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荒漠化与水土流失(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荒漠化与水土流失(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荒漠化与水土流失(1)

第28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

考纲呈现]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

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纲解读]

1.掌握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

施。

2.理解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重点)

[思维导图]

考点一荒漠化1.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

2.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1)西北地区的区域背景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①自然因素是荒漠化形成的必要条件

②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条件

(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措施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考向一荒漠化的成因与危害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解析』(1)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2)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3)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4)迁移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的接触。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2.B 3.A

『解析』第2题,读图,联系非洲气候的分布可知,热带草原气候区是非洲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越大荒漠化的面积越大,二者呈正相关;过度放牧是荒漠化扩大的首要因素;从柱状图可以看出,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因过度放牧遭到破坏。

考向二荒漠化的特征与防治

(2016·海南地理)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4~6题。

4.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5.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

『答案』 4.C 5.B 6.D

『解析』第4题,仔细读图,从空间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从时间看,5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较高,6~8月含水量较低。第5题,该地为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夏季气温高,降水多,但水分蒸发量大。第6题,该地在无人为扰动的情况下多年保持稳定,说明自然植被与水分条件相符合,能够起到控制沙丘发展的作用,人工种植林草会增加耗水量,破坏生态平衡,因此该地更适合自然演化。

(2015·山东文综)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8.“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7.C8.D

『解析』第7题,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周围的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并逐渐向漏斗中心流动,从而导致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地带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故选C项。第8题,当该地“生态裂谷”出现后,即出现了土地的荒漠化,为了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既有利于绿洲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故D正确;荒漠区水资源不足,不宜植树造林,A错误;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而应该做好生态恢复工作,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禁止开采不符合实际,C错。

考点二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区域背景

-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3.水土流失的危害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考向一水土流失的原因和过程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②轮荒制度③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频繁④过度樵采,破坏植被⑤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

A.①④⑤B.①②③

C.①③⑤D.③④⑤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②破坏植被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黄土土质疏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1.C 2.A

『解析』第1题,黄土土质疏松,易遭受流水侵蚀;该地区夏季多暴雨,对地表的冲刷力很强;同时又由于该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第2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③和④属自然原因。

3.(2019·河南调研)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1)请根据该地区黄土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简析该区域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

(3)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答案』(1)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原因: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土壤经西北季风堆积分选而成;自西北向东南,随着风力减弱,搬运能力降低,土壤沉积物粒径逐渐减小。

(2)夏秋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冬春降水少,(西北季风)风力强,以风蚀作用为主。

(3)海拔较高,沟壑多,地势起伏大;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区,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

考向二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2019·湛江模拟)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皮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4~6题。

4.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差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5.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爬山难度B.增加耕地面积

C.便于汇集雨水D.提高地面美观度

6.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的特点为()

A.耐旱、耐贫瘠B.耐旱、耐盐碱

C.耐涝、耐贫瘠D.耐涝、耐盐碱

『答案』 4.C 5.C 6.A

『解析』第4题,山体裸露、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差,故需人工进行修复。第5题,注意修复的目的是恢复生态系统,即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建退台主要考虑收集雨水,C正确。第6题,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

7.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不利影响: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

(2)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农田灌溉。

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水土流失,破坏原有的耕作层。

『解析』第(1)题,可以通过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地表破碎增加耕作难度等角度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第(2)题,有利作用可以从对黄土地貌的改善分析,不利影响可以从对土质的影响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