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管使用操作规程

滴定管使用操作规程
滴定管使用操作规程

制药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建立滴定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正确使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滴定管的使用。

三.责任者:检验员对此标准负责。

四.正文:

1 滴定管的选择:

1.1 A级滴定管的容量允差仅为B级的二分之一,在滴定分析要求较高时应选用A级。

1.2 同等级滴定管规格越大,容量允差也越大,因而选用适当规格

的滴定管,可减小量器的误差,提高量器的准确度。例如:50m1

B级滴定管允差为±0.10ml,而10m1 B级滴定管允差有±

0.050m1。假如滴定时耗用5ml溶液,则使用10ml滴定管的相

对误差为1%,而50ml的为2%,相差1倍。同时,还因为10ml

滴定管的内径比50ml的要小得多,其读数误差相应也小,所以

应选10m1滴定管。

1.3 应根据溶液性质来选用滴定管:

1.3.1 酸式滴定管不适于盛装碱性溶液,否则时间一长,玻璃活塞的磨口会被腐蚀而粘住,以致不能转动,凡是与橡皮

起反应的溶液,如酸、高锰酸钾、碘及硝酸银等溶液,都

不能装入碱式滴定管。

1.3.2 见光易分解的溶液,如硝酸银、高锰酸钾等溶液,应选用棕色管。

1.4 使用滴定管应是经过检定合格的,具备检定证书,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1.5 水的流出时间超过允许范围的,或流液口破损的滴定管不能使用。

2 滴定管的清洗:

用自来水冲洗。用铬酸洗液浸泡,必要时可加满洗液浸泡过液。用

上述方法洗涤后,用自来水充分清洗,洗净的滴定管内壁应能被水

均匀润湿,而无挂水现象。用水清洗碱式滴定管时,应特别注意清

洗玻璃珠下方部位,不断改变捏动橡皮管的位置,以便玻璃珠四周

都能洗到。用蒸馏水洗3次,应洗遍整个内壁,并做到每次冲洗时

打开活塞或动橡皮管冲洗流液口。

3 使用前检漏:活塞密合性检定合格的滴定管,使用时由于凡士林涂抹不当也会

造成漏水;无塞滴定管的玻璃珠不圆整,或大小不合适,橡皮管老化等,都可能引起漏水。因此使用前应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漏:

3.1 将水充满滴定管至零位标线,直立静置约2分钟,观察是否有水渗出。如果活塞漏水或转动不灵活,应把活塞芯取开,擦干芯、

套,重新涂油,使油脂均匀分布,全部透明无丝状纹路且转动灵

活。

3.2 涂抹过多的油脂,不仅会堵塞孔和流液口,还会产生油脂分布不均匀而漏水。

3.3 如果无塞滴定管漏水则应检查玻璃珠和橡皮管,必要时予以更换。

4 滴定管装入操作溶液之前,应先用蒸馏水洗3次,再用溶液洗3次,

使溶液洗遍整个内壁,并作到每次冲洗时都打开活塞或捏动橡皮管冲洗流液口,以除去残留水液,确保溶液浓度不变。

5调定零位:

5.1 首先检查流液口有无气泡,并排放一些液体,使活塞孔内或橡皮管内气泡随液体排出。

5.2 排液时具塞滴定管须倾斜约300,迅速打开活塞。

5.3 无塞滴定管应使流液口倾斜向上,并捏动珠子,操作时注意将橡皮管放直后再松开手指,否则流液口仍会有气泡。

5.4 如果管壁沾湿,在调零前应充分沥液。

5.5 先将溶液加至零位标线以上几毫米处,再下降至零位。

6 使用:

6.1 使用具塞滴定管时,转动活塞不要向外拉,以免活塞芯移位造成漏液;也不用力向里扣,以免活塞芯对套压迫太紧而转动不灵活。

6.2 使用无塞滴定管时,用手捏住流液口使之垂直不摆动,并在玻璃珠部位往一旁捏橡皮管,使溶液从玻璃珠旁空隙处流出。

7 读数:

7.1读数时应读取弯液面最低点位置,视线与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为了使弯液面清晰可辨,可在弯液面下不到1mm处紧靠滴定管后

背衬一块黑白纸板观察,若分度线不是围线,可使用辅助围线方

法,使视线与弯液面最低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以提高读数准确

度。

7.2若为不透明液体时,可用白色纸片作背景,让视线水平通过弯液面上边缘,读取最高点。

7.3 乳白背蓝线衬背的滴定管,视线应水平通过蓝线上下两尖端相对点位置读数。

7.4 在读取滴定管初读数前,应将流液口悬着的液滴除去;在读取终读数前,应检查流液口是否悬有液滴,若有则此次读数不能使用。

实验二滴定管的基本操作练习

实验二滴定管的基本操作练习 、实验目的 1、掌握碱式滴定管的正确使用方法(赶气泡、调零、读数)。 2、熟练掌握滴定操作。 3、学会酚酞指示剂的使用。 4、学会观察和控制滴定终点。 二、实验原理滴定管是滴定操作时用来准确放出滴定剂体积的玻璃量器。本实验所用滴定管体积为 50mL ,滴定管的管壁上有刻度线和数值,最小分度值为0.1mL ,“ 0”刻度在上,自上而下 刻度数值由小到大,滴定管的全部容积大于它的最大刻度值,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滴定管按用途可分为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下端连接有一段乳胶管,内放玻璃珠,用以控制液体的流出,乳胶管下端再连一尖嘴玻璃管。碱式滴定管内可盛放碱性溶液,不能盛放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 三、仪器药品 1、仪器:碱式滴定管( 50mL ),锥形瓶。 2、药品:氢氧化钠溶液( NaOH ),盐酸溶液( HCl ),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1、检查 a滴定管尖嘴和上口是否完好。 b、乳胶管孔径与玻璃珠大小是否合适。(玻璃珠太小,溶液易漏出,玻璃珠易滑动,进 气泡;玻璃珠太大,放出溶液时手指会很吃力,不方便操作) 2、试漏 装满水(充满至“ 0”刻线附近),观察管尖处有无水滴溢出。 3、洗涤 自来水冲洗T蒸馏水洗(必要时,有油污,可用洗衣粉洗涤。) 洗涤干净的标准:管内壁应不挂水珠。 4、装液体

a用NaOH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b、将NaOH溶液装至滴定管“ 0”刻度以上。 5、赶气泡 a乳胶管内的气泡:用左手将乳胶管向上弯曲,管尖斜向上,右手拿滴定管上部,使滴定管倾斜,用左手两指挤捏玻璃珠右上部位,使溶液从管尖喷出带走气泡。 b、玻璃尖嘴的气泡:玻璃珠下面的一段乳胶管内没有气泡,玻璃尖嘴口有气泡。此时只要将滴定管垂直,左手往一边挤推玻璃珠,溶液下流时就可以带出气泡,不必向上弯曲乳胶管、倾斜滴定管等操作。 6、调零 排尽气泡后,再加 NaOH 至“ 0”刻度以上,静置 1~2min 后,调节液面在 0.00mL 刻度处。7、读数 读数时,将滴定管从滴定管架上取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滴定管上部,使滴定管自然垂直于地面,视线与溶液弯月面下缘实线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记住:每次读数前,应注意出口嘴尖上有无气泡或挂着水珠。读取的值必须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即要求估计到 0.01mL 。 8、滴定终点练习 a、滴定在锥形瓶中进行,滴定管中加入NaOH溶液,锥形瓶中加入 HCI溶液,再往 HCl 溶液中加酚酞指示剂 1 滴。 b、调节滴定管的高度:锥形瓶瓶底离白瓷板高2~3cm,滴定管下端伸入锥形瓶口内约 1cm。 c、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锥形瓶,边滴边摇动,同时眼睛观察滴落点周围颜色的变化。(摇动时勿使溶液溅出,勿使瓶口碰滴定管尖和瓶底碰白瓷板) d、滴定速度:①刚开始时,可稍快,每秒 3~4滴;②接近终点时,加 1滴摇几下,再加,再摇; ③最后,每加半滴,摇几下锥形瓶,半滴半滴地加入,直至溶液出现明显的颜色 变化。 e、终点的判断:滴落点处的红色扩散范围越来越大,溶液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无色T淡淡的樱花红),且30秒不褪色。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滴定管校验规程

滴定管校验规程 1. 总则 1.1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1.5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1.6凡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1.7检定周期: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其中无塞滴定管为1年。 1.8 检定条件 1.8.1万分之一天平 1.8.2测量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精密温度计。 1.8.3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1.8.4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2.检定方法 2.1外观 2.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2.1.3玻璃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2.2密合性 2.2.1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3.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 滴定管、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的流出时间与等待时间见表1~表3。 4.容量允差 4.1要求:在标准温度20℃时,滴定管、分度吸量管的标称容量和零至任意分量,以及任意两检点之间的最大误差,均应符合表1和表3的规定。单标线吸量管个量瓶的标称容量允差,应符合表2和表4的规定。量筒和量杯的标称容量和任意分量的容量允差,应符合表5和表6的规定。 4.2检定

滴定管使用方法

一、关于滴定管 1.酸式滴定管涂油的方法是什么? 答:?将活塞取下,用干净的纸或布把活塞和塞套内壁擦干,用手指蘸少量凡士林在活塞的两头涂上薄薄一圈,在紧靠活塞孔两旁不要涂凡士林,以免堵住活塞孔,涂完,把活塞放回套内,向同一方向旋转活塞几次,使凡士林分布均匀呈透明状态,然后用橡皮圈套住,将活塞固定在塞套内,防止滑出. 2.酸式滴定管如何试漏? 答:关闭活塞,装入蒸馏水至一定刻线,直立滴定管约2min,仔细观察刻线上的液面是否下降,滴定管下端有无水滴滴下,及活塞隙缝中有无水渗出,?然后将活塞转动180°等待2min再观察,如有漏水现象应重新擦干涂油 3.碱式滴定管如何试漏? 答:?装蒸馏水至一定刻线,直立滴定管约2min,仔细观察刻线上的液面是否下降,或滴定管下端尖嘴上有无水滴滴下,如有漏水,则应调换胶管中玻璃珠,选择一个大小合适比较圆滑的配上再试,玻璃珠太小或不圆滑都可能漏水,太大操作不方便. 4.酸式滴定管如何装溶液? 答:装之前应将瓶中标准溶液摇匀,使凝结在瓶内壁的水混入溶液,?为了除去滴定管内残留的水分,确保标准溶液浓度不变,应先用此标准溶液淋洗滴定管2--3次,每次用约10mL,从下口放出少量(约1/3)?以洗涤尖嘴部分,应关闭活塞横持滴定管并慢慢转动,使溶液与管内壁处处接触,最后将溶液从管口倒出弃去,但不要打开活塞,?以防活塞上的油脂冲入管内.尽量倒空后再洗第二次,每次都要冲洗尖嘴部分,?如此洗2--3次后,即可装入标准溶液至"0"刻线以上. 5.碱式滴定管如何赶气泡? 答:碱式滴定管应将胶管向上弯曲,用力捏挤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喷出,以排除气泡.碱式滴定管的气泡一般是藏在玻璃珠附近, 必须对光检查胶管内气泡是否完全赶尽,???赶尽后再调节液面至 0.00mL处,或记下初读数. 6.滴定管使用注意事项? 答:?(1)用毕滴定管后,倒去管内剩余溶液,用水洗净,装入蒸馏水至刻度以上,?用大试管套在管口上,这样,下次使用前可不必再用洗液清洗.(2)酸式滴定管长

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程序: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

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2.2.1安装确认 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 (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 (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 (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 (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7)制定清洗规程;. (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银行帐号等,以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活动,这对大型精密仪器尤为重要。对于仪器来说,安装确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功能试验。这项工作在安装结束,检查合格后即可着手进行。仪器功能试验足在不使用样品的前提下,确认仪器达到设计要求,也可认为是空载试验。例如气相色谱仪的程序升温设定后能否按设定程序执行,溶出仪转速能否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收度与透光率的转换是否符合要求。高效液相色谱仪高压泵过压保护是否起作用等,这是检查仪器安装后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对普通仪器进行的功能试验比较简单,有的除仪器校正外,没有其它特殊的功能试验要做,如酸度计,电导仪,折光仪等。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应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试验。 2.2.2校正 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 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 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

滴定管的使用要求

滴定管的使用要求 一、目的:建立滴定管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正确使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滴定管的使用。 三、职责:质量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四、正文: 1 滴定管的选择: 1.1 A 级滴定管的容量允差仅为 B 级的二分之一,在滴定分析要求较高时 应选用 A 级。 1.2 同等级滴定管规格越大,容量允差也越大,因而选用适当规格的滴定管,可减小量器的误差,提高量器的准确度。例如:50mlB级滴定管允差为±0.10ml,而10ml B级滴定管允差有±0.050ml。假如滴定时耗用 5ml 溶液,则使用 10ml 滴定管的相对误差为1%,而50ml的为2%,相差1倍。同时,还因为10ml滴定管的内径比50ml的要小得多,其读数误差相应也小,所以应选10ml滴定管。 1.3 应根据溶液性质来选用滴定管: 1.3.1 酸式滴定管不适于盛装碱性溶液,否则时间一长,玻璃活塞的磨口会 被腐蚀而粘住,以致不能转动,凡是与橡皮起反应的溶液,如酸、高锰酸钾、碘及硝酸银等 溶液,都不能装入碱式滴定管。 1.3.2见光易分解的溶液,如硝酸银、高锰酸钾等溶液,应选用棕色管。 1.4 使用滴定管应是经过检定合格的,具备检定合格证书,不合格的不能使 用。 1.5 水的流出时间超过允许范围的或流液口破损的滴定管不能使用。 2 滴定管的清洗:用自来水冲洗。用清洁液洗液浸泡,必要时可加满洗液 浸泡过夜。 用上述方法洗涤后,用自来水充分清洗,洗净的滴定管内壁应能被水均匀润湿,而无挂水珠现象。用水清洗碱式滴定管时,应特别注意清洗玻璃珠下方部位,不断改变捏动橡皮管的位置,以便玻璃珠四周都能洗到。用蒸馏水洗3次,应洗遍整个内壁,并做到每次冲洗时都打开活塞或捏动橡皮管冲洗流液口。 3 使用前检漏:活塞密合性检定合格的滴定管,使用时由于凡士林涂抹不当也会造成漏水;无塞滴定管的玻璃珠不圆整,或大小不合适,橡皮管老化等,都可能引起漏 3.1水。因此使用前应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漏:将水充满滴定管至零位标线,

碱式滴定管使用方法

2.4.1碱式滴定管使用方法: 将碱式滴定管用纯净水润洗2-3遍后,将标准碱液倒入碱式滴定管润洗2-3遍后,倒入NaOH,如滴定管中有气泡存在,将滴定嘴向上弯曲45度角,食指和中指紧压橡皮管内的玻璃珠,使碱液流出并将气泡赶走。 2.4.2碱管上最好套一纸帽,防止CO2进入与之反应,影响碱液的浓度,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4.3酸度测定时应注意测定水的空白,以防水质的变化影响测定结果。 2.4.4对于色泽较深的待测溶液可吸取3ml,最后计算时除以3,原浆总酸的测定称量1-2克,精确到0.001,计算时除以称量原浆的质量。 3比重的测定: 3.1比重计测量:把要测的料液倒入量筒中(以能将比重计浮起为准),将比重计放入料液中,待比重计平稳后,平视读取比重计上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3.2重量法:对于高纤维果汁或过于粘稠的果汁采用此方法。将果汁倒入已称量过的100ml容量瓶中,准确称取其重量(精确到0.01g),然后减去容量瓶的重量,除以容量瓶的体积100ml,即为果汁的比重。 4 PH值的测定: 4.1使用的仪器:PHS-3S型精密PH计 4.2操作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0分钟。 2)标定: A、把选择开关旋钮调到PH档。 B、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C、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旋到底(即调到100%位置)。 E、取下电极套,用纯净水将电极清洗、擦干后,插入PH=6.86的缓冲溶液中。

F、调节定位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 G、用蒸馏水清洗电极擦干后插入PH=4.0(或PH=9.18)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标定的缓冲溶液第一次应用PH=6.86的溶液,如被测溶液为酸性时,缓冲溶液应选PH=4.00;如被测溶液为碱性时,缓冲溶液应选PH=9.18。) H、重复D-F直至不用再调节定位或斜率两调节旋纽为止。 3) PH值的测量: A、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B、调节“温度”旋钮,对准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C、用被测溶液清洗电极后,将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稳定后读数。 D、关机:将电极用纯净水冲洗、擦干,将电极套内倒入饱和的KCl 溶液后,套在电极上,关闭电源开关

滴定管的使用

滴定管的使用 方法 一、滴定管的构造及其准确度 (1)构造滴定管是容量分析中最基本的测量仪器,它是由具有准确刻度的细长玻璃管及开关组成。滴定管是容量分析中最基本的测量仪器,是在滴定时用来测定自管内流出溶液的体积。 (2)准确度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为50ml或25ml,刻度小至0.1ml,读数可估计到 0.01ml,一般有±0.02ml的读数误差,所以每次滴定所用溶液体积最好在20ml以上,若滴定所用体积过小,则滴定管刻度读数误差影响增大。 二、滴定管的种类 (1)酸式滴定管(xx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是固定配合该滴定管的,所以不能任意更换。要注意玻塞是否旋转自如,通常是取出活塞,拭干,在活塞两端沿圆周抹一薄层凡士林作润滑剂,然后将活塞插入,顶紧,旋转几下使凡士林分布均匀(几乎透明)即可,再在活塞尾端套一橡皮圈,使之固定。注意凡士林不要涂得太多,否则易使活塞中的小孔或滴定管下端管尖堵塞。在使用前应试漏。 一般的标准溶液均可用酸式滴定管,但因碱性滴定液常使玻塞与玻孔粘合,以至难以转动,故碱性滴定液宜用碱式滴定管。但碱性滴定液只要使用时间不长,用毕后立即用水冲洗,亦可使用酸式滴定管。 (2)碱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的管端下部连有橡皮管,管内装一玻璃珠控制开关,一般用做碱性标准溶液的滴定。其准确度不如酸式滴定管,只要由于橡皮管的弹性会造成液面的变动。具有氧化性的溶液或其他易与橡皮起作用的溶液,如高锰酸钾、碘、硝酸银等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在使用前,应检查橡皮管是否破裂或老化及玻璃珠大小是否合适,无渗漏后才可使用。

三、使用前的准备 1、在装滴定液前,须将滴定管洗净,使水自然沥干(内壁应不挂水珠),先用少量标准溶液荡洗三次,(每次约5~10ml),除去残留在管壁和下端管尖内的水,以防装入标准溶液被水稀释。 2、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应超过标线刻度零以上,这时滴定管尖端会有气泡,必须排除,否则将造成体积误差。如为酸式滴定管可转动活塞,使溶液的急流逐去气泡;如为碱式滴定管,则可将橡皮管弯曲向上,然后捏开玻珠,气泡即可被溶液排除。 3、最后,再调整溶液的液面至刻度零处,即可进行滴定。 四、操作注意事项 1、滴定管在装满标准溶液后,管外壁的溶液要擦干,以免流下或溶液挥发而使管内溶液降温(在夏季影响尤大)。手持滴定管时,也要避免手心紧握装有溶液部分的管壁,以免手温高于室温(尤其在冬季)而使溶液的体积膨胀,造成读数误差。 2、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活塞柄向右,左手从中间向右伸出,拇指在管前,食指及中指在管后,三指平行地轻轻拿住活塞柄,无名指及小指向手心弯曲,食指及中指由下向上顶住活塞柄一端,拇指在上面配合动作。在转动时,中指及食指不要伸直,应该微微弯曲,轻轻向左扣住,这样既容易操作,又可防止把活塞顶出。 3、每次滴定须从刻度零开始,以使每次测定结果能抵消滴定管的刻度误差。 4、在装满标准溶液后,滴定前“初读”零点,应静置1~2分钟再读一次,如液面读数无改变,仍为零,才能滴定。滴定时不应太快,每秒钟放出3~4滴为宜,更不应成液柱流下,尤其在接近计量点时,更应一滴逐滴加入(在计量点前可适当加快些滴定)。滴定至终点后,须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的标准溶液流下来以后再读数,如果放出滴定液速度相当慢时,等半分钟后读数亦可,“终读”也至少读两次。

滴定管的使用-新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医用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实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分析检验在医学及其它方面都有很重要的用途,比如医学上的血检、尿检,日常生活中 水质的监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检测等。今天我们就通过酸碱浓度比较这个实验来学习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之一一一酸碱滴定。首先我们来看今天的实验目的。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近似O.1mol/L酸(HCI)、碱(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掌握容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酸碱滴定来确定酸碱浓度比呢?下面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 今天实验的基本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酸碱中和反应:H + + OHH2O o 当完全反应的时候,所消耗的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同,用等式表示就是C H V H = C OH V OH , C OH V H 将这个式子转化可以得到C—J = - ?,也就是碱和酸的浓度比等于它们体积的反比, C H V OH 我们将这个比值设为:?。那么在具体的滴定分析中,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个反应的呢?通常,我们首先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酸(或碱)试样,然后用已知浓度的碱(或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再利用达到滴定终点时所消耗的酸碱体积比来确定其浓度比。 那么,在滴定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判断酸碱反应是否完全,滴定是否达到了终点呢?这 就要借助酸碱指示剂了,因为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会因为结构的转化而表现出不 同的颜色,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指示剂在酸碱反应突跃范围内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因此,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是影响滴定分析准确性的两个关键因素。 今天我们的实验是用NaOH溶液来滴定HCI溶液,在化学计量点前后,滴定剂NaOH 的量从不足0.1 %到过量0.1 %,混和溶液的pH值会从4.3增加到9.7,形成该反应的滴定突跃pH = 4.3 — 9.7。那么对于这个滴定反应我们该选择哪种指示剂呢?我们知道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反应的突跃范围内。我们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其变色范围是pH = 8.0 —9.6 ;甲基橙,其变色范围是 pH = 3.1 —4.4 ;甲基红,其变色范围 是pH = 4.2 —6.2,显然,这三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都与滴定突跃范围有交叉,因此,从理论上讲这三种都可以作为NaOH滴定HCI的指示剂,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会选择酚 酞,因为相对于甲基橙和甲基红,人眼对酚酞从无色到微红色的颜色变化更敏锐。那么当滴

滴定管检定规程

滴定管检定规程 1、说明 1.1本规程适用于1ml、2ml、5ml、10ml、25ml、50ml滴定管的检定。 1.2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 温度下纯水的密度,计算滴定管的容积。 2、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 2.1滴定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 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口边要平整光滑,不得有粗糙处及未经熔光的缺口; 2.3滴定管的流液口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突然 缩小,内孔不应偏斜 2.4滴定管应具有下列标记 2.4.1厂名和商标 2.4.2标准温度(20℃) 2.4.3等待时间 txxS 2.4.4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量入式用“In” 2.4.5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ml 2.4.6准确度等级 A、B 2.5滴定管玻璃活塞密合性 2.5.1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任意关闭情况下(不涂油脂)停留20min,渗漏量 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2.5.2对于三通活塞滴定管,除了进行上述方法的检定外,对进液孔也应进行相同方法

检定。检定时把滴定管内的水排空,进液孔与一支充有水的进水管连接,进水管的液位应高于被检定滴定管最高标线250mm,活塞在任意关闭状态下静置20min,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2.6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分度线宽度等均应符合下表规定。 滴定管 3、检定条件 3.1万分之一天平 3.2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分度值为0.1的秒表。 3.4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3.5标定工作室的温度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6蒸馏水 3.7滴定管 4、检定方法 4.1水的流出时间 将洗净的滴定管垂直而稳定地夹在检定架上,在活塞芯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凡士林,使其不漏水,加蒸馏水至滴定管使液面达到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用活塞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零位,将活塞完全开启并计时,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嘴流出,直至液面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 事项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一、滴定管的构造及其准确度? (1)构造滴定管是容量分析中最基本的测量仪器,它是由具有准确刻度的细长玻璃管及开关组成。滴定管是容量分析中最基本的测量仪器,是在滴定时用来测定自管内流出溶液的体积。? (2)准确度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为50ml或25ml,刻度小至0.1ml,读数可估计到 0.01ml,一般有±0.02ml的读数误差,所以每次滴定所用溶液体积最好在20ml以上,若滴定所用体积过小,则滴定管刻度读数误差影响增大。 二、滴定管的种类? (1)酸式滴定管(玻塞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是固定配合该滴定管的,所以不能任意更换。要注意玻塞是否旋转自如,通常是取出活塞,拭干,在活塞两端沿圆周抹一薄层凡士林作润滑剂,然后将活塞插入,顶紧,旋转几下使凡士林分布均匀(几乎透明)即可,再在活塞尾端套一橡皮圈,使之固定。注意凡士林不要涂得太多,否则易使活塞中的小孔或滴定管下端管尖堵塞。在使用前应试漏。一般的标准溶液均可用酸式滴定管,但因碱性滴定液常使玻塞与玻孔粘合,以至难以转动,故碱性滴定液宜用碱式滴定管。但碱性滴定液只要使用时间不长,用毕后立即用水冲洗,亦可使用酸式滴定管。? (2)碱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的管端下部连有橡皮管,管内装一玻璃珠控制开关,一般用做碱性标准溶液的滴定。其准确度不如酸式滴定管,只要由于橡皮管的弹性会造成液面的变动。具有氧化性的溶液或其他易与橡皮起作用的溶液,如高锰酸钾、碘、硝酸银等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在使用前,应检查橡皮管是否破裂或老化及玻璃珠大小是否合适,无渗漏后才可使用。? 三、使用前的准备(以酸式滴定管为例) 1滴定管的洗涤 1.1无明显油污的滴定管,直接用自来水冲洗或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泡洗,但不能用去污粉洗以免划伤内壁,影响体积的准确测量。 1.2有油污不易洗净时,用铬酸洗液洗涤。洗时应将管内的水尽量除去,关闭活塞,倒入10~15毫升洗液于滴定管中,两手端住滴定管,边转动边向管口倾斜,直至洗液布满全部管壁为止。立起后打开活塞,将洗液放回原瓶中。 1.3油污严重时,需用较多洗液充满滴定管浸泡十几分钟或更长时间,甚至用温热洗液浸泡一段时间。洗液放出后,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淋洗3-4次,洗净的滴定管其内壁应完全被水均匀地润湿而不挂水珠。 2、滴定管的涂油 涂油的方法是:把滴定管平放在桌面上,将固定活塞的橡皮圈取下,再取出活塞,用干净的纸或布将活塞和塞套内壁擦干(如果活塞孔内有旧油垢塞堵,可用金属丝轻轻剔去,如果管尖被油脂堵塞可先用水充满全管,然后将管尖置热水中,使溶化,突然打开活塞,将其冲走)。用手指蘸少量凡士林(或真空脂)在活塞孔的两头沿圆周涂上薄薄一层,在紧靠活塞孔两旁不要涂凡士林,以免堵住活塞孔。涂完,把活塞放回塞套内,向同一方向转

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

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 1. 总则 1.1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1.5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1.6凡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1.7检定周期: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其中无塞滴定管为1年。 1.8 检定条件 1.8.1万分之一天平 1.8.2测量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精密温度计。 1.8.3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1.8.4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2.检定方法 2.1外观 2.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2.1.3玻璃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2.2密合性 2.2.1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3.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 滴定管、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的流出时间与等待时间见表1~表3。 4.容量允差 4.1要求:在标准温度20℃时,滴定管、分度吸量管的标称容量和零至任意分量,以及任意两检点之间的最大误差,均应符合表1和表3的规定。单标线吸量管个量瓶的标称容量允差,应符合表2和表4的规定。量筒和量杯的标称容量和任意分量的容量允差,应符合表5和表6的规定。 4.2检定

滴定管的使用

滴定管的使用 酸性滴定管 一、构造特点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氧化性试剂。 2、刻度上边的小(有0刻度),下边的大。 3、精确度是百分之一。即可精确到0.01ml 。 4、下部尖嘴内液体不在刻度内,量取或滴定溶液时不能将尖嘴内的液体放出。 二、注意事项与方法 1、使用时先检查是否漏液。 2、用滴定管取滴液体时必须洗涤、润洗。 3、读数前要将管内的气泡赶尽、尖嘴内充满液体。 4、读数需有两次,第一次读数时必须先调整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 5、读数时,视线、刻度、液面的凹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6、读数时,边观察实验变化,边控制用量。 7、量取或滴定液体的体积==第二次的读数-第一次读数。 8、用于盛装酸性溶液或强氧化剂液体(如KMnO4溶液),不可装碱性溶液。 三、误差分析 由于中和滴定的计算原理为: 中υ(待测)/υ(标准)为计量数之比,由化学方程式确定,而V(待测)与C (标准)均为确定值,所以只有V(标准)影响着C(待测)的计算结果;故在实验中由操作中的各种误差将会对V(标准)值有影响,从而对C(待测)的计算产生了误差,V(标)增大,最后的结果偏高;V(标)减小,最后的结果偏低。这样我们在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的步骤是:不正确操作→ 直接后果→ 对V (标)的影响→ 滴定误差。 四、酸式滴定管的举例 例:若用标准氢氧化钠来滴定待测盐酸溶液, 分析下列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1)碱式滴定管水洗之后未用标准碱溶液润洗。 分析:不正确操作:未用标准碱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直接后果:稀释了标准碱溶液。对V(标)的影响:使用的标准碱溶液增多,V(标)增大。造成的滴定误差:使最后的结果偏高。 (2)a、滴定前碱式滴定管中未将气泡赶尽,滴定后气泡消失。 分析:不正确操作:未将滴定管中的气泡赶尽,滴定后气泡消失。直接后果:经读数后计算出的体积并非实际滴定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对V(标)的影响:使V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一.简介 定管(burette)分为碱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前者用于 量取对玻璃管有侵蚀作用的液态试剂;后者用于量取对 橡皮有侵蚀作用的液体。滴定管容量一般为50mL ,刻度的每一大格为1mL ,每一大格又分为10小格,故每一小格为 0.1mL 。精确度是百分之一。即可精确到0.01ml . 滴定管为一细长的管状容器,一端具有活栓开关,其上具有刻度指示量度。一般在上部的刻度读数较小,靠底部的读数较大。 二.分类 滴定管为一细长的管状容器,一端具有活栓开关,其上具有刻度指示量度。一般在上部的刻度读数较小,靠底部的读数较大。 酸式滴定管的下端为一玻璃活塞,开启活塞,液体 即自管内滴出。使用前,先取下活塞,洗净后用滤纸 将水吸干或吹干,然后在活塞的两头涂一层很薄的凡 士林油(切勿堵住塞孔)。装上活塞并转动,使活塞与 塞槽接触处呈透明状态,最后装水试验是否漏液。 碱式滴定管的下端用橡皮管连接一支带有尖嘴的小玻璃管。橡皮管内装有一个玻璃圆球。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往一边挤压玻璃球外面的橡皮管,使管内形成一缝隙,液体即从滴管滴出。挤压时,手要放在玻璃球的稍上部。如果放在球的下部,则松手后,会在尖端玻 滴

璃管中出现气泡。 三.使用方法 滴定时,加入的液体量不必正好落于刻度线上,只要能正确的读取溶液的量即可。实验时将滴定前管内液体的量减去滴定后管内液体的存量即为滴定溶液的用量。底部的开关可有效的控制滴定液的流速,使滴定完全时,可适时地停止滴定液流入其下的锥形瓶中。在远离滴定终点时可快速的添加滴定液,节省实验所需的时间。若滴定管在欲使用时并未先完全晾干,则在正式添加滴定液前,滴定管应以待填充的滴定液涮洗两次,避免附着在管壁的液体污染滴定液。滴定管因管口狭小,填充滴定液时,宜细心充填,以防止滴定液漏出。必要时可辅以漏斗放于管口上端帮助充填。滴定管于装入液体后管中不可有气泡,若有气泡应用橡皮或其它不会敲破玻璃的物品轻敲管壁,让气泡浮出液面。活栓开关的信道内也可能会有空气存在,此时应快速地扭转活栓数次,则气泡即可排出。滴定管于使用时应保持在垂直的位置,不宜倾斜,以免读取刻度时发生误差。 使用的技巧:用碱式滴定管,不能按玻璃珠以下部位,否则放开手时易形成气泡. 滴定管使用前检漏:向滴定管加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对于酸式滴定管将活塞旋转180?,对于碱式滴定管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

量筒、量杯校验规程

量筒、量杯校验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量筒、量杯等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以下统称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 引用文献 JJG 20―2001 标准玻璃量器 GB 12803~12808―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 GB/T 12810―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 GB/T 15726―1995 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方法 GB 6682―1992 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QB 2107―1995 实验室玻璃仪器吸量管颜色标记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量出式 用于测量自量器内排出的液体的体积,量出式符号用“Ex”表示。 3.2 量入式 用于测量注入量器(内壁干燥)内液体的体积。量入式符号用“In”表示。 3.3 容量单位 量器的容量单位为立方厘米(cm3)或毫升(ml)。毫升(ml)为立方厘米(cm3)的专用名称。 3.4 标准温度 量器的标准温度为20℃。 3.5 标称容量: 量器上所标出的标线和数字,称为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标称容量。 3.6 流出时间 量出式量器内液体充至全量标线,通过流液嘴使量器内液体全部自然流出所需用的时间。 3.7 等待时间

量出式量器,当液体流至所要读数的标线以上约5mm处时,需要等待的一定时间。 4 概述 4.1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 常用玻璃量器包括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和量杯。量器按其用途不同分为量入式和量出式两种。量器按其准确度不同分为A级和B级,其中量筒和量杯不分级。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见表1。

12-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制订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0ml、25ml、50ml滴定管的检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校正规程: 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滴定管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2.1 滴定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项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滴定管应具有下列标记: 2.3.1 厂名和商标 2.3.2 标准温度(20℃) 2.3.3 等待时间 t xx S 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 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 2.3.6 准确度等级 A、B

2.4 滴定管玻璃活塞密合性: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任意关闭情况下(不涂油脂)停留20min,漏水量应不超过一小格。 2.5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分度线宽度等均应符合下表规定。 滴定管 3. 检定条件: 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3.4 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3.5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6 纯化水。 3.7 滴定管。 4. 检定方法: 4.1 水的流出时间: 将洗净的滴定管垂直而稳定地夹在检定架上,在活塞芯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凡士林,使其不漏水,加蒸馏水至滴定管使液面达到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

滴定管

滴定管

滴定管 2.1酸性滴定管 一、构造特点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氧化性试剂。 2、刻度上边的小(有0刻度),下边的大。 3、精确度是百分之一。即可精确到0.01ml 。 4、下部尖嘴内液体不在刻度内,量取或滴定溶液时不能将尖嘴内的液体放出。 二、注意事项与方法 1、使用时先检查是否漏液。

2、用滴定管取滴液体时必须洗涤、润洗。 3、读数前要将管内的气泡赶尽、尖嘴内充满液体。 4、读数需有两次,第一次读数时必须先调整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 5、读数时,视线、刻度、液面的凹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6、读数时,边观察实验变化,边控制用量。 7、量取或滴定液体的体积==第二次的读数-第一次读数。 8、用于盛装酸性溶液或强氧化剂液体(如KMnO4溶液),不可装碱性溶液。 三、误差分析 由于中和滴定的计算原理为: 中υ(待测)/υ(标准)为计量数之比,由化学方程式确定,而V(待测)与C(标准)均为确定值,所以只有V(标准)影响着C(待测)的计算结果;故在实验中由操作中的各种误差将会对V(标准)值有影响,从而对C(待测)的计算产生了误差,V(标)增大,最后的结果偏高;V(标)减小,最后的结果偏低。这样我们在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的步骤是:不正确操作→直接后果→对V(标)的影响→滴定误差。 四、酸式滴定管的举例 例:若用标准氢氧化钠来滴定待测盐酸溶液, 分析下列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1)碱式滴定管水洗之后未用标准碱溶液润洗。 分析:不正确操作:未用标准碱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直接后果:稀释了标准碱溶液。对V(标)的影响:使用的标准碱溶液增多,V(标)增大。造成的滴定误差:使最后的结果偏高。 (2)a、滴定前碱式滴定管中未将气泡赶尽,滴定后气泡消失。 分析:不正确操作:未将滴定管中的气泡赶尽,滴定后气泡消失。直接后果:经读数后计算出的体积并非实际滴定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对V(标)的影响:使V(标)增大;造成的滴定误差:使最后的结果偏高。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中已将气泡赶尽,但滴定时由于操作上的错误,碱式滴定管内进了气泡。 分析:不正确操作:滴定时由于操作上的错误,碱式滴定管内进了气泡。直接后果:经读数后计算出的体积并非实际滴定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对V(标)的影响:使V(标)减小;造成的滴定误差:使最后的结果偏低。 (3)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酸液润洗,将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实验四 滴定管基本操作

滴定管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滴定管洗涤、干燥及存放方法; 2.掌握滴定管的规范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滴定管是滴定操作时准确测量标准溶液体积的一种量器。滴定管的管壁上有刻度线和数值,最小刻度为0.1毫升,“0”刻度在上,自上而下数值由小到大。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两种。酸式滴定管下端有玻璃旋塞,用以控制溶液的流出。酸式滴定管只能用来盛装酸性溶液或氧化性溶液,不能盛碱性溶液,因碱与玻璃作用会使磨口旋塞粘连而不能转动,碱式滴定管下端连有一段橡皮管,管内有玻璃珠,用以控制液体的流出,橡皮管下端连一尖嘴玻璃管。凡能与橡皮起作用的溶液如高锰酸钾溶液,均不能使用碱滴定管。 在滴定分析中,要用到3种能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仪器,即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这3种仪器的正确使用是滴定分析中最重要的基本操作。对这些仪器使用得准确、熟练就可以减少溶液体积的测量误差,为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创造了先决条件。 三、仪器与试液 (一)仪器:滴定管。 (二)试液:自来水、洗涤剂、蒸馏水、毛刷。 ◆洗液:将8克重铬酸钾用少量水润湿,慢慢加入180ml粗硫酸,搅拌以加速溶解,冷却后贮存于磨口试剂瓶中。 ◆盐酸-乙醇洗液:将化学纯的盐酸和乙醇按1:2的体积比混合。 四、操作步骤 (一)酸式滴定管的基本操作 1.洗涤: 无明显油污不太脏的滴定管,可直接用自来水冲洗,或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泡洗,但不可用去污粉刷洗,以免划伤壁,影响体积的准确测量。若有油污不易洗净时,可用铬酸洗液洗涤。洗涤时将酸式滴定管内的水尽量除去,关闭活塞,倒入10-15mL洗液于滴定管中,两手端住滴定管,边转动边向管口倾斜,直至洗衣液布满全部管壁为止,立起后打开活塞,将洗液放回原瓶中。如果滴定管油垢较严重,需用较多洗液充满滴定管浸泡十几分钟或更长时间,甚至用温热洗液浸泡一段时间。洗液放出后,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淋洗3-4次,洗净的滴定管其内壁应完全被水均匀地润湿而不挂水珠。

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制订滴定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0ml、25ml、50ml滴定管的检定。 责任: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程序: 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滴定管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2.1 滴定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程的数值应清晰、完整,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滴定管应具有下列标记: 2.3.1 厂名和商标 2.3.2 标准温度(20℃) 2.3.3 等待时间 t xx S 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 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 2.3.6 准确度等级 A、B 2.4 滴定管玻璃活塞密合性: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任意关闭情况下(不涂油脂)停留20min,漏水量应不超过一小格。 2.5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分度线宽度等均应符合下表规定。 滴定管质量检验表 3. 检定器具:

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3.4 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3.5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6 纯化水。 3.7 滴定管。 4. 检定方法: 4.1 水的流出时间: 将洗净的滴定管垂直而稳定地夹在检定架上,在活塞芯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凡士林,使其不漏水,加纯化水至滴定管使液面达到最高标线以上约5mm 处,用活塞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零位,将活塞完全开启并计时,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嘴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标线为止的流出时间应符合滴定管质量检验表中的规定。 4.2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 加纯化水至滴定管,使液面达到最高标线以上约5mm 处,用活塞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零位,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滴定管尖端下,完全开启活塞,当液面降至距检定分度线以上约5mm 处时关闭活塞,等待30s ,然后在10s 内用活塞将液面准确调至被检定分度线,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4.3 记录与计算: 4.3.1 计算: V 20=V 标+(P 称-P ) V 20为滴定管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 V 标为滴定管的标称容量(ml ); P 称为t ℃时称得纯化水的质量值; P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的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 ℃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当P 称与P 值相差很小时,其质量差可近似地看作体积差,故V 20=V 标+Δ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