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技术课程论文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论文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论文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论文

作者: 孙玉虎学号:914106840229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网络工程

题目: 基于SSH实现的点餐管理系统

指导教师吕建勇

2017年 1月

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以网络为核心的社会。中国的网民充分领略到“畅游天地间,网络无极限”所带来的畅快。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的应用日益的广泛。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上医疗,网上娱乐,网络游戏,网络教学等。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发展引来了新的模式,社会的各个行业都走上了互联网的道路,而此时此刻,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商家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可以在信息化的社会得以发展下去。在此基础上,并且应网络编程课程的需要,此文根据现行快餐连锁店管理的需要,模仿小肥羊商家的实现了点餐系统。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使用MyEclipse和Tomcat编程,并运用实用的SSH框架实现。通过本系统的应用实现点餐和管理系统化。本论文首先介绍使用的开发工具以及相关的开发技术,然后再介绍了开发背景,最后通过截图和具体代码来说明该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过程。设计充分利用JAVA易于使用和快速开发的特性,提高了编程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对系统的开发原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开发出的产品不但能完成小型饭店点餐中的基本操作,而且具有程序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运行可靠、保密性强等特点。通过该系统实现点餐的网页化,方便管理和提高实用性。

关键字:框架点餐管理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a set of digital,network,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centric society. China's Internet users fully appreciate the "tour of heaven and earth,the network without limit" brought about by the carefree.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xtensive.Such as ecommerce,e-government, online medical,online entertainment, online games, network teaching. With the advent of web2.0 era,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attracted a new model, the various sectors of society have embarked on the road to the Internet, and at this moment, in order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businesses mus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It can b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o develop. On the basis of this, an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network programming course, this article imitat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ordering system of small fat sheepseller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fast food chain management.

Using the idea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the use of MyEclipse and Tomcat programming, and the use of SSH framework to achieve practical.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to achieve orde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atizatio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tools used and the relate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then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screenshots and specific code to illustrate the syste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Designed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JAVA easy to use and rapid development features to improve the programming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the function characteristic and design scheme of the system are introduced. The use of its various object-oriented development tools to develop products not only to complete the small meals in the basic operation of the meal, but also a reasonable program design, simple operation, reliable operation, confidential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system to achieve the ordering of the Web page, to facilitate the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lity.

Keywords: frame ordering management

目录

1 引言 (6)

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6)

1.1.1 项目背景 (6)

1.1.2 项目意义 (6)

1.2 项目建设目标 (7)

1.3 开发设计思想 (7)

1.4 本文档组织结构 (7)

2相关技术简介以及数据库的设计 (8)

2.1相关技术简介 (8)

2.1.1 JSP (8)

2.1.2 Structs2 (8)

2.2.3 Spring (9)

2.2.4 Hibernate (10)

2.2 数据库的相关设计 (11)

3 项目实现过程 (13)

3.1前台实现过程 (13)

3.1.1 登录界面的实现 (13)

3.1.2 登录成功界面 (15)

3.1.3 管理员管理界面 (16)

3.1.4 管理员添加界面 (16)

3.1.5 菜品添加界面 (17)

3.1.6 管理员编辑界面 (18)

3.1.7 菜品编辑界面 (19)

4 总结以及反思 (23)

4.1 相关问题 (23)

4.2 课设报告的总结 (24)

1 引言

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1.1.1 项目背景

在当今世界,以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不仅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军事、交通和通信等相关行业,而且深入到家电、娱乐、艺术、社会文化等领域。现代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的应用与普及,促使消费电子、计算机、通信一体化趋势步伐加快,网络编程技术一度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网络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将越来越多样化,当前是餐饮业由传统操作方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换的时期,对信息化产品的需求量很大。根据其对产品要求小型化、低功耗、专用性等特点,可以断言网络编程技术将在餐馆信息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1.2 项目意义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餐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色香味俱全,而且对于就餐的时间和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许多顾客由于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时间来享受美餐,或者是很多的年轻的白领们在城市奋斗目前还是单身一个人生活,一个人也不太喜欢自己做饭,更倾向于在外吃快餐,但同时又不想到餐馆里面吃,他们更喜欢在办公室里面吹着空调享受美餐,这样就产生了快捷订餐的要求,最快的方式莫过于利用计算机网络,将餐饮业和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网上订餐系统。这不仅可以提高餐饮业的服务质量,扩大知名度,也是为最终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食品服务。

在国内,中国的信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居世界前列,网络事业也得到逐步提高,互联网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互联网在中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我国互联网的新形势,我们要抓住机遇,适应互联网的新发展,积极应用新技术,努力开发新业务,满足网民的网络需求,网上购物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两千万,在最近半年,网上购物的成交金额累计达到了一百亿元,通过网络购买的手机在300万台以上。与此同时,互联网产

业价值链也在逐渐延伸并不断的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得到加强,网络设备、终端产品,正在逐步实现国产化,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通讯技术企业、信息产业制造企业,广大信息提供者共同参与的互联网产业价值链正在形成,并日渐发展壮大中介机构和传播媒介,电子商务对于分析评价传统的经济学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1.2 项目建设目标

能够满足顾客方便快捷地在网上订餐,同时在订餐的同时可以在网上浏览菜样菜式等等,还有顾客的网上评价等等相关的信息。同时对于企业来讲,要能够满足企业快速高效地处理订单,从而可以真正的满足顾客方便快捷的需要,而且通过系统企业可以更好的与顾客进行交互,及时处理顾客用餐意见及关于口味菜样菜式等等方面的建议。企业可以进行菜品管理,原料采购、菜品信息更新等,尽可能提高企业效率,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达到企业关键性能指标如成本、效益、质量和速度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能够吸引更多客户,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1.3 开发设计思想

本系统用JSP语言来编写网络订餐系统,数据库用 MYSQL 来连接系统,通过编写Action,Service以及DAO来进行后台业务逻辑控制,即JSP+SSH+ MYSQL 三层模式完成整个设计工作。本系统全部基于Internet网络,以JSP语言对网站进行开发,注重用户与网站的交互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当前Internet网络发展趋势来计网络订餐系统就成为了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1.4 本文档组织结构

本文共4章,本章节为引言,介绍背景、项目意义、项目内容、项目建设目标等内容。其余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二章:介绍本项目的相关技术以及数据库的设计等内容。

第三章:介绍本项目的具体开发过程以及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

2相关技术简介以及数据库的设计

2.1相关技术简介

2.1.1 JSP

JSP全名为Java Server Pages,中文名叫Java服务器页面,其根本是一个简化的Servlet设计,它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JSP技术有点类似ASP技术,它是在传统的网页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文件(*.htm,*.html)中插入Java程序段(Scriptlet)和JSP标记(tag),从而形成JSP文件,后缀名为(*.JSP)。用JSP 开发的Web应用是跨平台的,既能在Linux下运行,也能在其他操作系统上运行。

它实现了Html语法中的java扩展(以<%,%>形式)。JSP与Servlet一样,是在服务器端执行的。通常返回给客户端的就是一个HTML文本,因此客户端只要有浏览器就能浏览。

JSP技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处理逻辑。网页还能通过Tags和Scriptlets访问存在于服务端的资源的应用逻辑。JSP将网页逻辑与网页设计的显示分离,支持可重用的基于组件的设计,使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迅速和容易。JSP(Java Server Pages)是一种动态页面技术,它的主要目的是将表示逻辑从Servlet中分离出来。

Java Servlet是JSP的技术基础,而且大型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Java Servlet和JSP配合才能完成。JSP具备了Java技术的简单易用,完全的面向对象,具有平台无关性且安全可靠,主要面向因特网的所有特点。

2相关技术简介

2.1.2Structs2

Struts2是一个基于MVC设计模式的Web应用框架,它本质上相当于一个servlet,在MVC设计模式中,Struts2作为控制器(Controller)来建立模型与视图的数据交互。Struts 2是Struts的下一代产品,是在 struts 1和WebWork 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合并的全新的Struts 2框架。其全新的Struts 2的体系结构与Struts 1的体系结构差别巨大。Struts 2以WebWork为核心,采用拦截器的机制来处理用户的请求,这样的设计也使得业务逻辑控制器能够与ServletAPI完全脱离开,所以Struts 2可以理解为WebWork的更新产品。虽然

从Struts 1到Struts 2有着太大的变化,但是相对于WebWork,Struts 2的变化很小。

2.2.3Spring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您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 J2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Spring 框架是一个分层架构,由 7 个定义良好的模块组成。Spring 模块构建在核心容器之上,核心容器定义了创建、配置和管理 bean 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组成 Spring 框架的每个模块(或组件)都可以单独存在,或者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模块联合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核心容器:核心容器提供 Spring 框架的基本功能。核心容器的主要组件是BeanFactory,它是工厂模式的实现。BeanFactory 使用控制反转(IOC)模式将应用程序的配置和依赖性规范与实际的应用程序代码分开。

?Spring 上下文:Spring 上下文是一个配置文件,向 Spring 框架提供上下文信息。Spring 上下文包括企业服务,例如 JNDI、EJB、电子邮件、国际化、校验和调度功能。

?Spring AOP:通过配置管理特性,Spring AOP 模块直接将面向方面的编程功能集成到了 Spring 框架中。所以,可以很容易地使 Spring

框架管理的任何对象支持 AOP。Spring AOP 模块为基于 Spring 的应用程序中的对象提供了事务管理服务。通过使用 Spring AOP,不用依赖 EJB 组件,就可以将声明性事务管理集成到应用程序中。

?Spring DAO:JDBC DAO 抽象层提供了有意义的异常层次结构,可用该结构来管理异常处理和不同数据库供应商抛出的错误消息。异常层次结构简化了错误处理,并且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编写的异常代码数量(例

如打开和关闭连接)。Spring DAO 的面向 JDBC 的异常遵从通用的 DAO 异常层次结构。

?Spring ORM:Spring 框架插入了若干个 ORM 框架,从而提供了ORM 的对象关系工具,其中包括 JDO、Hibernate 和 iBatis SQL Map。

所有这些都遵从 Spring 的通用事务和 DAO 异常层次结构。

?Spring Web 模块:Web 上下文模块建立在应用程序上下文模块之上,为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提供了上下文。所以,Spring 框架支持与Jakarta Struts 的集成。Web 模块还简化了处理多部分请求以及将请求

参数绑定到域对象的工作。

?Spring MVC 框架:MVC 框架是一个全功能的构建 Web 应用程序的 MVC 实现。通过策略接口,MVC 框架变成为高度可配置的,MVC 容纳了大量视图技术,其中包括 JSP、Velocity、Tiles、iText 和 POI。

Spring 框架的功能可以用在任何 J2EE 服务器中,大多数功能也适用于不受管理的环境。Spring 的核心要点是:支持不绑定到特定 J2EE 服务的可重用业务和数据访问对象。毫无疑问,这样的对象可以在不同 J2EE 环境(Web 或EJB)、独立应用程序、测试环境之间重用。

2.2.4Hibernate

Hibernat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 Hibernate可以应用在任何使用JDBC的场合,既可以在Java的客户端程序使用,也可以在Servlet/JSP的Web应用中使用,最具革命意义的是,Hibernate可以在应用EJB的J2EE架构中取代CMP,完成数据持久化的重任。

Hibernate的核心接口一共有5个,分别为:Session、SessionFactory、

Transaction、Query和 Configuration。这5个核心接口在任何开发中都会用到。通过这些接口,不仅可以对持久化对象进行存取,还能够进行事务控制。下面对这五的核心接口分别加以介绍。

·Session接口:Session接口负责执行被持久化对象的CRUD操作(CRUD的任务是完成与数据库的交流,包含了很多常见的SQL语句。)。但需要注意的是Session对象是非线程安全的。同时,Hibernate的session不同于JSP应用中的HttpSession。这里当使用session这个术语时,其实指的是Hibernate中的session,而以后会将HttpSesion对象称为用户session。

·SessionFactory接口:SessionFactroy接口负责初始化Hibernate。它充当数据存储源的代理,并负责创建Session对象。这里用到了工厂模式。需要注意的是SessionFactory并不是轻量级的,因为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通常只需要一个SessionFactory就够,当需要操作多个数据库时,可以为每个数据库指定一个SessionFactory。

·Configuration接口:Configuration接口负责配置并启动Hibernate,创建SessionFactory对象。在Hibernate的启动的过程中,Configuration类的实例首先定位映射文档位置、读取配置,然后创建SessionFactory对象。

·Transaction接口:Transaction接口负责事务相关的操作。它是可选的,开发人员也可以设计编写自己的底层事务处理代码。

·Query和Criteria接口:Query和Criteria接口负责执行各种数据库查询。它可以使用HQL语言或SQL语句两种表达方式。

2.2数据库的相关设计

本项目的数据库是使用navicat数据库可视化工具建立的数据库为:diancan。各个表如下所示:

admin表

dish表

dishtype表

orderdetail表

3 项目实现过程

3.1前台实现过程

3.1.1登录界面的实现

登录界面通过jsp技术实现,并且通过JavaScript技术实现登录名以及密码的验证,关键界面实现的代码如下:

其中通过在Action类中添加Login()函数实现登录的跳转。

3.1.2登录成功界面

通过在login()函数中调用如下函数

实现在登录成功界面中显示session中所存的用户名3.1.3管理员管理界面

关键代码如下:

3.1.4管理员添加界面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3.1.5菜品添加界面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3.1.6管理员编辑界面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3.1.7菜品编辑界面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3.1.8类型管理界面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3.1.9类型编辑界面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3.1.10 订单详情界面

具体代码如下:

3.1.11订单编辑界面

通信导论结课论文

通信导论论文 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对通信专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信导论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下面我来简要的介绍下通信导论。通信导论的课程目的和任务即为建立通信的基本概念,了解通信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加深专业认识,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跟踪最新通信技术的发展。以下为我对通信的了解,作为大一新生,肯定存在好多不足,还望多多指教。 (一)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一、通信的基本概念: 1通信的实质是实现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2人们可以用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信息。通信的根本目的在于传输含有信息的消息,否则,就失去了通信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通信”也就是“信息传输”或“消息传输”。 3通信的范畴:语音、图像、数据、多媒体信息传输,更广泛来说,雷达、遥控、遥测等也属于通信。 4.包含信息的消息形式多种多样,这些不同的消息形式形成了不同的通信业务。 5传输一般是远距离的,可以是无线或有线传输。 二、通信系统的构成: 1通信系统:指传输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合。 2在大多数场通信系统需要进行多路复用、双向进行,信源兼为受信者,通信设备包括发信设备和收信设备。此外,通信系统除了完成信息传递外,还必须进行信息的交换,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乃至通信

网。通信网中还涉及信令、协议和标准。 3信息源与受信者:信源是消息的产生者,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4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基本功能是使信源和信道匹配,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信道:信是指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 5传输、复用、交换、网络为现代通信的四大技术。 三、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象通信系统,多媒体通信系统…… 2按调制方式分类:载波调制(连续波调制),脉冲调制 3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发展的主流) 4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FDM)-无线广播,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波分复用(WDM) 5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载波、电缆、光纤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调幅、调频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空间遥测、雷达导航、微波接力、卫星通信系统) 四、通信方式 1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对于点与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2按数字信号排列顺序分-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五、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机电专业学生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实用电子产品,巩固加深并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2.经过查资料、选方案、设计电路、撰写设计报告、答辩等,加强在电子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常用模拟电子线路的一般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和设计工具,提高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制作、调试和测试能力; 3.课程设计是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熟悉并学会选用电子元器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毕业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收获: 1.学习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三、课程设计教学方式: 以学生独立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四、课程设计一般方法 1. 淡化分立电路设计,强调集成电路的应用 一个实用的电子系统通常是由多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在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时,既要考虑总体电路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单元电路的选择、设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各种通用、专用的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的出现,所以实现一个电子系统时,根据电子系统框图,多数情况下只有少量的电子电路的参数计算,更多的是系统框图中各部分电子电路要正确采用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 2. 电子系统内容步骤: 总体方案框图---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单元电路之间连接---电路搭接调试---电路修改---绘制总体电路---撰写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 (1)总体方案框图: 反映设计电路要求,按一定信息流向,由单元电路组成的合理框图。 比如一个函数发生器电路的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 基本模拟单元电路有:稳压电源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信号处理 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微分电路,滤波电路等),集成功放电路等。 基本数字单元电路有:脉冲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包括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器等。 为了保证单元电路达到设计要求,必须对某些单元电路进行参数计算和电子元件 选择,比如:放大电路中各个电阻值、放大倍数计算;振荡电路中的电阻、电容、振荡频率、振荡幅值的计算;单稳态触发器中的电阻、电容、输出脉冲宽度的计 算等;单元电路中电子元件的工作电压、电流等容量选择。

信息技术教学论重点整理

信息技术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二章第二节 一、国外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势 1、加强信息技术教育:①优先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加大信息技术教育投入②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③重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④不断调整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创新 3、基于信息技术学习的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二、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思路 存在的问题:1、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力度不够2、初中和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衔接存在问题,急需更新原有纲要3、发展不平衡4、重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轻信息伦理的培养5、教学有效实施欠缺6、师资力量不够。 问题解决思路:1、更新观念2、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3、研制新的课程指导纲要4、改进教学方法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三章第一节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①吃透教材,了解学生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③教师运用各种方式预设锚点,进行启发,帮助学生克服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④要是学生主动学习,养成善疑、善问、善思的习惯。 2、基础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①重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②以发展的眼光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一般发展③加强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 3、培养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 ①必需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②在实施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探索性原则培养创新能力③在信息技术课堂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创新能力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坚持个性化⑤终身学习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创新的基础⑥信息技术教师要树立创新形象 4、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 ①在教学目标上,在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设立多级目标②在教学内容上,在实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多种学习任务、使用不同的软件工具③在教学策略上,在实现课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给予不同的教学指导④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在实现课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 5、趣味性和严谨性相结合 ①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②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方式,寓教于乐③信息技术的教学应与日常学习紧密联系 6、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第二节 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1、讲授法:特点:①目的明确②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倾听与反馈中建构知识③口头语言、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是传递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一、设计目的 理解红外线防盗系统的设计意义、设计思路、设计电路的原理框图以及系统的主要特点。 二、设计思路 我们知道,在常规的环境参数中,人体入侵探测器非常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使得参数改变,随着红外线及激光技术的成熟,许多运用于室外场合的红外线防盗和激光防盗开始诞生,由于光线是直线传输,在发射端发射光束,中间如无遮挡,则接收端就能收到正常的光束;当有人经过布防区域时,光束被挡住,此时接收端便无法接收到光束,从而启动报警电路工作,达到报警的目的。 本设计利用多谐振荡电路作为红外线发射器的驱动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向布防区内发射红外线,接收端利用专用的红外线接收器件对发射的红外线信号进行接收,经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及整形后驱动数字门电路,输出报警信号,又经报警信号锁定电路,将报警信号进行锁定,即使现场的入侵人员走开,报警电路也将一直报警,直到人为解除后方能取消报警,这些设计与实际运用中的要求相符,是一款价格低而实用性强的产品。从实际的效果来看,报警信号必带有锁存功能,即当有人进入设防区域后报警信号就被锁住即使人离开,报警也将继续,直到人为的按动复位键才停止报警。 三、设计过程 3.1、系统方案论处 触发源电路→→报警电路发声单元→→关报警信号电路,当在无警状态下没有报警声,灯也不亮,当触发源电路探测到报警信号时,喇叭立即报警,发出报警声,同时报警灯交替闪烁,交替周期为1——2秒,按下复位键时,相应功能停止。 3.2、模块电路设计 主要的系统电路有:电源电路,红外发射/接收电路,发射与接收控制电路,报警输出电路等。 下面对各个模块的电路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分析。

通信工程基础学习论文

目录CONTENTS 课题名称通信工程小学期论文 一通信概述 二信息论 三光纤通信 四3G网络 五数字通信 六个人学习心得

一通信概述 通信就是传递消息。古代的消息树、烽火台和驿马传令,现代的文字、书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遥测等都是消息传递的方式或手段。实现通信的方式很多,随着社会的需求、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的通信越来越依赖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电通信方式。由于电通信迅速、准确、可靠且不受时间、地点、距离的限制,因而近百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当今在自然科学领域涉及“通信”这一术语时,一般均是指“电通信”。 我们通常把文字、语言、数据、图像等等都看成是“消息”的集合,这些消息集合具有一定的统计特性或概率特性,因而将“信息”定义为对消息统计特性的一种定量描述。更具体地说,当人们得到消息之前,对它的内容有一种“不确定性”,信息就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定量描述。当人们得到消息后,若消息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就认为这个消息带给他的信息量越大。可见,信息的量值与消息所代表事件的随机性或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关。电话网就是把程控交换机通过传输设备相互连接起来,从而来实现任意两个用户之间的语音通信的通信网络。程控交换机是一种电路交换机,所谓电路交换就是指经过呼叫,在两个用户之间建立起一条64kbit/s的电路,以此电路为基础,实现用户之间的语音通信。 对于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可用信息传输速率来衡量。信息传输速率定义为每秒钟所传的信息量,其单位是bit/s(比特/秒)。对二进制信号,当0、1取值等概率时,一个二进制码元所含的信息量为1bit,所以,二进制信号信息传输速率就等于每秒钟传输的码元数。信息速率常称比特率,如比特率为1200bit/s,意味着每秒传送1200个二进制脉冲。当信道一定时,信息速率愈高,有效性也就愈好。 为了提高有效性,可以采用多进制信号传输,此时,每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超过1bit。例如,对于四近制码元,一个码元所含的信息量为2 bit。将每秒钟传输的码元数,称作码元传输速率。码元速率的单位为Bd(波特),码元传输速率又称作波特率。 电信管理网的组成:网管中心、网络单元、数据通信网 通过数据通信网,网管中心和网络单元得以实现连接,网络单元的事件报告和其他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信道传送到网管中心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存储和处理,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对网络单元进行操作和配置。 电信管理网是具有标准结构、标准接口、标准协议的管理网络。通过Q3接口连接计算机系统和被管设备,Q3接口的协议是一个按照OSI标准设计的包含七层的满栈协议,其中下面三层是数据通信协议,第四层是端-端控制协议,第七层应用层协议主要是网络管理协议。按照Q3的标准设计和开发网络管理系统才能保证各种不同的网管系统之间的一致性和互通性。通过TMN可以对电信网的故障、性能、配置、计费和安全等五个方面进行管理。通信协议——通信双方的两个实体之间一组管理 通信协议的主要功能:分段和组装 应用实体之间以消息的形式或者以连续数据流的形式发送数据,较低层的协议需要把数据分为较小的,长度受限的数据块,这个过程称之为分段。 流量控制——指接收实体对发送实体送出的数据单元的数量或速率进行限制。流量控制最简单的形式是停止-等待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发送实体必须在收到送出的一个PDU的确认信息之后,才能送出下一个新的PDU。 差错控制——差错控制技术用来对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保护。大多数是用校验序列进行校验,在出错的情况下对整个PDU重新传输。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PWM调制解调器 班级:电信1301 姓名:曹剑钰 学号:3130503028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要求 设计一款PWM(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利用一可调直流电压调制矩形波脉冲宽度(占空比)。 信号频率10kHz; 占空比调制范围10%~90%; 设计一款PWM解调电路,利用50Hz低频正弦信号接入调制电路,调制信号输入解调电路,输入与原始信号等比例正弦波。 2.提高要求: 设计一50Hz正弦波振荡电路进行PWM调制。 3.限制: 不得使用理想运放、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 基本要求的输入电压使用固定恒压源接自行设计的电路实现可调; 同步方波不得利用信号发生器等软件提供设备产生。 二、总体方案设计 1.脉宽调制方案: 方案一:三角波脉宽调制,三角波电路波形可以由积分电路实现,把方波电压作为积分电路的输入电压,经过积分电路之后就形成三角波,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与可调直流电压进行比较,通过调节直流电源来调制脉宽。 方案二:锯齿波脉宽调制,锯齿波采用定时器NE555接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和方案一相似,利用直流电压源比较大小调节方波脉宽。 方案三:利用PC机接口控制脉宽调制的PWM电路。 比较:方案一结构简单,思路清晰,容易实现,元器件常用 方案二与方案一相似,缺点是调整脉冲宽度不如方案一 方案三元器件先进,思路不如方案一清晰简单,最好先择了方案一 2.正弦波产生方案: 方案一:RC正弦波振荡电路。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用来产生1Hz--10MHz范围内的低频信号,由RC 串并联网络组成,也称为文氏桥振荡电路,串并联在此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电路的振荡频率为f=1/2πRC,为了产生振荡,要求电路满足自激震荡条件,振荡器在某一频率振荡的条件为:AF=1.该电路主要用来产生低频信号。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 【摘要】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切实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信息技术课堂中一些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了粗浅的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洪潮中,各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如今的信息技术课程已逐步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它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其课堂是一个奇特的空间,范围并不大,可它却能包容下知识的海洋。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创新能力。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在这里生成,智慧的浪花在这里激荡,真可以说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如何在这个特定的空间,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们学得更多,更好,达到高质、高效,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每一名教育研究人员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可是目前我们信息技术课“耗时多,效率低”的状况在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如何上好这门课就成为众多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呢?下面是我们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科学的奥妙。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就要“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教师能“寓教于乐”,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准确精练、妙趣典雅的语言进行教学,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或几个游戏的情境,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例如:计算游戏、拼图、赛车等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关卡,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如果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同时学生也没有更

信息技术教学论总结

动作技能 1.讲台位移动作(1)书写线(2)取擦线(3)回头线(4)体势线 走动姿态应注意: 1.不能干扰学生的学习活动。“次数”、“速度”、“自然” 2.走动的时机和位置要合乎教学内容的需要。 讲台位移动作训练目标: 姿态潇洒、干练、端庄。走动的次数和速度适当,走动的姿势自然大方,徐步而行。 2.站立姿态(明辨是非) 3.有意识手势: (1)象形手势(给人一种形象的感觉) (2)象征手势(抽象运用,引起联想,启发思维) (3)指示手势(知识具体对象) (4)情意手势(表达情感) 手势运用的要求: 简练。(简单、明了、清楚、精炼、干净、利落,不可琐碎、拖泥带水) 适当。(多少适当,手势过多,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手势过少,显得呆板。内容与形式适当。动作与要表达的意思客观上要相一致。) 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切忌矫揉造作。不要紧张或僵硬。) 协调。(手势的起落和语音的出没是同时,不可互为先后;手势幅度和音调的高低协调; 与男女气质协调;上不超肩10cm,下不过腰10cm ) 多样。(随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切忌单调和呆板。) 手势运用的习惯: (1)肩上区:在这个区域做手势,那是“褒扬”的意思。(想想看,平时敬礼、或者说到赞美词,是不是都会把手上抬?) (2)肩胸区:多半是中性含义,表示你心情比较平静,正在叙述中。(比如自我介绍,是不是常会轻触自己的胸口?) (3)腹下区:说明你对提到的事物非常憎恶、不悦、恨得牙痒痒……(比如说到“上课像条虫,下课像条龙的习惯一定要改掉”,你把手向斜下方打出那就对了。) 讲台非位移动作训练目标:身要正,脚要稳,头平抬,挺胸收腹。掌握四种类型手势的用法,手势与表情和姿态、言语相协调。 导入技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具有集中注意、激发兴趣、明确目的、联结知识、沟通情感的作用。 4.导入的类型(导入方式ppt) (1)衔接导入法(6)幽默语言导入法 (2)悬念导入法(7)实例导入法 (3)情境导入法(8)故事导入法 (4)激疑导入法(9)审题导入法 (5)演示导入法(10)直接导入法 *5.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 1.明确问题的类型(目标推进式问题、常规管理式问题) a.认知记忆性问题(强调是什么) b.推理性问题(需要分析、综合、比较、类推等思维活动,强调“为什么。。。?”) c.创造性问题(一般为开放性问题。例如,“请举例说明‥‥‥有哪些应用。”) d.评价性问题(对事物进行评价判断或选择,强调“怎么样”。) 2.增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a不同教学对象的提问,侧重点不同。b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高层次、发散性的问题。 c确保提问有意义、有价值。)

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作用 (1) 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 2.1设计任务: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频率响应 (1) 2.2 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 2.3 Multisim软件界面介绍 (2) 3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模型的建立 (2) 4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理论分析及计算 (2) 5仿真结果分析 (2) 6设计总结和体会 (2) 7参考文献 (2)

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习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掌握其电路工作原理。通过对它的学习,能够学会对其中频电压放大倍数,对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进行分析,利用Multisim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实现,对其进行交流分析,记录图形和数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2课程设计的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使用Multisim软件实现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从而进一步巩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学习使用Multisim软件等的相关专业知识。本文先对设计和仿真电路的方法进行简单介绍,然后画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并对其进行频率响应的测试,然后得出结论。 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1设计任务: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频率响应 画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图,对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使用Multisim进行频率响应分析,要求熟练掌握Multisim软件的使用和仿真方法,写出实际实现过程,得出结论 2.2 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

通信原理课程论文

目录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的传递更是越来越广泛和快捷,现代通讯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因为数字通信不仅能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功能。PCM 编码就是一种将模拟信号数字化以及数字信号模拟化的实现过程,编码过程就是将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后变为数字信号的过程,译码是其反变换。本文通过仿真软件MATLAB 强大的仿真功能实现了其编译码的过程,通过编译码图形对比分析了误差,并提出了进一步缩小误差的方案。PCM 原理常应用于现代语音通信中。 工程概况 PCM 的概念是在1937年法国工程师维纳斯提出。PCM ——脉冲编码调试是一种将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变换成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PCM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是先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经过信道和新稻种的干扰后再进行译码再经过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 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是概念上最简单、理论上最完善的编码系统,是最早研制成功、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码系统,但也是数据量最大的编码系统。PCM 的编码原理比较直观和简单,下图为PCM 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中,输入的模拟信号m(t)经抽样、量化、编码后变成了数字信号(PCM 信号),经信道传输到达接收端,由译码器恢复出抽样值序列,再由低通滤波器滤出模拟基带信号m(t)。通常,将量化与编码的组合称为模/数变换器(A/D 变换器);而译码与低通滤波的组合称为数/模变换器(D/A 变换器)。前者完成由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变换,后者则相反,即完成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变换。 PCM 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它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根据CCITT 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 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 律方式,由于A 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 13 折线法编码,采用非均匀量化PCM 编码。 正文 3.1 设计目的和设计意义 3.1.1设计目的 1.进一步学习PCM 编译码器原理; 抽样 量化 编码 信道 干扰 m(t) m s (t) m sq (t) A/D 变换 译码 低通滤波 m sq (t) m(t)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模板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明确电子系统的设计任务 对系统的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分析, 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指标及要求, 明确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二、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1、查阅文献, 根据掌握的资料和已有条件, 完成方案原理的构想; 2、提出多种原理方案 3、原理方案的比较、选择与确定 4、将系统任务的分解成若干个单元电路, 并画出整机原理框图, 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与器件选择 1、单元电路设计 每个单元电路设计前都需明确本单元电路的任务, 详细拟订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 与前后级之间的关系, 分析电路的组成形式。具体设计时, 能够模拟成熟的先进电路, 也能够进行创新和改进, 但都必须保证性能要求。而且, 不但单元电路本身要求设计合理, 各单元电路间也要相互配合, 注意各部分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关系。 2、参数计算 为保证单元电路达到功能指标要求, 就需要用电子技术知识对参数进行计算, 例如放大电路中各电阻值、放大倍数、振荡器中电阻、电容、振荡频率等参数。只有很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正确利用计算公式, 计算的参数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参数计算时, 同一个电路可能有几组数据, 注意选择一组能完成

电路设计功能、在实践中能真正可行的参数。 计算电路参数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元器件的工作电流、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能满足电路指标的要求。 (2)元器件的极限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 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 1.5倍。 (3)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3、器件选择 ( 1) 阻容元件的选择 电阻和电容种类很多, 正确选择电阻和电容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电路对电阻和电容性能要求也不同, 有些电路对电容的漏电要求很严, 还有些电路对电阻、电容的性能和容量要求很高, 例如滤波电路中常见大容量( 100~3000uF) 铝电解电容, 为滤掉高频一般还需并联小容量( 0.01~0.1uF) 瓷片电容。设计时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性能和参数合适的阻容元件, 并要注意功耗、容量、频率和耐压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 2) 分立元件的选择 分立元件包括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光电二极管、晶闸管等。根据其用途分别进行选择。选择的器件类型不同, 注意事项也不同。 ( 3) 集成电路的选择 由于集成电路能够实现很多单元电路甚至整机电路的功能, 因此选用集成电路设计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既方便又灵活, 它不但使系统体积缩小, 而且性能可靠, 便于调试及运用, 在设计电路时颇受欢迎。选用的集成电路不但要在功能和特性上实现设计方案, 而且要满足功耗、电压、速度、价格等方面要求。 4、注意单元电路之间的级联设计, 单元电路之间电气性能的 相互匹配问题, 信号的耦合方式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今天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无时无刻都处在一个信息交互的状态,可以说没有人能在没有信息的生活中生存,信息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带有意义的符号,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驱动力,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小学的信息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信息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制定教学计划要灵活多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就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般说来,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作用时间也较长。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直接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小学生最爱上的课就是信息技术课,他们也具有好奇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针对这一特征,作为教师应及时调整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为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docx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人们能主动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倍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徳。 课程标准:信息素养是人们能主动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徳。 教材:教材是课程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按照一定教育冃的和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的科学的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小,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模式: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 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0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命题: 试卷的四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备课:是指教师上课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牛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说课:说课是指讲课教师在一定场合说说某一堂课打算怎样上,以及为什么这样上,即对教学的设计和分析。 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耍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学目标:是预期教学结束时多表达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牛的实际而定制的,是对学生学习终结行为的具休描述。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 i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教学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収得最住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 讲座:指由教师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的发展,以扩人他们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公开课:是一种而向特定人群作正是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还冇领导及其他老帅参加,是老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好时机。 二、其他重要知识点 1.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 1)计算机文化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2)计算机工具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 3)文化再升温(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世纪末) 4)信息文化观(20世纪末至今)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1)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15.6.22~2015.7.3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领域某一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报告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不仅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是规范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反映课程设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特拟定如下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教学一般可分为设计项目的选题、项目设计方案论证、项目设计结果分析、答辩等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成绩。 2. 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要符合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项目应能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项目有一定的实用性,且学生通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可以完成的。课程设计项目名称、目的及技术要求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二项中,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考核成绩占10%左右。 3. 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包括可行性设计方案论证、从可行性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实施最佳方案的软件程序、硬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内容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三项中,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考核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考核成绩占30%左右。 4. 项目设计结果分析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与制作结果的工艺水平,项目测试性能指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项目测试中出现故障或错误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方法。项目设计结果分析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四项中,考核成绩占25%左右。 5.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认真阅读与本课程设计项目相关的文献,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借以启发自己的思维,提高综合分和理解能力。文献阅读摘要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五项中,考核成绩占10%左右。 6. 答辩是课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向答辩学生提出2~3个问题,通过答辩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程设计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答辩考核成绩占25%左右。 7.学生应在课程设计周内认真参加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交给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全过程,认真评阅学生的每一份课程设计报告,给出课程设计综合评阅意见和每一个环节的评分成绩(百分制),最后将百分制评分成绩转换为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总评成绩。 8. 课程设计报告书是实践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资料,应按课程、班级集成存档交实验室统一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论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论文 1.网络安全的含义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信息的安全.它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这是因为.在目前的公用通信网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和威胁。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索要研究的领域。下面给出网络安全的一个通用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防止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后的后果,本质上是维护道德、法规或国家利益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即我们讨论的狭义的“信息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本质上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网络安全与其所保护 的信息对象有关.其含义是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用通信网中传输、交换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即内容具有控制能力。网络安全的结构层次包括:物理安全、安全控制和安全服务。 2.计算机网络安全机制分析 安全性机制是操作系统、软硬件功能部件、管理程序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为一个信息系统的任意部件检测和防止被动与主动威胁的方法。安全机制与安全

性服务有关,机制是用于实现服务的程序,OSI定义的安全性机制有加密、数字签名、鉴别、访问控制、通信量填充、路由控制、公证等。安全性服务和安全性机制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机密性服务可以通过加密、通信量填充和路由控制来实现。另外,加密不仅可以是机密性服务的成分.而且还可以是完整性和鉴别服务的成分。 各种安全机制中.加密有着最广泛的应用.并且可以提供最大程度的安全性。加密机制的主要应用是防止对机密性、完整性和鉴别的破坏。 数字签名是一种用于鉴别的重要技术数字签名可以用于鉴别服务,也可以用于完整性服务和无拒绝服务。当数字签名用于无拒绝服务时,它是和公证一起使用的公证是通过可信任的第三方来验证(鉴别)消息的。 对于网络终端用户来说.最通常的安全性经历是通过使用口令来实现访问控制。口令是一个字符串,用来对身份进行鉴别。在获得对数据的访问权之前.通常要求用户提交一个口令,以满足安全性要求。问卷与口令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它也是鉴定身份的方法。 3.采取的应对措施 3.1信息加密信息加密技术是一种主动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是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信息加密技术的原理是利用一定的加密算法.将明文转换成为不可以直接读取的密文.对非法用户获取和理解原始数据起到了很好的阻止作用,确保了数据的保密性。明文转化为密文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加密,密文还原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今天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无时无刻都处在一个信息交互的状态,可以说没有人能在没有信息的生活中生存,信息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带有意义的符号,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驱动力,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小学的信息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信息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制定教学计划要灵活多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就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般说来,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作用时间也较长。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直接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小学生最爱上的课就是信息技术课,他们也具有好奇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针对这一特征,作为教师应及时调整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为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

信息技术教学论

信息技术教学论 1.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 媒体化教学环境、网络化学习环境、数字化资源环境、 2.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概念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所创建的教学环境,是信息化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与条件。 3.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点 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处理数字化,信息存储光盘化,信息显示多媒化,信息传输网络化 4.语言教学环境及资源 环境:①听音型语言教学系统是一种最简单的仅能提供听觉训练的环境,单纯供听力训练使用。 ②听说型语言教学系统是在听音型语言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讲功能,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师生对话实现了信息双向交流。 ③听说对比型语言教学系统是在听说型基础上给学生座位上又增添了跟读录音机因而具有师生对话和学生自录,重放对照比较,自我学习校正等双向交互功能。 ④视听型语言教学系统是在听说型语言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视觉演示媒体。 ⑤视听说对比型语言教学系统是在听说对比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视觉功能装置,从而使它具备了能听能说能看,还能记录仪比较等多项学习功能 资源:①听觉媒体教学资源主要是指为了教学目的而专门录制和传播的各种声音教学信息 主要是用方式有示范教学,听力教学,语言训练情景展示等形式 ②视听媒体教学资源是指根据教学需要应用影视录像等媒体技术和艺术语言,通过画面和声音的有机结合一动态的方式来综合呈现教学过程和知识信息的,各种视听教学材料 5.微格教学意为微型化教学,通常又称为微型教学,她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对学生进行某项专门训练使学生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小规模教学活动。 特点: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学习规模小参与性强,教学过程生像化反馈客观及时6.网络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他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种学科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实施的总称。它包括两个部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保障课程和学习活动管理与实施的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7.网络电子书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传统纸质媒介信息的电子网络版,即直接将各类印刷图书和报纸、杂志等信息内容转化成网络格式的电子信息,另一种类型则是专为适应网络电子媒介而编辑制作的各种网络书刊 8.网络数据库和虚拟资源库一般集合了大量的信息对象并允许用户根据某些属性检索使用这些数据资源。 9.教育网站一般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或相关领域而建立的各种主题型网络站点。 10.BLOG又称Weblog,原意为网络日志,通常称其为博客。BLOG是继email,bbs,lcq 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和信息交流方式。 11.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交通灯

武汉工程大学 电气信息学院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交通灯 设计题目:交通灯 学生学号:1404200223 专业班级:电气类02班 学生姓名:孙鑫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戴璐平 课题工作时间:至

目录 摘要...................................................................................................II Abstract................................................................................................ II 第一章课题背景(或绪论、概述).. (1) 1.1 设计背景 (1) 1.2 设计目的 (1) 1.3 设计意义 (2) 1.4 本章小结 (2) 第二章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 (3) 2.1 设计简介 (3) 2.2 设计方案论述 (4) 2.3 本章小结 (5) 第三章详细设计 (6) 3.1秒脉冲发射器电路 (6) 3.2定时器电路 (7) 3.3控制器电路 (9) 3.4译码显示电路 (9) 3.5本章小结 (11) 第四章设计结果及分析 (12) 4.1 总体设计结果 (12) 4.2 总体设计分析 (14) 4.3 电路检验 (15) 4.4 本章小结 (15) 第五章电路仿真 (16) 总结 (18)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主要芯片使用 (22)

摘要 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通过采用数字电路对交通灯控制电路的设计,提出使交通灯控制电路用数字信号自动控制十字路口四组红、黄、绿交通灯的状态转换的方法,指挥各种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管理的自动化。因此,在本次课程设计里,将以传统的设计方法为基础,同时引入了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利用了数字逻辑这一强大工具,同时还运用了Multisim软件来设计了可控制的交通信号灯。 关键词:交通灯,设计,电路仿真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traffic lights so that traffic can be effective control, for ease traffic flow, improve the road capacity, the effect of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raffic accidents. Through the use of digital circuitry on the traffic lights control circuit design, to enable the traffic lights control circuit at a crossroads with two sets of automatic control of digital signal red, yellow and green traffic lights approach the status of the conversion, command a variety of vehicles and pedestrians safe passage to achieve automated traffic management at the crossroads. Therefore, in the course design, the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s will be ba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roduction of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technology, the analog signal into a digital signal, use this powerful tool for digital logic, At the same time also used the Multisim software and some digital logic devices, to design that can be controlled by traffic lights. Keywords:Traffic lights, design, circuit simul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