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棚注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安棚注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安棚注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1安棚注水能力扩建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注-1470,总-2064,建-7641,制-3324,暖-2686,仪-852,信-1530,电-6205。

1.2国家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及标准:

1.2.1《立式圆筒形钢质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8-90

1.2.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1.2.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98

1.2.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

-98

1.2.5《起重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1.2.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8《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0407-97

1.2.9《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1.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

-90

1.2.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

-92

1.2.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92

1.2.13《埋地钢质管道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防腐保温层技术标

准》 SY/T0415-96

1.2.14《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47

-96

1.3工程招标文件

1.4工程施工合同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规模

安棚联合站中低压注水系统(16.25MPa)设计处理规模为5000m3/d,本次系统改造处理能力达到16Mpa注水能力2400m3/b,25MPa注水能力3040m3/b,过滤系统能力5600m3/b;

高压注水站高压注水系统(32Mpa)设计处理能力为5000m3/b,本次系统改造处理能力达到:污水沉降处理能力5000m3/b,过滤系统处理能力一期暂为2880m3/b。

2.2 工程地点及范围

本工程高压注水站高压注水系统在安棚联合站东新征地建设。增地面积114.6×80.4。安棚联合站中低压注水系统在安棚联合站内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

2.3 工程特点

本工程的主要特点是,工期要求紧;单位工程质量必须达到优良工程;土建、工艺管线、储罐、设备安装、电仪同时交叉施工;地方关系相当复杂,因此合理组织施工,搞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就成为工程的关键。工程的重点关键控制点是管道焊接和储罐安装。

2.4 主要施工工作量

中低压部分:

双联,下联来净化污水在进缓冲罐前分别计量。

将500m3清水注水罐(Ф8.9H=8.9m)改造为污水缓冲罐.

拆除已建污水反冲洗泵(150S-50B),新建2台污水提升泵(SLB200-50)设变频控制箱,1拖2控制。

新建3座Ф3.0m二级多层滤料过滤罐(手动操作)做为二级过滤罐.

将已有4座Ф2.4、1座Ф3.0m石英砂过滤罐做为一级滤罐.

将原有4台32Mpa清水注水泵改造为25Mpa净化污水注水泵,更换相应的柱塞及附属配件。

已建2座250m3污水池(12×7.5×2.5)内增加2套GⅠ-3型链板式刮油机。

高压注水泵部分:

安棚脱水系统来水在进预除油罐前分别计量。

新建2座2000m3预除油罐(不设斜板Ф15.7H=9.6m),有效停留时间

10h,设负压助排器8套。

新建2座1000m3絮凝沉降罐(不设斜板Ф11.5H=10.6m),有效停留

时间6h,设负压助排器4套。

新建1座100m3缓冲罐(Ф5.2H=5.2m)。

新建1座6m3污油回收装置(WYH6-30)。

新建2座500m3注水罐(Ф8.9H=8.9m)。

新建3座Ф2.6m金刚砂双滤料一级过滤罐,2座Ф2.6m双层膨胀滤

芯二级精细过滤罐,包含自动控制预留二期过滤罐安装位置。

加药

泵房内新建3套加药装置(YJY0.3/0.72B-1),单加药系统,单

泵配置,另配一台隔膜计量加药泵(J1M-100/0.63)代替人工上

料。

新建1座60M3污水池,池顶设一台液压泵(80FY-38)。

新建1座PN32MPa分水器(DN300)。

注水泵房内新建6台注水泵(5ZB-20/43,4用2备),预留二期注水

泵安装位置,泵出口安装电子水表以核对泵运行工况,另配变频

控制器2台,同分水器入口压力变送器连锁。

新建2台过滤反冲洗罐(200S42),与过滤罐自控连接包含在过滤管自

控系统内;2台污水提升泵(IS125-100-400),1拖2控制;2

台喂水泵(SLB125-32),预留二期泵安装位置。

设室外地上式消火栓2座,接以建消防管线。值班室、配电室、泵房

配备磷酸铵盐干粉移动式灭火器材,站内设2座4m3消防沙池。

3.施工组织

3.1 项目经理部

为保证工程的优质、高速、顺利进行施工,我们油建第三工程处成立了安棚注水能力扩建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具体负责工程施工的组织和全面协调。

序号

职务权限范围

1 高忠项目经理总协调

2

白立

项目副经理生产协调

3

李颂

项目工程师技术总负责

4

邱忠

材料工程师材料供应

5

李永

质量安全工程

质量安全

6 刘玉电器仪表负责工程电器仪表

3.2 施工安排

根据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为此采取专业化、集中优势施工力量来进行施工以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第三工程处为本工程的项目管理单位,其他单位配合,分工如下:

4.施工进度运行计划

4.1 施工总进度

4.1.1 合同条款规定合同工期:135天

计划开工日期:2005年11月15日

计划竣工日期:2006年04月10日

4.1.2 施工进度计划绝对工期:135天

计划开工日期:2005年11月15日

计划竣工日期:2006年04月10日

4.2 施工进度安排:

4.2.1 地面高压线、地下管线改线

4.2.2 罐基础及围墙施工

4.2.3 2000立方罐施工:

4.2.4 1000立方罐施工:

4.2.5 泵及安装:

4.2.6 站内管网施工:

4.2.7 电器部分施工:

4.2.8 仪表施工:

4.3 施工进度运行计划:详见附件一。

5.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根据工程的性质和施工范围的划分,为了便于进行施工资料的汇总、申报,该工程可分为以下8单位工程:

储罐工程;管道工程;总图道路、围墙、挡土墙、土方等工程;辅助用房;泵房及配电室工程;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电器、仪表安装工程;老站中低压改造部分。

施工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干管后支管、先站外后站内的原则施工,地下有交叉管线应先施工下层管线。

5.1 储罐罐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5.1.1 测量放线:首先按照总图放出罐中心点,并打标志桩,然后根据通建-124(罐基础图)放出基槽边缘线,并用白石灰作标记,测量放线完毕后向监理报验,待监理复核后,方可进行基槽开挖。

5.1.2 罐基础施工

1)按照测量放线及罐基础图的要求开挖基槽,应开挖至老土层,并报监理验槽。

2)按罐基础图施工素土垫层、毛石护坡、砂垫层及沥青砂垫层,素土垫层、砂层密实度委托试验检验中心检测。

3)基础施工完后,对基础进行检查,基础应符合以下要求;

a.基础中心标高允许偏差为±20mm;

b.支承罐壁的基础表面,每3m弧长内任意两点高差不得大于12mm;

c.沥青砂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无突出的隆起、凹陷及贯穿裂纹,基础表面凹凸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5mm。

5.1.3 罐及盘梯的预制安装要求

罐按《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4735-1997)的标准进行安装试验,盘梯按《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的标准施工。

1)根据施工图纸、板材规格及开孔方位绘制排版图。

2)对材料进行检验,要求“三证”齐全,外观符合标准要求。

3)胎具、样板及罐体预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a.胎具及样板的尺寸偏差为±2mm,直线度≤0.5mm,线轮廓度≤0.5mm;

b.钢板切割加工表面应平滑,不得有夹渣、分层、裂纹及熔渣等缺陷;

c.壁板的尺寸偏差:长度为±1.5mm,宽度为±1mm,对角线<2mm;壁板卷制后,垂直方向用直线样板检查,间隙不得大于1mm;水平方向用弧型样板检查,间隙不大于4mm。

d.底板尺寸允许偏差为±2mm;

e.顶板尺寸允许偏差为±3mm;成型后,用弧型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10mm;

f.相邻焊缝间距不得小于200mm。

4)罐的组装焊接要求

a.施工前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严格按指导书施焊;

b.采用内把杆倒装法。依次施工罐底、最上层罐壁、罐顶、劳动保护、其余罐壁、盘梯及附件;

c.罐底搭边允许偏差为±5mm,组装后其局部变形深度不应大于变形长度的2%,且不大于50mm;

d.壁板组对时纵缝错边量≤0.6mm,环缝错边量≤1.2mm;罐壁相邻两壁板上口水平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在整个圆周上任意两点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6mm;每层壁板铅垂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罐壁总铅垂允许偏差为18mm;壁板任意点半径的允许偏差为±13mm;局部凹凸变形应平缓,变形量≤13mm;罐壁高度偏差不大于30mm。

e.顶板中心柱的高度允许偏差为10mm;顶板应按等分线对称组装,顶板搭接允许偏差为±5mm;组装后用样板检查,间隙不得大于15mm;

f.盘梯预制好后整体吊装;罐上开孔应准确,开孔中心位置偏差小于10mm;补强圈曲率应与罐体一致;液位导向槽的垂直允许偏差小于6mm;接管法兰表面无损坏,法兰与接管垂直度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且不大于

3mm,法兰螺孔应跨中安装。

5)压力试验要求

a.罐底严密性试验:所有焊缝采用真空箱试负压,负压值不得低于

53KPa,以不渗漏为合格。

b.罐顶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向罐内进水,当液位达到最高操作液位时将罐的所有开口封闭,然后放水,当罐内负压达到

2.16KPa时,检查罐顶,看有无残余变形,在罐顶焊缝表面涂皂液,经试验无其它破坏现象则罐顶稳定性、严密性、强度试验合格。如发现有变形及泄漏现象,立即停止试验,并恢复常压进行修补,修补完后重新试验。

6)罐防腐涂漆要求

罐底与基础接触面用沥青漆两遍防腐,罐内外表面及附件除锈后,各刷四道HY-007防腐涂料,涂层厚度不小于100μm。沉降罐和预除油罐外表面刷二道红丹防锈漆,用100毫米厚岩棉板进行保温,外包0.75毫米镀锌铁皮。其它罐的,外表面刷二道红丹防锈漆,再刷二道草绿色调合漆。

5.2 工艺管道的施工措施及技术要求

工艺管线按《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施工。管线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接,低压管线的焊条采用结422,中高压管线焊条采用结507。

5.2.1 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图纸,现场踏勘与设计交底,组织有关人员对管道带进行清

理,测量放线,用白灰将线号出,每隔30米打控制桩,并统一编号,地下隐蔽工程处两端标志明显。

5.2.2 管沟开挖

1)管沟采用机械开挖。管沟尺寸严格按图纸要求。

2)管沟开挖以统一放线为准,若无放线不得开挖,挖沟前应将控制桩移到堆土侧占地边界内,堆土时不得将控制桩埋掉,挖沟人员看准标记,明记地下隐蔽工程分布情况,并按预定要求处理,遇到不明设施时应及时与主管部门联系。

3)管沟开挖时,砼及沥青地面表面层挖除后,装到自卸汽车上运到指定地点,农田地区开挖时,应将表层熟土与底层生土分层堆放。

5.2.3 拉运、布管和防护

1)管子吊装时应使用尼龙吊带,使用钢丝绳时,外边必须套胶管套,卸车、移动管子时不允许使用有损防腐层的滚、滑等方法。

2)管道拉运时要捆扎牢固,暂时贮存时,应注意保管。

3)DN200以上管线采用机械布管,卸车和布管保护好防腐层。

5.2.4 管道组对

1)供热干管采用沟下组焊,管子、管件、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核对型号,并进行外观检验。

2)按焊接工艺文件要求进行管道坡口加工及组对。

3)管子组对前检查清除管内杂物,管端轻度变形可用专用工具校正,无法校正的,应将变形段切除或更换管子。管端200mm范围内的油污、铁锈、熔渣清理干净。

4)对口时采用对口器,根焊道全部完成后,才可移走对口器。

5)埋地管道每10米管道的中心偏移量应小于5mm。固定支架间的管道中心线应成一直线,坡度准确,管中心线高程偏差不超过10mm。

5.2.5 管道焊接

管道焊接过程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它的好坏直接

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1)焊前由焊接技术员编制焊接工艺文件,并对焊工进行技术交底。

2)电焊工严格按焊接工艺文件施焊。

5.2.6 焊接检测

1)焊接检测包括焊前检验(设备、焊材、组对情况),焊接过程检验(焊材、层间处理),焊后检验(外观、内部组织)的自检、互检、专检等过程,每一环节不合格都不允许进入下个环节。

2)焊缝完成,自检合格后,专职检验员及时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采用肉眼观察和焊接检验尺进行检测,管道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焊缝表面不得有熔渣、飞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