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422T0442021无公害生猪第5部分主要疾病防治技术规范

DB510422T0442021无公害生猪第5部分主要疾病防治技术规范
DB510422T0442021无公害生猪第5部分主要疾病防治技术规范

DB510422T0442021无公害生猪第5部分主要疾病防治技术规

前言

为保证盐边县生猪产品的质量,开发安全卫生优质生猪产品,达到规范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产品贸易,爱护人体健康的目的,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与表述。

本标准由盐边县农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盐边县农牧局、盐边县质量技术监督协会。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周义平、云明琼、陈勇、李江、张德玉、杨帆、段会林、何远美。

无公害生猪

第5部分:要紧疾病防治技术规范

1 范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生猪疾病综合防治原则和兽医防疫准则,要紧疫病免疫方法和其他要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本部分适用于攀枝花市盐边县行政区域内无公害生猪的要紧疾病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关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5030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1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DB510422/T 040 无公害生猪第1部分:猪场建设技术规范

DB510422/T 041 无公害生猪第2部分:猪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规范

DB510422/T 042 无公害生猪第3部分:养殖场消毒与防疫技术规范

DB510422/T 043 无公害生猪第4部分:调运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治理方法

3 疫病综合防治原则和措施

3.1 疫病预防原则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科学选址、加强饲养治理和做好疫病的预防、操纵、扑灭和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以操纵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3.2 疫病综合防治措施

3.2.1 日常疫病防治措施

3.2.1.1 提倡自繁自养,减少疫病传入机会。先申报逐级审批后,确需从外地引进种猪,应到非疫区选购,依照DB510422/T 042的规定,取得有效检疫证明。运入后隔离观看,省内引种隔离2周,省外引种须进行引种前免疫,2周后测抗体,合格后方能引种,购入后隔离观看2周,确认健康再投入生产区单独饲养。

3.2.1.2 实行科学饲养治理,做好猪场清洁卫生和畜体卫生,保持猪只健壮体质和良好抗病力。

3.2.1.3 执行《盐边县畜禽预防注射操作规程》,严格免疫程序,提高免疫质量和成效。免疫治理规范见附录A。

3.2.1.4 做好清栏消毒,消灭病源微生物,防止病源体的遗留隐患。

3.2.1.5 按照DB510422/T 042和DB510422/T 043的规定,严格猪场的消毒、防疫和调运检疫,防止疫病传播和蔓延。

3.2.2 发觉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3.2.2.1 及时上报疫情

3.2.2.2 早期诊断、严格隔离病畜。

3.2.2.3 发病场实行封锁。

3.2.2.4 完全消毒被污染的环境。

3.2.2.5 按DB510422/T 041中的规定处理病死猪及同群猪。

3.2.2.6 疫区、受威逼区应赶忙开展紧急免疫接种。

3.2.2.7 对规定可治疗的传染病猪进行治疗。

4 免疫治理规范

4.1 免疫疾病种类

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是我县强制免疫的病种。

4.2 免疫标识治理规定

猪只在进行免疫注射后,猪左耳挂上免疫标识,建立免疫档案。

4.3 强制免疫组织治理

由县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操纵中心、村级动物防疫员实施生猪免疫和免疫治理。

4.4 收购环节免疫标记治理规定

4.4.1 出售和收购环节必须凭免疫耳标及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4.4.2 动物检疫员到点到户实施检疫时,应检查免疫标识,并查验免疫档案。免疫有效期内,临床检查健康的猪才能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5 要紧疫病免疫方法

要紧疫病免疫方法见表1。

6 其他要紧疾病诊断和防治

其他要紧疾病诊断和防治见表2,用药应符合NY 5030的规定。

表2

━━━━━━━━━━━━━━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方案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方案 篇一:生猪养殖技术培训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材料 目录 一、实用简易养猪技术 二、生猪养殖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 三、生猪繁育 四、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 五、常见猪病的五个药方 第一章实用简易养猪技术 一、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或者封闭式圈,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二、推行高密度养成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

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三、育肥猪超90公斤后 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 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四、品种要优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五、栏舍要简 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六、饲料要廉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在此,我建议大家使用全价料,也是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饲料生产企业的配方都比较成熟,都能分到五个阶段左右,营养均衡,适合换季节等要求。如资金充裕,最好不要

赊账,那样就会有一大块利润被经销商拿走了,能到饲料生产企业的当地办事处订货或者厂家直接发货,会省去一部分中间费用,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七、防疫要严 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八、出栏要适时 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九、“倒喂法”养猪 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十、饲养管理 1.哺乳仔猪

几种猪常见疾病防治

几种猪常见疾病防治 文章作者:绿叶公司点击次数:1078 录入时间:2008-9-22 18:30:10 来源:中国畜牧兽 医报 关键字:猪病 猪瘟 猪瘟又名烂肠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猪瘟可分急性、亚急性、慢性3种。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不分猪种、年龄、性别都可感染本病。本病大多由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症状本病的一般症状患病猪表现为发烧,体温达40.5~41℃,精神萎顿,被毛粗乱,畏寒打抖,食欲减退,喜喝脏水,常钻垫草。皮肤有红色出血点.揩压时不褪色。患病猪先便秘,后下痢,恶臭,带有粘液和脓血;有脓性眼屎;有的猪出现神经症状。 防治猪瘟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发病初期可对患病猪注射抗猪瘟血清。预防此病最重要的措施是注射猪瘟冻卡苗。 猪丹毒 猪丹毒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呈高度发热的败血症,夏秋两季发生较多,一般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急性死亡率高。本病多由消化道感染。 症状本病一般潜伏期为3~5天,4~9月龄的猪发病多。发病突然,患病猪体温急剧升高至42℃以上,精神沉郁,呕吐,怕冷,不食,先便秘后腹泻。发病不久在

耳后、颈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的红斑,逐渐变为暗红色,指压时褪色,放开手指后即复原。 防治每年春、秋季注射"三联苗",或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未注射的猪可随时补注射进行预防。发生猪丹毒后,立即报告当地兽医站,并隔离病猪。治疗猪丹毒以青霉素疗效为最好,1~2万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直至猪体温恢复正常后1~3天;或用链霉素10~15毫克/千克体重,20%磺胺嘧啶钠液0.1~0.2 克/千克体重,用法同青霉素。 猪肺疫 猪肺疫又称锁喉风,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中、小猪容易感染,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本病多经呼吸道感染。 症状患病猪体温在41℃以上,不吃食,被毛粗乱,呼吸困难,张嘴喘气,呈犬坐姿势。皮肤出现暗红色斑块,手指按压时不能完全褪色。眼结膜紫绀(呈紫蓝色)。急性猪肺病若治疗不及时,往往窒息(闭气)而死亡。 防治每年春、秋季注射"三联苗。或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未注射的猪可随时补注射进行预防。治疗猪肺疫可肌肉注射青霉素20~100万单位,链霉素50~100万单位,每日2次或20%磺胺嘧啶钠液O.1~0.2克/千克体重或内服土霉素或四环素,每次0.5克。

2020年生猪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生猪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3月

我国生猪养殖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其中散户养殖约占50%,中长期来看散户由于用工成本逐年提升呈退出趋势。根据《生猪养猪上篇》(下文简称《上 篇》)报告分析,本次非洲猪瘟疫病变相提高了全行业的生物防控壁垒,这将 明显加速散户的退出;而龙头公司受益于自身养殖成本和疫病防控能力的优势, 顺势扩张,可以在本轮猪周期加速提升自身出栏规模和市占率。因此我们认为 龙头公司中短期来看处于高盈利期,中长期可以穿越猪周期,具备较高成长性, 银行可以积极关注并优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适时开展相关业务。 一.建议适时加大我行在生猪养殖领域的业务布局 1.1 当前是银行布局生猪养殖行业的较优时机:猪周期中继、 规模化进程的上半场 1.1.1 本轮猪周期的中继:非洲猪瘟导致产能恢复将慢于过去任何猪周期, 未来两年头部企业仍将高盈利 根据《上篇》报告分析,本次非洲猪瘟使得行业产能受到重创,且疫病提高了全行业的生物防控要求,这将明显加速散户的退出,使得后续产能恢复将 长于过去任何一个猪周期。未来两年的猪价对头部企业来说,可能代表着较高 的毛利。而龙头公司受益于成本和疫病防控能力的优势,可以在本轮猪周期加 速提升自身出栏规模和市占率。高毛利加上高产出数量,意味着中期来看头部 公司都将处于高盈利期。 图1:本轮非瘟超级猪周期下头部企业获利颇丰:元/kg 历史生猪均价中性预测未来猪价头部企业养殖成本 26.0 24.0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资料来源:WIND,XXX市场研究部 注:头部企业养殖成本按照温氏和牧原完全成本平均,参考年报及调研信息

猪常见疾病防治

猪常见疾病防治 实用养猪技术,请见哈尔滨华达饲料制造有限公司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895107.html, 猪只发病不可避免,发病并不可怕,最怕的是不知道发病的原因。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提高猪只免疫力,关注生物安全,刻不容缓。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牢记原则:传染性强者不治;无法治疗者不治;费事费工者不治;愈后无价者不治;费用昂贵者不治。 (一)仔猪红痢 红痢,即魏氏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广泛存在于猪群。二类传染病,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3日龄仔猪高度致死性的毒血症,也见5~7日龄仔猪发病。仔猪腹泻,粪便有气泡,后驱沾满血样稀粪,销售,脱水,最后死亡。该病有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病畜及其代谢产物、垫料是主要传染源。目前本病治疗效果较差。 剖检:小肠严重出血,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色,肠腔充满含血的液体,以坏死性炎症为主,脾边缘有小点出血,肾灰白色有出血点,腹水增多。 防治:1注射疫苗;2加强消毒,母猪进产房前洗刷乳房等;3新生乳猪注射或口服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4血清治疗。 (二)仔猪黄痢、白痢 仔猪黄痢、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疾病。当肠管内细菌平衡失调时,大肠杆菌增多而引起大肠杆菌病流行。血清型很多。以幼龄猪最易感。最后患猪因机体脱水、酸中毒而致死亡。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早春、严冬、盛夏发病较多。尤其以气候骤变是发病率显著上升。黄痢于产后一星期左右发生,粪便黄色,死亡率几乎100%。白痢于产后2~3星期发生,粪便白色,死亡率较低。它们均有粪便沾附肛门、消瘦、脱水、死亡的共征。 剖检:肠道鼓起,肠壁薄,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出血,肝肾有凝固性坏死灶。 防治:1注射疫苗(K88、K99、987P、F41、LT—B);2母猪产后注射抗生素、鱼腥草液、冲洗子宫;3一般抗生素、磺胺类、呋喃类药物和中草药均有疗效;4给患畜补液(口服、静注);5用鸡蛋清(含异原蛋白)向患猪腹腔注射或口服,每头每次3~6ml,每日两次,效果良好;6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保温工作。 (三)水肿病 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分泌的VT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另外缺硒(饲料、环境)、饲养密度高也能引起该病的发生。多发于5~15周龄健壮的仔猪,每窝仅发1~2头,突发又突然停止,死亡率高,有特殊的规律性。体温不高,个别40.5℃,共济失调,眼睑和头颈部出现水肿,触之惊叫,身毛稀处有红紫斑,麻痹,呼吸困难,口鼻流沫,抽搐死亡。注意与脑炎型链球菌区分。发病日龄的区别:脑炎型链球菌病各年龄猪均有发生,规模化猪场多见20日龄左右发生;水肿病仅断奶前后到断奶后3~4周发生。体温区别:链球菌病的体温升高到41~42℃,而水肿病自始至终体温正常。神经症状的区别:链球菌病病死猪死前四肢划动,而水肿病死前全身麻痹。

生猪养殖技术

规模化猪场健康养殖技术 规模化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排除疫病威胁,保护猪群健康,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发展,发挥最大生产优势的方法集合体系总称。总体包括: 猪场环境控制,猪群的健康管理,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药物保健、免疫监测等兽医管理几个方面。 1.猪场的环境控制 1.1场址的整体规划。场址决定着猪场未来的生产难度系数和未来经济效益,是猪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猪场位置的确定,在养猪生产中建立生物安全防范体系上至关重要,场址的选择要充分利用生态养猪,符合动物的防病规则,避免交叉感染,远离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居民区、工厂,交通便利,水电饲料供应便利,地势要背风向阳,地势要高、干燥、通风良好、水质良好,易使猪只保持干燥和良好卫生环境,最好建在山边或鱼塘、果林、耕地边,利于排污和污水净化。 1.2.猪场建设布局要合理。生活区、生产区与办公区严格分开,必须有围墙、最好是围墙外有防疫沟,设浴室、更衣室、消毒间,由上风向到下风向。饲料贮存库、保育舍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向,病猪隔离舍、粪便堆积池设在猪场的下风头。场内道路要划分净道和脏道,饲料车、工作人员走净道,粪车走脏道。场外运输车辆不能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内的运输,另由专用车辆解决。各段安排依次为保育-产房- 配种、妊娠-育成-育肥-出猪台。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剖检室应放在猪场的下风处。主干路需要硬化,场内道路布局合理,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做好场区绿化工作。设有种猪运动场,便于公猪、母猪的运动。化粪池必须建在下风向,化粪池要及时处理、除臭,防止蚊蝇孳生。 1.3.温度。温度在养猪生产中也是关键一环。猪舍要求冬暖夏凉,有利于种猪发情、配种、仔猪的存活和增重。温度太高导致公猪因热应激会降低精液的活力,从而增加配种难度,出现返情多,产仔少,影响繁殖成绩。仔猪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仔猪不同周龄适宜温度见 表1),适宜的温度可以减少死亡,加快增重,降低料肉比。低温使 仔猪抗病力降低、死亡率升高,料肉比升高。因此对仔猪进行防寒保暖为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不同阶段种猪适宜温度见表2) 1.4.猪场绿化。要重视猪场周围和场区内环境的绿化,这对改善 小气候有重要的作用。植树造林可使冬季有效降低风速,使夏季的气

《农户养殖技术培训 》

第一部分家畜家禽规模养殖 一、规模养殖的概念:是指在具有一定规模畜禽饲养量和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所经营的畜牧养殖业;是小规模、大群体和工厂化养殖的综合称谓。 (一)规模养殖的类型 目前为止,我国规模养殖的类型主要由三种形式,即小规模、大群体和工厂化养殖。 (二)规模养殖的意义 规模养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规模养殖有利于实用技术的推广;规模养殖能降低生产成本;规模养殖能提高经济效益;规模养殖有利于产销一体化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规模经营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 (三)规模养殖坚持的原则 1、规模养殖必须坚持适度规模的原则。一般的猪场以存栏生猪500头—2000头、最多3000头为宜。确实有条件和资本引进的可以办一些万头猪场。 2、必须坚持农牧结合的原则。一是有利于解决畜牧业发展用地的问题。二是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三是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四是有利于消纳养殖场的排泄物。形成“畜—沼—果”、“畜—沼—菜”、“畜—沼—鱼”等多种综合利用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畜禽新品种介绍 (一)猪新品种介绍:长白猪、大白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杜洛克猪等。 (二)鸡新品种介绍:当前鸡的新品种主要有依沙鸡、海塞克斯鸡、海兰褐壳蛋鸡、海兰白壳蛋鸡、罗曼鸡、爱拨益加肉鸡、艾维因肉鸡等。 (三)肉牛新品种介绍:当前肉牛的新品种主要有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皮埃蒙特牛、秦川牛等。

(四)肉羊新品种介绍:当前肉羊的新品种主要有萨福克羊、无角道赛特羊、布尔山羊等。 三、规模养殖配套技术 规模养殖配套技术简单的说就是“五良”配套技术,即良种、良舍、良料、良法、良医。 (一)品种或品系配套 畜禽品种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畜产品产量。例如,英国的罗斯褐壳蛋鸡72周龄入舍鸡产蛋275枚,而一般土种鸡或一些商品代鸡繁殖孵化的鸡年产蛋量却在120枚左右。标准化的品种,它必须具有本品种特征,在繁殖性能、产肉性能等方面相对一致,遗传性能稳定。在商品化肉用畜生产中则需要进行品种间或品系间杂交,利用杂种畜的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好等杂种优势来达到提高其生产水平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饲草料加工及全价日粮配套 饲草料是畜禽生长和生产的基础,只有在正确的加工和科学的搭配情况下,畜禽才会得到全价营养并将生产最高水平发挥出来。畜禽全价日粮的搭配依据就是其饲养标准。饲养标准是经过大量科学试验和长期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它是根据各类畜禽不同阶段每天维持需要和发展生产需要的消化能、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其他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来规定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饲草料成分来配制符合饲养标准的全价饲料,以达到提高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为目的。一般来讲,饲草料成本要占畜禽饲养总成本的70%左右,所以饲草料的调制与加工配合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畜禽饲养成本的高低。 (三)科学的饲养方法配套 现代规模饲养不同于传统的分散经营,在饲养方法和方式上要追求科学;一是定时制,就是每天在什么时候喂畜禽,需要根据其畜禽不同要求规定具体饲喂时间,这样就可以提高

2017-2018年环保+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7-2018年环保+生猪养殖 行业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11月

正文目录 1、生猪养殖:农业环保治理重点对象 (4) 2、政策力度逐步加大,显示治理决心 (5) 2.1、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5) 2.2、政策重点:多管齐下,奖惩并举 (7) 2.3、禁:2017年底为禁养区搬迁的最后期限 (7) 2.4、治:提高粪便利用率 (10) 2.5、奖:鼓励规模化养殖 (10) 3、成果显著,规模化养殖企业受益 (11) 3.1、主要养殖省市已完成禁养区拆迁 (11) 3.2、产业集中度提高,大企业受益 (12) 3.3、产能转移:南猪北养 (13) 3.4、生产模式变迁:生态养殖 (15) 4、主要公司分析 (16) 4.1、牧原股份 (16) 4.2、雏鹰农牧 (17) 4.3、温氏股份 (17) 4.4、正邦科技 (18) 5、风险分析 (19)

图表目录 图1:养殖行业相关环保政策 (6) 图2:部分省市关于禁养区搬迁的规划 (8) 图3:截止至2017年上半年,各省份禁养区搬迁进展 (11) 图4:2014年后生猪存栏显著下滑 (12) 图5:规模以上养殖户数量增加,规模以下养殖户数量减少 (13) 图6: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结构变化 (13) 图7:《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养猪发展区域的划分14 图8:部分上市公司在东北养猪产能的布局和规划 (15) 图9:相应公司财务数据及估值情况 (16)

1、生猪养殖:农业环保治理重点对象 生猪养殖属于三高行业,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低,有着大量的小规模养殖户,其对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 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总量达到40亿吨左右,主要分布在586个畜牧大县。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65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5%、25%,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5%、79%,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 规模化养猪场污染物主要是粪尿及生产污水,每生产1头生猪约产生粪尿约2t、污水4t;1年出栏1万头的生猪生产线,可产生粪尿2万t。每天清洁地面、冲洗粪沟及猪饮水时浪费等而产生的污水总量为100-150m,COD值3平均为1500mg/L,BOD5达1200-1300mg/L,总氮量接近1100mg/L,总磷量约为440mg/L。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研究提出在2018年至2020年,集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投入力度,支持200个以上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当前无论是规模化养猪场还是规模较小的养殖单位在养殖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具体如下几点: 1、水源污染。生猪对日粮中含有的氮和磷的吸收率只有30%-35%,其余大部分都被排出。排放的粪尿污水中含有氮、磷,如果没有经过消毒净化处理,部分氮挥会发,增加大气的氮含量,严重时形成酸雨,危害农作物;另一部分被氧化成硝酸盐渗入地下或排入江河,导致水质污染,造成江河、池塘藻类和浮游生物等大量繁殖,产生多种有害物质。 2、空气污染。生猪养殖场产生难闻的恶臭气味,主要来源于腐败分解的粪便、污水、垫料、饲料及畜尸等,以及生猪排放的气体及腺体分泌物等。生猪殖场污染气体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生猪养殖场恶臭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高达三百多种,涵盖多种有机酸类、硫化物、氨气、粪臭素、苯酚等,大量的恶臭气体给生猪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带来污染。NH 3、H2S及挥发性脂肪酸对人畜健康危害较大,如果人畜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不仅会严重影响健康,还会引起慢性中毒。 3、土壤污染。畜禽饲料中会添加一些促生长剂,如抗球虫药物、抗生素及高铜、高锰、高铅等微量元素,饲料原料(如菜籽饼)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

猪养殖技术和各疾病预防及冶疗

冬春季猪群腹泻病的防控 这些年来,猪痢疾、增生性回肠炎、沙门氏菌病一直是猪最常见的腹泻病。这些传染病引起养猪生产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呼吸性疾病。它们与呼吸性疾病相同,慢性或亚临床的肠道病比急性病引起的损失还要大。 猪痢疾 临床症状和诊断:临床上病猪大便首先变为黄色至灰褐色软粪,逐渐混有黏液和血液。粪便也可能变为水样,内含不等量的血液,夹带纤维组织样物质。许多感染猪发热,无食欲,被毛粗乱,脱水,虚弱,行走不稳。慢性感染猪可能排出黑色柏油样粪便,这种粪便特征性污染病猪后躯。在一次发病中只有10%~15%或更少的猪出现腹泻症状。 治疗:卡巴氧、林可霉素、硫黏菌素通常是治疗有临床症状猪痢疾的首选药物。泰乐菌素、新霉素和杆菌肽也可用来预防猪痢疾,但治疗急性暴发时常无效。林可霉素和硫黏菌素饮水中给药比饲料中给药好,因腹泻猪脱水后喜欢饮水而不想吃料。水中药物浓度应尽量高,因为病猪腹泻其饮水量也减少。在饮水给药的同时饲料中也应投入治疗水平的药物。林可霉素每吨饲料中添加100克,连喂3周,然后每吨添加40克,直至猪上市。治疗不吃不喝的重病猪可注射林可霉素或泰乐菌素。 增生性肠炎 临床症状和诊断:猪增生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开始时排出棕黄色松软粪便,如果不治疗,症状断断续续持续几天至数周。猪通常仍活跃,但很快消瘦,甚至很快露出脊柱骨。大部分猪几天后自动痊愈,但有少量猪(1%~10%)可能转为慢性,消瘦最终死亡。某些

猪腹部膨大,犹如直肠狭窄猪。大体病变十分常见,但不仅局限于小肠下段,还包括结肠襻的上1/3和盲肠。在正常肠道浆膜面上看到的网状结构,由于浆膜下和肠系膜水肿更加明显。黏膜增生或增厚的程度在不同病例间差异很大,有些病例回肠下段明显增厚,像橡皮水管一样。更多的猪增生性肠炎是出血性的,粪便呈黑色柏油状,回肠腔内充满凝血块。 治疗:饲喂治疗量的抗菌素直至症状消失,然后降至预防量。治疗可用卡巴氧、新霉素、泰乐菌素和硫黏菌素,但疗效不一。抗菌素在最初2周~4周似乎是有效的,然后又出现症状。该病对饲料添加剂变化有反应。症状明显的病猪可注射泰乐菌素以加速康复。 病毒性腹泻 临床症状和诊断:有些病毒也是引起腹泻的重要病原:如伪狂犬、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等。从目前来看,病毒性腹泻病的病源主要为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发病猪只表现为拒食、呕吐、拉稀,体温有时偏高。对于该病的治疗,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即抗菌消炎,强心补液。对大群猪可用口服补液盐自由饮水,并加入预防剂量的抗生素。限制饲喂,以减少胃肠功能负担,加快恢复。饲料中可加入少量涩肠收敛剂如腐植酸钠等。对个别重症猪只可在大群治疗的基础上肌肉注射抗病毒Ⅰ号注射液(黄芪多糖)、大力士(丁胺卡那)等,有一定的疗效。极个别严重猪只采用输液治疗。 治疗与控制:该病应以预防为主。由于该病多发生于当年12月至次年的3月~4 月间,因此首先应当考虑用疫苗进行预防。目前常用的疫苗多为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

种猪及生猪养殖防疫技术

种猪饲养和防疫技术 近年来国家对养猪业关注比较多,各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条件也出台了一些措施,现在市场猪比较稳定,从以上情况来说,养猪是有利润的,怎样让利润变成现实的利益,就需要大家加入这个行业中来,把猪养好。要想养好猪就要先做好防疫工作,下面我就如可做好防疫讲以下几点: 一、疫苗接种 生猪疫病的免疫接种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是防治生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预防接种是指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定期有计划地给健康猪群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接种通常采用疫苗、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品,使猪群产生自动免疫,接种后经过7~21天,可获得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免疫力。紧急接种是指为了迅速扑灭疾病的流行而对尚未发病的猪群进行的临时性免疫接种,紧急接种使用免疫血清较为安全,且立即生效,但血清价格高,用量大,免疫保护期短,在养猪生产中很少使用,多数还是采用疫(菌)苗,紧急接种一般用于发生传染病的疫区及其周围受疫病威胁的地区。 (一)、猪群健康状况检查。接种前应注意猪只是否健康,不健康的猪只不能免疫(不能很好的产生免疫应答,另外加重病情),应做好记录,恢复后补免。 (二)、免疫期间药物使用应当注意的问题。弱毒疫苗

接种后在体有一个繁殖过程。弱毒菌苗因是活菌制品,使用时如果遇到抗菌药会受到抑制或被杀死,导致免疫失败。因此弱毒菌苗免疫前后各10天尽量不要使用抗菌药。弱病毒活疫苗免疫前后各1周以上尽量不要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灭活疫苗则可与抗菌药、抗病毒药物同时使用。 (三)、疫苗稀释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一是稀释液选择:主要针对活疫苗。除专用稀释液外,所有弱毒疫苗均使用人用生理盐水稀释(不能用凉开水稀释);二是稀释操作:冻干苗要做真空试验,并注意等温稀释;三是稀释后的保存:疫苗要现用现稀释,弱毒疫苗稀释后尽量在2小时用完,高温季节尤为重要。可保温箱放冰袋或用保温瓶,效果不错。 (四)、生猪疫病免疫接种的常用方法 1、皮下注射法。注射部位多在耳根下,也可在颈部两侧或股侧皮肤较松弛的部位。剪毛,酒精或碘酊消毒,注入疫苗即可。如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但油类疫苗一般不做皮下注射。 2、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多在臀部、股部或颈部肌肉较丰满的部位。剪毛,酒精或碘酊消毒,把针头直刺入肌肉,注入疫苗。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弱毒苗。 3、皮肤刺种猪痘弱毒疫苗常用此法接种,选定皮肤无血管处,用刺种针或钢笔尖蘸取疫苗刺入即可。

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生猪产能环保清退仍在继续。2017 年底是多个地区禁养区搬迁的最后期限,目前仅剩一个月时间。小养殖户大量退出,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则跑马圈地,产能向大户集中,推动养殖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环保监管趋严 生猪养殖属于三高行业,行业集中度低,存在大量小规模养殖户,环境污染严重。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总量达到40 亿吨左右,主要分布在586 个畜牧大县。2010 年,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 万吨、65 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5%、25%,占农业源排放量分别达到95%、79%,成为主要的农业污染源。 对养殖污染的治理力度在不断加大。修订后的环保法施行,畜禽养殖业逐渐进入环保高压期。2015 年发布的水十条规定,2017 年底前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2016 年4 月,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将全国生猪养殖划分为四类区域;2016 年5 月,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明确规定禁养区划分依据;2016 年11 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再次重申2017 年底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 截至2017 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4.9 万个,面积63.6 万平方公里,南方水网省市已基本完成拆迁。多地产能环保清退工作仍在继续。截至11 月10 日,湖北全省禁养区内已关闭和搬迁畜禽养殖场4574 个,完成任务总额的96%;截至11 月25 日,江西省累计拆迁2.8 万家畜禽养殖场,减少生猪饲养量近300 万头,2017 年禁养区内拆迁、关停或转产的畜禽规模养殖场3253 家。

猪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895107.html, 猪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作者:李丽 来源:《农家科技》2020年第01期 摘要:猪的养殖技术与养殖户的收益直接挂钩,同时也会影响到养殖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文结合实例,针对猪的养殖和疾病防治来探讨,以供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分析。 关键词:猪;养殖技术;疾病防治 养殖人员需要关注猪的健康,加强病毒的防治工作。通过猪的养殖来保障市场上猪肉的供应,同时增加养殖工作者的收入。在猪养殖过程中,根据猪的生长发育过程,树立健康养殖的理念。 一、猪的养殖 1.品种的选择。目前,我国猪的品种很多,根据繁殖力、适应力等特点不同,可以分为地方猪和引进的国外品种。猪的类型主要是瘦肉型、脂肪型和肉脂兼用型三种,在养殖前,充分考虑到养殖设施,选择一些反馈良好,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2019年上半年,黔南州生猪养殖情况如下:生猪一共245.3万头,出栏204.33万头,猪肉产量18.5万吨,生猪总产值56亿元人民币。全州每日消费猪2360头左右,在“不进不出”的情况下,能够供应全州需求,对于维护市场的稳定秩序,起到很大的帮助。 2.养殖环境的要求。在猪养殖过程中,需要为猪提供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考虑猪场的选址,选择一个较好的养殖地点,远离居民,猪场内部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利于异味的消散。在养殖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光照,做工好杀菌工作,有效减免细菌的滋生,对猪肉的质量带来不好的影响。养猪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良好的水和电力的供应,选择一个交通便捷的地方,远离工厂,根据猪的习性,保持环境卫生。尤其是地面,需要经常清洗,为猪的养殖带来良好的条件。 3.饲养环节的要求 (1)猪饲料。饲养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饲料,确保猪的营养能够得到充足供应。猪饲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猪肉质量的好坏,在选择饲料的时候,挑选天然有机的饲料,确保猪在饲养过程中,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在给猪提供饲料的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有益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提高猪在养殖过程中的免疫力。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常德市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常德市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猪健康养殖过程中猪场规划建设、猪只引进、饲料、兽药、各类猪饲养管理、防疫消毒、废弃物处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常德市生猪健康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也可供一般猪场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471 猪的饲养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HJ/T8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 5027 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生猪 人工养殖的肉用活猪 3.2净道 供猪群周转、饲养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的专用道路。 3.3污道 供粪便等废弃物、外销猪出场的专用道路。 3.4猪场废弃物 主要包括猪粪、尿、胎衣、死猪、垫草、过期兽药、过期及剩余疫苗、疫苗空瓶和污水等。 3.5 全进全出制 同一猪舍或猪舍内同一单元只饲养同一批次的猪,同批进、出的饲养制度。 3.6饲料添加剂 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一般性饲料添加剂。 3.7药物饲料添加剂 为预防和治疗猪病而掺入载体或者稀释剂的兽药预混物。 3.8休药期 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上市)的间隔时间。

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设总投资金90万元,其中固定投资5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万元,合作社自筹20万元。 二﹑项目依据 1.项目建设理由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组织载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配合全县百万头生猪大县和郝庄乡生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建设,为社员提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促进区域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方案。 2.项目建设条件和可行性 南永青村位于绛县郝庄乡西侧,交通便利。耕地面积2000余亩,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情况良好。全村共有居民组三个总户数220户,总人口1050口。共有劳动力750人,养猪户占全村总户数50%以上,养猪大户达到20户以上,年饲养量超过2000口,历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委一班人带领广大党员和村民大搞经济发展和科学种田,把建设生态养殖作为发展养殖业的重点来抓,以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提升养殖生产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项目设计方案 1.项目目标 扩建猪舍5座,配套相应设施。 2.项目实施地点级规模该项目位于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地势平坦。现有猪舍2座,母猪16头,后备母猪8头,种公猪2头。 (1)预计扩建标准化猪舍5座,每座建筑规格60米?5米,建设

面积为300平方,总计猪舍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2)新修污水粪便处理池三处,新修200m3的水池1个、30m3的水塔1个,购买分娩、保育床各88套,母猪限位栏100套,购买转猪车辆1辆,配套完善饲料加工设施、设备,年加工生产混配合饲料100吨。 (3)建设动物无害化处理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 (4)计划引进优良品种大白种母猪20头,大白种公猪2头,长白种母猪20头,长白种公猪2头,新美系杜洛克种公猪2头,预计年出栏育肥猪2800头。 3.技术实施. 一是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授课、分散指导、现场交流等方式培训;二是培训技术骨干,对项目农户在项目实施前进行一次系统化培训;三是对农户建猪圈、引种、配种前分别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四是请专家对技术骨干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五是采取编制养猪实用技术资料和制作光盘等形式培训农户。 4.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1)支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强化合作社自身建设,必须加快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购置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投影仪和服务车辆,实现网络平台对接,利用网络和电教设施设备等现代手段发布、收集产品购销信息和技术信息,进而实现生猪购销网上交易,打造网上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增加养殖收益,投资10万元。 (2)实施内容 建设规模,扩建猪舍5座,一是加强标准化生猪圈舍建设,对于圈舍建设标准化程度高、生猪饲养规模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合作社社员在圈舍建设和购置机械设施等方面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二是加速生猪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

生猪养殖技术 培 训 材 料 郯城县畜牧局 2011-9-15 目录 一、实用简易养猪技术 二、生猪养殖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 三、生猪繁育 四、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 五、常见猪病的五个药方 第一章实用简易养猪技术 主讲:杨晓峰 一、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或者封闭式圈,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二、推行高密度养成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三、育肥猪超90公斤后 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四、品种要优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五、栏舍要简 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六、饲料要廉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在此,我建议大家使用全价料,也是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饲料生产企业的配方都比较成熟,都能分到五个阶段左右,营养均衡,适合换季节等要求。如资金充裕,最好不要赊账,那样就会有一大块利润被经销商拿走了,能到饲料生产企业的当地办事处订货或者厂家直接发货,会省去一部分中间费用,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七、防疫要严 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八、出栏要适时 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九、“倒喂法”养猪 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十、饲养管理 1.哺乳仔猪 ①保温防压。哺乳仔猪适宜温度:l-7日龄为32℃-28℃, 8-35日龄为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 50%-70%,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仔猪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乳头。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 ③补铁与过仔并窝。仔猪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产仔过少的母猪,可按过仔的原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由一头体质好。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猪的常见疾病(最新整理)

1.猪瘟: 流行特点:猪瘟是一种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高度 传染性,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会发生。 症状:急性型,病猪高度沉郁,减食或拒食,怕冷挤卧,体温持续升高至 41℃左右。先便秘,粪干硬呈球状,带粘液或血液,随后下痢,有的发生呕吐, 两眼有多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步态不稳,后期发生后肢麻痹。常见耳、四肢、腹下及会阴等处皮肤常先充血继而变成紫绀,并出现许多小出血点,指按不褪色。少数猪出现惊厥、痉挛等症状,病程10~20天死亡。慢性型病猪症状轻微,病性发展缓和,轻度发热、贫血、消瘦。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替 发生。 防治治疗:本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预防:20日龄60日龄时各免疫一次。当疫病流行时应及时封锁疫区,淘汰病猪,紧急预防,并对病猪舍及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2.猪丹毒: 流行特点:是由红斑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主要通 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 症状:(1)败血症型:急性性多见于初期,个别健康猪突然死亡。多数猪食欲减退,眼有分泌物,病初粪便干结,呈球状附着粘膜,随后下痢,耳、胸、颈、腹部皮肤出现指压易褪色红斑,多呈菱形或方性、病猪3—4天后死亡。 (2)疹块型:精神不振,皮肤出现方形或菱形、圆形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到发病后期逐渐形成痂皮脱落。 (3)慢性形: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来的。四肢关节肿胀,常呈犬坐势,行动困难。有的发生心内膜炎,呼吸短促增快,食欲不定,眼、鼻、口腔等处呈青 紫色。 防治:(1)预防:定期进行猪丹毒疫苗免疫注射。(2)治疗:青霉素每公斤 体重5000-10000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到体温正常后再注射2—3次。(3)抗血清治疗;23公斤以下的猪5-10毫升,45公斤以上的猪20-40毫升。 3.猪肺疫 流行特点: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病。本病多发于春 初秋末季节。 症状:(1)最急性型:多见流行初期。俗称“锁喉风”食欲废绝,口鼻粘膜发紫、流出带血泡沫,耳根、颈部、腹部等处常会出现出血性红斑,有的初期便秘后 期拉稀,往往最后窒息而死。 (2)急性型:是常见的病型除了败血症还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皮肤出现血红紫斑。 (3)慢性型:多表现慢性肺炎和慢性肠炎。 防治:(1)预防:与45日龄接种一次疫苗,免疫期为半年。(2)肌肉注射 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单位,每日两次,(3)全群猪饲料加泰乐 菌素125克/吨料 4.猪流行性腹泻:

最全中国生猪养殖数据分析报告

最全中国生猪养殖数据分析,不看别后悔! 2018-06-21 00:21消费 我国的猪肉消费量占世界猪肉消费量近半,是名副其实的生猪产销大国。自今年3月开始,我国生猪养殖业因供应面持续宽松导致猪价快速跌破成本线,生猪价格步入猪周期的下行阶段。芝华数据分析师团队特别从纵向产业发展与横向产业比较等方面入手,结合芝华自采数据,对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对行业发展趋势作出研判。 一、中国生猪养殖产业体量巨大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约19.0%,猪肉消费量占世界猪肉消费量49.6%,我国生猪养殖量占世界生猪总养殖量56.6%,我国生猪养殖在全世界的地位十分重要。猪肉在中国国肉类产量和消费量占比均超过百分之六十。2017年中国生猪饲养产值接近1.3万亿,占国畜禽(猪牛羊禽)饲养总产值比重约56.6%,生猪产业体量巨大。 图1 全球生猪养殖分布及中国畜禽饲养产值分布

二、中国生猪养殖产业处于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图2 中国生猪养殖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猪供给严重不足,1949-1978年。开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期,国经济缓慢恢复,生猪产业发展非常缓慢,市民以凭“猪肉票”消费猪肉。1978年全国生猪存栏3亿头,能繁母猪存栏2415万头,出栏量1.61亿头,猪肉产量789万吨,年人均猪肉占有量8.2千克。 第二阶段:生猪产业恢复发展,1978-1984年。农民获得生产自主经营权,生猪养殖积极性提高,1984年生猪出栏量22047万头,较1978年增长37%,年人均猪肉占有量13.84千克,生猪供应紧缺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第三阶段:生猪产业快速发展,1985-1997年。1985年生猪购销政策全面放开,市场自由交易开始,1988年农业部“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后,生猪养殖快速发展,到1997年,全国猪肉产量大幅增加至3596.3万吨,较1990年增长58%,年人均猪肉占有量29.1千克,首次超过美国年人均猪肉占有水平,这一阶段生猪供给紧缺局面彻底扭转。这一阶段生猪养殖主要是年出栏500头以下养殖户为主。

推荐-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 10页 精品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 有效状况:已实施发布部门:农业部 代号:农医发[20XX]20号——————————————————————————— 农业部文件 农医发[20XX]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动物卫生监管)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做好猪链球菌病防控工作,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我部组织制定了《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 二〇〇五年七月二十八日

附件: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 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osis)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该病是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疾病。 为指导各地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保护畜牧业发展和人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猪链球菌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从事生猪饲养、屠宰、运输和生猪产品加工、储藏、销售、运输,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作出诊断。 2.1流行特点

猪、马属动物、牛、绵羊、山羊、鸡、兔、水貂等以及一些水生动物均有易感染性。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猪均易感。 猪链球菌也可感染人。 本菌除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外,也常存在于正常动物和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感染发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器官及关节内均有病原体存在。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对病死猪的处置不当和运输工具的污染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区可呈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多呈散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2.2临床症状 2.2.1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7天。 2.2.2可表现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等类型。 2.2.2.1败血型: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