖13个镇、2个乡:城关镇(漆园镇并入)、双涧镇、小涧镇、坛城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岳坊镇、立仓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王集乡、小辛集乡。

安徽蒙城方言

蒙城方言属北方话大方言的淮北话土语群。县境内语音略有差别,县东南境接近凤台方言,县西北境则受阜阳方言影响较大。 早在4000年前,夏氏族西迁夏水(今北淝河),本县纪委古老民族的活动地区;夏分天下为九州,本县属豫州,为中原地区的东南部。西晋武帝时侨置蒙县,中原豪族大量的迁徙,带来以河南中北部为腹心地区的中州话。1956年以来,在全县各学校推广普通话,加上历年来,大专毕业生分配本县,干部交流及上海、蚌埠等地知青下放蒙城,本县方言逐渐接近普通话。 声母、韵母 蒙城话属于北方话范畴。有39个韵母、21个声母,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但稍有差异。如“药”,普通话读 yaò(要),蒙城话读 yǔe(约)。全境略有差别,县西境常将普通话声母 sh 改换成 f ,如“书”、“水”普通话读 shū、shuǐ ,县西境读 fū 、fěi。县东南境把普通话的声母 f 读作 h ,如“风”,普通话读 fēng ,县东南境读为 hǒng 。1956年推广普通话,蒙城话逐步接近普通话。普通话里声母 z 、c 、s 与韵母 i 连用,叫做整体认读。如 zī(姿)、cī(刺)、sī(私)。蒙城话常把 z 、c 、s 与韵母 i 拼写。如 zì(集)、c ì(齐)、sì(夕)。 声调 蒙城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相同,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顺序不同。普通话的顺序为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全降调,而方言的顺序则是降升调、高平调、中升调、全降调。 方言的调值与普通话悬殊较大。普通话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 55、中升调 35 、降升调 214、全降调 51.而方言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 44、中升调 24、降升调 212、全降调 53. 发起声来,普通轻柔高扬,方言则硬重低沉。 蒙城方言与普通话部分汉字读音比较2 词汇 情态用语 可——否定(重声)、肯定(轻声) 擦——戏弄、找茬 乖——小孩听话 旋磨——故意闹人 嗲啦——撒娇(嗲发diě音) 磨牙——小孩打闹 唧喂——叫喊(多形容小孩哭闹) 烧包——过分卖弄 迷瞪——睡一会 呓怔——梦呓 妖野——粗暴、刻毒 左着——抓着 咂摸——品味 腻歪——不耐烦 蒲种——少心眼 不得劲——生病、不舒服 拔豁子——捅了篓子 闲磕牙——闲聊 舍皮赖脸——不知羞耻的乞求 接话把子——插话 时令用语 一门——刚才 早晚?——什么时候 麻似亮——天刚明 麻似眼——天将黑 昨个、今个、明个、后个——昨天、今天、明天、后天 称谓用语 老实头——形容人循规蹈矩 下三滥——无赖 老人精——小孩子像大人一样说话、做事 七叶子、半吊子——差心眼 不上线——不论理、胡扯 砸眼子——死板 搅毛手——蛮不讲理 窝囊废——甘受人欺、不敢抗争 有身子——怀孕 家里人——妇女、妻子 寡汉条子——未婚的成年男子 外头人——成年男子、丈夫 当家的——丈夫 礼盒子——女孩子 泼皮小子、半拉蹶子——男孩 二黄老头(老妈)四、五十岁的男(女) 贱货——人品低下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方言如:

安徽省太湖县五千年文博园

安徽省太湖县五千年文博园--国家4A景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民间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中国创造品牌基地——五千年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三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征地规划,建设成集民间文化艺术品的生产、展演、研讨、休闲、娱乐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项目——五千年文博园。 五千年文博园位于太湖县高速公路入口处,是由安庆市五千年公司严格按照国家4A景区标准打造的一座气势恢弘的文化艺术博览园,文博园一期占地面积约600亩,总投资5.45亿元,于2010年5月建成并对外开放。五千年文博园由中华百工坊、五千年文化走廊、四大艺术馆、千人表演艺术馆、天人合一景区、天上人间景区、摩崖石刻景区、文化安庆景区、皖江文化景区以及皖江第一街——皖街等十大景区组成,是五千年公司将中国民间文化产业深度演绎,并升级为旅游产业的崭新创造,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成功运作的典范。 五千年文博园·景区图片欣赏

图1:文博园沙盘皖江文化长廊 皖江文化长廊总长1500米。全部由典型的徽派建筑组成,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以两层为主,三层为辅,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进行布局。皖江文化长廊以800里皖江文化、艺术、民俗和历史为题材,将这一文化地域曾经发生的故事,风情,老百姓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均以实物、图片、雕塑、表演、声光的形式,充分展示于1500米的文化走廊之内,安庆作为皖江文化的发祥地,在文博园建设这个全面反应皖江文化的艺术长廊,既是对皖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更是对其它弘扬和传承。

图2:文博园鸟瞰图五千年文化走廊 五千年文化走廊是文博园的核心组成部份,总长2000米,总投资8000万元,在两公里的走廊以等比例将华厦五千年文明按历史的朝代更迭,以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历史、名人为表现内容,以汉白玉浮雕墙、青石雕塑、艺术造景、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形式,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延伸到宋元明清,在这文化走廊一路走来。灿烂辉煌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厚重而振憾,深切的让人领悟创劳动创造历史的伟大,五千年文化走廊以“劳动创造历史”创意景区结束。“劳动创造历史”是以劳动人民的代表劳模的手印,以艺术的形式用铜制工艺将手印、出生年月、姓名、事迹充分展示出来。万名劳模手印广场会令这个社会对劳动者更多一份尊敬。

蒙城县概况

蒙城县 开放分类:地理、地域、地名、行政区划、区县 目录 ? 城市概况 ? 交通区位 ? 工业商业 ? 农业发展 ? 人文环境 ? 旅游资源 ? 科教资源 ?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 城市概况 蒙城县位于安徽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116°15′~116°49′之间。县境略呈长方形,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0公里。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简册)/2091平方千米(当地政府网站)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2%。总人口122万人(2004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东城路16号,邮编:233500。代码:341622。区号:0558。拼音:Mengcheng Xian。蒙城县辖13个镇、2个乡:城关镇、双涧镇、小涧镇、坛城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岳坊镇、立仓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王集乡小辛集乡庄周办事处漆园办事处范集工业园区 蒙城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

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以及万佛塔均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蒙城,自然条件优越,自然丰富。全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小麦、水稻、玉米、山芋等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黄豆、烤烟、薄荷等经济作物,是全国小麦商品粮、优质棉、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县。畜牧养殖业优势明显,是全国优质肉牛、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特别是黄牛生产,年饲养量近百万头,为全国养牛第一大县,现任县长牛群。地下资源也非常丰富,优质煤储量4.6亿吨,经国家批准年产150万吨的许疃煤矿已经建成并生产。 水陆交通便捷。涡河长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203”、“305”、“307”省道交汇于县城,已经建成的南京-洛阳高速公路贯穿全县东西。通讯设备先进,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全县已开通广播电视专用光缆。 全县以粮食、油料、棉花、黄牛、瓜菜、烟草等为主的六大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粮棉总产量近年来分别保持在100万吨和2万吨左右。 交通区位 公路:省道307线、305线、203线交汇于蒙城县城,南洛高速公路贯穿境内,与合徐高速公路交汇,县城距高速公路出口仅2公里。 水路:境内涡河、茨淮新河、阜蒙新河全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 铁路:距京沪、京九铁路枢纽站蚌埠、阜阳两站80-90公里。 航空:距合肥、徐州机场200公里,阜阳机场80公里。 工业商业 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已拥有机械制造、烟酒食品、化工印刷、轻纺服装、建材造纸等行业。微型车、冷冻

历代状元宰相名墓

一、祖宗父母胎息孕育之图 龙起高峰为祖,次起一峰为宗,入首处再起星峰名少祖,穴后一节玄武之山为父母山,父母山落脉处即是胎,如受父母精血而成胎。胎下束气处为息,如母怀孕后养息之意。再起星面则为育,如子生而育也,此山龙之胎息。水龙之胎息则在二水交襟处或一水单缠弯环处,穴星后束脉处是。以结穴处为中宫。其前后左右属八卦方者,谓之八国,俱要城门紧固,不可空缺。如空缺,一有风吹人,则气随风散,人丁财产,俱尽飘零消散。 二、何惠卿墓图 此地在太湖县下乡凤楼冲,回龙自香茗山辞楼下殿而来,曲折多奇,翻身朝祖,堂局开明,呈奇列秀。龙虎重重包裹,水口重重关锁,若据催关天星,亦是天皇龙,三合水。何惠卿葬此,烟销火烬,并无春秋麦饭乎。及登穴视之,适当作穴处,交风剪烛,固宜绝嗣。更察其后,真龙大势,一峦三支,远者去五六十里,近者十余里,各有结作,随其力量大小发越。力量大者,或人丁至数千,科第亦有数家,正穴仍悬,以俟有德,惟此乃作荒坟。谨图大略,以明凹风之害。 三、顺昌县廖副宪祖地图

此地在顺昌县,土名沙口。下金形珠上穴,乃郑子云下也。其龙开帐,自帐中抽下,大顿小伏,左栖右闪,及将结穴,撒落平田,田中复起一大突,前后左右四金相照,有合天心十道,穴甚清巧可爱,真美地也。葬后出廖元,官副使,廖忠为县令,科第数人,富贵绵远。 此局撒落平洋,虽前有案山,但离穴甚远,气期旷渺,喜有一水横过,至穴前绕抱有情,以关堂气,使真气不至泄漏为美。若再有枝水插入,反使堂局窄狭不美。 四、台州侯氏祖地图 此地在丰城县,土名尧枋,乃陆氏祖墓。其龙起自真军脑,冲天火星作祖而来,迢递至尧枋,脱卸平冈,左栖右闪,逶迤活动。将首顿起走马金星数节,大娄复起太阳金星开口,成大窝穴格。登穴视之,有似空旷粗大,殊不知逆水涨朝,妙在粗大,穴虽空旷,亦不足畏。下手庙山,收尽洋朝诸流之水,山川相等四兽和平。陆氏葬后人财骤发,科第不断。 此局正向方田源水特朝直射,依理为凶。但前有横水拦截,反成屈曲,凶水变为吉水。若无横水拦截,则为冲射、为凶。 五、袁氏祖地图 此地在丰城袁坊,龙远不述。入局开平地帐,坦夷无迹,入首水中一埠,突出圆净,突下吐唇,四面巨浸,左右湖岸,远抱有情。远峰一点特朝,离脉扦癸向,葬后科甲连登;曰润,进士;曰芳,进士参议;光儒,知州;光翰,城应;旗实遂国宁,俱进士;又有乡荐数人,世宦未艾。 六、孙忠烈公祖地图 此地在余姚县烛溪湖,丙向。其地众水绕山,众山抱水,出父子尚书、

电子版课题研究:中国古地名研究

中国古地名研究 学年度2015——2016 学校:潮州市南春中学 班级:高二(16)班 组长:卢逸佳 组员:王君华、李婉琪 莫依妮、黄梓婉 指导老师:文晔 一、课题背景 (2)上网搜索资料、翻阅相关文献 我国就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得国家,不仅目前所使用得地名居于世界之首,曾使用得地名之多更就是难以比拟。我国俱目前使用之大小地名大部分有悠久历史渊源,而经过数千年得历史更迭后地名作古换今,文献记载混淆各地,使得研究颇带艰涩. 二、研究目得 为了了解古地名文化与城乡文明得关系内涵。通过调查了解人们对古地名得认识程度,广大网友对古地名得恢复等意见进行分析,根据相关人士、网站等提供得参考意见,希望凭借我们微弱力量引起社会更大层面得关注与思考,同时锻炼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相互协作等多方面得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研究过程、方法 (一)选择课题 确定小组研究得内容:中国古地名研究 (二)制定课题计划: 1、开展活动会,熟悉计划格式,展开讨论 2、用2-3周得时间进行文献查找,获得客观得知识表述及意见。 3、用1-2周得时间对各地区进行调查,从而获得事实资料。 4、记录相关内容,在指导老师得指导与审核下完成初稿。 (三)撰写论文

四、研究成果 摘要:自古以来,中国得地名浩如烟海。地名学这一学问在漫长得历史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古地名得典故,古今地名对照折射出人文得内涵.认真探究古地名得历程,对比,总结经验与教训就是非常必要得。本文从古地名得各方面出发及如何正确对待古地名、如何在地名文化上更富有内涵地发展等方面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古地名、人文、发展、现代文明 引言 中国从先秦起,就有研究地名得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地名就是人类用以联系、交换与对话赋予不同地域得称谓,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就是一种语言文字表现.总体讲,地名在体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得同时,也指示着历史上得重大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民族迁徙、宗教信仰等状况,所以地名对理解历史文化现象、了解历史文化特征、体会历史文化活动、感悟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十分珍贵得价值。 (一)古地名得导入 地名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民族得文化标志与文化符号,通俗地讲就就是这个国家、民族得照牌;它就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得体现;它深沉地蕴涵着这个国家、民族得心理、气质、品格、神韵;它给人们以国家得认同感、民族得认同感、文化得认同感。每个国家都有属于特色得地名文化,中国得古地名体现了中国悠久得历史文化积淀。 1、出现得契机 在久远得传说里,《山海经》算就是地名得集合,有四海八荒得概况等。可见地名在原始社会就开始出现。由于当时黄河流域得统治需要,尧舜禹分别对当时得部落作了规划,《汉书·地理志》所云:“昔在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这就就是传说中得州服制。 从《禹贡》《职方》等记载地理得书籍中可以瞧出,中国得地域划分在逐渐变化且越分越细,不仅加强土地得归属性而且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地方管理得机制雏形。但我们同时也瞧出由于开疆拓土,时间久远与传说附会,前面列举出得三部书籍包括后来得《吕氏春秋》都将“九州”误作为夏商周得行政区域划分。这也反映了早期社会对地名定义域得混乱. 2、命名得重要涵义 地名作为中华文化得衍生品,保留着中华历史文化得某些基因密码。改朝换代都不免附带上各种制度变更,而地名得涵义在某个程度上讲也就是上层建筑得具体化。古地名体现

安徽撒汤的详细做法

安徽撒汤的详细做法 虽说安徽并没有很多出采的美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还是有很多经典的小吃的。比如民间的撒汤,也有一些地方将其称为辣糊汤。辣糊汤,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汤品够辣而得名的。每一道美食都值得推崇,据说撒汤还曾经受过乾隆皇帝的赞赏呢?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美味能够让龙颜大悦呢? 一、撒汤是哪里的 撒汤,又名煞汤,也叫辣糊汤,安徽省著名小吃,撒汤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特殊小吃,主要起源于安徽蒙城以及阜阳等苏鲁豫皖交接地区。撒为肉汤、肉杂之意。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偶尝此汤,大加赞赏,从此撒汤声名远播。 撒汤用什么勾芡 淀粉,让汤浓一点 二、蒙城撒汤的做法和配料制作秘诀 撒汤没有固定的做法,但是唯一不变的是要有高汤,鸡汤最佳,排骨炖汤也可,蒙城撒汤比阜阳要清淡一些,来看看蒙城撒汤的做法 配料:鸡汤、鸡蛋、芝麻油、淀粉、葱盐、胡椒粉 1、鸡汤烧滚小葱切末 2、鸡蛋打散,鸡蛋直接打在汤碗里 3、鸡汤烧滚后,盐,黑胡椒粉,小葱放进去 4、淀粉加水拌匀,倒入汤锅

5、等汤锅再次煮开,把汤直接冲入碗中 6、最后淋上芝麻油,配上煎饺或包子,烧饼之类的真是大美。 三、撒汤的做法大全 撒汤的做法不固定,所以有很大的发挥余地,撒汤在安徽北部地区都很知名,和胡辣汤、嗎糊的做法大致差不多,浓稠香辣,冬季吃撒汤驱寒又保暖。 撒汤简单做法:光土鸡整理内脏后,在开水锅里焯2分钟,捞出,洗去污末,洗锅。鸡切小块。再入开水锅煮。水开,滴料酒,改文火,炖至八成熟,放麦粒,炖至麦粒半化。稍放盐,即成撒汤。也可不用鸡,用羊肉. 撒汤:主要是用羊或鸡的骨头来熬制的汤,汤里稍微勾点芡汁,让汤浓一点。打一个鸡蛋在碗里搅匀,用滚开的汤汁一冲,冲成蛋花,然后根据个人喜好,滴上几滴香油,撒上少许黑胡椒粉,虾米,荆芥,一碗香喷喷的撒汤就出来了。 四、阜阳撒汤 原料:胡辣汤料40克、胡椒20克、辣椒10克、熟羊(牛)肉400克、羊骨高汤3kg 面筋1.5kg、面粉300克、粉条100克蔬菜依个人口味添加调料:葱、姜、精盐、味精、酱油、香油等适量 制作过程 1、在锅中放入适量水加入高汤放入胡辣汤料、胡椒、辣椒等,大火让其烧开。 2、待锅中水烧开后,放入羊肉、面筋。待羊肉、面筋熟后将适量面筋水倒入锅中,烧至汤汁变稠时,放入粉条、葱、精盐、

安庆市太湖县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安庆市太湖县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寓所箫索蓬松泰然处之 B . 严谨忌讳伶丁首当其冲 C . 乖觉应酬肥硕耿耿与怀 D . 呵叱无端惘然茅塞顿开 2. (2分)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A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3. (6分)(2017·毕节) 诗文填空 (1) 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 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 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4) ________,不戚戚于富贵。(陶潜《五柳先生传》) (5) 当人生遭遇困境时,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总会有云开雾散的时候。 (6)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写思家却难归家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 《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急速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4. (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俊、巴金的①、茅盾的②、冰心

的③,也喜欢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tián淡纯净、秦牧的博识ruì智…… (1) 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隽()永绮()丽tián淡ruì智(2) 文中画线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 选择词语填在横线上,能恰如其分地体现巴金、茅盾、冰心的散文风格。 A.自然真挚 B.婉约清秀 C.淳厚质朴 ①②③ (4)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方法,阐明了这些文学大家的创作风格。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5. (15分)(2019·南京)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梦赏心亭①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②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②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 (南宋)萧山 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①。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② ,伤心长春草③ ,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何实而胜?莫若王谢④高。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⑤ ,为时和赏;以补金瓯⑥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 亭前为张丽华⑦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①几希:很少。②未央:未尽。③春草:指离愁。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在新亭酒宴上,诸

地名文化

地名文化 地名是人类用来识别不同地区的语言符号,它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交往的工具,也是珍贵的文化宝藏。我国自古流传至今的众多古地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山岭、溪渠、湖塘、风景名胜、古代遗址、高庙寺宇以及街巷道路的命名是我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生动写照。这些古老的地理符号,是活生生的历史画卷,展示了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文化的磅礴和沧桑。 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演变。地名的起源非常古老。早在上古时代具体的地名业已产生。人们首先接触、认识的应当是他们周围的具体的地理实体名称,随着生产、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地名的记载也就逐渐增多,先秦时期的地名数量就已经无法估算。人们对更多地理实体名称的总体观察和了解,将他们进行概括,归纳和升华,最终导致了“地名”术语的诞生。 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地名与社会文化有着不能割弃的关系,研究地名必须要联系其相依相存相灭的社会文化背景。地名形成中包含一定的社会生活文化特点。地名是用一定的语词表达的,是语音、字形、语义的结合体,有一定的语法结构,特定的表达手段,所以它自然成为语言学所关心的对象,这些都是地名的表层,反映的是用语言组成的符号系统的内部结构;而地名的文化内涵则应是地名的深层,反映的是地名的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文化是语言符号系统与物理世界之间的中介物,是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是民族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符号对物理世界的反映摹写。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的地名,常是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所涉猎的对象。 中国的地名文化 人类自有了文字符号的那天开始,就被赋予了以语言、文字命名事物的天性。地名正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思想与道德、智慧与价值的统一体。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进步的足迹,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先秦时代,华北平原以“丘”、“陵”、“阜”命名的地名很多,这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地貌起伏不平,人们择高地而居以避洪水,“丘”的消逝则说明它们日后被黄河等河水漫流所挟泥沙淤平;两汉时,以“乡”、“亭”、“聚”命名地方,表现了当时的地方基层行政制度;六朝时;“坞”、“壁”、“垒”、“戍”、“堡”等地名用字的出现,则与当时豪族土地所有制以及社会动乱需要防御有关;唐中叶以后,内地出现的“镇”、“集”、“市”反映了小商业城市的兴起,“场”、“务”表明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这些凝聚民族、语言史料的地名,对于了解古代的社会变迁有很大帮助。 古代先人对地方的命名,依据方方面面。有以植物命名的,如苹果园、枣林

安徽蒙城白酒市场调查

安徽蒙城白酒市场调查 2010年11月08日糖酒快讯-食品资讯 导读: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地处安徽省北部,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市,西接阜阳市,隶属亳州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下属12个镇、2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1个林场。工业相对落后,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约有98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8亿元。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地处安徽省北部,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市,西接阜阳市,隶属亳州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下属12个镇、2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1个林场。工业相对落后,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约有98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8亿元。 白酒消费中高档为主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蒙城在皖北区域属于经济发展中等县城,餐饮业较其它县城发达,消费档次高于皖北其它县城。县城A类(包厢30个左右)酒店约8家,B类(包厢10个左右)酒店约20家,其它的多为C类酒店、土菜馆或面馆。蒙城人热情好客,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招待或家庭聚餐多以饭店为主。在酒水方面,白酒消费是其招待客人的首要选择,尤其是中高档白酒产品。 蒙城餐饮市场的竞争格局:中高档餐饮终端以古井原浆、柔和种子、口子窖等共营为主,超过一半的A类餐饮终端会进行独家促销(独家使用促销员);大部分B类酒店也会有三四个品牌产品的专销,同时很多酒店专销的白酒品牌越来越集中在一两个品牌上;C类酒店、土菜馆、面馆以及优质大排挡主要通过赊销、投放陈列酒等方式实行进店主销(专营的相对较少);酒店一般不需要进店的相关费用。 各白酒品牌在餐饮终端的竞争状况如下:种子酒餐饮终端铺货率高达80%,其中中高档餐饮铺货率约占90%;古井餐饮铺货率约占90%,古井原浆主要集中在中高档酒店,淡雅系列主要集中在中档酒店;高炉家餐饮终端铺货率约占30%,主要集中在A类酒店;口子窖及皖酒、文王酒、迎驾酒等其它产品铺货率较低,且迎驾糟坊下滑趋势明显(见图1)。 蒙城餐饮市场各品牌白酒在酒店的零售价位区间(见图2)。

壮语地名及其研究_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一

壮语地名及其研究 ———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一 覃凤余 【摘 要】壮语地名是用壮族人的思维方式命名、体现壮族文化内涵的地名。守土性、混合性、壮汉对应复杂性是壮语地名的特点。通名和专名是壮语地名词汇系统的重要内容。对壮语地名的研究,有民 族学、人类学、农业史、语言学诸多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壮语地名;语言文化 【作 者】覃凤余,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H2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5)04-0109-012 A study on the geographical names of Zhuang language A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research on the geographical names of Zhuang language I Q in Fengyu Abstract:The geographical names of Zhuang language are named according to the thinking pattem of Zhuang People.They represent the Zhuang minority’s culture connotation.There are3characteristice in the geographical names of Zhuang language:conservatism,hybrid,complexity in the correspondence be2 tween Zhuang and Han.Both the general names and the proper names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Zhuang geograpnical names system.There are a great deal of importance to ethnology,anthropology,agri2 cultural history,and linguistics in this research. K ey w ords:The geographical names of Zhuang language language culture 一、壮语地名的内涵 学术界对“壮语地名”这一术语的使用,大致有几种: (一)或明确提出壮语地名的定义,或归纳壮语地名的特点,或提出判断壮语地名的标准。张声震《广西壮语地名选集》明确提出壮语地名的定义,即“壮语地名是用壮语命名的地名”①。徐松石先生总结出“壮音地名”的几个特点:第一,这些壮音不能望文会义,因为他们含有壮语的意义。第二,这些地名在原始的形式上,多半是两字的。三字地名很少。第三,壮人喜用齐头式地名,与北方齐尾式地名不同。第四,壮人喜用倒装地名。第五,壮族地名具有分类密集的现象②。韦达《壮语地名的文化色彩》提出壮语地名是“用壮族人民的语言来命名的地名”,判定的标准是:第一,用壮族自创的土俗字

云南省地名文化景观特征研究

云南省地名文化景观特征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的地名数据的统计,将全省地名命名方式宏观地划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社会人文实体及事象地名两大类,从而总结出云南省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自然人文特征、政区地名特征。通过对云南省地名文化景观特征研究,云南省的地名文化特征与多山、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密切相关。 关键词:云南、地名、文化景观、特征 1 云南地名数据来源及依据 本文以2008年出版的《云南省地图册》[1]为参考进行统计。主要包括云南省各级行政区,包括地(州、市)名、县名、乡镇名、村委会名和自然村名,但不包括街道(巷)地名、单位地名或由单位转化的文化地名等,目的在于力求充分突显占绝大多数的聚落地名。聚落地名一旦产生,很长时间内都有历史的稳定性,所以它在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为研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历代人口的迁移和历史时期区域经济的特点等提供原真的信息[2],聚落地名最能反映云南省的地名文化景观“内容”。 2 云南地名文化景观概况 地名景观具有独特、别样性,地名能够反映该地区区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方面。地名有如化石于地质或古生物学,地名的变化相对较慢, 它的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地保存了文化史的某些本来面目[3]。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山地多,平底少,地跨六大水系,湖泊较多,独特的自然条件对行政区划的命名影响突出,自然地名在全国独具特色。在长期的历史时期,云南各族人民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少数民族地名在云南省分布广泛,且具有各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 表1 云南省行政区面积、人口、地名关系 地(市)县(市/区)面积人口地名人口密度地名密度地名规模(万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试卷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46分) 1. (4分) (2014高一下·九江期中) 下表是俄罗斯1995年7月人口统计结果,读表完成下题: (1)俄罗斯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 “高﹣﹣高﹣﹣高”模式 B . “高﹣﹣高﹣﹣低”模式 C . “高﹣﹣低﹣﹣高”模式 D . “低﹣﹣低﹣﹣低”模式 (2)俄罗斯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口出生率(如:每生育一个孩子可获得1万美元的政府补贴),从而使得2009年的人口出生率自1995年来首次出现增长.这体现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A . 人口政策 B . 婚俗习惯 C . 晚婚晚育 D . 宗教信仰 2. (6分) (2019高二下·延边期末) 极地涡旋是指地球两极上空的大环流,在冬天时涡旋会较为强大。巨大涡旋把冷空气锁在地球北极上空平流层,其受到扰动会导致极端天气出现(左图)。2019年初,受极地涡旋影响,美国多地遭遇大面积极寒天气,中西部多个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右图为某季节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北极涡旋对美国此次天气造成影响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极地涡旋稳定,中心气压高,冷气流强劲 B . 极地与中温带地区之间温差缩小 C . 极地涡旋减弱,被其他气团挤占了空间 D . 美国中部大平原纵贯南北,利于涡旋南侵 (2)图中所示各地天气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 . 甲地吹西北风,气温降低 B . 乙地即将有雨雪天气,气压升高 C . 丙地气压较低,出现阴雨天气 D . 丁地天气晴朗 (3)第二个图所示季节() A . 田纳西河水循环活跃

安徽省地名由来

安徽省地名由来 安徽省(Anhui Sheng) 简称皖。在我国东南,长江下游。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以巡抚驻所安庆府(今安庆市)和所辖徽州府(今歙县)首字命名。清置安徽省。简称皖,本是安庆府的别称,系春秋时皖国和两汉皖县故址而得名。 1合肥市(Hefei Shi) 位于东经117.3°,北纬31. 8°,在安徽省中部。汉置合肥县。应劭曰:夏水出城文东南,至此与淮合,故曰合肥。郦道元云:按水派别无合注之理,“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据《通鉴地理通释》:淮水与肥水合,故曰合肥。案《尔雅》:“归异出同为肥。”谓所出同所归异也,肥水出县西南,紫蓬山、施水在县东,夏肥水亦名西肥河,在风台县西北。1949年设市。 长丰县(Changfeng Xian) 位于东经117.1°,北纬32.4°,在安徽省合肥市北。1964年置长丰县,因此县大部分原系寿县东部地区,历史上曾是寿县的长丰乡,故名。 肥东县(Feidong Xian) 位于东经117.4°,北纬31.8°,在安徽省合肥市东部。1949年以原合肥县东部地区置肥东县。因在合肥之东,故名。 肥西县(Feixi Xian) 位于东经117.1°,北纬31.6°,在安徽省合肥市西南。1948年析合肥县地置肥西县,因位于合肥之西而得名。 2淮南市(Huainan Shi) 位于东经116.9°,北纬32.6°,在安徽省中北部。1951年设淮南市。因在淮河南岸,故名。 凤台县(Fengtai Xian)

位于东经116.7°,北纬32.6°,在安徽省西北部。清雍正11年(1733年)设县。据《风台县志》:“以县北之凤凰山,名县曰风台。”据《清一统志》:凤凰台“在寿州城南门之左,相传尝有凤凰至,因名。” 3准北市(Huaibei Shi) 位于东经116.7°,北纬33.9°,在安徽省北部。1971年改濉溪市为淮北市。因地处淮河北,与淮南相对,故名。 濉溪县(Suixi Xian) 位于东经116.7°,北纬33.9°,在安徽省北缘。1950年置濉溪县,以濉溪而得名。 4芜湖市、县(WuhuShi、Xian) 位于东经118.3°,北纬31.3°,在安徽省合肥市东南。汉初置芜湖县。1949年设芜湖市。据《太平寰宇记》:芜湖:“在芜湖侧,以其地卑,蓄水泞深,而生芜藻,故曰芜湖,因此名县。” 南陵县(Nanling Xian) 位于东经118.3°,北纬30.9°,在安徽省东南。晋置南陵戍,南朝梁置南陵县。南陵,本汉县名,在关中,属京兆尹。东晋侨置于江南,隋统一后,沿用侨置县名。 繁昌县(Fanchang Xian) 位于东经118.2°,北纬31.0°,在合肥市东南。东晋侨置繁昌县于此。县因繁阳亭而得名。 5铜陵市、县(Tongling Shi、Xian) 位于东经117.8°,北纬30.9°,在安徽省中南部。南唐保大九年(951年)置铜陵县。因铜官山为名。1956年设铜官山市,1958年改铜陵市。说因县境有山产铜,故名铜陵。 6蚌埠市(Bengbu Shi) 位于东经117.3°,北纬32.9°,在安徽省合肥市北。1947年设蚌埠市。据李诚《安徽省各县市名称考释》:“《尚书·禹贡》‘淮夷□珠’□系蚌的别

浅谈中国的地名文化

浅谈中国的地名文化 王晶晶 (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7)07—0250—01 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称,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大如省、自治区、市县名称,小到镇、村、街道、桥梁名称,还有大量的雅称、简称、别称等。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每个地名的背后有一段故事,每个地名的后面另有一串地名。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涵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 历朝历代都将北京视为重镇加以治理和保护,并不断改变着它的名称。有人统计过,北京城的各种名称达六十多个。就大家熟悉和史书中常见的说,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元朝时称大都,这时的北京城已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大都市了。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对大都做过详细描述。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也由此开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首都定在南京。后朱棣从他侄儿手中夺得政权后,将首都迁到这里,故称北京。明朝时,还一度称北京为京师。清朝也建都北京,并沿用了明朝的名称。民国建立之后仍称北京。1928年改称北平。北平这一名称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提议改用的。北伐战争后,陈立夫曾在南京办了一份《京报》。这份民间报纸很敢说话,销路很好,其销出的份数比《中央日报》还多。有一天,陈立夫忽然想到首都既决定在南京,北京这一名称应更改,以免残余军阀再图在那里起野心设政府。于是,他让《京报》罗时实执笔,写下了《正名之重要》一文。国民政府采纳了陈立夫的建议。其实,历史上北京的北平之称早已有之。那是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占元朝大都之后,即对大都城进行改建。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有平定了北方,从此安宁平静之意。到1403年,朱棣定都北平时,才改名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又将北平改为北京。 上海是我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可在远古时期,这里却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最后成了一块新生陆地。春秋时期,吴王曾在此建了一个馆舍,取名“华亭”。战国时,这里是楚国贵族黄歇的封地。三国时,东吴孙权在这里建起了水师基地,那时这里还是一个无名的小村落。到了唐朝,当时的吴郡(今苏州)太守赵居贞上奏,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和海盐北境设置华亭县(即今上海松江区)。那个无名小村落也有了华亭海的名称。这应是上海最早的名称。到了宋朝,这里的经济得到发展,成了国内外贸易的集散地。南宋咸淳元年即公元1265年,开始在这里建镇。那时,吴淞江,即今苏州河,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称上海浦,一条称下海浦。建镇的治所在上海浦附近,故取镇名为上海镇。这就是上海地名的来历。元朝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即1292年,设上海县。1927年改为上海特别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中央直辖市。上海的简称“沪”和“申”也是有来历的。先说“沪”。“沪”原是一种捕鱼工具,是用竹子编成的。当地人民将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露出。鱼随潮而来,退潮时便被沪拦住。古时称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而当时上海所在淞江口处正是喇叭形的海湾。所以,人们便将到处插有“沪”的、又被称作“渎”的淞江口一带称为“沪渎”,这一带正是上海所在地。所以,“沪”也成了上海的代称。说起上海“申”的简称,它与战国时期受封于这里的楚国贵族黄歇有关。黄歇是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他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名。当时的黄浦江还是一条无名之河,河中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常常泛滥。黄歇带领百姓进行开浚,疏通了河道,筑起了堤坝,使这条河造福于百姓。人们为了怀念他,不仅为他建了庙宇,还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简称申江。后来,人们便以“申”代称上海。所以,上海“申”之简称,是对黄歇造福上海百姓的纪念。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脍炙人口,朱雀桥、乌衣巷这两个南京的老地名也由此深深地植入人们的记忆中。在南京这个有近2000年历史的“十朝古都”,像这样的老地名还有很多。史称金陵地形如“龙蟠虎踞”。据传三国孙权时,诸葛亮出使东吴途经此地,曾登上石头山(今清凉山),驻马观察南京的地理形势,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述。所以这两地就借诸葛亮的“龙蟠”、“虎踞”命名。古代,人们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长干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的情谊。因此,长干里频繁出现在文人的诗歌中,代表着极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马”的典故,被传为美谈。同时,长干里还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孙吴时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地。相传明太祖朱元 (下转244页) 250

《安徽旅游大辞典》蒙城部分

《安徽旅游大辞典》蒙城部分 一、蒙城县县情简介 (1)、历史沿革 蒙城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人类已在这里繁衍生息。夏朝,境西北为有虞氏,东南为涂山氏,商朝建嵇方国。战国时属楚,先后建瑕城(今乌集),漆园(今香山乡),西汉始设山桑县。南北朝以来,先后设涡阳县、蒙郡、涡州、西徐州、北新安郡、马头郡,至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称蒙城县。以后蒙城县名一直沿用。蒙城县隶属安徽省亳州市,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 (2)、地理位置,人口民族,气候特征 蒙城县位于淮北平原中南部、北纬32`56′—33o29′,东经116o15′—116o49′,东邻怀远,西靠利辛、涡阳,南接凤台,北连濉溪。全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4425个自然庄,总面积110万,城镇人口6万人,辖24个乡镇(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 蒙城境内系汉族居住区,明、清以前迁入的少数民族,多被同化。清末民初,少数回族、满族迁入。建国后,相继迁入本境的有朝鲜族、藏族、壮族、傣族、维吾尔族人(多系随嫁女性)。 蒙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盛,无霜期较长,雨量适中,但时空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时有出现。据县气候站1957—2003年观测资料记录测算,平均气温为14.8℃。

(3)、地质地貌,水文水域 蒙城县从远古代(距今约18亿年)到震旦纪(6亿年)的吕梁运动时期,为淮阳古陆与海洋交错沉积地带。进入古生代寒武纪(5.2亿年),完全陷入海底。奥陶纪(4.4亿年)隆升为陆地。泥盆纪(3.3亿年)陆相植物增多,石松高耸。石炭纪(2.85亿年)又重沉陷,参天古木形成板桥、许疃煤田。白垩纪燕山运动时(1亿年),火山活动异常,熔岩横流。新生代第四纪(二、三百万年),草木繁茂,出现3人类、大象、野牛、虎、鹿等高等动物。近二三百万年内,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差异,地壳沉降幅度不一,形成第四系堆积地层厚度不均,涡南平均600米,沿涡200米,涡北小于200米。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页岩及石灰岩构成的12座岛状山丘出露。地貌多为平原,有十二座山丘,平均海拔为45.87米;总面积为6.271平方公里。由于石质较好,大量开采,部分山丘已采至地平面以下3—5米。 蒙城县境自北向南有澥河、北淝河、涡河、芡河、茨淮新河五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均属淮河水系,流经本境总长173公里,106条大沟(集水面积10万平方公里左右,3年或5年一遇)分别注入。境内年降水量17.3亿立方米,地面径流5.38亿立方米(夏季约占62.9%)丰水年超过10亿立方米,枯水年小于1亿立方米。涡河、茨河、茨淮新河承接上游过境水年约14.29亿立方米。澥河、芡河、北淝河过境水很少。 蒙城县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其中全新统浅层地下水,总储量30.19亿立方米,年调节储量2.37亿立方米,渗入补给量5.28亿立方米,地下水为碳酸钙美型和碳酸钠镁钙型,矿化度、盐度每升小于5毫升当量,适于农田灌溉。 全县生态环境良好,无重大污染源。 二.自然资源及景观 涡河:源于河南开封地区,上游在河南省境内为双干河道,北干为惠济河,南干为涡河,入皖后在亳州西汇合,东南流经涡阳、蒙城,于怀远县城北汇入淮河,全长3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