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难题精选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难题精选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难题精选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难题精选

分式:

一:如果,求证11++a ab 11++b bc 1

1

++c ac

解:原式11

++a ab a ab abc a ++ab

abc bc a ab ++2

11++a ab a ab a ++1ab a ab

++1

1

1

++++a ab a ab

二:已知

a 1

b 1)(29b a +,则a b b a

等于多少?

解:

a 1

b 1)

(29

b a +

ab b

a +)

(29b a +

(b a +)2ab

2a ab 2b ab

(22b a +)ab

ab b a 22+2

5

a b b a 2

5

三: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立方米,开始用一根小水管向容器内注水,水面高度达到容器高度一半后,改用一根口径为小水管2倍的大水管注水。向容器中注满水的全过程共用时间分。求两根水管各自注水的速度。 解:设小水管进水速度为,则大水管进水速度为。

由题意得:t x v x v =+82 解之得:t v

x 85=

经检验得:t

v

x 85=是原方程解。

∴小口径水管速度为t v 85,大口径水管速度为t

v

25。

四:联系实际编拟一道关于分式方程228

8+=x

x 的应用题。要求表述完整,条件

充分并写出解答过程。 解略

五:已知=2

22y x xy -、=2

2

2

2y x y x -+,用“”或“-”连结、,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请你任取其中一种进行计算,并简求值,其中::。

解:选择一:22222222()()()xy x y x y x y

M N x y x y x y x y x y

++++=+==--+--,

当x ∶y ∶时,52x y =,原式5

72532

y y

y y +=-.

选择二:22222222()()()xy x y x y y x

M N x y x y x y x y x y

+----=-==--+-+,

当x ∶y ∶时,52x y =,原式532572

y y

y y -

=-+.

选择三:22222222()()()x y xy x y x y

N M x y x y x y x y x y

+---=-==--+-+,

当x ∶y ∶时,52x y =,原式5

32572y y

y y -=+.

反比例函数:

一:一张边长为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面积一定且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

个“”图案如图所示.小矩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图案的面积是多少?

()如果小矩形的长是≤≤,求小矩形宽的范围.

解:()设函数关系式为x

k

y =

∵函数图象经过(,) ∴102k = ∴, ∴x

y 20= ()∵x

y 20=

∴, ∴2162022162

=?-=-=xy S S E 正 ()当时,310

620==y

当时,3

5

1220==y

∴小矩形的长是≤≤,小矩形宽的范围为cm y 3

10

35≤≤

二: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点(110)

A ,,(101)

B ,是它的两个端点. ()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请你举出一个能用本题的函数关系描述的生活实例. 解:()设k y x =

,(110)

A ,在图象上,101k

∴=,即11010k =?=, 10

y x

∴=,其中110x ≤≤;

()答案不唯一.例如:小明家离学校10km ,每天以km/h v 的速度

去上学,那么小明从家去学校所需的时间10

t v

=.

三:如图,⊙和⊙都与轴和轴相切,圆心和圆心都在反比例函数1

y x

=

的图象上,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

答案:

π2π

四: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都经过点(-,1-),且(1-,-)为双曲线上的一点,为坐标平面上一动点,垂直于轴,垂直于轴,垂足分别是、.

()写出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当点在直线上运动时,直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与△面积相等?如果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当点在第一象限中的双曲线上运动时,作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求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最小值.

解:()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x =,将点(2-,1-)坐标代入得1

2

k =

,所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12

y x =

A B

O x

y

x

y

B

A O

M

Q

P

图 x

y

B

C

A O

M

P

Q

同样可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2y x

= ()当点在直线上运动时,

设点的坐标为1

()2Q m m ,,

于是21111

2224OBQ S OB BQ m m m △=?创=,

而1

(1)(2)12OAP S △=-?=,

所以有,21

14

m =,解得2m =±

所以点的坐标为1(21)Q ,

和2(21)Q ,-- ()因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而点(1-,2-)是定点,所以的长也是定长,所以要求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最小值就只需求的最小值.

因为点在第一象限中双曲线上,所以可设点的坐标为2

()Q n n

,,

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42

()4OQ n n n n

=+=-+,

所以当22()0n n -=即2

0n n -=时,2OQ 有最小值,

又因为为正值,所以与2OQ 同时取得最小值, 所以有最小值.

由勾股定理得=5,所以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最小值是

2()2(52)254OP OQ +=+=+.

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和轴分别交于点、点,与反比例函数一罟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点(,)、点(,).过点作上轴于,过点作上轴于. ()求,的值;

()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勾股定理:

一:清朝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对数学很有兴趣的帝王.近日,?西安发现了他的数学专著,其中有一文《积求勾股法》,它对“三边长为、、的整数倍的直角三角形,已知面积求边长”这一问题提出了解法:“若所设者为积数(面积),以积率六除之,平方开之得数,再以勾股弦各率乘之,即得勾股弦之数”.用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的整数倍,?设其面积为,则第一步:

6

S

=;第二步:m ;第三步:分别用、、乘以,得三边长”. ()当面积等于时,请用康熙的“积求勾股法”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

长;

()你能证明“积求勾股法”的正确性吗?请写出证明过程. 解:()当时,m

150

2566

S ==, 所以三边长分别为:×,×,×; ()证明:三边为、、的整数倍, 设为倍,则三边为,,,?

而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且、为直角边. 其面积

1

2

()·(),

所以

6S ,6

S (取正值), 即将面积除以,然后开方,即可得到倍数.

二: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底边上的高长..现沿底边依次从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的矩形纸条,如图所示.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 )

.第张 .第张 .第张 .第张 答案:

三:如图,甲、乙两楼相距米,甲楼高米,小明站在距甲楼米的A 处目测得点A 与甲、乙楼顶B C 、刚好在同一直线上,且与相距3

50

米,若小明的身高忽略不计,则乙楼的高度是 米.

答案:米

四:恩施州自然风光无限,特别是以“雄、奇、秀、幽、险”著称于世.著名的恩施大峡谷()A 和世界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B 位于笔直的沪渝高速公路X 同侧,50km AB A =,、B 到直线X 的距离分别为10km 和40km ,要在沪渝高速公路旁修建一服务区P ,向A 、B 两景区运送游客.小民设计了两种方案,图()是方案一的示意图(AP 与直线X 垂直,垂足为P ),P 到A 、B 的距离之和

1S PA PB =+,图()是方案二的示意图(点A 关于直线X 的对称点是A ',连接

BA '交直线X 于点P )

,P 到A 、B 的距离之和2S PA PB =+. ()求1S 、2S ,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请你说明2S PA PB =+的值为最小;

()拟建的恩施到张家界高速公路Y 与沪渝高速公路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B 到直线Y 的距离为30km ,请你在X 旁和Y 旁各修建一服务区P 、

Q ,使P 、A 、B 、Q 组成的四边形的周长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解:⑴图()中过作⊥,垂足为,则=,又=,

∴=

在△ 中,= = ∴= ∴ =24022=+BC CP =10240+

⑵图()中,过作⊥′垂足为,则′=, 又=

∴'=4110504022=+ 由轴对称知:=' ∴='=4110 ∴1S ﹥2S

()如 图(),在公路上任找一点,连接',由轴对称知=' ∴='﹥' ∴='为最小

()过作关于轴的对称点', 过作关于轴的对称点',

图()

图()

A '

图() B

Y

B'

连接'',交轴于点, 交轴于点,则即为所求 过'、 '分别作轴、轴的平行线交于点, ''=5505010022=+

∴所求四边形的周长为55050+

五: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中,∥,∠=°,⊥于点,交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且AE AC =.

()求证:BG FG =; ()若2AD DC ==,求的长.

解:()证明:90ABC DE AC ∠=°,⊥于点F ,

ABC AFE ∴∠=∠.

AC AE EAF CAB =∠=∠,, ABC AFE ∴△≌△

AB AF ∴=. 连接AG , ==,

Rt Rt ABG AFG ∴△≌△. BG FG ∴=. ()解:∵=⊥,

11

22

AF AC AE ∴=

=. 30E ∴∠=°. 30FAD E ∴∠=∠=°,

3AF ∴=. 3AB AF ∴==.

四边形:

一:如图,△、△、△均为直线同侧的等边三角形.

() 当≠时,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当时,顺次连结、、、四点所构成的图形有哪几类?直接写出构成图形的类型和相应的条件.

解:() ∵△、△为等边三角形,

∴,,∠∠°.

∴∠∠.

∴△≌△.

∴ .

又∵△为等边三角形,

∴ .

∴.

同理可得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构成的图形有两类,一类是菱形,一类是线段.

当图形为菱形时,∠≠°(或与不重合、△不为正三角形)

当图形为线段时,∠°(或与重合、△为正三角形).

二:如图,已知△是等边三角形,、分别在边、上,且,连结并延长至点,使,连结、和。

()请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并加以证明。 ()判断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若,,求四边形的面积。 解:()(选证一)BDE FEC ?

,,,60ABC CD CE BD AE EDC DE EC CDE DEC ∴∠=∴=∴=∠=∠=0是等边三角形,BC=AC,ACB=60是等边三角形 0

120,,BDE FEC EF AE BD FE BDE FEC ∴∠=∠==∴=∴?

(选证二)BCE FDC ? 证明:

0,,60ABC BC AC ACB ∴=∠=是等边三角形

0,60,,,CD CE EDC BCE FDC DE CE

EF AE EF DE AE CE FD AC BC BCE FDC

=∴∴∠=∠===∴+=+∴==∴?是等边三角形

(选证三)ABE ACF ? 证明:

0,,60ABC AB AC ACB BAC ∴=∠=∠=是等边三角形

0,,,60CD CE EDC AEF CED EF AE AEF AE AF EAF ABE ACF

=∴∴∠=∠=∴∴=∠=∴?0

是等边三角形=60是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由()知,ABC 、EDC 、AEF 都是等边三角形。

60,,CDE ABC EFA AB DF BD AF ∴∠=∠=∠=∴∴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

()由()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0,,23sin 60233211

236410322

ABEF

EF AB EF AB ABEF E EG AB G EG AE BC S EG AB EF ∴≠∴⊥===∴=+=??+=四边形四边形是梯形过作于,则

三: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交于点. ()点是△的心;

()求证:四边形为菱形. 解:() 内.

() 证法一:连接, ∵ ∥,∥,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又∵ 点是△的内心, ∴ 平分∠,即∠=∠,

又∠=∠,∴ ∠=∠ ∴ =, ∴ □为菱形. 证法二:

过分别作⊥于,⊥于,⊥于. ∵、分别平分∠、∠, ∴, . ∴.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 ∴.

∴□为菱形.

四:在矩形中,点是边上一点,连接,且∠=°,=,连接.点从点出发沿射线运动,过点作∥交直线于点.

() 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求证:=+

3

3

; ()若 =,设长为,以、、三点为顶点所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为,求与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在②的条件下,当点运动到线段的中点时,连接,过点作⊥,垂足为,交对角线于点(如图),求线段的长。

解:()证明:∵∠° ∠° ∠° ∵ ∴∠∠° ∵∥ ∴∠∠ ∠∠ ∴∠∠° ∴

过点作⊥垂足为 ∴ ∵∠°∴

23 ∴33

∵ ∴

3

3 ()解:由题意知2

1

∴ ∵ ∴

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 过点做⊥于点

212

1

由()得

333

3

∴2

1

·x x +-2123 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 ∴’2

1

过点作’⊥于点’ 同理可得

33 ∴3

3

33 2

1

·’

x x -2123 ()解:连接交于点(如图)∵点是线段中点 ∴ ∴32 ∵·°32 ∴22DC PD + ∴∠PC PD 2

1

∴∠° ∴∠°∠∠° ∵∥ ∴∠∠° ∴2

1

22PC PQ +72 ∵∠°∠ ∠°∠

∴∠∠……………分 ∵∠∠° ∴△~△ ∴PQ PN QC PG = ∴723

21

?3

21

五:如图,这是一张等腰梯形纸片,它的上底长为,下底长为,腰长为,这样的纸片共

有张.打算用其中的几张来拼成较大的等腰梯形,那么你能拼出哪几种不同的等腰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并写出它们的周长. 4

2

2

2

解:如图所示

六:已知:如图,在矩形中、分别是边、上的点,且⊥.求证平分∠.

证明:∵四边形是矩形

∴∠∠∠° ∴∠∠° ∵⊥∴∠∠° ∴∠∠∴∠∠ 又∵∴△≌△ ∴ ∴∴∠∠° ∴∠° ∴∠∠ ∴平分∠

七:如图,矩形纸片中,将纸片折叠,使顶点落在边的点上. ()当折痕的另一端在边上时,如图().求△的面积.

()当折痕的另一端在边上时,如图().证明四边形为菱形,并求出折痕的长.

(第23题)

E

C

D

B

A

F

H

A B

C

D E

F G

解:()过点作⊥,则四边形为矩形,∴,由图形的折叠可知△≌△,∴,∠∠°;∴,∠∠°,∵∠∠°,∴∠∠,又∵∠∠°,∴△∽△,∴

EF AE EG

GH

=,∴,∴△12·1

2

××.

()由图形的折叠可知四边形≌四边形,∴, ∠∠,∵∥,∴∠∠,∴∠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连结,、互相垂直平分,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22AE AB +5,∴5,∴2

2

BG

BO

-5

八:()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用尺规在所给的两个矩形中各作一个

不为正方形的菱形,且菱形的四个顶点都在矩形的边上.(保留作图痕迹) ()写出你的作法.

解:()所作菱形如图①、②所示.

说明:作法相同的图形视为同一种.例如类似图③、图④的图形视为与图②是同

图()

A

B

C

D

E F

G H (A)

(B)A

B

C

D

E F G

图()

A

B C

D

E F

G H (A)

(B)O

一种.

()图①的作法:

作矩形四条边的中点、、、;

连接、、、.

四边形即为菱形.

图②的作法:

在上取一点,使>且不与重合;

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

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

连接,则四边形为菱形.

九:如图,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对角线上一动点(与、不重合),点在射线上,且. ()求证:①;②⊥;

()设, △的面积为.

①求出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的取值范围;

②当取何值时,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解:()证法一:

①∵四边形是正方形,为对角线,

∴, ∠∠°.

∵,

∴△≌△().

∴,∠∠.

又∵,

∴ .

②()当点在线段上(与、不重合)时,∵,

∴∠∠,

∴∠∠,

∴∠∠∠∠°,

∴∠°(∠∠∠)°,

∴⊥. )

()当点与点重合时,点恰好在中点处,此时,⊥. ()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

∴∠∠°,

∴⊥.

综合()()(),⊥.

()①过点作⊥,垂足为,则.

∴ 2 ,x x 2

21)2(2

2-=-.

(x 2

21-)x 2

2.

∴ △·x 2

2(x 2

21-)x x 2

2212+-=.

即 x x y 2

22

12+-= (<<2).

② 4

1)22(212

22122+--=+-=x x x y .

∵ 2

1-=a <,

∴ 当2

2=x 时,最大值4

1=.

()证法二:① 过点作∥,分别交、于、. 如图所示.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矩形, △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又∵ , ∴ , ∴ , ∴ △≌△ ().

∴ . ② ∴ ∠∠. ∴ ∠∠∠∠°. ∴ ∠°.

∴ ⊥.

x 22,x 2

2. ∴ △·x 2

2(x 2

21-)x x 2

22

12+-=.

即 x x y 2

22

12+-= (<<2).

② 4

1)22(212

22122+--=+-=x x x y .

∵ 2

1-=a <,

∴ 当2

2=x 时,最大值4

1=.

十: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是边上的一个动点(点与、不重合),以为一边在正

方形外作正方形,连结,.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线段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猜想如图中线段、线段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②将图中的正方形绕着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α,得到如图、如图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证明你的判断.

()将原题中正方形改为矩形(如图—),且,,, (≠,>),第()题①中得到的结论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若成立,以图为例简要说明理由.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重难点集锦

……………………………………………………………最新资料推荐…………………………………………………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十一章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轴对称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8、三角形的面积= 2 1×底×高 多边形知识要点梳理 定义: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凸多边形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下列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 +3y =5xy ; B.(a +2)(a -2)=a 2 +4; ab =a 3b ; D.(x -3)2=x 2 +6x +9 2.已知四组线段的长分别如下,以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 1,2,3 B . 2,5,8 C . 3,4,5 D . 4,5,10 3.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 和△ACD 全等的条件是( ) A . AB =AC B . ∠B =∠C C .∠BDA =∠CDA D . BD =CD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AB,AD 是斜边上的高,DE⊥AC,DF⊥AB,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个 个 个 个 6.下列“QQ 表情”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7.若 0414=----x x x m 无解,则m 的值是( ) A.-2 B.2 D.-3 8.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 >b),再沿虚线剪开,如图①,然 后拼成一个梯形,如图②,根据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表明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b)(a -b) B.(a +b)2 =a 2 +2ab +b 2 C.(a -b)2 =a 2 -2ab +b 2 -b 2 =(a -b)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当x 时,分式51 -x 有意义;当x 时,分式11x 2+-x 的值为零 10.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11.若a 2 +b 2 =5,ab =2,则(a +b)2 = 。 12.如图,在ABC ?中,16AB AC 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如果10BC cm =,那么BCD ?的周 长是 cm . 13.计算:20132 -2014×2012=______ ___. 14.如图,△ABC 中,AB=AD=DC ,∠BAD = 40,则∠C = . 15.计算: =+-+3 9 32a a a __________。16.如图,AD∥BC,BD 平分∠ABC.若∠ABD=30°,∠BD C=90°,CD=2, 12题 A B D C C A B D 16题 8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好题难题精选

八年级下册数学好题难题精选 分式: 一:如果abc=1,求证 11++a ab +11++b bc +11 ++c ac =1 二:已知a 1+b 1= )(29b a +,则a b +b a 等于多少 三: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V 立方米,开始用一根小水管向容器内注水,水面高度达到容器高度一半后,改用一根口径为小水管2倍的大水管注水。向容器中注满水的全过程共用时间t 分。求两根水管各自注水的速度。 四:联系实际编拟一道关于分式方程228 8+=x x 的应用题。要求表述完整,条件 充分并写出解答过程。 五:已知M =2 22y x xy -、N =22 22y x y x -+,用“+”或“-”连结M 、N,有三种不同的 形式,M+N 、M-N 、N-M ,请你任取其中一种进行计算,并简求值,其中x :y=5: 2。

反比例函数: 一:一张边长为16cm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面积一定且一样的小矩形得 到一个“E”图案如图1所示.小矩形的长x(cm)与宽y(cm)之间的函 数关系如图2所示: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E”图案的面积是多少 (3)如果小矩形的长是6≤x≤12cm,求小矩形宽的范围. 二: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点(110) A,,(101) B,是它的两个端点. (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请你举出一个能用本题的函数关系描述的生活实例. 三:如图,⊙A和⊙B都与x轴和y轴相切,圆心A和圆心B都在反比 例函数 1 y x 的图象上,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 A B O x y 1 110 10A B O x y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综合测试题

A D B C 八年级数学试卷(一)(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4cm ,5cm B .4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8,第三边长是一个偶数,则第三边的长不能为( ) A 、6 B 、8 C 、10 D 、12 4、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 边上高的是( ). A B C D 5、如图,线段AD 把△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线段AD 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 、三角形的中线 C 、三角形的高 D 、以上都不对 6、适合条件C B A ∠= ∠=∠2 1 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7、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8 B 、9 C 、10 D 、11 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8 C 9、n 边形的每个外角都为24°,则边数n 为( ) A 、13 B 、14 C 、15 D 、16 10、如图所示,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B=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B ,则∠1+∠2 等于( ) A 、90° B 、135° C 、270° D 、315° 11、 如图所示,在△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并且CD 、BE 交于,点P ,若∠A=500 ,则 ∠BPC 等于( ) A 、90° B 、130° C 、270° D 、315° D F A E C B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重难点集锦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十一章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轴对称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8、三角形的面积=2 1 ×底×高 多边形知识要点梳理 定义: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凸多边形 分类1: 凹多边形 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分类2: 非正多边形: 多边形 1、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 多边形的定理 2、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n 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等于1/2·n (n-3)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4)3=a7 B.a6÷a3=a2 C.(2ab)3=6a3b3 D.﹣a 5·a 5=-a10 3、已知点A(a-1,5)和B(2,b-2)关于X轴对称,则(a+b)2019的值为() A. 0 B. -1 C. 1 D.(-3) 2019 4、若等腰三角形一腰的中线把等腰三角形分成了周长分别是15和12的两部分,则等腰三角形的底 边长是() A.7 B.4或5 C.11 D.7或11 5、下列多项式不能用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的是() A.m+1+m2 4 B.-x2+2xy-y2 C. -a2+14ab+49b2 D. n2 9 -2 3 n+1 6、如果把分式4x?3y 3xy 中的x、y都扩大3倍,则分式的值() A.缩小3倍 B.扩大3倍 C.不变 D.扩大6倍 7、已知一粒米的质量是0.000021㎏,这个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21×10﹣4 ㎏ B.2.1×10 ﹣5 ㎏ C.2.1×10 ﹣6 ㎏ D. 2.1×10 ﹣4 ㎏ 8、已知x- 1 X =3,则X2 X+X+1 的值是() A.9 B.7 C. 1 12 D. 1 7 9、m为任意正整数,代入式子m3-m中计算时,四名同学算出如下四个结果,其中正确的结果可 能是() A.148822 B.148824 C.148825 D.148829 10、A、B两地相距180㎞,新修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在A、B两地间行使的长途客车,平均车速提 高了50%,而从A地到B地的时间缩短了1h,若设原来的平均车速为X㎞/h,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180 X -180 (1+50%)X =1 B. 180 (1+50%)X -180 X =1

八年级数学期末难题压轴题汇总

(1 26.(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在矩形ABCD 中, AB=10, BC=12,四边形EFGH 勺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 矩形 ABCD 边 AB BC DA 上, AE=2. (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 GFC 勺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 GFC 勺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表 示); 26 .解:(1)如图①,过点G 作GM 在正方形EFGH 中, HEF 90,EH EF . 分) 又??? A B 90;, ???/ AHE^/BEF 分)同理可证:/MF Q/BEF (1 分) BC 于M (第26题图

??? GM=BF=A=2. (1

??? FC=BC -BE10. 分) (2 )如图②,过点 G 作GM BC 于 M 连接 HF ........................................................ ( 1 分) AHE MFG. ........................................................................... ( 1 分) 又: A GMF 90;,EH GF, ? / AHE^/MFG ......................................................................... ( 1 分) ? GM=AE2. ................................................................................. ( 1 分) 如图,直线y . 3x 4、3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直线y '、3x 相交于点P . (1)求点P 的坐标. ⑵ 请判断△ OPA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动点E 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O P A 的路线向点A 匀速运动 (E 不与点O 、A 重合),过点E 分别作EF x 轴于F , EB y 轴于B.设运动t 秒时, 矩形EBOF 与厶OPA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 s 严 2 FC GM 1 於12 a ) 12 a . (1 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C.D. A.94 B.96 C.113 D.113.5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直角边分别为6cm,8cm,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斜边长为10cm B.周长为25cm C.面积为24cm2D.斜边上的中线长为5cm 4.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3,若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OB的长度为() A.4 B.3 C.2 D.1 x与方差S2: 平均数 ) A.甲B.乙C.丙D.丁 6.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如果两个角都是90°,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7.已知直线y=kx+b与y=2x﹣5平行且经过点(1,3),则y=kx+b的表达式是() A.y=x+2 B.y=2x+1 C.y=2x+2 D.y=2x+3 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少,则直线y=2x+k的图象是() A. B. C. D. 9.如图,?ABCD中,AB=4,BC=3,∠DCB=30°,动点E从B点出发,沿B﹣C﹣D﹣A运动至A 点停止,设运动的路程为x,△ABE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函数图象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0,4),B (3,0),且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若直线l :y=kx +4与线段BC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 B .﹣≤k ≤﹣ C .﹣≤k ≤﹣1 D .﹣≤k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化简: = . 12.如图,?ABCD 中,∠DCE=70°,则∠A= . 13.如果菱形有一个内角是60°,周长为32,那么较短对角线长是 . 14.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E 为BC 边中点,已知AB=6cm ,则OE 的长为 cm . 15.直线l 1:y=x +1与直线l 2:y=mx +n 相交于点P (a ,2),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1≥mx +n 的解集为 . 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的AB 边长为6,BC 边长为9,E 为BC 上一点,且CE=2BE ,将△ABE 翻折得到△AFE ,延长EF 交AD 边于点M ,则线段DM 的长度为 .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江苏徐州市2007~2008学年度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以下五家银行行标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张大爷离家出门散步,他先向正东走了30m,接着又向正南走了40m,此时他离家的距 离为:() A、30m B、40 m C、50 m D、70 m 3、在0)2 (, 14 .3, 2 2 ,4 ,2 , 3 - - π ,0.020020002……中有理数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等于70o,则它的底角是 ( ) A、70o B、55o C、 60o D、 70o或55o 5、点A的坐标) , (y x满足条件0 |2 | )3 (2= + + -y x,则点A的位置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若一组数据 n x x x x x, , . , , 4 3 2 1 ???的平均数为2003,那么5 ,5 ,5 ,5 4 3 2 1 + + + +x x x x …,5 + n x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7.如图,直线y kx b =+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 则不等式0 kx b +>的解集是() A.2 x>-B.3 x> C.2 x<-D.3 x< 8.已知一次函数3 ) 2 1(- + =x m y中,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A) 2 1 - ≤ m(B) 2 1 - ≥ m(C) 2 1 - < m(D) 2 1 - > m Ox y (20) A-, (03) B, (第7题图)

八年级数学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于点D,边AC的垂直平分线1.在ABC中,BACα ∠的度数为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交边BC于点E,连结AD,AE,则DAE 【答案】2α﹣180°或180°﹣2α 【解析】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AD,∠C=∠CAE,进而得到∠BAD+∠CAE=∠B+∠C=180°-a,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解:有两种情况: ①如图所示,当∠BAC?90°时, ∵DM垂直平分AB, ∴DA=DB, ∴∠B=∠BAD, 同理可得,∠C=∠CAE, ∴∠BAD+∠CAE=∠B+∠C=180°?α, ∴∠DAE=∠BAC?(∠BAD+∠CAE)=α?(180°?α)=2α?180°; ②如图所示,当∠BAC<90°时, ∵DM垂直平分AB, ∴DA=DB, ∴∠B=∠BAD, 同理可得,∠C=∠CAE, ∴∠BAD+∠CAE=∠B+∠C=180°?α, ∴∠DAE=∠BAD+∠CAE?∠BAC=180°?α?α=180°?2α. 故答案为2α?180°或180°?2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根据题意准确画出符合题意的两种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若△ABC三条边长为a,b,c,化简:|a-b-c|-|a+c-b|=__________. 【答案】2b-2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b﹣c<0,c+a﹣b>0, ∴原式=﹣(a﹣b﹣c)﹣(a+c﹣b)=﹣a+b+c﹣a﹣c+b=2b﹣2a. 故答案为2b﹣2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得化简和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本身,零的绝对值还是零,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据此解答即可. 3.如图,在△ABC中,∠B=50°,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 ∠AEC=_______°. 【答案】65 【解析】 如图,∵AE平分∠DAC,CE平分∠ACF, ∴∠1=1 2∠DAC,∠2=1 2 ∠ACF, ∴∠1+∠2=1 2 (∠DAC+∠ACF), 又∵∠DAC+∠ACF=(180°-∠BAC)+(180°-∠ACB)=360°-(∠BAC+∠ACB),且∠BAC+∠ACB=180°-∠ABC=180°-50°=130°, ∴∠1+∠2=1 2 (360°-130°)=115°, ∴在△ACE中,∠E=180°-(∠1+∠2)=180°-115°=65°.

八年级数学上册 轴对称 重难点突破训练

轴对称重难点突破训练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 1.线段轴是对称图形,它有_______条对称轴,正三角形的对称轴有 条. 2.下面是我们熟悉的四个交通标志图形,请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哪一. 个.与其他三个 ..不同?请指出这个图形,并说明理由. 答:这个图形是:(写出序号即可),理由是 . 3.等腰△ABC中,若∠A=30°,则∠B=________. 4.△ABC中,AD⊥BC于D,且BD=CD,若AB=3,则AC=__ __. 5.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CD=4,则点D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__. 6.判断下列图形(如图所示)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7.等腰△ABC中,AB=AC=10,∠A=30°,则腰AB上的高等于___________.8.如图,△ABC中,AD垂直平分边BC,且△ABC的周长为24,则AB+BD = ;又若∠CAB=60°,则∠CAD = .

9.如图,△ABC 中,EF 垂直平分AB ,GH 垂直平分AC ,设EF 与GH 相交于O , 则点O 与边BC 的关系如何?请用一句话表示: . 10.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6,AD =5,BC =8,且AB ∥DE ,则 △DEC 的周长是____________. 11.请在下面这一组图形符号中找出它们所蕴含的内在规律,然后在横线上 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图形. 12.等腰梯形的腰长为2,上、下底之和为10且有一底角为60°,则它的 两底长分别为____________. 1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5 cm,一腰上的中线将周长分为3∶2两部分,则 此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 ___. 14.如图,三角形1与_____成轴对称图形,整个图形中共有_____条对称轴. 15.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恰好落在如图C 1的位置, 若∠DBC =30o,则∠ABC 1=________. A B C D B H F A E C G O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数 学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10小题,每题3分;11-16小题,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1.如图,四个图标分别是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和宁波大学的校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小数0.0…031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 3.1410-?,则原数中小数点后“0”的个数为( ) A. 4 B. 6 C. 7 D. 8 3.长度分别为3,7,a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值可以是( ) A. 3 B. 4 C. 6 D. 10 4.计算下列各式,结果为5x 的是( ) A 4x x + B. 5x x ? C. 6x x - D. 6x x ÷ 5.如图所示的网格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点A 、B 、C 、D 、E 、F 、G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ABC 的重心是( ) A. 点D B. 点E C. 点F D. 点G

6. 若分式 2 1 x x +1 x x +的运算结果为(0)x x ≠,则在中添加的运算符号为( ) A. + B. - C. +或÷ D. -或× 7.在ABC 中,A ∠,C ∠与B ∠的外角度数如图所示,则x 的值是( ) A. 60 B. 65 C. 70 D. 80 8.若a -2b =1,则代数式a 2-2ab -2b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9.如图,△ABE ≌△ACF ,若AB=5,AE=2,则EC 的 长度是( ) A. 2 B. 3 C. 4 D. 5 10.已知当2x =时,分式2x a x b +-的值为0,当1x =时,分式2x a x b +-无意义,则a -b 的值为( ) A 4 B. -4 C. 0 D. 1 4 11.如图,△ABC 的三边AB ,BC ,CA 长分别是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 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 △ABO :S △BCO :S △CAO 等于( ) A. 1:1:1 B. 1:2:3 C. 2:3:4 D. 3:4:5 12.已知31416181279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a c b >> C. a b c << D. b c a >> 13. 如图,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涂黑组成的一个直角图形,再将方格内空白的两个小正方形涂黑,得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卷(难题)

1 / 3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小明把分式xy y x -中的x 、y 的值都扩大2倍,分式的值有什么变( ) A .不变 B .扩大2倍 C .缩小一半 D .扩大4倍 2、下列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x -1)(x -2)=x 2-3x +2 B .x 2-3x +2=(x -1)(x -2) C .x 2+4x +4=x(x 一4)+4 D .x 2+y 2=(x +y)(x —y) 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 ) A . 12x ++3y =3(x+1)+2y B .0.20.030.40.05a b c d -+=2345a b c d -+ C .a b d c --=b a c d -- D .22a b c d -+=a b c d -+ 4.如图,C 、E 和B 、D 、F 分别在∠GAH 的两边上,且AB = BC = CD = DE = EF ,若∠A =18°,则∠GEF 的度数是( ) A .108° B .100° C .90° D .80° ABC 中,AB=AC ,BD=BC ,AD=DE=EB ,则∠A 是( ) A 、30°B 、45°C 、60°D 、20°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林家购置了私家车,这样他乘坐私家车上学比乘坐公交车上学所需的时间少用了15分钟,现已知小林家距学校8千米,乘私家车平均速度是乘公交车平均速度的2.5倍,若设乘公交车平均每小时走x 千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7.若xy=a ,21x +21y =b (b>0),则(x+y )2的值为( ) A .b (ab-2) B .b (ab+2) C .a (ab-2) D .a (ab+2) 8.黄帅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按如图所示沿虚线连续对折后剪去带直角的部分,然后打开后的形状是( ) 9. 如图所示,已知∠1=∠2,AD=BD=4,CE ⊥AD ,2CE=AC ,那么CD 的长是( ) A .2 B .3 C .1 D .1.5 10.如左图,已知△ABC 中,AB=AC ,∠BAC=90°,直角∠EPF 的 顶点P 是BC 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给出 以下四个结论:①△PFA ≌△PEB ;②∠PFE=45°;③EF=AP ; ④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一半;当∠EPF 在△ABC A. B . C . D . A . B . C . D . 9题 21E D C B A 10题 E C A H F G C D E (4题) (5题) A D

初中八年级数学 综合测试

数学测试(8) 一、选择 1.如果a >b ,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 .a -1>b -3 B .-2a <-2b C . 2a >2b D . a 1<b 1 2.如果不等式组???>-<+n x x x 7 37的解集是4>x ,则n 的范围是 ( ) A .4≥n B .4≤n C .4=n D .4x x ②解方程x x -= +-23 21421 18.在4×4的正方形方格中,△ABC 和△DEF 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填空:∠ABC= °,BC= ; (2)判断△ABC 与△DEF 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 19.如图,四边形ABCD 、CDEF 、EFGH 都是正方形。 (1)△ACF 与△ACG 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 (2)求∠1+∠2的度数。

八年级上册数学考试重点难题集

1,某大型超市从生产基地购进一批水果,运输过程中质量损失5%,假设不计超市其他费用。 (1)如果超市在进价的基础上提高5%作为售价,那么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超市是否亏本; ?(2)如果超市至少要获得20%的利润,那么这种水果的售价最低应提高百分之几?(结果精确到0.1%) 解:假设水果总质量m,进价为p,那么运输后出去质量损失水果质量为(1-5%)m = 0.95m (1) 成本为 mp , ?销售额 0.95m*(1+5%)p = 0.95*1.05mp = 0.9975mp < m p?所以赔本?(2) 假设售价提高x%,因为要获得20%的利润,所以销售额为 (1+20%)mp = 1.2mp 实际销售额 0.95m *(1+x%)p = 1.2m p 0.95 * (1+x%) = 1.2?x% = 1.2/0.95 - 1 = (1.2 - 0.95) / 0.95?=0.25/0.95 = 25/95 = 5/19 = 0.263 = 26.3% ,2. 如右图,一只蚂蚁从点O 出发,在扇形OAB 的边缘沿着O B A O ---的路线匀速爬行一周,设蚂蚁的爬行时间为t ,蚂蚁与O 点的距离为s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C ) A. B. C. D. 3. 如图,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 BC 上,把BDE ?沿直线DE 翻折,使点B 落在'B 处,'DB 、'EB 分别与边AC 交于点F 、G 。 若o ADF 80=∠,则=∠EGC ▲80° o 4.将直线42+-=x y 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解析式是 y=-2x+6 ,将直线 42+-=x y 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的解析式是y=-2x+8。 5. 一次函数6+=kx y 的图象经过第三象限,且它与两条坐标轴构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等 O A B O t s O t s O t s O t s A D B C E 'B F G

最新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8的立方根是( ) A. 2 B. -2 C. 3 D. 4 2. 实数4,0,722, 3.125.0,0.1010010001…,3,2 中无理数有( ) A. O 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 、N 的距离,如果ΔPQO ≌ΔNMO ,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 ) A. PO B. PQ C.MO D. MQ 4. 下列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有( ) ⑴负数没有平方根 ⑵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⑶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一定是它的算术平方根 ⑷一个数的平方根一定有两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 x 2+2(k -1)x+64是一个整式的平方,那么k 的值是( ) A. 17 B. 9 C. 17或-15 D. 9或-7 6. 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6,另一边长为13,则它的周长为( ) A. 25 B. 25或32 C. 32 D. 19 7.下列式子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x 2-5x+6=x(x -5)+6 B. x 2-5x+6=(x -2)(x -3) C. (x -2)(x -3)=x 2-5x+6 D. x 2-5x+6=(x+2)(x+3) 8. 利用基本作图,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 (第3题图)

A. 已知两边及夹角 B. 已知两角及夹边 C.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 D. 已知三边 9. 计算(x 2)32( 21x 3-3x 2+4x -1)÷(-x 2x 2)的结果为( ) A. 2 1x 6+3x 5+4x 4-x 3 B.-2x 6+3x 5-4x 4-x 3 C. -2 1x 6+3x 5-4x 4+x 3 D. 2x 6-3x 5-4x 4+x 3 10.如图,已知∠MON=30°,点A 1,A 2,A 3… 在射线 ON 上,点B 1,B 2,B 3… 在射线OM 上,△A 1B 1A 2、△A 2B 2A 3、 △A 3B 3A 4… 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 1=1,则△A 6B 6A 7的边长 为( ) A. 6 B. 12 C. 64 D. 32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 11.36的平方根是______.3216-的立方根是 12.已知5是无理数,则5-1在相邻整数________ 和________之间. 13.计算:2015201423 7472325.0)()(???-= ________. 14.已知a 、b 均为实数,且 0)7(52=-+++ab b a ,则 a 2+ b 2=________. 15.若2m =3,4n =5,则22m-2n =________. 16. 已知x 2+x -1=0,则代数式x 3+2x 2+2014= . 17.把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 (第10题图)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综合测试(含答案)

C E F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学 校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年级数学综合检测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己知反比例数 x k y=的图象过点(2,4),则下面也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是() A、(2,-4) B、(4,-2) C、(-1,8) D、(16, 2 1 ) 2、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图形一定是() A.矩形B.直角梯形C.菱形D.正方形 3、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2环,方差分别为0.56 s= 2 甲 , 0.60 s= 2 乙 ,20.50 s= 丙 ,20.45 s= 丁 ,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一组数据4,5,6,7,7,8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7,7 B.7,6.5 C.5.5,7 D.6.5,7 5、若直线y=kx+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k,b的取值范围是() A. k>0, b>0 B. k>0,b<0 C. k<0,b>0 D. k<0,b<0 6、如图,把直线L沿x轴正方向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 直线L′,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 A.1 2+ =x y B. 4 2- =x y C. 22 y x =- D. 2 2+ - =x y 7、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 cm、BC=8 cm,现 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为() (A)4 cm (B)5 cm (C)6 cm (D)10 cm 8、如图,把菱形ABCD沿AH折叠,使B点落在BC上的E点处,若 ∠B=700,则∠EDC的大小为 A、100 B、150 C、200 D、300 9、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同一边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如果顺次连结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原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6 2 3 x x x =B.()2481 3 9 x x - -=C. 11 1 36 2 a a a -- =D.()0 21 x += 11、点P(3,2)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 A.(3,-2) B.(-3,2) C.(-3,-2) D.(3,2) 1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1 y x x y += B. 22 33 x y x y + = + C. 22 1 x y x y x y + = -- D. 22 x y x y x y +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若分式 x2-4 x2-x-2 的值为零,则x的值是 . 14、已知1纳米= 1 109 米,一个纳米粒子的直径是35纳米,这一直径可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米. 15、实数p _______ =。 16、一组数据8、8、x、10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 。 17、已知直线 1 l的解析式为26 y x =-,直线2l与直线1l关于y轴对称,则直线2l的解析式为. 18、在综合实践课上,六名同学做的作品的数量(单位:件)分别是:5,7,3,x,6,4;若这 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件. 19、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在DC边上且DP=1,点Q是AC 上一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为. 20、如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F处,已知 CE=3,AB=8,则BF=_______。 21、已知y与x-3成正比例,当x=4时,y=-1;那么当x=-4时,y= 。 22、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一项工程,乙队先单独做1天, 再由两队 合作2天就完成全部工程,已知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3:2,求甲、 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若设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x 天,由题意可列方程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3、(5分)计算:(2 )(2 ()2010 1 -()0 2π -- 1 2 1- ? ? ? ? ? 24、(5分)解方程1- 3 3 2 1+ = +x x x x A 第7题 B C D E 第6题 第8题 第19题 第20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