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实习报告

自动化学院

电子线路CAD实习报告

院(系、部、中心)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数控技术)

班级数控(卓越)111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16

设计地点基础实训中心B302 起止日期 2013.6.10~2013.6.21

指导教师 xxx

目录一Protel简介

二实习目的

三实习步骤

1 电路原理图设计

2 电路原理图绘制

3 元件库的建立

4 生成电路板(PCB)

5 人工布线

四原理图与PCB图

五实习心得

六参考文献

一Protel简介

Protel DXP 2004是Altium公司于2004年推出的最新版本的电路设计软件,改软件能实现从概念设计,顶层设计到输出产生数据以及这之间的所有分析验证和设计数据的管理。当前比较流行的Protel 99SE,就是它的前期版本。

Protel DXP运行在优化的设计浏览器平台上,并且具备当今所有先进的设计特点,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PCB设计过程。Protel DXP 2004已不是单纯的PCB(印制电路板)设计工具,而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系统工具,分别是SCH(原理图)设计、SCH(原理图)仿真、PCB(印制电路板)设计、Auto Router(自动布线器)和FPGA设计等,覆盖了以PCB为核心的整个物理设计。该软件将项目管理方式、原理图和PCB图的双向同步技术、多通道设计、拓朴自动布线以及电路仿真等技术结合在一起,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二实习目的

1.了解电子CAD的概念和功能。

2.了解Protel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3.了解PCB的概念和功能。

4.通过这次DXP(2004)实习能够掌握和会使用电子CAD常用软件,掌握电子CAD的设计步骤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注意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并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了解一些画图技巧和步骤,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软件,熟悉常用的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够熟练的绘制电路原理图。

三实习步骤

1 电路原理图设计

根据要求在常用器件库中找到电路图的相关器件,并根据要求更改相关数据。我们本次主要设计的是单片机实习时要用到的板子,具体可以参考实验指导书的原理图。

2 电路原理图绘制

在设计窗口的 Pick a Task 区中点击 Create a new Board Level Design Project 。另外,你以可以在 Files 面板中的New 区点击 Blank Project (PCB)。如果这个面板未显示,选择File > New ,或点击设计管理面板底部的Files 标签。Projects 面板出现。新的项目文件, PCB Project1.PrjPCB ,与“ no documents added” 文件夹一起列出。通过选择File>Save Project As来将新项目重命名(扩展名为* .PrjPCB)。指定你要把这个项目保存在你的硬盘上的位置,在文件名栏里键

入文件名 lynks.PrjPCB并点击 Save。启动原理图编辑器,创建一个空白的、新的原理图,执行菜单命令File | New | Schematic,创建一个空白的原理图设计图纸。保存原理图文件,保存工程文件。对原理图图纸的各种信息可以进行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电路的复杂度、设置原理图图纸的大小、方向、标题栏的外观参数等。

装载元器件库及放置元器件,用鼠标单击窗口右下侧的工作区面板按钮Libraries项,将显示Libraries控制面板,选择Design | Add Remove Libraries…,系统会自动弹出载入/移除元器件库对话框,通过单击Add Library…按钮中,加入Altium\Library中下的Miscellaneous Connectors.IntLib和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

通过Libraries控制面板可以选择元器件,单击该面板的第一个下拉列表,从中选择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元器件库为当前库,使用Filter过滤器快速定位需要的元器件,从中选取的元器件后双击,将元器件放入原理图。

3 元件库的建立

对于找不到的元器件可以制作和建立元器件库,在项目工程文件编辑环境下,执File | New | Schematic Library,则系统在当前设计管理器中建立了一个新的元器件库文件,执行命令File | Save as…将其保存为lyn.SchLib。用鼠标单击下侧工作面板中的SCH Library按钮,可得到对库中元器件管理器控制面板。进行制作自己需要的元器件,更改相关的数据,也可以用相似的元器件进行更改得

到自己需要的元器件。

下面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PCB库与之对应,还是在项目工程文件编辑环境下,执File | New | Pcb Library,则系统在当前设计管理器中建立了一个新的元器件库文件,现在我们就可以根据刚刚所画的器件的尺寸画封装,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最后将原理图库中对应的器件添加一下封装。

这样我们就建立了自己的库,作为一名工科生画PCB板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属于自己库,画一些常用的元器件。

4 生成电路板(PCB)

执行执行菜单命令File > New > PCB,系统建立一个PCB文件,默认文件名为PCB 1.PcbDOC,执行执行菜单命令File > Save,将PCB文件名改为与原理图一样的名称。

在将原理图信息转换到新的空白PCB之前,确认与原理图和PCB 关联的所有库均可用。只要项目已经编辑过并且在原理图中的任何错误均已修复,那么使用 Update PCB 命令来启动ECO就能将原理图信息转换到目标PCB。为了保证设计电路图的正确性,在进行下一步PCB 制版之前,应用软件测试用户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及执行电路规则检查(ERC, Electrical Rule Check),以便找出人为的疏忽。执行完测试后,系统在原理图中有错误的地方做好标记,以便用户分析和修改错误。

5 人工布线

在电路规格检测完后,生成PCB板,现在可以对布局结束后的PCB板进行布线了。先设定禁止布线层,然后自动布线,执行命令Auto Route | All,在Strategy对话框中选择Default 2 Layer Board,点击按钮Route All开始自动布线,自动布线生成的PCB,我们根据走线的疏密程度来定义板子的大小。

在定义完板子大小之后,我们开始布线。先布电源线和地线,这两种线是走电流的,所以线宽应该选择30mil。然后我们再布信号线,一般15mil就可以了。等全部布完线,我们要对照原理图检查是否有没有连接的线,这步很关键,我个人认为就是检查10遍都不过分。因为板子做出来后,器件焊接上,调试时你发现少连接一根线就要重新做板子了,这样不仅浪费材料,而且也浪费了时间。

四原理图与PCB图

我本次设计的是温度采集及显示的PCB板,在画原理图时我参考了指导书,画出了原理图,检查无误之后我又更新到了PCB图。

下面我想谈谈我的元器件布局,我的板子的尺寸70mm×100mm。我用LCD1602显示,由于液晶比较大(30mm×80mm),如果将其单独放置就浪费板子。我决定用液晶盖住单片机和一些比较低的元器件,这样我的板子就可以紧凑些,节约了成本。我将按键放在板子底端右侧,18B20放在上方,测温元件比较敏感,远离一切可以产生热量的

元器件,这样保证了测温的准确性。电源接口则按在右上方的边缘,方便接线。板子的右侧边缘则安放了三个开关,控制电源的通断,我做的电源可以产生+12v,-12v,+5v三种电压。

下面附上原理图和PCB图。

五实习心得

这一周的实习,使我由初识到了解,由最初对Protel DXP的原理图设计,到生成PCB图,实际上都是对于软件了解的不断深化。

通过实习我们学会了怎样能简单运用Protel DXP,首先,建立一个空白文件,然后是原理图,将原理图转换成PCB图,最后是覆铜和焊接。虽然只有短短几步,但是在我们这些初学者的手里还是有困难的。

使用Protel DXP一个星期,终于体会到Protel DXP的强大功能了。它的友好的增强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很轻易就知道了每个菜单的功能,这也使有些工程师不用担心新的软件给他们带来的操作不便问题。通过Protel DXP的实习,我了解了作为一个布板人员不仅需要耐心和毅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勤锻炼,奋发向上的精神。 Protel DXP 的用处十分广泛,特别对于我们数控专业,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很有

益处。

实习虽短,但是知识是无穷尽的,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做出更多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虽然实习结束了,但是我对Protel DXP的学习远远没有结束,以后的大学时光里,我要不要锻炼自己,争取使自己成为Protel高手。

六参考文献

(1)电气制图与电子线路CAD---机械工业出版社---邵群涛主编;(2)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康华光主编;(3)DXP电路设计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鲁捷主编;

目录

一、设计任务(要求)

二、总体方案

三、原理框图

四、系统模块详细设计与调试

1.程序所涉及的模块

2.各个模块的框图

3.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4.设计程序如下

五、设计总结

六、参考文献

pcb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pcb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一些基本操作,对更深层的有些就不是很了解了。但是时间有限,只有一个星期实训pcb电路板,老师能教给我们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只有靠我们自己回去自己学习了,作为电子工程系的一名学生,深知掌握这些装也软件的重要性,因为以后我们从事的技术工作需要这些软件工具。 第一天搭接电路,还比较简单,只是有点麻烦,电路搭接好后就要开始封装各个元器件的封装,这就需要很大的耐心,一个一个元器件的进行封装,还不能弄错,不然后面就生成不了报表,生成不了报表,后面进行电路板设计的时候就会导入错误,以致不能进行电路板设计。后面用pcbediter 进行设计电路板设计要导入报表,然后才能开始布局和布线,由于导入的库文件里面没有sop8和sop28两个焊盘的封装,因此在进行设计电路板之前,要先设计那两个器件的焊盘的封装,然后导入库函数,才能导入报表的时候不会报错。不过导入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会提示二极管的管脚不匹配,譬如多一个2脚,少一个3角,然后就觉得很神奇,二极管就只有两个管脚怎么会有3脚了。后面通过老师的讲解,

才明白,原来设计电路板的时候只认封装,不认元器件,是根据封装导入元器件,因此在设计封装的时候,管脚是怎么设计,在原理图里面就要把元器件的管脚改成和封装一样,后面把原理图的管脚改成和导入库函数里面的封装一样,提示就没有了,不过后面又遇到一些小问题,譬如说,下划线写成横线了,然后就有报错,找不到元器件的封装。这给我警示,在原理图的时候,要仔细认真的把管脚封装写对,最然会很麻烦。后面导入报表,开始设计电路板,先开始是布局,大致步好后,然后就开始用软件自带的自动布线,结果发现有很多蝴蝶结,为什么要自动布线,因为最开始我认为如果自动布线可以的话,那手动布线肯定也可以,结果后面一直自动布线不成功。后面老师讲解,才知道,不一定要自动布线成功才能手动布线,浪费了好多时间,以至于后面都要重新排,因为最开始没有把原理图的元器件分块布局,完全是凭感觉乱布局的,后面就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线,而且很多元器件接点的线都有点长。后面按块先布局,然后再整体布局,然后再微小变动,这样,线明显变少了,而且元器件的接点的线都很少很长了,这样就方便后面的布线了。所以说,布局那是相当的重要啊,先考虑局部,然后再考虑整体。布局步好后,布线就很快了,也没有花多少时间布局,步好后,看了下,还是感觉蛮好的,再没有布电源和地线的情况下,总共打了21个孔,总之,布线的图看起还是蛮自

pcb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pcb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PCB电路板设计总结 经过五天的PCB电路板训练,通过对软件的使用,以及实际电路板的设计,对电路板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电路板的相关知识和实际工作原理。同时也感受到了电路板的强大能力,怪不得现在的电路都是采用集成的电路板电路,因为它实在是有太多的好处,节约空间,方便接线,能大大缩小电路的体积。方便人类小型电器的发明。但是电路板也有一定缺陷,就是太小了,散热不是特别好,这就使得器件的性能不能像想象中那么好。 通过使用,不得不说cadence软件确实很好用,功能太强大,而且也很方便使用,接线,布线,绘制电路板等,很方便使用,不过有一点就是,器件接线的时候不能直接把器件接到导线上,这点不够人性化。虽然说,软件学了五天时间,不过对软件使用还不是能完全掌握,只能掌握一些基本操作,对更深层的有些就不是很了解了。但是时间有限,只有一个星期实训PCB电路板,老师能教给我们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只有靠我们自己回去自己学习了,作为电子工程系的一名学生,深知掌握这些装也软件的重要性,因为以后我们从事的技术工作需要这些软件工具。 第一天搭接电路,还比较简单,只是有点麻烦,电路搭接好后就要开始封装各个元器件的封装,这就需要很大的耐心,一个一个元器件的进行封装,还不能弄错,不然后面就生成不了报表,生成不了报

表,后面进行电路板设计的时候就会导入错误,以致不能进行电路板设计。后面用PCB Editer 进行设计电路板设计要导入报表,然后才能开始布局和布线,由于导入的库文件里面没有sop8和sop28两个焊盘的封装,因此在进行设计电路板之前,要先设计那两个器件的焊盘的封装,然后导入库函数,才能导入报表的时候不会报错。不过导入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会提示二极管的管脚不匹配,譬如多一个2脚,少一个3角,然后就觉得很神奇,二极管就只有两个管脚怎么会有3脚了。后面通过老师的讲解,才明白,原来设计电路板的时候只认封装,不认元器件,是根据封装导入元器件,因此在设计封装的时候,管脚是怎么设计,在原理图里面就要把元器件的管脚改成和封装一样,后面把原理图的管脚改成和导入库函数里面的封装一样,提示就没有了,不过后面又遇到一些小问题,譬如说,下划线写成横线了,然后就有报错,找不到元器件的封装。这给我警示,在原理图的时候,要仔细认真的把管脚封装写对,最然会很麻烦。后面导入报表,开始设计电路板,先开始是布局,大致步好后,然后就开始用软件自带的自动布线,结果发现有很多蝴蝶结,为什么要自动布线,因为最开始我认为如果自动布线可以的话,那手动布线肯定也可以,结果后面一直自动布线不成功。后面老师讲解,才知道,不一定要自动布线成功才能手动布线,浪费了好多时间,以至于后面都要重新排,因为最开始没有把原理图的元器件分块布局,完全是凭感觉乱布局的,后面就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线,而且很多元器件接点的线都有点长。后面按块先布局,然后再整体布局,然后再微小变动,这样,线明显变

干货-PCB设计经验总结-精

干货-PCB设计经验总结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电气化越来越严重,相关的EMC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为了从根本上降低EMC的风险,需要从设计阶段尤其是PCB layout 入手,来防患于未然。下面是一位从业十余年的硬件工程师的经验笔记! 如觉得有帮助欢迎支持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 叠层: 1.电源和地的平面尽可能近(利于电源噪声高频滤波) 2.信号层:避免两信号层相邻(如果必须相邻,加大两层间距); 3.电源层:避免两电源层相邻; 4.外层:铺地; 布线: 5.关键信号线:避免跨分割(参考平面); 6.关键信号线:“换层不换面(参考平面)”; 7.关键信号线:长度尽可能短; 8.关键信号线:位置远离PCB板边缘及接口; 9.信号线:不能跨越分割间隙布线(否则电磁辐射及信号串扰剧增);

10.信号线:换层(返回路径)必须跨分割时,须使用过孔或滤波电容(10nf); 11.总线:相同功能的并行布置,中间勿参杂其他信号; 12.接收发送信号:分开布线,勿交叉; 13.高速信号线:走线宽度勿突变; 14.电源:电源线不要形成环路(近似包裹的环路) 15.地:地线不要形成环路(近似包裹的环路); 16.地:干扰源的地勿与信号地就近共用(晶振等干扰源的地不干净); 17.地:多芯片并排共电源与地时,电源与地的主线路宜在芯片同侧(回流面积小); 18.分割:模拟地与数字地分割布线,建立“地连接桥”,如有必要进行磁珠滤波; 19.分割:电源/地平面分割需合理(否则高速信号存在EMI、EMC风险); 20.拐角走线:优选45度(降低拐角对走线阻抗影响) 21.拐角走线:长度越长越好(降低拐角对走线阻抗影响) 22.拐角走线:过孔处上下走线拐角要求同上; 23.高频干扰源:下方禁止布线(晶振、开关电源等干扰源); 24.高频干扰源:附近尽量避免布电源主路线(晶振、开关电源等干扰源); 25.接插件:下方禁止布线; 电源滤波: 26.滤波区域为原理信号区域(降低耦合); 27.高频滤波电容需靠近电源PIN脚(容值越小越近);

PCB设计总结

PCB设计总结 、概述 PCB是一个连接电子元器件的载体。PCB设计是一个把原理设计上的电气连接变成实实在 在的,可用的线路连接。简单的PCB设计就是将器件的管脚按照一定的需要连通,但对于 高速,高密度的PCB设计,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包括结构方面,信号完整性,EMC,EMI, 电源设计,加工工艺方面等等。 、布局 1材料 PCB材料很多,我们目前使用的基本都是FR4的,TG参数(高耐热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指 标,一般结构工程师会在他们提供的cutout里面给出TG参数的要求。 2合理的层数安排 一块板PCB层数多少合适,要基于生产成本和信号质量需求两方面考虑。对于速度低,密度小的板块,可以考虑层数少些,对于高速,高密度板,要尽可能多的安排完整的电地层,以保证较好的信号质量。 3电源层和地层 3.1、电源层和地层的作用和区别 电源层和地层都可以作为参考平面,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一样的。但是,相对来说,电源平面的特性阻抗较高,与参考平面存在较大的电位势差。而地平面作为地基准,地平面的屏蔽作用要远远好于电源屏幕,对于重要信号,最好选择地平面作为参考屏幕。 3.2、电源层,信号层,地层位置 A、第二层为地层,用于屏蔽器件(如果有更重要的信号需要地,可以进行调整) B、所有信号层都有参考平面。 C、最好不要相邻信号层,有的话,要安排信号走向为垂直方向。 D、关键信号参考平面为完整的地平面不跨分割区。

3.3、几种常用的板子的叠层方案 四层版 BOT 在该方案中表层具有较好的信号质量,对器件也有较好的屏蔽,使电源层和地层距离适当拉近,可以降低电源地的分布阻抗,保证电源地的去耦效果。 其它一些方案参考 paul wang发的一份emc规范。

高速PCB设计心得

一:前言 随着PCB系统的向着高密度和高速度的趋势不断的发展,电源的完整性问题,信号的完整性问题(SI),以及EMI,EMC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影响了系统的性能甚至功能的实现。所谓高速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当然并不单单指时钟的速度,还包括数字系统上升沿及下降沿的跳变的速度,跳变的速度越快,上升和下降的时间越短,信号的高次谐波分量越丰富,当然就越容易引起SI,EMC,EMI的问题。本文根据以往的一些经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高速PCB的设计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对各位同事能有所帮助。 ●电源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 ●不同传输线路的设计规则 ●电磁干扰的产生以及避免措施 二:电源的完整性 1.供电电压的压降问题。 随着芯片工艺的提高,芯片的内核电压及IO电压越来越小,但功耗还是很大,所以电流有上升的趋势。在内核及电压比较高,功耗不是很大的系统中,电压压降问题也许不是很突出,但如果内核电压比较小,功耗又比较大的情况下,电源路径上的哪怕是0.1V 的压降都是不允许的,比如说ADI公司的TS201内核电压只有 1.2V,内核供电电流要 2.68A,如果路径上有0.1欧姆的电阻,电 压将会有0.268V的压降,这么大的压降会使芯片工作不正常。如何尽量减小路径上的压降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a:尽量保证电源路径的畅通,减小路径上的阻抗,包括热焊盘的连接方式,应该尽量的保持电流的畅通,如下图1和图2的比较,很明显图2中选择的热焊盘要强于图1。 b:尽量增加大电流层的铜厚,最好能铺设两层同一网络的电源,以保证大电流能顺利的流过,避免产生过大的压降,关于电流大小和所流经铜厚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1 oz.铜即35微M厚, 2 oz.70微M, 类推 举例说,线宽0.025英寸,采用2 oz.盎斯的铜,而允许温升30度,

关于制作pcb心得体会

关于制作pcb心得体会 制作PCB的心得体会 学习了一学期的PCB制版,我有很多的心得体会,在整个制版过程中,可以在Altium 之下进行,也可以在DXP XX 下进行,但两者之间要关联的文件,可在打工软件后,在菜单栏DXP---属性preferences---system—file type将文件类型与该软件进行关联,以后就可双击文件而利用这个Altium Designer 打开那个文件。常用的要关联的文件有工程文件project, 原理图文件sch,当然还有PCB文件。 先新建原理图,再新建PCB图。还要建个和。用来画库里找不到的元件,用来为该元件创建封装,再将这个封装给了里新建的元件,这样就可以了。若要新建第二个元件,则TOOL-New Component,然后画矩形,放管脚。放管脚Pin 时,Display name 要在矩形框内部,风络标识Designator 要在矩形框外部。还有在里画元件封装时一定要注意,将封装画在坐标的点,否则将原理图导入PCB后,拖动元件时,会产生鼠标指针跑到别的地方去的现象。原理图上的连线,可以用线直接连,也可以用net网络标识。在建好原理图之后,要先导出所需元件的清单,里面的模板Template要空着,file format先.xls,然后点Export就可以保存了。建好原理图后,要进行编译,Project---compile schdoc.,若没弹出message窗口,则需手动去右

下角system,,打开messages对话框,查看文件中的错误,对警告warnings 要进行检查,然后再导入PCB中。Design---updata PCB Document(第一个),就可将原理图导入到PCB中。 一次性修改多个元件的某项属性,可以按shift一个一个的选,也可以选中一个后右键,find similar objects ,然后在PCB Inspector中进行统一修改即可。如果要改变放置的过孔的大小,则步骤为:Tool—属性Preference—PCB Editor—Default—选择过孔Via,再点Edit Value更改后OK即可。 PCB图是实际要制作的电路板。Q键是PCB中mm和mil 之间的转换。Ctrl+m是测量距离,P+V是放置过孔,Z+A是观看整图等常用操作。过孔是上下两层之间连接改线使用的,焊盘是用来焊接元件的。过孔大小Hole size==22mil , 直径Diameter==40mil较为好看且实用。 将所有器件布局好后。进行连线前,先要设置好线的粗细。比如12V电源线最好用30mil,信号线用12mil,需要线宽大约是到2mm等。线宽与电流是有对应关系的。 布线前,要先设置好要布的各种线的宽度,如VCC和GND 的线宽和信号NET的线宽。 —规则—Design Rout,选电气规则,将其线间距在右边窗口中设置为12mil,放入右边的窗口中,然后点应用;

电路实训心得体会(新、选)

电路实验心得体会 电路实验,作为一门实实在在的实验学科,是电路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它可以帮助我们 进一步理解巩固电路学的知识,激发我们对电路的学习兴趣。在大一上学期将要结束之际,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电路实验,从简单的戴维南定理到示波器的使用,再到回转路-----,一 共五个实验,通过这五个实验,我对电路实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体会到了电路的神奇与奥 妙。 不过说实话在做这次试验之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的实验一样,操作应该不会 很难,做完实验之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直到做完这次电路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 不容易做。它真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真的以为自己把平时的理论课学好就可以很 顺利的完成实验,事实证明我错了,当我走上试验台,我意识到要想以优秀的成绩完成此次 所有的实验,难度很大,但我知道这个难度是与学到的知识成正比的,因此我想说,虽然我 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最后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因为我毕竟在这次实验中学到 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终究使我在这次实验中受益匪浅。 下面我想谈谈我在所做的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在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中,进一步学习了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应 用,根据所画原理图,连接好实际电路,测量出实验数据,经计算实验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 说明该实验做的成功。我认为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 是很简单,至少我觉得那些行行色色的导线就足以把你绕花眼,所以我想说这个实验不仅仅 是对你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更是对你的耐心和眼力的一种考验。 在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实验中,了解到对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 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其等效内阻r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时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南定理的具 体说明,我认为其实质也就是在阐述一个等效的概念,我想无论你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进行 实际操作,只要抓住这个中心,我想可能你所遇到的续都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不过在做这 个实验,我想我们应该注意一下万用表的使用, 尽管它的操作很简单,但如果你马虎大意也是完全有可能出错的,是你整个的实验前功 尽弃! 在接下来的常用电子仪器使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对示波器的使用,我们通过了解示波 器的原理,初步学会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在试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在不同频率、不同振幅下 的各种波形,并且通过毫伏表得出了在不同情况下毫伏表的读数。 我们最后一个实验做的是一阶动态电路的研究,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测定rl一阶电路 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以及全响应,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因为动态网络的过 渡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单次变化过程,如果我们选择用普通示波器过渡过程和测量有关的参数, 我们就必须是这种单次变化的过程重复出现。因此我们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方波模拟阶跃 激励信号,即利用方波输出的上升沿作为零状态响应的正阶跃激励信号;利用方波的下降沿 作为零输入响应的负阶跃激励信号。上述是在做此实验时应注意的,因为如果不使动态网络 的过渡过程单次变化重复出现,会使我们所测得的值及其不准确。同时当我们把一个电容和 一个电阻串联到电路中,观察示波器中所显示的波形,如果它是周期性变化的,而且近似于 镰刀形,说明对于这个一阶动态电路实验已经基本上掌握! 总的来说,通过此次电路实验,我的收获真的是蛮大的,不只是学会了一些一起的使用, 如毫伏表,示波器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此次实验过程中,更好的培养了我们的具体实验的能 力。又因为在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实验现象,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并且分析现象的原因。 特别有时当实验现象与我们预计的结果不相符时,就更加的需要我们仔细的思考和分析了, 并且进行适当的调节。因此电路实验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

制作PCB的心得体会

制作PCB的心得体会 (王志亮_哈尔滨工业大学_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 (所用软件Altium Designer 6.6绿色版,免安装) 要关联的文件,可在打工软件后,在菜单栏DXP---属性preferences---system—file type将文件类型与该软件进行关联,以后就可双击文件而利用这个Altium Designer 6.6 打开那个文件。常用的要关联的文件有工程文件project, 原理图文件sch,当然还有PCB文件。 先新建原理图(sch图),再新建PCB图。还要建个SCH.LIB和PCB.LIB. Sch.lib用来画库里找不到的元件,PCB.lib用来为该元件创建封装(先用游标卡尺量好尺寸),再将这个封装给了SCH.LIB里新建的元件,这样就可以了。若要新建第二个元件,则TOOL-New Component.然后画矩形,放管脚。放管脚Pin时,Display name 要在矩形框内部,风络标识Designator 要在矩形框外部。还有在PCB.LIB 里画元件封装时一定要注意,将封装画在坐标的(0,0)点,否则将原理图导入PCB后,拖动元件时,会产生鼠标指针跑到别提地方去的现象。原理图上的连线,可以用线直接连,也可以用NET网络标识。在建好原理图之后,要先导出所需元件的清单(reports---Bill of materials),里面的模板Template要空着,file format先.xls(excell 的后缀的那个),然后点Export就可以保存了。建好原理图后,要进行编译,Project---compile schdoc.,若没弹出message窗口,则需手动去右下角system,,打开messages对话框,查看文件中的错误,

PCB实训心得体会

jiu jiang university pcb制版实训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班级: b1111 学号: 2111106012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实习时间: 2012-11-12至2012-11-16 实训地点:电子信息实验楼 pcb制版实训 一、实习的意义、目的及作用与要求 1.目的: (1)了解pcb设计的流程,掌握pcb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 (2)锻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4)学习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方法。 2.要求: (1)遵守实习纪律,注意实习安全。 (2)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项子任务。 (3)及时进行总结,书写实习报告。 (4)每人必须做一快pcb板。 3、意义: (1)提高自身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2)掌握一种cad软件的使用。 (3)了解前沿技术。 (4)就业的方向之一。 二、pcb制版的历程 1.绘制原理图 2.新建原理图库 3.新建元件库封装 4. 导入元件封装库及网络列表 5.pcb元件布局 6.pcb布线 7.打印pcb图 8.制作电路板 三、元件库的设计 1.原理图元件库的制作; 1)打开新建原理图元件库文件*.lib 2)新建原理图元件 a、放置引脚,圆点是对外的端口。 b、画元件外形。 c、修改引脚属性。 [名称][引脚数(必须从1开始并且连续)] 隐藏引脚及其他信息 3)修改元件描叙 默认类型、标示、元件封装 4)、重命名并保存设计。 若还需要新建其他元件,可以\工具 \新建元件 a、独立元件 b、复合元件含子元件 5)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怎么方法解决的

制作原理图元件库比较简单,因此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在放置引脚,圆点是对外的端口,并且注意修改引脚数应从1开始。 6)设计的原理图元件库截图 图1 lib.2/.4元件库图2 lib.2/.4元件库 2.元件封装库的制作; 1)打开新建的元件封装库。 2)添加焊盘、调整焊盘的位置、修改焊盘的属性。 焊盘可置于任意层 利用标尺或坐标工具定位焊盘 焊盘命名必须与原理图元件number相同 3)画元件外形 必须在top overlayer 层操作 4)设置参考点 编辑/设置参考点 5)重命名、存盘。 6)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怎么方法解决的 a、在元件封装库的制作过程中,对焊盘的左右距离没有按标准调好,后来问了同学,就把距离按标准调和。 b、在做完元件封装库的制作之后,对文件进行了重命名,可是忘记了进行保存,后老师检查之后才发现这个问题。 c、应注意焊盘的间距与实物引脚间距相同,内部标号与原理图标号一致,保证实际引脚与原理图引脚对应。 7)设计的元件封装库截图 图1 rb.2/.4封装图2 rb.2/.4封装 注:电解电容参数: 外径:160mil,焊盘间距:90mil 焊盘外径:52mil,孔:28mil 按键开关参数: 长:320mil,宽:250mil 线宽:10mi,中间圆直径、水平:250mil,垂直:175mil 焊盘大小,外径:78mil,孔:78mil 四、原理图的绘制 1)、添加原理图元件库。 \design explorer 99 se\library\sch miscellaneous devices.ddb protel dos schematic libraries.ddb 6)、摆放元件 从元件库选择元件 查找元件 7)元件调整 x,y,space 拖动 删除多余元件 8)连接电路 篇二:pcb实训报告 pcb实训报告

制作PCB的心得体会

天水师范学院——PCB实验设计心得 学院: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11电信(2)班 姓名:赵鹏举 学号:20111060241

制作PCB的心得体会 学习了一学期的PCB制版,我有很多的心得体会,在整个制版过程中,可以在Altium Designer6.9之下进行,也可以在DXP 2004下进行,但两者之间要关联的文件,可在打工软件后,在菜单栏DXP---属性preferences---system—file type将文件类型与该软件进行关联,以后就可双击文件而利用这个Altium Designer 6.9 打开那个文件。常用的要关联的文件有工程文件project, 原理图文件sch,当然还有PCB文件。 先新建原理图(sch图),再新建PCB图。还要建个SCH.lib和PCB.lib。 Sch.lib用来画库里找不到的元件,PCB.lib用来为该元件创建封装(先用游标卡尺量好尺寸),再将这个封装给了SCH.lib 里新建的元件,这样就可以了。若要新建第二个元件,则TOOL-New Component,然后画矩形,放管脚。放管脚Pin时,Display name 要在矩形框内部,风络标识Designator 要在矩形框外部。还有在PCB.lib里画元件封装时一定要注意,将封装画在坐标的(0,0)点,否则将原理图导入PCB后,拖动元件时,会产生鼠标指针跑到别的地方去的现象。原理图上的连线,可以用线直接连,也可以用net网络标识。在建好原理图之后,要先导出所需元件的清单(reports---Bill of materials),里面的模板Template要空着,file format先.xls,然后点Export就可以保存了。建好原理图后,要进行编译,Project---compile schdoc.,若没弹出message窗口,则需手动去右

电子产品设计 的5年经验总结之PCB设计

电子产品设计经验总结之PCB设计 1. 根据线路板厂家的能力设定线路板基本参数 根据沧州一带线路板厂的水平,按下列参数设计线路板质量应能保证: *最小导线宽度:8mil; *最小导线间距:8mil; *最小过孔焊盘直径:30 mil; *最小过孔孔径:16 mil; * DRC检查最小间距:8mil; 2. 线路板布局 *固定孔和线路板外形按结构要求以公制尺寸绘制; *螺钉固定孔的焊盘要大于螺钉帽和螺母的直径,以M3的螺钉为例,其焊盘直径为6.5mm,钻孔直径为3.2mm。 *外围接插件位置要总体考虑,避免电缆错位、扭曲;

*其他器件要以英制尺寸布置在最小25 mil的网格上,以利布线; *按功能把器件分成多个单元,在显示网络飞线的情况下把单元的各个器件定位; *把各个单元移到线路板的合适位置,利用块移动和旋转功能使大部分走线合理;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分片布置,数字部分的电流尽量不要穿越模拟区; *模拟电路按信号走向布置,大信号线不得穿越小信号区; *晶体和连接电容下方不得走其他信号线,以免振荡频率不稳; *除单列器件外只允许移动、旋转,不得翻转,否则器件只能焊于焊接面; *核对器件封装 同一型号的贴片器件有不同封装。例如SO14 塑料本体宽度有0.15英寸(3.8mm)和5.1mm的区别。 *核对器件安装位置 器件布局初步完成后,应打出1:1的器件图,核对边沿器件安装位置

是否合适。 3. 布线 3.1 线宽 信号线:8~12mil; 电源线:30~100mil(A级电源线可用矩形焊盘加焊裸导线以增加通过电流量); 3.2 标准英制器件以25 mil间距走线。 3.3 公制管脚以5 mil间距走线,距离管脚不远处拐弯,尽量走到25 mil网格上,便于以后导线调整。 3.4 8mil线宽到过孔中心间距为30mil。 3.5 大量走线方向交叉时可把贴片器件改到焊接面。 3.6 原理图连线不见得合理,可适当修改原理图,重作网络表,使走线尽量简洁、合理。 * 62256 RAM芯片的数据、地址线可不按元件图排列; * MCU 的外接IO管脚可适当调整; * 地址锁存芯片的引脚可适当变动,但要注意信号的对应关系;

PCB设计问题(个人总结)知识分享

1.工作空间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先创建一个工作空间,再在这个空间内创建一个工程)——创建一个工程,就自动进入了一个工件空间里,在一个空间里可以有多个工程。 2.原理图向PCB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1>某些元器件没有对应的封装(元件管理器,封装管理器)。要将元器件的封装添加到对应项目的库中来。 3.端口与网络标号的概念是不区别的,网络标号是引脚上的相连,而端口的概念就是指输入输出的端口,与外部的接口! 4.对于过孔的类型,应该对电源/接地线与信号线区别对待。一般将电源/接地线过孔的参数设置为:孔径20mil,宽度50mil。一般信号类型的过孔则为:孔径20mil,宽度40mil。 5.安全间距的设置:对同一个层面中的两个图元之间的元件之间的允许的最小的间距,默认情况下可设置为10mil. 6.对于双面板而言,可将顶层布线设置为沿垂直方向,将底层布线设置为沿水平方向。 7.对走线宽度的要求,根据电路抗干扰性和实际的电流的大小,将电源和接地线宽确定为20mil, 其它走线宽度10mil. 8.层的管理: 在Atilum中共可进行74个板层的设计,从物理上可将板层分为6类,即信号层、内部电源层、丝印层、保护层、机械层和其他层。另外还有一个系统的颜色层,但它在物理上并不存在。 ①信号层:在信号层中,有一个Top Layer层,一个Bottom Layer层和30个Mid-Layer,其中各层的作用如下所述: Top Layer:元器件面的信号层,可用来放置元器件和布线。(红色线) Bottom Layer:焊接面信号层,可用来放置元器件和布线。(绿色线) Mid-Layer:中间信号层,共30层,(Mid-Layer1--Mid-Layer30),主要用于布置信号线。 内部电源线:系统共提供了16个内部电源层,(Internal Plane 1--Internal Plane 16).内部电源层又称为电气层,主要用于布置电源线和地线。 ②机械层:系统共提供16个机械层(Mechanical 1--Mechanical 16),主要用于放置电路板的边框和标注尺寸,一般情况下只需要一个机械层。(紫色线) ③掩膜层:掩膜层也叫保护层,共提供4个,分别为2个Paste Layer(锡膏防护层)和2个Solder Layer(阻焊层)。其中锡膏防护层用于在焊盘和过孔的周围设置保护区;而阻焊层则用于为光绘和丝印层屏蔽工艺提供与表面有贴装器件的印制电路板之间的焊接粘贴。当表面无粘贴器件时不需要使用该层。 ④丝印层:丝印层(Overlay Layer)共有两层,分别为TOP Overlay和Bottom Overlay。主要用于绘制元器件的外形轮廓、字符串标注等文字和图形说明。(黄色线) ⑤其他层:Drill Guide 用于绘制钻孔导引层。Keep-out Layer 用于定义能有效放置元件和布线的区域。Drill Drawing 用于选择绘制钻孔图层。Multi-Layer 设置是否显示复合层。 尽管在Altium中提供了多达74层的工作层面,但在设计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只有顶层、底层、丝印层和禁止布线层等少数几个。 9.一般板子的层数指的是板子所含的信号层和电源层的总个数。 10.规划PCB板(三条框):定义板子的外形尺寸(design-Board shape),定义在机械层;定义板子的物理边界(用画线工具)也是定义在机械层;设定电气边界,用画线工具(Keep-out 层中完成的)。 11.敷铜,喷漆,阻焊层,锡膏防护层。Paste Layer到底是什么意思,焊接层?锡膏防护层?(作用在焊盘和过孔周围设置保护区) Paste层:表面意思是指焊膏层,就是说可以用它来制作印刷锡膏的钢网,这一层只需露出所有需要贴片焊接的焊盘,并且开孔可能会比实际焊盘小。这一层资料不需要提供给

PCB设计总结讲解

PCB设计总结 一. PCB板框设计 1. 物理板框的设计一定要注意尺寸精确,避免安装出现麻烦,确保能够将电路板顺利安装进机箱,外壳,插槽等。 2. 拐角的地方(例如矩形板的四个角)最好使用圆角。一方面避免直角,尖角刮伤人,另一方面圆角可以减轻应力作用,减少PCB 板因各种原因出现断裂的情况。 3. 在布局前应确定好各种安装孔(例如螺丝孔)及各种开口,开槽。一般来说,孔与PCB板边缘的距离至少大于孔的直径。 4. 当电路板的面积大于200 x 150 mm时,应重视该板所受的机械强度。从美学角度来看,电路板的最佳形状为矩形。宽和长之比最好是黄金比值0.618(黄金比值的应用也是很广的)。实际应用时可取宽和长为2:3或3:4等。 5. 结合产品设计要求(尤其是批量生产),综合考虑PCB板的尺寸大小。尺寸过大,印刷铜线过长,阻抗增加,抗噪声能力下降;尺寸过小,散热不好,线距不好控制,相邻导线容易干扰。 6. 一般来说,板框的规划是在KeepOutLayer层进行。 二.PCB板布局设计 元件布置是否合理对整板的寿命,稳定性,易用性及布线都有很大的影响,是设计出优秀PCB板的前提。不同的板的布局各有其要求和特点,但当中不乏一些通用的规则,技巧。。

1. 元件的放置顺序 ①一般来说,首先放置与整板的结构紧密相关的且固定位置的元件。比如常见的电源插座,开关,指示灯,各种有特殊位置要求的接口(连接件之类),继电器等,并且不要与PCB板中的开孔,开槽相冲突,位置要正确。放置好后,最好用软件的锁定功能将其固定。 ②接着放置体积大的元件和核心元件以及一些特殊的元件。例如变压器等大元件,集成电路,处理器等核心IC元件,发热元件等。这些元件会随着布线的考虑有所移动,因此是大致的放置,更不用锁定。 ③最后放置小元件。例如阻容元件,辅助小IC等。 2. 注意点 ①原则上所有元件都应该放置在距离板边缘3mm以上的地方。尤其在大批量生产时的流水线插件和波峰焊,此举是要提供给导轨槽使用的,同时可以防止外形切割加工时引起边缘部分缺损。 ②要重视散热问题。 对于一些大功率的电路,应该将其发热严重的元件(如功率管,高功率变压器等)尽量分布在板的边缘,便于热量散发,不要过于集中在一个地方。总之要适当,尤其在一些精密的模拟系统中,发热器件产生的温度场对一些放大电路的影响是严重的。除了保证有足够的散热措施外,一些功率超大的部分建议做成一个单独的模块,并作好

电路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电路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本次电路实习让我们体验了用烙铁、松香和焊锡将一个个电路器件牢牢地固定在电路板上,最后成功组装成一个收音机的过程,让我们对手工焊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在此分享心得体会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电路实习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电路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篇1 一、学习前 数字电路实验是研究和检验数字电路理论的实验。它也是我们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接触到的第一门与专业相关的实验课程。在选课的时候就感觉对于不擅长动手的我这会是一门很难的课程。 然而我清楚地明白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如果光靠理论,我们可能会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在毫无实践的情况下学习这门课无疑意义的。如果借助实验,效果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能让我自己去验证一下书上的理论,自己去设计,这有利于培养我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任何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没有人一出生就会,虽然我的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我是怀着认真学习的良好心态来对待这门课程。我相信通过学习,自己可以得到跟好的锻炼。 二、学习中 数字电路实验课,我们先学习了使用Multisim软件仿真电路。刚开始老师讲的真的一点都不懂,都是靠左右的同学帮忙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但后来做的多了慢慢就会了,虽然开始比较糟糕,但后来还是迎头赶上了。利用这个软件,我们设计电路的时候可以先在电脑上做一个仿真演习,要是设计出了问题我们就可以先改进,不至于不必要的烧坏元器件,大大的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学会仿真后我们就进入了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真枪实战”,刚开始

的时候也是一样,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还烧坏了两个元器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太粗心了,总是把电路接反,以至于元器件发出了“恶臭”。于此,我深感抱歉!老师说“不怕你烧坏元件,就怕你不敢动手去做”。老师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久而久之,在实验中我也慢慢找到了乐趣,尤其是焊电路。以前我最讨厌学习电路,很害怕接触与“电”相关的实,哪怕只是初中学习的串并联的简单电路。然而在我们彭老师的带领下我居然开始愿意自己动手去焊电路,开始时只是抱着试试,玩玩的态度,拿着电烙铁的时候手都在发抖。但慢慢的,慢慢的居然玩出了乐趣。第一次焊小风扇实验时,虽然结果失败了,小风扇没有转起来,但真正的完成了一个电路耶,真的太棒了! 三、学习后 时间过得很快,数电实验课已接近尾声,回顾学习过程有苦有甜。通过学习有以下几点经验: 1、线路不通可以运用逻辑笔去检查导线是否可用;检查哪里是否断路,导线没有接好。 2、在实验过程中切记焦躁,在遇到问题是不要盲目的把导线全部拆掉,然后从新连接,这样不但不能锻炼自己动手动脑的目的而且很浪费时间。此时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冷静分析问题所在,及时修改。 3、在实验过程中,要互相学习,学习优秀同学的方法和长处,同时也要学会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当然这要建立在自己独立思考过的基础上。 4、在实验过程中,要学会分工协作,不能一味的自己动手或是自己一点也不参与其中。 四、教学意见 彭老师的幽默,为课程增添了许多的乐趣,他让我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下,完成了实验任务。老师的悉心教导也让我们对原本不喜欢的实验课程产生

PCB设计经验总结大全

1.1PCB设计经验总结 布局: 总体思想:在符合产品电气以及机械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考虑整体美观,在一个PCB板上,元件的布局要求要均衡,疏密有序。 1.印制板尺寸必须与加工图纸尺寸相符,符合PCB制造工艺要求,放置MARK点。 2.元件在二维、三维空间上有无冲突? 3.元件布局是否疏密有序,排列整齐?是否全部布完? 4.需经常更换的元件能否方便的更换?插件板插入设备是否方便? 5.热敏元件与发热元件之间是否有适当的距离? 6.调整可调元件是否方便? 7.在需要散热的地方,装了散热器没有?空气流是否通畅? 8.信号流程是否顺畅且互连最短? 9.插头、插座等与机械设计是否矛盾? 10.蜂鸣器远离柱形电感,避免干扰声音失真。 11.速度较快的器件如SRAM要尽量的离CPU近。 12.由相同电源供电的器件尽量放在一起。 布线: 1.走线要有合理的走向:如输入/输出,交流/直流,强/弱信号,高频/低频,高压/低压等...,它们的走向应该是呈线形的(或分离),不得相互交融。其目的是防止相互干扰。最好的走向是按直线,但一般不易实现,避免环形走线。对于是直流,小信号,低电压PCB

设计的要求可以低些。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边线应避免相邻平行,以免产生反射干扰。必要时应加地线隔离,两相邻层的布线要互相垂直,平行容易产生寄生耦合。 2.选择好接地点:一般情况下要求共点地,数字地与模拟地在电源输入电容处相连。 3.合理布置电源滤波/退耦电容:布置这些电容就应尽量靠近这些元部件,离得太远就没有作用了。在贴片器件的退耦电容最好在布在板子另一面的器件肚子位置,电源和地要先过电容,再进芯片。 4.线条有讲究:有条件做宽的线决不做细;高压及高频线应园滑,不得有尖锐的倒角,拐弯也不得采用直角,一般采用135度角。地线应尽量宽,最好使用大面积敷铜,这对接地点问题有相当大的改善。设计中应尽量减少过线孔,减少并行的线条密度。 5.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它们的关系是:地线>电源线>信号线。 6.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共地处理,现在有许多PCB不再是单一功能电路(数字或模拟电路),而是由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混合构成的。因此在布线时就需要考虑它们之间互相干扰问题,特别是地线上的噪音干扰。 数字电路的频率高,模拟电路的敏感度强,对信号线来说,高频的信号线尽可能远离敏感的模拟电路器件,对地线来说,整人PCB对外界只有一个结点,所以必须在PCB内部进行处理数、模共地的问题,而在板内部数字地和模拟地实际上是分开的它们之间互不相连,只是在PCB与外界连接的接口处(如插头等)。数字地与模拟地有一点短接。 7.信号线布在电(地)层上在多层印制板布线时,由于在信号线层没有布完的线剩下已经不多,再多加层数就会造成浪费也会给生产增加一定的工作量,成本也相应增加了,为解决这个矛盾,可以考虑在电(地)层上进行布线。首先应考虑用电源层,其次才是地层。因为最好是保留地层的完整性。 8.关键信号的处理,关键信号如时钟线应该进行包地处理,避免产生干扰,同时在晶振器件边做一个焊点使晶振外壳接地。

pcb设计总结

PCB设计总结 一、概述 PCB是一个连接电子元器件的载体。PCB设计是一个把原理设计上的电气连接变成实实在在的,可用的线路连接。简单的PCB设计就是将器件的管脚按照一定的需要连通,但对于高速,高密度的PCB设计,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包括结构方面,信号完整性,EMC,EMI,电源设计,加工工艺方面等等。 二、布局 1材料 PCB材料很多,我们目前使用的基本都是FR4的,TG参数(高耐热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一般结构工程师会在他们提供的cutout里面给出TG参数的要求。 2合理的层数安排 一块板PCB层数多少合适,要基于生产成本和信号质量需求两方面考虑。对于速度低,密度小的板块,可以考虑层数少些,对于高速,高密度板,要尽可能多的安排完整的电地层,以保证较好的信号质量。 3电源层和地层 3.1、电源层和地层的作用和区别 电源层和地层都可以作为参考平面,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一样的。但是,相对来说,电源平面的特性阻抗较高,与参考平面存在较大的电位势差。而地平面作为地基准,地平面的屏蔽作用要远远好于电源屏幕,对于重要信号,最好选择地平面作为参考屏幕。 3.2、电源层,信号层,地层位置 A、第二层为地层,用于屏蔽器件(如果有更重要的信号需要地,可以进行调整) B、所有信号层都有参考平面。 C、最好不要相邻信号层,有的话,要安排信号走向为垂直方向。 D、关键信号参考平面为完整的地平面不跨分割区。

3.3、几种常用的板子的叠层方案 四层版 方案1示意图: TOP GND VCC BOT 在该方案中表层具有较好的信号质量,对器件也有较好的屏蔽,使电源层和地层距离适当拉近,可以降低电源地的分布阻抗,保证电源地的去耦效果。 其它一些方案参考paul wang发的一份emc规范。

pcb设计心得体会

pcb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制作PCB的心得体会 天水师范学院 ——PCB实验设计心得 学院: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11电信(2)班 姓名:赵鹏举 学号:XX1060241 制作PCB的心得体会 学习了一学期的PCB制版,我有很多的心得体会,在整个制版过程中,可以在Altium 之下进行,也可以在DXP XX 下进行,但两者之间要关联的文件,可在打工软件后,在菜单栏DXP---属性preferences---system—file type将文件类型与该软件进行关联,以后就可双击文件而利用这个Altium Designer 打开那个文件。常用的要关联的文件有工程文件project, 原理图文件sch,当然还有PCB文件。 先新建原理图(sch图),再新建PCB图。还要建个和。用来画库里找不到的元件,用来为该元件创建封装(先用游

标卡尺量好尺寸),再将这个封装给了里新建的元件,这样就可以了。若要新建第二个元件,则TOOL-New Component,然后画矩形,放管脚。放管脚Pin时,Display name 要在矩形框内部,风络标识Designator 要在矩形框外部。还有在里画元件封装时一定要注意,将封装画在坐标的(0,0)点,否则将原理图导入PCB后,拖动元件时,会产生鼠标指针跑到别的地方去的现象。原理图上的连线,可以用线直接连,也可以用net网络标识。在建好原理图之后,要先导出所需元件的清单(reports---Bill of materials),里面的模板Template要空着,file format先.xls,然后点Export 就可以保存了。建好原理图后,要进行编译,Project---compile schdoc.,若没弹出message窗口,则需手动去右 下角system,,打开messages对话框,查看文件中的错误,对警告warnings 要进行检查,然后再导入PCB中。Design---updata PCB Document(第一个),就可将原理图导入到PCB中。 一次性修改多个元件的某项属性,可以按shift一个一个的选,也可以选中一个后右键,find similar objects ,然后在PCB Inspector中进行统一修改即可。如果要改变放置的过孔的大小,则步骤为:Tool—属性Preference—PC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