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抒情怡神花鸟画

3.1抒情怡神花鸟画
3.1抒情怡神花鸟画

美术备课表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一、教学路径 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二、课时建议 2~3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赏析要点 本课知识点、结构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及工笔与写意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区别。 2、对重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3、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注意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教室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课:欣赏短片,学生谈感受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短片,上面出现的作品都是已我们宋代的花鸟画为原型创作的,那么这一节课我就来一起欣赏中国画三大科系的花鸟画。 2.讲授新课: 而且我国古代的花鸟画的鼎盛时期就是在宋代。 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的花鸟画在宋代处于鼎盛时期? 花鸟画空前繁荣的社会背景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形成,宋朝统治者崇文抑武的文治政策形成了北宋“百年无事,休养生息”的安定局面;宋人对花卉的情节,喜爱达到狂热程度,远超于任何时代;两宋花鸟画坚实的政治基础是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并有大批皇室成员参与其中;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北宋画院的建立,宋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集中了西蜀南唐两地的画家。北宋后期宗室画家人数最多,成就最高的当属宋徽宗赵佶。 那么我们就来一起赏析中国古代的花鸟画。 那么,如何赏析花鸟画呢? 花鸟画按照技法法分类:工笔和写意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从色彩上可分为:设色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白描花鸟画、没骨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艺术传统的主要特点是: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赏析作品: A、五代时期黄荃的《写生珍禽图》,赏析作品,技法、内容。。。。 B、唐代韩滉的《五牛图》 C、宋代鼎盛时期: 崔白的《双喜图》,重点赏析,学生已小组讨论的形式,赏析作品。对崔白的简单介绍,及其《寒雀图》的欣赏。 介绍宋徽宗赵佶,及他的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品《芙蓉锦鸡图》《瑞鹤图》,进行赏析,书法《千字文》。 李嵩的《花蓝图》 D、元、明清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说课稿(新)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_ 号考生。今天很荣幸,也很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谈一点我个人关于美术教学的观点和理解。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部分包括五方面内容,分别为: 1、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 2、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美术》中华博览第一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本课分2课时,此为第1课时。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主要画科。本课通过花鸟画作品的赏析,学生感悟中国画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 3、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中一年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小学学校,接受美术教育参差不齐,很多的美术课只是临摹课本图片或自己来画画,所以,大部分学生对美术欣赏课接触的较少,这节课是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欣赏课,主要教会学生怎样欣赏美术作品。根据上面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4、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三个层次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以及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理解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不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5、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着初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6、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一间、课件制作、挂图等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那么如何执教呢? 二、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法是: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2、直观演示法:利用挂图或是图片等手段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懂得知识结构并获得正确的知识要点,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镜像。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4、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三、说学法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中国古代花鸟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课前投影:美术欣赏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世界美术领域之中,中国古代绘画独树一帜,自成为一个体系。这里说到这个古代绘画,它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三大系科。在座的同学们是否知道可分为哪三大系科?(让学生集体回答。)出示画面:人物、山水、花鸟画。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系科。出示:中国古代花鸟画。 二、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看一幅作品。出示:《五牛图》。提问:这幅作品是不是中国画?(是)。是不是人物画?那是不是山水画?那它是什么画?(花鸟画)。是花还是鸟?(都不是)。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并非仅仅局限于花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1、花鸟画可分为哪几个类别? 中国花鸟画能够说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五牛图》。[这里一共画了五头牛的形象,有的独立、有的回首、有的昂首嘶鸣、还有的做擦痒之状,能够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尤其是把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又行动迟缓的形体特征描绘的十分传神。]同学们,看一下这幅作品是属于花鸟画中的哪一类绘画?(畜兽类)说明此时的畜兽画已相当成熟,由此开始,经五代至明清,中国古代花鸟画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主流,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多种的画法和艺术风格, A、画法和艺术风格: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笔画、一类是写意画。(这种结构严谨、用笔工整细腻、设色艳丽、渲染精到的为工笔画;这种简练概括、粗放洒脱的画法为写意画。)下面我们来看两幅作品,哪一幅为工笔画,哪一幅为写意画?这是从技法的不同分为工笔和写意。 B、色彩的差异上给以划分: 我们再从色彩的差异上给以划分,可分为:出示:色彩划分的种类。(设色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白描花鸟画和没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是相对“白描”来说的着色中国画;水墨花鸟画是指以墨色或以墨色为主加少许颜色的花鸟画;泼墨花鸟画是指纯以水、墨来表现水墨淋漓的那种花鸟画;白描花鸟画指纯以线条勾勒而不着色的花鸟画;没骨花鸟画是相对勾勒着色视线条形象为骨来说的,是不采用勾勒,全依靠晕染和色彩对比来实行造型。] 我们由上面所欣赏的作品能够看出,中国古代花鸟画自有它自己的艺术体系,但更重要的是与这体系相适合的是它独特的艺术传统,那么(出示:艺术传统)这就是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拖物言志为目的的传统。[中国古代的花鸟画并不是仅仅为了准确的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所以,这里所说的写生,也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客观的花鸟,而是要求在真实地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能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那么,所谓借物抒情、拖物言志:原指什么的基本性能和特点?(学生回答)[原指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例如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莆,当他处于国破家亡之时,写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名句,事实上作者这就是在?(借物抒情)(学生回答)。再如李白身处逆境之时,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名句,表明他远大的抱负,这实际上作者是在?(托物言志)(学生回答)。]当然,中国花鸟画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并不是硬加在作品上的,就是要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的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而给以突出的夸张、强调。例如中国古代花鸟画家喜欢表现的被称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出示:梅、兰、竹、菊作品。这里说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第一课时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 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 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1.自然界中的动物 2.自然界中的植物

3.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 4.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 5.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 (二)发展阶段: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在中国画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 4)“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的心情。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代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也称为比兴手法。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深邃的文化涵义。 4.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唐代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清代的《鸭》则是属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5.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一)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最早描绘花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期画在彩陶上的鸟.鱼.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案。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高渠中学电子教案(课时教学设计)

组长(教导处)签字:

中国花鸟画说课稿 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针对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概括及其艺术特点作系统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绘画,掌握欣赏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本课以多媒体展示相关作品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为主线,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独特的艺术传统以及发展概况有更深了解。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重点分析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同学们对中国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作为三大题材之一的花鸟画在绘画手法上、艺术形式上较之前者有很多不同之处,只有认识它的艺术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作品欣赏 3、难点分析掌握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感知和分析 要通过对“形”的认知深入到对“意”的理解,但意境往往较为抽象,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画家通过不同的物象所表达出来的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理想追求都各不一样,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我把如何理解花鸟画中的“意”,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讲授法以及教师设问学生讨论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作品,不断地采用欣赏——设问———讨论——启发——回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在探讨中感受到乐趣,既培养了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又使学生在审美中获得快乐。

中国古代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讲义 我们知道,中国画以其描绘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还有花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花鸟画是成熟最迟的。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其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见图分析:水墨花鸟画:直接用水墨作画,一般不上色《墨梅图》《杂花图卷》《荷花水禽图》《丛竹图》;泼墨花鸟画:画风简练,为能表现人的思想情感,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杂花图卷》《荷花水禽图》;设色花鸟画:《五牛图》《寒雀图》《花篮图》《出水芙蓉图》;白描花鸟画、没骨花鸟画:我过、国传统花鸟画的一种画法,直接用颜色画成花叶,而没有笔骨,既用墨线勾勒的线条,或者上色浓,盖住墨线,《出水芙蓉图》)。 中国花鸟画的特点 花鸟画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最早描绘花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期画在彩陶上的鸟、鱼、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案,只是一种装饰美术并非独立的花鸟画。发展到两汉六朝则初具规模。以写生为基础中国花鸟画重视写生,以写生做为创作的基础。这种写生,并不是单纯的简单模仿现实的花卉禽鸟,而是在真实描绘客观对象的基础上,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和其各不相同的特征。就象表现人物画一样,不以外部的形似为目的,而是更重视传神。宋朝是花鸟画的高峰,宋代强调写生,宋徽宗赵佶控制宫廷画院时,对动植物的特点要求更加严格,甚至苛刻,如孔雀开平时是先抬左脚或右脚都是有讲究的(见作品)。 作品欣赏:《五牛图》《寒雀图》《花篮图》《出水芙蓉图》借物抒情借物抒情原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例如我国大诗人杜甫,在他处于家破人亡之时,写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名句,这就是借物抒情。当然中国花鸟画的借物抒情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的,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再加以艺术的夸张强调。例如,中国古代画家喜欢表现的“四君子”是(问)梅、兰、竹、菊。这正是与人的思想感情有某种联系。(问)梅花不怕冷,借此来歌颂不怕困难、不威强暴的精神。兰花被比喻为高洁的君子,因为兰花青劲幽香。竹子因其未出土就已经有节,长到凌云高处依然空心(虚心),所以古人常比做君子的气节和虚心。菊花盛开于秋天百花凋零的时候,所以人们常比喻为清高脱俗的君子。 象元朝著名画家王冕,他画的梅花充满生气,亲新可爱,具有鲜明借物抒情的特点,他的《墨梅图》(见图)提诗:吾家种树池头边,个个华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表明在元朝种族歧视的年代里,他那种不甘心受民族压迫、不愿与统治阶级合作的政治态度和自己的抱负。到了明清两个朝代,其绘画风格起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写意花鸟,融合了古人的减笔,泼墨、写意的方法,加以革新创造,形成了一种不求形似,不拘成法,强调抒发情感的水墨大写意的画风。在气势上一气而成,在水墨的浓淡变化中,给人一种苍劲雄劲、墨色淋漓的特点。(见作品)如以徐谓为代表的的大写意水墨花鸟画兴起时,中国花鸟画到了一个不求形似的阶段,为了更好的抒发情

抒情与写意反思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 (4)“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的心情。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代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也称为比兴手法。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深邃的文化涵义。 4.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唐代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清代的《鸭》则是属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5.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一)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最早描绘花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期画在彩陶上的鸟、鱼、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案。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 (二)花鸟画正式确立是在唐代,经唐、五代、北宋完全发展成熟,唐初画鹤能手薛稷,为花鸟画的建立作出很大贡献。 (三)五代时期,西蜀、南唐都设立了画院,绘画迅速兴旺起来,其间出现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风格流派。黄荃、徐熙风格迥然不同,但都展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共同把花鸟画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表白情书大全300字,抒情写意

表白情书大全300字,抒情写意 表白情书大全300字,抒情写意 其实喜欢一个人的情感是非常冲动与兴奋的,但许多人却在爱情面前表现羞涩,无法大大咧咧的。 爱是要说出来才有人明白的,藏在心底的爱情永远得不到沐浴。表白情书大全300字,抒情写意,教你俘虏爱情。 情书一《成全我的幸福300字》 这也许是命运,也许是神迹,今生我们可以穿越人海相遇,能够在相同的时空中共同存在,甚至能感受到你的心跳和呼吸。对你而言,这也许最多只是命运的安排,只是旅程中最为短暂的一处停留,于我,却是命运女神的嫣然一笑,是千年祈愿的一朝得偿。 如果与你相遇要耗费千年的时光祈祷,那么为了博你的笑颜一展,我可以再次祈求千年,经历时间的轮回,守望你的转世或永生。当你静静走过我的身边我确信,我听见了百合花开的声音,你无意间的一次回眸,却吸引我久久伫立、凝视。每次远远望着你时,心跳总会莫名加快,我的视线如此地被你吸引,却无法引起你的注意,这样的折磨如果使我带着对你的不舍和期待死去,也许倒成全了我的幸福。 情书二《你是我生命的永恒300字》 我想永远守望你的侧脸,那每一根温柔的线条和每一种再细微的表情都已铭刻在我心里,就算经历百转千回也再难

以抹去。哪怕不能得到你的垂爱,只是让我守护你,也能让我无憾。 我喜欢你,却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只是在神的指引下,无条件地默默喜欢着你。只要是你的一切,我都渴望了解。那份迫切的心情,让我忍不住想成为你道路上的一株无名植物。就算在你注意到我之前就已被太阳烤干,就算在望到你的身影经过之前就已被狂风吹倒,也愿意带着心中的期盼长久地立在路边,直到与你相遇的一刻成为永恒。 知不觉中,眼里能看到的,只剩你一个人而已,我拼命掩饰着这份心情,但欺瞒所有人也无法骗过自己。所以你是我所有的梦想。你看的见吗?我的心。你听的见吗?我的声音。那就请你深深地凝望我一眼,哪怕只有一秒,也将化做我生命中的永恒。 情书三《嫁给我吧300字》 嫁给我,做我的妻子。或许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在我眼里,你将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新娘。而且在结婚以后,你在我眼里,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妇人。我希望在你八十岁的时候,俯在你的耳边,告诉你:“感谢上帝,他赐给我一个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爱只是没有了牙齿的老太婆。” 结婚以后,如果你依然希望做你的事业,我将尽我的全力去支持你,并且努力承担我应做的家务。我向你坦白,我

古代花鸟画欣赏

古代花鸟画欣赏(教案设计) 一、授课课题: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 二、授课时间: 2课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绘画传统和欣赏评论方法。 2、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分析评论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绘画传统,写生的绘画传统,让学生体会画家细致观察生活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托物言志的绘画传统,使学生了解画家的志向,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绘画传统和欣赏评论方法。 五、教学难点:教学生评论欣赏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所学的中国画知识,自主分析评论。 六、课业类型:讲授 七、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法 八、教具学具:教材,ppt 九、板书设计:1上课要求 十、教学过程: 第一课 导入: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动画《螳螂捕蝉》 提问:1.同学们欣赏完这段动画片有什么感受呢?(美、生动) 2.动画中都画了些什么? (引出花鸟画的题材——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为主题。) 中国画中以花卉虫鸟为绘画内容称为花鸟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移情草木——中国花鸟画 课程内容: 一、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传统:

1中国花鸟画萌芽于工艺美术的纹样上(古代大量工艺美术品上,都经常出现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 2唐代---花鸟画成为独立画科。 问题1:欣赏韩滉《五牛图》看看他们是什么动作? ——步者、屹者、正踌而鸣者、顾而舐者、翘首而驰者。 总结:结构准确,造型生动,形貌真切。写实技巧高超,画风工整朴实。源于画家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花鸟画写生为基础的传统。 问题2:画家表现了牛的什么特性?——强健、有力、沉稳而又行动迟缓的形体习性特征。 总结:写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表现出花鸟虫兽的生命力极其各不相同的特性。3北宋 问题:猜猜这只蝴蝶是真是假? 这是赵昌所画的《写生蛱蝶图》花卉用笔简率,变化自然。蝶用笔精确。 北宋---北宋后期,由于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特殊爱好,建立画院,倡导写生,花鸟画进一步向工笔写实发展,笔法工整细腻,使工笔花鸟画达到颠峰水平。 4南宋 南宋小品画出现一草一花、一鸟一鱼、数枝秋草、一湾流水、一瓶花卉题材小不见奇。但精心工巧没有一丝疏忽。对生命的尊重。 追求意趣,画面雅致。 林椿《果熟来禽图》——作品风格在布局造型上在写生的基础上,更注重生命力和情趣的表现。小鸟有欲飞之态。技法更为生动。通过小景小趣,反应出大的自然观是最高的一种境界。 二、中国花鸟画托物言志的传统: 元代 提问思考:《墨梅图》王冕元,寻找发现花鸟画的另一个传统是什么? 提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第一课时)

中华博览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第一课时)本章内容及教学思路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这节课是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欣赏课,主要教会学生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本章内容的课时安排总2课时 正阳中学七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提问:什么是花鸟画? 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二、展示图片《芙蓉锦鸡图》宋朝皇帝赵佶 1、你了解宋朝皇帝赵佶吗? 2、整幅作品的色彩有何特点? 3、画面表现了那些内容,有何寓意? 4、构图有何特点? 小结:色彩富丽堂皇、用笔工致细丽。此图是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目的即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画幅左侧集中着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三、鸟类在自然界中有哪些? 展示麻雀、禅、蜜蜂等照片 提问:你想看看古代画家是怎样描绘他们的吗? 展示《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 此图为手卷,是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这些动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鸟雀或静立,或展翅,或滑翔,动作各异,生动活泼;昆虫有大有小,小的虽仅似豆粒,却刻划得十分精细,须爪毕现,双翅呈透明状,鲜活如生;两只乌龟是以侧上方俯视的角度进行描绘,前后的透视关系准确精到,显示了作者娴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令人赞叹不已。 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何感受? 你能画出来吗?怎样做才能画出来? 画家黄筌注重写生,家里养了很多的鸟,长期观察写生。欣赏图片,自学 课本p1-7,说说 作品中表现了那 些内容? 讨论:什么是花 鸟画。 学生说画家画的 逼真、细致、富丽 堂皇 学生讨论其艺术 特点 学生仔细观察, 总结他们的各自 特点 学生观察、理解 作品 学生讨论、举例 逼真、细致、写 宋朝皇帝赵佶及作品背 景这位亡国皇帝政治无 能,生活穷奢,但是艺术 造诣极深,吹弹、书画、 声歌、词赋无不精工极 研,堪称一代大家。平生 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 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 图》、《池塘秋晚》、《四 禽》、《雪江归棹》等图。 有词集《宋徽词》。 黄筌及作品背景 黄筌(?-965)五代后蜀画家。 字要叔,成都(今属四川)人。 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 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唐天 复(901-903)年间,花卉画家 刁光胤入蜀,黄筌师从之。 但他善于多师广取,花卉并 取法滕昌佑,山水松石学李 升,鹤师薛稷,人物龙水学 孙位等,博取众长,自成一 家。作品多描绘宫廷内的异 卉珍禽,画鸟羽毛丰满,画 花浓丽工致。

第一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画

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画 教科书:第十三册第一课 课型:欣赏·评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花鸟话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 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2、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 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 魅力,技法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1、讲述法; 2、提问法; 3、讨论法; 4、直观演示法。 【课前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该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1、回顾重点 师:“上节课我们简单认识了中国画,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复习一下。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请同学回答) 生答:“……” 师:“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简称“国画”。指在中国民族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 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竹、等画科。 按表现手段和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等画法。 按幅面样式,可以分为立轴、横卷、扇面等款式。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画家画作的看法。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中国画中的花鸟画,并让大家能在学习过后能对画作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这幅画——这是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答:“……”(各种鸟、乌龟、禅等) 2、赏析作品,讲授新课 师:“那么在欣赏画作之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见PPT 黄筌(约 903-965)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字要叔,成都(今属四川)人。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谓之“写生”。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主要流派。 师:“同学们看到画面中24只小动物均匀地分布,大家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并无关联,亦无一个统一的主题。同学们再看一下你们课本这画幅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宝习”,由此可知,这幅《写生珍禽图》只是作者为创作而收集的素材,是交给其子黄居宝临摹练习用的一幅稿本。是一幅写生画稿。 师:“听了老师的介绍,我想请同学们说说你在画中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生答:“……” 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谓之“写生”。 师:“我们知道黄筌是宫廷画家,画作多是富贵气质;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与他同时期另一位画家徐熙。” 师:“请各位同学看一下这两幅图,分别是刚刚我们已经欣赏的《写生珍禽图》和徐熙的《雏鸽药苗图》,比较一下两幅图中的鸟在画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答:“……”(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的没骨画法) 师:“从两位画家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的性格也不一样。黄筌年少即入宫中画院,长期见到的是禁中奇花怪石、珍禽异兽。而出身江南名族的徐熙,一生以高雅自任,不愿为官,以水墨淡彩摹写汀花野竹、水鸟渊鱼,表现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被称为“徐熙野逸”。居住环境不同,生活感受各异,意趣也大相径庭,所以取材侧重不同,呈现出的艺术风格也各成一家。”

《中国古代花鸟画》案例分析

《中国古代花鸟画》案例分析 ——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方面的几点尝试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李永成 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指导下,结合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和《美术教学大纲》中的一些精神,就所讲的《中国古代花鸟画》一课谈谈自己在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落实素质教育方面的做法及其感受和体会,以与各位同仁商榷。 首先在本案例中,我进行了大胆地尝试,运用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一是强调了美术课程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使美术课程不在只是“制度课程”,而是真正的“教学课程”;美术教学也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成为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的过程,并使之在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是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案例中在刚开始讲授新课时的一连串提问;作品《猫》的辨析;“四君子”的品格;《出水芙蓉图》的学生感受;对《墨葡萄图》的分析理解等多处均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美术体验性教学,密切学生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梅兰竹菊”这“四君子”教学中;王冕的《墨梅图》分析中;《花篮图》的赏析中;《出水芙蓉》的感受中;八大山人的身世介绍中;郑板桥的简介中等多处体现这一教学理念。 四是充分发挥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一个新的学习共同体。在案例中的引入新课;对花鸟画的定义分析;《五牛图》的所属类别;《猫》的表现形式鉴赏;杜甫、李白诗的寓意;对“四君子”的阐述;《虾》的表现形式;“八大山人”的艺术书写;诗书画印的综合体现等都是紧密围绕着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理念。 五是让学生走向自主创新学习,使学生真正具有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空、自我评价反思基础上的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品质。案例中的《出水芙蓉图》的赏析;《墨葡萄图》的鉴赏等多处均体现学

中国花鸟画赏析

中国花鸟画赏析 花鸟画包括花卉、瓜果等植物和昆虫、鸟类、鱼类、走兽等动物题材。西洋画中画花卉、鸟雀的绘画称之为静物画,画家以写实的方法对着景物写生,甚至画僵死的猎物。与此相对应的中国绘画中的花鸟画,完全是凭借记忆默画花卉和动物,也称之为写生,与西方绘画的写生概念不同的是,中国绘画的写生是表现自然物像的生命活力。此外,中国花鸟画家借画花鸟表达了自己的许多寓意,如画家往往将动植物的自然属性赋予人的社会属性。如高大的松树不畏风寒,将它喻为英雄,而矮小的荆棘多刺,将之喻为小人,竹子、梅花、菊花都比较耐寒,故将它们比作君子。有的花鸟画表达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也有的花鸟画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怀。 中国古代皇帝最喜欢画的就是花鸟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九百年前的宋朝皇帝赵佶画的《芙蓉锦鸡图》轴(绢本设色,纵81.5、横53.6厘米),在古代中国,皇帝是国家的所有者,也是道德的化身。这个皇帝画鸡、题诗的目的是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个道德品性,一,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求。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只锦鸡纵身攀上木芙蓉枝上,锦鸡的重量压弯了芙蓉枝,表现了鸡的重量感。 五百七十年前的明代皇帝朱瞻基的《苦瓜老鼠图》卷(纸本墨笔,纵28。2、横38。5厘米)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写意画,看到这只机敏可爱的老鼠,使人忘记了它可憎可怖的一面。朱瞻基最早将老鼠作为美好的艺术形象来描绘,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老鼠美感的艺术家。由于老鼠一胎多子,苦瓜里面也有很多种子,因此将它们作为繁育能力最强的动物和植物。在这一年,即1427年,28岁的朱瞻基盼望生子多年了,终于生了第一个儿子名叫朱祁钰,后来成为明代第七个皇帝。朱瞻基画此图正是为了记录下他最幸福的一年。 四百多年前明末画家徐渭的没有前面的帝王那样的心态,更没有优裕的生活,他的一生非常坎坷。在古代中国,做官以前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一次成功,徐渭很想为社会作出贡献,因为怀才不遇,最后得了疯病,他想起自己这一辈子,发出了癫狂般的感慨和愤怒,于是画了这件作品,比喻自己是个明珠,象野葡萄一样被抛在野藤里。人们说,这张画的墨点就如同他辛酸的泪珠。 比较不同身份、地位的画家,他们的花鸟画有着不同的情感,这就是中国古代绘画内在不同的精神所在。

第课抒情与写意花鸟画赏析修订版

第课抒情与写意花鸟画 赏析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一、教学路径 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二、课时建议 2~3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赏析要点 本课知识点、结构 教学内容与方法 ■ 典雅中的寓意 示例作品:《芙蓉锦鸡图》 基本信息:《芙蓉锦鸡图》轴,北宋徽宗赵佶绘,绢本,设色,81.5厘米×53.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眸。 构图:画幅左侧安排了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用笔:全图所用双钩法线条细劲,不仅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芙蓉为锦鸡所压的低垂摇曳之态也能如实体现。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教案 题目: 中国古代花鸟画 讲课人:刘茜

哈师大教育实习教案系别美术教育姓名刘茜性别女班级国画一班学号2009045301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花鸟画 教学类别美术欣赏课课时安排十五分钟适合年级高中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花鸟画的知识 2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史 2 了解五代两宋时期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讨论作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作品的分析,形成自己的主观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欣赏歌曲,问:有谁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么? 这首曲子的名字是鸟语花香,大自然中的花鸟不仅和 人类的物质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以其优美的品性和生动 的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所以成了我国古代 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也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中国古代花 鸟画。 引入主题,并 通过欣赏几 幅图片,让同 学们了解一 下花鸟画的 内容

欣赏几幅图片 二.什么 是花鸟画 问:看完这几幅作品,什么是花鸟画呢? 在中国画中,以花鸟,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的范畴,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传统画 科。 三.古代 对比几组图片 花鸟画的 特点

四.古代中国花鸟画的类型总结:1)以写生为基础,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传统。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中国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 没骨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大写意花鸟画小写意花鸟画 白描花鸟画淡彩花鸟画重彩花鸟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